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几十万,独住150平的千万豪宅…妻子去世后,杭州退休律师下定决心找老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即便知道缘分不易,但还是有数量众多的中老年单身一族到相亲会上寻找“老来伴”。
和大龄青年的相亲之难相比,其实中老年单身一族的成功牵手率更是低而又低。这是因为他们更有牵绊,他们要冲破的传统禁锢更多。由此,他们考虑的因素更趋现实,他们选择的目标更趋功利。
9月12日,杭州的一场相亲会上,一边坐着显然精心打扮过的女性,另一边的男性看起来更随性和松弛,有人架着老花镜,有人戴着鸭舌帽,既显年轻,又能遮盖秃顶。“今天是专门针对上年纪的单身男女的相亲活动。”82岁的钱寿伟说道。
钱寿伟从2009年起,就主动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2011年,“凯益荟老钱红娘公益服务中心”成立。
老钱发现,在汹涌而至的相亲大军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并不少见。他们对伴侣的需求和渴望甚至超过年轻人,可顾虑、负担与盘算往往更多,“过去十年里,我只介绍成功过30对。”
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相亲会,每周六上午在江干区凯旋街道的凯益荟老钱红娘公益服务中心准时开场。四五百位中老年人在这里,翘首等待理想中的缘分。

找个聊得来的人,说说话
王强,男,73岁
9位男性、12位女性。没有寒暄和客套,老钱单刀直入,“大家要讲清楚自己的年龄、工作、子女和财产情况,比如,养老金多少、有没有房、子女多大、是男孩还是女孩、跟谁生活,这些都影响很大。”
在老钱的引导下,在场男性率先发言,依次做起自我介绍。
“我1947年的,杭州市级机关单位退休,养老金七千多。有两套房,一个女儿35岁,老婆去世了。”73岁的王强是全场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自己的条件,又不忘补充道,“我还是摄影协会会员,业余时间会做裁缝。”
谈及寻找伴侣的动机,王强感慨说,五年前老婆去世,每天晚上连聊天的人都没有。内心孤独之下,老婆去世的第二年,王强开始尝试相亲,“就想找个聊得来的人,说说话。”
王强介绍的工夫,在场的人已暗暗完成了对王强的打分:身体健康,经济状况不错,这是优势,但在相亲市场,他的年龄太大。
而王强想要的“聊得来”,更不容易。“这些年,我只碰到过一个合适的杭州人。可后来,她家发生变故,儿媳妇有了外遇。她本来就是因为老公有了小三而离婚,担心这会对孙子造成心理创伤,就又回去了。”王强觉得自己通情达理,“毕竟这个年纪的人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现在只是偶尔在微信上和她聊几句。”
对面,一群女性传来一阵窃窃私语。王强赶紧改口说,“如果在这里遇到合适的人,不会再和这个人聊天了。”

