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中,欢喜自生】

动若清风,静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轻轻走进九月,天空比七月凉爽,比八月清澈。面对这样的岁月,谁又能拒绝它无言的静美?

重复步调,八月来过的方向,静美如初。绿地多了些许落叶,多是枯黄色,阳光下叶子透着几丝暖意,有一种不动声色的美,惹人欢喜。

落叶,飘落在文字里,便有了一种灵犀的美。叶落无声,一抹无尽的离别,片片落叶,像时光走过时留下的脚印,万般眷恋。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不经意发现的美,才是真的美好。时光清浅,风中有爱,光中有暖,时常给自己一个甜甜的微笑,心有被善待过的温暖。

独处时光,是一个人的清欢,是澄澈心灵的过程。唯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世间万物之美,在独处中观察,在独处中思考,领悟生命的美好。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
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静水流深。

生命的延续,无关长短。生命的价值,无关拥有,轻叹世间薄凉,懂得就好。时常给自己一个安静的角落,忍住所有的忧伤,会在灵魂深层,自我疗愈。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才能成就后来的自己,努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人生最好的拥有,莫过于以静水流深之心,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感恩岁月流长,让一颗心丰盈有暖。

世间最美的情感,不是谁爱上了谁,
而是谁陪伴了谁,无关亲情,无关爱情。

有人说:
没有阳光的时候,就听风吹看雨落。
没有鲜花的时候,就轻嗅泥土的芬芳。
没有掌声的时候,就享受独处的清宁。

自然的力量,轮回着无数生命之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恰如这秋叶的飘零,生命终归是时间的过客。

一抹恬淡,尘埃不染,足以让一颗柔软的心如沐春风,草木欣然。自然万物,各自生长,只愿此生静好。无言中,气质尽显;清静中,欢喜自生。

红尘深处,相顾无言,不知归处。一季花开,明媚了多少光阴。一句懂得,温柔了多少孤单。暖意在时光里绵延,我用一抹嫣然明媚四季的芳菲。折一笺潮湿的文字,用柔情烘干。时光里,那些倾情总会沉淀成不离不弃,那些眷念总会皈依成念念不忘。丰满了流年,温柔了过往……

茫茫人海,有路无数,每个人从不同的方向走来,却又在拐弯处分开。于是,多少人擦肩而过,一场缘,一份情,需要多久的等待和守候,才会在千万次的回眸中遇见。那般美丽的遇见,如赴一场花事,幽香缠绕,浅浅绽放……

一叶而知秋意,一场雨而知秋寒,一件事而知人心。入目已知秋意,开门已知秋寒,只有那人心,是你看不透,也捉摸不到的。秋意,秋寒已然潇潇,莫让寒凉的秋意带寒了人心。

秋风过天涯,流水光阴,匆匆易逝。唯有一颗素心,伴随日月穿梭;伫望云舒云卷,坐看花开花落。

曾经,以梦为马,玩转似水韶华。曾径,纨绔俗世,放纵快意潇洒。蹉跎了壮志凌云的匆匆那年,忽略了一路遇见的生丑净旦。时间来不及细算,过往来不及细看。

恍惚间,人已回不到从前,半生天涯的沦落辗转,已被秋光厚重的帷幕隔断。多少人,终将淹没在人海;多少芳华,一旦失去就不在。岁月风尘中的背影,深藏了多少心头的逼迫无奈。羁旅天涯的云梦里,又饱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眼泪。

行走天涯,一路兜兜转转,一路忙忙乱乱。总会遇见一段明媚的山水,邂逅一份唯美的宿缘。一生,提笔万水千山,落纸倚马千言。江湖凶险,纵有倚天长剑,却难把情缘斩断。人生多舛,任你多愁善感,也要尝遍苦辣酸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它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的难以忘怀,都让你回味无穷。时光辗转,掠过了红尘繁华,将这些过往的点滴,写进岁月里的诗卷,待经年回首,不禁莞尔,有泪有笑的人生,才会成就不一样的风景。美好的遇见如同黑暗中的一抹阳光,温暖着一个人的寒凉,也照亮了一个人的方向。那份懂得,也燃起了一个人的生命之光。当灯火阑珊处,总有一些执念,诉说着那一往情深。你的深情,他的厚意,或许又成就了多年以来的那一抹牵念,那也是你生命中,最惊艳的一笔华彩。曾经的故事里,有多少情深缘浅,有多少恩怨情仇,早已被岁月的蹉跎中,冲刷的已经没有了痕迹。岁月太深,有多少繁华成烟。意阑珊,情太浅,有多少守望,却经不起颠沛流离。总有一些记忆,成为了永恒,就算走的再远,也会如影随形;总有一些美丽,深深地烙在了心底,挥之不去,记忆还在;总有一些人,始终如一,不离不弃,默默地相守着。走过四季的岁月流年,一些人,成为了记忆中的曾经;一些事,成为了渐行渐远的故事。我们一路走过,一路遗弃,又一路收藏;我用一生的眷恋,去记录曾经的点滴,写满流年里的遇见。的确,生命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摇曳于岁月的枝头;年华里,总有一些不曾邀约的遇见,铭刻在时光的彼岸。如果遇见,是一场美丽的花开;那么懂得,就是人生中最好的回答……

