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就是虚幻的佛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须陀洹叫做初入圣道之流,而实际上并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须陀洹。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斯陀含还须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才能成就,而实际上并无往来,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阿那含不必再来欲界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来,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人,能作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道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实在没有任何什麽,可以名叫做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得到阿罗汉道了。」那就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佛说我没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经证得一切寂然平等的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这样的念头: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如果认为自己已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说我须菩提是喜欢无诤行的修行人。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我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须菩提善欢无诤行」。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一相无相分 第九章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原文】: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告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以前在然灯佛的教化所在,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实在没有任何所得,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庄严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麽呢?因为菩萨庄严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本来没有佛土待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住在物质现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现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应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自然现前。无所住不是什麽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麽事都不想,如果什麽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麽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而已,如果心念寂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无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还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界上。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比如镜子,笑脸来照显笑脸,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脸也不排拒恶脸。无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杂乱现象对镜时,也自然不排拒杂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杂乱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净。更重要的是,镜子从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因此,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境,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须菩根,譬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的意思如何?像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为什麽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那麽高大身体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这个道理,是虚幻中的事,如果执取应无所住可以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连无住也不住。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庄 严 净 土 分 第十章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原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如沙数那麽多的恒河,您的意思怎麽样?那麽多恒河的沙子,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单单恒河的数量就已经无法计算,何况是河中的沙子。须菩提,我现在明白的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充满所说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用来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此经中的道理,甚至只实践四句偈语,并解说给别人听,他的福德远胜前面所说的福德。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无为福胜分 第十一章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原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译文】:
  还有,须菩提,随时随地只要一宣说此经,那怕只说四句偈语,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包括天、人、阿修罗等,都应供养,好像佛的塔庙所在地那样。更何况有人完全能够实践修持、读诵。须菩提,你应当知道,此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如果是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应当像弟子尊重佛那样尊重这部经典。

#阳光信用[超话]#

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 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2、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3、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
  4、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5、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6、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7、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10、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
  11、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1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晋·葛洪
  13、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4、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15、爱与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16、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高尔基
  17、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哈·纪伯伦
  18、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19、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列夫·托
  20、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21、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22、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卡莱尔
  2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24、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奥勒利乌斯
  2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26、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巴尔扎克
  27、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28、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29、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毛姆
  30、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莎士比亚
  31、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32、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33、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哈代
  34、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戴尔·卡耐基
  35、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一利顺
  36、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歌德
  37、良心这玩意儿,它谴责起人来,是够叫我害怕的,对大人是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狄更斯《远大前程》
  38、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乔叟
  39、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40、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41、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哈利法克斯
  42、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43、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
  44、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45、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司各特
  46、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纪德
  47、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
  48、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培根
  49、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莎士比亚
  50、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雪水烹茶

不管是党姬烹雪的典故,还是黛玉尝不出雨水和雪水被妙玉说是“大俗人”,似乎雪水烹茶是极“雅”的事。

“雪为五谷之精”,确实有记载说雪水“取以煎茶,幽人情况”“味更清冽”……但唐·张又新《煎茶水记》里雪水在众水中只排到第二十位,宋·蔡襄《茶录》说雪水“性感重阴,不必多贮,久食,寒损胃气”,宋·苏轼《仇池笔记》里也说泼茶煮药“雪水尤不宜,令肌肉销铄”。可见雪水烹茶也是见仁见智的事。

党姬说党太尉只知道“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是“武夫”“粗人”,罗廪还评价王休“取冰敲其晶莹者,煮建茶以奉客”是“亦太多事”[允悲]倒也不必争个雅俗高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党姬烹雪
宋陶谷得党家姬,遇雪,取雪水烹茶,请姬曰:“党家亦知此味否?”姬曰:“彼武夫安有此?但知于锦帐中饮羊羔酒耳。”公为一笑。(《夜航船》)

陶得党太尉家姬,遇雪,取雪水烹团茶,谓姬曰:“党家应不识此。”姬曰:“彼粗人,但于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耳。”(《清异录》)

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颇称雪煎茶。(宋·刘鉴《梅四首》)

但问雪煎茶,何如羊羔酒。(宋·吴儆《寄题郑集之醉梦斋》)

彻夜阴风恣怒号,谁家帐底饮羊羔。何如榾柮炉边坐,雪水煎茶兴味高。(宋·杨公远《雪十首》)

枯枝旋拾带冰烧,雪水茶香滚夜涛。党氏岂知风韵美,向人犹说饮羊羔。(元·叶颙《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一 雪水煎茶》)

雪水烹佳茗,寒江滚暮涛。春风和冻煮,霜叶带冰烧。陶谷声名旧,卢仝气味高。党家宁办此,羔酒醉清宵。(元·叶颙《雪水煎茶》)

