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在建团百年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马瑜婷等49名同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等16个青年集体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确认冯韶伟等73名同志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八〇一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等17个青年集体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北京两名个人一个集体获奖

据《北京日报》报道,此次获奖个人和集体中,由北京市推选的两名个人和一个集体获奖。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黄震,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视频警务中队中队长张旗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1982年出生的黄震,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先后参与神舟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月面着陆器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研制。他突破了神舟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绕飞、手控交会对接等技术瓶颈,使自主设计的全新构型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性能提升55%,首创无控自由飞行策略并取得成功。他实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高速再入飞行试验,首次从8000km高度返回地球,组织完成了载人月面着陆器定点落月、月面极端环境生存等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视频警务中队中队长张旗,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首都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领军人物。他打造副中心智慧警务样板,服务城市管理16.4万余次,形成全国推广的“通州经验”。他研发20余个防疫模型,在全国多地得到应用,为阻断疫情链条、助力经济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首创全数据立体化安保体系,发出预警上万条;打造秒级响应智慧安检模式,大大提升了冬奥城市通行效率。北京冬奥会上,张旗担任开幕式国旗传旗手,并作为火炬手参与冬奥火炬传递。

——首钢青年团队服务保障零投诉

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团队共有52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86%。2015年以来,他们组建28支青年突击队,针对赛道成型精度要求高等一系列难题,出色完成滑雪大跳台等26个冬奥工程的建设任务,确保了滑雪大跳台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交付、当年投用”的目标,成为冬奥会第一个交付运营的正式比赛场馆,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美结合。他们服务重要会议28703次,持续2000多天为冬奥组委和国家队训练提供全方位服务,在闭环管控、冰上训练、住宿餐饮等方面细致保障,实现重大服务保障零投诉,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杨倩、全红婵等运动员获奖
作为体育界代表,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表现突出的杨倩、全红婵、李豪等71名运动员和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中国轮椅击剑女子重剑团体等15个集体获得表彰。
东京奥运会上,杨倩在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为中国军团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之后她搭档杨皓然再夺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00后”奥运双金得主。
作为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全红婵在跳水10米台决赛中五个动作三跳满分,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冠军。在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项目男子佩剑个人A级决赛中,首次参加残奥会的李豪战胜乌克兰选手曼科,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在当届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自1997年首次颁发以来,有多位运动员获得过此项殊荣,中国女子体操队、中国男子体操队、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集体也曾获得过“五四奖章”。

——受表彰青年在乡村振兴等领域用青春书写梦想
85后投身乡村写下驻村日记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昨日揭晓。受到表彰的青年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服务等领域踔厉奋发、砥砺笃行,用执着诠释奉献,用青春书写梦想。
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乡村振兴办公室,桌上一摞厚厚的笔记本格外醒目,这是九江学院派驻该村“85后”第一书记谭翊泉的驻村日记。
一页页、一行行,述说着谭翊泉扎根乡村、无悔奋斗的九年时光。自2013年投身脱贫攻坚战场,谭翊泉一腔热血、一心为民。
用“松树打桩”的办法,为村里修成一条4.8公里的沿湖路,继而争取资金修建道路12.8公里,结束了村里只有水路的历史;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为村里蹚出一条“旅游+生态+产业”的发展新路;为使产业可持续,将村民的公德积分与银行信用分对接,首创“公德贷”,开拓了村民致富路……
“我们多跑一分、多做一分,村子的发展就多一分希望。”谭翊泉在日记里写下驻村的初心。九年来,他的身影穿梭于贫困户和村民家中,帮贫困户办证、销售农产品、报销医药费等,只要村民有需求,他就有回应。
2017年底,东山村脱贫摘帽。“要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东山人的‘致富梦’。”谭翊泉选择留在乡村、服务基层,继续带领东山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90后女孩为河狸建“食堂”

“90后”女孩初雯雯现任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会长,被称为“野生河狸生命守护者”。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种群数量已达600只,较三年前增长19.8%。
两岁起,初雯雯被从事野生动物研究工作的父亲抱着参加野外工作,在美丽的阿尔泰山度过了整个童年。大学毕业后,她追随父亲的脚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自然保护工作者。
2019年,初雯雯发起为河狸种植灌木柳的公益项目“河狸食堂”,让超过100万名网友知道了中国也有河狸。他们捐出零食钱,为河狸宝宝们种下了40多万棵灌木柳苗。
为了吸纳当地牧民参与到自然保护工作中来,初雯雯团队沿着700多公里的乌伦古河流域走访每一家牧民,一路宣讲自然保护工作的意义,并发起“河狸守护者”公益项目。如今,190户牧民已全部通过野外工作技能培训,上岗成为自然保护公益巡护员。2021年,初雯雯团队在网友们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在新疆富蕴县开建我国首个专业的河狸救助中心。
“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大力支持自然保护、青年人可以施展志向的伟大时代。我相信,这一份和谐就是这个世界该有的、最好的样子。”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初雯雯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时说。

