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了2封战国时期的家书。信的主角是两兄弟,信的主要内容是“妈,打钱!”,并附带“急!急!急!”3个字。这2封堪称“啃老”鼻祖的家书,却被寒酸的墓主人收藏到了坟墓里,并成为中国发现最早的平民家书。

那么这2封家书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有无数网友为它潸然泪下呢?

墓主人的名字叫做“衷”,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的两座秦墓中的一座。

“衷”的墓很寒酸,里面没什么贵重的陪葬品,只有两块长约20公分的木牍,其中一块还残缺了。木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文字,经过考古学家解读,是“衷”的两个弟弟“黑夫”和“惊”写给他的家书。

“黑夫”和“惊”是两名普通的秦国士兵,被秦王征召到淮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一带打仗,而三兄弟的老家在南郡安陆县(今湖北省中东部一带),两地相隔几百公里,对古人来说,算是非常遥远了。

这两封家书大约写于公元前223年,当时秦国正在与楚国鏖战,秦王发兵约60万,“黑夫”和“惊”应该就是其中的两员。

两块木牍共计527字,其中“黑夫”的木牍保存较完好,“惊”的木牍下部残缺。

先大体看下“黑夫”的家书内容:

今天是二月辛巳日,黑夫和惊恭敬地问候哥哥好,母亲的身体无恙吧?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前几天我和惊因为作战没在一起,今天终于又见面了。

黑夫这次写信的目的,是请家里寄点钱来,再让母亲给我做件夏衣。收到信后,母亲可以看下安陆县的丝布便宜不,便宜的话一定给我做好衣服,跟钱一起寄来。要是安陆县的丝布贵,那就多寄点钱来,我自己在这边自己做好了。

我和惊马上要去淮阳打仗了,时间可能会很长。会不会受伤不知道,只愿母亲给我的钱不要太少了。收到信一定给我回信,回信一定告知我俩战场上给家里挣的爵位文书下来没有。听说大王只要……没有问题吧?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

信和衣物务必送到南军……千万别搞错地方呀。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姑。替我们问候东室的季须还好吧?替我们问候婴记季和他商量的事情怎么样了,定不定呀?……惊特别惦记他的新媳妇和妴(yuàn),她还好吧?请新媳妇好好照顾老人,千万不要跟老人置气呀……大家都好好努力生活呀。

再看看略微着急的弟弟“惊”的家书内容:

惊斗胆问大哥,母亲身体无恙吧?……参军后,我和哥哥黑夫在一块,都挺好的。

钱和衣服的事,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钱来,布要挑品质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

我借了垣柏的钱,已经都用光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

我很惦记我的新媳妇和妴,她还好吧?一定让她好好照顾二老……

我出门在外,和妴就拜托大哥照顾了,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打柴,大哥你可替我看好了……听说新地城中的人都逃空了,而且这些人都目无法纪……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下下签,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

我斗胆问姑姐,她的孩子彦还好吧?新地城中盗贼横行,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

从这两封家书可以看出,哥哥黑夫的性格较为稳重,心思也很细腻,从提醒母亲对比丝布价格,不要忘了给送文书的说谢谢,叮嘱不要寄错地方,邻里亲戚都能问候周道就可以看出来。

弟弟惊的性格则比较急,也很逗。他欠了战友垣柏的钱,再不还就要死了!他惦记自己的新媳妇,一再叮嘱大哥照顾好她。“急!急!急!”一连三个“急”字既紧迫又欢脱,直脾气的弟弟形象跃然信上。

而兄弟俩的共同点则是对大哥“衷”的信赖,对母亲的牵挂,以及对亲人的惦念。尤其是弟弟惊,看似很逗,但是对媳妇和妴的一腔柔情让人感慨,2000年前的这把狗粮吃得让人泪目。

