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身边事# 【兰州大学青年师生在"世界屋脊"探冰川微生物奇妙世界】

半个多月前,兰州大学几位怀揣科研梦想的年轻教师和4名青年学生,组成冰川微生物科考分队,参加了“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今天,他们在珠穆朗玛峰度过一个难忘的“青年节”。

5月的珠峰,早上的空气温度都低于零摄氏度。已经在“世界屋脊”进行了一周科考的兰大青年师生们,每天都需要在珠峰不同海拔高度采集冰、雪、大气、土壤、径流、湖泊等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样品,采集范围最高达到6500米。其中,径流和湖泊这类水体样品的采集对于科考队员来说尤为艰辛。

在珠峰大本营帐篷里,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刘勇勤教授正在叮嘱第二天外出采样的师生各项注意事项。团队里还有3位“80后”教师计慕侃、刘军志、刘鹏飞和1位“90后”教师张蔚珍,他们都是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的青年教授和青年研究员;另外还有3位“90后”和1位“00后”硕博研究生汪文强、刘阳、原帅和苏玉博。

每天,队员们都要外出采样约11个小时,午饭只是简单吃点提前备好的面包、饼干、矿泉水,简单休整半个小时,便继续进行采样作业,天黑前返回珠峰大本营后继续工作,有时会持续至凌晨。

“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特别是水体样品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对水体中细菌、病毒等生物的过滤和固定。如果不及时固定,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病毒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因为我们采集的水量很大,进行预处理后就能更轻便地把样品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刘阳说。

大家一起采样过样,偶尔闲时就分享白天在科考途中拍到的美景。“我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我们就像同龄人,共同在野外工作生活,亦师亦友。”刘军志说。

“参加本次巅峰使命科考的科研单位有很多,我们团队专注于微生物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结果将得到珠峰冰川径流初级生产力的第一手资料,对评估珠峰径流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想我们能以青年科研人的专注、严谨与热情,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青年研究员张蔚珍说。

虽然科考过程充满艰辛,但每当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或有了新发现时,团队成员都十分兴奋,以最佳姿态迎接第二天的科考之旅。“我们都非常幸运能参加这次科考,能在雪域高原记录我们的青春年华是我们的光荣。”刘阳说。

“巅峰使命2022”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今年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一次综合性科考。此次珠峰科考重点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从大气、水、生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中科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西藏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均参与科考。

兰大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冰川微生物科考分队的任务是多维度全生境考察珠峰东绒布冰川流域的微生物多样性。除博士生汪文强外,团队几位年轻人都是第一次来到珠峰。到达珠峰大本营的第一天,第一次参加野外科考的苏玉博就产生了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水体采样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要克服凛冽刺骨的冰水,下到径流中采样并监测水体理化性质。风雪天气突如其来,戴着厚重的手套操作测量仪器并精准标记样本数据,对几位第一次从事高原科考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80后”青年长江学者计慕侃算是团队中的“老大哥”了。“从北京到兰州,从兰州来到珠峰脚下,来到老一辈科考队员奋斗过的地方,除了完成科考任务,心里想得更多的是使命与传承。”他说。

青年教师刘鹏飞也是第一次来到珠峰脚下。他说,“作为一名年轻科研工作者,能够来到珠峰进行野外科考,倍感荣幸。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究三极极端环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给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平台和契机,我们更应该把握青春年华,矢志不渝,科研报国。”

根据考察计划,团队预计5月20日左右完成本次考察任务。在这个特殊的青年节,兰大青年继续在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探索冰川微生物的奇妙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身边事# 【小康路上看老乡】金徽酒打造乡村振兴共富样本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扶危济困,扶弱济贫,是一个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甘肃省知名白酒企业金徽酒,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带动就业、盘活产业链、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措施,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当地发展,打造出了乡村振兴共富的样本。

龙头引领 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白酒企业,金徽酒现已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支柱型企业。日前,金徽酒2021年年度报告亮相,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88亿元,净利3.25亿元。过去15年,金徽酒累计纳税超过45亿元,其中2021年上缴税费5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近50%。

金徽酒作为全省特色酿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不断夯实自身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累计为秦巴山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带动脱贫,对金徽酒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徽县水阳乡、永宁镇、银杏镇、伏家镇等乡镇,金徽酒以“基地+农户+企业”的方式,积极与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协议定点保价种植、回收酿酒用粮,带动扶持当地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群众收入。

通过将酿酒酒糟回收整合出售给当地养殖户,充分发挥酒糟利用价值,构筑起绿色健康的酿酒生态圈,大大促进了当地畜牧养殖产业高效发展,建立了完整的白酒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在原粮收购、原材料供应、企业合作等方面主要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侧重,积极带动产业扶贫,提升贫困群体收入。

