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一步又走错了。

当时又有一个想法,
想学密法,

想到密法可以得到上师的加持,
有个靠山;

另外又想到密法可以发神通,
想学点神通。

当然这种动机都是非常错误的。

当时,
也有这个机缘,
皈依了上普下钦上师,

他老人家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早年参禅就开悟了,
后来学密法,

得到了宁玛派、
噶举派的传承,

那是很了不起的。

他也给我传了几着法,
这一修,
才晓得并不容易;

当然,
我是得到他老人家很大加持的,
帮我消灾免难,
这个得到了;

但是,
学法方面就没有学到东西。

这一晃,
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
自己才逐步地醒悟,
才认识到自己不是大根器,
承认自己学那些东西不行,

这才读净土的经典,
读印光大师的 “ 文钞 ”,
我觉得找到门路了。

我谈这一段自己走的转路,
希望同修们引以为鉴戒。
  
第三点,
净土法门难信,
举不甚举,
这里谈几个。

我出家十年来,
接触到的同修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几种怀疑。

一种,
好多知识分子,
乃至高级知识分子都怀疑,

他们说莲池大师说 :

“ 一句佛号、
一部经,

一生成就 ”,

这跟佛提出的
“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不是有矛盾吗?

这个问题应咋个理解?

首先要把解门跟行门搞清楚,
佛法是解跟行都并重,

但是有区别,
又有侧重,

莲池大师讲
“ 一门深入 ”,

这是讲的行门,
指导修行必须一门;

“ 深入经藏 ”,
是讲的解门。

行门与解门各有侧重
不能抓到那个话来反对这个,
那是错误的 。

还有一层,
“ 深入经藏 ”
这四个字,
不能理解成博览群经,

“ 深入经藏 ”
是深解义趣,

也就是经常念
“ 开经偈 ” 里的
“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也就是悟入佛的知见,
不然,

为什么
“ 深入经藏 ” 能够
“ 智慧如海 ” 呢!

解了如来真实义,
才会有智慧嘛!

这智慧是本有的。

所以,
这跟博览群书研究佛学是两码事,
那个叫世智辩聪,

你把佛经读得再多,
写的论文再漂亮,

头头是道,
引经据典,
莫得用处。

佛法要解行并重,
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你说得天花乱坠莫得用,
了不了生死,
出不了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这个,

这跟攻读博士、
写论文是两码事。

还有一层道理,
佛法跟世间的学问完全不同,
世间的学问,
学理工的不懂文史哲;

佛法叫做心地法门,
千经万论,
横说竖说,

深说浅说都说的一个问题,
就是要让众生明心见性。

净土经典提出的
“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

“ 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

这个跟其他宗派讲的原理莫得区别,
是一致的,

都是讲解这个问题,
就是要让我们明悟自心,
彻见本性。

所以古大德这样讲 :

一经通,
一切经都通了。

世间学问就不可能。

莲池大师提出
“ 一句佛号,
一部经,
一生成就 ”,

未必莲池大师还未深入经藏,

还没有智慧如海吗?

这个道理,
大家认真地想一下!

知识分子往往容易犯这个毛病。

印光大师的弟子,

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
留学生,

他们请他谈一点很玄妙的哲理,
印光大师说,
那个了不到生死,

“ 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

换题目就是改变法门。

这些人都深信不疑。
  
还有一些同修怀疑这一句佛号太简单了,
怕不保险,

所以自己诵这样经、
那样咒,

甚至有些还要兼修其他法门,
认为多加些东西,
才能增强保险系数。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那叫杂修。

杂修,
要想今生成就,
绝不可能,
必须一门深入。

这个问题,
我想不详细去阐发了,

我们印有
《 念佛现世十种功德利益 》
那篇文章,

其最后我引了莲池大师
《 竹窗随笔 》里头的一篇
《 念佛不专一 》,

上面说得很清楚了。

我们好多同修都犯这个毛病,
表面上是在修净土,

其实,
遇到啥子灾难来了,

他不念佛号,
要念
《 大悲咒 》
才消得到灾难;

超度亡魂了,
要去放焰口,
念佛不顶事;

忏悔罪业了,
要拜梁皇忏,
认为念佛不顶事。

这个,
他都举了很多,
这个都叫念佛不专一,
实际上也就是并未懂得净土法门的原理。

我们要承认我们是凡夫,
连大阿罗汉都不懂,

我们懂啦?
  
还有一些同修怀疑,
说这个法门好是好,
要求做到一心不乱,
但我们这些人一天到晚都很乱的,

往生怕没有希望?!