老婆去世时,她让我再找一个
许明勇,男,67岁
许明勇是为数不多西装革履的男性。“我67岁,杭州本地人,一个儿子38岁,和我一样是律师。有两套房,一套150多平方,一套130多平方,都在杭州市内。退休工资七千多,我还在工作,一年收入几十万不是问题。”
当一连串极具诱惑力的数字脱口而出,在场女性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挺直身板,目光齐刷刷聚焦许明勇身上。
许明勇用对伴侣的期待回应了这些热切的目光,“老婆生病后,我照顾了七年,她去年去世了。我人生余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想出去多看看,就想找个旅游的伴。”
他的话音刚落,老钱立马补充道,“许律师想找个年轻的,希望对方比自己小十岁以上,最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可事实上,对于自己理想的伴侣,许明勇有更多没说出口的要求。尽管才相亲两个月,他已深知在中老年相亲市场上,自己算得上优质资源。
发完言没多久,许明勇便悄悄走出了会议室,打算离开。在门口,记者追上他问,“这里没有合适的吗?”他果断摇头。
前妻去世7个月时,他萌生了想找老伴的念头。“一开始,儿子特别反对,怪我无情,说‘我妈去世都不到一年,你怎么就要找老伴?’”许明勇回忆说,“其实,老婆比我更早就想到这件事。她生病卧床的七年里,和我讲过三次。就连最后时刻也说,让我再找一个。”
说着说着,他的左眼突然不受控制地开始抽搐,“她活的时候,我要对得起她;她去世了,我要对得起自己。儿子知道这些之后,也理解了。”
老婆去世后,许明勇独自住在滨江一套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这套价值千万的房产,是让他稳坐相亲市场金字塔顶端的资本,可在更细碎隐蔽的日常中,它放大着他的孤独。
过去两个月内,许明勇已经约见了十多个相亲对象,“找到理想的有点难,特别是瘦一点、好看一点的”。许明勇内心有自己的一把尺,“胖的人容易有‘三高’,她身体一定要好。不然,到时是她照顾我,还是我照顾她?”
只有一位浙一的离异女医生暂时满足他的需求,“朋友介绍来的,昨晚我们刚吃了一顿饭,50多岁,相貌和身材都挺好,长得像小姑娘一样。”
“确实会有人冲着我的经济能力而来。”许明勇坦诚,自己不在意对方的初衷,“只要她是真心陪伴,我愿意付出一部分财产。但如果她是想侵占我的房产,恐怕也无法实现。”
“作为律师,我有能力分配处理好我的财产。”许明勇补充说。

无家可归,有个住的地方就好
张华,女,68岁
“有房的人都举下手,让大家都有个了解。”进行到众人介绍环节,老钱亮起嗓子喊道。
“有房我就不来这里了。”坐在前排的张华,微微侧了一下身体,低下头小声嘀咕了一句。
68岁的张华,是老钱相亲会上的新人,在这之前,她经历过两段婚姻。
她说,第一段婚姻,以丈夫出轨告终,当时她带着2岁的女儿搬回了娘家。对婚姻丧失信心的她,本打算守着父母、女儿过下去,但她52岁那年,父亲得了癌症,为了治病,不得不把他们唯一居住的老房子卖掉。
“后来爸爸还是走了,妈妈第二年也去世了,我也没有地方去了。”在接连打击之下,张华的第二任丈夫出现,“虽然条件一般,但至少有房子,让我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段婚姻,张华格外珍惜,在家包揽了所有家务,还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补贴家用。
但去年,相同的遭遇再次降临在张华身上,“他和一个小10多岁的女人好上了,要和我离婚,赶我走。”
离婚前,张华在小姐妹的带领下去咨询律师,被告知房子是婚前财产,“没法分。”
张华又一次无家可归。当时,女儿已经成家生子,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老破小里。“两口子经常吵架,女婿还骂我女儿,‘你给我滚好了,你没房子,你妈妈也没房子。’她都不敢还嘴。”
女儿家肯定是住不了,对于退休工资只有3000元出头的张华来说,租房的费用根本吃不消。
她只能回去求前夫,“我给你做了10多年的保姆,你就让我继续住一段时间,等公租房弄好我就搬走。”张华还找来周围朋友做说客,前夫才勉强答应让她暂住一段时间。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5月张华搬了出来,“房租2000一个月,还要吃饭生活,实在没办法了。”近半年来,张华有些撑不下去,在小姐妹的劝说下,决定再找一个伴。
“我想的是,有个住的地方就好,对对方年纪都没有要求,只要人对我好,我帮他烧烧饭、做做事。房子是他的,我也不会要的,可以写清楚的。”

