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炼心篇#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

让我们细细倾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才智!

孔子周游列国,处处宣传行仁慈、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雄,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通知他们不要争斗称雄,而要善待大众,善待其他诸侯国,实施仁政,这让狼子野心的诸侯们很不爽。

处处受阻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慈礼乐不以为然。

1

一次老子送行孔子,赠言道:

“吾闻之,富有者送人以财,善良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罹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牢记。”

孔子磕头道:“弟子必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孔丘叹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黄河之水飞跃不息,人之岁月消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六合之间,乃与六合一体也。六合,天然之物也;人生,亦天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改动,犹如六合有春、夏、秋、冬之替换,有何悲乎?生于天然,死于天然,任其天然,则赋性不乱;不任天然,奔忙于善良之间,则赋性纠缠。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路不行,善良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时间短,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六合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斗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天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天然之理、天然之道也。顺天然之理而趋,遵天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善良哉?津津于礼乐而倡善良,则违人之赋性远矣!犹如人伐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全国莫柔弱于水,而攻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茅塞顿开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世人处上,水独处下;世人处易,水独处险;世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在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2

老子允许说:“与世无争,则全国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晦气,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莫测高深。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低,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日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不然,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路,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六合以内,环宇以外。六合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一样。所同者,皆顺天然而生灭也,皆随天然而行止也。知其不一样,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一样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内心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毕生难忘。弟子将禀承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恋恋不舍地离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访问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故?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问渊深而莫测,志向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改动。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晚年,思维受老子影响,专注著书育人不再寻求功名,思维转向中庸,但他的作品多为其弟子收拾其言其行所著,其倡议仁与礼的中心思维仍然没有改动。孔子与老子思维交融的地方,体现在他对易经的解读中。
#涨知识##修行##家居# https://t.cn/RTv4Kyo

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

让我们细细倾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才智!

孔子周游列国,处处宣传行仁慈、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雄,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通知他们不要争斗称雄,而要善待大众,善待其他诸侯国,实施仁政,这让狼子野心的诸侯们很不爽。

处处受阻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慈礼乐不以为然。

1

一次老子送行孔子,赠言道:

“吾闻之,富有者送人以财,善良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罹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牢记。”

孔子磕头道:“弟子必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孔丘叹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黄河之水飞跃不息,人之岁月消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六合之间,乃与六合一体也。六合,天然之物也;人生,亦天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改动,犹如六合有春、夏、秋、冬之替换,有何悲乎?生于天然,死于天然,任其天然,则赋性不乱;不任天然,奔忙于善良之间,则赋性纠缠。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路不行,善良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时间短,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六合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斗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天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天然之理、天然之道也。顺天然之理而趋,遵天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善良哉?津津于礼乐而倡善良,则违人之赋性远矣!犹如人伐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全国莫柔弱于水,而攻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茅塞顿开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世人处上,水独处下;世人处易,水独处险;世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在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2

