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

看到小锁第一次上诗歌课是采风课
看到他走长长的山路回去放牛的时候终于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旁白说这里的大人对诗歌除了支持和反对,更多的是无所谓不在意,因为忙于务农忙于打工

想到了伍尔夫分析的为什么女性从写小说开始流行,为什么不是戏剧诗歌

希望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平等的机会看世界以外的世界

#带娃种菜# 从下午三点到晚八点半,除了晚饭一小时,我们一直在务农,播了种,搭了简易暖棚。

距离最后霜冻日还有些日子,本来还不能播种,但有了暖棚,就能保护小幼苗,免受风寒了。

图二暖棚是跟视频学的,PVC管+竹竿+绑带+塑料布,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另外还备有U型钉和绳子,大风天插进地里,可以加固防风。

整个过程,孩子们轮换着来帮忙,但明显老母亲玩的更high[允悲]在天地间劳作,亲力亲为的感觉,无比痛快。

又可以睡个好觉了[月亮]

【科技助农 人勤春早】2月21日,巨野县柳林镇去年建设的5000亩高标准农田里,井灌设施已投入使用,刚刚浇过的麦苗春意浓浓。“这几年,俺们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了,但最难的是浇地,扯四五捆电线还到不了地头,有时为占井,都是夜里扛着被子睡在井边看井。自‘高标田’建设后,机井电桩插上卡,地头‘水龙头’流出水。”说起“高标田”,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荣军一脸喜色。

据了解,柳林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机井56眼、低压管道28000多米、高压线路2800米、道路铺设3000多米,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模式,大力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开发。“原来地块小,种地很费事,村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今年高标准农田地头都打井了,地下也埋上管子了,今年春耕大伙儿的干劲更足了!”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德枝说。

“目前,柳林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初步形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惠及周边10余个村庄,受惠群众达万人,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实惠,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柳林镇党委书记王阳峰告诉记者。

近年来,巨野县坚持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整体开发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巨野县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8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面投入使用,涉及田庄镇、麒麟镇、龙堌镇、柳林镇等10个乡镇,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灌排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达11万亩。

2月22日,核桃园镇乐土村的一块麦田地头上,村民王刘全对眼前正在建设的“高标田”充满期待:“以前田间小路一遇雨雪天,庄稼都拉不出来,现在沟、路、渠、井、闸、涵、电、泵井等设施齐全,每亩粮食增产个一二百斤不成问题。”

“核桃园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机井27眼、桥涵21座、路面土方基础3公里,井管建设很快完工,今年清明节前群众就可以灌溉春苗了。”核桃园镇党委副书记柳絮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巨野县大义镇王店村是一个种粮大村,由于务农村民老龄化严重,村内不少土地出现了没人种、没人管的半荒状态,土地产值低。为了打破这一困境,2019年,村“两委”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全村的土地实行托管服务。“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对全村土地进行托管,统一管理。目前全村土地托管四千余亩,占全村的80%以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又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产能产值。”王店村党支部书记王甫建告诉记者。同时,该合作社还通过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服务周边五个村庄近两万亩农田。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栋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已达52.4%以上。

“外出打工久了,就不想回来种地了,10余亩地在自己手上也是浪费,还不如托管出去。”独山镇于楼村村民于晓明一家7口人,共有10余亩地,自己与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4年前,他将地全部“托付”给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打理。“还别说,当年年底一算账,把我们一家人乐坏了,家里田地收入再加上在外打工挣的钱,足足有10余万,比往年全部收入多出两倍多。”于晓明说。

济宁任城区:手机上看住“口粮地”

□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袁进 梁春峰

2月21日下午,济宁市任城区安居街道桥西村一块2亩多的撂荒地,一小时引来三拨人“光顾”,平时少人问津的农田里一时热闹起来。

事情要从一条匿名信息说起。“耕地不明原因撂荒。”当天下午3点多,一条配有两张现场图片的举报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到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收到手机提示信息,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正在邻村巡查的街道自然资源所所长周平勇十多分钟后到达现场;区自然资源局耕保科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根据平台导航紧急赶到。经调查得知,这块地在平台上已有“前科”。

