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师【一日禅】

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则不待言说

有为无为之不二

诸同学!心即是佛,不贵口说;有无不二,更不可说。姑且方便说之。究竟何心是佛,有为心耶?无为心耶?何名有为心?即生灭心。何名无为心?即真如心。若云有为心是佛,则有为心是生灭妄心,乃凡夫心,何名为佛?若云无为心是佛,则无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虚空,本来无相,了不可得,无相无得,何者是佛?当知有为无为等心,本来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为佛。所以者何?一切万法,皆真如一心所现。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灭妄心之体;生灭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法身是体,报身是用。法身报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归一心。不过吾人真心法身是无为,妄心报身是有为。无为是体,有为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故名不二。

佛法真如门,不生不灭是无为;生灭门,有生有灭是有为。然说有说无,说生说灭,说不生不灭,都是方便对治之说。当知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薛简问六祖曰:“不生不灭,何异外道?”祖日:“将灭止生,以生显灭,为外道说。我说不生不灭,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不同外道。”此理微奥,殊不易知,姑取明镜为喻。

镜体本明,以喻真如。明能显色,以喻生灭。镜照物时,明体不动,照红现红,照绿现绿。当照红时,虽现红色,镜不染红。当照绿时,虽现绿色,镜不染绿。现红现绿,即是生灭。虽然生灭,镜体未动。未动之体,即是真如。色离镜时,镜不留色,即是前念不生。后色临镜,镜复显色,即是后念不灭。如前念不生,当体空寂,我执一破,则无住真心现前,即是无非无我。如后念不灭,斯真空不空,从体起用,则由无住而生其心,即是无我利他。镜之能照能现,即是生灭不灭之利他;镜之不染不留,即是不生不灭之无非。真如与镜,一理不二。物来则应,事去不留。光明自在,应用如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但镜蒙尘垢,光明不现,物在当前,不能显照。若经磨擦,尘垢净时,光明顿复。亦如众生,业障真如本心,遂至真妄颠倒。若发心真修,则业障消除,真心复显。真如与镜,理本不二;磨擦修持,事亦相同。是故究竟智,称为大圆镜智。

又以天地为喻:天体本空,即是无为,与真如法身同。地生万物,即是有为,与妄心报身同。然地无天之日月照耀,雨露滋润,种种妙用,何能生长万物?天无地之高原旷野,山川丘陵,种种综错,又何能显化育之功?于此可知天地互相为用。吾人无为法身、有为报身,亦复如是,故为不二。

凡成佛者,即此妄心,转为无量真心,即是法身,非将报身变成法身。然由报身始可修成,故又非舍报身,而后能成法身。盖法身无为,报身有为,离开有为,不显无为;一切有为,皆本无为。吾人假我,不离真我;众生妄心,不离真心。真我假我,本来一我;妄心真心,即是一心。故名不二。

小乘佛法,偏于空寂,因其著于无为,而失于有为。著一失一,即名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心地法门,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两句为体用。云何体用?心地无非是体,利他无我是用。若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决不能起利他无我之用。若只知心地无非之体,而不起利他无我之用,则有体无用,落于无为。偏执起用利他,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则有用无体,而又著于有为。皆非不二。必须体立用宏,不落有无,方名不二。复次,又如明暗。无明何以见暗?无暗又何以显明?惟明与暗,互相为用,利他无我,亦复如是。

佛说诸法空相,又说真空不空。既说诸有是有,又说诸有非有。说有是幻,说幻亦真;说空是真,说空亦幻。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觉。方说有为,又说无为;方说出世,又说入世。既已说法四十九年,又云未曾道出只字;既说无量法门,又云不可说,无实无虚,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难知,即在于此。然佛法真理,真实不虚,岂不可说?!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证无为,是名曰体。以真应幻,现示有为,是名曰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本此佛心,随缘度生,不著有为,不落无为。有为无为,本来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众生执著太深,说有著有,说无著无,说一著一,说二著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真妄兼说,随说随扫,以显不二。其实皆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到归元,不二法门亦不可说。所以者何?圆妙一心,尚不可得,岂可说乎?昔文殊菩萨,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不二之法,如是如是。

诸同学!禅宗本无言说,密法更不可说。慧明自愧悟理不深,前以大家再四请求,未便佛意。开讲之初,即阻记录;大家固请,只好随缘。而远地同学,未来听讲,近复纷函,索求印阅。本非王膳,大家乃存分食之心,止之不可,更滋惭作。前后所说一十五次,不过贡献大家,作临时修持参考之用,理非精深,言亦粗俗。大家必欲刊行,望切勿多印,以免流行于世,益我罪过。一切法门,言贵了义。大家若能忘言取义,则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即同废纸。大家若是执文遗义,亦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亦同废纸。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则不待言说,此篇言说,更成废纸。望诸同学,三致意焉!

