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楼那,你以前曾问,地水火风四大的本性,我已告诉你,四大的本性是圆融,周遍法界的。但你仍然怀疑,水火两性不能相容。你要知道,水火虽然是没有思想,可是也有它们个别不同的性质。水有水性,火有火性,肉眼是不能看见的。它的性是充满虚空,周遍法界,如对太阳就可以取出火,对著空气,就可以取出水,这就是因为虚空具足一切性,什么性都包括在虚空里。你又疑虚空及大地,一碍一通,怎能充满法界而互相容纳。你以为虚空是空的,就不应该有大地;大地是实的,就不应该有虚空。有空就无地,有地变无空。既有地又有空,怎可说是周遍法界,互相容纳?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富楼那,我现在举个比喻给你释疑。譬如虚空的本体是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没有一切诸相,可是虚空是不会拒绝所有一切相,自然地发挥它们的性能啊!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什么原因呢?富楼那,在太虚空里,太阳的光照出,就有明相;有乌云聚集的时候就有暗相;风吹起的时候就有动相;雨后天晴就现出清相;地气凝聚的时候就现出浊相;尘土纷飞、土和风混合便现出霾相;水澄清就现出映相。(水清而有光辉叫映,尘土纷飞、随风雨而下叫做霾,雨后天晴叫做霁。)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你的意思认为怎样呢?这些不同方式的尘相,是因日、云、风、雨而显现呢?还是因虚空而有呢?若说是依从日、云等缘所生,则堕因缘。若说从虚空而有,则堕自然。富楼那,假若说从彼诸缘所生,那么日照的时候,光明既从日生,则十方世界虚空,应当同属日光的颜色,为什么在虚空里,又看见一个圆圆的太阳?若从虚空生出光明,空性是恒常的,那么当时常有光明,为什么在半夜,有云雾的时候,又看不见光明?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你应当知道,这种光明,不一定从太阳而来,也不一定从虚空而有,但又离不开虚空和太阳。究竟从哪里来?是从如来藏性发出来的。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从形相上看起来,像前面所说的,一个日影变成二个日影,这都是虚妄尘影,循惑发现,似有而非真,无可指陈的。就像空华,本无所有,若再追问它的陵灭,好像要求空华再生,结为空果,真是迷上加迷。怎可以问它互相欺淩毁灭的意义呢?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你观如来藏性里面,本来是真的,并无一切妄相。这个唯一妙觉圆明真心,本来没有地、水、火、风等相,只是如来藏性里,具足一法,一切性能。虽然具足一切法,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和一切功能,但是都能相安无事,各得其所,不会互相陵灭。你怎么还不明白,还要追问不相容纳的道理!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这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真妙觉明之心,和虚空不拒群相的道理是一样,也是不变随缘,圆融无碍的。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这五句是说,地水火风空,这五大有时候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发现。后两句“若俱发明,则有俱现”,是指同处同时,皆可发明。这个明字是指循业之意。汝字则包括九界众生。“汝以空明”者,就是菩萨循净业,即现虚空身。凡夫循染业即现空无边处等。如果以“地明”,则菩萨循净业现实报庄严土,凡夫循染业则现有漏秽土。如若水、火、风明,则菩萨现慈风遍拂,廿露遍洒,毫光遍照。凡夫则有水火风三种灾厄。“若俱发明,则俱显现”,如天人见水似琉璃宝地,可以履之而行。凡夫见水是水,可以取为饮料。饿鬼见水是火,虽渴而不能饮。这皆是循业所感而显现出来的。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怎能一起发现出来呢?富楼那!好像在水中现出自影,有两个人站在一起,一同观看水中日影,则只看见一个日影。如果二人分开行走,一个向东,一个向西,那么,日影也就跟著他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好像变成二个太阳一样。可是太阳根本只有一个,而且没有准确实在的地方。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你不应该强辞为难地发生疑问说:这日影只有一个,为何东西分行就变成二个?但为何在水中又只有一个,这样辗转反复来说一个和两个,无非都是遍计虚妄,究竟没有真理可作凭据呢?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https://t.cn/zQGzEdS

古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心性。

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

颜值,才华,性格,人品,慈悲。

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 这便是那条完整的路径。

- 01 -
始于颜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所以自古人们便津津乐道于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的四大美女,潘安、
兰陵王、宋玉、卫玠的四大美男。

但是容貌却是一把双刃剑。生得美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也可能成为灾殃和祸水。

《易经》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不配颜,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一定程度上都是视觉动物,因为颜值太直接和惹眼,有无才德,所得到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会被放大。

