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在网上看到一张聊天记录:

3号6只羊,回来了5只羊,二号两只母羊统统消毒,现都进自己家了。

我们竟然那么多?

6只羊是家的,109室收垃圾的。

……

看完是不是一头雾水,别着急,我来慢慢解释。

如果把“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人”,把“母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没错,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某些网友对“新冠阳性感染者”的代称。

他们,先是称呼新冠阳性患者为“小阳人”。

因为,“羊”同“阳”谐音,随后就变成了“两脚羊”。

并用性别区分为“公羊”“母羊”,还会加上量词“两只母羊”。

紧跟着,“羊家”指的是出现阳性的住宅,“老羊”指的是感染阳性的老年人。

而“抓羊”“赶羊”,指的是把感染新冠的患者,送往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很魔幻是不是?

什么时候,新冠患者不能用人来称呼,而只能用“羊”来代替?

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被戏称为“一只羊”,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这辈子每个人都有机会得新冠,对别人嘴下留情,就是对自己嘴下留情。

量词变成只,公羊母羊,这些真是不能接受。

这种称呼对人毫无尊重。

给人贴标签,不把人当人。

……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在调侃,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但是,幽默和调侃,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之上的。

更何况,这样的称呼,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排挤以及恶意。

就像《健康时报》评价的那样:

“把新冠感染者称作“羊”,是歧视、排挤的次生伤害。”

疫情之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人们的歧视、偏见与污名化。

但遗憾的是,新冠疫情还未结束,这样的恶心一幕却还在上演着。

图片

曾看过一个视频,有记者想采访新冠康复者,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怕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会对孩子“另眼相看”。

我毕竟得过新冠,你们不怕我吗?

我工作丢了你们负责吗?我第一个工作就是因为这个丢的。

我觉得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我怕,我担心社会性死亡……

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他们战胜了病毒,却像病毒一样被排挤。”

疫情已经第三年了,可有些人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还是如此之深。

4月6日,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驾驶员孙某,不幸确诊。

确诊前,他负责封控期间运输物资;确诊后,他被送到了方舱医院。

4月21日那天,是他解除隔离,本应该回家的日子。

但让人心酸的是,社区并不同意他回来。

方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小区也没有资格入住,他好像成了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可怜人儿。

目前,他已经在自家门口的马路上,睡了14天。

“对面就是家,去不了。”他说。

无独有偶,有网友说,自己60岁的父亲,在方舱医院隔离出院后,因不在社区登记名单上,被拒绝进入小区。

没有饮食,流浪街头三天。

虽然,小区街道近期回应,他已经回到家了。

但在那流浪的3天里,一个60岁的老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是怎样的无助与煎熬?

河北一抗疫女护士感染后痊愈,回村隔离时却遭到村支书辱骂诅咒家人。

该护士说,她是在一线采集核酸时被感染,之后进行治疗,转阴后服从安排进行集中隔离。

隔离期满后,回村隔离期间,竟遭到村支书侮辱、谩骂、诽谤,甚至恶毒诅咒她的家人。

让人心寒至极。

而这些,只是疫情笼罩下的一隅。

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又有多少新冠感染者,正在遭受着歧视与排挤?

诚然,面对疫情,我们都会恐惧,害怕病毒会传染到自己身上,害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被打乱。

但这,并不是我们歧视、嘲讽、驱逐新冠感染者的理由。

是的,他们是生过病,是感染过病毒,但他们已经痊愈了,已经可以回家了。

可现实却是,有太多的人,比如小区的业主、保安、物业等,在阻拦着他们回家。

忍不住想说:

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尤其是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

我们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感染的个体。

图片

前段时间,北京疫情的第218号感染者张先生,突然火上了热搜。

张先生,34岁,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北京打拼多年。

4月22日上午,他与一名施工工人,在客户家沟通设计细节。

下午回到公司,听说有位工长确诊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次密接。

于是立即做出决定:“今晚我就不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他得到消息,和他接触过的工人也确诊了,这也就意味着,他成密接了。

张先生赶紧躲进自驾车内自行隔离,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备,告知自己的行动轨迹和居住情况。

