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應變協調中心籲市民保持風險意識 及早接種疫苗共同建立社區免疫屏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7月26日舉行記者會,衛生局羅奕龍局長、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醫生、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藍同好處長、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李德輝處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梁亦好協調員共同會見傳媒。
羅奕龍局長表示,因應鄰近地區疫情的不斷變化,澳門亦以不同形式,包括新聞稿、電台訪問等將調整的防疫政策及措施向公眾發佈及呼籲。他表示,7月26日珠海市出現1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珠海市在得悉後亦已即時採取系統性疫情防控措施,今明兩日珠海將進行全員核檢,並即時將香州區列為監控區域。此外患者活動軌跡和到訪的場所已被列為封控區域,實施封閉管理。他強調,澳珠兩地人員往來頻繁,不少居民及外僱居於珠海及中山,因應相關個案,澳門出現社區傳播風險增加,故呼籲所有居民及外僱,尤其是居住在珠海及中山的人士要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及注意個人衛生,及要留意自己與19日至21日期間珠海新增個案的活動軌跡和相關場所有否重疊,重疊的話須向當局登記並儘快進行核檢。他亦指出,由於中山與珠海的個案,均來源自南京祿口機場,故當局將實施新措施,即所有7月14日或以後曾到過南京祿口機場並已入境澳門的人士,需要接受醫學觀察,直至離開南京祿口機場14日。而根據澳門健康碼的申報及入境資料,初步約有150多名相關人士,當局將聯絡他們進行醫學觀察。他呼籲市民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和指引,及早接種疫苗,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共同建立社區免疫屏障。
就記者問及因應鄰近地區疫情,本澳會否改變防疫措施,如收緊通關便利或進行全民核檢時,羅奕龍局長表示,當局調整任何防疫措施均基於最新的風險評估,根據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資料顯示,與南京機場相關的個案多達98人,涉及五省八市,其中兩市為珠海及中山,故澳門出現社區個案的風險已增加。而珠海市今明兩日將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其結果具重要參考作用,若發現多人呈陽性,本澳必然將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同時,本澳今(26日)起亦會對一些曾在7月14日或以到過南京機場人士採取更嚴格措施,在隔離前會進行抗體及核酸檢測。至於通關便利措施的調整,則會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當局會作動態研判與調整。他表示,現時當局已做好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預案,但仍要按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進行全民檢測或分區檢測,因為疫情複雜多變,很難有一個既定公式可以作參考。呼籲市民目前在澳門進行的各項活動均須遵從最新的防疫指引,嚴守各項防疫措施。他指出,很多居民尚未接種疫苗是認為澳門安全,但從最近各種事件反映,社區安全非必然,他呼籲市民一定要有風險意識,澳門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出現社區個案,在目前社區安全之下居民更應儘早接種疫苗,只有充足的免疫屏障才能使澳門具備抵禦疫情風險的能力。他亦強調,本澳制定防疫措施的原則是以公共利益為基礎,也遵循適度原則,根據現有風險水平而實行合適的防疫措施,在抗疫的同時亦要兼顧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當局會持續科學研判,動態調整防疫措施。
戴華浩醫務主任表示,截至7月26日,本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已連續484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包括無症狀感染者),沒有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病例報告。累計確診病例59例,累計死亡0例,累計出院53例,57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僅2例為輸入相關病例,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目前,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有6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外地曾確診無症狀復陽病例,1為康復期隔離人士, 8名從高危地區入境抗體陽性人士,12名密切接觸者。7月23至25日連續3天的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共有38,297人次。
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資料方面,截至7月26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488,756劑,已接種人數共有278,050人,其中僅接種第1劑有65,631人,已接種第2劑有212,419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15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15宗輕微不良事件(12例為國藥滅活疫苗,3例為BNT mRNA 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2,085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6宗嚴重不良事件,2,079宗輕微不良事件。
就記者問及市民是否對疫苗安全存在擔心的問題,他表示,市民對於接種疫苗的熱度,從今年2月9日至今,經歷了不同起伏的階段,由最初的每天數百人到最高峰約1萬人次的情況;接種疫苗最大的誘因主要是疫情發展的情況,上一次最踴躍接種是在廣州出現疫情後,而現時接種量又回到疫苗接種初期的水平;他強調現時本澳面對的風險已逐漸升高,故再次呼籲市民儘早接種,而就疫苗引起的真正副作用,他再次重申相關副作用很輕微,嚴重急性過敏反應的發生率亦僅為百萬份之一至六左右,出現機會很低。澳門現時提供的兩種疫苗的有效性分別為80%(國藥)、95%(BNT mRNA 疫苗),兩者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機率均為100%,是目前世界上最優質的兩種疫苗。另外,目前本澳12歲至18歲人士已接種mRNA 疫苗的約有2500人,當局將在9月份針對相關人群作進一步的宣傳及外展工作,以提升接種率。
梁亦好協調員報告, 7月23至25日連續3天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共新增398人,其中澳門居民113人,非澳門居民285人。截至昨日,累計醫學觀察人士有44,205人。現正進行醫學觀察人士有2,088人,其中2,064人在指定酒店、14人在漁船、10人在衛生局設施。
而因應珠海新增 1例本土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個案,她呼籲在7月19至21日期間曾與珠海新增個案有活動軌跡有重疊的市民儘快登記。
她亦宣佈,因應台灣地區近期疫情趨緩,自2021年7月27日零時起,所有因在入境前21天內曾經到過台灣地區而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21天醫學觀察後的人士,毋須再接受7天自我健康管理。
在回答記者時,她就珠海新增1宗本地個案補充指,暫時未收到內地通報,指澳門有任何人士因此列為密切接觸者及次密切接觸者,她呼籲有共同活動軌跡的人士儘快向當局登記。而就早前的中山本地個案,至今本澳有3個密切接觸者及3個一般接觸者及14名次密切接觸者,均已在指定地點進行隔離醫學觀察。7月25日亦收到內地通報,1名澳門居民屬於中山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已在佛山高明區進行隔離,其同車有49名澳門居民列為次密切接觸者已在佛山市進行隔離。另外,目前在指定酒店共有8名因曾到過南京的人士在接受醫學觀察,另於7月14日或之後曾去過南京祿口機場並已入境的人士,約有150多名,當局將作出相應的跟進工作;而就其家人,他們的健康碼將轉為黃色,當局並會於稍後另行安排其進行檢測。
會上,藍同好處長匯報了在指定酒店進行醫學觀察的人數,李德輝處長則報告了市面情況和出入境情況。

