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原因值得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每日一道#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贫道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很喜欢的一段话,
末经他人苦,
莫劝他人善,
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没穷过,就别说,何不食肉糜,
没苦过,就别说,给生活加点甜,
不知道他人的经历,
就别指责他人的选择,
远离身边那些未知全貌,
就劝你宽容大度的人,
因为这个世界上,
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人和人,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经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辛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负重,
不懂,就不要妄加议论,
不明,就不要随便干预,
所以记住,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周四好!

早晚课背诵四种清净明诲断淫念

  有一对青年居士夫妇请教妙法老和尚,说自己皈依佛门后,鸡鸭鱼肉蛋没费事就戒掉了,酒和烟随后也相继断除,唯独戒淫欲,虽尝试几次均告失败。男居士说每当自己心中生起欲念时,也曾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但终会被淫心所取代,事毕苦恼不已,请老和尚赐教。

  师父开示:你们能精进修行,令人赞叹。莲花之所以圣洁,在于它能出淤泥而不染。释迦佛离开娇妻爱子出家修行,实际上就是示现给我们修行成佛的必经之路。在家人若能断欲,如出家无异,将成为世出世间修行人的典范。

  念观音菩萨圣号就可以帮助你止住淫心。但不是在淫心已在心中生起时才求助于观世音菩萨, 而是在平时就要“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最主要还是要先明理,明白之所以要断淫欲的道理。“明理即事”——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自然成就。“即事明理”,在实行当中再去体悟其中的道理,这样才会更加牢靠。

  所以建议你们把《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背下来,从“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开始。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背下来之后就能在空闲时随时默念,或小声念。如早晚散步时,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外出时都可以利用。背诵一遍约需十分钟,每天少则一遍,多则更好,尤其临睡前,一定要背诵一遍。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你自然有无量的功德。如是这般修持,三个月之后,一定是“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断性亦无”,就是连自己已经断了淫欲的念头也没有了。与时俱生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法喜充满的境界,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这是断淫欲的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圣境。

达到这种“身心俱断”之后,可以不再背诵“四种清净明诲”(当然也可以终生受持),因佛的教诲已铭刻在了心中。

  这时才会发现,过去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莫过淫欲”是错误的。淫欲带给人的只是瞬间即无的快感,而不是快乐,因为相继而来的疲劳,精疲力竭,

  不是乐而是苦,更别说由此而产生的疾病,夫妻间的矛盾,离异,乃至死亡,皆源于淫欲炽盛。

  淫欲如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天经地义。除此,应当适度和节制,而修行人则必须断除,因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有个别人在断欲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偶然出现无梦遗精,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会自然除尽。

  “精疲力尽”,实指多淫欲的人,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减寿短命。

  “养精蓄锐”指的是断除淫欲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体内的精华,会蓄结成坚硬无比的舍利子。断欲的时间越长,圆寂火化后留世的舍利子越多。舍利子是视同佛菩萨的圣物,世人诚心礼拜者会受益多多。

  所以,如能戒除淫杀盗妄的修行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17年12月27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墨梅”奖颁奖典礼圆满结束。出席此次颁奖典礼的领导老师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伟、校长杨金华、党委副书
  • p1和@小叽JJJ 叽叽一起在@匠人绘CG艺术 的展位吆喝了一下午 p2感谢叽叽的摄影师朋友(555他太忙了还没有加上好友) p345是#cd25#上我追着找着
  • #一起家庭教育# 最近很热的新闻,如图。 什么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的改革内容:一个是“逐渐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另外就
  • 宝莲灯前传 杨戬为了让哪吒顺利复活独自冒死去挡天兵的时候,因为不想哮天犬再因为跟着自己受到伤害,宁愿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把他推开甚至不惜伤他,哪怕被寸心骂忘恩负义卑
  • #鹅小姐衣橱show# 每当我们看到 Richard Quinn 、Schiaparelli 的衣服会觉得难以穿着时,Cardi B女士就会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 医院5万个号源被浪费:黄牛不止,爽约助推! 预约诊疗为患者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个「怪象」:一边是患者抢不到号而高价找黄牛;另一边是医院因患者爽约,造成大
  • 【京畿枫叶季 - 城南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秋天追枫 当然不能错过 #韩国学中央硏究院# 这个私房景点! 被浓浓韩学底蕴呵护、孕育的枫叶美景 你来赏过了吗❓
  • [给你小心心]#刘宇宁啊默契# [给你小心心]#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给你小心心]#摩登兄弟[超话]# 我的眼中没有星辰大海,没有纸醉金迷,只有摩登兄
  • #疫情防控# 【速看!钟南山最新判断!】 国内国外疫情走势如何?注射疫苗后还需要戴口罩吗?病毒突变对疫苗的保护力是否有影响?春节过年有什么注意事项?昨天在“
  • 总有人问我有没有必要挽回,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问我,我和它气场不和,五行相克。你想,我是做挽回的,你问我要不要挽回,就好比你问一个卖冰激凌的,你家冰激凌好吃吗?他
  • 想开,是一种收获,看开是一种美德,放开是一种良种,人生何处不相逢,不怕老,不服老,做好人,做善事,真善美,不愧对家人,不愧对朋友,不枉人生修行一场。人老了,曾经
  • 经历这一年,知道了自己不太能在社会上生存,没有心机,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被别人利用却利用不了别人,想报复回去也没有那个本事。别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得吃两
  • 能不能与你看同样的书同样的电影? 前段时间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旁边坐着的是一对小情侣,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时不时的说着悄悄话,那种场景我见证了好多次。 但是那
  • #noonworanuch[超话]# 采访第二部分(完) - 2021年6月16日下午The Cloud杂志对月亮姐进行了超长专访,月亮姐侃侃而谈,回顾了她入
  • #每日一善# [桃花]#阳光信用# 我从来没有如此这般的爱过一个电视剧里的角色。 你是那样的好,唯独对自己是那样狠心。 阿絮,我好希望你快乐,好希望你能一直在
  • 恋爱,真是一件让人心疼又心疼的事情。我们都在努力的去做好自己,可总是又做回了当初的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彼此满意?怎么做才能不在互相伤害?好难好难
  • 真心换真心。是他的清风明月换来我们的真心。让我们在这两个月不散的,从来都是真心的爱和期待。这种曾被针对打击的爱已经形成强大的抗性,打不死,磨不掉,只会在时光的流
  • 一周时间,看完浪客剑心真人版五篇,我宣布,佐藤健,本人心中漫改男主top1,追忆篇yyds,明明是最后一篇,偏偏英文名是the beginning。看完之后细细
  • 不知道能收到多少小红花,还真的挺喜欢小红花,热烈明朗,比玫瑰少了万分爱意,比雏菊多了几分深意,风中摇曳遗世独立,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小红花我会很开心,总比黄白菊好看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没有谁的幸运,凭空而来,只有当你足够努力,你才会足够幸运。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