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命运️️财富
【一语成谶】

明万历年间,礼部书吏某甲,穷困潦倒无以自存。适逢年末,越发难以为计,闻江湖术士李实中精通命理,于是特意袖藏年关例银去求推算运程。

李实中细细把玩他的命笺,叹道:“论起尊下的生辰八字,乃是巨富之命,怎奈终身没有一次好运,实属可惜。”某甲请教其中缘故,李实中解释道:“命如水中之船,运如推助之风。虽有大船,但是不遇顺风,也只有搁浅荒滩的份儿,听任它腐朽而已。又有何尊贵可言呢!”

某甲闻言,怅然若失。慨叹良久,又请教李实中:“据先生所言,巨富我实在不敢奢望。还请细细推算,不知我能否免于饿死沟壑之中?”

李实中掐指轮算,忽然惊诧道:“奇哉!奇哉!以演禽之法推算你的生辰,明年五月五日午时,应当有昴日鸡来到宫中,昴日星在十二地支属酉,酉内藏金,金星透露。这预兆有意外机缘,即便巨富亦可唾手而得,这是大船遇风之时,你宜谨记。过此之后,那就不是鄙人所能知晓的了。”

某甲不敢再问,以例银作为酬谢。李实中推辞道:“这区区之物,暂且存在尊下那里,等我所言果真验证,你可以再取千金酬谢我。”某甲笑道:“好吧。”回到住所,想起李实中之言,不免半信半疑。转眼即将端午佳节,某甲生计惨淡,相较平常更为困窘。按照惯例,每逢节假日,必须留一人在礼部衙门值班,听候差遣。

同僚知道某甲为了躲债,难以归家,因而一起凑了三百文钱相赠,让他聊备酒菜,在礼部伺候策应。某甲于是沽酒一瓶,置于书架上,又取刀细细切割羊肉,准备庆赏端午节。忽然书架上有两只老鼠打架争斗,将酒瓶触翻掉落地面,摔得粉碎。

某甲放下刀子瞪眼注视,顿时想起术士李实中所言,不禁喟然长叹道:“承蒙诸君高义,可我连一瓶酒都不能享用,还指望什么意外机缘呢!”等检查书架,簿册文书已被酒渍浸湿,他唯恐牵扯机要文件,连忙取出翻阅,乃是三年前琉球国册立世子的表册,按例表册不会牵涉什么关系,他的心才踏实下来。因而将酒瓶碎片捡起扔到院中,又取浸湿的表册,借着正午的阳光晒干。

刚一回头,忽然门外一人迎面而来,对他作揖问道:“这是礼部,有书吏先生在此不?”某甲观察来人,见他一身琉球国的衣冠装束,默自惊讶。当即拱手答道:“小人便是书吏。不知您有何见教?”那人笑道:“下官乃是琉球国的使臣。今日为册立世子一事,特求斡旋,希望您不要拒绝。”

某甲问道:“你想怎样?”使臣四下打探,见没有人,才说道:“三年前册立世子,曾进表天朝。不想世子荒淫无道,让国人大失所望。刚刚我王和大臣商议,打算废旧改立,因之前已呈表册,不敢擅自决定。今日特来找先生谋划,如果将先前的表册抽还,等改立决定后,再呈表册,消除废立的痕迹,相较更为得体。假若事情侥幸成功,下官一定不吝重金酬谢。”

某甲听了使臣所言,故意装作低头沉吟,良久才答道:“事关废立,非同小可,不敢轻易允诺。但是必须以谨慎机密为要,倘若走漏一点风声,为害不浅。此地耳目众多,不便商议。不如约定明日一早在前门外的酒馆回复你,如何?”

使臣笑道:“先生所言甚是,下官谨遵约定,希望您千万不要失信,不胜荣幸!”某甲送走使臣后,试着测量日影,恰恰是正午时分,自知术士李实中之言应验。次日一早,前往酒馆,使臣已在此久候。见某甲来到,含笑相迎:“先生何故姗姗来迟?”

某甲笑道:“不敢晚来,但为君故,所以煞费苦心策划筹措,昨日察访得知这张表册被我的同僚所藏。他为人狡猾贪婪,不足与谋,我已略施小计,将这份表册骗出,一旦到手,即行奉呈。未知事成之后怎样犒赏小人啊?”