【中国国企董事长殴打国际宇航科学院两院士背后】近日,一则“谋求推荐院士不成,航天投资董事长打伤两院士”的消息在中国刷屏。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初,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授权的投资管理主体的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张陶疑因寻求王晋年和吴美蓉(女)推荐其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不成,在晚餐和餐后送两位院士回住处期间,对二人大打出手,致使王晋年肋骨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损伤,吴美蓉脊椎骨折、住院手术。而网上流传的一份落款为航天控股出具的“情况说明”则指出,网上流传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目前,张陶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受害人:饱受打击,时常哭泣

深圳《中国基金报》报道,根据网上流传的文件显示,今年6月6日,张陶以汇报航天投资情况为由,约IAA吴美蓉和王晋年两位院士一起聚餐,吃饭席间提出让两位院士推荐其入选IAA院士。王晋年觉得与他是第一次见面,以前也不了解他,感觉他评选IAA还不够资格与条件,尤其王晋年在IAA所属是基础科学学部,对张陶在航天基础科技方面工作了解很少,王晋年就说认识认识了解了解再说。

张陶突然就开始发起火来,说他搞得很好,十年把公司从8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到现在上千亿元。王晋年你混的这么差,这么缺钱,你王晋年跟着我,让我投资才会好。王晋年听他讲完就说你有钱是你有钱,我穷归我穷,你有钱你给中国航天的梦想作了什么贡献?我没钱我做的是实现我们航天梦想的事。

随后张陶恼羞成怒,暴力殴打王晋年院士。86岁高龄的吴美蓉院士见状十分惶恐,强烈要求离席。

当晚10时30分左右,张陶和其公司下属送两位院士回到王晋年在北京的住所。在王晋年乘电梯前,张陶背后一脚将王晋年踹翻在地,对王晋年开始殴打。之后还将吴美蓉推翻在地,并将王晋年从电梯中拽出继续殴打。