这个怀疑,
也是不必要的。

妙莲长老是当代的净宗大德,
他是很有成就的人,

他说 :
“ 至诚恳切 ”就是
“ 一心 ”,

你至诚恳切地念佛,
做到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了,

到了临命终时,
肯定佛来接引,
这个就叫带业往生。

并不要求你做到一心不乱,
能做到一心不乱当然好,
做不到也没关系,

但是必须按按照这个做 ──
至诚恳切,
这是念佛的秘诀。

所以我们在危险关头,
紧急关头,

你念几声都有感应,
因为那个时候至诚恳切。

五逆十恶的人,
他看到地狱相现了

( 平常认为这个是骗人的嘛,
哪有什么地狱!

那个时候亲自看到了,
梦中看到了 )

那阵吓慌了,
那个时候念佛至诚恳切到了极点,
一下就感应道交。

所以这个并不难。

当然必须持戒,
这也是妙莲长老讲的。

我们出家师父
( 比丘、
比丘尼 ),

我们不要说
“ 具足戒 ”,

最少
“ 沙弥十戒 ”
必须守好,

守不好
“ 沙弥十戒 ”,

决定堕落,
绝对堕落。

“ 沙弥十戒 ”
就是四条根本戒嘛,

淫、杀、盗、妄,

另外加上不著香花、
不过午餐食,

不坐卧高广大床,
这个是解决我们对物质欲望的要求。

我们既然想了生死出轮回,
你还去贪着五欲,
贪着物质享受,
那就成问题了。

所以,
要乐道安贫。

什么是道?

持戒修行就是道。

你精神生活充实才能安贫,
精神生活空虚,
当然只有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

那是生烦恼,
造罪业,
不但往生不了,
恐怕下一世人身都保不到。

我们在家的居士同修必须守好
“ 五戒 ”,

守不好五戒,
下一次人身都保不到,
你还能往生吗!

但是,
光守五戒还不行,
五戒守好了,

你也只能是人天道的善人,
你下一世在人天道亨福报;

守好
“ 居士菩萨戒 ”
也不行,

还出不到轮回,
必须守
“ 八关斋戒 ”。

“八关斋戒 ”
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出家人的戒,

也是考虑了在家人不可能按出家人那样天天守这个戒,

佛法是非常近人情的。

一个月只有六天,
守六斋日,
这个并不难作到。

佛经上说明了把这个守好了,
你修净土法门,

可以中品中生,
还不是下品。

在这里我奉劝在座的居士同修,
一定要守好这两个戒,

守好
“ 五戒 ”
保人身,

守好
“ 八关斋戒 ”,
是往生的保证。
  
还有人怀疑,
说念佛人死了以后,
是不是往生这个问题说不清楚,
还是个怀疑,

这个说法毫无根据,
我们看祖师大德咋个说的,

彻悟禅师
( 净土宗的祖师 )
他这样说,

临终的瑞相,
就是往生的验证,

那是客观标准,
不是凭哪个说。

妙莲长老说得更具体,
“ 死了有瑞相,
一定生西 ”。

他这一篇开示在
《 往生有份 》
第二集上,
他谈得很清楚。

种瑞相,
并不是好难,

譬如说,
死了过后象睡着了一样,
面部的颜色很好,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肢体柔软,
这都是瑞相,

只要这样,
这都是往生了。

这里我不详细解释,
请看我那一篇
《 临终念佛往生 》,

我引证妙莲长老那篇开示,
这可消除我们的怀疑。
  
往生净土是最容易,
了生死最容易。

当然,
如果下品往生,
只能说到那里去修行,
就是说只要录取了,

不会开除你,
成绩再差吗,
多读一些时间,
多留几级,
还是要毕业嘛!
  
总起来说,
上面对于
“ 净土易行难信 ”
这个问题,
只能说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大家不幸生到末法时代,
但是,
也很幸运地能闻到末法众生对症良药这个法门。

昌臻自己也是很辜负佛恩,
辜负师恩,
走了很多的转路,
才算是把信心坚定了。

自己也在佛前发愿,

也在师父面前发愿 :

有生之年,
一定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决不动摇,
决不改变。

最后,
我引用圆瑛法师三句话 :

“ 求福、
求慧、
求生净土。”

跟在座的同修们共同勉励!
  
谢谢各位!