文本源于《慧明法师开示录》•随喜分享• https://t.cn/R2Wxn9e

来源:《慧明法师开示录》慧老讲述

有为无为之不二

诸同学!心即是佛,不贵口说;有无不二,更不可说。姑且方便说之。究竟何心是佛,有为心耶?无为心耶?何名有为心?即生灭心。何名无为心?即真如心。若云有为心是佛,则有为心是生灭妄心,乃凡夫心,何名为佛?若云无为心是佛,则无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虚空,本来无相,了不可得,无相无得,何者是佛?当知有为无为等心,本来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为佛。所以者何?一切万法,皆真如一心所现。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灭妄心之体;生灭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法身是体,报身是用。法身报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归一心。不过吾人真心法身是无为,妄心报身是有为。无为是体,有为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故名不二。

佛法真如门,不生不灭是无为;生灭门,有生有灭是有为。然说有说无,说生说灭,说不生不灭,都是方便对治之说。当知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薛简问六祖曰:“不生不灭,何异外道?”祖日:“将灭止生,以生显灭,为外道说。我说不生不灭,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不同外道。”此理微奥,殊不易知,姑取明镜为喻。

镜体本明,以喻真如。明能显色,以喻生灭。镜照物时,明体不动,照红现红,照绿现绿。当照红时,虽现红色,镜不染红。当照绿时,虽现绿色,镜不染绿。现红现绿,即是生灭。虽然生灭,镜体未动。未动之体,即是真如。色离镜时,镜不留色,即是前念不生。后色临镜,镜复显色,即是后念不灭。如前念不生,当体空寂,我执一破,则无住真心现前,即是无非无我。如后念不灭,斯真空不空,从体起用,则由无住而生其心,即是无我利他。镜之能照能现,即是生灭不灭之利他;镜之不染不留,即是不生不灭之无非。真如与镜,一理不二。物来则应,事去不留。光明自在,应用如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但镜蒙尘垢,光明不现,物在当前,不能显照。若经磨擦,尘垢净时,光明顿复。亦如众生,业障真如本心,遂至真妄颠倒。若发心真修,则业障消除,真心复显。真如与镜,理本不二;磨擦修持,事亦相同。是故究竟智,称为大圆镜智。

又以天地为喻:天体本空,即是无为,与真如法身同。地生万物,即是有为,与妄心报身同。然地无天之日月照耀,雨露滋润,种种妙用,何能生长万物?天无地之高原旷野,山川丘陵,种种综错,又何能显化育之功?于此可知天地互相为用。吾人无为法身、有为报身,亦复如是,故为不二。

凡成佛者,即此妄心,转为无量真心,即是法身,非将报身变成法身。然由报身始可修成,故又非舍报身,而后能成法身。盖法身无为,报身有为,离开有为,不显无为;一切有为,皆本无为。吾人假我,不离真我;众生妄心,不离真心。真我假我,本来一我;妄心真心,即是一心。故名不二。

小乘佛法,偏于空寂,因其著于无为,而失于有为。著一失一,即名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心地法门,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两句为体用。云何体用?心地无非是体,利他无我是用。若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决不能起利他无我之用。若只知心地无非之体,而不起利他无我之用,则有体无用,落于无为。偏执起用利他,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则有用无体,而又著于有为。皆非不二。必须体立用宏,不落有无,方名不二。复次,又如明暗。无明何以见暗?无暗又何以显明?惟明与暗,互相为用,利他无我,亦复如是。

