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看待经典和历史来源的开示(宣化上人)

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果更:对于佛经的来源,我有问题。我百分之百相信佛经的精神价值,但是关于传统所说的历史来源,有所存疑,譬如我不相信佛经从佛住世时流传到现在,一点都没有更改。我也相信修行可以得到菩提涅槃,但是对于经典来源的传统说法,我不完全相信。 

上人:你既然不相信,那又有什么佛法可学? 

果更:我是不相信经是从哪里来,我想不会每个字每个字,一个字都没丢,一个字都没加上,就传过来,有的学者批评这个历史方面的问题,有时他们很对。 

上人:硕士、学士,他们有没有开悟?有没有哪一个成就道果了? 

果更:当然没有学士开悟,这些学士完全不知道佛法;但是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的问题。正法、不正法是一个问题,但是历史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也不可以看不起这种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经典从哪里来的?”,他们说的是有意思的。 

上人:“经典从哪里来的?”这并不是经典的意思。好像你问一个人从哪里来的?你只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至于他是个什么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你不知道。那你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又有什么用!这是皮毛。你要知道每一部经典的义理是不是合乎道理,这才是要紧的。它若合乎道理,这就是佛法;若不合乎道理,邪知邪见,这就不是从佛来的。你不知道其义,就单知道这个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即使这个人从天上来的,他只会吃饭、睡觉、穿衣服,什么工也不能做,这也是个废人,是个死人,根本就没有用的。若这人从地里头钻出来的,但他不仅仅会吃饭、睡觉、穿衣服,还能做种种的工作,能帮助这个世界,那么这是个有用的人,是个活人。你们有什么见解? 

果更:我完全同意。 

上人:那你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历史,那么注意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问这经是谁说的?就是鬼说的,我觉得它有道理,我也相信;它就是佛说的,没有道理,我也不相信。我是信道理的,不信它从什么地方来的。 

果更:我完全同意师父,我说这个,不是因为我反对师父,只是我看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有一点不同,所以我要说一说,我看这个历史也有一点用,因为或者将来有什么问题发生,关于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人人都会明白。 

上人:你不说我早就明白。 

果更:我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弄得很清楚。 

上人:你要很清楚,就不要那么邋遢,不要把东西都丢了,能用的就留一留,好像plastic(塑胶袋),以前有很多来着,你不是说有二十个,现在大概一个也没有了,这东西一定是都丢了,用了一趟就不要了。这东西很好用,又很轻的,虽然不太好,但是留一留,都不一定占地方。玻璃瓶子反而留一点点可以了,不要那么多。主要就是厨房里不可以邋遢,不可以把厨房的东西都打烂了。你看就茶杯盖来说,这二、三十个人的,单单我那个就打烂了;那么其余的更可想而知,都会打烂了。这怎么打烂的?就是洗东西时不小心;若小心一点,哪个也不会坏的。做工作要保护东西,不是来破坏它,不要学着像美国人和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把旧的打烂了,买新的,用新的,那种方法未免太浪费了。 

我们在这儿修道,这儿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好的,很多都是不守规矩的,可是只要愿意改过,愿意去毛病,哪一个都可以在一起同住的。除非你又不守规矩,又不听教化,这绝对是不可以同住的;你能改,哪个都可以的。即使就有人不守规矩,也不愿意改,但是对着我来说:“我愿意改!”我也相信他这个愿意改,不相信他不愿意改那个话,我给他多一点机会。即使知道他欺骗我,我也不相信他是欺骗我,你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无论哪一个,能改过,我就欢迎他。他就以前做土匪的,杀过多少人的,只要说:“不做土匪了,我不杀人了。”我就相信他这话,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哈!我不要等他哭起来,再相信他。所以谁若愿意欺骗我,很容易的。现在讲经了。 

佛没有说经典,那么是谁说的?经典是佛说,弟子记录出来的。那么记录出来,当然有的记得很正确的,有的就不太清楚。你要是研究哪一句是佛说的,哪一句是弟子写出来的,这要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要研究它是谁说的,是谁写的,我们就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的,不圆满就是魔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现在可以这么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每一部经里边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你把重要的、正确的义理记得,就够了,不需要费很长的时间研究出来了,还没有什么大用。就像我方才说这一个人从天上来的,啊!又懒又馋,又好睡觉!你说这天上来的又怎么样?有一个从地里头出来的,但是他能做工,能有用,这是好的。 

这个经典,无论哪一部经都有它的价值,都有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知道那个重要性,这是最要紧的。根本佛在入涅槃时已经说过,说过什么?有人问他说:“佛啊!您说的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说过,又从什么地方有经典呢?”一个字都没说,那佛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叫人不要执着到经典上了,要即相离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这才对的。 