使臣笑道:“如果事成,酬报三十万两银子,如何?”某甲说道:“三十万两银子原非小数,只是庆贺贵国得以废昏立贤,亿万百姓因此获福,说起来小人也有寸功,斗胆请你略微增加一下报酬的数目。”使臣笑伸五指说道:“先生言之有理。事成之后,就以五十万两银子作为酬谢。先生好自谋划,事情越快越好。”

某甲笑道:“好的。”于是订下三日之后献表兑银。某甲果然唾手而得巨万之资,他的同僚竟无一人能预先知道这事。某甲很快辞官归乡,扩建宅第,购置良田,凭借巨资富甲一方。于是邀请术士李实中到家,取千两银子酬谢。

译自《兰苕馆外史》中【礼部书吏】一篇

欧洲大陆的防波提

拜占庭帝国能支撑那么久,是一件绝非必然的事情,相反,它如果在公元7世纪或者10世纪或其它某个时候被外族灭掉也是毫不令人奇怪的。因为它的地缘处境实在太恶劣了,其统治区域主要分两大板块,一个板块在巴尔干,而巴尔干半岛是个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受攻击面很宽却又缺少可以作为防线的地形,尤其是东北方向,任何一只经由南俄草原来的游牧民族都可以沿着黑海海岸一路南下直扑君士坦丁堡。而其另一个板块则是小亚细亚以及连带着的叙利亚和埃及北非,这个板块如果只是包括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话,还是相对好防守一些的,因为可以借助于罗斯山脉和叙利亚东部的山地,但其埃及和北非领土则几乎是敞开的,很难防守,而且小亚细亚半岛一旦被敌人突破罗斯山脉,也是缺乏天险来遏制敌人的。可是作为后来人我们知道它毕竟挺过来了,一次次陷入混乱和衰弱,然后又一次次奋起,始终屹立在欧洲大陆的东南方向,像一个文明的灯塔照耀着欧洲世界,同时又像一堵高墙阻挡住了一波波外敌的入侵。

欧洲的外敌入侵通道主要就是

三条
一条是北部这个草原民族从南俄大草原到匈牙利草原的高速公路,不管是匈人还是蒙古人都可以从这条高速路直插欧洲心脏地区。但是这条通路对欧洲的威胁其实是有限的,首先因为走这条路的都是游牧民族,农耕帝国的军队走不了,原因是只有游牧民族才能更容易的通过牲畜来将草本植物所收集的太阳能进行转化和利用, 而农耕军队必须自己解决补给问题,这对于这段漫长的路途而言是十分艰难的。同时纯游牧帝国的特点就是文化落后,组织体系较为简单(虽然很多时候就战争要求而言是很高效的),攻城能力不强。这几点决定了他们一旦进入地形崎岖、城镇众多的中欧地区就不得不放慢脚步,最终被迟滞、击退或同化。匈人在匈牙利草原定居后就逐渐湮灭,而蒙古人狂飙了一把后就后撤到俄罗斯草原上建立统治了。事实上走这条路的游牧民族往往会喜欢进入东欧后掉头南下去拜占庭帝国那里打劫。

第二条是南部的入侵路线,是从北非沿海渡海登陆侵袭西西里、意大利或西班牙,这个方向很难产生较大的威胁,因为毕竟是要跨海登陆,后继乏力,同时欧洲人往往在航海技术和海军力量上占有优势。在古典罗马时代只有迦太基曾经率海军侵袭过西西里,但很快就被罗马夺回了制海权,从而宣告这种威胁被逆推。而西罗马灭亡后,沿着这一线产生过唯一的一次重大威胁的是阿拉伯Muslim 在8世纪跨海征服了西班牙,并一路北上,直到在法国南部被法兰克王国击败后才被遏制住扩张势头。可以说只要欧洲腹部的这些国家不太废,挡住这样的跨海入侵是不难的。