依据文件附带的监控录像截图,张陶有脚踢、锁喉王晋年的动作。大约当晚23时17分,张陶还冲入电梯,对后来已经进入电梯的王晋年和吴美蓉继续殴打。

依据航天中心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吴美蓉胸椎轻度压缩骨折,腰椎滑脱。依据北京306医院和积水潭医院出具的王晋年的诊断证明,其多处肋骨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损伤。

据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7月2日,目前在王晋年北京住所暂住的一名人士称,事情正在处理中,王晋年还在医院。有接近吴美蓉院士的一位人士透露,吴美蓉仍在住院,“受打击太大,情绪不好,时常伤心地哭”。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网上一份落款为航天控股出具的“情况说明”指出,称网络流传举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此“情况说明”称,事发当天,张陶与吴美蓉女士在公司交流投资项目,吴美蓉安排王晋年随行。根据交流情况,张陶表示该项目与公司投资原则有差距,需进一步论证,王晋年对此非常不满。在会后就餐期间,王晋年不断辱骂国家、辱骂航天,张陶出于义愤与其发生争执。餐后张陶亲自送吴美蓉回家,在吴美蓉所住小区再次与王晋年相遇,双方发生口角与冲突。全过程中有专人搀扶照看吴美蓉,绝不存在殴打吴美蓉的情况。

北京警方证实,张陶与吴美蓉和王晋年等人在某餐厅共同就餐,期间张陶、王晋年酒后发生口角。当晚22时40分许,张陶和王晋年再次发生口角,后在王晋年住所单元楼道和电梯内,张陶多次踢踹殴打王晋年。期间,吴美蓉在劝阻过程中因被张陶拉拽、碰撞,两次倒地。司法鉴定机构对王晋年出具了轻伤二级的鉴定意见。目前,北京朝阳公安分局已依法对张陶刑事拘留。不过,对双方发生口角的具体原因,警方暂未透露。

施暴者管理逾2000亿资产

从各方通报来看,虽然原因并不明确,但航天投资董事长打人已是事实。

据广州《时代周报》报道,航天投资可谓是航天圈的“明星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008年3月正式运营,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下同)。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末,航天投资管理资金规模为2240亿元,自成立以来持续盈利,利润年复合增长率74%,累计分红及缴付税金163亿元。2019年,航天投资利润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69.4%。航天投资官方公众号上显示,张陶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7月1日。

航天投资官方微信显示,张陶在2018年12月成为航天投资董事长。此前,其先后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经营部经济技术合作贸易处处长、香港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开发部总经理、香港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营投资部副部长等。

航天投资旗下有多家基金与控股公司,参股的上市公司共有15家。工商注册数据显示,目前张陶仍担任包括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在内的4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在6家公司担任董事长等职位。

而王晋年和吴美蓉两位是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公开资料显示,王晋年现任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遥感大数据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与应用工作,是中国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领域早期开拓者之一。

天眼查显示,目前,王晋年在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遥感科技集团”)等21家企业任职,其中11家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13家企业担任高管,6家企业担任股东。

其中,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是在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政府2005年签订的院市合作协议指导下,为加速推进中国科学院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而成立。

吴美蓉,1936年生于江苏常州,后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航天科技专家。现为亚太空间多边合作空间技术应用首席专家,曾任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筹备组负责人、主任、资源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2014年1月10日,在华盛顿召开的世界航天局长峰会上,吴美蓉被授予冯·卡门奖,以表彰她50多年来为航天科技事业和国际航天合作做出的突出贡献。

一位航天圈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航天圈而言,这是一个负面恶性事件,希望能尽快出调查结果。

殴打院士近一个月 张陶仍在上班

虽然张陶拳打脚踢两位院士性质恶劣,但他在事发后近一个月才被停职。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7月2日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位乔姓董事长秘书在接受采访时称,事发后,派出所已介入调查,结果未出,公司已将此事上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这位乔姓董秘还称,张陶仍在正常上班,但当天不在公司。而这距离事发已近一个月。

