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年突然想起之前转发过的这条微博。

当年看到这段话时想起的人,我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会不会也偶尔想起我。

那一年我因为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去看了心理医生,疗程结束的时候我在朋友圈说感谢心理咨询让我那段时间过得很快乐。但其实我很清楚,大部分快乐是他带给我的,是他向徒手攀岩的我抛出绳索,让我得以短暂地脱离深渊,窥见所谓正常世界的明朗天光。我也想感谢他,想告诉他我在朋友面前提起他的时候,会说他是我的快乐源泉。可是有的人在抉择面前只会退半步,然后在几年后的深夜里,独自怀念一个被遥远而模糊的记忆美化过的形象。

我那时第一次知道原来真的有人能用自己的乐观感染别人的内心。我不擅长与人交往,敏感又丧气,同时拼命隐藏自己的存在感。而他化解了我的尴尬,让我相信自己也有资格拥有快乐,并且开始觉得有存在感也未必是坏事。
我们从温情电影聊到政治小说,从家庭琐事聊到社会问题,从最轻松的玩笑聊到最深刻的悲伤。就好像慌乱之中我丢出的每个话题都被他稳稳接住,而后拂去尘土,再温柔地递回我手中。我希望我也曾在某一方面胜过他,好让我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过哪怕一瞬间互相把对方当作soulmate。

我对他说过,人和人的交往是从只看到对方最好的部分开始逐渐失望的过程。我是怯懦的,也是狡猾的,既然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退场,在那之前就拼尽全力只展现好的一面。我亲手筑起高墙,不让他靠近,又无视他的追问,只小声地说:“因为你太快乐了。”
分寸感是迷人的,却也会带来许多无解的遗憾。最后一次见面,我没有道别,更没有说任何伤感或是饱含情意的话。实际上我自始至终都是,“爱字恨字,悉数吝啬”。安全感更是迷人的,那是一种我从小到大都在渴求的感觉,却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很多。身处其中时我无比贪恋,而被迫抽离后我怀念至今。

之前看到有人说“死亡是超越一切的胜利”,我深以为然。我们也同样把对彼此的印象停在了最美好的时候,所以不必再给故事添上一段破绽百出的后续。只是我仍有些贪心,非要画蛇添足地多次回忆那时的事,以至于如今看到关于他的消息还是会过分在意,以至于一搜聊天记录才发现,在没见面的几年里我曾许多次对朋友提起过他。
我大概真的曾在他心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而不仅仅是他在向下兼容。但有时我也会想那些相见恨晚和心有灵犀是不是演出来的,只因为他在我触及不到的更高处的世界,所以我没法看透他的伪装。不知是否因为我们契合到让人生疑,总之在某个记忆片段里,我对他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而他反问:“万一你从一开始就在骗我呢?”你看,在这一点上我们竟也不谋而合。

那时候我莫名有种自信,觉得如果我向他表白,他一定会答应。但比起过程我更看重结果,比起亲近我更珍视距离。而他,或许是在尊重我的逃避,或许本就是我自作多情,总之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就“失散在周围纷纷纭纭的世界上”。
我曾幻想过,也许以后我们会在某种场合下重逢,哪怕只是隔着人群遥遥对望。但如若不能,隔着回忆望一眼也足够。

这条微博的大部分内容大概看起来夸张又矫情,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在做梦。从我试图用当时的微博和朋友圈复原真实情况那一刻起,就已经踩中了自己设下的名为虚幻的陷阱。毕竟那些会让我直呼kswl的陈年旧糖,哪里能称得上客观呢。我写的是不愿从中醒来的美梦,所以我注定是片面的,注定是理想的,也注定是卑微的。而实际上,他不是那么完美的人,而我也不是一直在仰望。我们只是两个被贴上“熟人”标签的普通人,见面时聊上几句,分开后再无交集。只是他的明朗过于耀眼,而我又沉溺在难得拥有的快乐中,所以一恍神看错了,还以为标签上写的是“soulmate”。

