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几则公案:

唐代禅师渐源仲兴,耒悟时是道吾宗智禅师的侍者。一日随道吾去居士家吊慰,渐源抚棺材曰:“生邪、死邪?”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源曰:“为什么不道?”道吾曰:“不道,不道。”归至中路,渐源曰:“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道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渐源便打。道吾归寺院曰:

“汝宜离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渐源便礼辞,隐于村院。经三年后,一日忽闻童子念《观音经》至“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忽然大悟,遂焚香遥礼曰:“信知先师遗言终不虚发。自是我不会,却怨先师。”

若言生,是谁生?生从何处来?若言死,是谁死?死往何处去?实无有生死可言,因而道吾说“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让渐源自己发疑去悟。只有切实自悟无生,才能真了生死。道吾之“不道”,恰是极妙之“道”。渐源因经文启示而大悟,方明道吾“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之遗言“终不虚发”。若问生死假相归于何处?证悟无生,妙“无生”处即是归处。无生,即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无生,并非抽象的道理、观念;无生,是最妙的真实的“存在”;无生,方能现种种身;无生,亦即所现种种身。

《五灯会元》卷六中有则“问杀首座”的公案:

九峰道虔禅师。尝为百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什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啾啾地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念万年去。其余则无。“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曰:“生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末梦见在。”这个首座和尚,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内说走就走,“坐脱立亡”,说明他的修行已达到了对于生命自由来去的火候了。虽然九峰道虔禅师对此不称道,但是首座和尚用生命作为答卷的公案,却说明禅者对真理的追求,已经到达视死如归的境界了。

再看一则公案:

法庆禅师的侍者因读了《洞山录》这本禅书以后,感慨地说:“古人在生死中,那么任性自在,实在好奇怪!”之后法庆禅师又道:“我坐化时,你可用话唤醒我,如果叫得回来,就是生死自在之士。”侍者看看禅师,禅师作yu yan颂云: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却,免占檀那地土。

时光迅速,到了五月初五,禅师就将所有的衣物交给侍者供僧结缘,刚听到初夜的钟声,就趺坐圆寂,脉搏停止,呼吸全无。

侍者记得当时的谈话,就唤道:“禅师!禅师!”

许久,法庆睁开眼睛,问道:“做什么?”

“禅师为什么不将衣帽鞋袜穿好而去?”“当初来时,我根本就不曾带什么呀!”

侍者一定要将衣服给法庆禅师穿上。法庆禅师穿上衣服,写了一个偈颂交给弟子后,又奄然而化了。所以说修行的人,对于“死”是胸有成竹,无忧无惧的。而禅者虽有生死,却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云岩禅师病重的时候,道吾问他:“如果离开了这个臭皮囊,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相见呢广云岩说:“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你怎么不说不生不灭处,也不求相见呢。”

当我们对于“现在”也放下而不执着于境的时候,还有什么对生死的疑惑呢?这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只有自己才可以解决。

洞山禅师面对生死下了不少转语,而当他直接面对死亡时,情景又如何呢?

师(洞山)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居(道膺),乃嘱日;“他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次相绝也(准备与早去世的云岩禅师会面了)汝下此语须远立,恐他打汝。”(知子莫如父)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居打一棒,沙弥无语。师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为吾除得?”众皆无对,时沙弥出日:“请和尚法号”(有眼不识泰山,则非泰山)师曰:“吾闲名已谢。”(清扫干净)

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日:“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日:“老僧看他有分。”日:“未审和尚如何看他?”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这个“我”,那个“我”须看得明白)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处与吾相见?”僧无对……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真是从容不迫)。时大众号恸,移辱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命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方丈,端坐长往。

可以说,洞山禅师圆寂是极为风光的,“预知时日,安然坐化”对他而言大概早就是到家本领。洞山是自觉自由的,并非被动的、不自由的如此这般。这既是禅师们如实修炼和体证的自流露,也具有很深刻的内涵--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的自在,死也能死的安然。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家有猫咪】《愿你在时光中盛开,一生被岁月宠爱》

