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中有一个公案:从前,有位远近闻名的国王,名为“一切施”。只要他人有所求索,他都可以慷慨布施自己的一切。文殊菩萨为了试探国王是否真能布施一切,便化现为一位年少婆罗门,来向国王乞讨。他对国王说:“我不需他物,仅想要你作我的奴隶,你的王妃作婢女。”国王回答道:“我自己没问题,但不知王妃能否答应,请容我询问她。”之后便与王妃商议此事,王妃为了追随国王,也满口答应了。随后,婆罗门幻化出与国王和王妃形貌相同的人代理国事。

夫妻二人放弃了拥有的一切,跟随婆罗门上路了。

他们往昔一直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从未受过任何磨难,如今一路为奴为婢,实在苦不堪言。王妃心中十分痛苦,却从不抱怨。之后,婆罗门将他们分别卖给两家人为奴,其间相隔甚远。此时王妃已有身孕,却被善妒的女主人加倍役使。之后王妃在苦役中诞下一子,女主人怒道:“你身为奴婢,还配拥有儿子?!”随后竟然将孩子杀害并掩埋。

几经苦难后,王妃与国王终于重逢。两人见面时,彼此对勤苦只字不提,更无怨怼之心。此时,文殊菩萨显现神变,二人顷刻间便已置身曾经的王宫,一切都未曾改变,他们的孩子也毫发无伤,之前的磨难恍然如梦。两人心中倍感疑惑之时,文殊菩萨于虚空中显现,赞叹道:“善哉!你二人的布施,至真至诚!”

这个幻变般的奇妙故事,讲的就是文殊菩萨以婆罗门形象来乞讨,从而考验发心菩萨道心是否坚韧的事例。

人应该作种种善事,如同众多花朵可以制作很多的花圈(偈53)

毗舍佉的父亲是跋提的富翁,她的母亲是须摩那德咪。她的祖父泯兔则是憍萨罗国最有钱的五个人之一。她非常年轻的时候,佛陀曾经来过跋提。当时,她的祖父带她和她的同伴去听佛陀说法,听完之后,他们全都证得初果。

  长大后,她嫁给舍卫城另一位富翁弥迦罗的儿子富楼那凡达那。结婚当天,她父亲告诉她做一个尽责的妻子要遵守十条规章:

  1.不可以把家中的火拿到屋外。

  2.也不可以把屋外的火拿入家里。

  3.借东西给那些愿意借东西给别人的人。

  4.不借东西给那些不愿意借东西给别人的人。

  5.不管对方是否也有雅量借东西给别人,都可以借东西给对方。

  6.愉快地坐。

  7.愉快地吃。

  8.愉快地睡。

  9.照顾火。

10.尊敬家神。

  这些条文的意义如下:

  1.火代表谤诽,为人妻子不可以向他人诉说丈夫和公婆的坏话,他们的缺点和家庭争论也不可向外人道。

  2.为人妻子也不可以听东家长西家短。

  3.借东西给有借有还的人。

  4.不可借东西给有借不还的人。

  5.对穷困潦倒的亲朋,即使不还,也要借给他们需要的东西。

  6.为人妻子见到公婆时,当起身敬意,不应坐着不理。(对其他长者亦然)

  7.公婆丈夫照料妥当后,妻子方可进食,也应该确保仆人受到妥当的照顾。

  8.这不是说为人妻子可以尽情睡眠,相反地,为人妻子入睡前,应确定所有门窗都已关好,仆人也已善尽职责,同时,公婆丈夫已经入睡后才安心休息。

  9.公婆和丈夫应视之如火般的谨慎照顾。

10.礼敬公婆和丈夫一如家神。

有一天,她的公公弥迦罗正在进餐时,有一位比丘到他家门口化缘,弥迦罗完全不予理睬,她看见这情形,就对比丘说:“请尊者原谅!我公公只吃陈腐的食物。”这时候,她公公听见她这么说,非常生气,就要她离开这个家。她不愿意离开,反而请当初结婚时,她父亲派遣陪她过来夫家,方便她日后在面对任何问题时可以谘询的八位长者前来仲裁。

