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离》

——晋美彭措

口述

——索达吉

编译

第一章

为何
我们活得不快乐

「“在整个世界上,
我是最卑劣的人”」

傲慢,就是对自己的学问和财富等,生起一种满
足之感,并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
现在许多人不明白,自己的财富、地位、才华
等一切,只不过是前世行善的果报。若是耽著于此
而夜郎自大,定会将原有的善根毁坏,心中再也生
不出功德。
有傲慢心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智慧出类拔萃、オ
华傲视群雄,但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明白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一段时期内,或者特定的小范围里,你的才华或长相等各方面,或许确有过人之处,但不要忘了:在这世上,还有无数人千百万倍地超胜于你。
退一步说,纵然你的功德在凡夫中无人能及,但在圣者当中,肯定是有超过你的人。并且你这种所谓的功德,也并非永存,它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十分无常。
当年我在石渠求学时,遇到了大善知识秋吉堪布、
班泽堪布。对于秋吉堪布,我虽然不太了解,但自以为在智慧上远胜于他。可没想到,他的功徳和境界非常不可思议,终其一生都在修持甚深法要,临圆寂前还在为弟子们传授佛法,以闻思修行圆满了自己的一生。
至于班泽堪布,我曾在他面前听过五部大论等许
多佛法。以前就听说他的智慧和人格非常好,后来我以为他已经老了,可能糊涂了,但两年前和他相遇时我发现他的智慧有增无减,身上却没有点滴傲慢,人格仍十分贤善,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让我不得不暗自赞叹:“真正的修行人,就该像他那样!”
我以为自己年轻时的智慧超越他们,但时至晚年他们却已把我远远甩在了后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有些功德只是暂时的,没必要因此而沾沾自喜。
当年,在我的上师托嘎如意宝身旁,智慧卓越守净戒的修行人,犹如天上繁星那么多。可到了现在,不少人已堕落到了极为卑劣的地步。反而,过去有些戒律不清净、智慧比较浅薄的人,如今却成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回顾这些历史足以看出:即便我们现在有智慧有福德,这些也并非一成不变,实在不应以此而轻视他人。
要知道,别人心中隐含的功德,我们在没有证得他心通之前,根本无法现量见到。有些人的言行举止,尽管看起来不太如法,但实际上,他内在的功德,说不定如海一样广大。所以,我们对谁都不应轻视与傲慢。
作为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管是什么人,烦恼与功
德都相互掺杂,就像粪便中混合着妙药,对此我们又有什么可得意的?假如因为自己有了少许功德就开始傲慢,那为什么不因烦恼炽盛而心生惭愧呢?
仲敦巴尊者曾说过:“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阿底峡尊者也说:“自己若有学问,就会特别谦虚地对待别人。”这些具有殊胜功德、远离一切过患的大成就者,对所有众生尚且一视同仁、十分谦逊,我们凡夫的过患如尘垢一样多,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傲气冲天呢?

#白坭乡贤故事# 【深受硕儒陈白沙赞赏 三水思贤滘因他得名】

白坭祠巷村陈氏先贤陈冕在历史上寂寂无名,陈白沙这位一代硕儒却多次给门徒陈冕赠诗,在陈冕死后,他又亲自撰写《祭陈冕文》和墓铭。

  西、北两江交汇之地蔚为胜景,陈白沙周游至此,喟然题写“思贤”二字,传说便是因为陈冕因故没能与他同游。

  陈白沙,这位儒家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士大夫,在“轻生死,重相知”的传统语境里,他与陈冕之间,想必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思想共鸣与精神共振。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追溯陈白沙与陈冕乃至三水结缘的种种印记,不难发现,最早在明代,白坭一带已经学风蔚然,而从白坭乡间走出的陈冕,凭借学识、才华和人格魅力,早已与这位硕儒“亦师亦友”,成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最佳注脚。

  “得与白沙从游”

  陈白沙是明代硕儒,陈冕的事迹却鲜有记载。后世人最初知道陈冕,大概是从三水思贤滘以及白坭祠巷村陈氏大宗祠的花岗岩石牌匾开始。

  白坭祠巷村陈氏大宗祠位于白坭镇樵桑联围的内侧,祠堂的正门上方挂着陈白沙以茅龙书法所题写的牌匾。茅龙书法是陈白沙所独创的一种书法,抬头看,“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字字笔画硬朗、苍遒有力,更为珍贵的是牌匾一侧的落款“白沙敬书”等字眼。