佛说诸法空相,又说真空不空。既说诸有是有,又说诸有非有。说有是幻,说幻亦真;说空是真,说空亦幻。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觉。方说有为,又说无为;方说出世,又说入世。既已说法四十九年,又云未曾道出只字;既说无量法门,又云不可说,无实无虚,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难知,即在于此。然佛法真理,真实不虚,岂不可说?!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证无为,是名曰体。以真应幻,现示有为,是名曰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本此佛心,随缘度生,不著有为,不落无为。有为无为,本来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众生执著太深,说有著有,说无著无,说一著一,说二著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真妄兼说,随说随扫,以显不二。其实皆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到归元,不二法门亦不可说。所以者何?圆妙一心,尚不可得,岂可说乎?昔文殊菩萨,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不二之法,如是如是。

诸同学!禅宗本无言说,密法更不可说。慧明自愧悟理不深,前以大家再四请求,未便佛意。开讲之初,即阻记录;大家固请,只好随缘。而远地同学,未来听讲,近复纷函,索求印阅。本非王膳,大家乃存分食之心,止之不可,更滋惭作。前后所说一十五次,不过贡献大家,作临时修持参考之用,理非精深,言亦粗俗。大家必欲刊行,望切勿多印,以免流行于世,益我罪过。一切法门,言贵了义。大家若能忘言取义,则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即同废纸。大家若是执文遗义,亦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亦同废纸。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则不待言说,此篇言说,更成废纸。望诸同学,三致意焉!

南无阿弥陀佛

未二、释成

  前面是说出它的一个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个因缘是怎么成就的,解「释」这个「成」就的因缘。看论文: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先作一个简单的略说。为什么我们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以后,就能够显现法身?以下就解释这个道理。「一切」凡夫的生灭「心」,这种杂染的生灭心,都「是」由「无明」而引生的。「无明」的「相」状,它虽然是颠倒相,但是它的本性「不离觉性」,它的体性没有离开我们清净的觉性;所以我们面对无明的态度,是「非可坏、非不可坏」。也就是说它的体性是觉性,所以你不能完全的断灭;但是它的作用是颠倒的,所以「非不可坏」,就是你应该加以破坏。我们破坏的,或者说我们所转变的,是无明的一个作用;但是我们保存了无明的体性。这个观念是大乘的不二法门,断灭不得,但是也随顺不得,这个观念甚深甚深。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用我们用日常生活容易理解的情况,来比况这种深奥的道理。这个「大海水」就譬喻我们的一心真如,这个寂静的一心真如,「因」为有这个「风」,由这个风的因缘就产生了「波」浪,一念的无明风的妄动,就产生波浪的一个个体生命。这个时候「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水」的湿性跟「风」所引生的波浪,它体性是「不相舍离」的。「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这个「水」指的就是湿性,湿性本身「非动」,是寂静的;只要这种扰动的「风」停下来,这个波浪就消「灭」;波浪消灭的时候,这个湿性就现前,这个法身就现前。这个意思就是说,清净的法身在无量劫的流转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被无明牵着走,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不断的流转,由一念颠倒的心,无明缘行就造业;造业以后就创造一个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就得果报。这个十二因缘虽然一次一次的起动,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湿性不坏故」,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决定没有消失。在大乘佛法当中,你一定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心,就是你有恢复本性的可能性,就是本性没有消失,本性从来没有被污染过。就是说虽然波浪已经扰动很久,但是湿性不坏。这是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我们一念的「清净心」,「因」为这个「无明」(就是愚痴),不知道老老实实的安住在清净的本体,向外攀缘就产生一个「动」相,这个动相使令我们清净「心」跟「无明」和合在一起;但是这二个都没有「形相」,所以「不相舍离」,无明跟真如的本性是不相舍离。这个「不相舍离」蕅益大师注解得好,他说:离开了清净心就没有无明,离开了无明也没有清净心。就是离开了水你就没有所谓的波浪,离开了波浪你也找不到水。「而心非动性」,在体性上来说,我们的心本身是寂静的,它不是扰动的,所以只要这个扰动的「无明」,它相续的功能被破坏以后,这个清净的智慧(所谓的法身)就显现出来。