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上人:“尽信书”,就是若你完全相信书上所讲的道理,“则不如无书”,那就莫如不要书了。书上所讲的道理不一定完全都对的,好像《书经》,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册而已矣。”他说我于《书经》〈武成篇〉,只取一两句就完了。为什么?他说如果全信,“武王伐纣,以至仁伐至不仁”,以最有道德的皇帝,伐那个最没有道德的皇帝,但是《书经》上说:“血流漂杵”,杀人的血,可以把铁杵都漂起来。你说那要杀多少人才能把铁杵漂起来?韦陀菩萨拿的宝杵是用金子做的,普通的杵是用铁做的,那得要多少人血,才可以把铁杵漂起来?没有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杀那么多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不会的,所以这个不需要信的。 

那么佛经,也有很多是陪衬,好像讲那些须弥山、四大部洲,这只是讲一讲,叫人心量大起来,不要境界那么小;讲世界,无量无边那么多世界。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叫你心量大起来,小不碍大,大不碍小,大小无碍。 

关于正确看待经典和历史来源的开示(宣化上人)

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果更:对于佛经的来源,我有问题。我百分之百相信佛经的精神价值,但是关于传统所说的历史来源,有所存疑,譬如我不相信佛经从佛住世时流传到现在,一点都没有更改。我也相信修行可以得到菩提涅槃,但是对于经典来源的传统说法,我不完全相信。 

上人:你既然不相信,那又有什么佛法可学? 

果更:我是不相信经是从哪里来,我想不会每个字每个字,一个字都没丢,一个字都没加上,就传过来,有的学者批评这个历史方面的问题,有时他们很对。 

上人:硕士、学士,他们有没有开悟?有没有哪一个成就道果了? 

果更:当然没有学士开悟,这些学士完全不知道佛法;但是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的问题。正法、不正法是一个问题,但是历史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以完全不管历史,也不可以看不起这种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经典从哪里来的?”,他们说的是有意思的。 

上人:“经典从哪里来的?”这并不是经典的意思。好像你问一个人从哪里来的?你只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至于他是个什么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你不知道。那你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又有什么用!这是皮毛。你要知道每一部经典的义理是不是合乎道理,这才是要紧的。它若合乎道理,这就是佛法;若不合乎道理,邪知邪见,这就不是从佛来的。你不知道其义,就单知道这个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即使这个人从天上来的,他只会吃饭、睡觉、穿衣服,什么工也不能做,这也是个废人,是个死人,根本就没有用的。若这人从地里头钻出来的,但他不仅仅会吃饭、睡觉、穿衣服,还能做种种的工作,能帮助这个世界,那么这是个有用的人,是个活人。你们有什么见解? 

果更:我完全同意。 

上人:那你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历史,那么注意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问这经是谁说的?就是鬼说的,我觉得它有道理,我也相信;它就是佛说的,没有道理,我也不相信。我是信道理的,不信它从什么地方来的。 

果更:我完全同意师父,我说这个,不是因为我反对师父,只是我看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有一点不同,所以我要说一说,我看这个历史也有一点用,因为或者将来有什么问题发生,关于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人人都会明白。 

上人:你不说我早就明白。 

果更:我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弄得很清楚。 

上人:你要很清楚,就不要那么邋遢,不要把东西都丢了,能用的就留一留,好像plastic(塑胶袋),以前有很多来着,你不是说有二十个,现在大概一个也没有了,这东西一定是都丢了,用了一趟就不要了。这东西很好用,又很轻的,虽然不太好,但是留一留,都不一定占地方。玻璃瓶子反而留一点点可以了,不要那么多。主要就是厨房里不可以邋遢,不可以把厨房的东西都打烂了。你看就茶杯盖来说,这二、三十个人的,单单我那个就打烂了;那么其余的更可想而知,都会打烂了。这怎么打烂的?就是洗东西时不小心;若小心一点,哪个也不会坏的。做工作要保护东西,不是来破坏它,不要学着像美国人和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把旧的打烂了,买新的,用新的,那种方法未免太浪费了。 

我们在这儿修道,这儿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好的,很多都是不守规矩的,可是只要愿意改过,愿意去毛病,哪一个都可以在一起同住的。除非你又不守规矩,又不听教化,这绝对是不可以同住的;你能改,哪个都可以的。即使就有人不守规矩,也不愿意改,但是对着我来说:“我愿意改!”我也相信他这个愿意改,不相信他不愿意改那个话,我给他多一点机会。即使知道他欺骗我,我也不相信他是欺骗我,你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无论哪一个,能改过,我就欢迎他。他就以前做土匪的,杀过多少人的,只要说:“不做土匪了,我不杀人了。”我就相信他这话,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哈!我不要等他哭起来,再相信他。所以谁若愿意欺骗我,很容易的。现在讲经了。 

