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72)|​真会修行,其实蛮简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如来藏本身就是

妙、觉、明。

如来藏只有这些,

所以如来藏又叫

“常乐我净”

反过来,这是来讲净缘起,【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什么意思?

佛是说他自己依本性的不生不灭之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是合于如来藏。

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有没有不生不灭之清净心呢?

当然是有,有什么呀?

“十番显见”啊,六根之性就是我们的觉性,本无生灭本不动摇,本来清净,当然是合于如来藏性。

所以六祖大师说的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等等,那我们的六根性他就是清净的,就是不生灭的,所以只要能够了知安住不住 ,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清净心啊。

那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什么意思啊?

我只要合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就是妙、觉、明。

妙,能生起一切妙用;

觉是觉性;

明是什么?光明,不是我们见到世间之光,是心性之光。

如来藏只有这些,所以如来藏又叫“常乐我净”,当然这个“我”是对普通的“无我”而谈的。

“圆照法界”,如来藏心本来就是法界,法界一切相都是如来藏心妙觉明心当中所显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就是这里吗?就是“如来藏心,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所以是哪颗心呢?你的心包太虚啊是哪颗心?

是如来藏心,是妙明真心。

不找、不循、不取就是修!

心念上面不找,

才是真的不找

那怎么修行呢?怎么修啊?

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所以我只要不住一相,不就是修吗?

那又说:“那,法师啊,怎么叫不住一相啊?”

不要去取任何东西,不取有、不取空,知道本有啊,知道离一切相。

就这么修。

有人还不知道怎么修。

你本来就是佛,你还要修吗?

有人说:“我不是佛。”

那你又起妄想了,你眼睛本来有,要不要再找眼睛啊?

这个当下全体具足啊,眼睛本来就有,见到吗?

你要不要找眼睛,说“我的眼睛在哪里哟?”要不要找啊?

不用找啊,你眼睛本来看得见,你还要用眼睛再找眼睛吗?

不找、不循、不取就是修!

有人说:“我眼睛不寻不找,那我脑子里面在找啊。”

那就是找了。

所以说在心念上面不找,才是真的不找,心念上面有取著,那就是用的什么心呢?妄想心。

真会修行,其实也蛮简单的。

首先理上要明啊。

理上明了以后,

行住坐卧你还都能用一用,

说明你真会用功了

我们很多人说:“哎呦~师父啊,教我们盘腿,打坐。”

在唐朝的时候,没有盘腿打坐这一说,你们不懂,后来是专门设立禅堂,还练腿子看谁功夫好。

当然你能坐固然好,修行如果能首先静下来,傻傻的,一法不住,你静都静不下来,那修什么呢?

因为平时只要触景就生情,你就会生取著心,那么当然要提倡要能静得下来,但是不能取著静。

但是也不一定说的“这个腿子盘的谁盘在那儿不动,一定就是功夫大、功夫好”,不是这样子,不是啊。

现在有很多,大家都在看谁的形式好,看谁这个样子在那儿能不动。不是这样啊。

以前祖师大德,很多你看不到他们盘,说打坐坐了多长时间,没有,后来才有。为什么?

首先要理上要明啊。

理上明了以后,要能够行住坐卧你还都能用一用,哎~这个说明你真会用功了。

睡觉的时候可以参禅

睡觉的时候可以参禅的,你们知道睡觉的时候可以参禅,知道吧?

不知道?懂佛法,拉屎的时候都好参禅,我说真话,你懂了,哪儿不好修呢?

睡觉的时候首先你观生死无常,会观吗?

观自己是一具僵尸,你会观吗?

观自己快离开这个躯体了,“哎呦,这个时候如果离开,我舍得吗?如果我疼痛无比,我还能念一声佛号吗?”

这是不是修行啊?

要真切地去观。你只有现在下了功夫去观,到走的时候才能轻松啊,现在不观,走的时候舍不得的,告诉你们,真的。

那么如果能够观:“噫,这个是海中之沤啊,这个身体不是我的,那我这个时候要不取著呀?”

不住一相,心包太虚,好了,连这个太虚、心包太虚的清净心也不取著,你躺在那儿不就在参禅吗?

但是防止昏沉,当然躺着会容易昏沉,如果你不昏沉,你躺着不也是参禅吗?会减少睡眠,会的。

修行,

对一些形式的东西,

要慢慢看破,

要纯

说以前是宗密大师还是谁的,他跟另外一个,一个在打坐,一个在睡觉,那么老禅师进来以后,拿起香板就打那个打坐的人。

他很冤枉:“怎么打我?我在修行,我在打坐啊。”

“你在打妄想,大修行人才是他。”

什么意思?

人家那个懂得用功啊。你在这儿,身体是在打坐,但是你里面在打妄想,懂了吗?