在北京警方通报航天投资董事长张陶打人细节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坚决支持警方依法处置,绝不姑息。后续,将根据事实情况,作出依法依规处理。目前,张陶已被暂停履职。

而随着事件发酵,也引发业内对于此次事件在法律层面的探讨。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表示,就目前新闻报道出的材料来看,航天投资董事长张陶的打人行为可能已经涉嫌刑法的故意伤害罪。如果张陶在请托未果的情况下蓄意尾随殴打两位院士,并致使两位院士多处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挫伤,这已经达到了轻伤以上标准,上述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客观条件,没有违法阻却和责任阻却事由,涉嫌故意伤害罪。

不过,按照另一种说法,张陶也可能是由于义愤和对方出现争执。对此,付建律师认为,两人互殴如果是两位院士先动手,张某可能会是正当防卫,但是两位院士都是老人,且如果真的把两位院士打成脊骨、肋骨骨折,明显超越防卫限度,属于防卫过当,依旧不影响故意伤害罪的成立。但是两人互殴和出于义愤会对犯罪量刑产生一定影响,对张陶可能会从轻处罚。

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王讷敏律师则表示,如果有互殴情况,不一定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双方互有过错,一般依据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双方进行治安处罚。如果由对方言语上的挑衅、辱骂行为引发的殴打并不构成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酒后打人对处理结果并无影响。两名院士的年龄会是法院量刑考虑的因素,但不一定会影响判刑。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逸聪律师表示,抛开涉事人员身份,针对伤人事件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打架行为没有触犯刑法,但符合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则涉嫌中国刑法第234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侨报新闻速递# https://t.cn/A6f9pbbV

【面板】TCL科技最新交流纪要

时间:2021年6月15日
参会领导:公司董秘廖总

一、最新行业及公司情况介绍
1、行业情况更新
目前TV大尺寸经过数年厮杀,已经格局重塑,目前还在延续。而中尺寸的情况之前我们在T9新线规划也做向各位做过报告,包括供需两侧和新产品应用,这块目前也变化不大。此外,小尺寸方面,无论是OLED还是LTPS我们之前也做了很多交流,目前来看,从中长期来看,相比较三个月到半年前,没有看到大的不同。

简单来看,长期的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与否决定了面板行业周期性是依旧向过去那么强还是出现弱化的趋势。同时,整个供需关系处于均衡格局下,那么产业竞争格局会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到本月为止,面板价格应上涨了12个月的时间,最直接的原因是短期疫情爆发导致的供需关系的错配,而现阶段我们认为供需错配正逐步向平衡方向恢复。同时,在另一个水平来看,尽管价格涨势超预期导致了老旧产能退出的放缓,但是我们也看到韩厂更多是出于供应保障的考虑而非盈利能力。并且从产线的竞争力和代际差距以及规模优势等方面来看,我们也认为产业转移以及行业份额向头部CR3集中的趋势不变。所以我们整体的观点和原来一样,就是供给的改善和集中度提升使得行业周期性在未来三年会呈现弱化的趋势。

在需求方面,从过去十五年来看,TV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市场,不论是08年金融危机还是20年疫情,TV销量始终稳定在2-2.3亿台之间,因此我们展望未来几年,并没有看到全球TV市场会有大的波动。短期来看,虽然北美市场在最近几周出现了环比下降,但我们理解这是一个区域性,由于补贴推波以及疫情恢复带来的局域性的影响。各位知道,整个TV市场中,北美占比18-20%,与之相当的市场还有西欧、中国、印度东南亚以及南美和非洲市场。所以全球来看,天然形成了一个组合,比较好地屏蔽了TV市场的区域性波动。所以我们更推荐大家关注全球总出货的数据,在我们观察来看,过去几年,整体的波动是很平稳的,因此我们不太认为个别地区的波动会导致全球全年TV销量出现下滑。中短期来看,整个TV、IT的组合型加权平均价还在逐季上移,价格中枢有了较长期的变化。从未来几个季度来看,我们观点没有变化,首先随着Q4进入消费淡季,面板供需关系会从供不应求逐步到供需平衡、以及极短时间的供过于求。另外,从去年六月至今,各个尺寸的上涨幅度是不同的,32寸为代表的的小尺寸,涨幅达到180%,而像65、75寸这样的大尺寸,涨幅在60-70%。我们认为未来小尺寸会出现滞涨甚至调整,而大尺寸我们依然认为,一方面短期会保持强势,同时中长期,受益于大尺寸战略清晰以及集中度远高于小尺寸,因此波动将更平滑。

