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十八界之(舌味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你已经听我说过,以舌根对味尘,产生了舌识。那么现在看这个舌识到底是舌头生出来的,还是外面那个味尘生出来的。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如果你讲这个舌头的直觉、尝觉是因为舌头自己生出来的,那还要我们这些香甜苦辣干什么?你自己去生吧。「甘蔗」为甜,「乌梅」为酸,「黄连」为苦,「石盐」为咸,「细辛」为辛,「姜」为辣,「肉桂」气香味甜。如果这些味道都没有的话,你去尝尝你那个舌头,到底是甜味还是苦味?也就是说,离开外面味道、外面的味尘,舌识就不能显现出它的功能。也就是,不能讲味道是舌头生出来的。舌头自己有没有酸、甜、苦、辣那种个别性?没有。因为味觉它是作第一念分别,你必须感觉出酸、甜、苦、辣才可能产生意识心。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同理,眼睛能不能自己看自己啊?有的人讲,我只要把我的舌头跟上腭一舔,就能尝出舌。上腭是不是味尘?如果舌头悬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能不能尝到舌的味道?我的右手能不能打右手啊?不能。它一定要有一个对待的东西。舌不自尝,孰为知觉:你这个能尝没有所尝,怎么能生出这个知觉分别?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舌头自己本身没有这种甜、苦、淡、辛种种的个别之性。「味自不生」,既然没有个别性,它能不能产生甜、苦、淡、辛等这些味道?不能。前面讲舌自己不能尝自己,退一步讲,就算能尝自己舌头,又怎么样?它能尝出甜味、苦味、酱油味、辣椒味吗?尝不到。佛把话说绝了。「云何立界」,那我们这个舌识界怎么能成立啊?若因味生:如果那些味尘能够产生味识这种知觉。识自为味:这个舌识自己就是味尘。同于舌根:就跟舌头不能尝自己一样。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怎么谈得上是味道或者不是味道?因为它是无情的色尘产生的那种所谓的味识。别说是味道,它连不是味道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味道啊?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按照世间心态,一切味是不是要一切物生啊?各生各的味道。「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比如苹果生出的舌识,它是不是只能尝甜?它能不能尝辣、尝咸、尝苦?不能。所以多种味道、多种味尘生出的味识是不是应该是多种?那么「识应多体」,下面又会造成什么错误呢?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识体只是一,能尝的这个能只是一,按照一物只能是一味,那在理上成立的,在事上又不成立。舌头虽然是一体,我们却能尝很多的味道。在理论上来讲,你是一体的话,只能尝一个味道,把这么多味道都尝成一个味道,就没有分别心。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它没有分别,就不能叫舌识。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总不能说是虚空来产生了你的这个舌入,产生了你的这个尝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前面的是舌生,还是味生,还是空生?这是破单生。这里「舌味和合」是破共生,就是舌头和味尘来和合而生出舌识。这也是我们容易混淆的问题。舌根与味尘,舌根是有情的内尘,味道是无情的外尘。如果讲舌头的尝性是有情的灵知,味尘是无情的顽钝之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两种,是相异不相类,它不能产生因缘生法这种原理。我们曾经讲笑话,那个木头牛跟这个肉身牛能不能生一个半木头半肉身的牛出来?没有办法生的。这种和合没有自性,既不能和合成那个灵知,又不能和合成无知。你不能说和合成一个半无知半有知,没有这个道理。如果用前面的几段经文解的话,那么「合必见离」,合的话中间应该有痕迹;但事实上中间有没有痕迹?(没有)。如果离开呢,这个味识、这个知觉,要分一半给舌根,分一半给味尘。但是它能不能分?注意,这是一种假设法。「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各自都没有自己一定的那种根性、本性,它能不能和合生什么东西?不能。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以舌为能缘,味尘为所缘,所以能产生出舌识界这种所缘缘,这三个缘,查无实处。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三样东西,本来就存在。讲「本非因缘」呢,就是讲显真。这个真就是显通教、别教所讲的那种空性真;「非自然性」,就是显别教的那种妙用。如果用圆教,这个应该讲成「则舌与味及识界三,本真真如性」,实际就是讲一心三藏。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把《楞严经》的这个真真如性来发挥得圆融贯通。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已经讲了十几回了,这几句口头禅从头到尾都在讲。凡是在经典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字眼、相同的语句,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它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当心观照。(摘自印广门清法师《楞严经讲记•卷三》)