他也蛮可怜的,当面不好拆穿
俞光,男,71岁
11点左右,相亲会临近散场。在圆桌角落,61岁的张文波和55岁的黄欣却相谈正欢。两人似乎从一进屋就“看对眼”,中途,张文波还特意将座位换到黄欣旁边,窃窃私语。
“这一对应该差不多了。”老钱心里有了数,上前助攻,“老张还在这坐着干嘛,都中午了,带着小黄去吃个便饭啊,慢慢聊。”
张文波心领神会,立马邀约。出门时,还绅士般地为黄欣推开玻璃门。
送走两人,老钱回到屋内,把张华和71岁的俞光拉到了一张小桌前,希望条件匹配的两人能相互进一步了解。
眼看朋友俞光和异性谈笑风生,王强显得落寞了些,甚至有点气愤。“在相亲市场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他把我拉到一角,愤愤不平地大倒苦水,“黄鱼儿(俞光的绰号)刚才说自己从电视台退休,养老金有五千,都是骗人的!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别说五千,连五百元养老金都没有。”
“他找过的老伴就有好多个!”王强振振有词地说起关于俞光的八卦,“他专门找外地人,都是连退休证和工资卡都不看,稀里糊涂就和他在一起了。结果,不到两个月后搞清楚状况就分手了。”
“如果事实是这样,怎么不拆穿他?”王强凑近我耳边,压低了声音,“当面不好拆穿,但我会和工作人员讲。”
“我看他也蛮可怜的。不过他还是有优点的:一是再穷也不问别人借钱;二是也从不发脾气。”王强话锋一转,不无同情。
11点半,随着人群渐渐散去,相亲大厅变得冷清下来。“也没有人找我聊天。”王强叹息一声,端起保温杯准备回家,走了两步,又转回头冲俞光喊,“老俞,散场了,回去吧?”
俞光却意犹未尽,迟迟没动身,仍兴致勃勃地寻找话题和张华聊天。
十多分钟后,原本热情的俞光,突然显得兴致索然,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张华仍然坐在原处,十多分钟后,她走到外屋回了一通电话,“有两个小姐妹打来问,找好没。哎,哪有这么容易啊!……”
“难的,一上午下来,有初步意向的也就两对。”老钱感叹,中老年人群相亲虽然积极,但真正成功的很少,“即使成了,也大多不会领结婚证,怕牵扯太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陈曦 文/摄)

#历史影像# 看历史老照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挖掘它背后的故事。

昨天我去了一位收藏家那,看了很多医学相关的文物。钟世藩吴绍青的通信我昨天发了,其实还有一张很神、甚至可以说有点诡异的照片。(建议大家先看一下这张照片,图1)

这张照片本身只写明了铁肺病人,患者叫Fred Snite。但我直觉觉得,这张照片不一般,也许有更多八卦,便试着去查了一下,直觉果然没错,这张照片背后是一个寓意深刻的真实事件。

大家都听过“小儿麻痹症”这个名字,也叫脊髓灰质炎,这是一种侵袭脊髓神经的病毒性疾病。它会导致肌肉瘫痪——最有名的患者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但这还算轻的,如果运气不好,还会导致呼吸衰竭,那就惨了。

人的呼吸是由隔肌运动而产生,而隔肌则由脊髓颈部的神经元所控制。如果病毒侵入这个区域,隔肌失去作用,将会导致病患无法自主呼吸,非常可怕。

为了挽救这些不幸病人的生命,1928年出现了一项新发明,叫做铁肺。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密封铁筒,病人躺在这个铁筒里,脑袋露在外面。旁边有机器可以控制筒内气压,有节奏地升压、降压,让病人的胸腔收缩或扩张,靠外部压力模拟呼吸节奏。(图二)

铁肺的发明,挽救了无数病人。不过代价就是,病人必须一直呆在铁肺里,保持平躺,动弹不得,形如囚笼。经历了疫情隔离的你们,一定能理解这种痛苦。

1936年,一个叫Fred Snite的小伙子跟随家人来到了中国。他爹是芝加哥数一数二的富豪,带着全家做环球旅行。小伙子刚到上海时,还是生龙活虎(图3),可从上海到北平的路上,他突发急病。

抵达北京之后,协和连忙给小Snite做了会诊,发现是脊髓灰质炎导致的呼吸衰竭,如果不尽快上铁肺的话,只怕会死。老Snite急了,说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儿子生命。