人生最舒适的状态莫过于: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上云卷云舒。
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幸福,就是心简单,不多想,有时候做人需要‘懒’一点!”大千世界,无人不苦。重要的是我们要拥有苦中作乐的能力?
因为思念的人远在千里,无人欣赏,所以懒得精心装扮;因为历经人生起落,看淡一切,所以懒得在意什么。
有一种懒,叫不堪憔悴;有一种懒,叫宠辱不惊。

《临江仙·探梅》
宋·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写下这首词时,辛弃疾已经在上饶度过了十个寒暑,闲居了十年。
正值壮年的他心怀大志,却壮志难酬,只能整日与鸥鹭为伴,年华渐渐逝去,那一片赤诚也渐渐冷却了。
当人老了,年少时的那一腔热忱,被现实击溃,冷却袭来,不复从前,连看梅花的心思也懒了。这就是人生啊!

《鹧鸪天》
宋·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陆游和辛弃疾有相似之处。被免官在家的陆游闲居时怡然自得,比辛弃疾多了些许的看开。
陆游说:不想再去京城,谋得一官半职,只愿在这田园中,过着闲适的生活,看鸥鸣飞来飞去,看渔夫出入风波中,自得其乐,就很好。
人生不顺时,贵在想开。风景很美、人生很短,不要捲缩在一处阴影中。郁闷时,蹲下来抱抱自已,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绝句漫兴九首·其六》
唐·杜甫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杜甫懒得不想出村,像极了现在的宅男宅女们,可我们却没有杜甫的诗意。
他说:这林子静谧,一杯浊酒,安然自得。看着春风吹着碧水,黄昏就来了。
来去无意,如此心宁静,优雅随之。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在人生的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请问:李白有多懒?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夏天,那么炎热,我们却从李白这首诗中,读出了清凉的感觉。裸着身子乘凉,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心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静听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边雁去雁回。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这是一幅溪桥野渔图,渔翁与自然交融,自在乐趣。
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懒散而不受约束的意味儿是何等的深长啊,春风吹拂着花草还散发着幽香。
黄庭坚定是羡慕渔翁的疏懒,才有此诗。
人生,如果像渔翁一样,用微笑面对每一天的生活,用一颗喜悦的心,诠释岁月的物换星移。
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淡然从容,亦是一种幸事。

《雪夜小饮赠梦得》
唐·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消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开怀大笑,以爽朗的胸怀,度过残年。
老年生活情趣,生动而又活跃。
知足常乐者最好命,繁重的生活过后,小酌一杯,那一瞬是不是觉得快乐似神仙。
酸甜苦辣,茶米油盐,日子慢下来,多年之后也是人生之阅历。
《南乡子》
宋·方千里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
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
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
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坦然接受平淡的生活、从容面对人生的无奈,才能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人生真正滋味,唯有静者才能尝得出。只有淡然面对纷繁世事,宠辱不惊地正视自己的生活,才能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南乡子·自述》
宋·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苏轼是最会生活的人。这一年秋天,他躺在凉榻上,秋风吹不走他的睡意。
耳边细听,衙门里安静无事,于是,慢慢起来,打开书卷翻阅。
吟诵着诗句,对于功名,已没多少兴趣了。假如有人问我能耐如何,只是一个“愚”字罢了。

