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最近再次采访了郑永年老师,谈俄乌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郑老师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俄乌战争或将为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带来以下几个重大改变:

​1. 军事竞争在欧洲内部再次上演。

​从短期来看,欧洲因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表现出高度的团结,但这种团结非常脆弱——

​多国表达加入北约的意向,德国计划将军费提升到GDP的2%.....短期看,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现在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但从长期来看,一个再军事化的德国对法国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法国乐见的。

​此外,欧洲还可能面临核扩散的风险。白俄罗斯修改法律解除国家“无核”地位,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真的发生“俄罗斯崩溃”的极端情况,导致核武器的流散,欧洲将面临非常大的核威胁。

​别忘了,从历史来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爆发于欧洲同一个文明内部;而美苏之间的大国冷战,本质上也是发生在一个大的文明圈层的内部。西方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未必不会再度上演。

​2. 北约在欧洲的继续扩张 vs “小苏联”的构建。
​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不同,它的特征就是“无限扩张性”。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北约的扩张才会停止。

​而在与欧美的对抗中,俄罗斯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依然受到威胁,即使没有今天的普京,未来也会出现第二个普京。

​所以,只要北约还存在,普京或俄罗斯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一个“小苏联”或者类似的安全机制,尽管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

​除非这次俄罗斯被彻底打败——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否则,欧洲(包含俄罗斯)乃至世界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
​3. 日本的“再军事化”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版图变化。

​德国的“再军事化”可能也会鼓励日本寻求“再军事化”的努力,进一步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化。无论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还是前首先安培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动议。

​而这又会影响到整个东北亚,韩国新当选总统也提出了和美国的“核共享”问题。

​4. “亚洲版北约”的构建
​此次俄乌战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

​美国现在在亚洲的举动已经和当年组建北约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的“亚洲版北约”雏形已经存在——

​从“奥库斯”美-英-澳三边军事协议,到“四国集团”,再到“五眼联盟”,还有特朗普时代提出的“印太战略”,再加上拜登新版本“印太战略”中美国对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拉拢....所有机制都明显指向中国。

​亚洲的安全很脆弱:尽管亚洲没有乌克兰,但亚洲很多国家、地区都有“潜力”出现类似今天乌克兰危机的情况。

​那么,俄乌冲突对中国有什么启示?郑老师分享了三个观点:

​1. 中国必须走向更大的开放。
​中国与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但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则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系。

​经济的开放和互相依存无法避免战争,但可以减缓战争。正如此前所说,我们可以把此次俄乌战争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一旦中美发生激烈分歧,美国会不会像对俄罗斯一样把中国踢出SWIFT体系?

​郑老师的看法是:100%会。
​但是,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

​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一上来就祭出高风险的“核武威胁”,而是有更充分的“经济杠杆”可以使用。

​2.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既不能任由俄罗斯完全“绑定”自己,也不能任由美国“绑架”欧洲。
​其实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可能因利益而化解的。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

​3. 这场冲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到底该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今天最大的隐患仍然是发展的停滞和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

最近再次采访了郑永年老师,谈俄乌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郑老师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俄乌战争或将为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带来以下几个重大改变:

​1. 军事竞争在欧洲内部再次上演。

​从短期来看,欧洲因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表现出高度的团结,但这种团结非常脆弱——

​多国表达加入北约的意向,德国计划将军费提升到GDP的2%.....短期看,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现在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但从长期来看,一个再军事化的德国对法国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法国乐见的。

​此外,欧洲还可能面临核扩散的风险。白俄罗斯修改法律解除国家“无核”地位,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真的发生“俄罗斯崩溃”的极端情况,导致核武器的流散,欧洲将面临非常大的核威胁。

​别忘了,从历史来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爆发于欧洲同一个文明内部;而美苏之间的大国冷战,本质上也是发生在一个大的文明圈层的内部。西方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未必不会再度上演。

​2. 北约在欧洲的继续扩张 vs “小苏联”的构建。
​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不同,它的特征就是“无限扩张性”。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北约的扩张才会停止。

​而在与欧美的对抗中,俄罗斯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依然受到威胁,即使没有今天的普京,未来也会出现第二个普京。

​所以,只要北约还存在,普京或俄罗斯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一个“小苏联”或者类似的安全机制,尽管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