我这个人不知该说是被动还是不愿示弱,或者至少不愿先于别人示弱。就连发这条微博,我也给自己留了余地,把故事背景模糊得一点线索都不留。听过我称他为快乐源泉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而认识他的人不知道我会这样称呼他。至于种种细节,就算是他本人看到,估计也早就不记得了。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再见,如果我被问到当年是不是喜欢他,我想不管过多久我都不会正面回答。
我大概会说:“那你当时喜欢我吗?我的回答和你一样。”

博士大扩招来了!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 13 万人次,5 年间直接暴涨 50%。

近年来,有关博士扩招的新闻层出不穷:专业型博士扩招、医学博士扩招、直博生扩招......每一次有关扩招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广大医生的心绪。

2017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 200 万人大关,达到 201 万。到了 2021 年,这个数字竟来到 377 万,5 年间翻了近一倍。在硕士生疯狂扩招的大趋势下,近年来,关于博士扩招的呼声也越来越多。

今年两会期间,郑州大学法学院博导沈开举把聚焦点放在了高校博士招生名额制度改革上。他表示,目前高校博士生招生指标存在着名额限制过严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一年还不能保证一个博士生招生指标,新设置的博士点指标更少。」

沈开举还指出,希望能够通过放开博士生招生指标,让学校招收的博士生数量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进而更好地服务好国家发展。

2020 年 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 2020~2025 )》。

《方案》提到——到 2025 年要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 2/3 左右,并且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020 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提出建议要优化研究生结构、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

2019 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山大学「师」多「生」少,博士生招生规模亟须扩大;

2018 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在政策的扶持与大佬们的提议下,各大高校在博士扩招上自然是不遗余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22 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由 2021 年的 2800 名左右(含医学院),上涨至 3000 名左右(含医学院)。

有了各大高校的推波助澜,博士扩招的浪潮已然涌起。博士招生在 2017 年后便进入快车道发展,每年增幅都维持在 10% 左右,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更是首次突破 13 万人次,5 年间直接暴涨 50%!

扩招浪潮来势汹汹,博士扩招当然是好事,可扩招背后的许多问题也不能忽视。

乍看之下,扩招给了有志读博的同学更多机会,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事与愿违。横亘在所有想读博同学面前的最大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考博难度的暴涨。

在新冠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选择出国读博的人数明显下降,大量同学只能选择国内读博,同时屡屡传出扩招的风声也在进一步刺激着同学们的读博意愿,如今考博人数的增速要远高于扩招的速度。

有浙大的同学表示,2021 年的考博复试非常激烈,近 50 人竞争 15~20 个名额,报录比达到了 3 : 1;

有清华的同学则表示,他们学院收到了 300 多份申请材料,其中不乏哈佛一类的世界顶级名校,更有甚者的推荐信是诺奖得主写的,最终却只有 40 多位被录取,报录比是惊人的 8 : 1;

更夸张的当属厦大医学院,排除本校的硕博连读后,最后有 170 多人竞争剩余的 10 个名额,可以说是卷上天了......

如今博士扩招看似火热,却难掩同学们深陷内卷的内心悲凉。而除了考博难度的变化,扩招所引发的博士培养制度改革也正影响着每位科研人。

近年来最显而易见的变化便是申请考核制的全面普及。

据统计,截至去年 8 月底已有超过 9 成的双一流高校实行了「申请-考核」制,新制度虽然有着统考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但在国内的人情社会大环境下,其是否真的能够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依然有待时间和招生结果来考量。

另一项影响深远的变化则是学制延长。

据统计,全国 140 所院校公开招考的博士研究生中,有超过 7 成学制为 4 年。4 年制崛起的背后,既是高校处理「博士延毕率偏高」问题的一种温和手段,也是对广大身处象牙塔内的超龄博士的一声警钟。