第三条对欧洲最具威胁性的入侵路线,走小亚细亚然后渡过海峡从巴尔干半岛逐步北上这条通路。这一条路同样指向匈牙利草原和多瑙河谷,两个因素增加了这个方向的敌人的危险性,一个是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自古盛产强大帝国,从波斯、帕提亚、萨珊波斯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是真正庞大而严密的军事帝国,他们的进攻都是有组织、有目的、有很强的征服性,每当他们占领一处领土,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人迁徙过来,永久的占有此处,因此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必然是激烈和反复拉锯的,如东罗马和萨珊波斯的战争持续几百年,伴随了萨珊波斯帝国的始终。当然更加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拜占庭帝国开张营业刚刚两个多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兴起了Islam ,这个宗教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将其所征服的地区彻底转变信仰和文化,因此其立即就在地缘战略和信仰上与拜占庭帝国以及欧洲的Christ 教文化形成直接的竞争,这是一场截然对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竞争。因此在7世纪早期,当Islam 化的阿拉伯人首先征服了萨珊波斯帝国之后,就立即将矛头对准了拜占庭,双方爆发了长期的战争。期间阿拉伯人曾一度大军围困君士坦丁堡,不过拜占庭帝国经过内部调整之后绝地反击挺了过来,经过改革还增强了军事上的强势地位。然后当阿拉伯人的力量逐渐衰弱后,Islam 化的塞尔柱突厥人接过了征服的大旗,继续对拜占庭进行持续的冲击,尤其是在曼其柯尔特战役中重创了拜占庭的军力,并夺走了其在小亚细亚最重要的产马地和军区后,从而长久的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当塞尔柱突厥人的帝国衰亡后,Islam 化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接过大旗继续推进他们征服欧洲的浪潮……我想拜占庭帝国估计也确实很无语。从7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Islam 军事力量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整整坚持了8个世纪,熬死一个对手马上就出现一个更凶残的,最终无奈的不支倒地,可以说是足够顽强了。

不能忽略的是,拜占庭帝国不止是守住了小亚细亚,它曾在很长时间里占据着叙利亚和埃及、突尼斯等北非地区,从而阻断了这些来自东方的敌人沿北非西进的道路,从而避免他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海上强权。虽然阿拉伯人后来完全占领了从叙利亚到摩洛哥的整个北非地区,但拜占庭海军以其“希腊火”这种秘密武器为杀手锏,多次重创阿拉伯人的海上力量,削弱了其以海军实施扩张的能力。

同时拜占庭帝国还长期支持和控制着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王国,并和南俄草原的卡扎尔人游牧帝国保持着牢固的同盟关系,从而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阻断了这条从东方来的游牧民族侵袭的通道,如果研读这几个世纪的欧洲历史可能会有些许意识:之前几个世纪那一波又一波的游牧民族涌来的波浪忽然之间清净了许多。也就是说,拜占庭彻底阻断了一条通道,长期间接阻断着另两条通道,直到其国势日衰而力不能支为止。而我们知道西部罗马沦陷后,整个欧洲的中部和西部都是大大小小的,刚刚完成迁徙的,如哥特人,日耳曼人等民族的小国,不管是文化,宗教还是军事都尚处于整合初期。我们无法去设想如果此时从巴尔干方向涌入一支强大的拥有强大信仰和征服冲动的征服者大军,历史会如何改写。

当1 5世纪Muslim 帝国终于跨过拜占庭这道高墙,立即一路北上征服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并在1529年兵临维也纳城下。而此时的欧洲已经走过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人口有了显著增长,文化摆脱了罗马灭亡时的荒蛮之气而开始了文艺复兴,Christ 教成为整个大陆人民牢固的信仰,而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也已觉醒,英国、法国、西班牙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帝国等后来的欧洲传统强国都已经成型和巩固,对外敌的抵抗和反击能力已经十分强大。虽然它们反向逆推奥斯曼帝国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欧洲的安全显然早已不成问题,欧洲人可以安心的完成近代西方文明的伟大勃兴,同时在暂时无法彻底击溃奥斯曼土耳其打开通往东方的陆上通道时,开辟了大航海时代,走海路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殖民帝国体系。

至今欧美还有很多人有很浓厚的拜占庭情节,它的文化、它的武功,还有它在历史中的那种沧桑的宿命感都让人遥想和感叹。我们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不难看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子。如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那坚固而辉煌的刚铎首都米那斯提力斯不就是屹立千年的君士坦丁堡么,城前汹涌而来的半兽人军队无疑就是那一波波的蛮族,甚至于刚铎有一个在必要时可以驰援的忠实的游牧帝国罗翰作为帮手,拜占庭不也有一个忠实的卡扎尔游牧帝国一直帮帝国守卫着东北部的边境,甚至还主动出击阿拉伯人以减轻拜占庭的军事压力。此外《冰与火之歌》虽然整体历史架构是脱胎于英国中世纪史,比如玫瑰战争就在其中闪现,但拜占庭也仍然没有缺席,帝都君临的城市意象就是取自君士坦丁堡,小说中的黑水河之战也无疑有君士坦丁堡多次被围攻的影子。总之拜占庭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宝库,不同的人在里面都不难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当然,在下一篇中,我们就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处于四战之地的帝国究竟是依靠怎样的军力建设来让自己可以屹立千年。