​除非这次俄罗斯被彻底打败——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否则,欧洲(包含俄罗斯)乃至世界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
​3. 日本的“再军事化”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版图变化。

​德国的“再军事化”可能也会鼓励日本寻求“再军事化”的努力,进一步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化。无论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还是前首先安培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动议。

​而这又会影响到整个东北亚,韩国新当选总统也提出了和美国的“核共享”问题。

​4. “亚洲版北约”的构建
​此次俄乌战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

​美国现在在亚洲的举动已经和当年组建北约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的“亚洲版北约”雏形已经存在——

​从“奥库斯”美-英-澳三边军事协议,到“四国集团”,再到“五眼联盟”,还有特朗普时代提出的“印太战略”,再加上拜登新版本“印太战略”中美国对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拉拢....所有机制都明显指向中国。

​亚洲的安全很脆弱:尽管亚洲没有乌克兰,但亚洲很多国家、地区都有“潜力”出现类似今天乌克兰危机的情况。

​那么,俄乌冲突对中国有什么启示?郑老师分享了三个观点:

​1. 中国必须走向更大的开放。
​中国与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但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则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系。

​经济的开放和互相依存无法避免战争,但可以减缓战争。正如此前所说,我们可以把此次俄乌战争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一旦中美发生激烈分歧,美国会不会像对俄罗斯一样把中国踢出SWIFT体系?

​郑老师的看法是:100%会。
​但是,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

​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一上来就祭出高风险的“核武威胁”,而是有更充分的“经济杠杆”可以使用。

​2.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既不能任由俄罗斯完全“绑定”自己,也不能任由美国“绑架”欧洲。
​其实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可能因利益而化解的。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

​3. 这场冲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到底该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今天最大的隐患仍然是发展的停滞和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记者白云怡)

【郑永年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俄乌冲突会如何影响世界和中国】 #俄乌冲突对中国重要启示是应更加开放# #郑永年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18日,俄乌冲突进行到第23天,双方仍在交火,而和谈也在艰难推进。俄乌冲突将对欧洲地缘政治版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能继续用中美俄“大三角”的逻辑来看待未来的国际秩序吗?中国能从这场冲突中获得什么启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对这些问题予以解读。

俄乌冲突会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环球时报:您认为俄乌冲突可能以怎样的形式终结?是双方妥协,还是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引发更大规模的、涉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战争?

郑永年:尽管到目前为止,北约一直不想直接面对俄罗斯军队,但我们仍然很难说这场冲突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的较量。也正是由于背后这些复杂因素,所以尽管各方都在呼吁停战,但俄乌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不过,从现实来讲,俄罗斯的目标应该不是拿下整个乌克兰,拿下这样一个领土面积比德国还要大的国家并不那么容易。乌克兰也明白,没有北约的直接介入,基辅无法取得胜利。对于欧洲来说,尽管它们和美国站在一起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但这种制裁对德法等国来说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以上这些都是各方可能达成妥协的潜在动力,如何把这些潜在动力发挥出来是一个问题。要知道,如果常规战争失控,小型核武器的使用并非完全不可能。一旦这种情形出现,战火就会蔓延到整个欧洲。

环球时报: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提高了自己的国防预算,芬兰对是否加入北约出现了较大的民意转变……您认为这场冲突会怎样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版图?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郑永年:欧洲尽管现在和美国站在一起,但这种“团结”是非常脆弱的。从长远和历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欧洲正处在危险之中,欧盟更是处在尤为脆弱的时刻。

首先,多国表达希望加入北约的意向,德国更计划将军费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这或许意味着军事竞争将在欧洲再度上演。从短期看,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国家对此都没有反对意见。不过,从长期看,一个再军事化的德国绝不是法国所乐见的。欧洲内部的地缘政治可能面临大的变动。

其次,欧洲还可能面临核扩散的风险。白俄罗斯修改宪法解除国家“无核”地位,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真的发生所谓“俄罗斯崩溃”的极端情况,出现核武器扩散,那欧洲将面临非常大的核威胁。冷战后,亨廷顿等美国学者认为,欧洲和美国已几乎成为一体,冲突只会发生在文明与文明之间,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历史上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发生在欧洲同一个文明内部。西方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未必不会再度上演。