​​​ https://t.cn/RxDsGUx

详解十八界之(舌味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你已经听我说过,以舌根对味尘,产生了舌识。那么现在看这个舌识到底是舌头生出来的,还是外面那个味尘生出来的。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如果你讲这个舌头的直觉、尝觉是因为舌头自己生出来的,那还要我们这些香甜苦辣干什么?你自己去生吧。「甘蔗」为甜,「乌梅」为酸,「黄连」为苦,「石盐」为咸,「细辛」为辛,「姜」为辣,「肉桂」气香味甜。如果这些味道都没有的话,你去尝尝你那个舌头,到底是甜味还是苦味?也就是说,离开外面味道、外面的味尘,舌识就不能显现出它的功能。也就是,不能讲味道是舌头生出来的。舌头自己有没有酸、甜、苦、辣那种个别性?没有。因为味觉它是作第一念分别,你必须感觉出酸、甜、苦、辣才可能产生意识心。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同理,眼睛能不能自己看自己啊?有的人讲,我只要把我的舌头跟上腭一舔,就能尝出舌。上腭是不是味尘?如果舌头悬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能不能尝到舌的味道?我的右手能不能打右手啊?不能。它一定要有一个对待的东西。舌不自尝,孰为知觉:你这个能尝没有所尝,怎么能生出这个知觉分别?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舌头自己本身没有这种甜、苦、淡、辛种种的个别之性。「味自不生」,既然没有个别性,它能不能产生甜、苦、淡、辛等这些味道?不能。前面讲舌自己不能尝自己,退一步讲,就算能尝自己舌头,又怎么样?它能尝出甜味、苦味、酱油味、辣椒味吗?尝不到。佛把话说绝了。「云何立界」,那我们这个舌识界怎么能成立啊?若因味生:如果那些味尘能够产生味识这种知觉。识自为味:这个舌识自己就是味尘。同于舌根:就跟舌头不能尝自己一样。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怎么谈得上是味道或者不是味道?因为它是无情的色尘产生的那种所谓的味识。别说是味道,它连不是味道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味道啊?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按照世间心态,一切味是不是要一切物生啊?各生各的味道。「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比如苹果生出的舌识,它是不是只能尝甜?它能不能尝辣、尝咸、尝苦?不能。所以多种味道、多种味尘生出的味识是不是应该是多种?那么「识应多体」,下面又会造成什么错误呢?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识体只是一,能尝的这个能只是一,按照一物只能是一味,那在理上成立的,在事上又不成立。舌头虽然是一体,我们却能尝很多的味道。在理论上来讲,你是一体的话,只能尝一个味道,把这么多味道都尝成一个味道,就没有分别心。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它没有分别,就不能叫舌识。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总不能说是虚空来产生了你的这个舌入,产生了你的这个尝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前面的是舌生,还是味生,还是空生?这是破单生。这里「舌味和合」是破共生,就是舌头和味尘来和合而生出舌识。这也是我们容易混淆的问题。舌根与味尘,舌根是有情的内尘,味道是无情的外尘。如果讲舌头的尝性是有情的灵知,味尘是无情的顽钝之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两种,是相异不相类,它不能产生因缘生法这种原理。我们曾经讲笑话,那个木头牛跟这个肉身牛能不能生一个半木头半肉身的牛出来?没有办法生的。这种和合没有自性,既不能和合成那个灵知,又不能和合成无知。你不能说和合成一个半无知半有知,没有这个道理。如果用前面的几段经文解的话,那么「合必见离」,合的话中间应该有痕迹;但事实上中间有没有痕迹?(没有)。如果离开呢,这个味识、这个知觉,要分一半给舌根,分一半给味尘。但是它能不能分?注意,这是一种假设法。「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各自都没有自己一定的那种根性、本性,它能不能和合生什么东西?不能。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以舌为能缘,味尘为所缘,所以能产生出舌识界这种所缘缘,这三个缘,查无实处。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三样东西,本来就存在。讲「本非因缘」呢,就是讲显真。这个真就是显通教、别教所讲的那种空性真;「非自然性」,就是显别教的那种妙用。如果用圆教,这个应该讲成「则舌与味及识界三,本真真如性」,实际就是讲一心三藏。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把《楞严经》的这个真真如性来发挥得圆融贯通。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已经讲了十几回了,这几句口头禅从头到尾都在讲。凡是在经典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字眼、相同的语句,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它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当心观照。(摘自印广门清法师《楞严经讲记•卷三》)