在此期间,他全程没有离开过位置,直到晚上9点,120将他拉走隔离。

也就是说,他在车里,呆了整整11个小时。

而因为他一系列教科书式的应对方式,及时阻断了病毒传播,把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他所在的小区,在全员核酸阴性后,不到14个小时,便结束了临时封控。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没回家,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我被感染了,那我希望所有问题到我这儿结束,不要影响别人。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

虽然,有极少数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遵守规则,将病毒肆意传播开来。

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努力地不给我们添麻烦,在尽量减少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而我们呢,却对他们调侃,带着歧视和偏见,去针对,去排挤,去为难。

不得不说,每一个新冠感染者,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不想生病,也不想被感染。

没有谁愿意成为确诊病例,成为病毒携带者,也没有谁愿意看到疫情肆虐,疾病横行。

他们只是不幸,只是倒霉,被感染上了。

可是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到那个时候,被歧视,被粗暴对待的,会不会就是下一个你?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之下,更是如此。

在新冠病毒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包括新冠感染者。

你的歧视和偏见,并不能让病毒消失,让疫情结束,反而会伤了大众的心。

只因为,包容比指责更温暖,善良比歧视更高贵。

而我们的善良、包容与理解,也终会化成一股暖流,温暖着被疫情笼罩下的世界。

前几天,河南郑州某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

整个小区被封控后,确诊的小姐姐在小区群里不停道歉,自责给邻居们带来的不便和麻烦。

“大家非常抱歉,今晚我们就会被接走,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麻烦。”

虽然,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邻居们的回复却让人倍感温暖。

不用愧疚,谁也不想这样的。

疫情嘛,我们一起挺过去就好了!

没事,没事,加油,照顾好自己……

有人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尽了人间冷暖。

虽然,这世界偶尔冷漠,偶尔伴有歧视与指责,但请相信,善意与温暖一直都在。

而越是艰难,我们越要报团取暖,共渡难关。

写到这里,我想对那些歧视新冠感染者的部分人说几句话:

1. 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

他们是鲜活的人,不是“小阳人”,更不是“一只羊”。

调侃也好,开玩笑也罢,但这些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种不尊重,不友好的行为。

我们总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对他人释放恶意,他人也会对你口吐恶言。

2. 温柔比粗暴,更有力量,也更有效果。

我们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病毒感染的他们。

你对他们的歧视,粗暴对待,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不如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给予他们善意与包容,让他们的世界多一些温暖,少一点阴霾。

因为,他们害怕的,有时候并不是病毒,而是被病毒感染后的网暴与歧视。

3. 同理心,是最高贵的修养。

有一句俗语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拥有同理心,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尊重与善良。

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幸感染了病毒,别人歧视你、排挤你、网暴你,你会怎样?

如果这世上,能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矛盾、争执和歧视,自然会减少。

很喜欢网上的这一句话:

“相信爱与希望蔓延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

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少一些歧视与偏见,多一些温暖和善意。

【#15分钟核酸采样圈将带来什么#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5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

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何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涉及上千万人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怎么设、排队会等多久?常态化的运营管理如何持续?相较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此举带来的潜在收益有多大?记者采访了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民,以及杭州、无锡等地卫健委有关负责人。

“便捷性”和“可及性”,有助于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及时发现传染源、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落实“早发现”,都离不开核酸检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利用核酸检测手段实现“早发现”尤为重要。

“奥密克戎传播太快了,代际间隔只有2.83天,处置稍微慢一点,就会传播好几代。”在刘民看来,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最主要的用意是“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迅速展开流调,对其行程轨迹、可能涉及的风险人员进行相应管控,避免被感染者再成为新的传染源,使社会面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便捷性”和“可及性”,是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优势所在。“在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理解‘可及性’有两层意思,一是够得着,二是用得起。”刘民解释:“现在大规模核酸筛查都是政府财政负担,‘用得起’不是问题,主要让老百姓能够方便找到采样点,想做就能做。15分钟的路程,抬脚就到,可以提高检测效率,提升疫情防控的‘技防’水平。”

“通过15分钟可及的核酸检测布局规划和制度安排,将为疫情防控织就一张严密的筛查网、发现网。”刘民说。

早筛查、早发现才能早处置、快应对,这是应对疫情的黄金法则。刘民强调,早发现意味着可以尽早开展救治,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这一点,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高龄等存在高危因素的个体尤为重要。