长者们来到后,她的公公告诉他们:“我用金碗吃饭时,她却说我在吃陈腐的食物,由于这种犯上的行为,我要赶走她!”她解释说:“当我发现公公完全不理睬站在门口化缘的比丘时,我在心里想:既然我公公这一生从来没有做任何的功德,他不过是享受过去世的福报(陈腐的食物)罢了。所以我才说:我公公只吃陈腐的食物。这样的说法难道错了吗?”

  最后,这八位长者认为她没有犯错。她于是说,身为一位对佛法有绝对信心的人,她无法留在对比丘不表欢迎的家庭中。她又说,如果不能邀请比丘到家里来供养,并做其他布施,那么她就要离开这个家庭。她公公因此答应她所有的要求。

  第二天,佛陀和众多比丘就被邀请前来接受供养。正要供养的时候,她请她公公一起来供养,但为他所拒绝。供养之后,她再次请公公来听佛陀的开示,她公公也觉得不应该再拒绝,但他修苦行的师父却不让他去。结果她公公只好在布幔后面听佛陀说法。听完之后,她公公的善业成熟,就证得初果。他因此非常感激佛陀和她,并宣称她就像他的母亲一般,也因此,人们称呼她为鹿母(因为弥迦罗的意思是鹿)。

  后来,她生育了几位儿女。当年结婚的时候,她父亲曾送她一件镶有珠宝、价值连城的外套。有一天,她到祇树给孤独园时,觉得这件外套太沉重,就脱下来,用围巾包好,交给仆人保管。但这仆人却粗心大意地把它遗落在给孤独园。她要仆人回去找,但告诫他:“回去好好找找看!如果阿难尊者已经找到了并且收起来,就不可以要回来,我要把这外套捐献出去。”阿难尊者当时负责保管所有信徒遗留下来的东西。但阿难尊者不接受她的好意,她便决定义卖这件外套,把所得的款项捐献出来。但没有人能出得起适当的价钱,所以她就自己买下来,并用这笔款项兴建东园鹿子母讲堂。

  讲堂捐献仪式完成之后,当夜她召集家庭所有的成员,并告诉他们,她所有的心愿都已完成了,接着她就绕着讲堂走,同时唱诵偈语。这时,一些听到声音的比丘以为她在唱歌,就向佛陀报告。“她是不是精神错乱了?”他们问佛陀。

佛陀解释道:“今天,她已经完成累世以来的愿望,也由于这种成就感,她才会这样心满意足,而用唱诵偈语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她决没有精神错乱的现象。累世以来,她就是个大布施者和积极提倡佛法的人。”

  佛陀接着说,莲华上佛时,她有个朋友是主要的女信徒和赞助者,她在羡慕之余,也发愿希望能具有同样的德性,所以在一连七天供养该佛和众多比丘后,她发了最诚挚的愿望,希望在未来世能成为未来佛的主要女弟子和赞助者。

  莲华上佛就运用神通,观照未来,得知她在未来世会实现她的愿望,所以就授记她的愿望会实现,后来的迦叶佛也为她授记。

  佛陀最后结论道:“毗舍佉在前世强烈渴望作善业,并且确实完成很多善业,就像花艺专家利用一大片的花来制作很多的花圈。”
——节文选自《法句经 故事集》
作者:马来西亚 达摩难陀 长老 著

【庄子:回到本体境地,获得人生的快乐】站在形上的高度看,人生之乐实际上非是获得对大道本体的感悟,对物或人的本来之体的当下感悟应是一切人生快乐的总根源。人活在现象世界之中,始终被纷繁复杂的事事物物牵扯着、拴系着,轻松不得,解脱不得。那么,人怎样才能回到本体的境地,进而获得人生的快乐呢?借用《庄子》的话语:“齐物”、“坐忘”、“丧我”或“无己”。

