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古代官员退休有退休金吗?古代的退休年龄是几岁?】
现在的退休年龄和退休金,都是有国家规定的,有法定的退休年龄,而到了这个年龄之后大部分人其实都会选择不再工作,毕竟人已经老了,不是所有的工作岗位都还能继续做了。那么,古代的官员们有没有退休年龄呢?古代官员们他们老了之后能不能退休,退休之后又能不能有退休金呢?很多官员可能都是向皇帝告老还乡,这算不算退休呢?

(一)古代官员怎么退休

在中国古代,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也是可以告老还乡的,只是不用退休这个词,用一个比较高雅的词汇:“致仕”,意思就是把官位还给国君,根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即在周朝时,官员可以在七十岁退休了,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古代人的寿命比较短,这个已经算是高寿的年纪了,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一辈子为官,直至去世。

但是各个朝代有所不同,特别是明、清两代,清代时,退休年纪修改为60岁,而且各级官员,级别越小的,退休的年龄可以提前,文官与武将也有所不同,参将为54岁,都司守备48岁,而高等将领与军机大员是不受年龄的限制的,只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后才能“致仕”。

今天退休有退休金可以领,古代“致仕”有退休金吗?在唐朝之前,官员是没有退休金制度的,但这个制度有个问题,就是引起了官员在位期间大捞钱财,就是希望能安度晚年,所以唐朝为了消除这个问题,开始为退休的官员发放一些米粮,用于生活所需以安度晚年。到了宋朝,国家明文规定,“致仕”后的官员,可以享受在位时一半的俸禄,做为生活所需,自此退休金制度就开始了。

(二)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退休年龄才改为60岁,即:“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又给改了回来。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正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能活到退休的其实很少,多数都在任上就病逝了。

退休这个词语是在唐代的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其实唐代之前也是存在退休这种行为的,但是并没有给它命名为退休。古代从周朝开始一直都是七十岁才能退休的,除了清朝六十岁就可以退休了。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手头上面的事情交给贤能的人,把自己家里面的事情交给子孙去做,然后自己可以安安心心的养老。到了唐朝,也是一直延续着这个制度,对于有疾病在身的官员可以放宽退休的年龄。

宋代是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即退休制度的完善定型阶段。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官员众多, 宋代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致仕制度更加完善系统。《宋史·职官十·致仕》中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说:“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但是也可以有例外情况。个别武官可延至80致仕。少数元老、勋贤等可以留任,有的致仕官吏在朝廷需要时还可以复出任职,称“落致仕”。但宋朝也曾规定:“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如果确因昏老不能任事或自愿就闲,可以申请提前休致。

为了鼓励官员们按时致仕以及酬劳从政功绩和保证晚年生活所需,从太宗中期起规定退休官员可以享受各种优厚的待遇,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主要包括俸禄、升转官阶、荫补、要求朝廷恩例等。宋代官吏在没有犯罪的前提下正常致仕,不但可以享受优厚的俸禄和实物待遇,还可以升转官阶,中高级官吏退休时还可享受到一定的“荫补”与“恩例”优待,这对宋代官吏致仕的制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在任时曾经犯罪的官吏,不给俸或不予恩荫,抑制了官吏的腐败,也促进了官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到了明朝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不会让你喝西北风的,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到了清朝的时候,六十岁你就可以退休了,但是你必须要得到上面的批准,拿到确定的退休文件你才能退休,所以如果拿不到文件,你可能到死了也不能退休。虽然有着明文规定退休时间,但是只要皇帝不允许,你也不可能退休的。在古代,只要你做官了那么你的身体就是属于国家的了,所以就算你生病只要皇帝不允许你退休,你也是不能退休的。就比如元代有一个官员叫郭守敬,他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就想要辞去自己的官位,当是却一直都得不到允许,到了八十六岁的时候还在做官。

在古代,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官员退休保障,只有朝廷高级官员或者皇帝特批的官吏,才有资格在退休后还能领取部分俸禄,但也只是部分而已。比如唐朝就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致仕后,可以领取原俸禄的一半,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员怎么办,那就得自谋生路了。比如杜甫从工部员外郎任上退休以后,就因为没有退休工资,非常落魄,最后还是在朋友帮助下,在东屯公田给别人打工当督耕,才算有了解决生计的来源。到了宋朝开始,才考虑到基层官员,规定九品以上退休官员可以领原俸禄的一半,以保障生活。但到明朝以后,又给去掉了,退休官员没有任何工资收入,仅仅是免除徭役而已。