除此之外,「博士分流」制度的加速落地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寒而栗。

2020 年 9 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早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支持高校加大博士研究生分流力度。此后多所知名高校发布了「博士分流淘汰制」细则,例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等。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博士培养制度不断变革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想要读博的同学而言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在全新的规则下摸着石头过河,一不小心就会踩空。

博士扩招,不光同学们面临挑战,其实许多高校也没有做好准备。

近些年来,不少高校都爆出了与宿舍有关的争议话题,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推动硕博扩招时,全然不顾配套设施的扩建,盲目扩招。

2021 年 6 月,江南大学通知,学校不再提供 2018 级前硕士与 2017 级前博士的住宿,要求学生们尽快办理退宿;

同年 6 月,哈工大(深圳)硕博士被要求更换宿舍给将入学的本科生,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对;

更早的 2018 年,北大就在新入学的博士生中试行住宿申请制,鼓励有条件的博士生自行解决在校期间的住宿,一度还引发了学生的抗议......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博士生教育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体系,小小的变革就会牵动整个系统的变化。扩招虽好,但同样带来诸多盘根错节的挑战,且短期内很难得到彻底解决,这是留给所有想要读博人的一道难题。

对于个人而言,是否读博要慎重考虑,因为现在读博不光卷,而且就算卷上岸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读博后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比考博时候少。

近年来,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2 年至 2009 年,中国博士未正常毕业率在 60% 左右徘徊,2010 年起,中国博士生未正常毕业率就稳居 60% 以上,其后波动中小幅增长,如今已经来到了 66%。

越来越难毕业成了摆在所有在读博士生们面前的第一座大山,而且稍有不慎还要被分流制度制裁。能顺利毕业的博士生,都是天选之子。

另一座大山则是就业难题。内卷时代下,高校、研究所能提供的学术岗位已经趋于饱和了,进入「非学术」就业市场便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去深圳高中的面试教师一半都是博士」这样的话题在以后将越来越常见。

多元化的就业对学制延长下好不容易熬过毕业的博士们而言,其实并不友好。读完博士后大多青春年华已逝,年龄劣势凸显,再加上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的压力,想在一线城市找份轻松体面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博士大扩招的时代已然来临,想读博的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茶花女》: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是一场灾难

洞见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1848年,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写成小说《茶花女》。

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入风尘,内心却始终期待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直到遇见阿尔芒,在对方热烈的追求下献出真心,以为终于可以收获理想中的幸福。

殊不知,这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为了证明自己,守护爱情,玛格丽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玛格丽特生平酷爱茶花,因此被称做“茶花女”,而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正如没有一朵茶花不会枯萎,茶花女颓然逝去的悲剧也暗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理想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会越多。

自己的人生,终究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

故事伊始,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交际花。

但在她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深藏着不得已沦落风尘的满腔无奈。

玛格丽特出身偏远的穷苦农村,父母早早双亡,姐姐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来到巴黎后,独自飘零在异乡,她只能靠卖笑来谋生。

虽然身处人来人往、繁华奢靡的交际圈,但玛格丽特一直是清醒的,也是倔强的。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风尘女子,更不愿因此而被人轻视,所以总是努力地想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

她从不结交同一圈子的女伴,常常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

私下里,她会刻意打扮得简单而朴素,避免惹人注目;

她爱好阅读,卧室书柜中摆满了书籍,十分注重对自身文化层次和审美品味的提升。

玛格丽特渴望做一朵不失本心的清莲,即使身陷泥潭,也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

可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外界对她固有的评价。

哪怕她再有心证明自己,也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妓女能有多高尚的灵魂,更不用谈花心思去了解她,给予她关心和同情。

正如小仲马在书中借杜瓦尔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只有完全贞洁的女人,才有完全纯洁的感情。”

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都是立于他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再费力,也无法搬动它。

玛格丽特风华正盛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众多,可到临终之前,整整两个月卧病在床,却无一个人来看望过她。

