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九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唯垂大慈,开我蒙悕!】
这篇讲因地和究竟果位,二者必得相应,才合符中道第一义谛。但如果从因地起修,因地本来空,这本来空是离语言文字的,如果离了语言文字,什么叫如来真实语呢?又如何从本来空的因地修行呢?就这些问题,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在因地发起修行的初觉心,要想证入常住不变的本觉心,需要有与果位相应的名称和境界。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法于究竟“果位”中说有“菩提”,并安立了七个果位名称,即:
1、菩提:菩提意译“觉、智、知、道。”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中,以佛菩提为最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2、涅槃:涅槃就是成佛了。意为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同、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佛教认为:轮回是一切未证得圣果的众生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死后,“阿赖耶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等等。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摆脱轮回称为涅槃。
3、真如:真如是指最高真理或本体。“真”指真实:真实可“以真显妄”,就是以真实之心,显虚妄的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真如”就是永恒不变的如来藏。诸经论列有许多异名,称: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
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中观派以性空为“真如”:又名诸法实相。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圣智行”为真如。唯识家以“唯识实性”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如;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为真如。这些都是名异义同,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
4、佛性:佛性有两种含义,即:一、成佛的可能性: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如“佛性”。二、眼见佛性: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见性”。见性就是见道:小乘见道是证须陀洹果、大乘见道是证初地菩萨位。
5、庵摩罗识:又名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名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称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
6、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之“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只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犹如虚空一样不生不灭。“如来藏”就是真心,就是佛法第一义谛,是佛教重点解说的内容。
如来藏是能出生万法的精神存在,是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法,其余的法都是由如来藏的种子现行时出生的生灭法,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之法!一切不实之法、从缘而生;一切真实之法、不从缘起。不从缘起之真实法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心,其体空寂,故而说空。但“空”不是没有,如来藏中含藏能生万法的种子,具足无边的智慧与神通,这个“空”实质是“有”。但千万不要作“空”、“有”理解,真正的如来藏是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的实际理体。
7、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由转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得。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诸法,万德圆满,无所欠缺,犹如大圆镜能显现一切色像,故称为大圆镜智。
以上七种名,名称虽然有别,但清净圆满的体性却是一个,都是坚固凝结所成:犹如“金刚王”。“金刚”义为金中最刚,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是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的武器,称为金刚杵,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
又以金刚比喻宝石:是取其最胜之义。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的色彩,于夜中也能放出荧光,而为诸宝中最胜者。经论中常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的金刚三昧,就是取其最胜之义。这里说的“金刚王”指的是佛的法身,犹如金刚一般,永远不坏。
阿难说:以上说的七个果号,就是圆满的真如自性,犹如金刚王,是常住不坏的。这犹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之心,能生能见所见、能听所听,但这能所二见及能听所听,一旦离开“光明、黑暗、动态、静态、通达、阻塞”这些外缘尘境,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犹如妄念之心,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是本无所有的。
也就是说离开自性的“六根、六尘、六识”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体性,都是一些幻相,六根在自性中是本来就没有的,那为什么还要将这毕竟断灭的六根用来修因呢?还想获得以上所说的,如来的“七常住果”?
“常住”意为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果”在修为因、在证为果。这里所说七常住果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是名常住果。七常住果就是以上说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果离开光明与黑暗,这能见和所见就没有作用了,因“能、所二见”毕竟是空无所有的;如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相,心念意识无缘可攀,也就等同于什么都没有了。我由此进思退想,循环思维,从微细法里去推理,认为如果本来就没有我的心,也就没有我的心所了,这心与心所都没有了,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因地心修行,而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呢?
阿难对佛说:正如世尊所说“湛然精明的圆满常住心,是违越一切包括诚实的语言,如果但有言说,终是戏论。”那么,什么才是如来的真实语呢?唯愿世尊再垂大慈悲,开示真理,为我们除去这些蒙昧无知。