人说,大智若愚,有的人“懒”,不是真懒,而是不再执著,万事看开!
让耳朵懒一些,不去听那些闲言碎语。任世事纷扰、花开花谢,我们只坚持最初的梦想和方向,活出最好的自己;
让嘴巴懒一些,不去传那些道听途说。记下别人所有的好,理解别人所有的不好。不用言语去伤人,不用揣测去伤情,让每个身边人都感受春意融融;
让大脑懒一些,不去想那些杞人忧天。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春秋,看淡得失、用心生活,自然能得偿所愿,让人生少一点遗憾。
愿我们以一颗善于偷懒的玲珑心,过好余生的每一天。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https://t.cn/RwozVrp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 初闻演出在即,班班涕泪双垂#肖战如梦之梦# 为他担心万万千千,但更为他骄傲分分秒秒。 #肖战工作室# 肖战工作室@肖战工作室星河滚
  • 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
  • 看完了分手的决心,是一部很久才能去平复的片子瑞莱是缺少安全感的人吧,所以会对男主给防水创可贴、跟踪她反而睡着这些举动一开始就觉得被关注,瑞莱是最自由的一类人吧,
  • ——《野草.序》12.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7.中国人
  • #居居女孩要优秀#刚到办公室得知今天一半的同事无法到岗 一整天吃吃喝喝 早上领导不在 摸鱼划水 还收到了技术大哥的喜糖 沾沾喜气[挤眼] 虽然昨天去
  • )4,曾经我也有小透明同人写手通病(现在看来略无用的清高)——从没想过写文赚钱,一直是为爱发电,而且还觉得lof留彩蛋啥的很骗氪……这次微博是新号开文(无粉丝基
  • 很快,就是腊八节了,重庆华岩寺,今年应该是可以随便搞腊八节的腊八粥给大家随便吃的了……全国都已经放开了,哪里不可以随便搞了呢?#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我在惊悚
  • 【最终解释权归@悸遇_J 所有】All for ZJ   @TF家族-张极(稿图随时更新) 第二款吉他拨片稿图尚未出#张极[超话]##张极周边中转站[超话]#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熊猫守护者#晚安[航天员]虽然诚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心、品德、精神。虽然诚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体现了一个
  • 北站艺术中心获评2022“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关注静安# 经过各领域专家审核严选、数万公众热心参与,2022年度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TOP50于日
  • 老规矩,今天是美试,大家先尝一尝! 让我想想,我应该从哪里开始跟大家说起呢,第一次跟大家说说我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特别关心吧,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号发出来,因为
  • 30.其实你并不孤单,你周围有书,有台灯,有你想要的未来。25.你要忘记过去种的花,去爱有结果的树。
  • 文中并未提及“武柏私府”的明确年代是属于战国秦国还是统一之后的秦代,若是战国秦,则不太确定是否为秦公主所有;若是统一之后的秦代,则或许有可能,因为太后们在统一之
  • 11号从学校回家,在老头车上接到电话,老妈办公室有人阳了,路上跟老头想办法找药和抗原试纸。虽然娘家一地鸡毛,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孙芸芸嫁入廖家做了少奶奶后却一直在
  • 总结:事业财运,白羊座步入了12月就是高光期,任何的变动都会让你更有安全感,满满的正能量,十二月事业财运强势回归,只要不情绪化,一切皆可图之,每一位白羊座都有自
  • 经常给男主添麻烦 一些举动我是真烦 例如手欠拿掉齐木头上装置 而且说是超级美少女 这外貌身材……也没有闪光点啊 动漫里吹上天…强行加上闪光特效 和路人的哦呼来
  • 8.“做个废柴保持可爱9.“自由是最热烈的远航10.“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末多'11.“三好女人好吃好色好睡'12.“理想状态是有节制的热爱13.我也会拥有鲜花与月
  • 那时,我该说一句,果然我这人还是得努力自己奋斗出一条路来[哈哈]夜深了,没有丧,没有伤春悲秋,反而有些正能量哦!起初懵懂,徐徐而行,后来长大了,想明白了,开始想
  •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今年年底试运营#】眼下,在肥西县上派镇深圳路以北、青龙路以东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施工现场,一千多名工人正在交叉施工作业,项目建设的
  • 不过,赵丽颖真的越来越有韵味了[嘻嘻][嘻嘻][嘻嘻]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带小陈去看“未来的刚厂”时,她蹲下来,风把她的头发吹在脸上那一幕,特别真实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