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凉山第一座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

冬至以后,太阳日照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连日寒冷的天气把土地冻得僵硬,草木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霜。采访这天,太阳从东边山脚升起,上午八时,金黄的光便照耀了冕宁县泸沽镇大田村一座座高矮起伏的小山。

小山上一片接一片,布置着黑黢黢的光伏板,太阳一出,它们贪婪地吮吸暖暖的光热,不断转化为电能资源;而光伏板下,横七竖八的花杆草梗也因太阳褪去了一身白霜,露出本来的模样——这是一片已经枯黄的颜色,粗细不一,排列有序,有的高高立起,有的相互纠缠,眼前画面多出一种安德鲁·怀斯水彩画中枯黄深远悠长的意味。但是啊,这并非杂草,若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看到,它们将从冬季的寒霜中获得新生,盛开一朵朵高贵白艳的牡丹。

初访大田村

记者已经第三次到大田采访。第一次到来时是2015年寒露。

那时,零星分布的玉米地已经被换装,占地面积约300亩,装机容量10MW的38000块光伏板安装入地,漆黑的光伏板,在蓝天的映射下呈现出深邃的“深蓝色”。而光伏板下的油牡丹才刚刚播下种子。这是凉山州内,第一次将农业和光伏相结合,进一步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大财富的一次尝试、一次探索,也是一次挑战。

用光伏站负责人的话讲:“我们都是搞电力的,现在来搞农业,跨界跨的有点太远了。都是门外汉,都在摸索。”

——“农业不比电力。电力守着它不出故障,能够及时维修,能够保障安全生产就算到位了。”

——“农业内容就庞大的多,油牡丹下种后如何种植管理,修枝施肥除草。开花后如何利用,如何采籽。要产生经济效益又该如何找销售渠道……每一个问题单独拿出来,都是一本厚厚的书。”

这群电力人心里的担忧理所应当,他们七嘴八舌讲述的话也无半点掺假。

但就在这“跌跌撞撞、摸爬滚打”的探索实践中,2016年秋天,100亩油牡丹全部种下了。利用电站通道两侧及光伏组件的土地,通过加高支架系统,努力实现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又能实现了光电转化,达到农业、光伏双收益。

当地处丘陵,极度缺水,为了确保水源,沿线全部埋好管线水网用于灌溉;为了确保种植成效,经常聘请农业专家现场讲学,传授农技;为了打开销路,与供种农业企业签订回购协议,确保销售不愁……

在记者第二次到大田采访时,已经是两年后的春分时节,满山纯白的牡丹花朵朵盛开花香扑鼻,和蓝天下“深蓝色“的光伏板相互交织,工业的磅礴大气,和农业的娟秀如画结合在一起,形色自然,仿佛本因如此。

这一次,电站负责人对光伏场的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充分的底气,他侃侃而谈:“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油牡丹,收益比以前半种玉米半撂荒高太多了。油牡丹到六七月可以结籽,采摘牡丹籽仁经压榨、精制等工艺后会产生食用油,含有黄铜、多糖、生物碱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它的价值甚至能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在过去,每亩土地产值仅有200块钱,油牡丹丰收后一亩产籽百斤,按照15元一斤市场价计算也能达到千元亩收益。

但土地农业的产值,仅仅是光伏产业下的附加。

该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1350万千瓦时,产值1200万元。从2015年底建成发电至今,已经累计发电8007.2611万千瓦时,初步实现了农光互补双收益。

增值的土地

王约哈是泸沽镇大田村村民,光伏场地上她有6亩土地。2015年以前,土地基本处于撂荒状态。“由于缺水,只能种点抗旱的苞谷,但收成实在太低,后来索性不种了。”王约哈说,在2015年建设光伏场,流转土地时他是特别支持,每亩地800元流转租金,一次性支付25年,这一下他就一次得到了12万元。

当时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为了能让一家人脱贫,她把土地流转的钱给儿子买了辆小皮卡货车外出运货挣钱,自己年龄大了,则留在了光伏场务工,带带孙儿。

“除草100块一天,洗光伏板7角钱一块……“

在光伏场内,她和其他十几户人,利用农闲时节务工干活。多年来种地的经验,让她对锄草这项技能得心应手。只见她背着背篼,在坡地上一个弓步向前,左手快而准地扯起杂草,右手镰刀轻轻一划一拉,杂草便连茎带叶往后一扔,准准地进了背篼。就重复这样的姿势,一会儿便清理出一大片土地。

