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重读董桥的《一纸平安》(海豚出版社2013年版)。连自序21篇散文,篇篇珠玑。每一篇七八页,版面设计简洁大气,字体行距舒适,读起来视觉感很惬意。(还有8页文玩照片,那对绾结葫芦尤其喜庆)。但不知为什么,文章不分段,一篇文章就一个段落。编辑的缘故?董先生别的文集没有不分段的写法。董先生2000年后的文章读起来更让人愉悦。步入中老年后,功名心少了,文章更纯。就像董先生说纪晓岚的《阅微草堂》,更有读头,更有回味。《一纸平安》书名我最喜欢,文章还是那样妙,值得一读再读。这本书是他2012年上半年的文字,2013年出版。此后10年的文字,没有读过,太久了,想他了,想他的文字了。他今年80华诞。前天倪匡先生去世,香港四大才子只剩蔡澜了。香港健在的中西古今功底好的大家,董先生算一个。

#阅微草堂笔记#
东光马大还,尝夏夜裸卧资胜寺藏经阁,觉有人發其臂曰:“ 起起,勿亵佛经。”醒见一老人在旁,问汝为谁,曰:“我守藏神也。”大还天性疏旷,亦不恐怖,时月明如昼,因呼坐对谈,曰:“君何故守此藏?”曰:“天所命也。”
问:“儒书汗牛充栋,不闻有神为之守,天其偏重 佛经耶?”曰:佛以神道设教,众生或信或不信,故守之以神;儒以人道设教,凡人皆当敬守之,亦凡人皆知敬守之,故不烦神力,非偏重佛经也。“
问:”然则天视三教如一乎?“曰:儒以修己为体,以治人为用; 道以静为体,以柔为用;佛以定为体,以慈为用。其宗旨各别,不能 一也。至教人为善,则无异;于物有济,亦无异。其归宿则略同。天固不能不并存也。然儒为生民立命,而操其本于身;释道皆自为之学, 而以余力及于物。故以明人道者为主,明神道者则辅之,亦不能专以释道治天下,此其不一而一,一而不一者也。盖儒如五谷,一日不良则饥,数日则必死;释道如药饵,死生得失之关,喜怒哀乐之感,用以解释冤愆,消除拂郁,较儒家为最捷。其祸福因果之说,用以悚动下愚,亦较儒家为易入。特中病则止,不可专服常服,致偏胜为患耳。 儒者或空谈心性,与瞿昙老聃混而为一,或排击二氏,如御寇仇,皆一隅之见也。”
问:“黄冠缁徒,恣为妖妄,不力攻之,不贻患于世道乎?” 曰:“此论其本原耳。若其末流,岂特释道贻患,儒之贻患岂少哉?即公醉而裸眠,恐亦未必周公孔子之礼法也。”
大还愧谢,因纵谈至晓, 乃别去,竟不知为何神,或曰:狐也。
#艺术##文化#【图:《仿宋人多闻天王像》清 徐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苏棠身份尴尬,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犹豫片刻才道:“妾身苏棠,给爷请安。
  • 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虽然失恋了,但是不要对爱情失望呀,永远保持热望,总有一天,他总会来的~一朋友失恋了,失魂落魄的,每天开导她,一大段一大段的对话,我能做到最多
  • 表现:急躁易怒,胃痛烧心,胸胁胀、灼痛,容易反酸打嗝,口臭,喜冷饮等⑤逍遥丸+参苓白术散——疏肝健脾,化湿辩证:肝郁克脾,脾虚湿气内生表现:心情差,脾气大,脸上
  • 可是我在能让自己痛快的事情上向来锲而不舍,于是点了根烟,冒着断子绝孙的风险,问:“你长得漂亮,有手有脚,怎么出来做这行?”他站起来,冲着我的脸一指,“他就一瓢客
  • 橘子洲头的人超级超级的多 想拍张照片都是人 照片还是把人给p掉了不然背景好难看 去了很火的长沙公社酒吧 本来没打算去的 我跟ww在门口看到那个酒吧街好几个人在排
  • 博物馆也逛了,我真的有职业病吧,看见文言文就想翻译…好在干这一行,脑子里多少有那么一点知识,还能给我妈做专属讲解。我说妈妈,我不要做人类了,我想做小猫,你遇见了
  • /测了很多遍嗯对我就是个e人 可是我明明很社恐啊/我真的很爱我们寝室的人 小买了这些水果 因为我在上铺然后她一个一个递上来给我她真的超爱/我的小床其实也很舒服就
  • 王楚钦|24岁生日快乐翻盘|在逆风里把握方向 勇往|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坚守|做不改颜色的孤星左手从不是束缚 是武器 是利刃你有无限可能 有凹陷 就会有高山相嵌相信
  • 至少此刻的我也踏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道路,虽然它布满荆棘,好像变得更难走了,需要牺牲掉很多的快乐,但我能感觉到年幼时许下的梦想也在一点点变为现实,我没有偏离自设的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每日一善#[微风]#阳光信用# 【[太阳]较好以上lu 不tun必hui ️ ️hui字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
  • 那个人,会是与我心灵相通的伴侣,我们将一起漫步在街头巷尾,感受岁月的静好。乐扣乐扣小蓝盒玻璃保鲜盒 [鼓掌] 33 [666] [馋嘴] 2024/5
  • 对于女性而言,戏剧疗愈可以提供以下益处:1. 自我探索:通过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女性可以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在感受和身份认同。2. 工作坊目的:探讨女性的身份认同
  • 他们的朋友都认为乔纳和迪伦对彼此的蔑视只是掩盖不住的欲望--返校节后,当两人在一张床上醒来时,谣言如野火般汹涌而至。直到一次假约会给了他们新的视角,他们意识到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韩圈扩关[超话]# 滴滴滴老公们平安夜快乐呀 这是一辆含【套芙墨梯岸次划符得迷鲸炽故门地档昼爻吒娃腿毛矮椅盒荔礼击威兔怪藤莱赫】属性的大型杂属kgc 都是特别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
  • 下周进入5月中旬,也是多空的交集节点,将会出现见顶高点,这在4月就说过了,周期对应,结构对称,而且背离序列都很难化解,不担心券商还有最后阶段上拉的同时,随时做好
  • 李白有哪些惊艳了岁月的诗句? 1. 他写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他写烦恼; 弃我去者,昨
  • ——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16.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 莎士比亚《
  • ⭐带头创新“1+6+X”保护管理模式,除新建1处县烈士集中安葬区外,改扩建6处乡镇烈士集中安葬区,烈士纪念设施得到新提升,成为当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基地。力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