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西厢记忆》文中想起刚上大学第一个寒假回来,睡在父母亲身迈,那些晚上父亲对我的关爱。

上大学第二个寒假回来,至今记得有件一生难忘的事:冬天里每天朦朦亮,父亲喊母亲起来挑全家人生活用的水。那时还没承包到户,母亲白天拼命劳动累得早上起不来,父亲左喊右喊的情景。

上大学后,与父亲促膝谈心融洽也有了。冬天的晚上,阵阵寒冷的空气透过窗户板缝隙漏进东厢房火房,母亲还在腿上夹着小团牢,坐在围着火炉边的人外围做针线活,她正在赶做四个孩子四双新鞋的鞋面。前两天因为家里等我回来,父亲已经请来裁缝上门为我们兄妹四人做了新衣,剩下了很多的布头布料,慢慢的,新鞋面用这些零星布料已经起好了,鞋底是母亲在夏秋季的农忙休憩中和晚上纳凉时已经做好了的。我起身先去西厢房去了,西厢房床是父母亲结婚时的架子床,一年到头都有蚊帐。躺下时已经有九点多钟了,我睡在床的最里面,寒假的二十多个夜里不知父母亲他们夜晚是几点睡下的。也许是听惯了在东厢房围火炉旁的讲话声,这间房显得格外的寂静,父亲和我睡在床的一头,母亲一个人睡在另一头,我睡得特别香特别甜,早上天亮前就闭着眼醒躺在床上,清醒着迷眼望着帐顶。这个时候,只有床那头的母亲还打着轻声的呼噜声沉睡在梦里,父亲不知我在床上迷眼着装睡在床上,就开始用手在我和他之间的被褥中轻摇母亲的脚,让母亲感觉到他在喊他,不知是沉睡中不知还是睡梦中,父亲做了好多次动作,母亲咕噜一声侧过身又睡去了,脚缩到了被褥的中间去了,这一切我都感觉到。过了一会儿,父亲又“喊”母亲了,这次是用脚,我感觉到父亲用脚在摆动脚那头的被褥,阵阵冷风直贯到被中,还在想法唤醒母亲。也许是白天的劳累还有夜晚的熬夜,母亲又哼哼两声睡过去了。不知过了几长时间了,母亲的呼声似乎小了很多。窗外已有微微的白光掠过西厢房窗户板缝,父亲不知我已经醒了,慢慢地坐起来,用手轻拍床那头的被子,轻轻地开始呼喊母亲的名字:“米香,起来,天亮了”,“起来,米香,天亮了”。喊了好几声,似乎是听到了喊声,睡在那头的母亲虽然没应答,但我感觉一大团冷风直贯进被窝,是母亲掀起被子坐在床上了,过了一会,母亲下床了。第一天,我不知母亲起早做什么事去了,后来父亲也轻轻悄悄起床了,天亮前,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大家来喊我起床。第二天,又还是这样。