​​​ https://t.cn/RxDsGUx

详解十八界之「舌味识界」

法华论坛 今天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你已经听我说过,以舌根对味尘,产生了舌识。那么现在看这个舌识到底是舌头生出来的,还是外面那个味尘生出来的。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如果你讲这个舌头的直觉、尝觉是因为舌头自己生出来的,那还要我们这些香甜苦辣干什么?你自己去生吧。「甘蔗」为甜,「乌梅」为酸,「黄连」为苦,「石盐」为咸,「细辛」为辛,「姜」为辣,「肉桂」气香味甜。如果这些味道都没有的话,你去尝尝你那个舌头,到底是甜味还是苦味?也就是说,离开外面味道、外面的味尘,舌识就不能显现出它的功能。也就是,不能讲味道是舌头生出来的。舌头自己有没有酸、甜、苦、辣那种个别性?没有。因为味觉它是作第一念分别,你必须感觉出酸、甜、苦、辣才可能产生意识心。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同理,眼睛能不能自己看自己啊?有的人讲,我只要把我的舌头跟上腭一舔,就能尝出舌。上腭是不是味尘?如果舌头悬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能不能尝到舌的味道?我的右手能不能打右手啊?不能。它一定要有一个对待的东西。舌不自尝,孰为知觉:你这个能尝没有所尝,怎么能生出这个知觉分别?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舌头自己本身没有这种甜、苦、淡、辛种种的个别之性。「味自不生」,既然没有个别性,它能不能产生甜、苦、淡、辛等这些味道?不能。前面讲舌自己不能尝自己,退一步讲,就算能尝自己舌头,又怎么样?它能尝出甜味、苦味、酱油味、辣椒味吗?尝不到。佛把话说绝了。「云何立界」,那我们这个舌识界怎么能成立啊?若因味生:如果那些味尘能够产生味识这种知觉。识自为味:这个舌识自己就是味尘。同于舌根:就跟舌头不能尝自己一样。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怎么谈得上是味道或者不是味道?因为它是无情的色尘产生的那种所谓的味识。别说是味道,它连不是味道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味道啊?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按照世间心态,一切味是不是要一切物生啊?各生各的味道。「味既多生,识应多体」,比如苹果生出的舌识,它是不是只能尝甜?它能不能尝辣、尝咸、尝苦?不能。所以多种味道、多种味尘生出的味识是不是应该是多种?那么「识应多体」,下面又会造成什么错误呢?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识体只是一,能尝的这个能只是一,按照一物只能是一味,那在理上成立的,在事上又不成立。舌头虽然是一体,我们却能尝很多的味道。在理论上来讲,你是一体的话,只能尝一个味道,把这么多味道都尝成一个味道,就没有分别心。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它没有分别,就不能叫舌识。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总不能说是虚空来产生了你的这个舌入,产生了你的这个尝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前面的是舌生,还是味生,还是空生?这是破单生。这里「舌味和合」是破共生,就是舌头和味尘来和合而生出舌识。这也是我们容易混淆的问题。舌根与味尘,舌根是有情的内尘,味道是无情的外尘。如果讲舌头的尝性是有情的灵知,味尘是无情的顽钝之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两种,是相异不相类,它不能产生因缘生法这种原理。我们曾经讲笑话,那个木头牛跟这个肉身牛能不能生一个半木头半肉身的牛出来?没有办法生的。这种和合没有自性,既不能和合成那个灵知,又不能和合成无知。你不能说和合成一个半无知半有知,没有这个道理。如果用前面的几段经文解的话,那么「合必见离」,合的话中间应该有痕迹;但事实上中间有没有痕迹?(没有)。如果离开呢,这个味识、这个知觉,要分一半给舌根,分一半给味尘。但是它能不能分?注意,这是一种假设法。「元无自性,云何界生」,各自都没有自己一定的那种根性、本性,它能不能和合生什么东西?不能。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以舌为能缘,味尘为所缘,所以能产生出舌识界这种所缘缘,这三个缘,查无实处。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三样东西,本来就存在。讲「本非因缘」呢,就是讲显真。这个真就是显通教、别教所讲的那种空性真;「非自然性」,就是显别教的那种妙用。如果用圆教,这个应该讲成「则舌与味及识界三,本真真如性」,实际就是讲一心三藏。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把《楞严经》的这个真真如性来发挥得圆融贯通。