  这个智净相,前面一段偏重在否定门,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刚开始是一种调伏,或着说是一种破坏的法来加以对治;在第二段释成,又加以肯定:就是作用是可以破坏,但体性不能断灭。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注意,要经常以中道的思想来检讨自己。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出家烦恼比较粗重,可能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心性,你打那么多妄想,我就让你不动,用佛号、或者持咒,你烦恼一起动,我佛号也起动,就把你给调伏住了。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是用比较粗猛的药,来对治这个粗重烦恼,这个是可以理解,所以刚开始是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但是你的烦恼慢慢淡薄以后,你应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你的心──其实我们的心性不是一文不值,就是你要想一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我们刚开始是用否定的法来调伏自己,后来用肯定,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刚开始我们用调伏,然后重新的肯定,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所以马鸣菩萨的智慧,你看他老人家,一开始先告诉你否定的法,在「释成」的时候再重新的肯定。

  这个地方就是在呵斥外道的无想定。外道的行者在禅定当中,他也能够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是痛苦的根本。为了要调伏烦恼,就使令自己无想,无想的结果,的确是让烦恼停止下来,但是也深深的伤害到我们的菩提本性,错损菩提。我们在修智净相的时候,这个地方马鸣菩萨有二段开示:第一个是否定法,破和合识、灭相续心;第二个是告诉我们无明的本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因为自性清净心并没有破坏。这就是我们从论文当中了知如何修行的一个消息。

  午二、不思议业相

  前面的智净相是讲到自受用的功德,这以下讲到他受用: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不思议业相」是怎么产生呢?「以依智净相」故。就是说你要修「不思议业相」,你要以成就「智净相」作基础,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修大悲,你一定是先修清净心,依止这个清净心修大悲心,从空出假,广摄方便,变现种种的「胜妙境界」。这个「胜妙境界」包括色法──种种美妙的颜色、音声,乃至种种的香、味、触五尘的胜妙境界。什么叫「胜妙境界」呢?简单的说「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就是显现种种依报、正报的「功德」庄严,这种功德庄严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是没有「断绝」的──在时间上是尽未来际,在空间上是在整个无量的世界显现种种的依正庄严。这个依正庄严当然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干什么用呢?「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这种依正庄严,会「随」顺「众生」差别的善「根」,你会知道众生心中的希望、烦恼的厚薄是怎么回事。他过去所栽培的善根,他是持戒的善根强、或者禅定的善根强、或者智慧的善根强,应该如何的来启动他的善根,你就很「自然」能够「相应」,显「现」他欢喜的相状,使令众生成就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悉坛的「利益」,这个就是所谓的「不思议业相」。这个不思议业相,简单的说就是恒顺众生,广设方便。就是说我们在成就这个随染本觉,有二个次第:第一个次第是一种内观,就是你的心刚开始是「善知识莫向外求」,你观照你这一念心来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一种自我的调伏。刚开始你的心是完全向内观照,别人是怎么样子跟你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慢慢的你的心清净调伏以后,你的心就是从内观开始外观,观察众生差别的因缘,这个时候可以广设方便来度化众生,所以他的心是先内观再外观。你外观以后,你有自在力,就变现五尘的境界来摄受众生。比如说我们娑婆世界主要的是音声,在五尘当中是音声最能够感动我们的心。就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开始他烦恼粗重,你要他受戒、听经他有困难;你要他唱唱炉香赞,他炉香赞一唱下去,他内心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恭敬心,由恭敬心生起信心,就触动他过去的善根,然后开始受五戒、听闻佛法。说是很多人都是唱炉香赞以后才相信佛法。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楞严经》说有六根门头,有六个门,六个门都能够进入到我们的一念心性;但是这六个门,耳根这个门特别重要,就是我们对于音声的感觉特别强烈,在五尘当中耳根这个门特别厉害,所以佛陀就恒顺众生。比如说香积佛国,香积佛国的众生这个舌根特别厉害,在六根里面舌根特别厉害。他修行有障碍,向佛陀请求开示,佛陀二话不说给他一碗饭,这一碗饭他吃下去,灭恶生善。你像天衣佛国,天衣佛国他修行有困难,佛陀给他一件衣服穿,他的皮肤跟衣服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说度化众生,你就应该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你在自利的时候,你可以完全观照自己的相貌;但是你度化众生这个法是别人需要的,你就应该恒顺众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你就施设什么样的方便,这个地方这样的一个相貌叫「不思议业相」。就是从前面一个清净的自受用,依止大悲心变现出种种的方便力,成就一种他受用的功德,这个叫做「不思议业相」,这二个都是本觉的作用,本觉的作用就叫随染本觉。