再次,德国的再军事化可能也会鼓励日本再次推动修宪,寻求再军事化,日本多届政府已提出类似动议,而这将进一步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化。韩国新当选总统也提出与美国“核共享”的问题。

可以说,从长期地缘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俄乌冲突没有赢家,除了美国之外——一个太团结的欧洲就不需要美国了,正因为欧洲内部出现分歧,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才能更稳固。

我的看法是,无论这次俄乌冲突以怎样的形式结束,欧洲都需要进行一次地缘政治大反思:欧洲事务,未来到底应该由美国主导,还是欧洲国家主导?欧洲到底有没有能力独立处理和俄罗斯有关的事务?我们和欧洲自己都不应该忽视欧洲的能量。

还能用中美俄大三角逻辑来看世界吗?

环球时报:您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俄乌冲突可能会彻底影响我们的国际秩序。目前,很多人习惯用中美俄“大三角”的逻辑来看待国际秩序。俄乌冲突后,我们还能继续这么做吗?

郑永年:自冷战结束后,美国越来越轻视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是一个“麻烦制造者”,而中国才是主要的竞争者,甚至是敌人。因此,在过去这些年,美国做的一直是试图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亚洲小北约”,美国的战略重点日益从欧洲、中东转移到亚太地区。我认为,俄乌冲突的爆发不会改变美国的整体战略方向,但它让美国精英阶层认识到一个现实:美国在过去这些年中低估了俄罗斯。

总的来看,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正处在迅速解体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在寻求自己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并希望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俄罗斯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再用中美俄大三角的视角看待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够了。

北约VS“小苏联”?

环球时报:从俄乌冲突爆发的原因来看,北约的扩张是否已经到了极限?

郑永年:北约的扩张是不会停止的。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不同,它的特征就是“无限扩张性”。我们可以把北约看作是美国主导的一个军事帝国,而如果我们用西方“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理论来看待北约的话,事实上,北约已经是国际政治中“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最典型案例。北约在欧洲的扩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现在绝对不会,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它才会停止。

一个更值得警醒的趋势是,作为军事集团的北约不仅不会停下在欧洲扩张的脚步,或许还会扩张到亚洲。准确地说,美国现在在亚洲的所作所为已经和当年组建北约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的“亚洲版北约”的雏形已经存在。亚洲安全很脆弱。美国试图建立的“亚洲版北约”和中国的矛盾之所以没有急剧升级,完全是因为中国不希望效仿此前的苏联去组建自己的团体。俄乌冲突之后,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态势将更加明显,美国对亚洲的介入也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应当好好总结、认真应对——尽管亚洲没有乌克兰,但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可能出现类似今天乌克兰危机的情况。

环球时报:有观点认为,俄罗斯的意图是建立一个以“俄白乌”三国为中心、以中亚国家为缓冲地带的“小苏联”。您怎么评价这种看法?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是否能实现,是否会带来国力透支?这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

郑永年:在与西方的对抗中,俄罗斯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受威胁,只要北约还存在,俄罗斯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一个“小苏联”或者类似的安全机制。尽管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

西方国际政治的逻辑就是这样,从古希腊开始就存在两个集团之间的对抗,俄罗斯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除非这次俄罗斯被彻底打败,否则欧洲乃至世界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一旦俄美再度形成类似冷战时的态势,中国将很难选择站在哪一边,印度等国也是一样。这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俄乌冲突对中国的重要启示——应更加开放!

环球时报:您认为此次俄乌冲突对中国有哪些启示?成为俄乌冲突中的协调者,对中国来说到底是风险更大,还是机遇更大?

郑永年:这场冲突对中国的启示是巨大的。中国与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精英眼中,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要远大于俄罗斯对美国的挑战。

第一,经济的互相依存无法绝对避免战争的爆发,但可以缓和战争的激烈程度。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那样用核武器威胁来捍卫自身利益,彼此捆绑的经济已经会让西方感到切实的痛。因此,俄乌冲突对中国的第一个启示就是,中国应更加开放,中国企业必须克服万难,继续努力走出去。

第二,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了,直面这场冲突是中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的一部分。我们既不能让西方把中国和俄罗斯完全绑定在一起,也不能让美国“绑架”欧洲——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完全可能弥合的。尽管欧洲在俄乌冲突之后,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