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已经讲了十几回了,这几句口头禅从头到尾都在讲。凡是在经典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字眼、相同的语句,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它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要当心观照。(摘自印广门清法师《楞严经讲记•卷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母女俩当天也是吃了迪士尼的特色冰激凌,来了一张合照,只见伊能静蹲下来,女儿靠在妈妈肩膀处,两人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看起来十分幸福,虽然小米粒的脸上打了码,但
  • #汪小菲 床垫给丫烧了#张兰说得对,汪小菲就是心太软,太善良,被大S一家榨成这样,还能忍到现在,撕破脸也不说大S一句坏话,被S妈炮轰成疯子,还能低下头服软。我想
  • #任嘉伦[超话]#「啊,我是非常谢谢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无论戏播没播,你们都选择陪着我,这个是我最开心的。我们之间的关系仿佛有一种随时都会结束的感觉,我不想我们会
  • 《人》◎布客时间就如一条绳索我们都是这爬行在绳索上的一只蚂蚱稍不留意就会从绳索上掉下2017.10.24(449)《记忆》◎布客记忆是把刀忆一次割一次记忆是把盐
  • 我疯了一天到晚在台商然后不能休息 比上班还累 没吃饭我就赶紧赶回来 可以好好享受我假期的最后几个小时 这两天真的好累啊 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 太累了 不是在去台商
  • #丁程鑫[超话]##丁程鑫1123出道三周年快乐# #丁程鑫 我们是彼此的星星和月亮# “希望星星和月亮一直陪伴着你,当你开心或者伤心的时候,都可以抬头仰望星空
  • 似水流年的十年,在别人需要的幻象中过来了,虽滋味撩人,而心中所念,与淡泊宁静,成了梦中清影。茶室里的花,须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绽放,不迎合,不招摇,有着宁静、朴实的
  • 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出生于兽医之家的素食主义美少女,在进入大学之后经历了一系列事件,逐渐唤醒自己内心潜藏的恶魔,开始啃噬人肉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出生于兽
  • 每天的生活就是 等着回家 每天早上睡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去教室 我又没学数学我服了 每天把英语完成了英语是我妈吗 数学我他妈该学数学啊草 武忠祥老师 我不是不爱你我
  • 那时作为“隐官一脉第一剑仙”的米裕饮尽了陈酒,不似平常潇洒地转身,数次回望。”作者:世事若愚图:冉涵#王子异[超话]# [心]#王子异怪你过分美丽# [心]#怪
  • 至臻款以淡紫搭配臻金,奢华典雅,[并不简单]令人梦回盛世。2021毕业设计赏析|服装设计设计师:MOH MOH HTUN设计主题:充满活力的极简主义设计主题:“
  • 我真的把家底都搬空了哈哈哈[赢牛奶]烹饪课【棒棒鸡】【鸡豆花】都是川菜,但风格迥异。记录小羊扔垃圾不带钥匙,在外流浪的一整天[许愿星]今天二刷《盛夏未来》同桌情
  • 挺厚的两本书,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很体贴的先帮大家确认过了,恐怖度较低,只要不是胆子特别小的妹子就都可以看!他神秘至极,据说除了同事和将死之人无人知晓他的真实面
  • 更何况那也是我的年少,我的青春,我所拥有的侥幸。所以当你迷茫时,孤苦无依时,想想你到底是谁,想想你背后的靠山,你会感受到来自祖先的“加持”无量无边的祖先都是你的
  • 就不能让我词条上综合,超话又显示吗?也没所谓,毕竟本来就是存档!
  • 我们13人在12号线17合同段酒~北区间辛辛苦苦干了4个月,干完活回家过年一分钱都不给,在2021年10月份去要钱的时候,北京金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莫松,就给
  • 幽灵线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游戏一开始动静挺大,我对主线还是挺期待的,现在的心情却只有:我终于打完了…………以及,还好我是在打五折的时候买的……………………
  • 他勤劳,从一无所有到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有爱,拆迁想的也是给燕子安一个新家;他善良,献血要的也是张有福归还村民的欠款;他浪漫,用质朴的行动诠释了最真的爱情;他正
  • 通过这场漫长的书写旅行,劳佳迪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只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是远远不够的,她更想将这些认知传递出来,帮助孩子和宇宙生命之间形成一种温柔而又理性的关系。她
  • 本以为能松口气,能多思考思考,谁能知道这个老板会层层加码,不断增加任务,有时是配合其他同事,有时是临时性新增的,总之就是让我疲惫不堪,身心俱累,好吧,我天性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