为促进全省城乡零售业发展,金徽酒与8万多家门店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建了遍布全省城乡的营销网络,并重点对乡镇门店在管理、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同时积极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常年委托1000多辆社会车辆运输公司原辅材料和成品酒,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当地物流运输业的发展。

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金徽酒资助50余万元用于县城徽州夜市摊点建设、施工、装修和临街门店门头更换、改造等工作,新建的徽州夜市可提供50余个摊位,解决上百人的就业和创业,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饮业的发展。

双管齐下 催生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曲径、竹篱、石板,一条条巷道整洁平坦;白墙、青砖、红瓦,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绿树、碧草、红花,一片片田野色彩斑斓;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幅美景尽收眼底……藏在陇南市徽县南部山区的周咀村,近年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曾经的周咀村一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差,是全省重点贫困农村之一。作为金徽酒的重点帮扶村,金徽酒将村容村貌提升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通过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先后出资2600多万元,投资兴建学校及教育设施、人畜饮水工程、村社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广场、太阳能路灯,进行危旧房改造、维修和重建等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输血”更要“造血”。为提高周咀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金徽酒帮助村上确定了重点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和以银杏为主的经济林果业。邀请县畜牧站和果树站的技术人员给农户讲授畜牧养殖和林果栽培技术,为每户培养了一名科技明白人,增强了群众的致富本领。

截至目前,金徽酒对周咀村累计投入资金达到2600多万元,在金徽酒的帮扶下,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生态文明示范村。

“今后,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帮助农户选项目、拓市场、提高致富能力上。基金会计划采取‘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的办法,帮助农户选择致富项目,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全方位支持。此外,我们将在季节工招聘中,优先招聘周咀村适龄青年到公司务工,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金徽酒党委书记张斌表示。

生态振兴 繁荣兴盛美丽乡村

作为国内建厂最早的中华老字号白酒酿造企业之一,金徽酒的驻地已经变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酿酒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绿色工厂”“全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这里已不仅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一座园林式生态酿酒园。

缤纷的春天,美丽的樱花季,每年4月,朵朵粉嫩的樱花遍布生态酿酒园中的大小干道,金徽大道、古井广场、飞天广场、储酒库之间的林荫小道都是踏青赏花的好去处。

近年来,金徽酒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每年举办浪漫樱花节、珍惜春酿和金徽之旅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免费接待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在满足乡村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展农家乐,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此外,金徽酒通过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先后捐资1200万元,在旅游文化圣地柳林镇青阳山重新修建唐宋风格仿古建筑数十座,绿化美化周围环境,建成了以青阳山为主的旅游文化场所,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进一步带动了徽县乡村旅游业发展。

转型升级 数据价值赋能“互联网+”

近年来,金徽酒积极拥抱互联网,在新的消费趋势中开拓出一片天地,在多方面实现了线下营销向线上营销转型发展。

在电商平台布局、会员运营、新品开发等方面,金徽酒加大对线上销售平台的投入力度,借助线上平台的独特优势扩大金徽品牌宣传,打通互联网全平台的会员体系,让金徽酒品牌会员在线上或线下,都可以实现会员机制和会员权益的互联互通,让全国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和熟悉金徽品牌,助力金徽酒二次创业走向全国的战略布局。

在互联网+直播带货领域,金徽酒正在积极采取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加大与网红自媒体平台合作直播带货。目前,打造了金徽酒“徽女郎”真人IP,以真人IP为核心吸粉拉新,通过真人IP宣讲和推荐建立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实现了销售转化。2021年,“金徽文化之旅”户外直播秀和“金徽双十一全国路演”直播秀的开展,用全新的互联网直播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全国观众在线展示了金徽品牌的文化历史、酿酒车间、包装车间、生态园区和员工公寓等。下一步,金徽酒会进一步加大与直播达人的合作,让直播达播成为常态化营销动作。

未来,金徽酒将与国投一道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金徽酒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快探索步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打造乡村振兴的共富样本。
(中国甘肃网)

#甘肃身边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 平凉篇】链起绿色新希望——平凉市设施蔬菜产业链建设纪实

李芳芳

平凉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因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又有泾河、汭河、黑河、达溪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使得涵盖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4县(区)48个乡镇的东部川塬区,成了全市的小麦、玉米、高粱、糜谷和蔬菜瓜果优质产区。据《平凉地区志》记载,百合、山药、绿头冬萝卜、包心白菜、辣椒、蒜、小葱、大葱等一度是平凉的传统名优特产。

时序更替、四季轮回。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平凉,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大手笔谋划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以菜生财,以菜富民,以菜谋兴,助力平凉经济高歌猛进、乡村全面振兴。