佛没有说经典,那么是谁说的?经典是佛说,弟子记录出来的。那么记录出来,当然有的记得很正确的,有的就不太清楚。你要是研究哪一句是佛说的,哪一句是弟子写出来的,这要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要研究它是谁说的,是谁写的,我们就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的,不圆满就是魔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现在可以这么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每一部经里边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你把重要的、正确的义理记得,就够了,不需要费很长的时间研究出来了,还没有什么大用。就像我方才说这一个人从天上来的,啊!又懒又馋,又好睡觉!你说这天上来的又怎么样?有一个从地里头出来的,但是他能做工,能有用,这是好的。 

这个经典,无论哪一部经都有它的价值,都有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知道那个重要性,这是最要紧的。根本佛在入涅槃时已经说过,说过什么?有人问他说:“佛啊!您说的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说过,又从什么地方有经典呢?”一个字都没说,那佛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叫人不要执着到经典上了,要即相离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一切相,这才对的。 

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上人:“尽信书”,就是若你完全相信书上所讲的道理,“则不如无书”,那就莫如不要书了。书上所讲的道理不一定完全都对的,好像《书经》,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册而已矣。”他说我于《书经》〈武成篇〉,只取一两句就完了。为什么?他说如果全信,“武王伐纣,以至仁伐至不仁”,以最有道德的皇帝,伐那个最没有道德的皇帝,但是《书经》上说:“血流漂杵”,杀人的血,可以把铁杵都漂起来。你说那要杀多少人才能把铁杵漂起来?韦陀菩萨拿的宝杵是用金子做的,普通的杵是用铁做的,那得要多少人血,才可以把铁杵漂起来?没有这个道理!他也没有杀那么多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不会的,所以这个不需要信的。 

那么佛经,也有很多是陪衬,好像讲那些须弥山、四大部洲,这只是讲一讲,叫人心量大起来,不要境界那么小;讲世界,无量无边那么多世界。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叫你心量大起来,小不碍大,大不碍小,大小无碍。 

人家说你不好了,咬咬牙,不要去相信,不要去承受。承受别人对你的加害,实际上是对不起你自己……听进去,就是烦恼~

不要把外界的环境弄到自己内心当中来。你用真心来修,你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忘却。如果你把假的世界当成真的了,你才不能忘却。

在这个人间你能够圆满吗?从小到现在,你们有哪件事情是圆圆满满的?在人间你永远会有遗憾留给人间……人生没有圆满。圆满是走的时候,那才真叫圆满。

师父讲徒弟讲错的也有啊,你看徒弟会不会生气。就算师父讲错了,你这么一 拜,心中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也要想到:“是的,我要当心啊。”这才叫有修啊。

动不动就跟人家讲道理,动不动就顶嘴,动不动就说人家讲错了,这就是没修。你们修心就是要把自己身上的毛病修掉啊。有什么可以解释的?这个人间全是虚空,是阴阳五行假合而成,什么都过得去~摘自BHFF3-31

很多人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被人骂了就很生气, 就是因为有“我”,有自尊心存在。

凡是有自尊心在的人,他一定有自卑感。他的自尊心是怎 么来的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很自卑,他不如人家。越是有自尊心的人自卑感越强,而自卑感越强的人越是有自尊心。如果证悟到“无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 连我自己都没了,也不存在自尊心和自卑感,有什么不能忍的?连忍都不要忍了。

所以无所谓就是“无所住心”。我的心没有地方放了,我没有恨人的心,我没有 愚痴的心,我没有欲望之心,我什么心都没有了--这就 是菩萨境界。然而人的毛病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一个能够很有忍耐的人,不发脾气,永远笑嘻嘻的,这就是境界很高的人~摘自3-35.无所住心,修行修心

要学会从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如饮甘露,要销融顿入不思议。

任由别人去讲你的好坏,就等于用火去烧天,徒自疲劳。人家骂你,人家讲你不好,你就像是饮用甘泉一样。

当你身上有毛病的时候,没有人讲你,你不知道。等到有人骂你的时候,你会突然想,我是这样的吗?我要当心一点了。你改了,不就像饮用甘露一样吗?你不要去想,他讲的对不对,有则改,无则勉,要突然之间明白,就冰消融化了。