而洗光伏板,他们更是经验充分,配合有序。从刚开始一人一块洗的速度很慢,到后来逐渐总结经验,形成了三人一组的分工模式。一人捏紧水龙头冲洗光伏板,两人飞快地用手里的刷子抹布清洗板上沉淀的灰尘,几十秒的时间,原本蒙上泥灰的光伏板,重新清洁干净。这样的速度随着经验而不断提速,到目前,三人一组一天能洗1000块光伏板,到日落时收工,领七百多元一人分得两百多。

“我们现在有固定的15户人在电场轮流务工,挣钱并不比在外头差呢。王约哈说,像她一样年龄大的,在外边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而在大田光伏电场,却能得到不错的收入。

2018年,王约哈家脱贫了,从贫困户走到小康路上,电站务工一年1.5万元至2万元的收入,是一股极大的脱贫动力。

“我们每年工钱大概在16至20万,全部都雇佣当地老百姓,特别是脱贫攻坚时贫困的老百姓。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群众发了务工工资120万元。”大田光伏电站站长赵磊说。

未来尚可期

“今年油牡丹的市场,没得过去好了。”农业产业发展,放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并不能一直一帆风顺。

第三次来到大田光伏电站采访,站长赵磊说起油牡丹的收成情况有些惭愧。

“今年有些亏损,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和虫害原因,让牡丹产籽量下跌,二是市场低迷,售价降低到12元一斤,所以今年农业投产就亏损了。”

但越是遇到挫折,就越是要敢于挑战。

“开源”是解决农产亏损的一大办法。

在过去,大田光伏电站的油牡丹只卖籽,但其花也有着观赏价值。赵磊等人开始忙活起来,联系周边乡镇,以及到更远的西昌、冕宁、喜德县城联系花卉商家,将牡丹花销售出去。与此同时,也在积极与其他企业拓展合作,寻求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当然,我们也在探索像芍药等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业产品,能够把土地进一步利用起来,助力巩固脱贫成功,推动乡村振兴。”采访时,负责人赵磊说,农光互补是该电站建设的模式,其初衷是为了打造扶贫产业,为当前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今年农业处于不盈利状态,但我们也依然会坚持去做。”赵磊说,因为电站在发展农业上的务工需求,早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了。“如果我们不做了,群众就会损失很多收入,有可能会出现返贫情况,所以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这时,记者突然看到,在一片枯黄的牡丹茎枝中,还有一朵牡丹花屹立在阳光里,金黄的光照之下,白的夺目,特别好看。如今的枯黄,待到明年春天时,又将是满山的洁白。(记者 徐箭明)
https://t.cn/A6xdIO3L

【看园区怎样撬动产业发展】
土豆种植在凉山,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被凉山群众叫作洋芋的作物,是许多群众的主食和牲畜的主要饲料。

过去几年,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的推动,土豆被赋予了更多民生责任,许多群众依靠种植土豆实现了增收。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凉山的土豆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逐渐实现从优良品种的保存、选育和优化,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

凉山州布拖县,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万亩的土豆生产县,在现代化园区的引领下,土豆种植在发展中有了新的光芒,正在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

培育良种

从“一切两半”到三级繁育体系

传统的凉山土豆是如何种植的?

每到收获的季节,村民通常会在收获的土豆中选择一部分来“做种”,根据土豆大小,将其一切两半或是一切四半埋进土里,来年,收获新的土豆。

在布拖,今年58岁的哈马莫书果种了半辈子土豆,他很有发言权,“我们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种洋芋,每年春天,就切几块洋芋种到地里,9月份左右,就可以收了。”

那传统的土豆种植方法又有哪些弊端呢?土豆作为一种块茎作物,多年不换种将导致病毒的积累,随之而来的就是长势明显衰退和减产。

当土豆出现明显减产的情况时,凉山的百姓通常会把自己的“留种”拿到较远的乡镇去“换种”。但尽管如此,土豆的产量依然不高。

布拖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石立涛介绍说,“2004年左右,布拖县土豆最高产的是平坝地区,那时候的亩产大约有1200至1300公斤,而在一些较偏远的乡镇,一亩大概只能收到500至600公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良种,也蕴藏着农业现代化的雄心。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下,一个土豆的成熟,早不是“一切两半”后埋进土里那么简单。在现代的土豆种植体系中,一颗平平无奇的土豆,可能要经历五代的发展,从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种薯,再到最后的商品薯。

