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全诗分享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

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贤愚因缘经 卷一》(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此国有五百贾客。入海采宝。自共议言。当求明人用作导师。便请一五戒优婆塞。共入大海。
既到海中。海神变身。作一夜叉。形体丑恶。其色青黑。口出长牙。头上火燃。来牵其船。
问估客曰。世间可畏。有过我者无。贤者对曰。更有可畏剧汝数倍。海神复问。何者是耶。答曰。世有愚人。作诸不善。杀生盗窃淫劮无度。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没在邪见。死入地狱。受苦万端。狱卒阿傍。取诸罪人。种种治之。或以刀斫。或以车裂。分坏其身。作数千段。或复臼捣。或复磨之。刀山剑树。火车镬汤。寒水沸屎。一切备受。荷如此苦。经数千万岁。此之可畏。剧汝甚多。海神放之。隐形而去。
船进数里。海神复更化作一人。形体痟瘦。筋骨相连。复来牵船。问诸人曰。世间羸瘦。有剧我者无。贤者答言。更有羸瘦甚剧于汝。海神复问。谁复剧耶。贤者答曰。有愚痴人。心性弊恶。悭贪嫉妒。不知布施。死堕饿鬼。身大如山。咽如针鼻。头发长乱。形体黑瘦。数千万岁。不识水谷。如是之形。复剧于汝。海神放船。没而不现。
船行数里。海神复化更作一人。极为端政。复来牵船。问诸商客。人之美妙。有与我等者无。贤者答曰。乃有胜汝百千万倍。海神复问。谁为胜者。贤者答曰。世有智人。奉行诸善。身口意业。恒令清净信敬三宝。随时供养。其人命终。生于天上。形貌皎洁。端政无双。殊胜于汝数千万倍。以汝方之。如瞎猕猴比彼妙女。
海神取水一掬。而问之曰。掬中水多海水多耶。贤者答曰。掬中水多非海水也。海神重问。汝今所说。为至诚不。贤者答曰。此言真谛。不虚妄也。何以明之。海水虽多。必有枯竭。劫欲尽时。两日并出。泉源池流。悉皆旱涸。三日出时。诸小河水。悉皆枯干。四日出时。诸大江海。悉皆枯竭。五日出时。大海稍减。六日出时。三分减二。七日出时。海水都尽。须弥崩坏。下至金刚地际。皆悉燋燃。若复有人。能以信心。以一掬水。供养于佛。或用施僧。或奉父母。或丐贫穷。给与禽兽。此之功德。历劫不尽。以此言之。知海为少掬水为多。
海神欢喜。即以珍宝。用赠贤者。兼寄妙宝施佛及僧。时诸贾客。即与贤者。采宝已足。还归本国。
是时贤者。五百贾客。咸诣佛所。稽首佛足。作礼毕已。各持宝物并海神所寄。奉佛及僧。悉皆长跪叉手白佛。愿为弟子。禀受清化。佛寻可之。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佛为说法。应适其情。即时开悟。诸欲都净。得阿罗汉。时诸会者。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白话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这个国家有五百名商人,准备入海取宝。他们共同商议:“应当找一位贤明的人作为引导者。”于是就请来一位受过五戒的男居士一起入海。
到了海中,海神变化成一个夜叉,形体丑恶,身色青黑,口出獠牙,头上燃火,过来拖拽他们的船。并且问这些商人:“世间还有比我更可怕的吗?”贤者答道:“有比你更可怕数倍的。”海神又问:“是什么?”答道:“世间有种愚人,造作很多不善业,如杀生、盗窃、淫逸无度、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耽著邪见,死后堕入地狱感受万般痛苦。狱卒阿傍提取这些罪人,用种种刑罚来惩治他们:有的用刀砍,有的用车裂,将他们的身体分割、摧坏成数千段;有的用臼捣碎,有的用磨碾磨。罪人们还要感受刀山、剑树、火车、镬汤、寒冰、沸屎等一切折磨。承受这般痛苦,需要经历几千万年。地狱的可怕,实在超过你太多了。”海神放了他们,隐形而去。