《楞严经》虚空大地真心中物
(第二十八段)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见此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云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是正是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棉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何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这时阿难,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礼佛合掌”,“长跪”而对佛说:世尊!如你以上所说的见闻之性“心”,必定没有生灭,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了“真性”(“真性”即真如实性的缩称),“颠倒”行事呢?
“礼佛合掌”之“礼佛”:就是向佛礼拜,低头鞠躬,跪拜等,忏悔所造之业,可灭障消灾增加福慧。“合掌”就是肃立、两脚呈外八字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
依《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於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长跪”是诸多礼仪之一,此礼首先是合掌,然后右膝为先,双膝下跪,臀部不可置于脚跟,伸直身体。以示恭敬。
“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凡夫的颠倒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二乘人的颠倒不能证大涅槃。
阿难对佛说:请世尊再慈悲开示,洗去我们认识误区中的“尘垢”。“尘垢”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对心灵造成的污染,使人迷失自性,名“尘垢”。这时如来将金色手臂下垂,五轮手下指,示现给阿难说:你见我“母陀罗手”是倒还是正?“母陀罗手”意为“印契”:指以手结成的各种印形、是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阿难说:依世间人的看法是倒,而我不知道,这是正还是倒?开了悟的阿难回答问题是不一样了,为避免答错而闪烁其词。
佛告诉阿难说:如世间人以此为倒,又以何为正呢?阿难说:如来将手臂竖起,将洁白细软好似云状般的“兜罗棉手”上指虚空,就是正。佛立即将手臂竖起,告诉阿难说:如以此颠倒,上下首尾一换,世间人就认为这是颠倒,其实这都是妄心分别的作用,“一倍瞻视”。
“一倍”即加倍、“瞻视”是观看。意为众生观看如来将手上下首尾一换,就产生了分别心,以分别心认手的上下颠倒就成为世间人对问题认识的加倍颠倒。为什么是加倍的颠倒呢?因为分别心是假、手的上下颠倒是幻象,也是假,用假的“心”去认知“假”的事物,自然就成了加倍的颠倒。
佛说:你阿难知道你的身体如果与众多如来的清净“法身”相比,就会发现如来之身名“正遍知”。这里说的“法身”是佛的三身之一,三身分别是:法身、梵语“毗卢遮那佛”;报身、梵语“卢舍那佛”;化身、梵语“释迦牟尼佛”。法身佛就是中道理体,因为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居于常寂光净土,其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一法身,法身表示世间宇宙的一切法皆由此出。
而“正遍知”是佛陀十号之一:梵语音译作三藐三佛陀,又称三耶三佛檀、正遍智等。指佛陀所证得的智慧正真而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知晓十法界,能正遍了知一切法,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
佛对阿难说:你们的肉身由于不知法性“真谛”(真理),以无常为常故名自性颠倒。你们再认真观想,你们本来和如来有一样的清净法身被称为颠倒,这颠倒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会被称为颠倒?
这时阿难与诸多法会大众“瞪瞢瞻佛”。“瞪瞢”意为目瞪口呆、“瞻佛”是傻傻地目不转睛地看着佛。“目睛不瞬”:“目睛”即眼睛、“不瞬”即不眨眼。意为呆呆地盯着佛,眼睛都不眨一下,还真不知道自己身心颠倒之处。佛看着大家一片迷茫,于是又大发慈悲,哀愍阿难和诸大众,发出响亮的“海潮音”。“海潮音”是以海潮譬喻声音宏大:如海潮满时,所发出的音响,是极雄壮而澎湃的。此比喻佛说法的音声宏大而遍满一切处,令人振聋发聩。
佛以海潮音普遍告诉阿难和法会大众说:各位“善男子”(善男子指持戒修善的人),我常常说,身心所攀诸缘,都是妄心指使,这妄心攀缘的一切法,都是真心所显现。你这身、你这心,都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显现出来的物象。为什么你们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去认同本悟真心所生的迷妄现象,从真空因无明晦暗所生的虚空中,结无明晦暗为色蕴,色蕴物象又夹杂妄想,妄想与色质相合就形成了五蕴身,五蕴身被六识聚缘,在内心动摇不停。
前五识攀缘于五尘色相又令妄心在外境中奔流不息,将这些杂乱的昏扰扰相,认为是心性,其实这个心性就是妄想,一旦将此妄想认为是自己的“心”,就决定会产生迷惑,认为自己的“心”在色身之内。这种迷惑都是由于(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洎”ji:到、及之意。如成语:自古洎今、洎乎近世。这里的“洎”作“及”解。可读作:不知色身,外洎“及”山河。
世人所生之迷惑,正如以上所说,都是由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山河大地、虚空宇宙,都是自己的心中之物。譬如澄清的百千个大海,弃而不认,唯认这百千个大海中的“一浮沤体”。“一浮沤体”指海水中起的一个水泡、意为只认这大海中起伏的一个水泡。“目为全潮”:“目”即“眼”、意为以“眼”见到的这个水泡,就认作是百千个大海所起的全部海潮。
“穷尽瀛渤(yíngbó”):“穷尽”意为“所有”,“瀛”译为“大海”、“渤“译为支海。“穷尽瀛渤”是指所有的大海和支海,意为迷者糊涂地认这个水泡就是所有的大海和支海。
佛说:你们的这些认识,不只是单一的迷惑,而是加倍的迷惑。就如我把手一垂,上下颠倒一下,这在自性中本无差别的现象在你们的妄心里就产生了分别相,就不知如来真实意了,如来说你们真是可怜悯者!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诸位仁者大家好!惭愧学生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释开本,今日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一)」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甲四、具缚凡夫带业往生临终接引,全仗佛力。

