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中的名利场】
  扇子最早称“翣”,也叫扇汗,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商代的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权贵之人的马车上有一种类似大篷子的仪仗之物,也有说是利用其引来之风给马解暑。出土文物中与现在的扇子形制最为相似的是一种竹扇,扇面是梯形的竹编,叫做“箑”。后来多见的纨扇、羽扇、团扇等都是由箑发展而来。
  现在多见的折扇,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之前有误传是从高丽传过来,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到高丽的。最早的关于折扇的史料见于宋代的壁画、造像石和漆盒上。“折扇的实物能见到比较早是明朝的,但是流传下来的成扇很少,能见到的一般都是扇面,如果能见到一把明代的成扇,在成扇收藏圈里算是很高的等级了。”北京诚轩拍卖中国书画部经理刘尧对记者说。
  如果说扇子最早是一种仪仗或纳凉工具,纨扇、羽扇是结合了手工艺的工艺品,那么当扇子与书画、雕刻,特别是名人书画结合在一起之后,则是从工艺品到文化的演变,也是从这之后才有“文人扇”的称谓。而这种结合,更多是体现在折扇上。
  明朝时,折扇还是小范围的流行,“一般流行于书画界或者文人士大夫”,流传下来的扇面也是作为书画家作品而流传,精工扇骨并不多。清朝中后期开始,折扇普遍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刘尧介绍,“现在能见到的晚清的扇子就已经是方方面面了。一般扇子上都会记载送给谁的,所以能看到书画家也有,才子、巨贾也有,尤其是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对这些文玩雅物十分追捧,会专门找书画大家订制一些扇子。”
  精致工艺无所不用其极
  折扇传到中国之后,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扬,日本折扇反而渐渐衰微,改为更类似于团扇的日本扇。“书画名家和扇骨工匠将扇子制作发扬到了一种很极致的状态,从大小、工艺、材质上都非常考究。一把扇子从扇骨到扇面可能涉及有十几种工艺,比如扇骨锉金银丝、竹胎雕漆、竹骨浅浮雕等,基本上能用于器物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可以在扇骨上体现。”
  折扇的扇骨,即是折扇拆掉扇面之后的部分,最外侧的两根称为大骨,中间的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常见材质有竹子、檀香、象牙、玳瑁、紫檀、红木等,以竹子最为多见。“竹子韧性很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贴合最为紧密,所以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刘尧介绍,“而且竹子适合把玩,时间久了,人与扇之间的交流会逐渐浸入扇骨,形成包浆,呈现温润之感。木质的扇骨也会有包浆,但没有竹制的温润,紫檀、红木的小骨时间久了之后还比较容易断裂。”
  一般有7骨、9骨和14骨扇,以14骨扇(以小骨算)最常见,是标准扇的骨数。7骨、9骨扇子比较少,与曾经的日本折扇会更为接近。
  工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留青、浅刻等,也叫平雕、皮雕。所谓留青就是把竹子最外面的青皮留住,雕刻成纹饰,与其它部分的竹肉形成双色对比。竹肉的颜色变化很快,而竹皮是很缓慢才会发生变化的。就像现在很多器物的盘玩一样,当人的汗渍、油渍浸入其中之后,竹肉与竹皮之间的反差会越来越大,是当时制扇的一种工艺。刘尧拿出一把留青工艺的古扇,是北方竹刻家张志渔的作品。“这是留青的一种,叫做沙地留青,所谓‘沙地’就是不平滑,在竹肉的部分特意刻出坑坑斑斑的感觉,当时的金石学盛行,故意制造出这种腐蚀的感觉,沙地留青在当时最常见的是用于铭文、青铜器钱币等。”扇子好玩的地方一方面是扇骨,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扇面。书画圈里自古有“一把扇子三尺画”之说。意思是说,与扇子相同大小平尺的画,画如果卖一块大洋,扇面就要三块大洋。“可能是因为扇子在方寸间的表现更为精致、复杂、完善。而且扇面的扇纸上要刷一层矾,使扇子在以后的使用中不容易吸水且更为耐用,但这就造成在扇面的书画中的不发墨,水墨的渲染基本达不到,所以扇面题材中大写意较少,但画工要比一般的画更细。”
