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
由梦可以了解
三大真理

1 、由梦了解万法唯心

汉地净土宗的祖师彻悟大师这样说:
“ 诸喻之中,
梦喻最切。

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

皆不离我能梦之心,
离梦心外,
别无一法可得。

即此可以比喻,
而知现前一切万法,
但唯心现也。”

( 他说,
在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最亲切。

比如,
梦中见到的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的景象,

都不离开能梦的心,
离梦心之外,
得不到一尘许的法。

由这个梦喻就知道现前一切万法,
都只是自己的心显现的。)

这是由梦而了解到第一大真理 ——
万法唯心自现。

智慧高的人由这个启示,

就恍然明白山河大地、
情与无情、
色声香味、
亲怨恩仇、
升沉苦乐,

无一不是自心的显现,
离开自己的心没有丝毫许的法。

这样贯穿到三界六道,
可以见到无一不是虚妄分别心的现象,
探究它的根源就是分别心,

所以说
“ 三界无别法,
唯是一心作 ”。

往上看,
声闻、
缘觉、
菩萨、
佛,

也无一不是心显现的。

2 、由梦了解万法皆空

阿底峡尊者说:
“ 梦的比喻很殊胜,

通过白天对梦境中
色、声、香、味、触、法的观察,

得出其为虚假的结论,
由此进一步观察,

发现白天的
色、声、香、味、触、法的
显现也同样虚假不实。”

这是由梦可以了解到第二大真理 ——
万法空相。

所以这第二个妙处,
就是从梦入手,
展开来遍观一切有为法,
可以见到万法皆空。

我们想想,
梦中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不是
“ 似有实无 ”,

似乎是明明在显现,

森罗万象、
纵横变现,

真正往里面观察,
其实全然无有。

所以这个梦是那么明显的说了

“ 现即是空 ”、
“ 缘起性空 ”的妙法,

但是世上知音难遇,

有耳如聋、
有眼如盲,

都听不懂、
看不到。

其实这又是一大暴露,
具慧的人抓到这个线索,
一探就探到了万法一味的大空性。

再往当前一看,
遍天遍地都在演说
“ 诸法如梦如幻 ”,

正当显现的时候,
就是
“ 有即非有 ”,
和梦没有任何差别。

这个地方的重点是
“ 正现的时候实际是不存在的 ”。

随便观察梦里的一个法,
比如梦里出现一座山,

缘聚则有、
缘散则无,

因缘聚合的当下现了,
缘一散就了无踪影,
聪明人马上就知道这是假的,
没有一点实义可把捉。

梦里样样是这样,

醒时的显现哪样不是如此呢?

醒时,
我们眼睛正见色法时,
一刹那就没有了,

这和梦有什么差别?

与此相同,

耳听声音、
舌尝味道、
鼻辨气味、
身作运动、
意作思维,

都是因缘聚会时的幻像,
刹那就没有了,

这不是如梦吗?

请问,
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

能捉住一点东西吗?

这样也是由梦这一法推开来就见诸法空相。

所以,
梦的比喻是何等重要,
它是一把钥匙,
借它就可以打开真理的大门,

懂得梦就懂得佛法、
懂得人生、
懂得轮回、
懂得世俗和胜义、
有法和法性。

刚才第一层讲了,
要了解万法唯心,
梦是最切要的比喻,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梦里都有对应,
而且梦很明显的告诉我们,

这所有的一切确实是从心自现,
而不是在心外的显现。

有了它,
再看三界六道的大梦,

只是境界更宽广、
更持久、
更复杂、
心识更明利,

但万法唯心的妙谛确实是一以贯之的。

现在这里,
要体会缘起性空,
这也是借助梦喻来通达。

在诸佛菩萨的经论中,

虽然讲到
幻化九喻、
幻化八喻、
幻化六喻等等,

但首要的比喻就是梦喻。

比如鸠摩罗什大师译的
《 金刚经 》中
最后一偈有六个比喻,
梦喻是第一。

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
《 大圆满虚幻休息 》,
主题就是讲幻化八喻的修法,
其中梦喻是第一个。

佛经讲了很多有为法的比喻,
除了梦喻,

还有
乾达婆城、
水月、
影像、
空花、
绳蛇、
兔角、
龟毛、
石女儿、
二月、
阳焰等等,

讲这些比喻的用意何在呢?