  这还不算,陈氏族人精心保存着一套共17册修撰于1927年的陈氏族谱。陈氏族谱清晰记载了开村始祖陈规到第25世陈氏族人600多年间的大事。透过陈氏族谱所载,陈冕的生平逐渐清晰。

  据载,陈冕是白坭陈氏第九代人,字子文,号止渊,生于明景泰壬申年(公元1452年),卒于明弘治甲寅年(公元1494年)。

  青少年时代,陈冕到当时的“肇庆庠”即肇庆郡的地方学校求学。后来,陈冕师从硕儒陈白沙门下,“从游白沙先生之门,号称高弟”。

  据三水文史资料记载,陈白沙曾在三水设所讲学,聚居“卓荦不群,励躬砥行之士”,且遍游三水名胜古迹,广交名儒墨客,遗下众多轶事名诗。白坭庠生(秀才)陈冕,“雅负气节,敦尚诗书”,从白沙先生“讲身心之学”,“动则遵循礼教而修明其义”,成为“高弟子”。陈白沙十分器重他,二人过从甚密,情笃意厚,诗作尤多。

  一年秋天,陈白沙与陈冕到三水河口登楼畅饮,陶醉于秋景,“诗忙酒乱”,作《九日和朱了韵示陈冕》以述怀。诗云:“正是诗忙酒乱时,满楼风雨不须归。碧苔院里多秋色,红树溪迫又夕晖。九日共餐花有菊,暮年谁羡锦为衣。沧江野艇来何处,遥望孤云在翠微。”

  陈氏族人推测,诗词唱和,知己同游,正是古代文人第一快事。数年之间,陈白沙写下了《赠陈冕六首》《金洲别陈冕》《至陈冕家》《次日偕陈冕游金洲山》等大量诗作。又一次陈白沙来寻陈冕,写下了《访陈冕》五律一首,全诗收录如下,以证二人师生情深:远树晴堪数,孤云瞑欲遮。自怜江海迹,到处友生家。落日明江色,轻风动麦沙。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

  “青眼高歌望吾子”

  西江、北江、绥江在三水相汇,造就了三江汇流的万千气象。一次陈白沙驱舟来到这里,陈冕却因故没能同游,他怅然走到江边,喟然叹息:“思贤,思贤!”

  见证西江、北江汇流的思贤滘就此得名。陈氏族人说,这样的情感在古代文人之间十分常见,也佐证了陈白沙和陈冕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评价一个人的品性操守,古人讲究“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陈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成员陈达荣猜测,陈冕深受陈白沙器重且青眼有加,跟陈白沙一生的遭遇有关。

  陈白沙生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500年),其大半生,正是在王振弄权、土木之变、英宗复辟等社会动乱中度过的。尽管陈白沙早年凭借《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得到了当时国子监祭酒邢让“真儒复出”的赞许而名动京城,但是陈白沙始终没能考取到功名,于是退而著书讲学,他主张读书要敢于提出疑问,求之于心,进行独立思考,不要迷信古人经传,徒然背诵书中一些章句。陈氏族人指出,陈白沙一生仕途坎坷,不料退而著书讲学,反而打开格局,开创明代心学先河。

  陈氏族谱为此提供了佐证。陈氏族谱除记载先人事迹外,另辟《嘉言》一目,嘉言,即嘉言懿行,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嘉言》收纳了陈白沙所写的《与门生陈学之书》——彼时陈冕在外为仕途奔波,陈白沙以孔子爱徒颜回“独居陋室而不改其乐”以及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勉励陈冕:“区区潦倒山林第一等,事非惟心性之无,而梦寐之间,亦或无之矣!”“足下处京师甚贫乏,此正古人所谓好消息也。第痛饮尚如初,恐非今日之急务。”

  陈白沙晚年致力于开门受徒,著书讲学,陈冕深受其器重,正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不料陈冕壮年去世,陈白沙为之扼腕。他不仅亲临吊丧,更写下《祭陈冕文》和墓铭。

  《祭陈冕文》 全文约两百来字,字字情真意切,句句哀恸拊膺,祭文说,陈冕有“榱椽”之才,是可以担负重任的人,陈冕师从自己20多年钻研学问,世上像他这样用心且用功的,能有几人?