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10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穆公的孙子,郑国的正卿。是春秋时代颇有贤名的大政治家,主持郑国国政二十多年,无论内政外交,都有显著功绩。《左传》云:“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或曰:“子产严刑酷法”。黄氏后案:“子产谓子太叔,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所以矫子太叔懦弱之弊。刑书之铸,不过申明已坠之法,亦不足为子产病。子产为政以宽仁著绩,其事班班可考。”夫子此言为循吏述绩,非为酷吏解嘲也。陆稼书曰:“子产谓之惠人,亦以其宽处多耳,非谓政多严而心宽也。”
▲惠人:《释诂》:“惠,爱。”惠人,能够遗爱于百姓之人也。《注疏》:“子产仁恩被物,爱人之人也。”张轼:“子产之德,惠为胜,故独以此目之。”
▲子西:即楚国的公子申,也就是令尹子西,芈姓,熊氏,名申,他是楚平王之子。朱子:“子西,楚公子申。” 孔安国曰:“子西:郑大夫。”公孙氏,名夏。与子产为同宗兄弟。
▲彼哉:那个人啊,指没有值得称说之处。彼指子西。朱子:“彼哉者,外之之辞。"《注疏》:“无足可称也。” 毛奇龄论语稽求篇说:“这是古成语,孔子引以作答。”一说“彼哉”,若前者,如彼哉,与前者差不多,如子产。子西曾阻楚王用夫子,但夫子在评论时依然说他如郑国子产是惠人。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人。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 “华夏第一相”。
▲人:即“仁”。表示管仲是仁人。张轼:“人也云者,举其夺邑而人不怨,则可见其为政之得宜也。"皇侃:“人也,指管仲,犹云此人也。” 或指“善人”之人。
▲夺伯氏骈邑:夺:剥夺、削夺。伯氏:齐国的大夫。《义疏》:“伯氏名偃,大夫。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骈邑:伯氏的采地。管仲判决此案,如非出于仁心,判得合理,何能如是。《论卦》第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音。” 据说讲的是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户的事,伯氏用章禾为邑宰,搜刮邑人的钱财,弄得人人怨声载道,而伯氏又壅塞忠言,邑人设法告到相国管仲那里,管仲了解实情后,于是将三百户人家收归了国有。伯氏信服相国处罚。一说,朱子:“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荀子.仲尼篇》:“齐桓公主管仲为仲父,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晏子春秋》云:“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 又云:“昔我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 管仲之邑为谷,既见传矣,而此又称骈邑,犹晏子于谷外又有狐之说也,管仲当兼有数邑。学者考证认为:“盖伯氏有罪,管仲削其邑,非夺以自益之谓也。”或曰: 一个“夺”字,说明管仲剥夺伯氏封地,似乎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有言外不满、不足之意。
▲饭疏食:吃粗饭。疏,粗劣。
▲没齿:即终身。齿,年龄。无怨言:对管仲没有怨言。

■现代翻译:有人向孔子请教子产如何。孔子说:“他是爱人之人啊。”请教子西如何。孔子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请教管仲如何。孔子说:“他是仁人啊。他削夺了伯氏家的骈邑三百户,伯氏只能吃粗饭,却至死没有怨言。”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惠,爱也。子产,古之遗爱。(昭二十年《左传》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杜注云:“子产见爱,有古人之遗风。”)”马融曰:“子西,郑大夫(《左传》:“子驷之子公孙夏也。”)。彼哉彼哉,言无足称。”或曰:“楚令尹子西。(《左传》:“公子申也,代囊瓦为令尹,为白公胜所杀者也。”)”人也。犹《诗》言“所谓伊人”(《诗•秦风•蒹葭》文也,毛《传》云:“伊,维也。”郑《笺》云:“伊当作繄,繄犹是也。伊人,若言是人也。”)。孔安国曰:“伯氏,齐大夫。骈邑,地名。齿,年也。伯氏食邑三百家,管仲夺之,使至疏食,而没齿无怨言,以其当理也。”

