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加装电梯本是好事,怎奈居民与电梯公司就运维费产生分歧

通州区格兰晴天小区10号楼的电梯加装运行已有两年,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最近却因一场“刷卡”分歧,居民与电梯运维管理方一度站到了对立面上。

原来,自电梯投入使用以来,运维费用的收缴状况一直参差不齐,有的居民按时足额缴纳,有的居民一直没有缴纳。前些天,新的缴费周期即将来临,对于今后电梯运维费用的收取,双方分歧不小。无奈之下,电梯运维管理方安装了刷卡装置,限制未缴费居民的使用。不承想,此举却引发双方更大的争议。该如何化解双方的分歧?缴费问题是否有解?电梯能否恢复以往的运行状态?近日,记者来到该小区,探访有关各方在问题的调解中如何展开积极的商量。

起因

加装刷卡装置引发争议

作为玉桥街道首部在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自2019年投入运行后,格兰晴天小区的这部电梯就备受关注。据了解,该电梯的加装费用承担方式为政府补贴加居民自筹,除了政府补贴,居民一次性缴费3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期间,居民还需每年另缴纳1万元运维费。这1万元不是均分到每户居民头上,而是按各楼层不同的系数进行分配。也就是说,住得越高,系数越大,分摊的金额也就相应高一些。然而,恰恰是加梯后的使用和运维规范问题,让居民与电梯运维管理方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电梯运维管理方负责人梁苗介绍说,运维费用总额及每户应承担的比例,在电梯建成时,他们曾与居民达成过口头协议,居民对此也无异议。不过这两年来,住在高层的居民缴费率不高的问题凸显。按照缴纳比例,高层住户应该承担的费用比例要占据总运维费用的大部分。由于费用难以收齐,电梯运维的资金压力陡然增大。在与居民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电梯运维管理方安装了刷卡装置,给缴费的居民发放卡片,以保证这些居民可以正常乘梯,而未缴费的居民则无法使用。

然而,这一举措却引发了更大的争议,一些居民纷纷拨打12345热线表达不满。“电梯公司一直未与业主签订运维协议,我们今年要求电梯公司先签协议再缴费,未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就不让业主使用电梯了。”“现在电梯用了刷卡的形式,在没有告知业主的情况下,就不允许使用电梯了,我们觉得不合理”……

面对此起彼伏的投诉,梁苗也倍感无奈:“有些居民可能还没有形成花钱买服务的意识,认为电梯运维费不交也能使用电梯。每次一谈到缴费的问题,他们就会找出关于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小毛病,或者要求修改协议。可是电梯后期维护离不开资金支持啊。”

眼看着矛盾越来越激烈,在本报记者的关注下,5月26日,玉桥街道运河东大街社区牵头,召集居民、电梯运维管理方以及小区物业在社区召开了一次协调会,共同商量破题之策。

沟通

把矛盾摆到桌面上来谈

“电梯产权归居民所有,只是委托给电梯公司进行管理,未经居民的同意,能不能加装刷卡装置?”当天一上来,就有居民提出质疑。

“为什么想找你们沟通,却一直见不到你们?”“我也不是不想缴费,关键是没人上门来收。”……听到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各自的看法,运河东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姚大海敏锐地察觉到,居民与电梯公司之间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才是导致矛盾不断升级的根源。“咱们双方还是要把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好好沟通。”姚大海建议道。

经过一番交流,居民归纳出存在分歧的两大焦点问题。其中,电梯加装工程装饰装修方面的瑕疵,成为屡次被提及的矛盾点。居民提出,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电梯公司将单元门进行了破拆,但重新装好之后,原先的门禁却迟迟没能安装好。还有居民反映,电梯与楼体连廊上的瓷砖踢脚线出现脱落,没能得到及时维修。

对此,梁苗也有一肚子话要说。“我们觉得有点冤,有些事情可能属于物业管理或者居民自治的范畴。在加装电梯后,我们本来可以把原先的单元门直接装上,但考虑到单元门生锈老旧,担心出现安全隐患,于是就免费给居民换了新的门,安装新的单元门已属破例。”梁苗说,原本他们想让物业把旧门禁系统加装过来,但在安装时发现,旧系统无法与新的单元门匹配。最后,该由谁继续加装门禁,分歧也一直存在。至于瓷砖踢脚线脱落的问题,他们已经完成修复,而且这只是连廊的装饰,并不影响电梯的使用和安全。“电梯加装工程和后续运维是两块内容,加装工程后续有保修期,出现问题会得到及时处理。如果说哪儿有瑕疵,我们肯定会进行维修,但这不应该是不缴费的理由。”

