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yínɡ,得同除不?

这里的「根结」就是讲六根攀缘六尘。若除,并不是叫你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就塞起来,不是的。只要不攀缘外六尘,六根形同虚设,不除自除,是这个除法。当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我们同时再变换一种调节,转识成智,我不是不理睬它,而是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攀缘。

比如说这个苹果真香,你攀这个缘——这个香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苹果生的?还是我舌头生的?还是舌头与苹果共生的?还是天生的?当明白了这个香味就是由我们的同分妄见随这个缘显现出来的,这是不是转识成智啊?以此类推,对一切万法,遇到什么事情,用一心三藏来观照。

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当我们的心性已经离开了六尘,这个时候回到你自己的本位中去了。佛在讲八还辩见的时候,已经说明他还不掉,是不是?我眼睛能看这个灯光,我不看了是不是就还掉了?但能看的那个东西能不能还掉啊?还不掉。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这一条巾能不能同时把六个结打起来啊?不能。你能不能同时把六结解除啊。不能。注意,解六结,这已经不是讲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了,而是讲其中每一个根形成的次第,要听明白。而不是讲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能不能同时解。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这段经文与这个后面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破六关相对应。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相当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前三关,第一关是解动结,第二关是静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其次是根结(闻所闻尽)。

「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这个时候已经证到阿罗汉的人我空。「闻」就是能闻的六根已经解除了,六根解除了,自然那个六尘之相就再不会干扰我们的心性,叫「闻所闻尽」。这个时候已经破除了人我执,证得人我空。

空性圆明,成法解脱:相当于「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相当于破除了「觉结」,这是第四结。

解脱法已:见到了这个人我空、法我空以后。俱空不生:是说菩萨从空出有,也不住法我空,也不住人我空。回空向有,从空出有证行位菩萨。进一步地破除四十一分无明微细烦恼。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这个时候的无生法忍已经不是通教初住位的那个无生法忍。此时,包括对有生有灭的生住异灭法,他已经都证到这也是无生法忍。虽生不生,虽灭不灭。禅宗的那种无生法忍认为生了就是生了,不懂得生就是无生。所以从这里明显的带有通教、别教的次第性。注意,圆顿大法的修行不需要这样,但是懂得这个道理也是至关重要。圆顿大教可以无量劫的功德智慧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乃至成就于一念。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

「慧觉」跟前面的知觉不一样。直觉知觉是妄觉,用烦恼心来执著分别,是受五浊的影响,对整个当人当下以及我们周边的环境看法已经颠倒。到了「慧觉」呢,明白整个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 https://t.cn/RJLBwu1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佛说:富楼那,如汝所说,在如来藏中,本是清净本然,如何忽然而会知出山河大地呢?

这段是经中最重要处。佛为显藏性随缘,从真起妄,故先说藏性随染缘而生起山河大地,六凡诸相。令众等能知妄回真,闻迷成悟。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你不是时常听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的道理吗?性觉真觉,原是一真觉。

性觉,即本具佛性亦即自性真觉,是一真理体。

本觉即天然原具,每个人本来就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觉,亦即始觉。

妙明是寂然常照,明妙是照而常寂。妙之体是不变,故叫做寂。明之用是随缘,故叫做照。

佛举这二语是具历很深的意思。

(一)显示无明万法,离此就无所依。因无明是依真起妄,依本觉的觉,而起随缘之用。

(二)显示寂然本具,不假妄明。即不必假借妄明而能遍照大千世界。

富楼那即说:“是的世尊,我常听佛宣说这个义理,但只是闻说,尚未能了解。”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佛说:“你称觉明时,究竟如何解说?汝以为性本自明称名为觉,即本具灵明,不必加明,还是以为觉本不明,必须加明于觉上,才能叫做有明之觉。”

本具灵明为真明真觉,若必须加明,就变成妄明妄觉。如问阿难:心在何处?以何为心,皆欲逼出阿难生平所误认的,然后才破之。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富楼那像阿难一样迷惑,即答道:“若这觉体,不必加明而名为觉,则无所明。”意即必要在觉体加明,才是有明之觉。

