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俄乌局势最新进展# 邵善波:乌克兰战事会给中美关系掀起一场新的风暴】从事实上来看,俄罗斯正巩固其在乌东南部占领的土地,及正在形成的陆地走廊。俄方更可能会进一步夺取乌克兰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永久截断乌克兰与黑海的关系,俄方没有在乌克兰的其他地方采取任何攻势。

这一切可能是俄罗斯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真正战略目标,而不是西方媒体说的企图占领首都基辅,更不是欲速战速决,控制整个乌克兰。这目标最终会演变成一场久拖而不能停止的冲突,这也应是俄罗斯早就预见到的,起码应预见到这是一个可能。

有分析认为当前的态势,美国及北约不断支持乌克兰的反抗,以延续这不能胜出(因美国及西方盟友不直接加入)的战事,可能反映美国企图以此事拖垮俄罗斯。但以美国事前强烈要求俄罗斯停止入侵乌克兰的举措,这只能是出事后的策略,而且这策略是把“双刃剑”。

如乌克兰的战事拖得太久,七国集团就越有可能在制裁措施方面产生分歧。能源及粮食应链中断、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使美国和欧洲本来就要面对的通胀问题更加恶化。金融制裁会逐渐失效,关键商品出口禁令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引致各国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这都会加深西方联盟的分裂。

更需要留意的是,这战事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从突尼斯到也门的欧洲边缘国家原来已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政治风潮四起。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应对全球能源及食物供应大变的能力,远远比发达国家来得弱。他们没有物资储备来应对粮食进口突然下降和能源价格飙升,能否安抚因此躁动不安的民众,是个大问题。他们没心思听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要求它们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说教。他们的问题,很快就会变成美国及西欧的烦恼,如可能引发的难民潮。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一事实和美国领导下的七国集团的无界限强力制裁,令全球都感到措手不及,特别是中国。中美两方就这冲突展开了在明在暗的激烈辩论,但直到目前为止,双方尚能理智地保持了克制。

中国重视自身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故尽量争取维持全球整体的和平及稳定态势,这对中国目前的发展非常重要。重视美国的投资和关键技术,与美国维持良好的关系,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面对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引发的美俄矛盾,中国采取了一个非常低调,又微妙的“中立”姿态。中国一方面坚持联合国的基本原则,尊重各主权国的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面亦充分理解俄罗斯对自己周边地区,出现因西方势力而造成对自己国家安全的威胁,中国决定与乌克兰战争保持距离。虽然不少人认为中国可以扮演关键的调解角色,但中国在这事情上能做的,在美俄双方对立的战略目标下,非常有限。

有异于西方媒体每天对战情乐观的报道,地上的实际情况可能对乌克兰非常不利。从乌军长期无法救出被困在亚速营钢铁厂的残兵败将,就可以看到一些现实情况。

如美国在乌克兰的企图一时间不能得逞,美国将被逼扩大二级制裁的应用范围与力度,以尽快迫使俄罗斯承认失败。切断中俄的经贸关系会是对俄罗斯进一步施压的有效措施,也可能是美国剩下来少有的“可用”的措施。这会将中国放在美俄这矛盾的风口位置上,这正是中国努力避免出现的情况。

巧合地,美国政府也即将推出对华战略报告。因国务卿布林肯感染新冠病毒而推迟宣布的理由,并不能用得太久。

两者加起来,中美之间本来已经是非常脆弱的关系,可能会被推进一新风暴,这是瑞瓦·古戎文章的主要论点。

美国国会最近通过了一个针对中国在美俄冲突中是否有削弱美国制裁效力的法案,督促政府密切注意中国在这方面的举动,有必要时对中国作出反制。这是将美俄在乌克兰的冲突,直接烧到中国门口的最直接表现。如这法案被执行,就意味着美国会对中国进行二次制裁。
这一触即发的态势,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美国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党正处于劣势,很可能会失去两院的控制权,令拜登政府变成跛脚鸭,2024年民主党更会失去白宫,迎回特朗普。左右这次选举结果的议题,无可避免会是乌克兰的局势。

非常不幸,节制中国也会成为炒作美国选民意向的热门手段。拜登政府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朝野压力,民主、共和两党都要求其进一步深化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实施更全面及更强硬的对华遏制战略。

(作者邵善波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5月17日观察者网。)

父亲轧死2岁儿子获百万保险赔偿,合法合理吗?