双方分歧的另一个焦点在于运维合同的签订方式。有的居民提出,所有签约的居民之间应互相独立,只要有一户签约缴费,电梯就应该保证正常运行。“等解决了所有问题,缴费肯定没问题。”

曲折

开诚布公后仍有分歧

经过协商,电梯刷卡功能取消,外卖小哥也可乘梯了。

一方面是居民认为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反馈,另一方面电梯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姚大海觉得双方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他提出,缴费情况与服务质量肯定是成正比的,双方应该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电梯公司和我说过,居民所提到的几处瑕疵,他们也想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但是之前由于河北疫情的缘故,工人人手不足,也就耽搁了一段时间。他们既然能和我说这些,也应该开诚布公地和居民解释,争取大家的理解。”

终于,在几轮“拉锯战”之后,梁苗表示,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他们愿意协调重新加装门禁,至于居民提出的其他几个问题,他们也都会进行整改。不过,仍有居民提出,希望先撤除刷卡设施,保障未缴费居民的正常使用。这一提议再次导致分歧加剧,场面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双方甚至谈论起了更换电梯运维管理公司的问题。

“如果居民正常缴费,我们会保障电梯的运行情况,肯定能继续把运维工作做好。如果居民觉得服务不到位,也可以自主选择更换其他的维保公司。”梁苗表示,居民一直不缴费,今后运维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电梯属于特种安全设备,每年维修保养、管理、用电等都需要费用,后期运营的成本很大,任何一家运维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免费服务。如果长期恶性循环,过了维保期后,电梯势必就会陷入失管状态。

而这也是最让居民担心的地方。有居民说,家里的老人上了年纪,还有的居民表示自己腿脚有伤,行动不便,如果电梯因此失管,大家的出行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几位居民也明确不赞成更换电梯运维管理公司的提议。

协调会从当天晚上6点一直持续到10点,由于争议始终没能达成一致,会议暂时中止。不过,在社区的努力协调下,陷入缴费风波的电梯取消了刷卡功能,保持着正常运转。

最新进展

电梯方完善服务 居民同意缴费

虽然当天的协调会没能让双方完全达成一致,姚大海仍没有放弃努力,继续在双方之间展开斡旋。“其实,电梯公司的态度比较积极,咱们居民也应积极缴费,保障正常的生活不受影响。”为此,姚大海专门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让双方继续交流各自的想法,协调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与此同时,电梯公司按照居民反映的问题,重新铺设了21块连廊地砖,更换了11米踢脚线,修复补齐6个钢构件,并对单元门的门禁重新进行加装。“希望大家互相理解,如果电梯公司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咱们也得按时按标准足额缴纳应承担的费用。”在姚大海的耐心劝导下,居民们的态度渐渐发生变化,最终所有居民都被说服,一致同意缴纳各自所应承担的费用。在这之前,居民和电梯公司还就即将新签订的运维管理协议进行了讨论,电梯公司同意单独同每户签订协议,至于此前有居民提出只要有一户签约缴费,电梯就应该保证“正常运行”的条款也没有被写入协议。此后经过居民民主决议,电梯刷卡功能正式取消。

格兰晴天小区的这场分歧终于顺利平息,社区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协调作用,不过,姚大海在复盘的时候,仍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从分歧集中爆发,到最后大家协商一致,问题彻底解决,总共经历了大约10天的时间,过程还是挺波折的。”他说,有些问题需要早发现、早沟通、早协调,着手越早,可能解决起来就越容易。辖区内还有一个小区目前正在加装电梯,经历了这次缴费分歧之后,社区也积累了一些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我们会提前介入居民和电梯公司的收缴费事宜,明确相关责任与义务,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预判。”

专家分析

加装电梯时应签完备的协议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易,难就难在缺乏资金、程序繁琐、住户协商这三大“关卡”上。2016年8月,北京市通过出台《2016年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方案》,为老楼加装电梯送来了政策春风——不仅提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无需办理立项、用地、规划和施工许可审批手续,简化了审批流程,还明确将给予财政补贴。

1843部!这是自老楼加装电梯被列为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以来,本市累计完成的老楼加装电梯数量。数字喜人的背后,这些已经投入使用的加装电梯的运维状况,同样也备受关注。

一位专门从事老楼加装电梯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加装难”,加装后的运维情况更应该受到重视。北京现已加装的电梯中,大多数采取的是“代建租赁”模式。即:由业主委托第三方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出资加装电梯和后续维护,投入运营后,业主需缴纳使用费。而在缴纳方式上,除了按月、按年付费外,一些小区还有按次刷卡、类似“垂直公交”的乘梯方式。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特种安全设备,电梯使用越到后期,运营和维护的费用就越重要。保障运维资金的稳定,才能保证电梯不会出现失管问题。格兰晴天小区10号楼遇到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离不开社区的努力协调。而在他从事的加装电梯项目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缴费率不高的问题。比如,有的居民认为缴费周期太长,有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认为费用过高……