在部署15分钟核酸“采样圈”时,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采、送、检、报的衔接。北京市卫健委近日通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对此,北京市及时查纠整改、严肃查处,开展全市核酸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形成安全质量监管合力,建立质量评价奖惩机制。

多地推进采样点铺设,为市民“应采尽采”“愿采尽采”提供方便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提出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标,以最快速度推进采样点铺设,为市民“应采尽采”“愿采尽采”提供方便。

浙江省杭州市优化采样点布局,明确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500人以上的单位原则上设置采样点;学校、幼儿园设采样点,学生在校内检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点;增设移动采样车、独立采样亭等多种形式的流动采样点;鼓励药店、口腔诊所等民间力量参与采样。全市每日开放采样点位保持在1万个以上。

15分钟核酸“采样圈”考验的不仅是点位设置,还包括建设标准、人员配置等。

江苏省无锡市启用2600多个采样小屋,并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对采样小屋选址、基本设施、人员配备、个人防护、标本采集和运输、医疗废物处置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制定标准,让采样小屋在运营管理上有据可依、有制可循。《管理规范》提出,采用统一标识,每间采样小屋设置两个窗口,可容纳2个医护人员;外部采样区设有采样台,可依次完成信息录入、核酸采集采样;配置正压新风系统和气溶胶吸附装置,在市民进行核酸采样期间全程实现“零接触”;等等。

面广量大的采样小屋要正常运行,核酸检测人员能否满足需求?无锡市通过招募70岁以下医学背景人员、发动志愿者、设置“公益岗”、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等模式,充实完善采样、现场管理、样本转运等队伍,保障小屋的正常运行。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创新发放适当补贴、短期招募医学背景人员等机制,全市共培训采样相关工作人员6.7万余人。

郭燕红介绍,核酸检测采样队伍的扩大方面,各地也在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此外,对于核酸采样现场还有一部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还有给老百姓进行答疑解惑、服务保障工作,这部分人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担任。

对于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城市来说,一次性的硬件投入尚可接受,常态化的运营管理如何持续?无锡市卫健委副主任刁文凯分析,随着核酸检测收费标准的不断下降,该项目对医疗机构而言已进入保本时代。对于采样小屋而言,存在着工作量不可能如医疗机构一样饱和、人力资源配置随工作量调整的机动性差、尽量满足群众需求(即开放数量多、开放时间长)与人力资源集约使用本身的内在矛盾,加上还要承担样本转运与物资配送的成本,这直接影响到采样小屋健康运行的可持续性。为此,还需要综合考虑服务能力、服务效率与服务需求等因素,视条件变化随时对开放密度、开放频次、开放时间等进行调整。

核酸检测背后的能力决定着城市对疫情的应对控制能力

5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宣布:除重点人员外,将在今后每5天开展1次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合肥市已然“清零”,也未发现新的疫情,为什么要持续做核酸?

“合肥发布”回应:合肥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且是交通枢纽,面临着较大的输入性疫情压力。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病毒扩散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国多省市已宣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限制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及“绿码”,已成为市民外出通勤的关键通行证。相应地,核酸采样亭、采样小屋、采样移动车,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街头。

“相比于‘静止’,我当然愿意接受常态化核酸检测下的如常生活。”五一假期,杭州市民赵女士有不少安排,游了景区、看了电影、下了馆子,还逛了街。

重拾城市烟火气的杭州市,之所以能较早摆脱这一波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发挥了作用。5月2日,杭州市通报一起通过常态化核酸检测筛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5月5日,浙江省疫情防控发布会确认,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上述病例未出现相关病例,充分体现了常态化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核酸检测能力是对超大城市疫情防控的一大挑战。”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此前指出,超大城市具有人口基数大、密度大、流动性大的特点,要落实某一个抗疫措施,从市级政府到区,再到具体落地的街道、居委会,需要系统周密、大量资源配置和动员协调才能有效完成。

“核酸检测只是一个筛查工具,它背后的能力决定着这个城市对疫情的应对控制能力。”刘民介绍,在启动核酸检测筛查的同时,相关部门会迅速估算大概会有多少阳性、密接、次密接,需要准备多少隔离房间、方舱床位、定点医疗机构,估算确诊病例里轻型、普通型、危重型的大致分布情况,需要准备多少床位、多少ICU。“只有各方处置得当,才能以最快速度把疫情控制在局部地区,避免蔓延或产生规模化的聚集性疫情。”