就是显示万法皆空。

以一个比喻就可以表示一切缘起生的法,
当体就是空的,
连一微尘的实质也没有。

这是告诉我们,
一切有为法都不可当真,
从这里观照就可以放下分别执著。

在这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是总的比喻。

前面说过,
利根者由一个梦喻就可以透入一切佛法,

但是根性不利的人还不能悟入,
那就再举其它种种比喻,
进行多方面观察,

或者某个比喻能和他相应,
或者几个比喻合起来能把他点醒,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些无一不是在讲述梦的涵义。

3 、由梦了解不生不灭的法性

请大家观察,
梦里境界起起灭灭、
人来人往、
忽东忽西、
时苦时乐,

有生灭、
有增减、
有染净、
有时空、
有自他、
有色声香味触法。

现在问 :
这些是真的吗?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在梦心的角度看是有,
但在真实中,
确实是一点也没有。

其实,
真实当中,
从来没有动摇过,
没有生灭过。

尽管在梦里千变万化,
可是那个真人
( 比喻法性 )
是没有生灭的。

另一方面,
这些假相在醒来时一无所有,
在这时不生不灭的面目就显出来了。

这里有两点 :
一 、梦里的有为法,
醒来就消失,

从这一点就了知它是本来没有的,
本有的法是不可能消失的;

二 、醒来见不生不灭,
既然它露出来了,
这个就是本有的无为法,

而且即使在做梦时,
也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只不过当时没有觉悟到。

这就是由梦喻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第三大真理 ——

诸法的法性本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醒梦辩论歌,
就能从一个极微尘里剖出三千大千世界的经卷。

这才知道在这篇道歌中演唱了无量无边的佛法。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观察体会,
就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都在道歌里揭示无余。

关键是要有
“ 举一反十 ”的
智慧力,
那就能一通百通,
万法汇归于一梦。

我们回顾醒梦十番辩论,
确实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
“ 现前显现 ”和
“ 现量亲见 ”,

是讲一切醒梦显现,
正显现时,
一个心识上就有现前的相分和了别的见分。

又如,
“ 自心迷现 ”
是讲一切有为法都是从内的心识显现的。

“ 待缘方生 ”
是讲醒梦都是缘起生的法,
由现象都是偶然性,

就知道这决定不是无因生,
因为如果是无因生,
就可以恒时有。

我们观察到显现平等是缘起生,
从这里去看,
醒梦的显现都是缘聚则有,
缘散即无。

在这上面一观察,
就见到平等都是似有实无
( 好像是有,
实际没有 )。

由此就知道任何有为法一定都是空相。

再下来,
一切显现都是梦,

梦里的
山川、
人物,

梦里的六道,
这些是假相,

所以当它一消失,
就显露出原本不生不灭的法性,
这就是无为法。

以这个原因,
道歌说
“ 此后二者融为一,
一亦融入虚空里 ”。

大家想想,
梦一醒来,
假相完全消失了,
只留下一个觉悟。

这是比喻现前了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幻是可以离的,

非幻怎么离呢?

幻是心造作的,

那个不生不灭的怎么是造作的呢?

这就是所谓的胜义。

再看,
梦里的境界正在纷纭幻变时,

一观察就知道实际是无有的,
所以叫做
“ 无而现 ”。

另一方面,
那个不生不灭的法性,
一直就在那里,

哪怕梦里再现多少生灭、
有多少显现,

它是始终没有生灭的。

等到梦的迷乱一消除,
本有就显现。

这样去体会
《 辨法法性论 》的
有法和法性,
从一个梦喻就可以深入进去,

所谓的
迷乱、
无迷乱、
轮回、
涅槃、
杂染、
清净、
转依,

由此都可以得到了解。

4 、一切皆由心造

第一要知道,
除了心之外,
不可能还有其他作者。

蒙昧的人啊,
这么明白的事你还不知道,
天天都只是自己的心在动,
除了这颗心之外,

还有什么作者呢?