母亲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挑三担水,天天不断,这是后来奶奶说母亲不容易给我听的。小时候,早上奶奶每天早起烧锅做饭,母亲都要在奶奶烧饭前先挑满三担水。父亲一直以来身患支气管炎,背屋做医生的金红母舅说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凉,以后早上挑水就都是由母亲一个人做。从老屋的厨房到怀沟有一百多米长,要跨两个台阶和转四个弯,石子路,水桶装水有一百二十多斤。特别是满满一桶水从怀沟提到沟边石板上,都要借助两手用力抓扁担钩提起。上怀沟边的三个台阶,再转过四个道路弯后到高家槽门。站上槽门台阶,还有个槽门石坎一尺多高,每次都是一只桶快落到台阶上一只桶用手提过石门坎高处,双手拽紧钩绳才能过去。厨房的空间太小,一担水无法放在大缸边,只好两只水桶放在门外,一桶一桶的提到大缸沿边倒下去,三担水装水缸还不满。那时家里七口人洗脸洗脚烧饭,还有烧猪食,天天缸里水不剩。即使是下雨天,母亲也带上斗笠或是披上蓑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上都是这样。只有特殊的两天:有一天挑两次三担水,那就是大年三十。年三十这天,母亲照常早上起来挑满水缸三担水,不管过年这天白天多少事,下午天黑的时候还要把水缸挑满,剩下倒不进水缸的一桶水摆在水缸旁边,水桶里的水上还要洗一棵干净的白菜摆在上面,这样一年挑水才算结束;也还有一天不挑水,那就是大年初一,难得休息的一天,不用挑水,也只是这一天,母亲才放下天天三担水的沉重负担。大学毕业几年以后,我回家帮家里做了另一间门前有棵柿子树的房屋,父亲在房前叫人打了一口压水井,才减轻母亲担水的痛苦,又到后来村庄里有了自来水,才放下曾经每天三担水的担子,也放下一生早起担水的沉重。母亲担水算彻底解放,但人生的重担却永远摧毁了她,母亲的腰慢慢弯下去了,直到老来一身伤痛。今年母亲已经高寿八十多岁,但腰已近弯成90度,扶着拐杖才能走远一点的路。腰变形不能直,睡在床上总是一个方向,不能变换姿势,天天疼痛。现在,我每次看到面前佝偻着的母亲,只能伤心替她难过,却永远也不能把她的伤痕抹去。

我就想过:这过去光挑水这副担子的重任,母亲一年到头什么地方都不大去,一天三担水的责任,一挑就是三十多年,就是三万多担水,就这真的是为我们一家莫大的艰辛付出。无论狂风暴雨,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是与奶奶发生多大的争吵的第二天,每天三担水,从不避让,持之以恒,坚持执着,有谁能做到象我的母亲这样呢。母亲不善言语,勤劳实在,她担水的事告诉我:一个人对家庭的担当,为家当然的付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面《西厢记忆》文中想起刚上大学第一个寒假回来,睡在父母亲身迈,那些晚上父亲对我的关爱。

上大学第二个寒假回来,至今记得有件一生难忘的事:冬天里每天朦朦亮,父亲喊母亲起来挑全家人生活用的水。那时还没承包到户,母亲白天拼命劳动累得早上起不来,父亲左喊右喊的情景。

上大学后,与父亲促膝谈心融洽也有了。冬天的晚上,阵阵寒冷的空气透过窗户板缝隙漏进东厢房火房,母亲还在腿上夹着小团牢,坐在围着火炉边的人外围做针线活,她正在赶做四个孩子四双新鞋的鞋面。前两天因为家里等我回来,父亲已经请来裁缝上门为我们兄妹四人做了新衣,剩下了很多的布头布料,慢慢的,新鞋面用这些零星布料已经起好了,鞋底是母亲在夏秋季的农忙休憩中和晚上纳凉时已经做好了的。我起身先去西厢房去了,西厢房床是父母亲结婚时的架子床,一年到头都有蚊帐。躺下时已经有九点多钟了,我睡在床的最里面,寒假的二十多个夜里不知父母亲他们夜晚是几点睡下的。也许是听惯了在东厢房围火炉旁的讲话声,这间房显得格外的寂静,父亲和我睡在床的一头,母亲一个人睡在另一头,我睡得特别香特别甜,早上天亮前就闭着眼醒躺在床上,清醒着迷眼望着帐顶。这个时候,只有床那头的母亲还打着轻声的呼噜声沉睡在梦里,父亲不知我在床上迷眼着装睡在床上,就开始用手在我和他之间的被褥中轻摇母亲的脚,让母亲感觉到他在喊他,不知是沉睡中不知还是睡梦中,父亲做了好多次动作,母亲咕噜一声侧过身又睡去了,脚缩到了被褥的中间去了,这一切我都感觉到。过了一会儿,父亲又“喊”母亲了,这次是用脚,我感觉到父亲用脚在摆动脚那头的被褥,阵阵冷风直贯到被中,还在想法唤醒母亲。也许是白天的劳累还有夜晚的熬夜,母亲又哼哼两声睡过去了。不知过了几长时间了,母亲的呼声似乎小了很多。窗外已有微微的白光掠过西厢房窗户板缝,父亲不知我已经醒了,慢慢地坐起来,用手轻拍床那头的被子,轻轻地开始呼喊母亲的名字:“米香,起来,天亮了”,“起来,米香,天亮了”。喊了好几声,似乎是听到了喊声,睡在那头的母亲虽然没应答,但我感觉一大团冷风直贯进被窝,是母亲掀起被子坐在床上了,过了一会,母亲下床了。第一天,我不知母亲起早做什么事去了,后来父亲也轻轻悄悄起床了,天亮前,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大家来喊我起床。第二天,又还是这样。