库存方面,目前,面板厂库存还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另外,整机厂方面,虽然在中国的部分厂商在部分区域内有一些整机库存出现略微上升,但是从整体库存来看,目前仍然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2、公司情况更新
2020年全年营收465亿,包含三条满产满销大尺寸线T1、T2、T6,以及两条小尺寸线T3、T4。21年Q2并表三星苏州T10,以及T7爬坡(目前20K、年底60K、明年100K)。所以总体来讲,我们看到华星的整体面积产能还会有60%以上的增长。

此外从整体产线结构也会有变化,过去我们90%以上的产品是TV出货,而从19年开始我们把IT产品和商显作为我们下一个成长的关键要素,这使得我们拿出T1、T2、T6线部分产能来进行IT产品生产,这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率下降,但是给我们的IT产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TCL在IT和商显上的利润率水平已经不低于TV产品,所以我们对T9线在在未来几年成为我们除了TV之外的另一个关键增量。同时,我们会把T10原来97%TV、3%IT的产品结构调整为70%和30%的关系,从而使我们TV线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TV尺寸结构方面,虽然32寸涨幅很高,但我们55寸以上占比80%以上,而且我们没有计划向小尺寸调整,因为我们认为未来无论是大尺寸化还是Mini LED背光新技术的发展都会推动TV向55寸以上尺寸转移。所以产品结构调整中除了IT、商显放量之外,我们希望TV结构进一步向大尺寸靠拢。同时,我们的客户结构也在优化,我们今年成功导入了海外主要客户,并且提供高端产品。同时,我们的IT商显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电竞显示器有望全球第一。
同时我们做了大量产业布局,我们希望一方面推动产业链的国产化,同时在关键核心器件上取得竞争优势。这样保证了过去12个月,无论是玻璃厂保证还是DDIC缺货,对华星的影响都是业内最低的水平。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希望华星光电,可以从2020年480亿的营收向2023年1300亿收入迈进,此外,我们的光伏、半导体以及金融投资,将整个TCL科技营造一个成长性极强且稳健企业。

二、Q&A
Q:6月份涨幅趋缓,如何看待下半年?
A:从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来看,小尺寸价格应该会有向下调整的空间,而大尺寸调整空间不大。目前供供给来看,小尺寸依然是有货的,虽然并不宽裕;但是在65寸及以上,目前在全球范围仍然是缺货的局面,即便是兄弟公司TCL电子也面临大尺寸缺货。
这是由于全球生产32寸家数远远大于65寸及以上,再加之大尺寸化趋势加速以及面板整体价格提升。此外,我们认为DDIC短期不会缓解,所以终端厂商会继续选择在高价值产品着力,因此大尺寸和小尺寸预计将会分化。

Q:近期新产线的传闻较多,如何看待面板长期供需结构?
A:简单来看,新线投产需要36个月,所以在三年内,我们看不到任何变化。第二点,过去数年,LCD的产品形态发行巨大变化,显示效果在不断的升级,于此同时,面板产线的不断升级。尽管价格好的时候老产品可以退的晚一些,但是老旧产线在技术上以及切割效率上的巨大劣势最终会加速其退出,因此我并不太认为老旧产线放缓会对行业产生格局端的影响。第二,印度的新建产线计划,我们知道中国从2003年进入行业,到2008年开始有规模的扩张,但今天2020年,首先投资的规模达到数千亿万,这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这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不认为这会在未来5-8年时间会是一个挑战供需关系的事情。最后关于友商可能的新线,因为没有披露我们也不太了解,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未来平均中位数的TV、IT销量可以保持稳定,在未来几年时间,随着每年1-2寸的大尺寸化发展,那么到2024年行业会出现绝对不足,所以我认为有一些头部企业主动进行产能扩张这对行业来说不是一件坏事情。