道理是太真太平常了,
自己心心念念在动,
还说作者在心外。

第二要知道,
既然一切唯心造,

心造出来的现象会在心外吗?

这也是很明白的,

心怎么能造出心外的东西呢?

所以都是由心自己造、
自己现的。

第三要知道,
这心正现的时候,
它不是石头,
它是明知的。

这个心识既然是一种明知的体性,
我们就知道它一出来就是既有相状又有了别的。

没有相状,
能说了别吗?

想想看,
没有五颜六色能说有眼识的了别吗?

所以了别就是对相状了别,
不是像石头那样什么不知道。

再看,
离开了别,

能说心前有相状吗?

没有了别,
就是什么也不知不见,

怎么会有相状呢?

所以相状就是了别的相状。

所以,
心一起来必然是有相、
有了别的。

从这点去看醒梦,
都只是一个分别识,

既有心识的现相、
又有心识的了别,

完全是平等无差别的。

第四要知道,
“ 一切唯心造 ”

就是说心上的缘起,
在这个心里不论现什么,
不论色受想行识,
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

从“ 它是缘起 ”
这一点作为方便,
下手去观察,
就知道这些都是本来没有的空相。

这也是完全平等的。

凡是由心造作的有为法,

在实相中如石女儿、
如空中的毛发一样,

完全是不存在的。

梦里是这样,
醒时也是这样。

第五要知道,
既然这一切内外显现都是本来没有,

这些所谓的
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六根、
六尘,
此种彼种,

实际中是没有的。

由此就了解到这个心的实相,

远离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根尘等等,

它就是离戏的大空性。

这也是醒梦平等的。

我们很多人就是满世界跑,
住了这座寺庙又到那座寺庙,
住了这座山又住那座山,

外表上又是念、
又是说、
又是修这个修那个,

又是做这种行为那种功夫,

剃了头、
穿了僧衣,

又是敲打唱念,
又是这里辨一通那里说一顿,
都是要学佛修行。

但是普遍的状况是,
很多人都在外面找佛法,
心里始终没个着落。

这样流浪奔走,
何时是归家的时候!

5 、佛法在吾心

其实,
佛法是原原本本现成的,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如果有智慧的话,
天天都是在佛法里,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佛法千言万语、
说东道西,

其实都在你心里。

如果你能把这首道歌弄通弄透,
那就能以一字法门把握关要,

这个叫
“ 一字大法门 ”,
这一字就是
“ 梦 ”。

以上七穿八露地让你明白,
这首道歌是这样不可思议,
但归起来只有一字,
舒展开,

时时处处、
开眼闭眼都是讲这一字法门。

你这就体会到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大智慧、
大慈悲,

给了你一个精要的法,
把一切一切的佛法都融合在这首道歌中,
为你作了极具窍诀性的开示。

这是不是总一切法、
持一切义的微妙章句呢?

是不是每天都应该去体会、
须臾不能离的法呢?

是不是一生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个法呢?

#张郎看社会# :#读书##传统文化##每天进步一点点#

冯友兰说:十五个字概括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一:不缺德。

德者,得也。万物得天地之灵气而生,守此得,万物才能繁荣兴盛;失此得,灵气消散,万物不存。所以《大学》中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聚,万物蓬勃发展,德散,万物化为一团烟雾消散。所以,万事万物不可缺了德。缺德,就是缺得,缺少大道赋予的灵气,人还怎么活?更不用谈幸福美满的生活了。

第二:不失理。

理是具体的德。理就是道理,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法则。天地灵气,自然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认真的研究客观规律,把客观规律研究透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依据事物的本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问题才能正确的解决。