  在《墓铭》一文,陈白沙更是不吝赞美,“伯道(陈冕父亲)有子,刘蕡登科”“迈迈子文,称此高坟”——刘蕡是唐代宝历二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考官赞善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陈白沙以此比喻其嫉恶如仇、为人正直。“称此高坟”则是指陈冕精通古文,学通三坟五典等古代书籍。

  明代最重气节,文官以死谏为荣,陈白沙将陈冕称作为“刘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赞誉。陈氏族人推测,陈冕去世时才42岁,生前没有考取功名,更没有著作留下,但是,陈白沙的评价,足以让这位先贤的形象高大起来。陈达荣说:“陈白沙去世后,他的学生湛若水等人在距离白坭不远的西樵山结庐讲学,西樵山成为理学名山,而明清两代白坭文人辈出,陈冕只是白坭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一个缩影。”

清朝时候曾国藩极力推荐年轻人读的书,改变命运的真正方法,

了凡四训 第二篇改过之法



第二篇 改过之法

 人,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那里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

  只要有了过失,就不可以怕改。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就接著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出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这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末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

  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国的高级官吏,常常要从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以猜想到这个人可能遭遇到的吉凶祸福,并且没有不灵验的。这可以在左传和国语这几种书上看得到的。大凡吉祥和凶险的预兆,都在心里发出根苗反应出来,虽然根苗是由心里发出来的,但是会表现到全身的四肢上,譬如一个人很厚道,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显得稳重。一个人刻薄,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显得轻佻。

  一个人凡是偏在厚道的,一定时常得福;偏在刻薄的,一定时常近祸。一般人没有见识,眼光像被一层膜给遮住了,甚么都看不到;就说祸福没有一定,而且是无法预测的。

  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诚实,毫无半点虚假,这个人的心就可以与天心相合了,因此;能够用诚心处人处事,福祸就会自然降临。所以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善的,就可以预知他的福,就会来了。

  相反的,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不善的,就可以预知他的祸,就要来了。人若是要得福,要远离灾祸;在没有讲到做善事前,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改掉。

  但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想想古时候的圣贤,和我一样,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他们可以流芳百世,大家还要以他们做为师表榜样;而我为什么这一生就搞得身败名裂呢?

  这都是因为自己过份贪图享乐,受到种种坏环境的污染,偷偷做出种种不应该做的事,自己还以为旁人不知道,目无国法,毫无惭愧之心;就这样天天的沉沦下去,同禽兽一样了,自己却还不知道。

  世界上,令人可羞可耻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孟子说:一个人最大的,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这个耻字。为什么呢?因为晓得这个耻字,就会把自己的过失尽量改掉,就可以成为圣贤;若不晓得这个耻字,就会放肆乱来失掉人格,便和禽兽相同了。

  这些话都是改过的真正秘诀。改过的第二个方法,是要发戒慎恐惧的心。要知道天地鬼神,都在我们的头上。

  鬼神和我们不一样,它们什么都看得到,所以鬼神是不容易被欺骗的。我虽然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犯错,但是天地鬼神,实际上就像镜子那样的照着我,把我的过失罪恶照得清清楚楚。过失重的,就有种种的灾祸,降到我的身上来;就算过失轻的,也要减损我现在的福报,我怎么能够不怕呢?

  不只是像前面所说的而已。就是在自己家里空闲的地方;但神明的监察,仍然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清楚。

  我虽然把过失遮盖得十分秘密,掩饰得十分巧妙;但是在神明看来,我的肺肝,早被看透,马脚全露出来了。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若是被旁人看破,这个人就一文不值了。又怎么可以不时常存著一颗戒慎恐惧的心呢?