——00后扛起家庭重担不忘追梦

2001年出生的刘羲檬早早就扛起家庭的重担。母亲在她出生后,因严重的类风湿瘫痪在床。3岁开始学做饭、洗衣,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4岁时独自上幼儿园……“面对来往车辆和熙熙攘攘的行人,也曾害怕、彷徨和无助,但对家中妈妈的牵挂驱使我第一时间要回到家里。”刘羲檬回忆说。
由于经年累月照顾母亲,上小学起,刘羲檬已熟练掌握了按摩、拔罐、理发等各种生活技能。每天坚持给妈妈按摩,准时给妈妈翻身、盖被子等,盼着妈妈能够早日康复。
2019年,刘羲檬成功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只有我才能照顾好妈妈。”她决定带着妈妈一起上大学,每天“出租屋-学校”两点一线的匆忙生活令她安心。在学校里,刘羲檬没有放慢奋斗的脚步,如今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和妈妈彼此支撑、彼此陪伴。生活就是从困难到美好,以后也会更美好。”刘羲檬在追梦的路上未曾停下,她的青春在磨砺中闪闪发光。(综合新华社)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我想象有那么一天
你我在阳光下往返于春天
有潮汐伴随的来去匆匆
从未遗忘编织的炙热
以及漂浮在风沫上甜美的裙沙
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了,像我们小世界里的幸福
我握住了接近晴天的颜色
颜色闪着微光
跑过青青草地朝我靠近
我看见了
一路追随着我的
你的宠爱目光#北京婚纱摄影##北京婚纱摄影工作室##北京婚纱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不懂凯特为什么要和这种人当闺蜜,最后一定会是敌蜜mi)这个女人典型和凯特是不同味道的女人,她疏离而冷清中总能保持不咸不淡的慵懒,她的艺术品味见识也非常好,
  • (7)回事向理:我们平时所行所作的一切事相,一切有为法,都回向于真实的理体,使证得无余涅槃。假如你有一点点的善事善业,就立刻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与法界众生,一
  • 同样是一身红衣的金晨,虽然在此前顶替了韩玖诺出演了“叶灵儿”但就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金晨无疑也是更好的诠释了这个角色。反正都是黑子的一张嘴,杨紫本人看到后都很无语
  • 两档节目摒弃用数据堆叠起来的宏观主题报道形式,转而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重视讲好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背后的小人物、小故事,通过讲述一个个冬奥专业赛场变身为市民
  • [求关注]完咯~这下我是彻彻底底爱上咯~[笑而不语]2️⃣跟美女姐姐pk成语接龙 大学生别的不会这个嘎嘎在行 直接拿下[酷] 3️⃣跟家人们分享了奇妙夜上竞人的
  •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因为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浪费,它们会成为你成长的基石。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因为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浪费,它们会成为你成长的基石。
  • 4.磨边多名,发货1名。6.仓管1名。
  • 同样以北京为例,现在东西海锁区是因为孩子太多,以后孩子少了可能就不要求你在本区必须有房了。可以说未来在这种背景下公立就是大锅饭,讲究区域平衡,不然您以为这两年搞
  • 这种真诚和亲近感,使得观众们愿意相信主播,买下他们所推荐的商品,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购物,更是在买一份信任。主播们或俏皮,或娴熟,或嘻笑,或感慨,一切都在
  •   源潭骨医堂,在全身各部位的创伤骨折、慢性劳损(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疼)、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上,不手术,见效快,花费低,吸引了全国各
  • 第2章 这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姜知恩被浓烟呛的眼泪汪汪,听见门响回头,就见有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因为逆着光看不清长相。今年拖龚老师的福,打开了我二十多年
  •   文含英身体一僵,那看着老太太的目光下意识转开:“听说是回来了吧……”  老太太看着她躲闪的目光,说:“那今天我这个做婆婆的也提点你一二,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有
  • 时间的发酵作用,使得那次游访,成为了记忆中的长沙,我为长沙做回忆,书写的自然还是长沙,只是穿过记忆回廊,感受世事隔挡,成为一份现捧的长沙,由不得我打心底里,暗暗
  • 哪怕身处同一座城市,也在无机会相见,还记得未见一个人走过很远的路,还记得思念一个人写过大段的文字,但遇见和分别都是突如其来的,有一些话你还没来得及告诉对方,他就
  • 涉事公司:捏造事实,已报警】#公司回应00后员工被要求陪酒#据新黄河报道:1月17日,网传南京一公司,有领导借部门聚餐之由,让女员工陪客户喝酒。据网传截图显示,
  • 这个粉底液是真的太牛了[哇][哇][哇]流了一下午的汗晚上回来居然没脱妆!爬上去除了俯瞰福州城,路上一路都是树也没啥好看的风景[吃惊]锻炼的人好多好多,没想到周
  • “什么都是我的”正是他的理解。这无可非议,关键在大人,要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里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
  • “我从来不会空手而归,做事总是非常高效,” 黄补充道,“总之,我最终成为了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现在我仍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 CEO。“我从来不会空手而归,做事
  • 与此同时,法拉利296 GT3也正式发布,其将作为488 GT3的继任者,征战GT组别耐力赛。而其它厂家的赛车则是把前悬挂安装在前纵梁上。
  • 但是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乱糟糟的,而且我有个毛病,只要别人开始喜欢我,粘我,想跟我进一步发展的话我就会不喜欢那个人了,上头快下头也快,后来跟他说了,挺对不起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