●皇侃《论语义疏》:或人问于孔子,郑之子产德行,於民何如?子答曰:子产之德于民不家资,拯救于民,甚有恩惠。(子产德行流于后世,有古人之遗风。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事在春秋第二十四卷,鲁昭公二十四年冬传也。)问郑之大夫子西德业如何?(郑之公孙夏,或云楚令尹子西。)答:无别行可称也。问管仲之德行于民何如也矣?答曰:管仲是人也。(《诗》曰:“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是美此人,今云“人也”是美管仲也。)夺伯氏骈邑三百(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伯氏食邑时,家资丰足,夺邑之后,至死而贫,但食粗粝以终余年,不敢有怨言也。所以然者明管仲夺之当理,故不怨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历评子产、子西、管仲之为人也。子产仁恩被物,爱人之人也。“问子西”者,郑大夫子西无足可称也。伯氏食邑于骈邑三百家,管仲夺之使贫,但饭疏食至于终年亦无怨言,以其管仲当理故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郑之子西,俯仰于子展子产之间,其与杀子孔之专,则因子展而已;其与伐陈则因子产而已,其才不足道也。楚之令尹子西,理百姓寔(shí,实)仓廪百姓得所,楚王贤之,其才可知也;不狥白公仇郑之谋,而终死于白公之乱,其正可知也。或问子西,孔子彼而弃之者,非楚之子西,意郑之子西乎?老子曰:“去彼取此,彼者在,所去此者,在所取。” 人也,犹言之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至公也。桓公以仲为圣人,施伯以仲为贤人,荀卿以仲为野人,其言各有当,与此谓人也,异矣!骈邑三百,言夺之多;饭疏食,言贫之甚;没齿,言废之久。盖夺之虽多而贫不甚,贫虽甚而废不久,其无怨则易。若伯氏则无怨难矣,故继之以富而无骄易(下章)。江熙曰:“颜子无怨不可及也,子贡不骄犹可能也。”此之谓欤!孔子前言子产,则继之以晏平仲,此则继之以管仲者,荀子曰:“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子产恵人也,不如夷吾。”

●朱熹《论语集注》: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王,而改纪其政,亦贤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后卒召白公以致祸乱,则其为人可知矣。盖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凡夫子之称管仲,皆举事以言之。圣人抑扬之意,固亦可见。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孔子就人论品,以昭万世之公也。春秋时,如郑之子产,楚之子西,齐之管仲,皆贤大夫也。子产听郑国之政宽猛相济,尝铸刑书以禁民之非,其迹似乎寡恩,其心实本慈爱。一日或人问子产为何如人?孔子曰:子产之徳泽广被,国人歌诵不衰,盖惠爱之人也;子西为楚平王之子名申,能逊国于昭王,又能改修国政,以定楚行事,虽有可采,然不能革楚之僭号称王,亦其短处故。或人又问子西为何如人?孔子不置可否曰:“彼哉,彼哉!”外之也。因又问管仲。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有功于齐甚多,孔子曰:只举一事便可见其为人,昔桓公夺大夫伯氏所食之骈邑三百戸,以封管仲,后来伯氏穷约,所饭不过疏食,至没齿终无怨恨,非心服管仲之功,岂能如此?三子一时并着贤名,而优劣则非一律。孔子以一字之褒贬尽其生平,万世之公论由此而定然。则方人岂易易哉?

●刘宝楠《论语正义》:《荀子.大略篇》日:“子谓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

●钱穆《论语新解》:其人存心惠爱于民。《左传》:“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子产为政严,而孔子特以惠爱许之,此即所谓特识也。春秋时有三子西,一子产之同宗兄弟,此两人常以同事见优劣,且相继执政,齐鲁间人熟知此两人,故连带问及。本章与上为命章相承,皆论郑事,此子西必系郑子西可知。其他二子西,皆楚大夫。一宜申,谋乱被诛,一公子申,后孔子死。《论语》记孔子评骘当时人物,多在齐晋郑卫诸邦,並多在定、哀以前,公子申既楚人,又当时尚在,孔子弟子当不以为问。伯氏虽以此毕生疏食,然于管仲无怨言。此如后代诸葛亮废廖立、李平为民,及亮之卒,廖立垂泣,李平致死;皆以执法公允,故得罪者无怨。