母亲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挑三担水,天天不断,这是后来奶奶说母亲不容易给我听的。小时候,早上奶奶每天早起烧锅做饭,母亲都要在奶奶烧饭前先挑满三担水。父亲一直以来身患支气管炎,背屋做医生的金红母舅说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凉,以后早上挑水就都是由母亲一个人做。从老屋的厨房到怀沟有一百多米长,要跨两个台阶和转四个弯,石子路,水桶装水有一百二十多斤。特别是满满一桶水从怀沟提到沟边石板上,都要借助两手用力抓扁担钩提起。上怀沟边的三个台阶,再转过四个道路弯后到高家槽门。站上槽门台阶,还有个槽门石坎一尺多高,每次都是一只桶快落到台阶上一只桶用手提过石门坎高处,双手拽紧钩绳才能过去。厨房的空间太小,一担水无法放在大缸边,只好两只水桶放在门外,一桶一桶的提到大缸沿边倒下去,三担水装水缸还不满。那时家里七口人洗脸洗脚烧饭,还有烧猪食,天天缸里水不剩。即使是下雨天,母亲也带上斗笠或是披上蓑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上都是这样。只有特殊的两天:有一天挑两次三担水,那就是大年三十。年三十这天,母亲照常早上起来挑满水缸三担水,不管过年这天白天多少事,下午天黑的时候还要把水缸挑满,剩下倒不进水缸的一桶水摆在水缸旁边,水桶里的水上还要洗一棵干净的白菜摆在上面,这样一年挑水才算结束;也还有一天不挑水,那就是大年初一,难得休息的一天,不用挑水,也只是这一天,母亲才放下天天三担水的沉重负担。大学毕业几年以后,我回家帮家里做了另一间门前有棵柿子树的房屋,父亲在房前叫人打了一口压水井,才减轻母亲担水的痛苦,又到后来村庄里有了自来水,才放下曾经每天三担水的担子,也放下一生早起担水的沉重。母亲担水算彻底解放,但人生的重担却永远摧毁了她,母亲的腰慢慢弯下去了,直到老来一身伤痛。今年母亲已经高寿八十多岁,但腰已近弯成90度,扶着拐杖才能走远一点的路。腰变形不能直,睡在床上总是一个方向,不能变换姿势,天天疼痛。现在,我每次看到面前佝偻着的母亲,只能伤心替她难过,却永远也不能把她的伤痕抹去。

我就想过:这过去光挑水这副担子的重任,母亲一年到头什么地方都不大去,一天三担水的责任,一挑就是三十多年,就是三万多担水,就这真的是为我们一家莫大的艰辛付出。无论狂风暴雨,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是与奶奶发生多大的争吵的第二天,每天三担水,从不避让,持之以恒,坚持执着,有谁能做到象我的母亲这样呢。母亲不善言语,勤劳实在,她担水的事告诉我:一个人对家庭的担当,为家当然的付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声音】牟宗三:读懂中国经典的方法

中国的哲学,不像西方那样的很有系统,它原初所走的就不是逻辑的进路。譬如说中国思想最蓬勃时期的先秦诸子,如孔、孟、老、庄,大体都不是很严格的逻辑系统。

譬如说读《论语》,《论语》并不是一个系统,而是嘉言懿行录。你可说它是这里一句,那里一句的,零零碎碎的。就是其他的,譬如说《孟子》,《孟子》七篇亦只是弟子的记录。最有系统性的,只有<告子篇上>。从告子曰[性猶杞柳也]一直至上篇完,一气呵成,很有系统性。