第一重境界是“齐物”。现象世界里的万事万物,从本体论的立场看,各自都具有自性本体,都依赖于自身而是其所是,每一物,在自己的本体之中,都是一样的、绝对的,都是现象之物之所以存在的最终根据。所以,在依赖于自性本体这一意义上,物与物之间天生就是统一的。《齐物论》说,“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看穿了这一点,就可以获得“道枢”,即顺应物之自然,按照本体自身的面目生存而不为外在关系所左右。

本体状态下的物,就是自然之物。在本体境界里感悟物自身,就是“天人合一”。人与外在的天即物,在本体论上都是绝对平等的实体,人用自己的本体境界去实现与所有物的本体境界的沟通与融汇。我即是物,物即是我。《齐物论》里著名的“庄周梦为蝴蝶”故事,其解不在认识论,而在本体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正是人生之中我与万物化同的一大乐境。

第二重境界是“坐忘”。“坐忘”就是指终止、切断我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从所有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泯灭人我以达到无拘无束、怡然自得的逍遥游境界。把有形的外物、意识,全都否弃;把物处于其中的事都作一一剥落或拒绝,最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物之为物的本体之物。郭象《庄子注》说:“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不仅要忘怀天地,而且还要忘怀自己的身体与知觉,这才是通达逍遥境界的最好门径。

人心意识自身是“坐忘”的最大障碍。人心之本体不断生出仁义与礼乐,反过来又把整个人心之本体一层一层地掩埋和覆盖。人活在关系之中,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本体迷失。坐忘,应当不在一切关系之中,应当超越于一切关系之外,所以任何来自于关系方面的威胁都是无济于事的。此正如《齐物论》所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第三重境界是“丧我”或“无己”。把物与物、我与物等齐同一,把与物的、与人的一切关系全都忘却,这还不够,唯有忘我才是人生最为快乐的境界。因为物我等齐、人我同一,只是消弭了我与外物、他人的矛盾,但只要“我”的自身意识还存在着,我与外在于我的一切存在体之间就是有隔膜的,我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与外物、与他人的统一。《齐物论》中一句“吾丧我”,道出了整个庄子哲学的绝妙天机。“吾丧我”之“吾”,是指已经感悟了大道本体的我,是我的本体;而“吾丧我”之“我”,则显然是现象世界里的我,是处于关系之中的我、世俗的我。

本体状态下的我,应做到“形如槁木”,即对我的体即我的身躯毫无感觉意识,独立自存,自本自根,一应具足,不索取于外物,也不依赖于外物;还应做到“心如死灰”,则不对外物起分别见识,超越于一切关系。

人如始终抱着我的感觉不放,永远不会达到本体之物的境界。佛教哲学主张“无我”、“我空”,力破我执、我见、我识。没有我,就没有我的世界。没有我,人与人之间就没法沟通来往。但是,我也是一座深山,每个人都被困在其中,而无法走出来。

《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就是在心理意识中彻底根除那个能够对现象事物发挥主宰作用的我。至于通过人们的感官去获得对本体大道的证验与确认,则是徒劳的。所以,《人世间》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现象之物是一个有,而本体之物却是一个无。庄子的“虚”,无异于佛教哲学的空或无。只有虚、空、无,才是我的住所,才是我心的住所。这就是庄子“心斋”的真正蕴涵。