紧盯产业基础 全面推进设施种植

春光正好,建设正酣。一座座蔬菜大棚、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孕育生机,一株株蔬菜种苗牢牢扎根、拔节生长,一棚棚设施蔬菜订单生产、直供直销。放眼望去,在平凉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升腾着绿色的希望。

2021年,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把设施蔬菜确定为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提出到2026年,全市设施蔬菜要实现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产量9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的发展目标,大大提振了平凉市广大菜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由于严格控制“非粮化”,这组数据也意味着设施蔬菜产业链建设面临着更严要求、更高标准。

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已无太大空间,要实现产值翻番,必须在提高单位产量和产值上下功夫。经过前期大量走访调研和对比论证,平凉市很快找到了破题的关键:大力发展设施种植。

“同样是一亩地,露地蔬菜年收益约0.2万元,大棚约1万元,温室约2.5万元。要想实现产值翻番,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是基础。”平凉市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副主任李鑫说。

悠悠泾河穿城而过,滋润着万物,也为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技术支撑,崆峒区大棚和温室蔬菜就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累计发展设施蔬菜1.2万亩。

2021年以来,崆峒区按照“一区两带”发展布局,以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提升改造为核心,大力推进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重点项目,今年计划种植蔬菜9万亩,产量达到22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

因汭河、黑河流经全域,崇信县也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工程,全力加快汭河川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和黑河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积极构建订单农业、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贮藏保鲜、分拣包装、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可以预见得是,在现有利益联接机制下,当地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目前,平凉市各县(市、区)正在集中连片打造设施蔬菜基地、产业园区。今年已启动创建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计划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园10个,新增设施蔬菜0.5万亩。

聚焦项目建设 招商选资更加精准

这段时间,在庄浪县南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项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初设、土地流转、通水通电和部分大棚主体修建等工作,预计6月底可建成投用。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中,平凉市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助推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扶持壮大链主企业,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保证产业的高效益和项目的成功率。

政府负责土地流转和服务保障,引进山东寿光坤园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产品销售,吸纳当地群众入园务工。庄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薛拴成表示,南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建成后,蔬菜年产量将超过17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纯利润超过200万元,对做大做强庄浪县蔬菜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化经营不是小打小闹,只有做成‘大蛋糕’才够大家分。”前不久召开的全市设施蔬菜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为蔬菜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各县(市、区)精准策划项目,建立设施蔬菜产业链动态项目库,把土地、生产、市场等要素有效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锻长板、补短板的全链条发展项目。通过靶向链式招商,让投资者看到优势、看到前景、看到效益。

春日的达溪河,桃红柳绿,美不胜收。再过几个月,沿河栽植的5000亩朝天椒将在增添美景的同时,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朝天椒绿色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是灵台县在2021年成功试种1000亩新品种珠子椒和朝天椒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扩容提质增效的蔬菜产业链订单项目。项目计划投资260万元引进山西红之源、山东众农两家龙头企业作为朝天椒产品回收和销售主体,在全县12个乡镇适宜区集中连片种植5000亩朝天椒,预计年产值将达2000万元左右。

项目兴、产业兴。今年,平凉市共确定实施39个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9.86亿元,当年投资6.7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31个,完成投资1.16亿元。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在招商选资方面作了一定努力,过亿元的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崆峒区有2个,庄浪县有1个。静宁县开工建设项目10个,占全市总项目数的25.6%。泾川县与平凉金润集团签订招商引资框架协议,签约资金6000万元,已经动工实施。”平凉市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喜善说。

完善责任体系 工作推动更加高效

常年围着大棚转,崆峒区安国镇土桥村菜农贾润莲虽苦犹乐。这段时间菠菜上市了,他只需要进行简单分拣打捆,即可将菠菜送往城东的新阳光批发市场销售。

“一年下来能挣八九万元。”说起收成,这个土里刨食半辈子的菜农,露出了笑容。

子承父业,毕业后返乡跟随父亲种菜的唐文波,又赶上了好时机。今年,华亭市优化种植结构,在东华镇黎明村和上关镇半川村打造食用菌产业种植示范带。作为黎明川文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前景愈发光明,让他的干劲更足了。

让产业链上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所系。

据了解,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平凉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平凉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和《平凉市设施蔬菜产业链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专班,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发展图谱,确定了链主企业,出台了差异化扶持政策,建立了设施蔬菜产业链“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为有力有效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链工作完善了责任体系,夯实了保障机制。

平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王之臣先后深入7个县(市、区)调研,对各县(市、区)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定位、项目谋划、延链补链等重点工作给予指导,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安排部署任务,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通过压实链长制责任,各县(市、区)均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发展。蔬菜品种抓住了新优特缺,育苗由农户自主育苗向专业育苗转变,设施由大棚向温室迈进,规模由散户向基地、园区集中,为提高产量产值奠定了基础。”平凉市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办公室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路韬说。