空有颜值而无才无德,这种人现在叫做花瓶和浪荡;又有颜值又有才德,才是世人眼中的人中龙凤。

正如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在另一种说法里替掉宋玉而位居四大美男的人,《晋书》对他的评价便是:“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资,天质自然。”

没有才德支撑的美貌,惹风雨,易凋零。

容貌是天生的,我们无从选择。

而说到颜值,容貌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气质和气场。

正如有的画一眼看上去美,可是越看越乏味;有的却是初看了了,却越品越有味道。

正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生得并不算美,可是有气质或气场,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称其帅哥或美女,并且心里觉得更帅、更美。

而气质和气场,却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是内功。

决定一个人美多久的,是内秀。

识人,要观其内;做人,要养于内。成之于内,自会发之于外。

气质和气场从哪里来?眼中的审美,身上的阅历,脑中的见识,心中的涵养。
这一切,要求你去认认真真修养、踏踏实实走路、多多益善读书。

最直接的便是读书,苏东坡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所谓“读书可变化气质”。

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和打扮,不是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而是看过的事、走过的路、迈过的坎和读过的书。

- 02 -
敬于才华

说到才华,很多人都觉得跟自己无关,其实全错了。

始终坚信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所比不了的地方。

正如有的人专业能力很强,人际交往能力却很差;有的人很擅长跟人打交道,往往又没有自己的核心专业能力;

两方面都擅长的人也有,但也必有他的软肋。

只因上天赋予人的智慧和能量是有限的,某方面强了必有另一方面弱。

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

多数人最大的缺陷不是缺少能力和才华,而恰恰是没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认识,没有去寻找和发现的意识。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只因天地无限,重在均衡,需要通过取长补短去实现。

人的各种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力和时间精力之下,必须规避短处发挥长处才能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西方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木板里最短的那一个。

而人生却不是一只桶,桶再大能装的水也有限,况且中国人忌讳的就是一个“水满则溢”。

人生是一条路,你手中的木板有多长,才能架起多长的桥,才能越过多宽的沟,于是才能走多远的路。这条路,才是通往无限的。

真正的才华,是一种识见,是一种见识。

这样的人,才可敬、可交、可做。

- 03 -
合于性格

性格,一半是天生,一半是养成。

性格有好坏吗?没有。

不论你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火热还是冷静,本身都没有什么好坏,都是这世界丰富性和精彩性的体现,都有其合理应当的位置和价值。

人要坦然于上天的安排,也要去发现其中的潜能。

性格的真正差别,在于残缺还是圆满——你自以为的性格缺点,其实不是源于你的性格,而是你这性格的不成熟。

你内向,困扰于人际关系,这不是内向本身有问题,而是你心性未定,做不到不受他人和世事的干扰;心能定,你的沉默在别人眼里就是沉静有涵养,高深莫测。

你外向,困扰于没有边界感,常常莽撞,这也不是外向有问题,而是你对世事还没有看透、摸准;能够看透摸准再出口出手,你在别人眼里就是有决断有魄力,运筹帷幄。

人生来都是璞玉,性格也是,必须经过雕琢,才能巧夺天工、光彩夺目,而不在这材质是玉石、玛瑙还是翡翠。

所以要像王夫之《读通鉴论》里所说的那样——“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

人与人,性格也有合与不合之别,这是天道,本就如此。

《周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合与不合,承接的是一种秉之于天的缘分,不必把心力浪费在纠结他人的不喜欢或争取别人的喜欢上,有缘的人,无须费力。

看人看走眼,说到底是因为用眼去看。

抛开表面,去觉察一个人的气,感应一个人的性,没有看不准一说,因为这些是装不出来的。

- 04 -
久于人品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太上感应篇》说:“心起于善,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

生活中也常听人说,人品不好的人,走不远。

太多人只是把这些话当做劝善之言,而没有把人品关系自身得失真正当回事。
这是因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如同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站立的是根本,把握的是方向,谋求的是长远;投机盯着的却是表面,陷身的是变数,进行的是赌博。

所以是投资领域出了股神巴菲特,赌场上常见的戏码则是倾家荡产。

善,正是这样一个根本,老子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做一个善良的人,永远做着良善的事,就等于在人生旅程中时时处处给自己把住了大方向,什么都不必思虑都不会有差池。

孟子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生之路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正向势能,如同渐渐聚起一个风口,最终将自己推向天空,得以高飞而远游。
这就是给自己造势。