记者了解到,有些地方制订了加装电梯管理服务的合同示范文本,引导业主在加装电梯方案表决时,提前考虑和约定后续的日常运行维护等各类问题。社区问题专家陈凤山认为,这一做法值得推广。运维是加装电梯后的最关键的那道“坎”。在没有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情况下,一旦出现管理空白,会影响电梯使用安全。所以,在加装电梯时,业主与电梯公司应签订完备的书面协议,并确保各方遵守协议约定。各社区在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北京日报

40年大学热门专业变迁史!现在什么专业最热门?
每年高考报志愿,考研选专业,总有一些“热门”专业备受高考生和考研人关注,但随后几年很快又销声匿迹!大学专业热度的此起彼伏其实折射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那么从70年代至今,热门专业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你的目标专业在这些“热门”专业当中吗?

  20世纪70年代

  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受欢迎

  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这次考试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

  对当时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据统计,恢复高考那年,厦门大学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中文系,其次是历史系,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数学系。

  20世纪80年代

  财经专业“大火”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由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方兴未艾,经济人才极缺。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大都去了银行、审计等待遇优厚的部门。很多财经类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于本科院校的分数,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自降身价,为报考专科学校的财经专业而放弃本科文凭,财经专业的热度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专业走红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不过从1995年到1998年间,大学生已不再像90年代初那样高不可攀。1999年高考开始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同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去年208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

  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外贸体制改革,比如外汇体制的改革,入世谈判的启动。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国际化”的专业又取代了财经专业,成了热门专业。专业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分配去向也让人“眼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与涉外经济有关的领域,如国有大型的经贸企业,外资银行或大的跨国公司。

  21世纪00年代

  法律、计算机专业被“追捧”

  这一时期,法律、计算机专业被看好,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律师事务所、公检法等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专业的热度,几乎所有的文科类大学都开设了法律专业,导致当时法律专业录取分数比最低投档线高很多。

  与此同时,搜狐、百度、阿里、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巨头陆续崛起,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计算机专业受到广泛追捧。在高峰时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热度持续走高,毕业生数量持续飙升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饱和,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到就业时并不像当初报考时那么乐观。有数据显示,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而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21世纪10年代

  海外求学、人工智能成新贵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申请国外大学,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除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与过去相比也明显不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一批新兴专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用人需求暴增,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激增的市场需求也促使越来越多高校对接企业,进而开始合作探索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00”后时代

  近些年的爆款专业

  0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等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02、机器人工程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预计2030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03、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这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了。个人信息或是隐私的泄漏问题已经很严重,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越来越重视。

  04、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

  05、新工科专业

  2017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有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达150万。

  06、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8年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07、网络与新媒体

  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40年大学热门专业变迁史!现在什么专业最热门?
每年高考报志愿,考研选专业,总有一些“热门”专业备受高考生和考研人关注,但随后几年很快又销声匿迹!大学专业热度的此起彼伏其实折射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那么从70年代至今,热门专业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你的目标专业在这些“热门”专业当中吗?

  20世纪70年代

  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受欢迎

  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这次考试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

  对当时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据统计,恢复高考那年,厦门大学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中文系,其次是历史系,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数学系。

  20世纪80年代

  财经专业“大火”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由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方兴未艾,经济人才极缺。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大都去了银行、审计等待遇优厚的部门。很多财经类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于本科院校的分数,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自降身价,为报考专科学校的财经专业而放弃本科文凭,财经专业的热度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专业走红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不过从1995年到1998年间,大学生已不再像90年代初那样高不可攀。1999年高考开始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同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去年208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

  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外贸体制改革,比如外汇体制的改革,入世谈判的启动。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国际化”的专业又取代了财经专业,成了热门专业。专业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分配去向也让人“眼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与涉外经济有关的领域,如国有大型的经贸企业,外资银行或大的跨国公司。

  21世纪00年代

  法律、计算机专业被“追捧”

  这一时期,法律、计算机专业被看好,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律师事务所、公检法等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专业的热度,几乎所有的文科类大学都开设了法律专业,导致当时法律专业录取分数比最低投档线高很多。

  与此同时,搜狐、百度、阿里、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巨头陆续崛起,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计算机专业受到广泛追捧。在高峰时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热度持续走高,毕业生数量持续飙升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饱和,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到就业时并不像当初报考时那么乐观。有数据显示,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而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21世纪10年代