  印祖《文钞》云: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然众生轮转生死,久经长劫,惑业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于一生取办,实乏其人。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槃,其难如是。致如来普度众生之怀,郁而不畅,众生速出生死之道,塞而罔通。然如来大慈,必欲令一切众生,同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遂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悉令现生度脱,乃以己信愿念佛,感佛慈悲摄受,感应道交,故获斯益。其有已断烦惑者,即可顿证法身,速成佛道,纵令惑业深厚者,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观经》将堕阿鼻之逆恶罪人,犹得以十称洪名,预诸末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尽法界一切众生,但有信愿,无一不被其泽,其圆顿直捷,超出一切法门之上。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修此法,泛修其他仗自力之法门,则但可作未来得度之因,断难获现生了脱之果矣。

  又: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无量寿经.至心精进》第五品中经文,「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此句经文即法藏菩萨告诉我们,净土宗为他力果教。科注念老引日本峻谛法师在《无量寿经》注解里头解释这句经文,「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个事情法藏菩萨知道,这个常途净土之行是四圣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上面四法界是净土,下面六道轮回秽土,这个事情他知道。「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我不是求一般的净土,我求最殊胜的,超越这个四土的净土,他求这个,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句的意思,实是实实在在,虽然随着各自,每个修行人的乐欲(爱好跟他的愿望)应摄取之,譬如小乘的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所得的乐,他们的欲望不一样。初果的人希望证二果,二果的人希望证三果,三果的人希望证四果,不相同,这是随着他自己修证,他能够证得,这个是他应该摄取。现在法藏比丘他的愿望,是希望五乘齐入报土。这个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五乘,这五种人能够统统都入实报庄严土,这个不容易,这个太特殊了。所以这个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这个事情我们无法想像,套一句佛法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无法想像,一般说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变成可能?这个里头义理很深。

  第三个,「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也」。这个菩萨是三乘菩萨,念老括弧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是现前不行,「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接着峻谛法师又云:「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这句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信心问题,对这句要产生决定的信心,绝不可以有丝毫怀疑,那就是上面三种是普通一般的途径,净宗是特别的。净宗怎么特别?把自己丢掉,不靠这个,全靠阿弥陀佛,我能不能成就与我自己没关系,我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谈何容易,决定做不到。但是现在怎么样?现在专归佛力。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己,无量法门也要靠自己,现在我全不靠自己,全靠阿弥陀佛,主要意思在此地。靠佛力凭什么?凭四十八愿,和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持功德的加持。所以这个地方的一句,黄老拈出来要我们记住,净宗法门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