在那些王公贵族们看来,像她这样的女人,注定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甚至直到死后,人们还在用有色眼光看待她,提出要把她归类,葬在专门的墓区。

何其可悲。

但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

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可到头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被误解才是表达者的宿命。

没有谁,能够真正懂你。

和阿尔芒的相识之初,正是玛格丽特最负盛名之时。

彼时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

而阿尔芒之所以能打动玛格丽特的芳心,并不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在于,他让她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

其实一开始,玛格丽特对阿尔芒也并不信任,但自从得知对方曾在自己生病期间每天坚持探问病情后,她就改变了对他的冷漠态度。

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玛格丽特因肺病发作,急忙找借口离席。

在场其他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阿尔芒看出她的慌张与无助,为她的病情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他借机向她表白,告诉她,自己愿意在任何时候都守在她身边。

“我敢对你发誓言,谁也不像我这样爱你。”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

于是,明知阻碍重重,玛格丽特还是决定接受这份感情。

她在做一个赌注,赌阿尔芒就是那个自己期待己久的人。

恋爱之初,他确实为她带来了幸福。

他纵容她的小任性,会跟她说甜蜜无比的情话。

在乡下,远离巴黎的喧嚣,玛格丽特得以实现心中期许己久的梦,和阿尔芒一起,渡过了一段宁静自在的生活。

可短暂的浪漫过后,现实的考验很快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他们奢华的生活都是来自于公爵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得知她恋爱之后,公爵就拒绝再提供帮助。

失去了经济来源,阿尔芒又没有工作收入,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

到后来,为了顾及阿尔芒的自尊心,不给他带来压力,玛格丽特只能想方设法变卖物品,以维持生存。

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坚决要求他们必须断绝来往,才彻底打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梦。

这段感情,起于两情相悦,终于世俗之见。

但真正打败他们的,其实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的同情心和征服欲。

阿尔芒自诩一片深情,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玛格丽特,不相信她能一心一意和自己在一起。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生而孤独。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爱人,并期待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真相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多数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

就算再爱你的人,也未必能一直陪伴你左右,他们随时会转身会离开。

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

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

在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之后,为了成全心爱之人,玛格丽特选择独自咽下所有委屈。

她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不辞而别。

回到巴黎后,玛格丽特过起了比以前更疯狂的社交生活,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可即使已经走到这一步,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依然让她无时不刻不思念着阿尔芒。

可惜,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不是奇迹,而报复。

阿尔芒认定了是玛格丽特是因为爱慕虚荣,抵御不了奢华生活的欲望才背叛自己。

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还指使别人到处去散播关于玛格丽特的丑事。

面对这些羞辱,玛格丽特心如刀绞,却还是无怨无尤地承担了下来。

世间最苦,莫过于有苦难言。

终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玛格彻底病倒了。

在病中,她还在每天期盼着阿尔芒的出现,直到临终前,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她给他写了无数封信,把每寸相思都写在纸上,却一封都不敢寄出。

她在信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崇高。”

多么卑微的感情,让人既心疼又难过。

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终于得知了真相,也为此深感懊悔。

但那又如何呢,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天,他会挥别往事拥抱开始。

而玛格丽特为此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人生,因为一段短暂无望的爱情,从此定格在了23岁。

其实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一种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