常态化核酸检测往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居民提供。刘民表示:“尽管此举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大,但如果不这么做,一旦疫情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开来,可能要通过全域静态管理的方式进行补救,届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医疗救治的压力将会更大。”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偏振照片发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深度参与研究「中国科普博览」

北京时间2021年3月24日晚10点,曾成功捕获人类有史以来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又为揭秘M87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它在偏振光下的影像(图1)。

图1.(上)偏振光下M87超大质量黑洞的图像,图中线条标记了偏振的方向,它与黑洞阴影周围的磁场有关。(图片版权:EHT合作组织)

偏振片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下面这个动画显示了黑洞偏振图像在通过一个偏振平面不断旋转的偏振片后的变化。(视频版权:EHT合作组织)

大家还记得2019年EHT发布的首张黑洞照片吗?

图2. 2019年EHT发布的首张黑洞照片(图片版权:EHT合作组织。)

对比下这两张照片,是不是这次的新照片看起来清晰度更高一些?难道是EHT升级了望远镜阵列,像手机升级摄像头一样,提高了像素?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新照片,其实与首张黑洞照片来自于同一批成像观测,但是这张“照片”是通过处理偏振信号获得的,所以我们称之为“黑洞在偏振光下的影像”。

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如此接近黑洞边缘处测得表征磁场特征的偏振信息。该结果对理解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的M87星系如何产生能量巨大的喷流十分关键。

那么,什么是偏振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什么是电磁波的偏振?

偏振(也称极化)是横波的一种属性,指横波在与其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荡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由耦合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而电场和磁场的振荡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在自由空间里,电磁波是以横波方式传播,即电场与磁场又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图3,上)。按照常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指的是电场的振荡方向。

图3. (上)电磁波传播示意图。(下)非偏振的入射光经过线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再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之后变成(从接收端看)左旋圆偏振光。

如果电磁波的电场只在一个方向上振荡,则称为“线偏振”。若随着电磁波的传播,电场的振荡方向是以电磁波的波频率进行旋转,并且电场矢量的矢端随着时间勾绘出(椭)圆型,则称此电磁波为“(椭)圆偏振”;对于这两种情形,又可按照电场矢量旋转的方向分为“右旋(椭)圆偏振”和“左旋(椭)圆偏振”。

一般生活中的光,比如太阳光、白炽灯光等,振动在各个方向是均匀分布的,称为非偏振光。偏振光的产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常见的方法是让非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只让沿着某特定方向偏振的光波通过。而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可变为椭圆偏振光,并在特定角度下(当线偏振光的振荡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成±45°时)变为圆偏振光(如图3,下图所示)。

为什么EHT能拍摄到黑洞边缘的偏振?

在射电天文领域,我们接收到的大部分天体信号是偏振光,例如黑洞产生的喷流,其射电波段的辐射对应的主要是相对论性电子(速度接近光速)在磁场中沿弧形轨道运动时所发出的光,专业名词称作同步加速辐射。

由于偏振辐射是个包含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通常在小尺度致密区域探测到的偏振辐射比较明显,接近真实的情况,但若是没有足够的分辨本领探测这些区域内偏振辐射的话,观测到的偏振特征就会由于叠加效应而被削弱。

此外,由于不同致密区域的法拉第旋转等效应,即指在磁化介质中偏振的方向会发生旋转,会削弱偏振特征,也会造成在黑洞边缘区域难以探测到明显的偏振。值得注意的是,法拉第旋转效应所造成的偏振方向旋转的幅度跟波长的平方成正比,即波长越短,旋转幅度越不明显,其偏振的特征越不容易被削弱。

此次EHT能够拍摄到黑洞阴影周围的高分辨率偏振图像,主要归功于两点:一是EHT的高分辨本领,让科学家们能够分解开这些致密区域;二是观测波段在短毫米波段,从而大大削弱了法拉第旋转效应的影响。

怎样拍摄黑洞偏振图像?