如今的布拖,依托布拖江油两地党委政府部署,两地农投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里,三级繁育体系已经成型。

“马铃薯的茎尖细胞是无毒的,我们在组培室的工作就是剥离马铃薯的茎尖细胞后,将茎尖细胞培育成预生组织,再将这些预生组织移入雾培大棚中种植。”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组培室中,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黄敏敏和朱凤焰向记者介绍道。

据悉,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成立于2018年,坐落在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园区内,科技小院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和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园区等多家校(院)企联合打造。

组培室,是培育土豆良种选育的第一个环节,而紧邻的雾化大棚,就是将土豆良种量产的基地。

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组培室旁,有着占地5000平方米的育种大棚。白色的棚顶下是可伸缩的遮阳布,钢架之间整齐摆放着浅绿色的马铃薯原原种育种箱,棚内已实现物联网管理,可随时监测温度、湿度等。

在现代马铃薯的生产模式中,培育高质量的原原种至关重要。雾化大棚的管理员曹菊华告诉记者,“雾化栽培的特点是可以使根系均匀地吸收营养,并从源头上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同时可以及时采摘大小适宜的原原种。”

“你别看这个种薯这么点大,单个售价三四块钱。”园区行政部经理岳锋指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种薯说。

据悉,马铃薯的原原种只需要达到5克以上即可进行采收,一株可以采摘30粒以上。而一粒原原种可以繁殖出10至20粒原种,一粒原种又可以繁殖出10至20个生产种……

在组培室繁育组培苗,在雾化大棚中栽培获得脱毒原原种,随后在高海拔地区的种植基地中进行生产种植的模式已经成型,这被园区称作马铃薯三级良种繁育体系。

现代化的前端,撬动了整个产业的改变。以往,布拖县无法自主培育原原种,只能从云南、青海、甘肃等地购买,总花费达上千万元。

记者在布拖县2021年马铃薯原种扩繁项目种薯投放表中看到,2021年,布拖县在县内投放了1000吨的马铃薯种薯。而这些种薯,均采购于布江蜀丰现代农业园区。

石立涛表示,县农业农村局在每个乡镇都投放了一定量的种薯,再依靠老百姓的换种和留种让这些品种扩散,大约4至5年,就可以实现县内土豆品种的更新换代。

良种繁育的效益已经体现在了布拖的土豆产量中。根据布拖县测产,2021年,县内马铃薯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了1755公斤。

从大到强

延伸链条走产业发展之路

从马铃薯生产大县、到马铃薯生产强县,还有一段不短的发展路程。

走在布拖县城,现在仍可以看到“淀粉加工厂”的木牌,斑驳的白色漆面上印着黑色的印刷字体,展示着土豆生产大县的痕迹。

一家淀粉加工厂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以前布拖县有十几家小型淀粉生产厂,现在已经不是很多了。”

土豆淀粉是土豆的初加工产品、产量大、市场竞争力较弱。据介绍,今年小型淀粉加工厂的土豆收购价大约在0.3至0.4元,而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收购价格在0.7至0.8元。

为什么园区土豆的收购价格更高?

记者了解到,园区拥有一个面积1400平方米的马铃薯保鲜储存库,可以自动调节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用于贮藏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以及商品薯,它是布拖县现在唯一的专业马铃薯贮藏库。这个保鲜储藏库,几乎不会让土豆变质而产生浪费,原材料的利用率更高。

另外,园区今年新建了土豆的深加工厂,尽管还在试机阶段,但已经拥有了三大类20多个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包括马铃薯馒头、包子、花卷、粉条、方便粉丝等。

现在,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已经在园区的内部食堂供应,员工们告诉记者,“我们这些产品都很好吃,尤其是马铃薯粉条,晶莹剔透的,好吃又好看。”