这答语如阿难一样。上文阿难答:“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草木”。阿难所执是六识妄心,富楼那所执是根本无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佛言:“汝说不加明于觉,只可叫觉,要加明于觉,才叫明觉,这是错的。因真觉本具妙明,故不必加明于觉。加明于觉,就如体外加明,而非本具的真明。则时有时无,不能常住。

“有所非觉,无所非明”:这二句是说,一有加,则觉明二义都失。若起心有所加明时,则非本明的真觉。若失忆无所加明时,则此觉又不是明觉了。

真觉本具妙用,就好像摩尼宝珠一样,亦即夜光珠,本具光明,不必加明而自明。有所加明,则非真觉,如电灯泡,必加开关掣,一开即明。但这明实非真明,而是电气令它明。有开有明,无开就无明,不是常住真明。

“无所加明,则非有明”:如电灯泡,开关掣不开时,就没有明。

“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因加明于觉,则失觉明之义而堕无明。既无真明,就不是真觉之湛然妙明了。因妙明是常寂常照,而不是时有时无之妄明也。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自性本来就具明觉,不必假明以明之。但汝必定要加明于觉,才称明觉,这必定加明之一念,即是妄念妄为,不当为而为,遂将妙明转为无明,真觉变成妄觉了。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真觉不必加明,才叫明觉,因本具妙明,是不落所明的。现在要加明,而立出所觉,则转妙明而成为能明之无明,将真觉而立所明之妄觉了。因加明之妄念,便生出妄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既然建立所明,就将妙明转为无明。无明是业相,由业相就生出妄能,由无明力,转本有智光,而生能见之妄见。业相为相分即所见,妄能为见分即能见。

这段文的大意是说:众生本来是佛,为何成为众生?众生为何不成佛?毛病在何处?本来众生与佛是无二无别,由佛性里面化出众生。佛有千百亿万化身,化身是从佛性化出,佛性是光明亦即性觉妙明。

本觉是众生天然本具之觉性,亦即佛光。由佛光化出众生,可略喻照像一样,照像亦能拍出种种相貌。本觉亦如镜,从镜里现出之像,即一念无明,而生众生。觉的本性原是明,现要加明始名觉,则这一念无明便生出种种妄能妄相,起惑造业而不能成佛。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此即一念无明生三细,三种最微细惑,不容易觉察。

“无同异中”:上文说“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这个所字就是无明亦即业相。第一种微细惑,以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将整个如来藏真空,变成晦昧空境。空是同相,界是异相。即是说,在还没有空之同相和界之异相的时候。

“炽然成异”:因妄能是转相见分(即第二细惑),既有见分而诸法未成,无有所见,就以业相为所见。但业相只是一晦昧之空,无一物可见。而见分定欲见之,见之既久就出现境界相第三细惑,即空晦暗中,结暗为四大之色。这和瞪久发劳而见空华一样。炽:即火光炽盛貌,如在黑暗中,火光炽盛显现,境界相即异相。

“异彼所异”:第一异字是虚字,就是不同,第二异字是实字,即异相之境。即是说对和它不同的炽然所成的境界相。

“因异立同”:因对异相之境界,又立同相之虚空,即依能见故,而妄生虚空和世界。

“同异发明”:虚空是同相,世界是异相。一同一异,互相发明,就成众生界。

“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之境不同,众生形貌各异故说无同,但众生知觉本同,故说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前面已明一念不觉生三细,即业相、转相、现相。以下解释境界为缘长六粗。什么叫六粗相?