  刘尧给我们展示了一把50年代的扇子,上面有齐白石的画作。扇子的扇纸因为时间的累积已经泛黄,像是上了一层淡古色水彩,刚好收干成氤氲的纹路。画作细腻清晰,因为刷矾的缘故,扇面似有亚光,国画颜料虽渲染不佳,但绘制轨迹却比宣纸上的画更亲和、更明晰,“距离”近得令人兴奋。在扇子一侧离扇骨最近的一折里,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扇面的里层有一行小红字,刘尧说,这是扇庄的字号,一般的像王星记、荣宝斋等,有点像现在的产品商标,在另一侧还有这把扇子的材料记载等,都是印在扇子内层的,很像防伪标志。右上角还有一个很小的红印“百扇斋主”,是收藏印。“扇子用纸是四层,正反两面之外中间还夹两层,扇庄会把自己的‘logo’印在上面。”
  刘尧拿起一把最近刚参加拍卖的扇子,扇子正反两面一共有四位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分别是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汪溶,两两之间间隔了同样尺寸的洒金纸,“这把扇子画得精致,是分别邀请当时名家画的,空着的部分应该是请人写书法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人。”
  这种扇面叫集锦扇,也叫“珠联璧合”。就是找当时的多位名人一起创作一个扇面。这种扇面有时候还会用特制的扇骨形制,即隔景扇扇骨,即有两个小扇骨是露在外面的,将扇面自然地分成区块。隔景里留白的地方用来绘画,而写字的地方则多用金粉,冷金、泥金和洒金几种,洒金更细小一些,这样一把集锦的扇子就愈加错落有致,非常美。“刚刚拍了一把16个人共同绘做的扇面,但是合作而不是隔景,隔景一般会找四个最能画的画,四个最能写的人写。”
  为了扇子更美观,有些用扇子的人还会在扇柄下面拴一个扇坠,有琉璃、碧玺、象牙等材质,做成小的雕刻坠在扇柄。扇柄还可以镶嵌翡翠、玳瑁、棕竹、犀角、象牙等贵器。扇柄也有不同的形状,圆形的叫“和尚头”,还有楔形,平形等。讲究的还有用扇套的,一般是锦缎的,也有是刺绣。
  名利场上一张名片
  刘尧小心地拿出一把特定尺寸的大平尺扇子,由于年代较远,扇子的小扇骨已经有一些裂痕。“北方太干燥了,对扇子的保护并不理想,沪宁杭一带的气候最适合扇子的保存。扇子太干燥就容易形成断裂。”刘尧小心地打开着扇子,扇子在他手中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是一把年代久远的古琴,撩拨着时间的音弦。“这把扇子在当时应该是一把定制的扇子,一般的扇子都是0.9个平尺,这把扇子要到1.45个平方尺。”刘尧说,所谓平尺,就是扇子打开后两个大骨最上端之间的距离乘以扇幅的长度,用行话说就是尺半,即一尺半。0.85-0.9之间的扇子则叫做尺扇。扇面是吴昌硕的花卉,墨色奔放。
  为了与这把尺半相对比,刘尧又拿出一把很小的象牙扇,“如果说刚才那把是大老爷们用的,这把就是淑女用的,叫坤扇。小家碧玉,很秀美。”在画面题材上,尺半上吴昌硕的画显得疏放有力,而这把坤扇则雅致清淡,正面是一幅莲塘图,背面是清秀的蝇头小楷。以前的人讲究,不同的季节、场合都要拿不同的扇子,这幅莲塘图的象牙扇,应该是夏天用的。
  刘尧说,扇子在晚清到民国的交际场合,就像是一个人的名片,“扇面是请谁画的,书法是请谁写的,扇骨是谁刻的都是持扇者身份的象征,见面一抖扇子,就像是一个亮相。很多扇骨、扇面极精的,都是当时的巨贾或政界名流所用。”
  “更讲究的人初一、十五出门带的扇子都不一样。我曾经见过一套鼻烟壶,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旧物,一套30个,每一个都不同,每一天换一个。”刘尧说前段时间听一个民国遗风的老人家说,以前家里年三十是要挑选第二年的碗样式的,每年要用不同的碗。