除了培育土豆种子,完善产业链,更多的变化也在园区中发生。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除了选育优良种苗,还担负着选育布拖本地优良品种的任务。驻扎在小院的黄敏敏和朱凤焰向记者介绍,目前实验室中选择了布拖本地的米拉、乌洋芋和阿斯斯三种品种进行繁育。这样的选育,对于布拖本地传统品种的保护以及优势品种的提纯扶壮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向科技要生产力、延伸产业链提升生产效率,在园区里,马铃薯、蔬菜的轮作模式也在同步进行。

在此之前,布拖大多数农户只进行一季马铃薯种植,但常年种植马铃薯会导致土传病害大量繁殖,单一性种植也降低了土壤的利用效率。而布拖处于高寒地区,蔬菜种植发展又相对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轮作的模式应运而生。

9月,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在产业园的种植基地中,一部分务工人员正在收获土豆,另一部分务工人员就在刚收获完土豆的田里种上了绿色的小菜苗。

在园区里,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牵头,探索引进了15种秋冬蔬菜。前期实验显示,土豆可以与奶白菜、上海青进行轮作,而目前地里种下的,也正是这两个品种。

据介绍,目前马铃薯、蔬菜轮作模式的最优水肥体系构建也已经进入了探索阶段,该模式探索成功后,将给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

巩固传统、探索新路、全产业链突围。在这占地3300亩的园区里,布拖的马铃薯产业正在改变。(记者 钱栩 严华峰 王德)