胡懋仁|史学,关注当下,还是研究过去

胡懋仁 昆仑策网 

至少在今天看起来,那时的史官与今天研究史学的人们,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史官们关注的是当时发生的事情。

在《中华读书报》上,偶尔读到一篇文章,是谈历史学方面的。我其实不太懂这个领域,但对这个领域还是有那么一点兴趣。在这里,我先想到一句人们常听到的话,叫“文史哲不分家”。那么就想查一下,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查的结果是,有两个回答,回答的内容是一样的,都说是古代的思想家吴黑子说的。还说吴黑子大名吴洪博。然后再查吴黑子。查到的最早的一个叫这个名字的人,是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我军的一位侦查员,牺牲时年仅三十岁。再查就都是现代人了,与说“文史哲不分家”的那个人没有什么关系。

然后又查吴洪博,也没有查到这个所谓古代思想家的任何其他信息,只有这个名字。什么时代的人,生卒年等,还有平时有什么著作,其基本观点都有哪些,完全都没有能查到。这下可能就不那么好办了。

说“文史哲不分家”这句话,其实本身应该就包括着文史哲毕竟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的这一层意思。对它们的研究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因为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这三个领域还是有不同的分工的。可能也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有人看到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认为这种内在的联系还是很重要、很关键,甚至是很本质的。因此才会说出“文史哲不分家”这句话来。

《中华读书报》的那篇文章跟“文史哲不分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其中涉及到史学与当代现实的关系。一位历史学的研究生到山区考察调研,写出了调研报告。报告写得很精彩,很出色,该研究生把报告作为她的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在答辩会上,有答辩委员向她提问,你写的这种是历史学吗?那位研究生犹豫了一阵子,没有回答。

说到历史,或者史学,人们通常的观念就是认为,这个领域研究的都是过去的事,不是当代的事。这似乎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研究历史,都要翻阅故纸堆,那才是在做学问。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也就等于承认,研究文学与研究文学史、研究史学与研究史学史,以及研究哲学与研究哲学史都是相通的,一致的。而且在文史哲这三个领域之间,似乎应该没有绝对的界限。

这样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研究当代文学,这与史学有关吗?这与哲学有关吗?研究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到底在哪里?研究哲学,特别是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又跟史学以及文学有什么相干?这些问题的提出,还是不那么容易回答的。

先秦时代,各诸侯国都设在史官。关于史官,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崔杼弑君的故事。春秋年间。齐国大臣崔杼,因国君齐庄公与崔的妻子私通,被崔杼当场发现。于是崔杼利用手里的权势,杀掉了齐庄公。齐国太史就把这件事当场记录了下来,“崔杼弑其君”。崔杼把这位太史杀掉了。而太史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记录下了这件事,也被崔杼杀掉了。太史的第三个弟弟继续记录这件事,崔杼没有再杀,而是放过了他。此时,南史氏听到太史及其弟弟接连因为记录崔杼弑君一事而被杀,就赶了过来,要接着在竹简上记录这件事。因看到太史的第三个弟弟没有被杀,而且还是把崔杼弑君的事记录了下来,这才放了心。

这里,暂时不评价太史及其弟弟们的公正、秉直和刚强的精神,这里只是要说,当时的史官们,所做的主要工作不是研究过去的事,而是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至少在今天看起来,那时的史官与今天研究史学的人们,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史官们关注的是当时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关注与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情,这件事要由史官们来做?这可能与中国历来的所谓历史感是有点关系的。中国人,特别是古代的先贤们,很清楚这样一个道理,今天发生的事情,到了明天,就成为了历史。而对于历史,必须记载真实。只有在事件发生的当时,或者在最近的时间内,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地忠于历史。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来描写这个事件,那么就有可能发生错讹,甚至变形。这样的记录就不准确了,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因而就失去了可信性。

司马迁写《史记》,历史的人们与今天的人们都给予了极大的赞扬。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评价之高,也可见在这里,也涉及到文史哲不分家的问题。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史记》是文史不分家。然而,后人们也有所质疑,司马迁的《史记》写得那么生动,那些生动的细节,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在司马迁之前,并没有那么详细的历史。在先秦时候,有孔子写的《春秋》,更有左丘明写的《左传》。《左传》的描述还要更详细一点,而《春秋》也不过就是一笔带过。但司马迁写的要更详细得多,这些细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司马迁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那么我们只能判断,他写的那些细节应该都是先辈通过口传口述而流传下来的。当然,在口传口述的过程中,总会有遗漏、错讹、变形,从而不会那么绝对准确。至于在《史记》里,是不是也有司马迁自己杜撰的情节,我们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断,但这样的可能性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

前文提到的那位史学研究生,在后来成为高校的教师后,对于她当年的调查报告到底是不是属于历史学,她现在的回答很确定,就是那不是历史学方面的东西。这或许是针对她在进行调研过程中,不太可能从历史的角度上来思考一些问题有关吧?但是,这样的调研报告拿到今天来进行研究,其史学的作用与效能就会大得多。因为这篇报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文献,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其现实意义已经比当初刚刚完成这篇报告的时候已经有所减退。而其历史研究的意义则在不断地提升。