“都怪我当时不懂政策,盲目行动,又给大家添麻烦了。”撂荒地主人张全国一边忙着挖沟排水,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去年10月,张全国为增加收入,私自将农田挖成鱼塘建设垂钓项目。结果,没等鱼苗进塘,事情就被传到了监管平台,项目因实施后将改变耕地地类变更被立即叫停。他紧接着又将鱼塘填平,对地块进行了复耕。白忙活一个多月,不仅误了种粮农时,还因地处采煤塌陷区积了不少水,这才被迫撂了荒。他现在一边排水,一边等天气回暖,准备重新种粮种菜。

“守住全区耕地红线,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有丝毫异常,都会通过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触碰各级监管‘神经’,我们将立即前往处置。”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贾宝群告诉记者,这次举报尽管存在误会,但他们没有白来,一是对此前问题的处置进程进行了回访,二是对村民进行了进一步的政策宣讲和复耕指导。

去年4月,任城区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田长制体系,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田长制”管理体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设置农田网格,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区长、镇长(街道办主任)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一级、二级和三级田长。一二三级田长分别以一季度、两周、一周为周期对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违法用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通过“田长吹哨、部门报到”,实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为规范“田长制”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任城区以互联网和3S技术为基础,开发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通过线索上报、信息核实、违法研判、违法处置、绩效评价和综合监管等功能,实现耕地保护全生命周期监管。各级田长能够利用手机上的“田长制”APP实时上传违法行为,查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则能随时查看举报地块信息,对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做到及早处置。平台还能通过实时跟踪记录巡查轨迹,对开展巡查任务的田长进行有效监管。平台同时设有群众举报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扫描公布在村里的二维码就可举报违法行为,实现“人人都是田长,指尖保护耕地”。

作为省级自然资源“数字赋能”试点项目,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上线半年共收到提报线索194条,已处置完成159宗。目前,当地正进行平台二期功能开发,新功能将引入监控摄像头、巡查无人机,自动抓拍、比图、识别,对疑似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及时预警并上报各级田长,通过“人防+技防”实现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临沂费县:200亩麦田换种记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初春的沂蒙山,麦苗已蹿出20多厘米高。费县东蒙镇巨庄村村民王立志三天两头下地观察麦苗长势,“我种了十几年临麦4号,对这个品种的脾气比较熟悉,今年刚换了济麦23,得多上心。”

巨庄村有2700多人,人均土地一亩出头,但其中算得上良田的平坦耕地只有1400亩,大多是小麦与玉米轮作。王立志今年50岁出头,在村里是种庄稼的老把式,除了耕种自家的地,还从同村人手中流转了6亩多地,陆续购置了播种机等4台农机。“种了大半辈子地,但省里的专家却说咱种的地不大行,非让我换种子。”王立志回忆起换种之初的情景,直言当时颇有些不服气。

2020年,省农科院开始对口帮扶费县,派出了一大批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沂蒙老区人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该院作物所研究员王旭清被派驻到巨庄村。

王旭清第一次来到王立志的麦地里,简单一交流,就看出了端倪。“老品种用了多年,自播自种,品种已经有些退化了,辛苦半年,小麦亩产也只有1000斤出头,我当时就推荐老王改种济麦23,亩产能到1600斤。”王旭清回忆说,但当时老王直摆手,表示改种新品种心里没底,还是老品种种着踏实。

庄稼人之间的事,总要在田地里见真章。去年麦收结束后,正是翻整土地种玉米的时候,王旭清在村里协调了十几亩地,种下了13个玉米新品种,作为推广良种的示范田。

巨庄村的玉米地过去几年常受锈叶病困扰,严重影响产量。去年,又到了锈叶病高发的时节,有些村民家的玉米遭了病,但十几亩示范田里的玉米,却长势喜人。

“当时我就觉得,这些专家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王立志说。去年冬小麦播种前,王立志找到了巨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立金,表示想试试专家带来的新麦种。8亩庄稼地,种上了济麦23。被事实说服的村民不只王立志,这一茬小麦,改换麦种的足足有200多亩。

除了让巨庄村的良田保持高产,王旭清还在推进一个更大的计划。去年9月,在省农科院的安排下,王旭清开始担任巨庄村的“第一村主任”,力争对该村的农业生产进行系统性提升,破题之举就是让巨庄村的小麦进行订单式生产。