人的终极状态在人的本体之境中,人的快乐在人对本体之物的彻底感悟中。从物本体上看每一个物自身,都是绝对的真实,都是真实的绝对。所以,物我同化、主客消融、身心合一是人生活在世的绝对之境。只有在达到虚、无我、我空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每天读国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觉我成了朋友圈健身专家了[允悲] 谁要健身或者减肥都来问我 我跟过好多视频 仪态调整最有效果的首选美丽芭蕾 跟着课程做一个月 整个人都舒展开了 背都直了 谁看
  • 五条悟,[兔子]猫咪中的猫咪,[兔子]小猫中的小猫,毛咪中的支配者,小猫中的统治者,猫猫之主,小猫的终结者,宇宙级小白猫,压倒性的猫咪[兔子]#西游笔绘西行[超
  • 这个时候全靠血液里面的白蛋白把间接胆红素给抓住,才没有造成核黄疸,结果你给孩子吃了一些成分不明的中药,入血以后就可能此外②新生儿的红细胞寿命比我们成年人要短,这
  • 我觉得龚俊很符合东方月初昨晚松潤讀了kura寫給他的訊息(是松潤的經理人安排的,他之前也不知情)「聽說你要做直播,所以我發了這個訊息,這裡是SUPER EIGH
  • 爱这个世界、爱众生,是需要智慧的,有些人的爱是愚爱,看似把自己的所有价值都给了对方,没想到培养了对方的贪婪和自私,因为人性一旦得到太多,就会不在乎和不珍惜,所以
  • 但是,这位天皇用情比较专一,因为身边已经有了皇后——染殿后(藤原明子)就不急于纳妃。藤原长良不依不饶,一定要修改订单,让女儿高子成为清和天皇的“女御”仅次于皇后
  • 没有恶毒的女二,女二是女主的闺蜜,关系非常好的那种,从不害女主,也没有爱上男主。没有恶毒的女二,女二是女主的闺蜜,关系非常好的那种,从不害女主,也没有爱上男主。
  • 尽管有专家指出特朗普被判入狱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入狱也可继续竞选,但这给其竞选之路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特朗普在任期间多次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但却逃脱法律的制裁,引发
  • 规格:39x29x6cm 2020(型号-5)配全套包装发票礼品袋??芬迪DI??小怪兽手包,采用意大利小牛皮,饰以生动活泼小怪兽图案造型,配金属眼珠,活力十
  • [哼]我本来打算自己用来爽一下的,结果来姨妈了,!听到这,思绪飘远,想到小时候我说房间有蜘蛛直接跑过来拍死的阿爸,怕鬼的我不想一个人睡坚定告诉我这个世界没有鬼的
  • 但是有点不好意思啊——很开心 ⁡WE ARE!Let's get the party STARTO!!⁡海人1人でよく頑張った!是合照特辑……们塔塔居然卖了[可
  • 麦昆小白鞋防掉跟鞋垫 麦昆小白鞋增高7IM耳钉 Hobo系列颜值最高的水晶满天星hobo 更多细节— 更多细节— TEENBE范思哲TRIOMPHE亮泽牛皮
  • 仅仅是因为今天看到了“也请给我们材赫一点爱吧”这个帖子,正是因为我也带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其实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我都是偏心彩盒的,一直以来我告诉别人的都是我团偏脆
  • 以前,我时常觉得伴侣就是搭伙过日子,经历风雨过后,我才意识到她给了我温暖的依靠。老婆不仅没有埋怨我,还变着花样做美食安慰我,她总说:“欠的钱可以慢慢还,我的工资
  • 星敏感器就像卫星的"眼睛",负责捕捉天空中的信息,而卫星的控制系统就像"大脑",负责分析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星敏,
  • 但刘对秦感到不安,放下心来,让小秦写书面申明,每一年给小刘10万余元,并表露刘在照料他的日常生活。接通裁决书后,秦很不服气,以为只是和刘出现了不正当的恋爱关系。
  • 这8只连续一个月跌停的个股中,*ST中润此前多次“ST”其他7股均为首次被“ST”。这8只连续一个月跌停的个股中,*ST中润此前多次“ST”其他7股均为首次被“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2024年2月22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马脊梁矿因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规定,被罚款2万元。2024年1月2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马脊梁矿
  • 324 表链、垂直表耳和链节本身的形状之间的完美和谐;在王子复刻表交易市场,您可以查看大量精选高仿万国小王子腕表的供货信息,并且您还可以浏览万国小王子高仿商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