这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就是宋明理学说的“格物”的过程,格物才能致知。
进一步说,理也就是礼。礼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准则。不讲礼,不讲礼貌,也就是不讲究人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准则,这样一来,社会不就倒退了吗?宋明理学最后虽然发展成了极端的教条主义,但是在二程哪里,理学还是值得推崇的。理学为什么能成为宋明两朝的显学?就是因为他背后有深刻的道理,南宋的科技发达,很大的因素是得益于理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谨性。

悟透一个“理”字,时时刻刻都注重分析事物的客观规律,为人处世也就不会有大毛病。

第三:不离中。

中,是中庸的中。中庸的中,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事物的中心。必须解释一下,很多人认为中就是一根木棍的中间。但如果这个事物是一个圆球体呢?所以对中的解释,不应该执着于中间,如果是球体,那么就是中心;如果是不规则体,那就是平衡点。

中的内容并不是固定的,一定要灵活运用。

现在谈中庸,更多的是谈与时俱进,也就是时中。如果始终秉持一种陈旧的观念,不能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那就要落后,要失败,就没有办法幸福的生活。

中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读四声的“中”,也就是一语中的“中”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表示两个事物的关系。射箭射到靶心叫“中”,参加考试获得优异的成就,叫也叫“中”。所以这里的中表示对具体问题的正确解答。

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比如大卡车可以送货,小货车也可以送货,什么时候选择大卡车,什么时候选择小货车,这就要具体的判断。

读了很多书,但任何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就是在读死书。冯友兰先生说:有些人能把死书读活,有些人能把活书读死。这不是境界的问题,而是你心中是否有所思考的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把书读活。带着问题去思考生活,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被有效地解决。

中庸,在孔子的时代叫中庸,在清朝叫“经世致用”,后来叫“学以致用”,现在我们说中庸的意思,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人就没有办法进步。

第四:要用心。

阳明心学把心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说“我心之理即万物之理”。这其实是重在突出人的本体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今社会,很多人只讲道理,不用心去思考,因此人情味越来越淡薄。

说到底,所谓义,在物为理,在人为仁。也就是说,应该做的事情,仅仅只针对物的话,那么讲理就可以了。而人与人之间,应该用仁,也就是要有爱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宽恕。

整体来说,人间之道,孔子讲仁,强调要有爱心。阳明的心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重视人间温情。冷冰冰的讲理,人活着就像一块石头,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任何事情都要用心体会,用心领悟,用心执行。真的照这样做了,人间万物就都有了温度,人类社会也就和谐了。

第五:敬天地。

人虽然有智慧,但也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个“物”。人再大,大不过天地。在宇宙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微不足道。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对天地有一份敬畏之心。

这个概念自古就有,但汉朝的董仲舒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他强调这个问题当然有特殊的目的,所强调的内容也有些偏颇和过失。

但是敬天地这个概念本身是绝对没有错的。

冯友兰总结的这五个方面,涵盖了儒家和道家的总体内容,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五个方面并不是独立的,不能只选其一,必须全面的理解。真把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深入地理解了,人生自然也就幸福美满了。

菩提道禅话

作者:释明仪

走在修行路上或走在人生路上,要善于了悟“出离法”,善于践行“出离法”,还要善于避免种种苦、种种错、种种盲从。借助于良好的定力和出众的智慧,活得平安健康长寿快乐衣食无忧不缺钱花,就无需为了出离各种忧愁痛苦无助而煞费心机。

出离轮回,不要迷失当下,修行在当下,悟在跟前的生活中或每天的修行中。

修行佛法的路上,贯穿始终的一件事就是践行菩萨道,离开“菩萨道”的践行,不容易成就真正意义上的“转凡成圣”。

出家做僧人荷担如来家业,即是一种菩萨道的践行,佛法僧三宝的振兴和昌盛,必须仰赖着僧宝住持寺庙禅院这样一种法相才能得以完成,没有僧宝的佛教即非圆满的佛教。

菩萨道而言,以不同的身份济世利人,也是一种菩萨道的随喜。比如发愿发心做一个好警察、好医生、好军人、好农民、好工人、好老师、好科学家,用自己遵纪守法勤恳智慧的人生来感化苍生勉励人我,这当也是一种菩萨道的践行,也是一种无畏施的随喜。善知识们不蛊惑人心,不动摇人心,不误导生命。善知识们的所作所为,一是个人的修福修慧或成佛大愿,一是帮助或助力别的生命完现一个慈悲善良智慧光明无愚的自我,有的人的所作所为却是在让别人因为自卑或盲从变成一个迷失自我的人。