一场春雨催生,浮临一帘幽梦。应笑红尘人醉,静听隔世晨钟。
春遣胭脂相思,秋来殇魂落红。道是繁华易逝,摇曳迷津流动。
寂寞江山旷野,天涯望尽凄冷。顾盼回廊烟寒,何时驱散伤痛?
寂夜泉水叮咚,原是一席残梦。醒来把盏独怜,谁解前世今生?
.
莲塘沉香晚风,岸边杨柳青青。谁家女子眉蹙,徐步陌上独行。
千年一醉苦海,大梦方觉初醒。可怜桃花鲜妍,依旧笑迎春风。
一处庭前花语,谁在慢弹琴声。倾国却又倾城,可曾令谁心动?

一盏灯,一杯茶,一卷书,一弯月,在墨香里,漂泊的心似一弯小船,渐渐归航。让心灵得到舒展,将喧嚣泛沉,把心安放,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拿起,放下,两个简单的动作韵含一定的禅意,人生若能如此,可谓超世脱俗。

#经典好文# 《日出》 作者: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民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原载1959年6月16日《人民日报》。署名刘勉之。)日  出  

《日出》作者刘白羽,1916年生于北京。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小说集《早晨六点钟》、《政治委员》、《刘白羽小说选》及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及《刘白羽散文选》等。刘白羽是以一个革命战士的艺术理想与人格,把追随时代步伐、配合政治形势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自觉意识的。他的作品多以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为素材,用战士的胸襟和眼光去回顾历史、瞻望未来,笔下总是充满着战斗的激情。在艺术上,他的散文较多地透露出革命浪漫主义的气质,热情的想象多于平静的观察,抒情议论穿插于形象的描绘之中,风格雄浑豪放,画面阔大瑰丽,时代精神强烈。
  《日出》与《长江三日》一样充分地体现了刘白羽散文境界雄沉宏阔的特点,是作者以新的审美观“对新的美的探索的结果”,与某些描写日出、歌颂自然、礼赞生命的礼品不同,它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使浓郁的诗情与深刻的哲理相交融,以造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刘白羽散文追求的目标。《日出》在细致描写高空日出奇景的基础上,阐述“革命的哲学”,高唱“战斗的诗歌”,诠释“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从而大大加强了散文的思想内蕴和艺术感染力。
  《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辅垫,全是曲写,是“杨”前的“抑”,是欲扬帮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
  绚丽、雄放,善于用准确、新鲜而又富于变化的文词细致而完满地表现形象、描写细节和表达情感,是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特色。

#墨竹之妙 足写性情——读叶恭绰及其《修篁瘦石图》#

叶恭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不仅是政治活动家,而且多才多艺,在书法、诗文、收藏、考古、绘画等领域均有建树。他留存于世的画作不多,但作品格调极高,其中尤以画竹影响最大。

  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国文人墨客对竹子怀有特殊感情,喜咏竹亦爱画竹,既爱竹的清雅淡泊,也爱竹的傲然风骨。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隐含着节节高升等美好寓意。人们历来把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古往今来以画竹闻名的画家不胜枚举,光近代就有蒲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谢稚柳、董寿平、启功等大家。叶恭绰画竹,首先是出于一种精神寄托。他在题《姚公绶诗竹真迹卷》中说:“昔人谓画兰竹有别才,其实精神所寄,不拘绳墨,则有之。”在叶恭绰看来,“近代画家袭意足不求颜色之说,动辄偭越规矩,而韵味复不足副之……余画竹累载,兢兢以此为戒,然欲更进一步,谈何容易,亦聊写胸中逸气而已。”叶恭绰所谓的“胸中逸气”,就是人们常说的韵味和“墨竹意趣”。从政之余,他以诗词、收藏、考古、书画等文人雅玩作为消遣,中年以后,开始涉足绘画。叶恭绰绘画不求工整与形似,而讲究笔墨情趣,强调神韵,提倡意境表达,藉绘画以抒发胸中逸气。诚如大画家吴镇所言:“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