铁肺在美国投入商用没几年,北京协和刚刚引进一台,是亚洲第一台铁肺。没办法,那玩意儿太贵,在三十年代,一具的报价是1500美元,折现在的价格得两万多美元。

好在老Snite说了,钱不是问题。北京协和便把小Snite装进铁肺,总算是暂时让他的病情稳定下来。小Snite就在这个铁筒里呆了足足一年多,吃喝拉撒只能靠人照顾,就连看书消遣,都必须在铁肺上面装一面镜子,让人捧着书翻。这种特护生活花费倒不算贵,第一年结算下来,十五万美元——1936年的十五万美元。(图4吃饭,图5读报)

老Snite倒不在乎钱,但觉得儿子这么一直在中国呆着也不是办法,想方设法把他弄回美国来。这时候还没有国际航班,往返中美只能靠船。而他儿子一刻也不能脱离铁肺,等于他必须把特护病房从中国万里迢迢搬到美国。

这其中的困难,自不必说,但老Snite说了,钱不是问题。

负责运输的人,先是改装了一辆卡车和运轨,方便把铁肺平稳地运出协和,然后又改造了一节火车车厢,以适应长途运输。铁肺最主要的功能是靠电机调解气压,而且一刻不能断,工程师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的汽油发电机,随时伺候着铁肺(图6)

小Snite苦中作乐,甚至还有闲心在这辆特制卡车里,跟他爹还有工程师打牌……(图7)

就这么拼命砸钱,楞是把小Snite连同铁肺楞是从北平挪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后,小Snite先住进公济医院。老Snite则包下了柯立芝总统号的全部头等舱,把其中一个房间改造成特护病房,专供铁肺运作。那辆特制汽车,直接吊上船去。(图8)其他房间,则提供给了一个专业的医疗团队,一共二十人,其中有六个中国护士,全程提供维护。图1那张照片,正是其中两名中国护士与小Snite的合影,说实话,小Snite在镜子里那张面孔,很似《闪灵》里的尼克尔森。

总算一路有惊无险,小Snite平安地抵达美国,住在佛罗里达的一处海滩别墅里。整趟旅途下来,老Snite一共花了小一百万美元……可惜他病情迟迟不得缓解,他爹妈实在没辙,只能乞灵于封建迷信。

1858年,卢尔德的一个牧羊女遇见了圣母显灵,让她扒开一处泉眼,泉水倾泻如注,包治百病。从此卢尔德成为最著名的朝圣之地,无数病人涌来这里,希望得到一杯被祝福的泉水来治病。老Snite觉得死马当活马医吧,又拍出巨资,不远万里,把他从佛罗里达运到了卢尔德。(图9,是Snite一家抵达卢尔德之后,在铁肺车前跪地祈祷,只有小Snite没跪下)

从此小Snite就住在这里,虽然没痊愈,可也没闲着,39年居然还结婚了,居然还有了三个孩子。(图10)1954年,他平静地在铁肺里告别了人世。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钱真他妈好啊……(马伯庸)#历史老照片##致敬疫情前线医护人员##致敬疫情前线最美逆行者#

