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住龙头股?这是散户冤家们朝思暮想的。尤其是在弱市市场,可以抓住弱市中龙头股的更是百里挑一。基于此,本文从操作与投资理念两个方面爲散户冤家们提供一些建议。当然,本文观念尚欠周全,旨在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一、何谓龙头股?

要精确无误的界定“龙头股”的外延并不容易,但有人将龙头股做了一个简明性的界定。这一界定对我们如何抓住龙头股很有助益。所谓龙头股,即在某一热点板块走强的进程中,下跌时冲锋在先,回调时又能抗跌,可以起到波动军心作用的“旗舰”。龙头股通常有大资金介入背景,有本质性题材或业绩提升爲依托。龙头股一旦启动,往往有至多0。5倍或数倍的涨幅。

二、怎样在弱市市场中抓住龙头股?

征战股市,散户股民最大的愿望,是及时抓住龙头股,完成收益的最大化。但是,面对纷乱的大盘、红红绿绿变化不停的个股,如何抓住龙头股却颇费思量。

从以往的经历看,在一个分明的强势市场,抓龙头股绝对比效容易,也比效无效。只需看准了龙头股,大胆追进,既使当天短线被套,也能在随后的飚涨行情中马上解套并获大利。

但是,在一个分明的弱市市场,抓龙头股就要复杂得多,而且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由于热点转换频繁,带头领涨的龙头股有能够并非是真的龙头股。假如胆敢追高买进,有能够变成追高被套。而且,一旦被套,往往难有解套的时机。因而,在弱市市场,应该摒弃牛市抓龙头股的追高买进法,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逢低买进战略。爲此,应在如下三个方面加以掌握:

(一)运用根本剖析法,分辩出行业龙头股

主力机构选择龙头股,普通在建仓前均要先思索行业要素。该行业能否处于上升经济周期,然后依据每股均匀盈利才能、资产情况、活动性、活泼度等,以及末来的生长性预期,选出行业的龙头。这些行业龙头股往往就是股市中的领头羊。

普通而言,做爲行业龙头股,应具有如下条件:(1)、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公司产品竟争力很强,而此种产品和技术根本被公司垄断,其他公司很难插足投入,或该项产品在市场占主导位置。(2)、某项产品具有美妙的市场开展前景。(3)、公司的某项工艺创新,能带来可观的盈利前景,等等。契合上述条件的越多,越容易被机构相中成爲末来的龙头股。

(二)运用价值剖析法,剖析股票的内在价值

即用投资的理念赚投机的钱。也就是说,投资者要用投资的理念、用根本剖析的办法选出能够的龙头股,而详细的买进卖出的时点,则要采用技术剖析办法,掌握好进出机遇。这样,抓住龙头股的能够性就大爲添加。

(三)运用技术剖析法,掌握好进出机遇

一是要留意掌握主流资金的投向(也就人们常说的热点板块)。主流资金的投向决议了股市炒作的方向,也是决议热点能否继续的关键。资金流入量越大,热点的继续性就越长,龙头飚涨的能够性也就越大。

二是要留意结合大盘走势,在反弹时点及时介入。弱市市场的特点是:大盘涨少跌多,个股跌多涨少,操作难度相当大。因而,要在大盘下跌了一段工夫后,当大盘有所企稳,行将呈现一段工夫的反弹时,及时介入热点板块中的领涨股。假如预先证明你的介入是错的,但由于反弹行情仍在延续,因此你也有足够的工夫和时机加入,而不至于被套。弱市中抓龙头股要留意的是,不能在反弹行将完毕时再介入龙头股,由于反弹完毕后,龙头股也异样面临着下跌的风险。

三是要综合运用形状、量价、时空等技术剖析手腕,选准介入的机遇。这是确定你能否成功介入的保证。从技术上剖析,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掌握:第一,股价临时下跌末期,股价止跌上升,上升时成交量缩小,回档时成交量萎缩,日K线图上出现阳线多于阴线。阳线对应的成交量呈分明缩小特征。第二,股价构成圆弧底,双底,或多反复合底,横盘打底的工夫比效长,主力有足够的工夫建仓。第三,上下震荡、洗盘比效充沛。月线、周线、日线等各项技术目标支持该股下行。这时我们该当亲密关注。当该股成交量急剧缩小,率领大盘冲锋陷阵时,可武断介入,成功率较大。

(四)正确的投资理念是前提

首先需求铭刻在心的一点是:投资市场不能比,我们不要总是四处观望他人,首要成绩是做好本人。

那麼,投资终究需求什麼样的心态?答曰:客观、趋向、有为!

关于客观,在你抱着赚钱愿望兴致勃勃进入市场的那一刻,你要想想本人是不是一个客观的人!客观到理解本人的经济实力,看法到本人关于市场风险的未知,以及那随时动摇的数字对你生活的影响?无论事业生活,我们需求热情,可是市场早已成爲了热情众多的中央,而你,能否能时辰坚持客观明智?