  这还不只像上面所说的种种呢!一个人只要一口气还在,就算是犯下滔天的罪过,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

  古时候有个人,作了一辈子的恶事;到他快死的时候,忽然悔悟,发了一个很大的善念,就立刻得到好死。

  这就是说,人若是在紧要关头能够转一个非常痛切又勇猛的善念,便可以把百年所积的罪恶洗干净。譬如千年黑暗的山谷,只要有一盏灯照了进去;光到之处,就可以把千年来的黑暗,完全除去了。所以过失不论长久,或者是新犯的;只要能改,就是了不起。

  虽然有过失只要改过就好,但是绝对不可以认为犯过可以改,就是常常犯也不要紧,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如果是这样,就是有心犯过,罪就更加重了。

  并且在这个不清净的世间,是幻灭无常的,我们这个血肉之身,是非常容易死的;只要一口气喘不过来,这个身体,就不是我的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想要改,也没法子改了。并且人死了后,什么都带不去;只有这个孽,是一定跟去的。

  因此,明的报应,在阳间你要承担千百年的恶名;虽然你有孝顺的儿子,和可爱的孙子,也不能替你洗清恶名;暗的报应,在阴间,还要千百劫的时间,沉沦在地狱受无量无边的大苦。虽然碰到圣人,贤人,佛菩萨也不能救助你,接引你,这样怎么能不怕呢?

  第三,一定要发一直向前的勇猛心。一个人之所以有了过失还不肯改,都是因为得过且过,不能振作奋发,堕落退后的缘故。

  要知道若是要改过,一定要起劲用力,当下就改,绝对不能够拖延疑惑,也不可以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一直拖下去。小的过失,像尖刺戳在肉里,要赶紧挑掉拔掉。大的过失,像毒蛇咬到手指头一样的厉害,要赶紧切掉手指头,不可有丝毫的犹疑延迟的念头;否则蛇毒在身中散开,人就会死。就像易经中的益卦所讲,风起雷动,万物都生长起来,利益是这样的大。这是比喻人若能够改过迁善,其利益是最大的。

  【改过要发心呀!改过要发心。发些什么心呀!发些什么心。第一要发那羞耻心,第二要发那敬畏心,第三要发那勇猛心,具备这三种心,便能有过立即改呀!立即改。】

  一个人改过,如果能具备以上所说的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那么就能有过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阳光一样,还怕不融化吗?但要改过,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上改。

  因为用这三种不同的功夫,所以得到的效验,也自然不会一样。现在先从事实上改的这一句,来加以说明。

  譬如前天杀了活的东西,今天起禁止不再杀了。前天发了火骂人,今天起禁止不再发火了。这种就是在事情的本身来改错,禁止不再犯的方法。但是勉强压住,不再犯,比自然而然的改,要难百倍。并且这犯过的病根没有去掉,仍在心里。虽然一时勉强压住,终究还是要露出来的,就像东边把它灭了,西边又会冒出来一样,这究竟不是彻底拔除干净的改过方法。

  我再把从理上改过的方法加以说明;肯努力改过的人,在他没有禁止做这件事之前,先要明白这事不能做的道理;譬如一个人,所犯的过失在杀生;那么他先应该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是有生命的,都会爱惜生命而且怕死。杀它的生命,来养我的身体,自问心能安吗?而且有些东西,虽已被杀,但是还没有完全死,像鱼和毛蟹之类。在半死半活的时候放进锅子里烧,这样的痛苦,一直要透到骨髓里;你看罪过不罪过呢?而供养自己,就要用各种贵重的,味道好的东西,摆满了一桌。虽然这样地讲究,但是一经吃过,便成渣滓,什么都没有了。要晓得人吃蔬菜素食素汤等等,也吃得饱啊!何必一定要去伤害生命,造杀生的罪孽,减少自己的福报呢?

  又想,凡是有血气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性知觉,既然都有灵性知觉,那么和我都是一样的了,就算是自己不能修到道德极高的地步,使他们都来尊重我,亲近我,像古时候的圣人大舜,还在他种田的时候就有象替他犁田,鸟帮他拔草。又怎能天天伤害生命,使它们与我结仇,恨我到永无尽期呢?能想到这些,那就会面对桌上有血肉,有生命的菜肴,自然觉得伤心而不能下咽了。譬如像前天喜欢发怒,应该想到:人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碰到他人短处的地方,按照情理,应该要哀怜他的苦恼,原谅他的短处;若是有人不讲道理冒犯了我,那是错在他,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没什么怒可以发的呀!又想到:天下,绝对没有自以为什么错都没有的英雄豪杰,因为一个人自以为了不起,那是最笨的人。天下也绝对没有怨恨旁人的学问;因为人若是真正有学问,就会更加谦虚;而且能严以责己,宽以待人,那里会怨恨别人呢?所以怨恨别人的人,定无学问。

  因此,一个人做事处处不能称心,都是因为自己的道德没修好,功德没修满,感动人的心不够呀!应该都要反过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

  能够这样的存心用功,那么别人毁谤我,反而变成磨炼我,成就我反面的教育场所了。我应该欢欢喜喜地接受别人给我的教训、批评,还有什么怨恨呢?