就算恶言对你来说是功德。人家骂你,你要认为这是功德啊。你要谢谢骂你的人。他在帮你指出缺点。

要不因诽谤起怨恨,就是不要因为别人讲了你的不好就起怨恨心。何表无生慈忍力,被人家骂,就能够生出慈悲忍辱的力量。不被人家骂的人,生不出这种力量,越是被人家骂,这种慈忍力越强。所以一个人的忍耐力是慢慢积累下来的~摘自BHFF2-43

一个良心好的人,是不用去忍辱的。你本来没害人家,人家骂你 的时候你心里会难过吗?实际上,忍辱精进说明你已经有毛病了。因为你忍辱,可能是你做错了~摘自BHFF4-13

修心成败的关键在于忍辱。但是真正的菩萨把忍辱不看作忍辱,修到最后成为自然的不觉得自己在忍辱。如果觉得自己还在忍辱,那叫着相。

菩萨的“无生法忍”是很高境界,是八地菩萨的果位。“你对我不好,我已经连忍耐的心都没有了,我根本没有觉得我要忍耐你,我没有生气啊。”这就是菩萨的果位~摘自3-35.无所住心,修行修心

要安住自己无生无灭的心……人的心不要有生,也不要有灭;不要生出烦恼,也就不需要去灭除烦恼……不要认为自己在安住的时候是在忍辱、在忍耐……你心里不生怨恨就是最高的忍耐。

今天还在忍耐的人,因为心中还有恨——举个简单例子,自己孩子做错事情,妈妈忍耐住,说“我不跟你算账”,实际上她也没必要把孩子的错记在心中,因为是你的孩子,这就是境界。

我们不必去忍耐,就能够安住自己的心。你不必去忍,你根本就无所谓耐,没有“忍”哪里来的“耐”?“耐”就是觉得日子很难过,因为我忍了,所以我觉得耐不住、耐了很难过,就是忍耐。

我没有怨恨,我觉得一切很正常,那你就离开了人间的一切境界,就得到自在,远离一切烦恼。今天不离开烦恼的人,就不得自在;今天无所谓了、什么事情都很正常,你就得自在,得自在的人就离一切执著,“我不执著了,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因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发生了就发生了”,所以不执著的人就得自在,然后就能放下一切。

佛法界讲,一切相处不住心,人跟人之间的相处都不要往心里去,那你就不会把人家说你坏话、背后搞你装在心里,就算有人搞你,你也不要往心里去,你就无罣碍了。

现代人就是什么都往心里去,心就会有所属,心有所属的话,心就会属于恨、属于嫉妒、属于贪、属于愚痴。只有把人间一切人和人的交往、世界和人的交往无所罣碍,你就心无所属,就是解脱。

学佛人要无心,就是心无所属,无心是什么?很多事情都不要往心里去,人家骂你、讲你、对你有看法,你不要往心里去,,这就是无心~摘自170606讲述于观音堂

印光大师小的时候,每年在他们家乡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大戏,然后酬谢神灵。由于印光大师人很小,年少的时候,他趁着戏还没有开演,就拿了一个小椅子,放到舞台的中央,等待看戏。

他自己还没有坐稳,耳边传来粗暴的声音:“这椅子是谁放的?”“我。”话音刚落,就被来的人抽了两个耳光,而且“咣”的一声,椅子被扔了出去。孩子顿时头皮发麻,眼冒金星,回到家里忍着疼痛,没敢告诉父母,怕父母爱子心切,引起纠纷。从此,这个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长大成人之后赢得了众口称赞,成了一位很有名的法师。

有一天,当年欺负他的人迎面走来,满脸堆笑:“来来来,请法师到我们家来坐。”老法师笑嘻嘻地答应了。

印光大师一辈子没有跟别人说起过这个事情,直到后来,为了教育一个被人冤枉而生气的弟子,才重提旧事。

大师跟他说:“孩子,你不小了,你应该学学做人的道理。‘忍’这个字你没听说过吗?当年我好像是个弱者,可是弱也无妨,我的忍辱换来了家庭的和平。希望你学我的‘弱’,不要将‘竞争’二字奉若神明。”

在佛法界,忍能养福,善能育德。忍辱是大船,可以渡过一切苦难;忍辱是良药,可以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忍耐的人会越来越高。

降伏自心,以忍辱为宝。佛陀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也就是佛陀说,我们做人天导师,三界唯我独尊,都是因为多世修忍辱所致。