此次获取的M87黑洞偏振图像与首张黑洞照片来自于同一次成像观测(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et al. 2019)。EHT在为黑洞进行拍照观测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偏振成像(江悟等,2019),因此,在接收和记录电磁波信号时,已将能恢复电磁波偏振信息的两路正交偏振信号采集并记录了下来。

为了获取2019年4月10日宣布的首张黑洞照片(总强度图),需处理各个台站间相同偏振方向的互相关数据。而为了获得此次发布的偏振图像,则更加复杂,还需要对所有台站之间的交叉偏振信号进行处理,其中的难点在于对台站偏振参数进行校准。所谓台站偏振参数,指各个台站实际接收偏振信号时,原本期待接收两路“干净”的偏振信号,但实际上接收的其中一路偏振信号,难免会“掺杂”有另一路偏振的信号。

图4.本文作者及合作者于2019年7月15日至19日在位于德国波恩的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进行的EHT偏振校准工作会议期间合影。这次会议主要是针对M87偏振观测数据的校准及成像。(照片来源: E. Traianou/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
为了能及时对M87黑洞进行偏振成像,在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后的第3个月,EHT合作组便在位于德国波恩的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主题为偏振校准及成像的工作会议(图4,上)。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会议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由于一开始用预选的校准源来对M87的偏振数据进行校准测试,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大家都开始担心起来。直到会期中间,替换了另外的校准源,且直接用M87的观测数据本身做偏振校准,结果不同的小组利用不同方法都可以得到比较一致的初步结果(图4,下)。大家这才发现,由于预选的校准源偏振结构复杂,并不适合用作校准源。这时大家才放下心来。后来,又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反复讨论,才最终敲定黑洞偏振图像的结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et al. 2021a)。

偏振图像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EHT在事件视界尺度上对M87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偏振辐射进行的成像,可以用来探测黑洞附近磁场和等离子体的性质,从而理解黑洞如何“吞噬”物质并发出能量巨大的喷流(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et al. 2021b)。

观测发现黑洞图像的线偏振度较低,表明偏振结构在比EHT的分辨本领更小的尺度上被扰乱,这或许是由黑洞周围辐射区域内局部的法拉第旋转所造成。同时,图1中的线条(偏振的方向)所展示的图案意味着该辐射区域存在有序的磁场结构。

通过与广义相对论磁流体动力学理论模拟生成的大量黑洞偏振图像的定量比较,研究团队发现,只有以强磁化气体为特征的理论模型才能解释在事件视界看到的情况并产生足够强的相对论性喷流。这些成功的模型可进一步推断M87中黑洞的物质吸积率的大小(即黑洞吞噬物质的快慢),即每千年吞噬0.3到2倍太阳质量的物质。这些结论大大加深了我们对黑洞周围物理环境的理解。

下一步和未来

从观测上直接接近黑洞的边缘,从而在几个史瓦西半径的尺度上不断探索黑洞周围的时空特性和物理过程,这代表着人类认识宇宙手段的一大突破。

然而,目前的EHT阵列中,望远镜数目仍然较少,基线覆盖还比较稀疏,尤其是,由于银心黑洞受到星际散射的影响以及相比目前成像所需时间(数个小时)要快得多的结构变化,成像并非易事。

鉴于此,EHT合作在M87黑洞首次成像后,提出了下一代EHT计划(即next generation EHT, ngEHT),计划在近10年内完成。ngEHT计划通过在地球上布设更多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增加观测灵敏度及频率覆盖等来提升黑洞成像的质量并提供更多观测信息,尤其是要提升成像速度以进一步制作黑洞“动画” (Blackburn et al. 2019)。

同时,国际上也在探讨、预研空间亚毫米波阵列(Haworth et al. 2019),以此进一步提升黑洞成像的质量及效率。

由于地球的自转,东亚地区的台站将会是拍摄黑洞动画所需的成像接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日韩等都已在积极致力于这一国际努力。例如,韩国目前正在平昌建设新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加入EHT阵列。实际上,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并且存在优良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台址(如西部地区),若是在这些地区布设亚毫米波望远镜的话将会提供黑洞成像/摄像所需的独特基线覆盖。

如果说我们目前已经积极参与到黑洞成像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话(路如森等,2019),在黑洞成像/摄像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笔者不禁思考:我国何时才能拥有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亚毫米波(VLBI)望远镜甚至一个阵列?