  「抛却己分,专归佛力」,这是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他自己开辟的他力法门。不用自力,办不到,完全靠阿弥陀佛。我念得好,念得相应,没有杂念了,到时候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峻谛师,他说出这句话,「开他力门」这个说法,「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说得好,说得一点都不错,净宗是专靠他力,不靠自力。正明,真正说明净土宗超情离见,这是大乘教上常讲的,情是情执,见是见解,超越了,离也是超越,真正不可思议,无法想像。「究竟方便」,方便到什么程度?方便到究竟,没有比这个再方便的了,叫究竟。方便法达到究竟圆满,一句佛号,只要你真信,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底下接着说,「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所证得的果觉,成佛是果。阿弥陀佛是圆满的觉悟,这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成中国意思无量觉,无量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用无量觉做为我们因地修行的中心、核心。我们修什么?我们就用无量觉。念念不离无量觉,念久了,无量觉自然现前。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真正不可思议。用弥陀果觉做为我们修行的(我们在因地)因心。

  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念老解释说:「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径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于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以上皆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五七集)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曰:「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

  师父上人在《科注》中多次开示:「佛在大乘经里面说过很多次,讲到真正相信,真正发心修行的人,是什么根性?没有一个不是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这个法门,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让你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他能信,他能发愿,他肯念佛,他一生成就,道理在此地。」说明我们能遇净土法门,生起信愿念佛求生之心,乃蒙无量诸佛加持(即阿弥陀佛加持),此乃实属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文钞》云:如来出世,原为令诸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下成佛而已。但以众生根性不等,以故如来曲顺机宜,为说一切大小权实,偏圆顿渐等法。法虽种种不一,皆为成熟众生善根,令其究竟成佛耳。然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岂易言哉。若非宿种今熟,及法身示现二种人。纵有修持,亦非即生,及一生二生所能顿了。根机钝者,则久经长劫,尚难了脱,以其唯仗自力故也。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虽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极重罪人,尚得往生。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善人乎。况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之佛弟子乎。

  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曰: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声,或止一声,当下命终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预海会,永出轮回。渐次进修,以圆佛果。若此逆恶罪人,不闻此不思议法,经尘点劫,难出地狱。饿鬼畜生尚难得,况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当人每欲疑惑己为罪恶凡夫,十恶造尽,故对净土法门,对阿弥陀佛生不起十足信心,故祖师大德常举莹珂法师、张善和等大德为例,增强吾人求生之信心。《净土圣贤录》记载唐朝张善和,张善和就是临终忏悔十念往生的。他是个杀牛的屠夫,杀业很重。在临命终的时候,他看到很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是地狱境界现前。他知道这个罪业很重,这么多人来问他要命,来讨命,他就大喊救命。所以这是机缘就很巧,宿世善根具足,蒙佛加持,正好有个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听到他在里面喊救命,出家人就来问一问什么事情。他就大喊,好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出家人知道,赶快点了一把香,教他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接着这一把香就大声念佛,念了十声,他说:牛头人没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跟阿弥陀佛走了。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念佛往生,张善和是非常好的例子。他自己罪业深重,有那么大的能力往生吗?没有,全靠佛力加持摄受他往生西方。