【迭代:一颗砀山梨背后的产业竞争格局,砀山水果如何突围】就像一条大河,砀山的水果产业总能在竞争的落差中找到奔流的动能。
  166年前黄河改道北徙,在砀山县境内留下一条46.6公里的废河道。黄河流经砀山期间,有记载的决口和泛滥多达五十余次。
  黄河走了,结束了长期洪涝灾害,留下了漫天黄沙,“张嘴沙打牙,庄稼被打瞎”。在这片270平方公里的独特沙土地上,诞生了世界最大的梨园和著名的砀山水果产业。
  第一次产业红利
  砀山酥梨大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治理风沙,砀山动员全县在黄河故道载种耐盐碱、耐旱涝的梨树。几年后,黄河故道上游170公里的兰考县,也是为了治沙,焦裕禄选择了速生的泡桐。当年的选择,为兰考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
  焦裕禄去世几十年后,桐木成材。兰考木匠将泡桐木制成灶台风箱,贩卖到上海。老师傅发现桐木声音通透、传导性不错,加上抗腐耐热、不易变形,于是便找到兰考当地木匠制作音板。
  生长在兰考沙土中的泡桐,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成就了质地疏密适度、纹理天然美观等特点。现在兰考制作的乐器,不仅销往全国,还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近期网上爆火的山东曹县,出口到日本的棺材,用的也是兰考的泡桐。
  相比兰考泡桐,砀山酥梨成名更早,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史。明万历、清乾隆时还被列为贡品。
  “砀山酥梨最大的特点,就是历经多年,它还是它。”砀山县副县长陈新启介绍,两千多年中历经各种灾害,每次都可能导致品种进化或退化,但其酥脆浓甜的特征,被稳定地保留下来。
  “酥脆浓甜”,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非常稀缺,全国水果商人汇集砀山抢梨,到90年代中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地头收购价每斤接近2元,一亩梨园就是一个万元户。
  尾随水果商人到来的是各地的梨苗商人,他们把砀山酥梨引种到了江苏、陕西、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新疆等地。到2004年,除砀山本地有50万亩连片种植的砀山酥梨外,全国各地引种面积近500万亩,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梨树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加之砀山酥梨丰产的特性,其产量更是占到全国梨产量的48%。
  产量的激增让产品的势能快速耗散,2003年和2004年,产地批发价降到了90年代的五分之一。
  砀山必须找到新的竞争落差。
  第二次产业升级
  第一次砀山水果产业红利,是有和无的竞争。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水果市场从供给短缺向供给过剩转变,很难再出现一个爆品通吃的机会。第二次产业升级,应该比什么?
  砀山县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4111”计划,三年后又修订为“3211”计划,即保留优质砀山酥梨30万亩,通过高接换头发展优质新品种及加工品种20万亩,发展优质黄桃等杂果10万亩,更新苹果新品种,稳定面积10万亩。
  “高接换头”是果树的一种快速迭代技术,保留原来果树,在树冠部位换接其他品种。好处是能节省从树苗到成年的时间,代价是无法改变树型、树间距,从而给第三次产业升级埋下了伏笔。
  砍结果的树,嫁接新树苗,是一次巨大的冒险。谁也不敢保证新产品一定成功,果农动力不足,有人喊出了“不换思想就换头”的口号,鼓励把酥梨的头换成黄冠梨和翠玉梨的头。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以雪花梨为母本、日本砂梨“新世纪”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黄冠梨有三个特点最让当时砀山水果产业的决策者心动,第一残渣少,第二酸甜适口,第三成熟时间早,比酥梨早了一个月。
  第一和第二个特点弥补了酥梨风味的不足,第三个特点则拉长了砀山产区梨的销售期,避免集中上市。
  除了河北黄冠梨,还从山东引进了日韩梨和其它国内外较先进的梨、苹果等名特优新果树16种,品种上百个。
  梨的品种多了,总产量还要降下来,替代梨的产品是黄桃。目前砀山是世界第三大黄桃产区,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30万吨。
  黄桃最常见的吃法是做成罐头,特别在西北省份,黄桃罐头是很多人童年的小确幸。西北人更偏爱黄桃罐头的味道吗?
  砀山虹桥食品公司负责人徐奥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砀山本地水果罐头厂,早期并不做水果罐头,而是蔬菜罐头,西北和东北冬季缺少蔬菜,是罐头的主要销售地。吃菜难解决后,工厂更新产品,黄桃罐头取代蔬菜罐头,在成熟渠道的北方市场继续销售。
  稳定的供给和成熟的销售渠道,才催生出了特定区域的口味偏好。
  罐头把砀山的水果产业从农业升级到了工业,不仅消化了非商品果,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2020年全县水果加工产值190亿元, 黄桃罐头产量国内第一。
  控产量,引进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果加工业,一套组合拳,砀山水果产业完成第二次升级。
  第三次产业竞争
  第三次升级最难,因为正在进行中。