这是有公案的。我只是好长时间不讲这些公案,我自己也忘了,觉得不重要,佛法才是最重要。

所以学东西要学最核心的东西,不要绕着边儿,绣花枕头,没有用的。

所以修行,对一些形式的东西,要慢慢慢慢地,慢慢看破,要纯。

当然这个时代很难,对吧?师父要纯,徒弟们不要的,对不对?徒弟们觉得:“哎哟,师父呀,这个好哎,能度人啊。”

当然了,能度的,是度的一堆什么人呢?全教出来的是小学生啊。

我希望我们教出来的是什么?教出来的是研究生。

我希望你们都当研究生,你们以后懂得真正最核心的佛法,再去培养人,多好啊。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51)|一旦有能、有所, 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一旦有能、有所,

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

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好,我们来整个前后看一看,回想一下这段经文。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这就是让我们来看到:我们真正的清净心觉即明,明即觉。

但是众生呢,往往在这个觉明心性之上,来妄分能所,妄起一个能分别,以后再起一个所分别,能明跟所明。

好,因为这种能所妄想的相互激荡,才产生能见跟所见;以后能见跟所见呢,又互相掺杂,那就形成宇宙、生命包括业果。

我们看下面。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这个“所”字非常重要。佛就接在后面讲,【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面的词,重点就在“所”,这个“所”字强调得很多,还有“明”字强调得很多,“觉”“明”两个字。一旦有能、有所,那好,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下面,【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里才点出了一个“妄”字。

能见跟所见又有同跟异,

似乎看起来是不一样,

但又不能完全截然分开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这个同啊、异啊,这些我们上一节课都讲得非常详细了。

大家如果看《楞严经正脉疏》,会涉及到《大乘起信论》,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以《正脉疏》上面讲《大乘起信论》怎么样,因为你们没有学过《大乘起信论》。

本来这个《正脉疏》上面的经文,它的语脉非常清楚,所以我们只要依《楞严经》的这个语脉,相对参考一些内容,依经解经。

这个时候,同跟异,就可以以《楞严经》当中本身的所谓“六根性”还有六根性之不同,整体的六根性叫同,六根分开叫异;而在宇宙万法当中,所谓虚空是同,而各种器界不同,这个叫异。

所以每一个里面都有同有异——而能见跟所见又有同跟异,它似乎看起来是不一样,但是它又不能完全截然分开,这就是同、异。

能所之间相互扰乱,

发出一些劳相,

形成世间相,

形成具体的六根性

各个不同,

形成五浊的现象,

那就是形成众生

好,我们看下面。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这个“扰乱”,就是能所之间相互扰乱,那么能的扰乱跟所的扰乱是什么呢?发出一些劳相。劳相就是形成一些具体的什么?包括世间相,包括形成具体的六根性各个不同。

“自相浑浊”是什么?就是形成了什么?

能所相互形成五浊的现象,那就是形成众生了。

所以,实际上我们看我们人呢,人就是包含了整个宇宙,什么意思?

宇宙当中有情方面,当然我们六根性都是有情的,眼睛在转,耳朵能听,这是能动性,叫主观能动性。

但是实际上我们人,这些身体跟这个宇宙、客观世界一直在交换能量,大家感觉到了吧?

每天要吃东西,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从所谓的客观宇宙世界这个当中来的。吃的菜从哪儿来的?从土地上面长出来的;我们用的东西从哪儿来的?不也是从这个土地上长出来的、挖出来的等等。

所以实际上这是叫“自相浑浊”。

我们会讲到“五浊”,这个五浊实际上就是能所相互浑浊,这就形成五浊。

五浊就是讲的“五蕴”,所以五蕴包含了客观跟主观的这一切。但是从佛的角度,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一个虚妄的浑浊当中,本来还是清净的。

所以叫“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这些词,每一个词

用的时候都不一样

大家注意,这里面有几个字:

“劳”呢,是偏向于一种妄想方面;

“发尘”,一定是要形成具体的相,这个才叫“发尘”;

“浑浊”,就是妄想跟具体的相,相互相织妄成。

要谈烦恼,那就是尘劳而引起的什么?一定是主观上面的这个烦恼。

所以这些词,每一个词它用的时候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解释这些文字的时候,就要看,什么时候是生劳,什么时候是发尘,以后是如何的浑浊。

实际上我们上一次就讲到这里。

经文: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这三段文字,

其着重点在不同的地方,

一定要看到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实际这后边还有一段话我没有讲,就留着这一堂课跟下一节,正好把它连贯起来。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实际上这个是补充上面这一段。(有些因为在讲的时候文字上面是钩锁相连的,中间不能断开。)它怎么样的生劳,劳了以后……实际上就是补充上面有同跟异的。

在前面有一段,主要是“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这个是从能所、同异方面来强调这种能与所的相互激荡。