可以想见,母亲和哥哥“衷”收到这两封家书时该是多么高兴。可是夏天到了,兄弟俩还穿着冬天的衣服,身上也没有钱,想到这里,心里又该是多么焦急。

大哥“衷”将这两封家书带到自己的坟墓里,可见这是他唯一的挂念,这又告诉我们故事的结局多半是个遗憾。

在两千年前秦楚交战的战场上,这对兄弟大概率是再也没有回来。

细想之下,真是心酸至极。

两块2000年前的木牍,得以让我们穿越时空,近距离透视到两个普通士兵的细腻内心以及与家人的牵绊,泪湿双眼,想来,这就是历史的温度吧。#家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么利用旧诗词来写革命的内容,也就尽有可能收到完整统一与为人民服务的效果了。问题在于酒的好坏,也不全在瓶的新旧……  郭沫若认为这样的旧体诗在语言和内容上都是新
  • #网球王子[超话]##幸村精市[超话]##30天推幸村精市# Day17 最爱的他的同人文同人文……好像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其实我都已经忘记我看过什么同人文
  • 这类批评家,不管在哪里找到,如果彼此意见符合,那就是趣味和美的真实标准。休谟说:“美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
  • 只是,婚姻里如果少了让人喷鼻血的那啥,暴发女如果一直没有被河蟹……[兔子]评论:爆笑文,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并不小白!还有女主老爸,直到自己生病了要走,给女主准备
  • 小红书上搜搜那种极品投稿,然后大小号发着玩,截图发到相亲相爱一家群里,并表现的我就是爱相亲,但我遇见的人都是这种,找不到对象不能怪我,态度要诚恳并表现的特别痛心
  • 听雨的心情我一直以为,听雨是需要先有一个心情的,没有心情的听雨,大多是借雨景而抒发一种情感,只是让一种思绪在雨景中飞扬,就像借酒浇愁的人,酒是什么味道无所谓,
  • 劝人为善,劝人去恶,法有万千,当因人而异。劝人为善,劝人去恶,法有万千,当因人而异。
  • -每次看到有陌生的友友点赞我n久之前给cc剪的视频的时候,就知道又有新的小伙伴进来考古了[doge]仙定律: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人不断去爱上每个阶段的刘亦菲[喵喵
  • 功效,招财,招人缘桃花,招贵人,让你不论在哪里都招人喜欢,有贵人相助 【东南亚蝶王古巴杰萨纳师父2560年大型生日法会发行】洁白无瑕蝴蝶牌 已包纯银外壳。编号:
  • 酒糟小鱼干太好吃了…不知不觉沾上猫的属性[喵喵]剁椒酱和雪花酥太好吃了[笑cry]记得说之前来过,店员说给折扣,要去的问我要店员微信(cr.@zicezz )#
  • 拍:更多优惠卷:下app首单免费拿:免打孔厨房锅盖置物架,原【4.8】现【1.8】【厨房必备神器】结实耐用,锅盖、菜板的好去处! 拍:更多优惠卷:下app首单
  • 我‮聊们‬到他‮次这‬的客户,为‮么什‬会找到他?其实,他‮设的‬计水平还不错,但‮能不‬说超‮突级‬出,只不过‮经他‬常在‮联互‬网上宣传自己,已‮有经‬两三
  • 由于幽尾玄鱼由野蛮鲈鱼进化而来,二者的名字很多语言中高度相关。#精灵宝可梦[超话]##宝可梦传说阿尔宙斯##跨次元科普#幽尾玄鱼在不同语言中的名字有什么玄机?
  • 在咨询师说出“可能在换阿姨的时候,柠柠的感觉是‘我又被抛弃了,她也不要我了’”这句话的时候,我好像被雷击中,我怎么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呢? 从那以后,只要柠
  • ——马薇薇6.你的孤单与否并不是你的父母唯一在乎的东西,他们在乎你的成长,你的发展,在乎你在人生路上的重重阻碍,甚至比你自己还在乎——姜思达7.世界上有那么多可
  • 被耽误的“瓦罐迷”终于等到了便宜的旅行车,Valli圆了他的梦然后在静态体验时,Valli的家用空间也令邓先生比较满意,尤其是旅行车的大容量后备厢,不管家用还是
  • 7,手臂痛感概述:手臂之后,有的甚至不需要缝线,可以当天回家。7,手臂痛感概述:手臂之后,有的甚至不需要缝线,可以当天回家。
  • 【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完美收官 大凉山3万多群众收到新春祝福】1月14日,四川省第二十一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在凉山州雷波县举行,来自省歌舞剧
  • 移动端游戏我也玩过一些(dynamix,arcaea,古树,邦等等)我是第一次接触到没有卡连高难谱都不给摸的游戏的,体力就相当于mush dash的生命值,归零
  • 阿雅母亲对她虽有生养之恩,但给她分享的婚姻观却害了她,自其离世后阿雅说虽然心里也难过,但还有一些释然,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再说,你终于自由了。没多久她又梦见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