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古德云:宁可破戒,不可破见

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正 见┬慧─────┐

     ├正思惟┘      │

     ├正 语┐      │

  八正道┼正 业┼戒─────┼三学

     ├正 命┘      │

     ├正精进──三学共通 │

     ├正 念┬定

    └正 定┘ 

佛陀用他的佛眼、道眼、法眼,来如实地了知世、出世间的法,也就是所谓的因果法则,或者业果法则,或者是缘起法,来审虑诸法的性相是有漏、无漏,就是来简择这个法是有漏的、无漏的,那这个也可以称之为“正见”呢。

 正见,就是依四圣谛而得的知见,即是正确的看法,故又称为“谛见”,因为谛就是如实和真实。正见与不正见是相对的,不正见,又名邪见或颠倒见。唯有与无漏智慧相应的空、无常、无我是正见。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六卷(四)

释迦老子曰。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则灭诸有趣。僧问大珠和尚。如何是大涅槃。珠云。不造生死业。是大涅槃。僧云。如何是生死业。珠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又古德云。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又净名云。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此乃是以知解为俦侣。以知解为方便。于知解上行平等慈。于知解上作诸佛事底样子也。只为他了达三祇劫空生死涅槃俱寂静故。既未到这个田地。切不可被邪师辈胡说乱道引入鬼窟里。闭眉合眼作妄想。迩来祖道衰微。此流如麻似粟。真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深可怜愍。愿公硬着脊梁骨。莫作这般去就。作这般去就底。虽暂拘得个臭皮袋子住便以为究竟。而心识纷飞。犹如野马。纵然心识暂停。如石压草。不觉又生。欲直取无上菩提到究竟安乐处。不亦难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换专业肯定是不考虑了,已经学很久了,换成别的我也考不上……如果未来想读博深造做高校的思政老师,不是党员可以吗?新能源我们说了算的年代,奔驰这老古董哪来的勇气卖1
  • 》一、拼多多趋势(1)先说一下,拼多多的平台趋势,我们发现现在拼多多是能做一些中高客单价的,之前我们以为拼多多是要把价格提上来,后来经过多次和小二沟通才知道拼多
  • 有次吃饭的时候,咱就叮嘱小a,进财的年份尽可能不生孩子,否则白白浪费了一个财星年,再等就要等10年,可惜呀没学过的人确实不知道这个规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 风很温柔,花很浪漫,你很特别,我喜欢你我会藏在你最爱的酸奶里,趁着你不喝的时候借吸管呼吸初见你的感觉大概就像是冬天,怦然心动我喜欢看云,也喜欢看你。云在空中,你
  •   王毅说,在中海双方领导人关心和引领下,中海关系健康、稳定、全面发展,走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前列。海中都秉持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海方愿继续与中方加强
  • Alien vs Predator 来自 Special Ed Toys,受到一张1982年迈克尔·杰克逊与E.T.的图片和表情包的启发,并为了表达对于这两位流
  • 关于你对那方面的需求,他早已熟知,小小的一个眼神,他就懂了,而且他会不时的进行提高,让你做一个“性”福的女人。我在世上可只有你一个亲人,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好
  • 队列训练 目录 第一讲 队列训练组织与指挥单个学员队列动作 第二讲 立正、跨立、稍息 第三讲 停止间转法第四讲坐下、蹲下、起立 第五讲脱帽、戴帽、整
  •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明白学校是个极大的宝库,利用好了也能拥有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为了这天我一直都在努力,经过无数日日夜夜,才终于培养出这么一干硬气的兄弟来。
  • 正片开放结局,番外续集的电影版女主 ...展开全文c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正片开放结局,番外续集的电影版女主 ...展开全文c
  • 轻盈婉转,舞着千年的,茶的酣梦。浅绿,睡在破晓的柔光里,那微漾的痕,是它千年的年轮。
  • 《写给未来老公的第628封信♥》身边有一个一直鼓励你,肯定你的人,真的太重要了,那看似没有用,甚至有些夸张的赞美,在你每次跌倒失落的时候,再黑暗里时能救你一命,
  • !!
  • 今天早上听墨子墨子有自己一套理论,对人有一定的行为期望,并且是赤裸裸的实践派,没有中间过渡期,希望直接达成理想状态。但确实事实中,有再多的规范约束,有些人就是不
  • 这一次的“父子对决”精彩纷呈,曾比特凭借多变的风格和稳定的唱功笑到了最后,这位香港的乐坛新人通过节目彻底出圈,相信未来的各大音综舞台观众都会看到他的身影。叶倩文
  • 先说一下某音的变现机制:如果你想在某音快速涨粉,这事儿很容易;哪怕只是从各处剽窃别人的爆款内容、发在自己视频上,也能行。但兹要是做过带货直播的都知道,想搞好一场
  • 此外,若能劝谏父母信佛、念佛,求生西方,帮助父母永脱轮回生死之苦,那就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孝道了。且使父母得生净土,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受自然之福,享无极之寿,不更
  • 我来打卡了[笑而不语]一边听着TFBOYS@TFBOYS组合 的新歌,一边庆祝七周年快乐时光飞逝,但愿以后都能一直在一起[爱你]今年是喜欢哥哥们的第六年,我不是
  • ”罗启勇像介绍自家孩子一般细数种高粱的好处:一是对劳动力要求低,他与老伴两人就能种好18亩高粱地,也就播种和收割时较费力些;二是除劳动力外几乎不用其他投入,种子
  • 看这只香的时候, 觉得概念很喜欢所以入了女士:我唯一害怕的是无聊。”女主在接触这份工作之后,看了那么多生生死死和意外,也开始了一个慢慢的、像是和自我和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