  手边的一把老山檀木的扇骨,随着空调的缓风将檀香味到慢慢布置在房间里。刘尧说,“这个扇骨的手感非常好,扇骨手艺曾经一度失传,那个时候的扇骨我见过,用老北京的话说就是‘乍手’,而这把扇子手握的部位就十分贴合,弧线考究,随手。而且这个檀香,随着风徐徐吹过,还有淡淡的香气。所以原来的人,真是非常讲究。扇子发展到这个阶段,绝对可以说是扇文化了,不仅有实用性,彰显身份的作用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折扇收藏
  刘尧入拍卖一行已有八年光景,但他说只能算一个入门。在他见证的这七、八年里,扇子的价值翻了5-20倍。“去年卖了一把徐悲鸿的扇子,245万。刚才那把吴昌硕的扇子拍到了150万,如果刚入行的时候,这把吴昌硕也就是20万左右。”
  在收藏领域,现在国内有几个行家是专门做扇子收藏的,还有做专题收藏的。北京有两三个,天津有两三个,上海也有。与其它古玩收藏相比,成扇的收藏家特质比较鲜明,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独具眼光的成功人士,像刚才的那把集锦扇子上盖着收藏印“百扇斋主”的,就是一位专门收藏扇子藏家,曾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过扇子的大展。
  “比起简单的一幅画,扇子承载的文化基因要多很多,是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的,有肌肤相亲之感。”在刘尧的印象中,最近的几次拍卖会上,总会有一小圈作风相当老派的“小孩儿”:20岁出头,拿着一把好扇子,可能还在扇套里,吊着扇坠子,就来拍卖行看预展了,一步三摇、三五好友、相互把玩,嘴里还说着“你看看我新得的这把扇子怎么样。”
  “北京、上海、天津都有这样的小圈子存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只关注豪车名包的‘富二代’,而是好雅玩。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入其它社会评判因素,对于老手艺和中式传统讲究的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复兴。在民国的时候,之所以扇子做到了那样的登峰造极,精致到无所不用其极,其实也是富商、高士的追捧。只是那个时代的'炫',更雅,更会玩。”

【失传近六百年“齐岗画派”领衔,唐卡五大画派在沪展示】10月10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共展出五大画派的唐卡作品70多幅,以展示唐卡艺术的悠久历史、独特的绘画技艺和博大精深的藏文化内涵。通过这些作品,也让公众了解到唐卡并非只是宗教,也呈现了历史和生活。 https://t.cn/AiuJcvUg

#每天一点点# 宋元时期的眉式,虽不及唐代丰富,但仍有不少变化。据宋人《清异录》记载,当时有个名叫莹姐的妓女,一人就发明了近百种眉式,百日之内日换一种,无一重复。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眉式多已失传,现只能从仅存的图像资料中看到一些痕迹。以宋代为例,旧藏于南薰殿的《历代帝后像》中的妇女,眉式就很有特点,不论是皇后还是宫女,眉毛通画成宽阔的月形,另在一端(或上或下)用笔晕染,由深及浅,逐渐向外部散开,一直过渡到消失,别有一种风韵。典籍中所谓的“倒晕妆”,或即指这种妆饰。元代后妃的眉式也颇具特色,从图像看,不分年代先后,都画“一”字眉式,这种眉式不仅细长,而且平齐,这可能是蒙古族贵妇所特有的一种妆饰。
明清妇女崇尚秀美,眉毛大多画得纤细而弯曲,长短、深浅等变化日益减少,从而也失去了原有的风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就是不给我们言辞小哥哥白嫖了嘛,不知道的还以为欠了你多大的债呢一言不合就威胁,heishehui这一套可是被你我明白了呢~事件④:急眼了事后找美工所在团【p7
  • 有效报名信息姓名:     性别: 身高:     体重:       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微信号(必填):项目价格:4000项目药名:项目医院:天津Z医院知情
  • 3、善于嫉妒,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嫉妒心,是人类很正常的一种心理,但如果把嫉妒心当成是自己的缺点,而不去加以改正的话,那么就会导致我们变得越来越自卑。对于这样