而“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呢,他不是强调能与所,而是强调什么?一种所谓从微细的所谓劳,以后再发作粗显一点的尘,以后再形成烦恼,这么一个顺序。

那么再下面,讲“起为世界,静成虚空”,那就是直接讲的所谓的这个世界的同跟异,世界是异,虚空是同。

所以这三段文字,它着重点在不同的地方,一定要看到。

所以我们在读经文文字的时候,你不要一味的说“文字上下距离,下面的一定要接着上面这段文字”,不是这样。

这段文字讲完了是从同、异,那段文字讲完了是从细到粗,这段文字讲完了是什么?一个所谓的世界这个当中的同跟异。

当然,有情世界,我们下边还会再讲。

什么叫“真有为法”?

真正的有为法,

那当然只有我们的妙明真心

这里为什么要讲真正的“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真正的“无同异”,我们讲的有为法一般都是叫生灭法、虚妄法、杂染法,好,什么叫“真有为法”?

那么真正的一切有为法,是依我们的真心而现起的,所以要说真正的有为法,那当然只有我们的妙明真心。所以,一般的所谈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幻泡影”(《金刚经》),有真可以谈吗?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50)| “宇宙从哪儿来的”是人类迷惑最大的地方,也是人类知识无法迄及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众生跟世界如何的

周而复始迁流不断的呢?

是我们的业力在推动

我们所谓的周而复始

好,下面是什么呢?【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胎、卵、湿、化怎么样在众生跟世界如何的……比如我们现在是人,那么现在有山河大地,那么怎么样变得周而复始迁流不断的呢?那这个当中就是靠的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业力在推动我们所谓的周而复始。

所以这里就叫“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我们在学唯识的时候,大家说,哎呦,这个“异熟识”……异熟识是异时异地而熟,他根据这个当中的业种子——(种子)不是有名言种子、业种子?名言种子一直延续下去,是相续而转,但是业种子是什么?

这段业种子一旦是产生果报以后,这段业种子就没有了。果报现前,那一段业种子就没了。

所以,推动发展的是业种子,实际上就是我们这儿的(业果相续)。

好,【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

了,就是能明之心,“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就是在本性妙觉之上起了一个能明的这种自性,那么因这种能明的自性,而发所明之相,这都是虚妄的。

所以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这个是不是回答了“周而复始,次第迁流”?

实际上,这下边的三种相续最后结尾总结的话,就是回答了“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已经是把下边的内容带在这里一起讲了。那么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呢?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

实际上,内容我都已经讲了,“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这个留着下一次,有些地方我再讲一讲。

做人做事的思维方式,

一定是从佛法当中学得

这种智慧、从容跟大度,

这才对的

刚才道润师父在问,说:师父,这个录像机坏了,这怎么办?

我说:不怎么办,就这样。

他说:万一流通出去以后怎么办?

我说:还是不怎么办。这个就是已经坏了,你要怎么办啊?来了事情也不要急。大家的福报,我们的福报就这么多。偶尔坏一次算可以了,其他都没坏,对不对?偶尔坏那么一次两次也无所谓,福报太大了也不一定好,对吧?所以说有什么事呢?还有录音呢,这么多录音,只要不坏就可以,到时候把录音补在上面。

有些人学法的时候,看到录像效果不好,他可能就不听,那就是他的业力重;有人说的“哪怕效果再不好,只要内容觉得还好我就听”,这就是他福报大。

所以学法的时候,第一不能看这个名气有多大,有很多人先看这个师父名气有多大,这是第一个。那名气大的,你们到网站上一搜索,那不得了,很多都是点击率相当高的,对不对?

那么有些看这个制作的效果怎么样,首先看外表,这个人这种学法,那你一定学不到好法,就像你遇人也遇不到好人。什么意思?

只看外表的奢华,不看内容,那你这样子怎么能做人做事情呢?

所以很多做人做事的这种思维方式,一定是从佛法当中来学得这种智慧、从容跟大度,这才对的。

宇宙从哪儿来的?

这里一定要避开另一个问题

我们开始。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上一节课讲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深,而且非常重要,这个也是我们人类颠倒迷惑最大的地方,也是让我们人类知识所无法迄及的一个地方。

讲什么?讲宇宙从哪儿来的,对不对?是不是讲宇宙从哪儿来的?

所以大家上一节课学完了,就知道宇宙从哪儿来的,如何产生。

当然这里面一定要避开另外一个问题,避开什么问题呢?避开所谓的“最初的宇宙的开始”这种说法。要避开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刚开始是妙明真心、清净心,以后因为一念无明,而产生这个宇宙、世间万法。

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刚开始是清净心,以后产生这个。而是因为我们的心啊无始以来,本来就具足有清净心,我们无始以来就在这个迷惑颠倒当中,所以叫无始生死轮回。

佛既看到了我们轮转的这种颠倒,这种现象,同时又看到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具有清净妙明之心。

那么清净妙明之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浑浊,如此的粗劣呢?