按常理论,这比较有系统性的部分,应比较容易了解。事实上却不然。这<告子上>篇,二千多年,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读过的。唐宋以来,《四书》尤受重视,从小孩起便读,一直读到成年、成进士,但读的结果是不懂。

其他的没有系统性的文献,那便更难,这里一句,那里一句,如何来了解呢?故以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思想,是很麻烦的,很难了解。

所以有一个洋人就不了解,他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这样尊崇《论语》?这《论语》毫无道理,东一句、西一句,又没有定义、没有系统,这样而如此的受尊崇,好像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说法,发自西方人,不算希奇。西方人的智慧,要讲话便先要下定义,有概念、有系统性才过瘾,而我们的《论语》没有,故西方人发这种怀疑的态度,是很可理解的。

但渐渐不一定是西方人如此,我们中国人亦渐渐有此怀疑的态度出现。不只是现代的年轻人,在五四运动时的人,已是如此。五四那时代的人,到现在已是八、九十岁,现在看起来,不都是老师宿儒么?但他们都不能读文献、不能理解。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情形是大家眼前所看得到的。所以研究中国哲学这一方面,读文献成了一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现在奉劝诸位,不要把精神浪费在上天下地找材料找版本的活动上。做别的研究,或许需要上天下地的找材料,但念哲学并不需要如此。我所说的文献的途径的意思,最主要是重[理解]。

民国以来,中国人的对学问的理解能力,丧失的不成样子。你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聪明,但在这方面,很差、很愚蠢。就算是很普通、很好理解的东西,却可被理解的乱七八糟,人们总要想从那里出些怪花样。如是对古典都不能了解。年轻的人对古典不能了解,还可以说得过去,但老年人、老先生亦是不能了解,全都丧失了理解的能力。

照这样说起来,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究竟是在那里呢?文化的发展,发展出个什么来呢?好像中国人一直都在那里睡觉似的。事实上並不如此,中国人以前是很有理解力的。尽管古代的注疏家也有说法不同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但大体上是能了解的。就只是到了民国以来,了解古典变得很困难。

为什么说以前的人比较能理解呢?譬如说儒家之学,它有其本身的传统,代代相传,有其一定的讲法。如汉朝的经学,你要是讲《公羊春秋》,是要守家法的,他们讲书很熟,有规矩。虽然汉儒的注解只是文句上的解释,但大体上义理是不错的,只是没有说到十分精微的地方。到宋儒出来,把全幅精神集中在对《四书》之研究上,《四书》是最可以把孔、孟的精神显出来的文献。

由于宋儒全幅精神集中于《四书》,所以能够比较深入,比较有深度的理解,汉儒比较不重视《四书》,对《四书》只是作一般性的文献来理解。宋明六百多年的儒学,是有一个中心问题在那里领导着的,因而形成一个发展的系统,大体上是不乱的,他们对《四书》的了解,也许会有些距离,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四书》的原意,但大体上是不差的。

他们能把儒学的核心观念抓住,辗转讨论引申,讨论了六百多年,长时间的磨来磨去,总会磨出一些东西,所以虽然他们的用心讨论的范围也许很狭,但就对《四书》的理解,对儒家的核心问题的研究来说,是很有贡献的,你不满意可以,但你菲薄他们,便不可以。他们确能把握儒家的核心,把最主要的骨干抓住,这便成为一个传统。

又譬如你要讲道家,亦有一定的讲法,不可乱讲。如《老子》、《庄子》,文献俱在。《庄子》文章漂亮,大家都喜欢读,但说到了解,便很难。《老子》五千言看似简单,其实亦是很不容易了解。而以前对道家的讲法,大体上是不错的,因那是中华民族自己发出来的东西。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华民族有虞、夏、商、周相沿的传统一根而发出来的,自有一种气氛,以前的人能嗅到那气氛,故都能了解。现在的人,渐渐不能嗅到那气氛,便渐渐不能了解。故讲道家,是有道家的讲法。后来便是吸收佛教。讲佛教亦有佛教的一定讲法。