人有三等:下等逆势,中等用势,上等造势。

做一个善人,就是一个会造势的上等人。善良,其实是一种智慧。

人品不好,走不远;人品不好的人相交,同样走不远。

因为两颗只为自己的心,是贴不近的;没有对对方好的心做铺垫,也是走不下去的。

隋代王通说得好:“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想做一个人生赢家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守住自己的良心,将最有人情味儿的那条路走下去。

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事都会简单很多,一个好人往往更容易从世间得到机会。

而世人的失败,多是因为没有守住,没有走下去。

所以常常得利一时,而不能得利一世。

- 05 -
终于慈悲

何为慈悲?有句话说,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这句话道出的,正是慈悲的真谛。

为什么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因为所有所谓可恨的人,都无不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和魔障,而他们自己也在受着这些心魔的苦。

一个消灭了自己心魔的人,就不会受他人和世事的干扰,眼中自然就没有什么可恨的人。

可是对别人的苦,他是能感同身受的,所以才有可怜。

人的修为和高度只有到这份上,才会生起慈悲。慈悲,是一种境界。

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世间过,是因为只看此心动与不动、自心清净与否的修行心态,更是因为一份慈悲。

说白了,慈悲的内核,也不过是人人皆知的四个字——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到了极致,就是慈悲。

所以佛家还有个词,叫“一体同悲”。

彼时已经挣脱了自私自我之心的羁绊,而与众生合为一体,随众生乐而乐,随众生悲而悲。

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就是佛。

到了这份上,如何不是人品的极致?我们或许达不到慈悲的境界,但至少还可以去尽量将心比心。

那样,就是在努力成为一个慈悲的人。

我为人人,自然人人为我。我利益天下,自然天下归心。

这,就是人间最光明的那条正道。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

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意义那种。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

雷说

萨守坚
(接昨长文)夫人之一身,二熙五行之精而己,圣贤设为法以卫民。证诸于己,大抵法本诸道,道源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会一炁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适量五行之造化,则道法妙矣。愚当会此理于太极未奠之先,而证此理于三才既判之后。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此道何常一日不流通于天地问也。而法或未之闻焉。圣人者作法始肇矣。如今之禹步,皆可考也,而法或未之详焉。既有汉天师阐扬此法,复有宗师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备焉。法乎法,岂道乎。然当攷之往古,参之来今,古既有此法,有触斯应,今虽有法,有祷无应,何也。盖心有邪正之不同,而法有真伪之或异。古人求备于法,其心虚一,其德灵明,无一事之非法,故身无不通之天地也。今人多假此以求售,侵坏正法,眩惑世人,姦巧其心,邪秽其行,即此可知其不足行法矣。又其甚者,大可伤叹。夫雷之声何所别耶。今之学者,分姓立名,各开户牖。有所谓之某雷有法,为之某法,纷纷不根,皆饰欺之论也。学者无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

  夫五行根于二黑,二黑分而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黑,运五行之黑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黑合黑,以神合神,岂不如响斯答耶。夫二黑五行萃于人之一身,非通道者不足以语法也。且如肝气通左目,诀用卯文,取东黑行事;心气通口,诀用午文,取南炁行事;脾气通鼻,诀用中指中文,取中炁行事;肺气通右目,诀用酉文,取西炁行事;肾气通耳,诀用子文,取北炁行事。会此之道,参此之理,则二炁不在二炁,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为风,运而为雷,嘘而为云,呵而为雨,千变万化,千态万状,种种皆心内物。质之圣人之论,有日:精气为物,敛之不盈一握,道之体也。游魂为变,散而可弥六合,道之用也。有道则有体,有法则有用也。皆本诸一而已。若泛举其烦,则千百言而不足,善撮其要,则一二语而有馀。夫苟贪条目愈多,而本真愈失,虽皓首穷经,无所益也。叹夫世变日下,人心日奸。立论者既无所讲,徒尔乎他传法者复无所稽验,明矣。受其诳,亦无轻乎。风非可捕风,影非可搏影矣。黄石公《素书》编,张留侯用之,时为帝王师。简耶,繁耶。愚之所言,今亦倦于喋喋矣。然得师传者如是,故不得不详以告也。抽关开钥,不过在吾身二炁五行之精而已。参之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受者诚思之,毋忽。