(一)智相:属俱生法执,即与生俱来有分别能力,这不是究竟智,只是智之形相。

(二)相续相:属分别法执,时时思量,相续不断。

(三)执取相:属俱生我执,周遍计度,计我我所。

(四)计名字相:属分别我执,要立假名妄相,循著假名而执妄相。

(五)起业相:由计名字相而生起业相,造种种业。

(六)业系苦相:由造业受报,而为业缠缚受苦。

【如是扰乱】:如是是指境界相,从无而有,从真空而生晦空,而成世界,而有众生。于是在识藏海中,便成境风扰乱。

【相待生劳】:相待即互相对待,由妄境而引起妄心、妄缘。因境界之相而生劳相,即劳虑分别心,成为第一粗,智相。分别是好是不好,是爱和不爱,将妄境执为心外实有,而不知是自心妄现,还以为有智慧,能分别是好是坏。

【劳久发尘】:因不停思虑,劳虑过久,就生出第二粗,相续相。更加不停地相续计度、考虑,就发生贪取尘念。总想执取为己有,就成第三粗,执取相。

【自相浑浊】:因种种颠倒妄执相,以致心水浑浊不清,而生第四粗,计名字相。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无明、三细、四粗,从迷入迷,妄上加妄,而引起诸业相,即第五粗,起业相。尘是染污不净,劳是扰动,尘劳即烦恼。八万四千尘劳,亦即八万四千烦恼。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由于过去造作五恶,所以现在就遭受苦报。病苦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这个痛苦是非常难过的。
  我们看下面这几个词语:
  第一个词语是:
  〔愁痛〕是忧悲苦恼叫“愁痛”。
  〔酷毒〕是残酷狠毒。
  〔自相燋然〕是受自己的业力所感,内心的贪、瞋、痴三毒之火炽盛燃烧。

  看下面这四句经文: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
  “或其今世”讲的是五痛,是说今世的苦痛。
  “先被病殃”就是遭受到严重的病苦。这种病苦是“死生不得”,痛苦异常。就像我们常说的老人病、植物人,都属于这种情况。
  因为这种病基本上是治不好的。所以,如果他们的福报大,可能一二十年也走不掉;福报小的,可能三五年就走了。如果我们学佛人明白这个道理,怎么办呢?要劝他舍财布施,就是把他每年的医药费都布施掉。这样呢,可能他走得就快一些了,因为他福报就享完了。如果不用这种方法,那他就会长年地躺在床上,那个罪真的是很难遭的。
  有病的人遭罪,照顾他的人也很遭罪。但是有多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呢?总是舍不得把他的钱财,把他的医药费布施出去。

  〖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这四句经文是说,或者在他命终的时候堕入了三恶道,他的相貌非常不好看。我们大家送往生都知道,如果临命终的人,他的相貌很好,你就可以断定,他绝不会堕三恶道。因为堕三恶道他怨恨,不知所措,所以他的面貌一定是“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他这个“燋然”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他内心里发生的。是贪、瞋、痴三毒之火炽盛燃烧,是从内发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佛在这里为我们说出恶业的果报,使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处要小心谨慎,时时警惕自己不要造作恶业。

  看下面经文:
  【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看几个词语:
  〔困剧〕“困”是无法摆脱的困苦,“剧”是剧烈的报复。
  〔曲直〕也就是有理和无理,是与非。这个“曲”是不合理的意思。
  〔磨灭〕就是消灭。

  看这四句经文:
  〖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
  一切众生在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冤家,不可能没有债主。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在六道里不知道与多少众生结下了冤仇,也不知道欠了多少众生的债。这些个冤亲债主因缘际会时,虽然不认识,也要讨债还债。
  佛在这里把这件事情给我们说破了,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我们这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特别是人事环境,不如意的就更突出一些。
  佛是这样教导我们的,让我们处处要忍让,忍让是还债、是解怨。
  这个道理我们可能过去没听说过,忍让是还债,是解怨,不要认真,不要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好执著的!有什么好计较的!能忍让,冤家就化解。
  人家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要名儿,名让给他;要利,把利也给他。要什么都给他。他要的,我们不要;我们要的,正是他不要的。

  我们要什么?我们要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这是我们要的。修道人与世人没有冲突,彼此能够相安无事。所以,这些个怨结、债务慢慢地就可以化解了,慢慢地就消除掉了。

  佛又告诉我们,我们修行,念念都要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为什么天天要回向、念念要回向?还债解怨嘛。这样菩提道上才能够一帆风顺。回向偈要从心里发出来,口念没有用,心、口要相应。