好,佛就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大家,是在本来清净的这个心当中,起了各种各样的妄想心——从最微细的妄想心,一直到粗浅的妄想心,都有。

所以,最细的妄想心会导致我们的清净心随缘现起相对微细的一些杂染的东西。

随着我们妄想心的粗细,那么我们这个清净心就随缘现起似乎是实有的所谓的山河、宇宙这一切万法。

所以这种呢,我们大家上一次和这堂课,一定要懂。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哎哟喂 笑得睡不着了 拜一些弱智网友尬嘲所赐 对我宝更了解一些了 原来能去更“好”的专业 不想去是因为真的不喜欢啊[哈哈] 太喜欢这个宝了 很好 就要走自己喜欢
  • ⚡️活动规则:活动期间,根据活动长图内所提供的LASER成员形象创作,选择任一主题参与,并在#Laser激光[超话]#带话题#LASER出道一周年快乐#在〖周年
  • 太低的学历,要么证明此人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么证明他在底层见多了摔打和人情冷暖,对感情更加无动于衷。人的磁场很重要,你感恩,就顺利,你付出,就得到,你有爱心,
  • 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中。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中。
  • 所以啊,余生没那么长,请你忠于自己,活得还像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痕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每一份汗水,都是你成功的积累永远天真,无忧无虑,慢点长大
  • 时时好事发生我从来都没有幸运的女孩,时时刻刻关心我的家人,无话不说的几个朋友健康的身体,我的世界已经如此富有了,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一不小心迷失在里面差点
  • 并不是真正的世人所理解的那种人的享乐,而是一种活泼泼的施为,生的力量的活跃。生的享乐,生的憎恨,都属于生活的践行者。
  • 那天的咨询中,咨询师说我有了改变,因为我在确定关系当中一些让我困惑的东西,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只是在想象中去判断这段关系,这是一种进步。以前,我的生活基调是忧伤,同
  • 从一个佛教徒见地者的角度来说,不会片面认为富裕之人就有福报。好比很有潜质的学生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般,当一个人几乎生活在世俗所认为的完美中,为欲望而活时,心更容易
  • #努力打工认真生活# #对镜自拍# #周末#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末啊~一周七天,每天重复又重复掰着指头过,不过就是,旧的坏日子已经过去,新的坏日子还在赶来的路
  • 好未来将终止内地K9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会加大投入人工智能教育 #好未来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12月31日截止#[伴我同行] #人工智能教育# 11月13日,好未来
  • 虽然不会做出多少改变为什么要说同辈里最喜欢我呢…不过是了解我不够多罢了,只有我知道我是什么样。可是我总是很难跟着他一起复盘,因为爹味太重,总容易引起我的反驳对抗
  • 衣服上的山水图特意放大核心图形中的长城元素,对角线的动态构图,形成持续流动、跳跃、积极向上的视觉意象。细看内含乾坤,中国结最核心的五个圈正是奥运五环的颜色,与其
  • 这个对于它的双重意义的对方之双重意义的扬弃同样是一种双重意义的职场中,哪类人更易产生“嫉妒”?自卑者:自卑的人往往会自我感觉与他人有差距,也一直未能顺利发挥潜
  • 【华东地区最大玉兰种质资源圃奋战台风“烟花”】#新闻# 面临建圃以来第一次最强台风的挑战,植物所科研人员和养护工人在台风预警发布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做到对每一
  • )2⃣️Hey, look up, what a view 3⃣️宿舍一起去吃烤肉4⃣️考完试后宿舍一起去吃川菜5⃣️逛逛公园6⃣️沙丘7⃣️湘菜馆和说唱就唱的
  • 因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和俄罗斯这种航天强国,他们也发现铸造叶轮存在安全隐患,纷纷采用粉末冶金成形的方式制造了氢泵叶轮,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由于这个
  • 或许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大家找到我们各自时光里被埋藏的秘密,当我们可以面对自己也忘记的秘密时,那就是我们自我疗愈的开始~(咦,好精神分析的说,潜意识啊潜意识[玉兔
  • 不过,感觉大姨妈分分钟到[嘻嘻]·回了东莞短短几天 胖了两斤[伤心]带我去吃各种 海底捞火锅小龙虾烧烤铁板烧川菜还有饺子 偶然间还发现了爸爸的手机密码是我生日
  • 2.有的孩子经常说起别人说的话或各种声音,他们可能是听觉型孩子,会对音乐之类的工作感兴趣。他们的言行可能无法展现他们的合作能力,但实际上再没有比他们更喜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