所以,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官员在致仕之前,就会置办田产,以确保退休以后能靠田产维持生活,生活水平也是随田产多少而决定的,一般来说,不会比地方富户地主差。

不过不论是早点退休还是迟点退休,只要退休之后的保障做到位了,一定就不会存在那么多的争议,古代的时候很多官员退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日子过得十分的辛苦。到元朝的时候才得到改善,退休的官员还能发放原本的俸禄来保障他们的生活,这种做法算得上非常人性化,现在也是一直都被沿用了下来。

(三)古代有没有退休金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的“色养”,还有各类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没有“五险一金”,依赖家庭养老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超过现代。

早在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其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即便坐牢,也一般关押在当地,不会流放到外地,以便其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人。有甚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犯人一些不太严重的罪行。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不仅在古代社会有必要,在现代法治社会也有其必要性。如果能够在法律上对这种因养老而施行的特赦加以规范,一定能够比古代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

唐代的家庭养老做得很好。在唐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子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和赡养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上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当时称之为“色养”。不管是一般家庭,还是官宦人家,唐代的老人除了在物质上老有所养,还能笑着养老。在唐代,如果儿媳妇不能“色养”公婆,那就可以成为休妻的理由。盛唐时期,一位叫李向秀的大臣,就因为妻子未能尽到“色养”公婆的义务而将其休掉。

唐代的家庭,若父母还健在,儿子一般就不出远门,也不分家,更不各自攒私房钱。这种养老的社会氛围,使得老人可以在儿女的全天候照料下,安享晚年。当然,现代社会,儿女离开父母去远方工作是一种常态。

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这一点,虽然在现代法治社会不可能实现,但某种道德上的约束却是必要的。

古代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寿命,注定相当数量的老人会没有后代。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从此,中国的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了唐代,国家强盛,养老院更为普遍,当时称为“悲田院”。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是北宋时期的“居养院”,只收养贫困老人。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的黄金时期。

北宋末期,政府在各地设立公墓,当时称为“漏泽园”,以安葬穷人,这也是古代国营公墓的开端。同时,宋代的官员也特别热衷于慈善事业,譬如大文豪苏轼,任职于杭州时,就在城内设立养老院,并委任德高望重的僧人为院长,救济贫困老者。

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叫作惠民和剂局。刚开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后来,干脆免费,全部由各地方财政埋单。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养济院是一个融收容和养老为一体的机构,与南北朝时期的“独孤院”类似。惠民药局则等同于南宋的惠民和剂局。养济院都设立在寺庙和道观里面或周边,因为在古代,寺庙和道观本身就收容弱者和老者,把政府公办的养老等机构与这种带有宗教关怀的民办救济机构设置在一起,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具有较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者有所目标,主动寻求救助。

【注意!6月25日起,河北健康码要有大变化】从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获悉,为辅助各类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引导居民按要求主动检测,自6月25日起,河北健康码将调整城乡居民核酸检测计时提醒方式。

据介绍,此次调整将核酸检测信息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链接并排展示,计时方式由倒计时调整为正计时,自动计算距离上次检测的时间,即提示“核酸检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及3—7天阴性”,同时用不同底色区分,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底色为绿色,4天、5天底色为橙色,6天、7天底色为红色,更为醒目、直观。检测结果超过7天的将出现弹窗提示,待查询到核酸检测阴性记录后,4小时内自动解除。

计时计算规则为:根据检测完成时间,按照小时计算24小时、48小时、72小时、4天、5天、6天、7天。(河北日报)

#关注# #战胜疫情廊坊在行动# 【最新!河北健康码调整城乡居民核酸检测计时提醒!】从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获悉,为辅助各类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引导居民按要求主动检测,自6月25日起,河北健康码将调整城乡居民核酸检测计时提醒方式。

据介绍,此次调整将核酸检测信息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链接并排展示,计时方式由倒计时调整为正计时,自动计算距离上次检测的时间,即提示“核酸检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及3—7天阴性”,同时用不同底色区分,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底色为绿色,4天、5天底色为橙色,6天、7天底色为红色,更为醒目、直观。检测结果超过7天的将出现弹窗提示,待查询到核酸检测阴性记录后,4小时内自动解除。