希望这一天离我们不太遥远。
#微博公开课# #微博新知博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家爷爷养的蜜蜂 蜂蜜是自产的✌ ​爷爷今年75岁了 养蜂有几十年了 自然是经验丰富 不用担心蜂蜜出现任何品种问题 蜂蜜也是很正宗的 没有任何添加剂 不掺水
  • 九個月的樂一精力十分旺盛,可以無限續航,明明睏到坐都坐不穩東倒西歪,但只要一接觸到任何可以稍微依靠一下下的地方,比如床上的被子、枕頭,爬爬墊、推車扶手,又或者是
  • 【双语新闻简报】#中韩##中韩双语##俄乌局势##北京冬残奥会# #RCEP# 2022년 2월 24일 목요일 뉴스 브리핑 ★要闻 주요 뉴스 国务
  • 昨天后来就睡着了,没来得及发。 昨天没做特别的什么,本来说看会书,结果也没看。不过倒是抽空写了点纪录片观后感(实在是没好意思称其为影评),太久太久太久没动手写长
  • 爱是有痕迹的,是比她还熟悉宜荷街道,是为了两人的约定努力考上南芜大学,是泛黄的宜荷日报,是数不清的南芜宜荷往返的登机票,是背面写着毕业快乐的旧照片,是一直保存的
  • 智能化将为企业现有业务带来极大程度的改善。新数字化科技的应用正在精简不断扩张与复杂的业务流程,通过更进阶的自动化来提高大多数常规流程的效率。一方面是努力寻找降低
  • #每日辟谣# 为什么有人新年总想算一卦?别被“算命先生”忽悠 每逢岁末年初,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年运势预测的推送就格外火爆。为了在新的一年恋爱顺利、升职加薪、学业有
  • #金泰亨是女的[超话]# 金泰亨我的baby你完蛋了往后的日子你就等着吧我从来没有对一个女人这么好过❤️除了我妈我真的是觉得我这一生就是为了来保护你的 【金
  • #汤圆趣事# 汤圆玩儿的最好的伙伴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她特别羡慕人家家里人多。晚上聊天, 她说:妈妈,你再生一个宝宝吧 我问:为什么呀 汤圆说:因为我想让家里人
  • #DIY电脑该如何挑选配件# 电脑配件挺多的,有主板、CPU、硬盘、显卡、内存条等等。我不知道你需要哪些电脑配件,固态硬盘我一直选择三星,这个我倒是有研究,像我
  • 我朋友卖这个橘子,我出于好奇买了一份9.9的 里面有10个橘子 特别新鲜 皮薄好扒皮无核水分大 超级甜 特别好吃没有核子 你们也去买一份尝尝看 多吃水果
  • 《足球经济》:保险公司wefox成为球衣背面赞助商后,米兰球衣已有四家赞助商,另外三家分别是彪马、阿联酋航空和BitMEX。 与前三个赛季相比,米兰通过球衣赞
  • 市井故事:飞来横礼 魏炜 故事微刊 2022-02-25 08:15 顾大明和老婆阿花都是清洁工,收入不高,又要供儿子念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就利用晚上的
  • 【【【唯爱嘉伦】】#与伦共品百味人生# 粉嘉伦的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因为他真的太好了!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愿你新的一年越来越好,愿你的未来繁花似锦
  • 致自己: 又长一岁啦 没有想象中对于年龄增长的焦虑 但有许多感慨 回顾近一年,有开心也有遗憾 虽也有一地鸡毛 但总体快乐要更多 人生大概就是如此 承认自己的平庸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d…d个固玩……上一个d到的发现自带现实好友,上线他们一起玩基本没我啥事,乌鱼子。 二服对角巷蛇院女玩男号72书,禁林决斗混子,跳
  • 不生气口诀 纵有三千烦恼,抵不过一笑逍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一脸的不开心。 一位老者路过,便对他说:“年轻人,我有一个谜语,你来猜一猜!” 年轻人郁闷
  • #如何评价花束般的恋爱#跟朋友一起去看了,这电影无非就是个看各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朋友看完表示不理解为什么分手,觉得女生无理取闹,爱情最后不也就是男方说的那样,说
  • 今日收获: 永远不要相信急诊的病史,真的不要相信 永远警惕中年及老年患者及家属的病史 今天问完之后上级也去问了一下 结果问出来截然不同的病史 好尴尬,我真的有很
  • 优质音乐现场[音乐]不断刷新年轻人的音乐视野! 越来越多人成为LiveHouse的聆听者[熊猫] 越来越多人投身到优质的音乐现场 SunLiveSpace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