“不同的小麦品种做出的面粉特点各异,强筋粉适合做面包,中筋粉适合做馒头面条。以前村民卖粮食时不作区分,面粉厂收购时就很头疼,因为这会导致同一个时间段做出来的馒头面条口感不稳定。”王旭清告诉记者,当地有一家左三姐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年收购周边村庄的小麦,王旭清的同事龚魁杰就在该公司驻点帮扶。在两人的撮合下,这家公司计划与巨庄村达成订单生产协议,根据公司的生产需求,在巨庄村改种适销对路的麦种。这样一来,公司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村民卖粮的价格也能提升。(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消息称,新诺基亚7610有望搭载骁龙8 Gen1处理器,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该机的性能也就有了保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数码评测##智能手机##周杰伦终于编不下去
  • 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营造清洁、卫生、安全的车站环境,他和同事从8时30分至20时30分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消毒消杀,他们也被称为朋友圈里的“万步达人”。
  • !?
  • 有网友深情地说:想起今年的他越来越有底气去唱自己的歌,把越来越多的“遗珠”搬上舞台,就仿佛,他带着我们,还有我们曾经的那些美好,去看世界了……来来来!尚新惊喜地
  • !!
  •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实现最终数字化提供了全新路径,展现了一个具有可以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宙时代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时代。不过是一种互联网技术的升级。
  • アギレラとギフ様の結婚の儀式ならぬ、アギレラをギフ様に捧げる儀式が始まろうとしていた。?
  • 泰国兰纳颈椎贴并采用传统古法融汇现代技术科学配比,一贴上感觉凉凉的很爽,颈椎贴之后会慢慢就会发热,只需10分钟就可以体验到这贴的神奇之处,发热持续8-12小时,
  • 为避免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国际社会于2001年5月共同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或“公约”)
  • “我每天都很害怕,害怕不努力了就会遭报应。”从十五岁就出去摆地摊,十六岁十七岁借身份证进工厂,成年了更是连寒假过年都要去工作,其实我真的很笨很笨,成绩一直很差,
  • 東京の伊豆諸島では、今月上旬から少量の軽石が相次いで確認されていて、都によりますと、JAMSTEC=海洋研究開発機構が公表した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の結果、19日以降
  • 乙丑日柱的婚姻: 乙丑日柱的人,无论男女,喜欢管对方,但实际又管不住,对象脾气还较大,给乙丑日柱反而带来压力。乙丑日柱的人往往理想较大,但在实际过程中又面临较多
  • 又想起好久没喝四季奶青了,都说这个好喝,我都忘了什么味了,在四季奶青和奶绿之间犹豫了半分钟,决定都买,买俩中杯。自此凡是我买奶茶,不管在哪家买,只要有奶绿,都是
  • 妹妹好的差不多了,除了还有些鼻塞,这几天一定要控制好她的饮食。看来用对了药拍积食和感冒症状消失的会很快。
  • 有人说自己是酸菜鱼 又酸又菜又多余 有人说自己是土豆丝 又土又逗又屌丝 有人说自己是剑齿鲨 又贱又痴又犯傻 但我是你的二锅头 又二又乖又上头 ​ ​​​手绘头像
  • 近日碎碎念#巨巨·李 的日常##宝宝的少女心# 做两天档案划5道口子,总有一天电子档案可以跳过纸质档案直接电子化的吧,这算什么电子化[泪][泪][泪]还好有创可
  • 我接触过很多异地恋分手之后想要挽回的人,但是我并不是只要有个人来找我我就答应,因为异地恋分手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是否对结束异地之后的生活有所规划。如果你们当初
  • !!
  • 要判断护发素是否含硅油,从外观上是无法鉴别的。#黑豹乐队张淇[超话]##安利黑豹乐队张淇# Day28淇哥 马上到你生日了 能不能生日的时候和嫂子一起开个直播,
  • 长命锁摇晃出更激烈的节奏,细碎铃声和着宁凝不经意的婉转娇声,迷了冷羽的眼,也暖了他的心。长命锁摇晃出更激烈的节奏,细碎铃声和着宁凝不经意的婉转娇声,迷了冷羽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