  卯三、总显四种大义

  前面的本觉是一种作用,这个地方是讲到本觉内在的体性。本觉内在体性叫做性净本觉,性净本觉有「四种大义」,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是当殊胜讲,就是说这个性净本觉有四种殊胜的功能,叫做「四种大义」。我们看论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这个地方是先总标。前面讲到随染本觉,是本觉跟始觉智慧和合以后,产生一种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我们本性具足的性净本觉,它有「四种」殊胜的功能,我们简单的以二种譬喻说明:第一个是「虚空」,第二个是「净镜」。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先休息十分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蓟州壹拾贰乡宿 #自然风光 #享受生活 #山间小憩 #远离喧嚣 #美好时光 1600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了解到,家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
  • #丰南新闻# 【群立幼儿园:科学办园 引领成长】近年来,胥各庄镇群立幼儿园不断创新思路,确立了“溢美童心,灵动生长”的核心理念,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
  • 在如今,几个字、几条语音信息几乎成为全部的交流方式的时代,还有朋友,远隔两地,愿意花时间、不紧不慢地与你煲一次电话粥,是一件幸事。在如今,几个字、几条语音信息几
  • #每日一善[超话]# zy#每日一善#zy#阳光信用#zy#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爱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事物,莫让美好的东西因我们的冷漠而流逝,莫让自己活在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下单立减10元,到手34.9一箱规格:20包整箱装保质期:三年发货时效:48小时售后:大品牌服务超好,放心购买心相印的茶语系列纸巾,只能用“经典”来形容家家户户
  • _尹听澜裴祈年 从茶楼路到派出所,甚至直到刚才,她不过是靠心里那口气强撑着罢了,并不如外表看着的那样无畏无惧,被徐涛碰过的地方也早已如百只虫子爬着让她。”_尹听
  • 这款10年历史的单桶威士忌在北德国灌装商FRC的首次填充Barbados朗姆桶中成熟,融合了典型的Glen Garioch草药味和丰富的热带水果和甜香草。新的最
  • 今日热文推荐‼《阮初瑶陆逸舟》[666][白眼]kOBPM{8z ‼书名:《阮初瑶陆逸舟》 ‼主角:阮初瑶陆逸舟 “别多想。” 我忽然说了这么一句,他一听,还以
  • 而且那种坚持了很长时间的恋爱或婚姻的异性恋女,绝对是没怎么花到男人的钱的女的。对于我弟这种长点脑子的男,我弟听到要养家内心是害怕的,即使已经有了房和家庭资源支持
  • 吃完鱼距离冰钓结束时间还剩一小会 本着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态度 我又拿起鱼竿 结果在距离结束时间只剩不到10分钟的时候 感觉鱼竿在动 一边想着“不会吧
  • 当然,活得松弛并不代表对人生没有追求,更非就此躺平不作为。”对成熟的人而言,经历是升华的开始,所有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会成为丰富人生的养分。
  • 活动现场为2023年石壁街“双百工程”社工站的优秀志愿者个人和团体、优秀公益合作单位进行表彰,并进行了“正午暖阳-石壁好父母”亲职教育服务项目启动仪式。  此外
  • 。。
  • 我该走了,不再留下一点痕迹,也清除了你留在我生活中的痕迹,去往我想去的地方,离开了校园后也忘记了真正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是悲观主义者,总觉得我所看到的快乐
  • ”岑朝阳是个急脾气,觉得父亲和钟志国在这里寒暄太耽误时间:“我大哥会不会出事,我们要去现场。”岑南光顾不上客套:“我来看看刚发生了什么,赵沉渊会不会有危险?
  • !!
  •   中牟县青年路街道组织乡村干部、“双报到”党员等1000余人,组建15支志愿服务队,统一佩戴党徽、穿红马甲,连续奋战在社区防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交通查验、
  • ✨正月初一拜大年,坚果,花生,瓜子少不了,备年货,过年怎么少的了红色的包装,年味时光,美食美磕。年货坚果大礼盒,我每次都选择良品铺子,红色的外包装希望明年一切
  • 对于这个机芯来说,功能方面也是同步了正版的魅力感,当然腕表机芯后期的返修也是非常低,心仪的表友也是可以入手,而且搭载独家自产的3135机芯,而且它的稳定性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