“养不教,父之过。”几百年来,无数中国小孩都背过这句名言,以至于我们都把“养而不教”当作父母最大的过失之一。

如果养而不教是父母的过失,父母应担责,那么养而不慎,甚至不慎至孩子死亡,父母又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如何看待父亲轧死2岁儿子获百万保险赔偿#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一则新闻:

2020年8月,吴先生从家驾驶小型客车外出办事,车辆起步时,没有留意刚满两岁的儿子小吴在车辆旁边玩耍,不慎压到在车旁的小吴,小吴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出具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该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系吴先生驾驶机动车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其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事后,吴先生夫妇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作为肇事车辆的承保人,应按法律及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的父母,有权以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提起诉讼。对超出保险赔偿部分,小吴的母亲自愿免除加害方的责任,于法无悖,法院予以准许。因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付11万元,在商业险限额内赔付100万元,共计赔付111万元。

这一场“父之过”的悲剧因一纸判决的公开而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引发舆论哗然。这父亲未因其“过”担责反受益,众多读者为此错愕和不解——难道为人父母,就可以有过而不担责?就有了事实上的“法律豁免权”?公平吗?合法吗?合理吗?

不幸的是,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事情可能是合法却不合理的。

从民事法律责任上看,这起事故中,孩子的父亲是加害人,也是受害人,如果用法律专业语言表述,就是“侵权责任的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混同”。在其他受害人比如孩子的母亲放弃追究父亲责任的情况下,孩子的父亲在客观上确实依法免除了民事责任。

从刑事法律责任上看,孩子父亲的过失驾驶行为造成孩子死亡,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公诉机关可能对其免予起诉,也可能在起诉后,法院基于孩子母亲等亲属的谅解判处孩子父亲缓刑(有期徒刑,缓期执行)。而且,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没有罚金刑,这就意味着,孩子父亲未因其过失行为受到财产刑的处罚。

如果在孩子父母取得保险金后,孩子父亲未被判实刑,也肯定不会被判处罚金,那么孩子父亲在经济上不仅未受损,还获益了。说实话,这个客观结果,合法,但不尽合理,也不尽公平,也不符合善良者的心理预期。



我们对这一合法却不合理的事情,要无可奈何地忍受下去吗?

往大了想,如果不为过错付出代价,会不会出现“反向效仿”的极端情形——别有用心者以伤害或杀害孩子并伪造事故的方式骗取保险金?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人性阴暗与恶的程度。而制约人性之恶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法律的惩罚。

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了如何惩处失责父母,或许我们可以引以为鉴。

美国的许多州规定,禁止将一定年龄以下的的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家中或车内。如马里兰州、佐治亚州、北卡罗莱纳州规定禁止父母将8岁以下子女单独留在家中或车内。

年龄不是唯一标准,如果父母将一些心智不够成熟的子女以及身有残疾的子女单独留在家中,若发生意外事故,那么当地警察或儿童权利机构的人员就将登门“拜访”。

除了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外,父母的其他失责做法也可能触犯法律,被视为危害儿童罪。比如:车上载有儿童时酒后驾车、雇用有性侵前科的人看护儿童、孩子无人看管或者交由其他儿童看管;在子女面前制造毒品;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危险地带等。

如果父母因此被定罪,就将面临牢狱之灾或者缴纳高额的罚金。在这些法律规制之下,父母在照顾子女上的失责行为违法成本较高,会促使父母三思而后行。

英国则高度重视政府机构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教养、保护儿童不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依据1989年的《儿童法》,对儿童有害、会被判为有罪的行为包括了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即长期的、严重的忽视儿童或者疏于保护,使儿童受到明显伤害,比如导致儿童受冻、挨饿、营养不良等严重的疏忽。

而我国香港地区也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来保护儿童的利益。香港地区《侵害人身罪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的情况:

“任何超过16岁而对不足该年岁的任何儿童或少年人负有管养、看管或照顾责任的人,如故意袭击、虐待、忽略、抛弃或遗弃该儿童或少年人,或导致、促致该儿童或少年人受袭击、虐待、忽略、抛弃或遗弃,其方式相当可能导致该儿童或少年人受到不必要的苦楚或健康损害,即属犯可循公诉程序审讯的罪行。”