计时计算规则为:根据检测完成时间,按照小时计算24小时、48小时、72小时、4天、5天、6天、7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学毕业后谈的恋爱全是实心实意的付出,结果被别人耍的体无完肤被别人玩的戴绿帽子,一次又一次原谅,什么都没有换来,连珍惜都没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同我的身受,结婚是
  • #另一个伊甸# 五周年前直播,有很多新玩法(截图不全)外史第一弹是大川主笔的雷心王时代,就个人而言非常期待第三弹我现在就想肝时空猫的肉鸽至少想把铲子哥肝到手再歇
  • 平衡有度、兼容并蓄、形神兼具、简单的、轻松的、均衡的、温和的、无副作用的现代养生方式正是露堂古饮所倡导的轻养之道产品秘方独一无二、功能强大:排五脏六腑的毒素、血
  • 为坚决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现将2名密接人员在大庆市及林甸县行动轨迹公布如下:1、廖某某:3月20日00时许从大庆机场乘坐出租车前往林甸县兴隆泉酒店503号房间居住
  • #王源[超话]##王源21景从云集# 5 4 3 2 1 你好 王源这是陪你度过的第八个生日 20岁这一年幸福的事情有好多 可删删减减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源源
  • 果真,一个月后的今天,徐先生从单位开好会就直奔交警大队:“本来我们一家三口要一起来的,由于疫情比较严重,考虑到宝宝的安全,我老婆提前订制了个蛋糕和锦旗,叫我代劳
  • 5️⃣炫个腹,一辈子能有几次这种形态,虽然辛苦,但很幸福❤️~珍惜我们合体的最后40天6️⃣ ☻你的每一次跳动都让我喜出望外7️⃣ 叮~ꀿªᵖᵖᵞ☺︎ꔛ♡¨̮
  • 私達のところに...」「静かなところで眠らせてあげて...」♪谜底尽在P1,谏山贯彻了这首指定角色歌直到最后♫琵琶湖快回一部吧新队服真不错五头宽大·明日からつい
  • 第二周小作文[举手]怎么说,今天因为工作去了好久没去过的地方,好想遇到点什么又不想遇到。短暂地给精神放了几天假,冷静下来还是挺理智的,身边有朋友提醒就还好。
  • 《萱草花》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别在你的发梢捧在我心上,陪着你长大了,再看你做新娘如果有一天,心事去了远方摘朵花瓣做翅膀,迎着风
  • 在睡觉时还有很多种病,有飞天摄人精魂,就在你睡觉当中把你摄走了,使你的魂再不能归体了,但是你有事先的防备,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乃至于遇到老虎,狮子,一切毒兽,都
  • 听一首歌,不为旋律有多婉转,只为迎合心情,写一段文字,不为让谁读懂,只为一种记录,宁静处,花开最自然,懂得处,心安自成暖,用静默,在心中画一幅四季轮回的风景,将
  • 。。
  • 初花秋月何时了,可惜了我的啤酒藏腰小烧烤来吧,与命运一战! 云禾不在了,即使她能自由出入万花谷、北渊,即使长意和空明能资助她买仙岛,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 温州商人王伟胜此前买下了总部位于迪拜的亚洲商务电视台,他总结温州人买房的特点:「一起吃饭的时候,谈到什么项目好,大家都出股份,按投资额多少分摊,一顿饭吃下来,当
  • 我的微博搜索栏,您搜“宁宁”一定会出来好多好多微博,而每一篇基本上都是宁宁给我做的好吃的,宁宁给我买的这个,宁宁给我发了啥闪送……平日里被宠惯了,一切都显得
  • 他们写下未来五年的展望】2021,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2021,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他们写下未来五年的展望】2021,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2
  • 洗掉之后的光滑细腻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应该不会回购了[微笑]〰️片状面膜〰️‍♀️凌博士紧致面膜:这是我新挖掘的~别说~️点东西。至于紧致的效果,用完即刻的感受
  • 感情这东西如果单单只靠一个人来维持的话,那我觉得真的太累太累了,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所回应的。其实我表达过很多次,我不会说我爱豆十全十美,什么都好,
  • 分享罗翔的20条人间清醒语录文案:1、“真正的爱,一定与责任,与克制有关”2、“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3、“人和人的相处像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