第三,这场冲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应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我认为,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环球时报》3月18日7版文章,作者白云怡 李艾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喜和失落,有恰到好处的遇见,也有撕心裂肺的怀念,但时间总是向前,没有一丝可怜,不论剧终还是待续,愿你都能以梦为马不负此生。一弯娇柔的新月,似有若
  • TOP03双鱼座:纯情小公主的代名词,就算是演出来的温柔,也能让百炼钢都成绕指柔。TOP03双鱼座:纯情小公主的代名词,就算是演出来的温柔,也能让百炼钢都成绕指
  • 说来说去都是很细微的地方,一般很容易被忽略,他却能越细节越出彩,分毫不差的给出无比细腻的有层次的表演。他从头到尾没有失控,陆绎就是这样的人,连眼泪都很克制,但是
  • ❣️二月二日 2020,这一年才刚刚开始 就好像在提醒着我们要学会珍惜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今天20200202,千年一遇的对称日 依旧热爱依旧温
  • 点名云开唠嗑中心的朋友们,你们是天使甜心开心果,我挺长时间没这么热闹过了,比起做什么贡献,想了想自己还是被照顾得更多。"我在台南无聊得要命 每天可以看
  • 我们知道,空间与时间维度其实是对称的.对于时间维来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时间,尽管刚才鲁比亚博士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这里仍然使用这个概念,把它当作为一种工具
  •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前,许昌市区的供水主要使用北汝河的地表水以及麦岭水源地的地下水,现在南水北调水源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力水源。曹寨水厂位于许昌市区北部,是2019
  • 像凯利这样的业余爱好,不仅让她在枯燥繁重的工作之外拥有了十分轻松惬意的业余生活。工作之余,她的爱好是自己动手做面包。
  • 有你我快乐容易,真爱拥有才幸福!”新到任的李家镇党委书记王德东深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高于一切,镇党委政府的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从上到下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区、
  •   在得知留验点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她将孩子托付给家人,主动申请加入留验点的医疗队伍,每天测体温、送餐送物、清洁环境……  有一天测体温的时候,留验点一个小朋友说
  • #新年快乐##自拍##不可辜负的美食##蔡徐坤[超话]##蔡徐坤 青你2制作人代表# ●·手幅预览 盖楼·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猪o“小猪小猪胖嘟
  • 希望还能有下一次的合作,不管是杂志综艺电视剧电影哪怕是颁奖典礼同框都行!这么好的演员阵容这么配的cp居然交出这么一份高开低走的答卷,真是为了热度不顾一切!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蓬江巡警大队入党积极分子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体现了他们忠诚为民、勇于担当的政治品质和良好素养,以实
  • 薛湘灵是很善良谦卑的,她在富贵时就保持着 “她为饥寒我为娇” 的清醒,可是她依然觉得今日的困厄是自己的不是。就如她所悟到的福祸相倚,富贵无常,一切世相的本质均是
  • 体育场馆用木地板与民用木地板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它的承重负荷及牢固化使用寿命必须达到比赛及训练的要求,如活动篮球架及相关体育设施在木地板上移动时,木地板的表层和结
  • 第一次在老家比赛,爸爸妈妈似乎是没来(我妈听到冰场有人说老赵去了,但我没“搜索”但他)但小姑娘的亲友团也是相当厉害的。[爱你]脑补一下你在看电影时候的表情,看到
  • #科技新发现#索尼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Sony Vision-S概念车,这款概念车从外观上看起来有点像拜腾M-byte、小鹏汽车以及Lucid Motors
  • 而陆风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和父亲脱离父子关系,独自创建自己的事业,在五年后回归,并要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程亦辰 。 关注➕评论留[心]评论区取再读《暗恋 橘生淮南》
  • #Nights# 过去我所尝试的改变就是将自己打碎然后再重建起来,但是那些被我掩盖的问题自然存在,如同之前做的,我也要再次打破自己然后重建,与上次不同的是,我比
  • 所以,她不仅仅能救她父亲的命,也使后世人都不遭受这种的酷刑,也可以说是恩泽到后世,因为这样,缇萦是一个孝子的名,就千古流芳了。人哪,是“一家饱暖千家怨”你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