  海外求学、人工智能成新贵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申请国外大学,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除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与过去相比也明显不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一批新兴专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用人需求暴增,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激增的市场需求也促使越来越多高校对接企业,进而开始合作探索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00”后时代

  近些年的爆款专业

  0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等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02、机器人工程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预计2030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03、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这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了。个人信息或是隐私的泄漏问题已经很严重,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越来越重视。

  04、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

  05、新工科专业

  2017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有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达150万。

  06、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8年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07、网络与新媒体

  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纯干货,小儿感冒中成药使用全攻略(最新指南-思维导图)中医人袁检仔注:小儿急性咽-扁桃体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这3种疾病虽然名字不同,但其实
  • 快手管理员的同学们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有的喜欢美食,有的喜欢旅行,有的喜欢睡觉,他们也会对着搞笑的短视频哈哈大笑,然后想一想这个视频我们能怎么拍。于是,有了
  • 如今他们在欧冠小组赛两场平局垫底,虽然并非没有争夺出线名额的希望,但如此状态似乎在欧战赛场他们有点缺乏竞争力。已经有了和五大联赛的一些球队比拼高下的能力。
  • 草原如此辽阔还有多少梦想没有驰骋大海如此苍茫还有多少热情没有汹涌给我九万里长风我在雪山梳理翅膀给我无量朵鲜花我在江南散发芳香每一次平凡的人生都是对灵魂的不尊重每
  • 瀟灑是一種心態,一種精神,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是一副飽經滄桑而又自得其樂的歡愉。很多故事说多了只是重复很多感情游久了便是昨天很多以前回忆了只剩叹息我们一路向
  • 在未来人生中会与中意的女人结婚,会慢慢和谐相处,特别是晚年婚姻中会与妻子相互安慰,融洽关系,会将婚姻日子过得比较温馨恩爱一些。男方,1982年十月初九日13时4
  • 曾有木本植物药物专家在四川试种植化橘红,但经检查橘红挥发油含量仅相当于化橘红的百分之十,所以化橘红可以说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化橘红是广东省化州市特产,也是中国国
  • 我所讨厌的何不是我的缺点,不喜欢磨磨唧唧的人自己却害怕犹豫;不喜欢当情绪垃圾桶自己却经常丧丧的;看不起loser自己却不肯为想要的坚持;觉得老爸不可交流自己又何
  • 国开联研究中心预测,未来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依靠海量医疗影像数据和医学影像AI的强大算法,或可参与到药企、医疗器械厂商等企业的临床研发、产品营销等核心经营活动中,
  • 我能保证的是我做的灵摆所链接的能量源头都是准确无误的,能量也都是对应到个人的,但是更加细致的一些功能就是灵摆和大家伙儿融合后共同开发了。灵摆的能力和使用者个人的
  • 哈喽哈,我是那个天天用脸给你们找面膜的婷婷子。 是的,婷婷子每天都要敷面膜 (不推荐大家跟我学,这需要对皮肤有很深的了解,并且皮比较抗造,而且还要有一丝丝变态
  •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请2021年10月30日至10月31日期间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的所有人员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或学校等)报告,并应立即前往就近的指定
  • ”8.任何事情都应该尝试一下,因为你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事或者什么样的人将会改变你的一生9.你可以讨厌一样东西,但请允许它的存在,也请允许别人喜欢它,不贬低别人的
  • 沙棘所含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是世界之最达到428种,并且内含的5-羟色氨在植物中非常罕见,更有其他活性物质正是人体所需要,营养元素多,对相当多的疾病都能起到调理
  • 上次因为考试认识的朋友时不时给我发考试动态,说实话我一直是厌考状态,每次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都很讨厌被环境逼迫着去做某些事,没想到现在也是。
  • 在参演《只爱你一人》这部作品后,李敏英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李灿,虽然在合作这部剧的过程中两人并没有在一起,但在后面的一部《说不出的爱》合作后,两人便公开
  • 或许这也是金銮殿的金碧辉煌和高墙深院的魅力。秦始皇陵博物馆:从巍峨军阵到茂林封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向人们展示着秦帝国不可抗拒的威严,诉
  • 这曾是风雨大作的一天,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乡村小屋里,想着守卫国家。平淡的过着,简单的活着,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自己找麻烦,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百味,
  • 不论对方是出于什么心态向你提出了""分手"",在提出分手的那一刻,他就是真的放弃跟你继续在一起了。#情感分析情感问题分手
  • 抢到了抢到了![允悲]抢到了: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