驿舍情孤兰自花,貂冠骨相袖中麻。党家婢子陶家妾,学士方惭雪水茶。(元·丁复《题雪水茶卷子》)

●雪水烹茶(补充雨水烹茶https://t.cn/A667dnED)
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扫雪烹茶玩画》)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小行夹批:用雪不可太冷)(《煎茶水记》)

绘幅楼削雪煎茶。(《武林旧事·张约斋赏心乐事并序》)

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唯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雪所致,实天地之流怒也。龙行之水,暴而淫者,早而冻者,腥而墨者,皆不可食。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幽人情况。(《茶说·择水》)

诗人才子,遇此景则以腊雪煎茶,吟诗咏曲,更唱迭和。或遇晴明,则邀朋约友,夜游天街,观舞队以预赏无夕。《梦粱录·十二月》)

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茶说·择水》)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红楼梦》)

腊雪洗眼,能退眼红;煎茶煮粥,可以解热止渴;涂抹痱子有效。(《本草纲目》)

●不宜煮茶
梅雨,天地化育之物,最所宜留。雪水,性感重阴,不必多贮,久食,寒损胃气。凡水以瓮置负阴燥洁檐间稳地,单帛掩口,时加拂尘,则星露之气常交,而元神不爽。如泥固纸封,曝日临火,尘朦击动,则与沟渠弃水何异。(《茶录》)

时雨甘滑,泼茶煮药,美而有益。梅后便劣。至雷雨最毒,令人霍乱。秋雨冬雨,俱能损人。雪水尤不宜,令肌肉销铄。(《仇池笔记》)

●诗咏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唐·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唐·白居易《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唐·喻凫《送潘咸》)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宋·陆游《雪后煎茶》)

西都旧事君须记,东颍新诗我未能。来伴支筇眺斜日,晚山相对玉崚嶒。(宋·周孚《用独乐园故事以雪水烹茶招彦章》)

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宋·辛弃疾《六么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宋·苏轼《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达观真在士,独往乃声闻。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今朝玉储开,群仙剪瑶裙。迷空散一花,万叠屯寒云。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双凤已鸣似,神椎搞孤军。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宋·王洋《子楚煮雪水沦团茶乃与陶翰要语以诗见戏不敢》)

沁月凝霜。精神好处,曾悟花光。带雪煎茶,和冰酿酒,聊润枯肠。(宋·陈允平《柳梢青》)

炉煨榾柮雪煎茶,松竹环居耐岁华。窗外玉梅疏弄影,助人诗兴两三花。(宋·金朋说《冬日幽居》)

闻道高轩开二妙,竹坡犹有雪煎茶。(宋·周紫芝《次韵相之见过》)

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春。(宋·李虚己《建茶呈学士》)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团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元·谢宗可《雪煎茶》)

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气真能压武夫。(元·仇远《冬日小斋即事》)

春风酿松酒,夜雪烹新茶。气味自潇洒,恬澹众所夸。(明·曹义《分韵得花宇贺翰林周典籍考满》)

正纤手、雪水煎茶,又春夜、红楼听雨。算只有韶光,偿得离人心苦。(清·樊增祥《长亭怨慢·别岁》)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红楼梦》)

图为施桢(1875-1946)《党姬烹雪立轴》、1929·朱良材《党姬烹雪镜片》、1942年·徐砚《党姬烹雪立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日大暑,天太热了,发个笑话给你,笑死我了,一定要收下!
  • 洗床单加点这个,只需要1分钟就能清除99%的螨虫!
  • ◐ 最新号召:退休后,到孙子、外孙家去, 到可以干活的地方去!精辟!
  • 一夜之间,全国都在哭着看这个视频!(认真看完)
  • ※ 周末好!送一首快乐的歌给你,听了天天好心情!打开看看~
  • 发几张图片给你乐一乐!
  • 乡下田地里,胆子太大了!
  • 真好,真好,真好…越看越想看!
  • 这个来自1000多年前的男人,99%的女人都想嫁
  • “好人嘴贱,坏人嘴甜”,四句话让你瞬间明白!
  • 一个苹果的面试,你过了么?
  • 中国传统八雅,终于找齐了
  • 这是我见过的最准的心理测试,有点害怕......
  • 面子多少钱一斤?(太激励了)
  • 真正的夫妻,都会无数次重复这2件事!真准!
  • 2017年穷人如何翻身,句句见血!
  • 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我选择,我负责”
  • 这几类人,在公司里恐怕是混不下去了...
  • 女人就是要“狠心”,才能让男人只爱你一个人~
  • 新的一天,发个笑话,让你开心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