  还有,听到别人说我坏话而能够不生气,尽管坏话说得很厉害,像火光薰天,也不过是像拿火去烧空中,虚空中无物可烧;而火却是终归要熄灭的。若是听到别人说坏话,你就生气;虽然你用尽心思,尽力去辩,结果却像春天的蚕吐丝,把自己束缚住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作茧自缚,自讨苦吃。所以生气不但是无益处,并且还是有害的。

  这都是说生气的后果。至于其它种种的过失和罪恶,也都应该依道理,细细去想,像上边所说的种种道理能够明白,那就自然而然地不会犯过失了。怎样叫做从心上改过呢?人的过失,有千千万万种那么多,都是从心上造出来的,我的心不动,就什么事情都不会造出来,那么过失还会从何处生出来呢?凡是读书人,或是喜欢女色,或是喜欢名声,或是喜欢财物,或是喜欢发火;像这样种种的过失,不必要一类一类的去寻求灭过的方法;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现在前;那末邪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了。

  譬如亮热的太阳当空而照,所有的妖怪,自然会逃避消失了;这就是最精纯而唯一的修心补过的真正诀窍啊!须知道过失全部是由这颗心造的,因此也应该由这颗心上来改;正好像斩除毒树一样,要斩就斩得干净俐落,连根铲除,才不会再长出来;那又何必要一枝一枝的剪,一叶一叶的摘呢?

  改过最上最高的方法,还是修心。能修心,就可使心立刻清净。因为犯过失,都是心上动了种种坏念头的缘故。能修心,那末坏念头一动,就自己发觉。自己能发觉,就立刻把心停住不动;心不动,那么坏念头便消失,也就不会再犯了。若是再不能够这样,那么一定要明白,所犯过失的理由,把这种犯过的念头去掉。若是再不能够这样,那么只好碰到犯过时,用勉强压住的方法,来禁止不犯。如果用修心的上等功夫,和明白不可犯过的道理,用打发它去的下等功夫,以及碰到犯过用强压方法禁止的下等功夫;这上下两等的功夫,同时用,也不一定就失算呀!若是坚持只用下等功夫,反而把修心的上等功夫忽略不用,那就是最笨不过的了。

  但是发愿改过,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有真正的益友在你糊涂的时候时常来提醒你;暗里头,要有鬼神替你证明;(像我把自己所犯的过失,做了篇疏文,上告天地鬼神那样。)还要一心一意的虔诚忏悔,从早到晚,从日到夜,绝不放松;像我这样忏悔经过一个七天,两个七天;直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样忏悔下去,一定会有效验的!

  【改过须发愿,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有益友来提醒呀!来提醒。暗里头,要有鬼神做证明呀!做证明。还要一心一意虔诚的忏悔呀!虔诚的忏悔。】

  上面所说忏悔过恶的效验是什么呢?譬如你或许觉得精神上很舒服,心中很宽闲;或觉得以往很笨,忽然智慧大开;或是虽然处在烦忙纷乱之际,心中仍清清朗朗,无所不通;或碰到怨家仇人,而能全把恨心火气消除,而心生欢喜;或是在梦里,感觉吐出黑的东西来;这是种种邪念邪思,积成的一种秽气,梦里吐出,那么心地就清净多了。或是梦到古时候的圣贤来提拔我,牵引我,或是梦见自己会飞到虚空中去,逍遥自在;或是梦见各种彩旗以及装饰珍宝的伞盖,这种种少有少见的事情,都是过失消除罪孽灭去的好征兆。但是也不能因为碰到这些好征兆。就自己以为了不起,而阻断了再上进,再努力的途径。

  从前春秋时代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时时反醒自己过去的过失,加以检讨,完全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又觉得从前所改的过失,并不彻底;到了二十二岁,再回忆二十一岁时,还像在梦中一般,像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一年一年的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那年,还觉得过去的四十九年,都是有过失的。古人对于改过的学问讲究就是像这样的。