所以大家听师父一句话:成大事的人必有大气,有大气的人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你就会用你的忍耐化解一切灾难,随机应变,这就是佛法界讲的随缘。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风景过了,就是遗憾;有些人离开了我们,就是永别;还留在你身边的,就是缘分。

好好地珍惜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你再后悔。不珍惜相伴左右,一旦失去了,你就永远没了。

人生的轨迹并不一定是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在运行,有的事情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得不去做;有些人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得不交往。当遇到那些自己不喜欢,我们又没有办法、无力去改变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学佛念经,学会忍辱精进。

忍过人生的痛苦,

你才能看破放下;

忍过瞋恨的冬天,

慈悲的春天才能到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weet Day 4233✨ ²⁰²⁴/₀₂.₁₄ ღ ’ 迎财神接桃花财运桃运️双丰收 爱意龙龙遇上就是上上签 ོᥫᩣᩚ❷☻❷❹大年初五遇上情人节
  • 小殿也给予了耐心回答,从两个方面来说这个问题,一个是超人联盟本身的定位,对原主角团的挤压,从而导致的观感不适,和,“戏弄粉丝”。无心和老鬼对于前元老凝的回归感到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看剧的时候也有这个想法,哈哈2023.11月elle采访:冬天里一直存在的争论是红豆鲫鱼饼 VS奶油鲫鱼饼river念着念着 两只开怀大笑 接下来开始讨论了然后
  • .:*・°☆.。.:*・°☆.。
  • 看完又问我金石路中信150啥情况,其实她可以不用太关注的,因为顶多玺云143中间楼层的420-450左右预算,中信150预算肯定超很多。从大A的历史炒作来看,
  • しかし、「岩倉遣外使節団」(いわくらけんがいしせつだん)に副使として加わり、1873年(明治6年)7月に帰国すると、政府内で「征韓論」の議論が持ち上がります。
  • #饭圈扩关[超话]# ❗️❗️哔哔嘟嘟——现在向你驶来的是一辆【高含橙v黄v】的【中大型】kgc ,全员i互动直观,车主会帮忙艾特,乘客来转转~车主@亦航甜果奶
  •   “赵霖,你知道吗,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期待站在你边上,她为了能配得上你,努力很多年。  “赵霖,你知道吗,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期待站在你边上,她为了能配得上你,
  • 回来一打开发现倒了…不过好吃滴 好利来芋泥的1️⃣2️⃣把我拍的真瘦^ ^他可骄傲1️⃣3️⃣比个耶宝宝1️⃣4️⃣这张我还挺喜欢的~1️⃣5️⃣我出妆教有没有
  • ・◦・ミ可爱ins感のHello kitty文案------------------------------文案. 是最可爱的宝宝. ‧₊˚☆ ˙ ϖ˙
  • ”“还有自行车”“敞篷车晕吗”“没坐过 不知道”-我问rl为什么每次出门都要带上我“我不认识村里的路”“...” “老子给你当了三天的狗”-“你是有路怒症吗?”
  • 圆二劝二哥说世界分黑白的时候,也像很多人劝我那样,曾经我会很难过,但是现在我觉得,人人生而不同,不拧巴就行吧。人都说,你爱的那个人的样子就是你想成为的样子,你爱
  • 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天真到好笑。 十八岁的少年身形颀长,但在父母的骄纵宠溺下,他站没站相,活像街头的小混混。
  • 我最爱的还是小鹏X9的零重力太空大沙发,采用全粒面头层Nappa真皮,每一寸都有高级触感。同时,多场景使用的特点也为其赢得了加分,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家庭出游,小
  • #数寄川零生誕祭2022#☆7日は零誕生日☆孝「オンライン組も繋がった…ね」海外在住元ユニ勢『』志「ようこそ、三十路へ」柊「落ち着きに実年齢が追い付いてきた…か
  • 陆文昭注意到她的目光,在等红灯的时候分出注意力看向她:“你还没跟我说去哪儿,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陆文昭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我不知道怎么才算好看,不过的确每
  • #闽南师范大学[超话]##闽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发展中心# 【除夕快乐】年轮刻印日历中,时间悄然迈向2024⛳️一晃又一年,年年胜年年零点的钟声即将开启新四季愿将
  • —再次强调肿瘤狗狗一定要吃,防止复发—甚至狗狗身上刚有疙瘩时候就吃,这样好的更快!#狗狗肿瘤 #宠物肿瘤 #狗狗健康 #狗狗生病#狗#素颜霜推荐# #好物
  •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燕子京oo ᶫᵒᵛᵉ♡ ℒℴѵℯ❤ ☀️虽然已见过银河,但仍觉得你这颗星最亮,谢谢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