老子允许说:“与世无争,则全国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晦气,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莫测高深。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低,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日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不然,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路,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六合以内,环宇以外。六合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一样。所同者,皆顺天然而生灭也,皆随天然而行止也。知其不一样,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一样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内心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毕生难忘。弟子将禀承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恋恋不舍地离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访问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故?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问渊深而莫测,志向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改动。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晚年,思维受老子影响,专注著书育人不再寻求功名,思维转向中庸,但他的作品多为其弟子收拾其言其行所著,其倡议仁与礼的中心思维仍然没有改动。孔子与老子思维交融的地方,体现在他对易经的解读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回来一年了,一次次治疗,一件件事情,一个个城市,一个个人,你们迎面而来,但我还是没法跟自己和解,不能放下珠峰, summit, 这个词。放不下就跑起来吧,这个
  • 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父母不求你以后会大富大贵,只希望你有一个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业,快快乐乐、幸幸福福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孩子我俩从窗户望向烈日下干活的工人们
  • 畸形加班文化在越过法律红线的同时,也在磨损“打工人”的工作热情和身心健康,不仅没有创造“双赢局面”反而让效率和幸福感都渐行渐远。毕竟,权益受到保障才是真正属于“
  • 关于我把在你下面的评论删了 当时想着万一我放弃了 我就不用再去删了 我现在是不是看不见你的努力 我看到了你微博关于她的删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如之前那么喜欢你了
  • 剧本角色: 贺青庵(男):江湖无我,庙堂无我,独赏月,独登楼。 公孙离(女):这一剑可求生死,可毁山河,却因你不能真无敌。
  • 但就在几级F院审理期间,牛场乡Z府及坭龙村w会出于对陈延先的包庇保护,竟然公然对..抗几级F院的裁决,多次对我下发停止耕种土地的违F通知书。而坭龙村委支书杜世云
  • ​技术上,前天大盘缩量下跌,昨天放量上涨,这个量能配合比较完美,现在大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还是延续昨天的观点,就看今天科技股能否出现一波普涨吧,比如英伟达概念、
  • 【总结 不存在的记忆增加了】yves线四周目玩的 话说yves到底是不是官配啊 感觉官官的 但又不是很官 重要戏份的和他没什么太大关系[疑问]但说实话我一开始没
  • 1.导水排水性:中空立筋结构,可以导出雨水,大大减少甚 至 消 除 防 水层的静水压,可以达 到主动防 水的效 果。3.保护防护性:排水板可以有 效地保护构筑物
  • 昨天去了姥姥家 和她讲了最近发生的事 也隐隐担心今天和以后要面对什么 临出门时姥姥在门口说会顺利的 你看当初驾校你不是也没信心吗 结果也过了对不对 她笑着且热切
  • 这一次栀晓茶变了身行头袅袅栀香带着更灿烂的祝愿期待相逢,以薪新的一面感谢闺蜜送给我的茶,特别喜欢每一款都有一个精心记录的文案~喜欢这种独特的茶文化~再相见的主题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摩登兄弟[超话]#有些话,我一直在心里悄悄地对你诉说。.:* ❀ʕ ᵔᴥ ᵔʔℒ❁Ѵ℮✿宁——❣️刘宇宁卓不凡
  • 虽然我追逐过梦想,遇到过很多人,也受过伤,但结果是,我长大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青春。 我还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但我觉得'因为青春,所以伤痛'这句话是对的
  • #0528原创音乐剧# 坏坏有戏你好事做尽,剧本人设音乐全都很好很丰满的一场剧[苦涩]为我幸福的一天圆满收尾[awsl]这是什么金婚鬼夫妻和他们的傻儿子(x)你
  • 联系到绿叶新地技术员的时候,戴老板家的马蹄苗已经很密集了,需要马上控旺下带,不然马蹄会过于徒长,不利于马蹄下带。总体而言,对于产量戴老板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就是个
  • 天梭机械表的时间误差对于喜欢天梭表的朋友来说,加薇peyme y (无空格)“时间,随你掌控”的这句广告词一定不会陌生,不过对于天梭来说,这并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
  • -乌兰察布土豆:色泽金黄,香糯耐煮的土豆也是碳水脑袋必点的菜品。-姜柄瓜:云南四月份的姜柄瓜,完美结合了嫩南瓜的鲜脆、西葫芦的清甜还有小芋头的软滑,短煮鲜嫩,久
  • 我又开始流泪,眼泪的本质感觉还是对自己的无能,每年过生日和一年零点我都会去写日记记录我今年的成就和不足,今年我不敢去面对我的日记本,那里记录我太多的努力,我已经
  • ”末了又说,估计座下的学生们,也未必会写小说,所以讲也是白讲。可那教授真不是什么好鸟,那个在课堂上处处为难小杨老师的胖女生,经常去教授家带孩子,她是教授的粉丝,
  • 在这里,顾客可以获得情绪的疏导、可以获得餐饮以外的关照;在这里,公司员工也可以获得暖心的体恤、职场的扶持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将爱好融入工作据了解,像小庞这样的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