趋向怎样会成爲心态?不错,趋向在市场里就是一种心态!无论千百万种操作手法,万变不离其宗,做的都是趋向!下行就是下行,下行就是下行,整理就是整理。而我们一切的交割单都在这些趋向中表现出来,盈利与盈余就看你能否坐对了趋向这趟列车。

如何将客观与趋向结合运用?道理很复杂,一辆火车来了,在你不晓得它要开往哪儿的时分,最好不坐!这就是客观的对待趋向,看见它往东了,即便你没坐,也要供认他是往东的!看见它向西了,即便你坐反了,也要供认它是向西的,火车不会由于你的嘴硬而改动道路。

有些人说既然市场只要涨和跌,我要赌一赌。这又错了,投资市场是赌场吗?不是!当然,每件事都存在赌的性质,比方结婚,你拿一辈子押出来,就一定能保证幸福吗?但怎样才干更大几率获取幸福,就是选择事先能给你幸福概率最大的那团体。所以无论投资投机,都不是赌。

最初来说说有为,这是我学佛时所悟。能够对大家来说未必适用。就八个字:钱不是钱,单不是单。这就是投资上的有为,只要这种纯洁而又通明的觉得,才干让人们淡定,才干在变幻莫测的行情中据守本人的准绳。#今日看盘[超话]# #财经# #股票#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能把A槽成自己专属的O的那个E,李洛瞳孔地震但还是被标记了,甚至没挣扎,好吧……就算是这样,他也愿意,因为太喜欢、太喜欢姜青娥了,就算被绝对压制(虽然从小到大经
  • 青峰在唱你在烦恼什么的时候,把歌词改成了“就算只有片刻,你也别害怕”狠狠泪目了点歌环节抽中了是我的海,真的,感谢阿伟![哼]想起默默刚戴上头套的那几天,睡觉都不
  • 冷颜忙否定:他妈和我爸是早就分手了,谁和他是姐弟? 因对话框满屏只有他一个人的聊天记录,重复着一句话: 不分手,行不行?
  • ”比丘回答:“因为你的丈夫临命终时,无法割舍对你的爱恋,所以才会投生为虫。所以你若不明白,“试听屠门夜半声”你到那个屠宰场听一听,那屠宰场半夜的时候是个什么声音
  • DOCO化妆镜小米有品美妆小白镜系列 [赢牛奶] 65 [抱抱] [中国赞] 2024/5/4 21:35:49   在父亲“没好气”地打电话来请她
  • 潍坊上户需要亲子鉴定,上户亲子鉴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是需要进行司法程序开展的司法亲子鉴定,也是在中国独特的户口管理制度衍生出的一项亲子鉴定,在亲子鉴定领域应用
  • 会在每天中午去吃午饭的时候,帮我热好馒头,在我们两个人同时饿的时候,吃她带来的老干妈,还会请我吃巧乐兹[哇] 小乾,是个爱钓鱼的小乾,刚去的时候叫他哥,是因为
  • 尽管当时的上流社会人士瞧不起类似杂耍节目的电影,理论界也施加压力,意欲把它排斥在艺术的圣殿之外,但是电影仍在悄然兴起,而且在飞速地发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
  • 英雄联盟霸哥手表店霸哥某某店  是否您还想看:如何鉴别万国手表真伪Omega欧米茄石英计时表时间调校方法爱彼表怎么调日期万宝龙运动系列石英机芯手表时间、设定日期
  • 等我足够优秀,现在暂且当一名简简单单的事业粉吧,不错过每一个有你的舞台,不错过每一个有关于你的消息,经常会有娜米发出话题问,到底喜欢你什么,其实我觉得喜欢你这件
  • 终于去了山里 真的所有的一切都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是我想要的在下雨的山林 好爽 刚进山一抬头就看到了这根小木棍 它好像就在那里等我一样 也没有扎根轻轻一拽就出来了
  • 还有我爱我妈[春游家族]这么多年感觉终于轮到自己幸福了 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真诚和用心 从来没有跟朋友说过自己有多幸福好像 但是这次谈恋爱感受到了幸福每次一些小心思
  • 《大鱼海棠》台词真的让我破防了:“不要预设和别人共度一生,就自然的相处,命运把你们带到哪里到哪里,天有道,自不会让有情人分离;天若无道,人就该遵循天命。”江倩兮
  • 给我化的妆绝美,我线下是个极其社恐的人,我这个人吧也和二次元根本沾不上边,但是这次也自己做了无料和很多老师交换,收获满满(其实我不想叫你们老师,你们是天使!BB
  • 异黄酮对诸如乳腺、卵巢等都有保护作用10. 大蒜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大蒜扮演着重要的重要角色。洋葱是黄酮醇的重要来源,辅助改善敏感,抗火火,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
  • 个人认为:1)短期可能会跟随一下,中长期不好说;2)中国部分最好的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比如腾讯、阿里等,A股这边缺少相应的标的,不具备可比性;3)电子,可能是一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出出走平台 借tag:aespa 吒 Karina柳智敏 刘知珉 Giselle 吉赛尔 内永枝利 金旼炡 金玟庭 金冬天 winter
  • #边伯贤[超话]# 生日贺图|我们珍贵的伯贤 生辰快乐~生命中有的人 就像礼物一般的存在你是天赐的礼物 在我贫瘠的土地上 你是最后的鲜花如紫罗兰的花语一样你是永
  • 老蒋眼里的我·昆明篇带着老蒋见了我昆明最亲密的朋友们带着老蒋City Walk了那些我最熟悉的街道带着老蒋去吃了那些我很喜欢的餐厅(还没吃完)带着老蒋去教场中路
  • #王一博[超话]##王一博粉丝##王一博#  你是在搜王一博 wyb w1b web 王博 王1博 王啵 王耶啵 王一宝 耶啵 博子哥 酷盖王一博 摩托车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