  回向偈明明教我们“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回向偈把冤亲都包括在内了。
  正因为我们要解决这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才要认真努力地修行。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努力地精进?为了报恩、为了还债。恩不报、债不还,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
  后面这两句话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精进努力修行?为了报恩、为了还债。恩不报、债不还,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还要注意那些微小的磨擦。如果这些微小的磨擦处理不好,处理不及时,小磨擦就会发展成大磨擦,再继续发展就会“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

  〖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
  造作恶业的根源不外乎两个字“贪、著”。
  “贪”是贪欲,“著”是执著,而且是坚固地执著,尤其是对于“财色”更是贪得无厌。
  古往今来,为色、为财家破人亡,乃至于国家毁灭,这在历史上是都能看得到的。
  “不肯施惠”。大家想一想,有几个人能把财色这件事情看穿。我们在《华严经》第六回向品里看到了菩萨的布施,不但是身外之物能够施舍,即使是这个身体也欢喜布施,身体是内财。唯有菩萨知道,这个色身不是我,是我所,所以身也能舍,何况是身外之物呢?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对于自己的色身坚固地执著,以为这个色身就是我,产生了坚固的我执。有了我执,身外所有之物他都想据为己有,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观念。外面的一切都能据为己有吗?根本不可能,这只是人的妄念而已。他所得到的和所失去的是不成比例的,纵然是得到了,也是暂时地得到,保不长久的。

  为什么得到了又保不长久呢?大家想一想,你这个色身不能长住啊!你会老的,你会死的。死了以后,哪一样儿是你的,哪一样儿你能带得去?这么一说,大家就听明白了吧。所以哪一样东西你能够长期占有呢,永久不失去呢?没有。
  这就像古德所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能带得去的就是你的恶业、你的善业、你的净业。
  “各欲自快。无复曲直”。我们凡夫啊,皆有这种愚痴。怎么样儿呢?就是唯利是图,不畏因果,不讲道义,利令智昏,甚至伤害国家、伤害社会。
  比如说,被追逃的那一百名红通人员,不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吗?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一点点小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大利益,这些是“痴欲所迫”。由愚痴而生贪瞋,造极重的恶业。“厚己争利”,特别是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们所崇尚的是竞争,能有几个人明了这其中的事实真相?假如说,人人都竞争,这个社会怎么能安定?世界怎么能和平?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大家想一想,所谓的这个“富贵荣华”和快意之事,它不是争来的,它是命里有的。你命里有,你不争也有;你命里没有,你争也争不来。即便是争来了,不久便会失去。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

  这两句经文是说,不懂得忍辱,不知道继续修福。荣华富贵是你过去生中所修财布施得的果报。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容貌美丽,六根完具,健康长寿,这是修忍辱的果报。这个可能很多同修不太知道,就是人,他容貌美丽,六根完具,健康长寿,这是他在过去生中修忍辱的果报。前生修因,今生一定得到果报。如果你得到了果报之后,你忘记了继续修,你果报享受完之后就没有了,所以佛劝导我们要知道修善。

  一个真正有觉悟的人决定不求人天福报。他知道人天福报是最危险的享受,一不小心,转眼就堕入了三途。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决定不求福报。这一段话大家听懂了没有,我们应该求什么,不应该求什么?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享福的日子不长久,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享福的时候,不但不会再继续修福,反而造业,造业的结果就折福。比如说,你有六十年的福报,由于你作威作福,就折了一半,三十年你就享受完了。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教我们要惜福。自己有福,又知道惜福,还知道继续修福,你的福报可以保持一生,终身不衰。