  很难说,第三次产业升级始于何时,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电商入场后,传统水果销售中的一些旧壁垒被推平,取而代之,新的规则建立起来。
  第一个被打破的旧壁垒是靠信息差赚钱。
  水果商人纪宗文经营皖北最大的冷库已11年,滚动投资8000万元,建成2万吨库。各地水果商人把收购的果子存放在冷库中,等待最好的销售时机。2017年,纪宗文和妹妹纪盼在拼多多开店,做起了电商。
  “以前给各地供货,报价都不一样,南京的价格和上海的肯定不一样。”纪宗文说,经过层层中间商,消费者在每一个水果摊上买的价格也不一样。
  电商入局后,价格透明,中间商很难再靠信息不对称赚钱。
  第二个被打破的是品类壁垒。砀山的水果不仅要与其它产区水果竞争,甚至还要和全世界优势产区的水果竞争。
  砀山不仅要和河北、山东的梨产区竞争,全国1400万亩的梨,还要和3000万亩的苹果,3700万亩的柑橘,2200万亩的西瓜,1300万亩的桃,1000万亩的葡萄等大宗水果竞争。
  近年来拼多多上不断出现新品爆款水果,会理软籽石榴,丹东99草莓,四川爱媛果冻橙,福建涫溪蜜柚,云南石林人参果,这些水果单价高,抢走了一大批爱尝鲜的年轻人。进口的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泰国榴莲、越南芒果等水果,给消费者提供了来自全世界的选择。
  世界变平了,竞争再次升级。
  竞争不再是某几个批发商之间的博弈,而是产区和产区间的比赛。一颗小小的水果,越来越成为从育种、标准化种植、现代产业链、销售通道、快速获取市场信息、准确决策到打造品牌的全方位比拼。
  2019年砀山县政府选择3000亩集中连片优质梨园,建设集“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农旅相结合”为一体的“一号梨园”,代表了砀山梨种植的最高水平。
  一号梨园使用了大量传感器、自动杀虫装置、水肥一体化等设施,砀山县梨树研究中心主任田娟希望这个高标准梨园不仅用于示范,还要解决普通梨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开设了辅导班,免费向种植户介绍标准化生产。
  然而梨农年纪偏大,很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对设施投入的账算不清,加上梨树历史悠久,很难改变树型、树间距,机械化潜力有限。
  砀山的黄桃罐头产业也面临类似问题。徐奥自2015年接手家族罐头厂后,每年都改造生产线,但挖桃核只能靠双手,占用全厂40%的工人。招人成了徐奥的一件大事。
  另一家1.5万吨的玄庙镇冷链物流产业园里的水果,30%的量走线上,“其中99%通过拼多多销售”,冷库负责人蒋松林计划今年再扩建5000吨厂房。除了这两家规模最大的冷库,砀山还建设了140多座中小型冷库,总容量20万吨。冷库能把砀山梨的销售周期拉长三个月。
  砀山水果产业的参与者,正用各自的方式加入第三次产业升级,寻找或制造新的“竞争落差”。
  新的变量
  在第三次产业升级中,电商是一个新增重要变量。
  砀山重视发展农产品电商,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的10.4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60亿元,年均增长率41.7%。目前有十多万人从事电商、物流、包材相关产业。
  除了能看到的拓阔销路,增加就业,拼多多还以产业安全阀的功能,更深入地参与到了砀山水果产业的机理中。
  纪宗文和妹妹纪盼合理利用线上可以快速大量走货的特点,发明了新的商业模式,为冷库客户提供“仓储+垫资+代销”服务。
  商家缺乏资金收购水果,纪宗文提供1∶1垫资,商家把收购的水果存在冷库,纪宗文收取冷藏费。如果行情好,商家出货获利,皆大欢喜。如果行情不好,纪宗文可以通过自己的拼多多店铺快速出货,按止损价“平仓”。
  通过这种创新,纪宗文为十几个合作商家,既提供了贷款又规避了风险。
  徐奥创新了另一种模式,他为代工的贴牌商提供“代工+兜底销售”服务,让合作伙伴放心下单,如果行情不好,他用自己的拼多多网店帮客户销售,快速回款。徐奥得到代工费,还能让生产线稳定开机,保持最大产能,降低了生产边际成本。
  通过电商,徐奥还能更敏锐感知市场变化。年轻人误解水果罐头有防腐剂,不爱买,他就开发新品,发现酸奶西米露水果罐头卖得不错,立即上新品,现在销售额已超过了传统水果罐头。
  拼多多自2019年推出新品牌计划,帮助有产品能力的代工厂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给出产品建议,帮助中国制造业建立自己的品牌。截至2020年,已有1500余家企业参与定制化生产,产生4000多款定制化产品、4.6亿笔定制化订单。
  2019年砀山在建设一号梨园的同时,还申请了商标,却发现已被河北的一家企业注册,无奈改为“梨园一号”。“坐高铁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广告,‘梨,还是砀山的好’。”砀山县农业局副局长曹爱平希望砀山水果不仅要做响区域公共品牌,还要打造几个著名的企业品牌,但这件事政府只能帮忙,最终还是要靠企业家。
  43岁的退伍军人王小辉经营的“吾家吾村”拼多多店铺,去年卖出了6000万元砀山水果,今年目标是1个亿。王小辉的策略是严控发货品质,自建发货标准,对果形、成熟度、颜色、大小都有要求,希望在线上建立自己的品牌。
  截至2021年3月底,在拼多多上,已有2645款农(副)产品销量超过10万+,越来越多的产区利用“新农具”找到竞争落差。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全球领先,农产品上行是所有电商中最困难的。平台与商家长期合作,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认为,新电商不仅是一次机会,更越来越成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公共设施”。把销量暴增的短期红利,转化为产区综合优势的长期红利,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