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对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你唯一能够期待的人,只有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对余生应有的成全。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从此忘记过去吧,你忘掉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我也忘掉望尘莫及的幸福。”
说到底,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
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在意;爱而不得时,也不必太强求。
有人懂固然很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
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愿我们都能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哪怕无人能懂,心中也自有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鞋面:小羊皮 内里:羊皮内里 跟高:4.5cm 鞋底:意大利真皮鞋底 码数:35-39(34,40,41定制不退换)#福州地铁# 投稿,今日(202
  • #带着微博去旅行##建议这9类人少喝咖啡# ​ via:甘孜旅游 戳链接,一起来看看吧→百万美元的五棱星票房大破140亿日元。天空从蓝变粉,再化为漫天的浪漫,橘
  • #月饼匠人用三十年坚守与创成就就月饼传奇#蒋平梅,玉环大麦屿人,一位专注于月饼馅料和糕点制作的匠人。#月饼配方工艺大全#京苏粤派月饼工艺#五仁蛋糕皮月饼配方工艺
  • 去了一般院校自然待遇是一般,发展也没有在985/211好。获利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您关注到老张发布的福利策略,想必获利就是简简单单。
  • 《装穷前男友他火葬场了》 男友破产后欠了很多钱。 为了还这些钱,我和他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去做兼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了一个加急的送文件的单子。 送到目的地后
  • #朴灿烈[超话]##朴灿烈堂堂正正# 历史是让人们时刻铭记不要重蹈覆辙 而不是变向成伤害无辜的武器 如果历史教育是为了让后人相互谴责折磨 那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双子座双子座的人通常具有敏捷的嘴皮和思维,因此在吵架时往往不会吃亏,他们会持续保持激情与你争执到最后。处女座在吵架时会非常严格和苛刻,让人感觉无法反驳,因此往往
  • 5.31谭松韵深圳线下松果庆生会[蛋糕][蛋糕][蛋糕][打call][打call]叮咚‼️❗️都让一让,今天有个小仙女生辰‍♀️‍♀️[蛋糕][蛋糕][蛋糕]
  • 或许有可能,是作为麻雀级别的父母,有那么几次感觉,我家的小小鸟特别能装大,能狂妄以至于,我幻想她能变凤凰或许,她有时觉得自己很渺小又想着我们这两只麻雀成龙成凤而
  • ”说完又瞪一眼顾清念:“你还挺会指挥,我一药圣,你用的比你们家御医还顺手。初中第一次谈恋爱,夏天清晨,下着蒙蒙细雨,我小心躲开路面上的蜗牛,等着他来找我,即便已
  • 《文莘》“故事荟萃”(巫惠,2024.5.21)12天掉称7.9斤体重[心][心]继续加油 我认真工作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我站在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但随着行业内卷加剧,自2022年起,培育钻石价格持续跳水。以美国市场为例,据Tenoris2023年8月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美国培育钻石销量(按数量计)占比在去
  • ”嘉兴、衡阳、肇庆玻尿酸#面部脂肪填充##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自体脂肪丰臀#《我的阿勒泰》看完了灵魂像被净化了一般 几度被影片里的画面所震撼 那种感觉很清澈很明
  • 我发表的争议观点之:我支持深圳交警一刀切禁止一车横占2位式停车“你买2个相邻车位也不能这样横着停”大家设想:夫妻共同出行,老公走在后面,从老婆的牛仔裤后兜夹出钱
  • 网易严选猫薄荷饼干【¥8.8元】 【评论区先领个红包再买,更省哦】 【网易严选旗舰店】 【猫凭什么粘你,不就是为了找你要点好吃的么,偶尔喂点它们喜欢的零食,很
  • 说的乱七八糟,但是25岁生日确实有些和之前不太一样,回到大连收拾行李,部门的散伙饭他们刻意选在这一天,甚至给我定了蛋糕,我真的觉得大家是在教会我成长,真的很感激
  • 我之前频繁了问了一次,删除那个编辑器那个代码,图一,就行,我还以为删了一次就好了,后面删了不久又频繁了,后面又删了好几次,后面还把电脑物理地址也改了,也没有用,
  • cosplay,二次元,写真集,图片,视频,美图,套图,网上有一则很流行的故事,大家辗转引用,故事是这样的:毛毛和小明是好朋友,经常互相到对方家里做客,一块儿玩
  • 作为续集,感觉没有印象里的上一部有趣和萌了,除了角色发疯咆哮和站桩说台词就没什么了,食之无味,弃之也并不可惜,浪费我两小时……【从美洲狮到海蟾蜍 今年千余只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