  叶恭绰《修篁瘦石图》(方向前供图) >

  近代画坛圣手张大千、吴湖帆等对叶氏绘画均有极高评价。吴湖帆曾为叶恭绰《仿寿道人墨竹》作品题赠:“遐翁之作,大有元人顾定之韵致,已度骅骝前矣。万(万寿祺)、恽(恽寿平)老起,能不呵我?”元代画家顾安(字定之)擅画墨竹,行笔谨严挺秀,墨色润泽,竹叶上仰,画竹喜与湖石为伴,连勾带染,得皱透之姿,自有一股萧疏清逸之气。叶氏画竹能得顾氏之神韵,非常人能及,吴氏评价之高并非逢迎身居高位的叶恭绰。张大千是近代画坛巨匠,又是书画鉴赏大师,二十世纪画坛高手林立,但张大千对叶恭绰绘画极为赞赏,并有意收藏了叶氏的作品。叶氏在1936年《枯木竹石图》题跋中曾有相关记载:“此轴流入市肆,大千爱而有之,属记其事。”

  作为大藏家的叶恭绰,对书画鉴赏的眼界极高,在当时与吴湖帆、张大千、张葱玉一起被誉为“巨眼”。他收藏了一大批历代名家竹画精品,对个人的艺术创作尤其是竹画产生过很大影响。叶恭绰藏有元代王渊、管道昇、顾安、吴镇,明代夏仲昭、鲁得之、万寿祺、归昌世、姚公绶、张大风,清代戴明说、毕涧飞等人的作品,这样“奢华”的收藏恐怕是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从叶恭绰的绘画及其题跋中可以看出,叶氏竹画取法甚广,涉及元明清诸家,而更多借鉴了元人的绘竹特点。元人传承了宋代著名画家文同的画竹技法:画风篁新竹,或丛生群聚,或一枝独秀;竹叶多取仰势,并吸收赵孟頫法,用书法意趣入竹,萧疏清逸。叶恭绰还继承了元画家的画竹技法,对柯九思、顾安尤为倾心。他在《墨竹图》里说:“鸿翔先生属为此轴,偶然落墨,意仿丹邱而神似方厓,静观固知非尘中物也。”丹邱即柯九思,方厓为元僧画家,与倪瓒密交,其画竹石皆用秃笔,笔不求繁而韵自深远。由此可见,叶氏绘画取法高,眼光远,画境非一般画家所能及。

  《修篁瘦石图》,为叶恭绰翠竹画作,尺寸102㎝×37.5㎝,设色纸本,立轴。在叶氏竹画中,墨竹最为常见,朱竹较少,翠竹也不常见。此作未落年款,根据画风推测应为叶氏中晚年作品。作品取法元人,笔法谨严,竹叶挺直向上,欣欣向荣,竹竿健拔,枝叶穿插有致,变化有度,构图严密。叶恭绰竹画作品,其竹叶多为向上伸展、聚合,偶有疏朗之变化,处处体现了竹的倔强与挺健,此乃画家精神寄托所在。翠竹在画家作品中比较少见,它与图中淡墨湖石相映,衬托出竹的绿色生命。竹与石是历代文人画家常表现的清品题材,随着文人画的盛行,画石大多与隐士山水及“四君子”结合,缘物寄情,既重神采,又求情趣。图中瘦石借宋元画法,呈现了太湖石之丑、瘦、透、漏的特点。石的造型奇倔,画家用淡墨渲染,干湿笔勾皴,以浓墨点苔,富有层次和立体感。从整体看,淡石、淡竹、淡色,画面淡雅、透逸,既有淡泊清雅的意境,又有浓郁的文人书卷气。

  叶恭绰虽不是职业画家,但文人画家所需要的文化修养及书法造诣高深,这从《修篁瘦石图》那首自题诗中可见一斑:“闲随风柳弄柔条,知伴苍松策后凋,节苦未妨顽石共,心虚能使俗尘销,寻芳漫逐春前屐,写韵偏宜月下箫,笑指烟霄容啸傲,干云直上不辞遥。”