  表1:166年前,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在砀山县境内留下一条46.6公里的废河道。在这片270平方公里的独特沙土地上,诞生了世界最大的梨园和著名的砀山水果产业。王从启|摄
  表2:如何在传承2500年经典品种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形势进行品种引进、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创新,是当地政府、水果行业和果农多年来持续积极面对的关键问题。王从启|摄
  表3:水果商人纪宗文经营皖北最大的冷库已11年,滚动投资8000万元,建成2万吨库,成为当地很多果农和企业的“稳定器”。王从启|摄
  表4:2019年砀山县政府选择3000亩集中连片优质梨园,建设集“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农旅相结合”为一体的 “一号梨园”,代表了砀山梨种植的最高水平。王从启|摄
  表5:7月8日,前来砀山调研的两位人大教授与当地拼多多商家直播卖梨。电商是一次机会,也是一个工具,把销量暴增的短期红利,转化为产区综合优势的长期红利,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王从启|摄
  表6:参军22年的退伍军人王小辉经营的拼多多店铺,去年卖出了6000万元砀山水果。图为他在果园里查看今年砀山梨的长势。王从启|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嘿那个漂亮的小阿卜,我的对铺、可爱的姑娘出嫁咯[心]真的是可可爱爱,摸起来软糯,干净漂亮的敢爱的女孩子呢对吖,我们就是要选择最爱自己的那个人吖无论是哪个季节,愿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已经发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20年,如果有一天我感染了这个瘟疫,我对自己没什么大的遗憾了,我做了一个爷们该做的事,我相信这场胜利属于我们人民,属于我们老百姓。我宁愿一天多干5,6个小时
  • 入夏必囤的东西防晒肯定必不可少,倩哥我作为一个美妆博主,防晒产品买过很多,很少会重复去购买同一款产品,但是#Dr.G滤镜防晒#我真的爱了!!
  • #STU48##川又あん奈# 210909 @stu_2nd_member_ Twitterお疲れ様✨昨日、SHOWROOMで #讃岐三白# さんを紹介したよ!
  • 3、北京,人口约400万,GDP50.6亿。5、重庆,人口约200万,GDP31.4亿。
  • 三,这之前欣赏着大自然美不胜收的景色,游走到了诗仙十分留恋的一个地方,走过了这两条平坦的旅程,为了想体验一下不同的旅行之感,于是乎我们商议后决定,踏上了一条我们
  • 大图模式而在中国天眼之前 ,美国也有过一台射电望远镜 “阿雷西博 ”它曾是20世纪人类工程之首 ,和中国天眼一样 ,它也是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在“阿雷西博 ”退
  • #周柯宇[超话]##INTO1周柯宇唯一全能门面ACE# ‹小燃•中秋节特别企划①› 『万人门面 “周”宇颜霸』 ❥ September. 19 - Sep
  • 9⃣月好物分享来啦某年某日 破壁牛乳茶看电影喝乳茶老场景了茶叶破了壁,好喝不甜腻hike/嗨的时间进口西柚果啤真西柚果汁加入,爽口不甜腻吃串来一罐爽翻天Meco
  • 法国网上出现“#反2010”主题卷标引起家长警戒,因为2010年出生的孩子现在才十、十一岁,正是迈入中等教育(法国初级中学一年级)的阶段。有家长团体则要求政府制
  • 在滨河街道宁馨社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烟头不落地 宁馨更美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辖区居民纷纷参与其中,捡拾满500毫升水瓶容量的烟头就可兑换洗手液、洗
  • 今回、自国からオンライン授業を受けている学生さん3名とユニタスの在校生、先輩4人でオンラインチャットをしました!皆さん日本語が既に上手皆さんが入国して実際に対面
  • 西安隆鼻预约最多专家排名前五名单 西安隆鼻做的比较好的医院医生排名靠前的,青来宝儿姐今天都给大家整理在这里了,需要的赶紧点赞收藏哟 西京医院 推荐指数:★
  • 【9月,小米汽车很忙】 月初,相继完成工商注册并落户北京后,小米汽车近来的动作频频。 扩充团队:7月28日,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招聘信息。据
  • 默森:拉姆斯代尔减轻了球队的压力 本-怀特仍有些不稳定 在此前结束的一场英超联赛中,阿森纳1-0击败伯恩利。赛后,枪手名宿默森在天空体育的节目中称赞了拉姆斯代
  •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
  • ᵀᴴᴱ ᴮᴱˢᵀ ᴵˢ ᶠᴼᴿ ᵞᴼᵁ ❣ ​‎ ͏  开门喽!‮友朋‬圈是‮的我‬工早‮天上‬每 作室起‮发来‬各位诉‮是告‬就 个圈小主 我‮门开‬了营
  • 【六度集经讲记04】沙门普施翻江倒海斗龙神,勇夺海王宝珠 普施做了沙门后,周游列国,教化群生,经过一个大国。国家里有一户豪姓之家,知书明理。见到普施仪表堂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