佛教较严格,较有系统性、概念性。问题是名词概念太多,很麻烦,那是另一套语言,故很难。但亦有章法,不可乱讲。你要了解佛教,不知要费多少年的工夫才能入,把它把握住,不可以望文生义地乱讲,以为随便看看便可以了解佛教。

中国吸收佛教,从魏晋起,经过南北朝、隋唐,至唐,玄奘回国,便把佛教学全部吸收到中国来,这其中经过了四、五百年的长期吸收消化。佛教代表一系统、一方向,这方向可以说是智慧的方向,了解一个智慧的方向,是不容易的。

所以你若要了解中国哲学这两千多年的发展,便要了解三个义理系统。儒家是主流,是中国思想的正统;道家是旁枝,这可以看成是对于儒家的一个补充,或提醒。后来吸收了佛教,佛教是由另一个文化系统而孕育出来的义理系统,对中国文化刺激很大。所以你要研究中国哲学,便要从文献入手,对这三方面的文献传统,便不能不注意。

亦因此我们读文献是有一定的范域,一定的限制的,並不是泛滥无归徒争博雅之名。读哲学最重思考,不能再是杂而无统、杂七杂八的知道许多东西。所以就义理系统讲,读文献並没有很多,但这並没有很多的文献,民国以来的学者都不能读,就是连对《孟子》也不能理解。

所以我常感慨,这一代的中国读书人,实在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先贤。这一代人的思想力太差,连《孟子》亦不能讲,不要说义理不能理解,连文句亦不能通。《孟子》的文句很简单,用不着许多校刊、训诂,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文献,亦不能了解。

我们所谓的理解,便是了解句子,了解句子是不容易的,但这不容易尚只是不容易中之初步,还是比较容易。而句子与句子关联起来成为一段文章,便更不容易了解。至于前段和后段关联起来,成为一整篇文字,要贯通起来了解,便尤为困难。所以你不要以为一段文章没有杂字,很简单,便很好了解。

譬如《孟子-告子》篇有一章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一段,这便是句与句连成一段文章,便很不好了解。这段是公都子问孟子关于人性的问题,说有人说性是中性的,又有人说性有善有恶,为什么你单单说性善,难道那些说法统统都不对吗?公都子提出这问题,孟子便要有答覆,但孟子的答覆却像是凭空而来的:[乃若其情......]对于这一段的解释,我曾修改了三四遍,才觉得较为妥当。这段是很不好了解的。

所以你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这话,乃是没有真正的老老实实的读古典,才会说的话。假使你真正的老老实实的读古典,把古典作古典看,而想真正去了解其中的意义时,你便不会说这话,假若你是《说文》、《尔雅》的专家,你当更不会说这话。说这句话,那是表示你是外行。

古人所谓的讲义理,义便是概念,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连,便是理。形成一概念便要用文字来表达,孔子和孟子在说这些话时,他们心中有些什么想法?想些什么问题?孔、孟的心中总有个想法,有个生命上的体验。

你要懂得孔、孟说着些话的意思,固然要仔细通文字,但同时亦要懂得孔、孟说这话时生命的内蕴,及其文化的背境。若果你对他们的生命没有感应,又把他们的文化的背境抽离掉,而孤立地看这些话,那你便完全不能懂。