  【蘧伯玉呀贤大夫,二十岁时就觉悟,时时反省己过失,年年检讨再检讨;总觉得,自己改过的工夫不彻底呀,不彻底!所以说,改过的学问须讲究呀,须讲究!】 https://t.cn/R2dyOZ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台风动态】原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已于15日14时加强为今年第20号台风“纳沙”(热带风暴级)其中心距离湛江市区东南方约145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
  • 这么说吧,我此生做的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当时代少年团的粉丝,喜欢时代少年团。还是很有感触的,特别是从《我终于失去了你》那一首开始,当我看到屏幕上出现的一系列你们的
  • 如果说,枫红杏黄,是点缀浅冬的两枝鲜艳的画笔;那么,冬野中弥望的绿色,就是她一袭青衣,于色彩的冲淡中荡漾着丝丝缕缕的温情。就梦想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悦木之源竹炭黑金面膜30ml】官方75ml售价:310元/1瓶我们30ml售价: 69 元/1瓶;买2瓶减5元购买方式:①【购买链接:】②:在微店 [趣评测商
  • #早安心语[超话]#寒夜里的小温暖五天静默出不了门儿,刚接到社区团购群主的微信:哥,你下楼取一下手掰肠吧,我马上到你们单元门口了。我社区团购的点没定在家门口,而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心,三藏十二部 八万四千法门 归根结底围
  • 只要体验试听课就可以永远免费用对弈平台~对宝宝来说也是很好的陪练啊小小酥已经闯了几十关了,也会找AI对弈下棋,也有复盘报告~我们家对棋类的想法很简单,想让孩子静
  • 因为他自高自满,并不知道佛法和上师的殊胜,这从间接上也已说明,若能知道上师和佛法的恩德,即使是再愚笨的人,大圆满的本义也会在他的相续中生起来。不管是大上师还是小
  • 人有七情六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找到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途径,如果要我在亿万情绪中选一个,无论选多少次仍是[嘻嘻]happy[嘻嘻],而且我喜欢大笑,
  • 第三,“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潮水
  • 整体的面部骨相立体,皮相白皙,但如果不笑的话亲和力不高,笑得话就是哈士奇,憨直无比。多样的音乐风格,多变的唱法编曲,你一次次的突破自我,带着少年的坚定,每一次耀
  • 不知道G2赛前凯尔特人有没有针对这一点的专门布置,但是G2一上来,纳什主动变了,这次正常对位,庄神对泰斯,杜兰特对霍福德,布鲁斯布朗对塔图姆,然后收缩防守夹击对
  • 不是那种纯傻白甜女主类型[二哈],很讨喜樱桃也是反差萌[喵喵]费鸡师国服最强辅助哈哈哈哈哈,永远在送枪和送枪的路上当然,一定要说,卢凌风打戏也太酷了,这武力值真
  • 或许人生 最大的遗憾 是蓦然回首 曾轻易放弃了 不该放弃的 固执地坚持了 不该坚持的 青春年少 冲动而为 觉得来日方长 总会再见 终将能重逢 但往往事
  • 开始担心周边没有结果排队全是light…真的超级多看见哥哥拿奖了,真的好开心不枉费我努力投票[泪]今天预录他们就超级嗨,S.I.L.Y的时候 斗斗又自创应援[
  • 从大的块状污物(如手印、锈斑、油污、油漆)到小的微细颗粒(如金属超细微粒、灰尘)均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清洗;  3.激光清洗适用于几乎所有固体基材,并且在许多情况
  • #微博超级主场#最近整理了一些儿子平时上学带的零食,都是比较充饥的,还有一些平时追剧时吃的,每一样吃起来都觉得嘎嘎香,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收藏起来的。4️⃣除了露
  • ”刘莹自然是站在苏玲妃那边的,她冷冷道,“不信的话我们调监控!…………#二次函数z[超话]##复函 三十天打卡# #复函 第十三封告白情书# 其实是先喜欢上的猫
  • #情感[超话]##微博校园[超话]#-不要质疑你的付出这些都会是一种积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记住要仰望星空 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
  • 我傻站在那里,我不知道该不该尖叫!”(真的太凡尔赛了,希望被我问的姐妹不要捶我)然后我去取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