我也做过一段口述史的事,只做过一次。被我采访的人们所谈到的事情,其中有很多都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而在几十年前,在他们风华正茂的时代,这些事情还没有成为历史,还是对他们有着极强现实意义的事件。但时过境迁,这些事件现在终于都成为了历史。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浪浪钉[超话]#
今天刷b站的时候刷到了卷福参加华生的婚礼,突然就有感而发,卷福和华生也不是所谓的爱情啊,但就是好好磕,甚至无法准确定义他们的感情,很暧昧又很高级。然后就想到了俊哲,比起纠结他们是不是真的爱情,我好像更磕他们的相互成就,幸得一知己,足以慰风尘,你是我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赏花、读书、喝茶、听曲,是夹缝里的阳光,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诗意和点缀。(吕俊杰高徒傅耀鸿,降坡泥,130cc,球孔)#紫砂壶# #茶生活# 详询+薇 26307
  • 刘镇伟说周星驰和朱茵热恋那会儿,是动了结婚的念头的,而且还很强烈,周星驰对他说:“我想结婚。#八卦手册##我要上热门##热点##电影##明星##易烊千玺奇迹成功
  • “我们回答群众问题时速度更快、解答更清晰准确,就能为市民省出更多的时间。!
  •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要日常维稳的话,怕换季敏感、刷s翻车的话,就没必要买过高浓度的油橄榄叶提取,可以选择低浓度的作为辅助,多维度改善肌肤状况,舒缓修护,同时对整个护
  • 当父母对孩子说别害怕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确实存在恐惧,但是父母要求孩子拒绝这种感受,实际上他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比如说你可以体会一下你现在的情绪,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
  • 因为模特脸型皮肉均实,面部脂肪少(类似章子怡)尤其是额头和下巴曲线弧度不大,不太满足翘鼻对应的饱满额头和翘下巴,所以这个案例更适合直鼻,直鼻更能凸显模特清冷的气
  • 由于纪旺西是植物成分的,用起来对皮肤没什么伤害和刺激,虽说不是速效的,但是能慢慢调理修复激素脸肌肤,于是就果断订购了2个周期的纪旺西。中医可以治激素依赖性皮炎吗
  • 39.我一直觉得有机会,我应该是个合格的恋人,温柔大方善解人意之类的,但是一不小心太喜欢你了。33.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 随着医学的发展,已经可做到唇腭裂孩子在外观上接近正常人,修复后的上唇解剖结构自然。喂养的护理由于唇、腭裂的新生儿吸吮对口腔内负压不够,吸吮力不强,有时乳汁可误入
  • 请假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舒舒服服的洗一个热水澡,久违的皮肤管理,下楼就有最爱的腊肠和炒的脆脆的土豆丝,饭后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泉州探店|新店速递·藏在梧林古厝的
  • #琪诺优选# 我们总是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疲于奔命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是灯火阑珊处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真实!我们总是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疲于奔命却忘了人生真
  • ​但是看到这一幕的祖母似乎并不开心,她认为我是在帮倒忙,心灰意冷之后的我发现魔法屋开始坍塌了,大家的魔法都丧失了。我出生在一个庞大的家族——马利加家族,我的家族
  • 至于动力,目前官方并没有透露该车的具体信息,我们猜测新车很有可能会使用2.0T+8AT的动力总成,而售价则有望在25-33万元区间,届时想花30万买豪华车的朋
  • Review Xà bông nghệ MEIN dùng có tốt như quảng cáo không, có trị mụn lưng được k
  • 学写五言律诗,完成作业,请大家指正。[合十][合十] 1.五言律押四平韵(平起平收) 五律·社区志愿者(下平七扬) 身穿红马褂,佩戴小徽章。 虽已近花甲,
  • 最近经常在大晚上吃夜宵,所以体重直线上升,这家生蚝店位于溧水弯子口转盘,在溧水开了好几年了,一到晚上生意特别高,到凌晨一两点还有很多客人,我吃的这个叫情侣小咖,
  • 乡下的生活真的很舒服啊 聂先生说再过几年把家里重新建过 以后养老了回老家也是很不错的 时不时打打麻将️ 想运动了有专业羽毛球️教练陪练一下 小朋友一起自己玩耍
  • 【忙起来了!丝路软件城企业元气复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抗疫,西安终于按下了复苏的重启键。自1月24日起,全市降为低风险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恢复正常办
  • 张艺兴,生日快乐!!! 时间过的好快啊,这是我陪你过的第三个生日。三十而立,人生的一个重@努力努力再努力x 要的阶段,我还是会继续陪着你,陪着你看看沿途的风景,
  • #宝宝成长记录# 1Y4M1D 早上醒来就想出房间,粑粑先出去了,看着光亮就指着要哭。 中午麻麻一开门看到这妞自己在围栏里,站着抬着头正在津津有味啃着纸。。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