现代人了解古典的困难便在于此。现代的人对古典全没有生命上的感应,不知道孔、孟的这些话是什么问题,是那方面的话,不知道他们所说这些话的社会背境、文化背境是什么,而只会用那些不相干的浮薄观念去瞎比附,这便是现代人了解古典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来源于:《研究中国哲学之文献途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也没有多少工作量了,因为五月至今都没能在外探店,品尝美食这么美好的一项活动被疫情阻碍了,希望疫情快快结束呜呜2022.3.28No.55 「澳门味道」一次两人
  • 或是相互调侃,或是对不如意的事情不吐不快,不想聊天的时候也用不着回,可能沉寂一两个星期,又活跃起来。而且她们两个明明除了性别,无论从身高体形还是外貌根本就没有一
  • 肖乙(已判刑)等人与肖某甲、刘某某等人玩得好,因上述冲突,加之贺某(已判刑)等人与吴某的“老大”肖某有恩怨,2020年2月27日1时许,吴某等人与贺某、肖乙等人
  • #Citywalk重庆记忆# 一座重庆城千年英雄魂,这是一条关于重庆渝中母城的经典寻城路线,由资深媒体人@罗磊 全程带队,我们用半日的时间,还原英雄城市从巴蔓子
  • “大叔,你是大力士吧?和我比一下相扑嘛。“有什么事么?”彦左问道。
  • 感情方面运势稍弱,你和伴侣相处时少说刺激人的话,注意语言艺术为好。事业方面运势尚佳,职场中遇到贵人的可能性大,你可以多留心身边的人,也要适时、适度表现自己别太谦
  • 得知消息的林男惊讶的表示“怎么可能”、“我有停下来,才刚开始不是吗”遭到小芳报警提告,最终被判处4年8个月的刑期,还得赔上200万元。而程心则是圣母心将人类文明
  • 2、日支坐七杀的人; 八字中日支为妻宫,也为自己的家;七杀,是一种强力的约束自己的力量;日支坐七杀,表明家中有一种强大的制约自己的势力,与代表自己的日干最
  • 不管生活是否向我们释放善意,我们都要向生活展示我们的美好;不管生活变不变好,我都要自己变得更好,沿途的荆棘困苦都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印记。今天 五点半起床就去爬
  • #恒星引力四周年片单#恒星引力四周年片单龚俊、钟楚曦、吴宣仪《我要逆风去》虞书欣、王鹤棣《苍兰诀》杨超越、丁禹兮《七时吉祥》杨幂、龚俊、袁冰妍《狐妖小红娘月红篇
  • 最近吃到一个瓜是四大流量中某个要结婚了,可能是你,害怕是你,期待是你,如果是你,我就真心祝福,那么多年了作为你的粉丝一直希望你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开站公告】银
  • 书法是国粹,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望有志于斯道的朋友们,墨海扬帆,共达成功的彼岸。集中的每一幅作品,恰如一个个佳人,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与读者进行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对
  • 但比起它那些只使用了几次,就被罩在塑料纸里的表兄——榨汁机、面包机、电砂锅们来说,华夫机还算是在贡献它的“能量”了.......#做一个梦想家##我的美食日记#
  • 周岁[爱心]宝贝,你是一束光,照亮了妈妈整个人生,因为有你,妈妈觉得一切都很美好,与你朝夕相处的365个日夜,妈妈每天都比昨天更加爱你。爸爸妈妈爱你[爱心]‍‍
  • 非常干净而且一键操作的模式 续航很强,充满一次电就可以用好几个月[鼓掌]普通牙刷刷牙总是牙龈出血,用这个配上一杯温水,牙龈出血的频率都少了好多[good]舒克
  •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 本质上不相信群众、防范群众,不再依靠群防群治,强调让“专业的人”来制止犯罪,才有了现在这种结果。本质上不相信群众、防范群众,不再依靠群防群治,强调让“专业的人”
  • p4-6:兰州的吃食确实是碳水和肉食主义的归属P7:和马踏飞燕的一些偶然合影p16-18:兰州牛肉面、排了超久队的牛奶醪糟、特色饮品三炮台#兰州##寻找生活中的
  • 尽管距离十一大限仅有十来天时间,但不少险企还在一边忙于抓住最后的尾巴,大势宣传与134号文规定不符的产品。据韩媒报道,黄致列将合流KBS偶像重新启动节目导师阵容
  • 广州 龙鱼之家^_^阿东:我在外面,Mon:@广州 龙鱼之家^_^阿东 回来吗广州 龙鱼之家^_^阿东:有异味并且有毒的,要去交涉下广州 龙鱼之家^_^阿东: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