  阴阳凝聚,阳在内而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声亦阳也,光亦阳也。光发而声随,此阳光奋击欲出之势。雷缓小,则震亦缓小。雷迅大,则震亦迅大。雷电交至,则必有雨。震而不电,电而不震,则无雨。由阴气凝聚之有疏缓迅密也。雷自是雷,霆自是霆。雷则有声,霆则有光,二者皆阳也。故聚则成形,散则成炁。虽则阴阳聚散,岂自为之聚散哉。故上帝又为之神,以主是炁之聚散耳。今之击物有见其字,或遗其器,往往有之,非神遗也,是以显鬼神之灵。所谓神者,皆前代聪明正直,有功于人者为之。是以其人存一念,无非推济人利物之心,所以形消炁化,而后为雷霆之神也。今人行法,亦是以炁感动耳。故于祈祷之时,亦由乎中。欲起雷,须当檄召雷神,通地气,焚地气符。地气乃阴炁,当阳方壮之时,作用以昇地气。地气则阴炁也。阴气方昇,却包阳炁在内。阳炁为阴炁四合包含而不得出,久则阳炁迸裂而奋击。又当焚召雷符,立应召万灵符,运翼轸作用,催促将吏行事,如意用之。焚毕,其阳愈进,更取天罡真炁助之,阳炁进出,即今电光是也。大凡阴炁包罗阳炁,无窍可出,故用天罡真炁冲阴炁以引导阳气。便如世间人以火点爆杖子,纸在外,即阴炁也,硫黄在内,则阳也。火点处便是天罡气也。惟志者当以此意默会。

  夫雷声奋击,则阳炁一洩也。击之后,阴气复闭,阳气复藏。闭之久则又进裂,则气又一击也。击而又闭,闭而又击。此雷声击搏而无穷,阴阳之炁蒸鬱而成雨也。盖雷霆之震大小,所以致雨亦有微骤也。雷是阳炁,阳炁轻清。雨是阴炁,阴炁重浊。所以一阵雷震,则一阵阴炁压定阳气,蒸而成雨。符篆虽有异名,符者,合也。圣人初立符篆,欲人人皆归大道,皆知信向。其间或有不能文者,但焚符篆,自然应也。今更通诸理而又能文者,加之行移合格,作用如仪,天地岂无感格。

    大凡显幽一理,要当以默会。譬如阳间官司,则有行移,阴间又加符篆事。了办者则日紧一日,时紧一时。如祈檮驱使之事,既召诸将,则当如今日见任官,驱使帅将,无施不如吾意。在行法人临期圆机而用之耳,不可胶柱而调瑟也。度师有言:能召得土地灵,亦可以召役万神。以此观之,如饭饭盖气,气蒸鬱而泪下淋漓也。当多布天罡气以助雷威,焚驱龙致雨符,召雷行雨等符助之。大槃道理已透彻,又不可不先以诚达于上也。凡诚心所至,虽金石犹可动。况上帝乎。须要具述事由,虔奏上帝,尽我虔切之忱,然后却移文合属役龙行雨。太上一应符篆,得之师传。以人为万物之灵,皆禀天地之馀气,但形为梏耳。我举此一念,则天地之气自然感召。然今所以能与不能者,则有贤愚之间也。是亦不必泥之高远之地,只要得其宗,奏得明,身为阴官,何患不能役使鬼神。恐学道之士,有所执为,故及之。

    续风雨雷电说

  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无阴而不能为雨,无阳而不能为雷。雨柔也,而属阴,不能独立,故待阳而后兴。雷刚也,而属阳,阳不能自用,必待阴而后发也。阳得阴而为雨,若是天晴,便起北气化为黑云等。作用之气既起,自有雷电风雨随至,作甩亦同前说起雷法道理。若是祈晴,乃要阴得阳而为风,天气阴而为阳。阴炁凝聚不散,当焚祈晴符,止雨等符,差火将用天罡炁,日君炁布上。阳气既上,阴气凝聚,阳气不得入,远阴气化而为风。更加南炁助之,其阴自被风吹散,自然晴也。刚得柔而为云,刚是阳气,柔是阴气。凡起之先,要通地气,便是云也。地气则阴气,阴气便是雨也。却要会晓得起云处在何处。柔得刚而为雷。阴气上腾,阳气下降,二气击搏则有声。前说极自分晓也。要会得起雷何处,不可执于巽方。无阴则不伏为雨,阳则不伏为雷,雨雷二字,前说极自分晓。