实践中香港也有类似的案例。一名年轻的母亲在商场搭手扶电梯时,不小心将三个月大的女婴跌落地,令其头部骨折。该名母亲因一项疏忽照顾儿童罪被判监禁一年八个月。这则案例跟本文所讨论的监护人过失行为一样,都是由于监护人的过失导致了儿童伤亡的结果。



有过,就应担责。然而,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监护人并未因其失责行为受到较为严厉的惩处,更多地倾向于从朴素的亲情和伦理角度从轻处罚,甚至简单地归之为“家事”,最后不了了之。

在笔者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立法与司法的现状,借鉴国外的立法,对此进行一定的修正。

一是加强对失责父母的经济和刑事惩处。

对于犯交通肇事罪等失责犯罪的父母,在适用缓刑上应更为谨慎,而不能过于机械。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设置交通肇事罪等犯罪的罚金。如此就可以将失责父母获取的保险金收归国有,将其用于保护儿童的相关公益事业,更好地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是细化监护人的失责违法犯罪情形。

我们可以考虑将下列情形认定为监护人的失责行为:

(1)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放任不管,不履行教养义务,致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恶习的;

(2)父母作为监护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

(3)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进行虐待、打骂体罚或其他人身侵害,造成身体伤害或影响身心健康的;

(4)监护人剥夺被监护人受教育权利,造成辍学的;

(5)监护人遗弃被监护人,使其脱离监护的;

(6)监护人死亡或丧失监护、抚养能力,不能保证未成年人权利实现的;

(7)监护人失踪、被限制人身自由,无法履行监护责任的;

(8)监护人具有吸毒、赌博、卖淫嫖娼、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或不良嗜好,严重危害被监护人健康成长的;

(9)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或人民法院认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对于具有以上违法情形的失责父母,相关政府部门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节作出一定惩处,比如发出“未成年人人身保护限制令”,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失责父母接触受害的未成年人。有些案例,轻则可以撤销其监护权,由其他顺位的监护人或相关政府部门履行监护职责;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失责父母的刑事责任。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的事业中来,如建立救助儿童基金会,并在各地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如借助学校、幼儿园、儿童医院的多方力量,对监护人进行深入教育,增强责任感,提升养育技能和意识;如组建一支由医护人员、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儿童救济队伍,成立专门组织管理儿童救济工作。

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也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其生命权应得到法律最大的尊重和最有力的保护。为人父母,不仅是道义,更是法律义务。如果我们对失责伤害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或只抱以同情,却没有实际惩罚,那么这样的悲剧恐将不时上演。

韩国电影《熔炉》的男主角有一句话解释了他对性侵幼儿的罪行不能保持沉默的原因:孩子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当时我也在场,但是却无能为力,现在要是放弃的话,我也没有自信能做好松儿(男主角的孩子)的爸爸。

当小吴在车轮下遭遇不幸时,我们不在场,但一样无能为力,如果我们现在选择放弃或者遗忘,那么我们还有自信做好自己孩子的父母吗?我没有这种自信,我更相信法律,相信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变得更好而惩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立、郑琼)

【如何理解佛教三句义?】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无上至宝。它以无上的智慧,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和颠倒妄想。

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说,世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若执着于相,就无法见到自己的佛性。

所有皆是无住。《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上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法,都如梦幻泡影般无常虚幻,这一点我们应该看破。

所有皆是名相。名相,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我们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感知和现象,其实它们只是名相而已。虽然一切皆是名相,但是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名相,才能看到真实的相。万法不离其心,一切唯心造。

《金刚经》里的三句义: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世界。《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悟透福报无边。

有一个世界,它不是世界,所以叫做世界。乍一听,这不是有毛病的逻辑吗?