Q:苏州线当前经营情况?
A:苏州线3月31日并表、Q2贡献业绩。关于苏州线我们核心几个要点:1)要尽快接手来改造重组,在半年到一年一斤达到130K产能规模。2)我们希望通过供应链优化,来降低成本,大概需要两个季度时间;3)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希望苏州线承载更多非TV产能,来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健。目前来看,整体进度是很不错的,盈利贡献和T2线差距不太大了,Q3季度末会比较接近T2,明年甚至会接近T1线。

Q:公司季度产能增长节奏?
A:T7线二季度平均10K,Q4平均50K左右;另外,二季度T10还达不到满意的状态,处于交接过程中,而到了Q4这条线回到80%以上的稼动率。所以产能会凭空增长一条半。此外,价格波动是逐月的,如果我们从季度来看的话,Q3相对Q2肯定还是上升,Q4会持平或者略有下降。我们不太担心Q4的调整压力,因为我们的成长性抵消了短期的影响。

Q:未来几年头部厂商扩产是否会造成供过于求?
A:供需关系是关键,当前的情况和17、18、19年完全不同,当时三年产能有60%增长。而目前激进看,202123可见的加在一起,也就20%左右。现在是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而当时是有很多新玩家进入这个市场。另外,我们认为TV大尺寸化完全可以消化新增产能,就按照目前每年1-2寸的成长,三年是足够消化的。

Q:行业进入稳态,未来利润率水平如何看待?
A:一方面今天还没有形成稳态,从出货面积市场份额来看,现在占有9-10%的至少还有五家,所以现在还没有进入稳态,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今天还不是终局,但是未来方向会越来越好。利润水平我们不太能回答,理论上这个行业壁垒已经非常高了,目前在国内没有50亿美元,是无法新建一条线的,而且他还要在全折旧的基础上和头部玩家竞争,这是非常难的。

Q:驱动IC供给不足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不会对我们利润率及稼动率产生影响?
A:中大尺寸面板来看,关键物料主要包括玻璃、偏光片、滤光片、驱动IC;而经过大幅涨价,驱动IC已经在BOM中成为可能的最大品类。所以目前这种情况对行业来说,是有也有小幅影响的。不过随着他的价格上涨,整个DDIC的供给情况在好转,同时国内有IC厂产能会出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即便没有显著好转,也会处于维持现状的局面。

Q:中尺寸OLED替代LCD的进度?
A:如果AMOLED仅仅用于小尺寸,那么将意味着未来五年,这个产业都是一个绝望的产业,因为一个头部企业就可以满足大半手机市场甚至更多,因此这个市场一定需要新品类的拓展。但是目前市场上正在在做IT用OLED面板的厂商是非常少的,同时中尺寸对蒸镀良率的要求是更高的。所以中尺寸OLED应用还需要去观察,包括明年头部品牌的新产品渗透率以及面板厂的出货情况。

Q:如何看待WOLED和Mini LED的竞争,以及未来新形态展望?
A:TV未来会有不少新形态、新技术,以及未来的新需求。过去高端TV市场主要由WOLED把控,而当前MiniLED的出现部分替代了WOLED的市场,未来两者会一同占据高端市场。而从WOLED向下渗透来看,即便是价格大幅上涨,目前WOLED和LCD在65寸4K差价仍然在2.5倍左右,75寸及以上差距更大,所以LCD未来数年仍是市场主流。此外,像印刷OELD等新技术、卷轴屏等新形态也将陆续面市。

Q:LGD保持LCD产能,未来国内厂商会不会通过价格战来加速其退出?
A:一个市场前三大玩家,在市场看不到极强挑战者的情况下,他更多希望行业平稳。从产业链来讲,下游销量是稳定需求,然后再尺寸增长带来需求稳定提升,最关键的竞争来自希望快速提升市占率的追赶者。另外,对价格来说供需关系优先级是高于竞争格局的,在供需格局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竞争格局是没有分析意义的,只有在供需格局相对处于犬牙交错的情况下,竞争格局的意义才会最大化,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快速降价来打击韩厂是没有意义的。