于修行佛法的路上,既要坚定着于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又要取舍有道的完成一辈子的佛法修行。“七菩提分”中的“择法觉知、精进觉知、舍觉知、除觉知、喜觉知、念觉知、定力觉知”,这七种妙法都是无比让人受益的。

“择法觉知”,指的是要懂得辨别选择,比如谁是真正的善知识,谁是伪善知识,要善于区分辨别,从而于从师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南辕北辙就会让人背道而驰,越下功夫错的越厉害,而“心外求法”也会让人变成看似在勤奋修行佛法、其实是在搞“相似佛法”。

聪明的人善于用心,懂得发愿叫自己于人生路上越来越有智慧、于修行路上越来越能通达“正精进”,而不是修行多年或活了多年始终是一个水平。

修行佛法的人身体要爱护好,身体的健康状况给力,人更容易思维敏捷悟性优良,离开良好的思考能力和较好的“悟性”谈学佛谈修行,很难有皆大欢喜的成就。疲劳无度很容易让人脑力疲软心力萎靡,从而容易被自己错误的境界缠缚或被别人牵制住。一个脑力疲软或心智昏昏的人,很难看懂自己的错误、自己的弱点缺点,也不容易把来自外界的逆缘违缘看明白看清楚。

《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需破人法二执时,正确的破人法二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也就是佛法中常说的“中道,圆通”。

《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不对的。有人在你附近落水了被你发现,你却还在那打坐或念佛,不知道出离法执想办法救人,这就是执着于“修行”的凡夫相。有人落水了,自己不会游泳,却跳下水救人,这就是执着于“善法”的凡夫相。修行佛法,归根结底就是围绕着慈悲心、智慧般若、定力,在下功夫用功夫。不能是偏重于慈悲心的修行却不重视智慧和定力的修证完善,也不能是偏重于定力却丝毫不用心于慈悲心和智慧的修证完善,也不能是偏重于智慧却丝毫不用心于慈悲心和定力的修证完善。

有的出家人不修行四摄六度中的“布施”一法,也是不好的,虽说法布施第一殊胜,无畏施和钱财物件布施,能让人更方便于体验慈悲心相应菩萨道。僧宝也分圣贤僧和凡夫僧,有的僧人可能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应化身,有的僧人只是芸芸众生通过多生多世的修福修慧结佛缘得以现僧相做僧宝,修行“布施贫苦、帮助无助”和“供僧”不仅是居士应当为、也是僧众应当为。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无常二字好懂,然而佛说“无常法“主要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迁流变化生住异灭着,并非有意特指受苦或悲剧性的无常,在佛的“无垢识”和“大圆镜智”中是没有众生相的起心动念的。诸法无我”讲的并不是叫大家放弃自我,而是说的众生世界的万有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缘起法”,这种“缘起法”的本身是无我的,也就是常说的“缘起性空”,有些事情讲的是“事在人为”,有些事情是靠“佛菩萨加持”的。做了一件坏事,是一种缘起法,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贵人帮助及佛菩萨加持,不会一直坏下去错下去,如果由坏变好、这种不好的缘起法就被我们“出离”了。做一件好事,也是一种缘起法,有的人好来好去,结果又变成了坏人,可见好的缘起法也是无自性的,靠自己把握和善缘提携。

稳住自己的起心动念,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动作,让“身口意”始终利人利己或自觉觉他,这就是大修行人的境界。