  除诗词、鉴藏外,叶恭绰还是一位书法大家。其书法以行草最为常见,碑帖融合,个性鲜明,有颜字的开张,也有二王的变化,笔法、字法吸收了汉隶魏碑的一些元素。笔法上方圆兼用,结体平中见奇,字形浑厚而灵动,平整又有变化,自成一家风貌。

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舌尖上的美味-长沙臭豆腐生胚48片装 【5月份点赞评论转发前五名的最高可领可领55元现金红包】 【在售价】69.9元 【券后价】29.9元 【48片装】纯手工
  • 等苗移植到地里,这个木架又能成为家里收纳的装饰[耶]2020.5.8#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凑数的日子又回来了~p1 室友她对象的爸爸给邮过来的牛板筋,超级好
  • 预计未来三小时,回波逐步东移,受其影响,杭州、湖州两市的部分地区将会出现强雷电和30-50 mm/h的短时强降水并可伴有7-9级雷雨大风,请大家注意防范。过去1
  • [思考]…真的,万一哪个跨境电商要做一档‘国际买手’淘遍天下(全球)好物的电视节目或者直播的话可以邀请我哈,对所有购买我太有经验太有心得体会啦!中国足球俱乐部的
  • 如何面对小人  “如何对待小人对自己的讥讽和恶语嘲笑?” 谁是小人?容不下小人,心眼儿小,自己也是小人。怎么对待小人?应该是怎么对待自己吧?知足,感恩,爱自
  •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我刚来这个城市的时候找不到工作,凭身高做了保安,后来朋友说我的身材不错可以做模特,他介绍一公司,我说我不行,他说试试吧不吃亏,
  • 想对他们说的话就像《感谢》里的歌词我的心始终如一即使你将我抹去我们也会一往如初因为我们将彼此刻印在了彼此心中感谢你Seventeen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
  • 」鏡の中の人が笑っだ「あの日、私 自分を殺した、縄で首を縛られだ 、ひどく 、残酷に」在HIDI开口的那一瞬间,熟悉的音乐时隔多年又突然出现,那种久别重逢的感受
  • 好在这部新车,可以手动自动挡转换,还能语音控制[喵喵]就是呼唤他比如:**(自定义)把窗户摇下来,他就会摇下来,我爸说车到了要把这个改成我的名字,以后就用语音控
  • 4:38.....#花溜溜的早间家政时间# 花姐今天的工作必须要说一说虽然我好困....睡梦中就感觉她和乐菇凉俩在绕着我跑....我起来以后花姐就躺回去了..并
  •   请登录师董会APP进行咨询和聆听#师董会——智汇创造价值##师董会# 【每日一师】4月25日~罗阗导师 博将资本创始合伙人/CEO,2020光荣浙商轮值主席
  • !!
  • 吴昊指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农房的整体规划、设计、分布等要让农民满意,要加强管理,开展全域治理,优化居住环境,让群众“住着顺心”;村支部要开动脑筋
  • 抢先看结局找他喽@臻家有黄鑫 #韫色过浓#,我太爱了 《清平乐》《韫色过浓》男主丁禹兮,再累也要爱惜自己《天醒之路》#秋蝉#,彼岸花 太有意思了,子不言父过
  • 我已经感受到了生了顽皮儿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夹起尾巴做人的家长的心情了。因为他太皮了。
  • “当时是下午,水上也有波浪,经过阳光反射后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又因岸边也没有散落的衣物等物件,我们认为这是一次乌龙事件。】他们常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他们白班夜班轮
  • 内心宁静的人,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有自己对事物的评价,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享受内心的宁静,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幸福和富足,更将是人生的升华。
  • 生产者 大部分人也许认为,耕耘及生产是物质实相层面的活动;作为劳动者,本身的意识状态,是否出于纯粹的心,(爱心,善心,拨云开雾的觉醒之心),在如今时代变得模糊
  • #话说广西文旅# #广西美美哒#【今日打卡百色:边关桂林,山水画廊】靖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靖西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异洞、四季
  • #汶川地震十二年# 一生死别一轮回 十二年前的伤 痂已落 疤长留 每个今日的伤感 最为浓烈 感触与哀悼 涌上心头 充斥着 多少生命 就这么停留在了那里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