Q:玻璃基背光源布局情况?
A:短期来看,PCB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做玻璃基更多是出于直接显示的布局。短期来看,我们是为了配合MiniLED背光和小间距显示,中长期来看是为Min LED直显和Micro LED做准备。#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应该在该奋斗的年纪去选择偷懒,只有度过了一段连自己都被感动了的日子,才会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 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你。 及时止损真的太重要了[耶]
  • 有機會的話還想再來,因為這次沒去到恐龍衝出來那個gate啊...[可憐] #抗击新冠肺炎# 【港专家:政府低估豁免强制检疫风险】自疫情发生以来, 香港特区政府陆
  • 这个案例是我在2018年时接诊的患者,当时他还在深圳读研,我记得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到的我,小伙子的想法很简单,想要一个漂亮的下巴,迎接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活与新的人生
  • ☺️2022.6.12 需要真正的清醒过来,直面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坦率一些、坚定一些、自我一些有何不可…一段好的关系,应该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
  • 以下犯上赌局,名为丢手帕,由零号主持人夜行纪古一主持,在这场对决中,你不得不感慨于斑目的神奇,在三次计划死亡之后,抢到了绝对的闰秒时刻,一秒钟,赌郎首领切间丢
  • 1⃣️甘醇酸:闭口、粉刺、炎症痘痘、黑头、干燥粗糙缺水肌2⃣️AHA复合果酸:肤色暗沉、色素沉着肌肤#邯郸##栖美舍# 闭口不见了!当然是有原因了来了来了有好多
  • 竹叶青的改革创新,要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重点在管理、用人、激励等方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在引领人、激励人、支撑人的机制上进行持续创新
  • 在绿色减碳风下,新兴的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面临挑战,如何有效降低新旧数据中心的能耗,提高能效成为行业最关心的重点。靠空气就能发电的“绿色充电宝”】当下,一些“空气
  • 关于颜一,被我深深记住的,是蓝色的,是暴躁的,是多情的,是重义的,还是会流泪的……高一的颜一与我知之甚少,可我还记得初次见面他穿了蓝色的T恤,当然,这是潜意识里
  • 举扶我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 不过自己做的话,我建议你还是以技术为主,因为食伤不弱,且又生到财星,食伤生财也代表有财源,机会,相对会有不错的收入。年干己土为食神,食神透出,也为食神泄身,时干
  •    三、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内蒙古益尚客生活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金鹭伊蜜尔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蜂产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小彭 我也为你在原地停留了好久 以后你要是回头 我可能就不在你身后了 因为这次我要大步向前走了 始终觉得我该尝试着开始新的生活 认识新的人和事了 我们的缘分
  • 邀请您加入Zoom网络研讨会:对话日期: 17:00(北京时间)会议主题:Nordic Talks 2022: 北欧-中国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参与平台:Zo
  • -餐饮这一块在南头古城简直不要太多✅非凡小食✅钟薛高✅彬妈糖水✅米菲餐厅等等留着肚子在古城里逛逛‍♂️‍♀️尝一尝本地的特色小食肯定不会饿着出来-娱乐这一块南头
  • 皮肤明显质感变好了以前的痘印当时就退了 痘痘也在几天内逐渐淡化想要祛痘的集美们不妨去佐康试试KS伊赛丝店名:佐康专业祛痘地址:湖州吴兴区南街828号#祛痘##佐
  • ‼️号外号外 618年中大促 快乐水一定要囤点好货呀 #最喜杏皮茶[话题]# 来自一份大西北的推送 请查收啊正值杏盛产季 水果和饮品都要all in的我杏皮茶是
  • 《贤愚因缘经 卷一》(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着衣持钵。独将阿
  • #好物分享##晚安计划#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圣诞节到 今天吃了超好看的小蛋糕,还倒腾了小火锅[哈哈]ꀿªᵖᵖᵞ °°❄️˖✧希望快乐,不止圣诞这一天上
  • 一直在追#梦华录# ,跟我爱的#甄嬛传# 一样好追[舔屏]剧中的宋引章让我想到了安陵容,俩人有一些共通之处1️⃣性格:安陵容因为家父是县丞,入宫后与甄嬛媚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