船向前行进几里,海神又变成一人,身形消瘦得只剩下筋骨相连,再次拖拽这条船,问众人道:“世间还有比我更瘦弱的吗?”贤者答道:“还有比你更加瘦弱的。”海神又问:“什么人比我更厉害呢?”贤者答道:“有种愚痴的人,心性恶劣,悭贪嫉妒,不明白布施的道理。死后堕落成饿鬼,身体像山一样大,咽喉像针眼一样细,头发又长又乱,身形又黑又瘦。他们几千万年中都见不到水和食物,瘦弱的样子比你要厉害多了!”海神放开船,隐没不见。
船行进几里,海神又变化成一人,形貌极为端正,又来拖拽这条船,问这些商人:“有和我一样美妙的人吗?”贤者答道:“有人胜过你百千万倍。”海神又问:“什么人超过我呢?”贤者答道:“世上有些智者,奉行众善,常使身口意业清净无垢,并且敬信三宝,按时供养。这种人死后转生天界,形貌光明洁净,端正无比,远远胜过你几千万倍。你与他们相比,就像瞎眼的猕猴与妙龄少女作比较一样。”
海神举起一捧海水问他说:“这一捧水多,还是海水多呢?”贤者答道:“捧中水多,不是海水多。” 海神又问:“如今你所言是真实的吗?”贤者答道:“此话千真万确,毫不虚假。用什么来证明呢?海水虽然多,却必定有枯竭之时。大劫要穷尽的时侯,两个太阳同时出现,泉源池水,全都干涸;三个太阳出现时,所有小河水,全都枯干;四个太阳出现时,众多大江、大河,全都枯竭;五个太阳出现时,大海水稍微减少;六个太阳出现时,海水减少三分之二;七个太阳出现时,海水全都枯竭,须弥山崩塌,下至金刚地基之间全都燃烧。如果有人能以信心,用一捧水供养佛陀,或者用来布施僧众,或者用来供奉父母,或者施与贫穷人,或者施与鸟兽,此等功德历劫也不会消尽。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明白海水是少的,一捧水是多的。”
海神听了十分欢喜,就拿出珍宝赠给贤者,并且托他带回奇妙的宝物供养佛和僧众。那些商人与贤者采足宝物后,回到本国。
贤者与五百名商人都前去佛的所在地,稽首佛足,施礼过后,各自拿出宝物以及海神托付的珍宝供养佛及僧众,又全部长跪作揖对佛说:“求做佛的弟子,领受清净教化。”佛随即答应道:“善来比丘!”于是须发自落,法衣披身。佛随应他们的意乐说法,他们顿时开悟,所有欲念彻底清净,证得阿罗汉果。当时与会大众听闻佛语,皆大欢喜,恭敬地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京东苏宁下架权健 根据审核结果处理
  • 卫龙辣条吃出虫子,喜欢吃辣的患者千万要注意了!
  • 刘恺威离婚后首现身,行色匆匆怕被认出,但状态比杨幂好
  • 央行净投2200亿元是怎么回事?
  • 法国男孩滑雪遭雪崩活埋奇迹生还;华为在法设立研发中心
  • 调查组回应权健:合法的依法保护 违法的坚决打击
  • 大熊猫玩菜刀,繁育基地:饲养员忘带走
  • 郭麒麟初中早恋 父亲郭德纲为何要假装不知情?
  • 沈梦辰晒婚纱照!
  • 全国冻哭预警地图!
  • 人贩子张维平周容平被判死刑 九名幼儿至今未找到
  • 女子拥抱陌生人年入38万!
  • 程序员寄雪求婚险冻伤,女友却崩溃了!
  • 中华区圣诞代表!徐锦江豹子头造型撞脸圣诞老人
  • 朝阳法院33辆奔驰网上拍卖!最低10.2万起!
  • 大妈吵架被气死法院判赔7万元,更气的是...
  • 六大卫视跨年阵容公布,蔡徐坤跨两地,MC天佑复出?网友看不过来
  • 六大卫视跨年阵容全公布,唐嫣罗晋将力压众流量成最大看点?
  • NBA圣诞大战,明天见!
  • 李连杰首晒两女儿合照 身材不输妈妈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