  念老在《科注》第十八愿中引《合赞》文,《合赞》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意谓,三世诸佛出兴于世,唯为此大事因缘,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惠救万众。故大师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在一经宗趣中又引《要解》经文,「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是净土法门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成就。「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五逆十恶必堕地狱,无间地狱,地狱里最严重的,没救。可是怎么样?遇到净土法门,真正忏悔、真正回头还是有救。对于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对于信愿持名,不怀疑,你就接受了,真肯干,临终这口气还在,只要念十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十念成就,带业往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由2016年的2.8%提升至3%,常住人口占比由6.6%提升至8.4%。数据显示,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
  • 市民黄小姐(约20岁)冲出家门向他求助,称其父亲黄老伯在家中突发中风摔断了腿无法行动,自己一人又不能将父亲背下楼求医,遂向民警求救。市民黄小姐(约20岁)冲出家
  • 。。
  • 就说:“周老师跟神仙姐姐一样,太吸睛了,咱们这么多男学员有心思听课吗?为家里节省不少的水……介绍同事给我们看她表姐的照片,问大家有没有合适的男生介绍一个,我:我
  •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南昌的房产中介在那努力地把南昌楼市给稳住,尽管南昌的很多二手房都卖不出去,但是南昌房东也没有下调二手房挂牌价。只是现在不行了,自从贝壳那边发布
  • ”啊,好气,真的好想打死她[黑线]#彩虹合唱团[超话]# 其实直到周一还都在做去广州的准备去年就持有着两张票,当时就找好同伴一起月初每天上午在盘算着疫情数据什么
  • 我告诉他,先别急,仔细地看了一下他的命盘,原来是流年遇到了忌神七杀,就会容易招惹小人,在工作生活中受人欺压,也有可能跟江湖恩怨扯上关系,工作方面也不顺心。但其前
  • #不可辜负的美食##一日一食一记# @吃蛋糕和面包面包爱好者又来打卡面包店啦店是细长型的 面积有点小一人多点就显拥挤可露丽16元一个 是有点贵不过还不错啦别看可
  •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何晓玲【沧州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涉及校车
  • 身未至,心已动…… 喜欢在深秋的夜里,静静地凝视着深邃的夜空,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静心临摹一幅没有忧伤的画卷。尘烟里不经意的遇见,以花开的美丽娇娆了时光,执
  • 【20到22日弱冷空气影响我省大部气温略降,部分市县有雷雨局地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预计,21日到22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我省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市县有雷雨,局地雨
  • ③02 服降糖药有个时间表1. 饭前30分钟服用:主要是磺脲类促分泌剂降糖药物,如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此外还有中成药消渴丸等;2. 饭前5~20分
  • 此外,有的‮有还‬可能‮生产‬味觉变异,把通常不能吃的‮物食‬当好的‮西东‬来吃,也‮是就‬异嗜症。从今天起,告别异食癖吧 [中国赞]【没找到需要的,去我小店找
  • 研究团队设计的C-AAO电极可以被轻易折断,而不会破坏其中的产物分布,实现了全电极范围的氧化锂观测。肖战有一张天然帅气的中国脸,棱角分明却不失柔美,他没有随波逐
  • “送外卖时候顺手拍下文明城市‘漏洞’反馈给工作组,让城市更美丽,没想到还能获得奖品。当事人王女士称,她刚打开的时候很惊讶,没想到婴儿衣服上有那么多针,一件小衣服
  • ③8月21日签到预计35,发帖数22,阅读量20000+,访问人数95.④今日打卡为8月22日打卡签到以及发帖数,具体会在8月25日把数据发出来。③8月24日签
  • #每日一善[超话]# [鲜花] #阳光信用# [鲜花] #每日一善# 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
  • 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怀揣一个梦想,不畏惧风雨,不害怕失败,敢于行动,去追寻那个渐行渐远快要消失的自我。#每日一善[超话]# [笑哈哈
  • #尤长靖音乐会##尤长靖到时见# 到时见,你没明说但我都懂这期间,我会好好地保重一旦我忙完关于你我的梦很快的相信我们能重逢到时候,你可还记得我脸孔带我到,你住下
  • 他们怎么敢 怎么能这样对它当时当务之急是赶快去医院我把墩墩塞怀里骑着电动车当时的雨格外大电动车骑不成了我看到一个滴滴司机 开着窗户在看我我再一看 竟然是小郭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