截至目前,平凉市已建成集约化育苗基地24处,育苗5211万株,集约育苗能力达到6960多万株;在蔬菜园区建设、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促进产业链精准培育,已落地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3个;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示范推广新技术,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电子商务等销售体系,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全市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据了解,为了更好推动工作,平凉市还探索组建产业联盟或产业联合体,全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中小企业为配套、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广大菜农参与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启动实施“一产业领域一人才工程”,在设施蔬菜产业链落实人才配置计划。

伴着和煦的春风,依水布局的泾河、汭河流域两大蔬菜产业带和红河、黑河、达溪河、神峪河、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流域七个蔬菜产业片区正在加紧建设。

迎着奋进的号角,集基地建设、集约育苗、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科技支撑、质量安全等为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设施蔬菜这篇绿色文章,未来可期。

本版图片由平凉市委宣传部提供
(甘肃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觉得如果要学会照顾人,舟恩妈真的可以开班授课了。舒服 头油两天了。
  • 处女座:变动意味失控  处女座所有的计划可以顺利执行的前提都是他们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波澜,因此才可以发挥他们缜密的头脑,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条不紊的规划。变动的出
  • 生命从来都是精密的且随时随地根据环境而自我调节;那些不能自我调节或调节失败的就死在了黑暗、潮湿和冰冷的土壤里。²生命都有自我调节潜力。
  • 她却觉得这不是件好事情:“这说明深入人心吧,所以在这几年里我一直都在突破,我从不接重复的角色。甘婷婷坦言最欣赏这个角色的就是她“自省”的过程,“叶筱羽每次发完脾
  • [感冒]着实让这个台湾省的研究生才女张钧甯在热搜上火了一波,为了响应小岳岳,还发微博把自己照片p红,她也因为多年健身励志收获了无数人的喜欢,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
  • 读这本书带来最大的乐趣,依然是联想到一些有的没的。要说读完这本书,能让我在艺术或者哲学或者艺术哲学上有什么启发长进提高升华,我开始读时就没有对此有任何妄想。
  • 说到他,其实还是要有一点感谢的,当初遇到一个渣渣沉溺不能自拔,然后遇到他我才走出来。你们已经完完全全融进我的生活里再也分不开了,这是我从没拥有过的如今却幸运得到
  • 它此刻就是这样挡在路中间,一个目瞪口呆的小女孩站在它面前。它此刻就是这样挡在路中间,一个目瞪口呆的小女孩站在它面前。
  • 他接受了我的一切,更接受了我的公婆,我们一起誓将公婆视为亲生父母,在她们床前尽孝,为她们养老送终......我婚后的第三年,老公在全责的车祸中离世,公婆执意卖掉
  • 哈哈哈笑死我了 就很接地气 大G后备箱成装的了 跟合作商们一起去摘的人的影响力一旦蔓延 就会吸引种各人前来 只不过有些人是出于好奇来观望 有些人则是真心想要跟随
  • 暂时没有高兴起来只是时间问题,我等我的蜕变过程再进入新的命运。我真的太爱夕阳了,如果这世界的万物也如它这般美好,那该多好等到暮色四合,再不急不慢的往回走。
  • 回顾“招财大牛猫”的发家史,据2018年9月16日某纸媒对其专访文章,2012年,“招财大牛猫”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第一天就注册了账号。”有网友9月15日发微博称
  • 如果您所在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不能出行。关于“双节”出行最新要求10.疫区来(返)沈人员需要做什么?
  • 餐饮创业企业要想跻身赛道头部,单单线下堂食数据做得好已经不够了,外卖和零售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兼具餐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创业者是我们非常青睐的,我们目前投资的企
  • [污]那个老员工就跟理想之城的天成的陈主任一个逼样,什么你这个要新技术要新规则什么2020出了新规范,你为啥要接这个活,就他妈截胡你的资源,踏马的你会做revi
  • 暗示自己不开心的文案~[心]1.解释的多了,就好像我在做恶。9.人一旦有了隔阂就很难走近了,你放弃我的瞬间,我从未怪过你。
  • 我很抱歉,真诚的说,我是为了在别的女孩说偶像时也有话题,是为了在别人眼中有标签,但我的确喜欢他,只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我说了三年我喜欢朱一龙,就连我的输入
  •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东周春秋和战国,齐楚燕韩赵魏休。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品物设计团队了解到二三基因的独特的产品价值,通过面部基因检测从而定制化的为每个消费者定制其专属独有的护肤品,千人千面,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
  • 直到2009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人们才知道原来华谊公司并没有和林心如签经济合同,王中磊还表示林心如的所有宣传,都是华谊免费给做的![悲伤]可让人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