这是昨晚的开心事~
和蜘蛛开个玩笑!
今晚外出归来,路过小区路灯下,忽然看见路灯下,植物上有一个硕大的蜘蛛,端坐一幅闪闪发亮的蜘蛛网中间!哈哈,我突然想起来那五十多年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的一个儿歌: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账,摆开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我想,嗯,你是在这里等蚊虫飞来,想吃一顿好晚餐吧,那我来给你开个玩笑,逗你玩玩吧!如是,我先给它拍个端坐军中账威风的照片,然后在下面的绿叶上摘了一小块绿叶尖尖,轻轻地扔在它傍边的蜘蛛网上。好家伙,它几秒钟后就直扑过去,然后不断地吐丝缠绕那片绿叶尖尖,我知道,这是它在把那绿叶当成了飞来的蚊虫,猛缠绕后,准备注射麻醉剂,然后美美的享用晚餐了!可是,我看着这只可爱的蜘蛛缠绕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了,也许,它发现了这个“飞来将”不是它可以吃的蚊虫了!它停了大约十来秒钟,然后,把那片绿叶尖尖扔下去了!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也许,它认为上当被骗了,也许,它认为是一个它不能吃的怪物跑错了地方,也许也许,但它一定不会想到,是一个好大好大的人,因为它那闪闪发亮的网,唤起了儿时那快乐的记忆,和它做了个游戏,和它来了个玩笑!哈哈 可爱的小蜘蛛,对不起!逗你玩了。也谢谢你!今晚,我好开心 谢谢你!
哈哈,四张照片,记录了今晚的小故事故事,分享给我对蜘蛛有兴趣的朋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蓦然回首 时间飞驰而过 如今的日子 似乎波澜不惊 鲜少新朋友 工作仍依旧 偶尔外出 时常一人 不再抗拒孤独 不再惊慌失措 平静地生活 有想要的安稳
  • [悲伤]这个日子现在就来了啊[二哈]自己在家抗争胃疼的一天一夜,想到去年双十一也是因为感冒➕第二天要一早赶飞机没去上班,然而还自己做了泡面大闸蟹,买了屈臣氏,做
  • 美不勝收的川西、甘南大草原神秘的寺院好景無限。美不勝收的川西、甘南大草原神秘的寺院好景無限。
  • [笑cry]【#有态度 有温度# #登月第一人照片将被拍卖# :预估拍出42万高价】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
  • 自我認同,它是流動的。 親愛的,我們是流動的。
  • 只为告诉你,只要你站在舞台上,不论场内场外,我们都将与你合唱为你鼓掌;只为告诉你,是你给的每个惊喜,让我们一次次等待变得有意义;只为告诉你,前方有梦,后方有我,
  • 】根据《2020年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系统赴各高校提前引进优秀毕业生公告》温州市鹿城区原计划组团赴各高校提前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270名,现因学校岗位需求,
  • #宋亚轩[超话]#[拳头]#王牌主唱宋亚轩# 中国蓝爱豆节打投总结在11.11 11:00---11.13 11:00历经三天的中国蓝爱豆节打投中,通过小海螺们
  • 但是,念佛多少是有分限的,精进勇猛念佛的时候固然欢喜,一时懈倦的时候也不觉得有欠缺,往生仍然是安定的,所以叫“正因圆满故”。第四段,“徒论机善恶,不忘于正觉之强
  • 我已经听四遍了 全无粪曲gaga:“这是一张能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手舞足蹈的专辑。我在地铁里听真的想立刻站起来大跳fun tonight有人会不爱听嘛;911和免
  • [太阳]Pok建议:工作中,可能需要用更理性的心态去感知身边的人和事,或许会发现一些对你不那么友善的人。[太阳]Pok建议:工作中,很暴露各人真实想法的一天,所
  •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提到,拼多多2020年Q3毛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93%,而同期费用压缩超过50%,市场费用同比增长也低于50%,这也印证着拼多多已经形成其
  • Cr.INS trendmood1#新品推荐##联名彩妆#你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MAC X Li-Ning联名彩妆也太有敦煌的FE
  • 10皈依弟子或出家弟子不能轻易要求师父帮助处理俗事,出家法师不是你俗间的朋友和领导(师父要做的一定是该做的,不要拿俗眼看法师)。#秦霄贤[超话]#大家都是喜欢德
  • 这就是我追求的我老了以后的状态了~#宝姐姐的日常##读书分享季##语音留声机#很多人在分手之后,由于放不下,所以不断地给对方发“我爱你“”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
  • 爱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幸福或者不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
  • ”这意思应该是说,其实娱乐圈那些明星们的成功,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运气。只有你一个人成功地转型为艺人,但是对于其他人就非常非常的难。
  • ”这意思应该是说,其实娱乐圈那些明星们的成功,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运气。胡玲对于演艺圈艺人的这个定义,真不知道是够宏观?
  • #刘宇宁的忠实观众# 。Good morning Steven ZhangGood morning StarsCR:本哥VB#包包种草#每到一个新的季节,我相信
  • 只有你一个人成功地转型为艺人,但是对于其他人就非常非常的难。只有你一个人成功地转型为艺人,但是对于其他人就非常非常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