  行法之人要通泰罡,只得泰卦上阴下阳,禹步九迹是也。临。阴阳和风雨时,是阳下交阴,阴上交阳,则是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上下相通,有时雨时暘也。古人不言阳阴,而言阴阳,乃是这箇道理。但能别得阴阳升降,鬼神亦循吾作用,听吾指挥,自然相应。如吾之一身不自能会得此理,徒尔呼吸,谩劳精神。精与神疲,身且不能自立,而况又感格天地鬼神乎。嗣法之士,当知有吾身中造化,然后可以用身外造化。不然,纵有真人神仙亦无如之何矣。愚恐学道者溺于法外,不求诸于吾身之内,故备论未尽,以晓悟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蟠龙老婆我以后常去看你[doge](我的妈呀陆吾你今年太可爱啦!昨天看着桃桃这么难受,而我抱着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哼歌哄睡的时候,忽然微信问我妈:“其
  • 你目前是在25到34岁的甲午运上,大运杀印相生,走喜用神运,对事业发展是有些好运的,但是甲木透干,与原局形成官杀混杂,也会导致做事有压力,易遇到困难和阻碍。你这
  • 啊啊啊他真的一举一动都优雅又美丽不过薇姐的solo我没看够啊冲绳组今日的糖我吃到齁桃桃:今天的桃桃我疯了…第一套衣服我还嫌他嘴上没颜色不好看,小分队一出来我就疯
  • (笨比*3) 刚好晚上了我们就去觅食 回去坐地铁 差一点坐错了线(笨比*4)两个笨比不断怀疑自己的智商...明年见啦[收到]了戴着口罩在厨房煮东西吃 有些
  • 是不荧光的橙色,偏深唇色的妹子可以冲这支,真心安利,就是春夏元气少女的红唇加上淡淡的橘,偏日常,感觉素颜可以,露华浓真的性价比可以,学生妹妹们可以冲了,图片调过
  • 在这个圈子里待久了形形色色的人看的太多太多,我没办法要求所有人三观都与自己保持一致,我只希望那些所谓爱着他的人能少自私点真正意义上的去关心他爱护他;以上言论
  • 其实最好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陪伴,接纳这就是他,他遇到问题,他解决问题,我就支持他,当他提出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别瞎提意见,就好。这次我坐不住了,走到他身边说「要
  • 我还质疑开了很多玩笑,说他是不是失恋了,还是想让我给他发钱了[允悲] 看他很认真的说就是因为想我,我又问他不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吧,他说家里都挺好的,就是太想我了
  • 如今万般无奈走到这一步,我实名举报 并不是仅仅因为昌乐县委书记个人的不作为,只贪图个人的“纸面政绩”更痛心本来可以成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者的昌乐,因个别领
  • 在上海的碎碎念(都是废话还是别看了)来的时候前窗除雾不知道为什么只除了个爱心出来所以这四个小时开的我跟瞎了真没区别(跟在台风天开车真的有得一拼)上海是我一个人再
  • 满目星河,心心念念都是你因你相伴的岁月,是我最美的时光,拈一朵雪花微笑,这个冬天很暖,只因有你承蒙时光不弃,与你人海相遇。#摩登兄弟[超话]#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
  • [挤眼]万物皆可“盲”您与总统套之间的距离仅需218元~下一个锦鲤就是您!中国名优锦鲤大赛因您关注而精彩,待来年“疫”散云开,让我们再聚马山,共赏“泉”“鲤”共
  • 精彩演出看不停~[打call]➡️抽奖入口:⏰抽奖时间:12月29日7:30-16:00奖品设置:音舞诗《春风又绿江南岸》门票10张、儿童剧《少共国际师》门票1
  • 线下机的事情,已经发酵好些天了,数码圈这几天也是挺热闹,回归本质来看这件事情,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这种现象,只是出于良心去为这件事情发声,虽然不能左右他人的选择
  • 诗经里的唯美句子取名: ✿、如雪 ——名字出自诗经: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名字内涵:如是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比得上或及的意思。意指称心如意。雪即雪花,也喻白
  • 赵西音忙将手收进口袋,“抱歉……” 赵西音垂眸看着掌心因为紧握而渗出的血丝,神情复杂。 赵西音忙将手收进口袋,“抱歉……” 赵西音垂眸看着掌心因为紧握而渗出的
  • #鞠婧祎魏枝# gc脏了洗洗[跪了]#鞠婧祎韩菱纱# 鞠婧祎爱豆时期是TOP☝️唱跳俱佳全能艺人舞台轰炸机鞠婧祎❤️魅力缔造者鞠婧祎❤️芳心狙击手鞠婧祎❤️甜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2022年终盘点视频# #任嘉伦一年拍三部戏一个综艺一张专辑# . ☪* ☁. .✧. *· · *. ✯☽ .•·*☺
  • 10二字90小花被网友嘲是普女,她虽然没把自己当大美女看待,但对个人外形还是有些自信的,毕竟以前小透明时期就有很多人追她,走红后身边大多也都是捧着她的人,夸她状
  • 所以,如果是要考这个证书的人,他是不问为什么的,如果不想考的人,就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我之前在某平台上看到一个程序员炒股,但他看不懂财务报表,他就去听了很多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