  如果你不知道惜福,福报在少壮的时候就享尽了,到晚年你就凄惨了。

刘素云老师《无量寿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于没有或无法购买全尺寸 MMPR-01 丛林猎人雕像的粉丝们来说,丛林猎人战损版胸像会是完美的选择!对于没有或无法购买全尺寸 MMPR-01 丛林猎人雕像的粉
  • 我分享这个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抽脂哈,如果你真的是我这种,多走几步都不想的,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的,对自己身材有要求的,可以去考虑抽脂。我分享这个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抽脂
  • #张真源[超话]#亲爱的真源 这是我喜欢你的第522天 也是我陪你的第1年我虽然不知道你能不能看见但是还是很庆幸上天让我知道到了你 是你在我平淡的青春中那个最耀
  • 帖子内容如下:这是同事遇到的怪事,昨天下午4点左右散步,快到大坪医院车站时,有一对二十七八岁左右的男女,向我同事走过来,说老师问你个事,同事停下来,他说可不
  • 2、购货人本身不在场时,最好知道其本人所需玉镯的尺寸大小,有些人在家中用小绳将手腕围一下,然后请别人带着小绳去选购玉镯,这样是很难准确的。在选购玉镯时,要测试你
  • purid的2号我做成分的朋友叫我狂抹,我就直接当水狂抹,再叠上护肤油,再叠上维c保龄球安瓶,再最后叠一层东边野兽油膜霜。popcorners玉米片快去买[馋嘴
  • 当一个男人觉得自己完全拥有你,能切能够掌控你,让你成为他的小迷妹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赌注就是成功了,你已经满仓了。那时因为他们在许多的细节上做错了:比如:明明已
  • 我确实是慢热的人但绝不冷漠对我一分好我愿十分报可你在我最脆弱时候给我的却是埋怨和指责我可以不恨你但也做不到原谅你在你需要我时我还是会出现且做我应该做的所有但请别
  • 7月22日,由北京本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年轮映画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博地(宁波)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蓝海拾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宁波金博投资有限公司、
  • 我触碰了一下,薛大姐直接弹开一米距离,大笑不止,浑身难受9、应该是碰到了她什么开关[哆啦A梦害怕]10、去学校门口拍毕业照,我姐指点江山,教授了我十几种拍照姿势
  • [桃花贴贴]七夕快乐 [桃花贴贴] 从星盘的角度来说爱情产生的因素其实有很多太阳被触动会感受到认同月亮被触动会产生信任感比如:A太阳射手B月亮狮子/日月拱合金星
  • 【DR.CICI专业吸脂瘦身医院】针对上半身进行综合设计打造,上臂环吸+副乳吸脂+腋窝吸脂+胸罩线打造威塑2代仪器+mini吸脂术,针对腋窝、肩胛等局部肥胖,减
  • 小时候中秋节妈妈会在院子里摆一个桌子,上面摆满月饼和水果,还有几柱香,“先给嫦娥吃”……回忆起来,那时候的天空总是更深远更漆黑,星星总是更繁复更闪亮,葡萄串也更
  • “他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球鞋”“肯定是他偷的吧”“恐怕是他爸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吧”“哈面对他们的嘲笑,我只能忍着不说话      上体育课时,他们把我叫到了体育器
  • 而芒果台现今的处境也导致他们现在很小心,几天前在小八卦也说过,何老师现在受到的影响还蛮大的,现在快本停播,offer把他换了,他现在回归之前那些常驻的综艺的可能
  • 【商品】长白山老家野生蒲公英根茶200g-送茶叶券后【29元】包邮秒杀【下单】:【推荐】买1送蒲公英茶叶,长白山老家野生烘培,清新灭火,清香浓郁,入口难忘,适合
  • #黄仁俊[超话]#“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在这世界上时间是最好的止痛药,它能够让伤口愈合,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随着时间脚步的前进,大事小事终会无
  • 就算有,那他们又有那样好的运气在大千人海中彼此相遇相知吗?小时候我始终认为没有什么事比交朋友更加简单了,总是觉得朋友始终不是刻意去确认的,因为身边从来不缺可以一
  • 在自然中,钟楚曦会感到自在。曾经,她给自己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花费大量时间沉浸在自然中吸收能量。这是她对自己锐气的保护,也是她的钝感力来源。人生需要勇敢,也需
  • [哇][哇]7.27开@微博抽奖平台 ​ 宗门弃子江无忧意外被人打死,却触发了神秘青铜头颅的秘密![哇][哇]8.3开@微博抽奖平台 ​ #可口可乐畅爽“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