★此章记孔子历评子产、子西、管仲之为人也。一语之褒贬尽其生平,“微言大义”也。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我现在算是一个有用的人,我都能看到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也许我已经成了你父母能看得上的人,谁知道呢。
  • 王博回过神来,木木的点了下头,刚走到alpha提问室门口又不放心的跑到肖肖那边,抓住他扶着门把的手臂,吞吞吐吐了半天才说,“我会把昨天的那些标准答案全部忘掉,想
  • 第一步:拿下99元果酸,如果还买别的项目就返100元(果酸还有两人同行免一,具体的看后面)第二步:如图二所示,我们要凑到2000或5000,我十分建议拿1️⃣➕
  • 今日.. ️☂️今天也是没出门的一天最近开窗通风的时候都要被冻死了不愧是哈尔滨的6月邻居带着孩子来家里玩 星星非和人家抢平常碰都不碰的玩具抢的时候还要喊从气势上
  • 听说,幸福是两人一屋三餐四季我说,不好意思,这题属于我的知识盲区我只知道空调WiFi西瓜在今天比 粮香但是我知道:爱上一个人,就意味著留下来。 #绿皮火车-周云
  • 今天的会议是拜登总统自就任以来主持的第三次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论坛会议,世界领导人将提升雄心,并在美国率领下加入新的努力和行动计划,旨在应对气候危机,同时增进能
  • 方解: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使阳气健于中达于外,药简效捷,为单刀直入的简捷小方。体质虚的人,感冒治错了,会产生13种虚证(一)下后复汗——里虚表不和致冒原
  • 没有你的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人生的遗憾太多,也只能到此为止……我不需要留住你,就像不需要留住沉重的哀鸣,在风中、在雨中、在热日下——我欢畅而自由,前面的路或长或
  • 好多想分享的小趣事,但是划了一圈的通讯录都没有合适发出去的,没你真不行啊,但我想把第一次尝试找你的机会留到你生日那天晚上,毕竟发句生日快乐庆祝一下不过分吧哈哈哈
  • 缺點-1.不與主瓣結合的輻射部分,會導致相當多的具有水平和垂直極化的旁瓣。2.終端電阻的功率損耗。
  • 所以从加强免疫、从它的机理、从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及安全性来讲,我们觉得都是可靠的,也是希望老年人首先要尽快地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完成基础免疫。我们发现加强免疫以后
  • 8.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分配方式在选定之后还可以变更吗?答:纳税人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既可以推送给任职受
  • 从熊猫是黑白的,引申到在自然界中黑白色的动物很少,举例逆戟鲸为什么是黑白的颜色的时候,这话语真的像一首小诗,小百科也能这么浪漫。题外话:我觉得我们这四个人的车
  • #比特币数字币[超话]# 交易守则:   1,三不做:累、困、乏的时候不做;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做;看不懂行情的时候不做;(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因
  • 肖赞还以为是小猪不愿,只得故作严肃道:“要是别人发现你不是一只普通的猪,到时候他们把你抓去炖成汤喝,我也救不了你呀~”小猪再次惊恐炸毛:“哼唧!“哼唧哼唧~”(
  • 一直以来,云朵儿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匠心专注,方得始终”的企业精神,传承古法护肤技艺,匠心研发适合全球化护肤趋势的东方护肤产品。黄师
  • 答案必须是不会的,一直的争辩,对方会更加不想和你有任何接触,更加会否定你曾经的付出,更加放大你的不好,你做的说的一切都是错的。或者发动身边的共同好友,向他们诉说
  • 尚父很开心,留了那个吃饭,而这时尚书生回到了家中,知道了两姐妹被抓了。四妹赶走了那个女子,但是非常的生气,不再搭理尚书生。
  • 今天骑着车回家的路上打了一个电话给姐姐,她说要带侄子去看侏罗纪,不禁感叹噢姐姐是沐子的妈妈,突然有种莫名的失落的感觉,好像在她婚礼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为什么会哭的
  • 作为面食初始状态的面粉,本是纯洁无暇、轻松自在的小颗粒,突然一天却被一瓢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正在众兄弟姐妹推搡拥挤之际,又有一双粗狂暴戾的大手直压下来,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