  • 50句极美的情话,又文艺又有韵味![心] 1.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3.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还好现在太平盛世,要是指望她们报效国家,她们是不是也怕倒贴!跟自己的爱人都这么计较,未来风风雨雨怎么算得清,很多问题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   贺辞礼看了她几秒,面无表情道:“如果我有喜欢的人,我会给她世上最好的东西。厉景深的手抑制不住的颤抖,指腹传来的触感凹凸不平,刚碰到那些伤的因为腰的问题,实实
  • 我知道只要我开口他会无条件的帮我一切关上办公室门说我回去了的那一刹那眼泪直涌而出一路回城一路抽泣如同孩时要同亲人分开般的心焦…曾经我一句不知道怎么办能不能帮我看
  • 假装不耐烦 实际上心都要碎掉了我妈真的是 可以说 我留学这几年 没有我妈陪我 我早回家或者出事情了生活不止是那些快乐幸福绚烂的瞬间 也有很多烦恼 很多孤独和难过
  • 在这个意义上,《好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不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次心灵的觉醒,是每一个渴望改变、寻求自我成长和幸福的人的灵魂伴侣。”在我的成长旅程中,我
  • 不是用来每天去创新的,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是靠重复自己做过的事情,擅长的事情而成功如果你不会筛选强势币,那么建议你关注我。不是用来每天去创新的,无论生活,
  • 更多信息点击长图了解~今晚17:25,开启赛前评论席;18:00,2024PEL春季赛第七周比赛精彩继续,锁定各大直播平台,我们不见不散![星星]赛事信息-比赛
  • ​30、当你穷的时候,穿的要体面一点,就越容易翻身,当你富有了,一定要学会韬光养晦,隐藏锋芒,这就是人性。​25、与人相处千万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底牌,一旦别人觉
  • P13:张哥:这个可爱,喜欢P14:“你去坐那,我给你拍一张,好嘛,小宝宝”呜呜呜温柔攻击,好哦P15-17:悠悠荡荡看一路风景,我们都要万事胜意P18:每次和
  • 基于CPI数据带来的信心,互换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打出首次降息的预测概率也升破了70%,同时预测年底前有两次降息的概率也超过50%。对应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十年
  • 五绝-耕者劳动节(新韵) 哈 哥 早稻秧插毕, 干田水灌结。#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卓不凡#|#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给力]刘宇宁天行
  • 生活中,不管什么工作,都会有让人难以应付的时候;不管什么职场,都会有让人感到窒息的时候。凡事都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得失,而看不清
  • 8.苏菲变老后悄悄离开了家里,按理说继母不应该知道她在哈尔家做清洁工,也可能认不出苏菲,结果她上来就拥抱苏菲并让她不要做清洁工了,为之后揭露她是萨利曼夫人的间谍
  • [哇][哇]不过这次返场限了新客,没有去过的宝宝还是可以冲!嘻嘻我们俩真的棒棒哦[努力] 然后呢 康师傅一直在给我打电话 我的乖乖小孩[锦鲤附体][羞嗒嗒]晚上
  • 【“5·18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落地广安!(成都日报“锦观”)【首届低空经济论坛在成都举办】近日,“产业金融创能汇——低空经济论坛”在成都召开。
  • 十五岁的年纪开始就业的数不胜数 薄荷槟榔的甜味混着烟草香 脑海里思绪万千 都讲普及小康社会 实际上哪有什么全面小康社会 都是安慰人的白话 该穷的地方还是穷 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