结尾做偈子一个如是惭愧云:“人间百花竞芬芳,芸芸佛子证心香,若无愚痴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把自己慢慢修炼的很强大,我差点死在手术台上,我什么也没有说,不想说,说了他们也怪我,我死过二次阎王爷不收我了。现在我好好生活了,过去了,就过去吧,你也别怪我,因
  • 若不修灵识意念,纵归福国净土,也唯恐诸神尽察思维,自惭心念未修,难立法界。诸法界神圣,可入凡者灵识,控其思维。
  • 要进修子平,能力了解这句话得寄义,也就是说必需了解《渊海子平》所说的作甚用神?简略的说,用神是月令的货色!比方月令显露出官,即官为用神,显露出伤官,伤官即为用神
  • 因为不断有骚扰电话,我跟对方解释了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对方还是不停骚扰。要相信警察,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涉及违法,都会有一个结果。
  • 天然零甲醛,超柔面料,加厚保暖舒适,吸湿透气,亲肤柔软,不起球,不掉色,不掉毛,不缩水,简约时尚,多种花型选择,女神必备 小清新120支长绒棉四件套少女心立体蝴
  • 饮下的是这浮年一盏,品味的则是2021这甘苦的人生。感谢与我共品过这时光佳茗的每一个人,缘来缘去,安然若素;山浓云浅,坐看流年……#现在正在分手中# 乔妹的新剧
  • 【コース1】「Sexy Zone SZ10TH ONLINE FAN MEETING -Vol.2- 〜結成10周年SP~」生配信○日時 : 2021/9/29
  • p1:蜜雪新品(第一次吃勉强称为新品) 好吃p2:好累的一天 去抓了稻花鱼 最爱的小羊衣服全是泥 歪货街一点都不好玩 驴肉也难吃 但是去逛了好多地方
  • 真心对你的人都不是图你什么,要珍惜彼此那颗真诚的心,因为这辈子你只能遇见我一次! 我在树叶落下的时候等你带你去见我的初心那是一如童年的晴朗天气有人唱绿草如茵我要
  • 今天我去早市,说你骑你的,不用管我。”心里又想把鹅给臭骂一顿,我的时影师父,到底什么时候来?
  • 不说别的,工姿就比你高[偷笑]想寻找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真的需要先看看好的案例。这些人看似都很真实可靠,但当你被骗之后,你就会觉得后悔莫及,悲痛欲绝。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走在生活的风雨旅途中,我们没有必要去为难自己,冷了,自己加衣,累了,给自己一个拥抱;坚持不下去了,想想自己为什么
  • )稍微花个几分钟凑一下,尤其是想买几件的,真的会便宜很多,男女通穿我会在产品标题后进行标注)【套装板块】1.「棉花糖肤感卫衣套装」如果你什么都不要,今天就是追求
  • 7、不忧虑潦倒的现在,不畏惧未知的未来,坦然前行,努力奋斗,去迎接那一场春暖花开的盛宴,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容颜已逝,站在人生的顶峰,你依然美丽。很多时候,不
  • #ido_86社区联盟[超话]##ido_meta[超话]#任何机遇的到来,都要靠自己把握[拳头]靠自己努力和行动;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IDO马上买起囤
  • #晚安# [月亮]#越努力越幸运# 以前,我想要的东西很多:我想要大大的房子,还要最好的工作;我想要环游世界,生活的每一天都不重样;我想要很多人都知道我,还要所
  • #sky光遇黑市[超话]# 华渠伪五季蝙蝠白枭多礼 650 ♦晨雨霞墓➕风浅表毕业 集王半毕业(破有卡正常) ♦蝙蝠斗、蛛丝斗、瑞雪斗、海龟斗、福娃、锦鲤斗、巫
  • [绿丝带]寻找合伙人[绿丝带]1:年后准备跳槽的,请联系我[心]2:上班不自由,心里不爽的,请联系我[心]3:付出多回报少,心里憋屈的,请联系我[心]4:求发展
  • 妈妈生病住院,我和老公去医院看望妈妈,拿了3000块钱。爸爸责怪我:“这次花费十万,你和你弟每人5万。”老公说:“当初的200万拆迁款,你就给我们2万。现在我拿
  • 欢迎币圈币友们咨询#币圈[超话]##币圈[超话]##比特币数字币[超话]#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其个人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交易经验也是重要因素,但这些条件的前提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