当然不是,用王德峰教授的话说:这是佛教的基本假设,脱离了这个假设,就不能叫佛教,即”缘起性空“的基本假设。

什么意思呢?谈到世界,就不得不说对于世界的概念。西方思想认为,世界是个“实体”,就好比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以前我们认为最小单位是原子,现在又发现还有夸克,都是基于对实体世界的最小构成单位的探索。

但是我们的佛祖不以为然,他觉得构成万千世界的应当是“缘起”,是虚体,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夸克之下可能还可以被分割,唯有缘起则聚,缘造就了万物:你手上的水杯,身边的同事,远处的高山,都是缘起的结果;缘灭则散,万物之间又因缘而转换消散:水杯摔破,同事离职,高山夷为平地,都因缘灭而转变。世间万物无不如此,所以才有了第二句话,即非世界。

那么为什么又要说,是名世界,所以是世界呢?正因为世事万物变幻无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没有永恒的世界,“世界”只是代号,我们只能名(即表达)“世界”,但是永远无法准确的概括它(基于第二句话)。

佛说世界:佛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此处“世界”代表万事万物。

即非世界:本来没有这个世界,万事万物本来就不存在。

是名世界:由于因缘际会,所以形成了这个世界。

万事万物,因缘起而生,也会因缘尽而灭。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世界,或万事万物:缘起性空!

金刚经里反复使用一种肯定的同时又否定的句型,也有人称之为“三句义”。比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等等。

不懂的人,觉得好象是语言游戏。那么佛陀用这样的句型,想要表示什么呢?其实,佛陀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名相”都是一种假相。第一句,佛说:这是一个世界(名义名字上的世界)。第二句,这不是一个现实真实的世界(就像网游里的虚拟世界一样,没有实体的东西)。第三句,即便如此,这个世界还是存在的。只有见到诸相非相,才能见到如来清净自性。

人类生活的假象,首先是由人类发明的各种概念、名称组成的,这些名称、概念束缚了我们的心灵。因此,解脱的第一步,就是去掉名称、概念,去找寻被名称、概念遮蔽了的真实存在。

在真相或真实的世界面前,语言是无力的。不仅无力,而且空洞。重要的不是这个名称,而是这个名称所指涉的对象。

名称只是一个名称,但是,我们活在名称所构成的世界里。任何时候,不要迷失在语言的密林里。这会使我们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语言只是指月之指,它永远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

这和《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佛经和道德经里最难懂的话。

第一句的意思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世界。

第二句的意思是:这不是真实的世界。

第三句的意思是:所以才称做世界,是缘起性空。

这三句义里有三重境界,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初入禅时看山是山,参禅中看山不是山,悟道后看山还是山。

世界万象,我们只是给它们归纳了一堆名字,以为知道那是什么,其实只是一堆名字。

世界这个词不太具体,释义很多,换个具体点的例子:佛说锤子,既非锤子,故名锤子。

一说锤子,我们就想起了各种各样的锤子,消防锤呀、羊角锤、雷神之锤等等,都有一个锤子的形态。但是此时此刻我们要砸一枚钉子,手中却没有锤子,于是我拿起石块“当当当”把钉子砸进去了,此时的石块不是锤子的形态,但是发挥了锤子砸钉子的功能,只是砸钉子不如锤子的形态趁手。

释迦穆尼的智慧是在讲,人如果理解了锤子砸钉子这件事,那么就不再拘泥于那个形态化的锤子,任何一个能把钉子砸进去的东西,在此刻都等同于锤子。而人为了更好的砸钉子,成就了形态化的锤子,再取个名“锤子”。

或者这么说,不是先有了锤子的形态,然后才能砸钉子;而是先为了砸钉子而有了锤子的概念,后来为了砸钉子趁手,形成了锤子的形态,为了总结这种锤子的形态,取个名——锤子。

但生活中很多人沉迷在了形态化的锤子,你不给我一把锤子,我就没有办法砸钉子。或者抱怨说,这个钉子我没砸好是因为我没有一把好锤子。
.

其实很简单,世界本源无任何变化,变化都是因为观察者的缘由(视觉,听觉,触觉等)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双缝实验。所谓缘起缘灭,无常。其实金刚经已经告诉了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

佛说世界,世界是存在的,是客观的。

即非世界,世界的存在是世界存在以后才叫做世界,在世界存在之前,是没有世界这个概念的,所以世界的存在是相对的。

是为世界,综上所述,世界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

一个客观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这个客观事实又具有相对性。

又如苏东坡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比如夫妻,用佛的话来说:夫妻,既非夫妻,故名夫妻。 刚开始的夫妻是因为爱情;结婚后的夫妻就是冤家,经过磨难还没有分开是缘份,这才是真正的夫妻。【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金刚经》三句义、缘起性空, 金剛經 https://t.cn/A6It5hLT】

那世界如何存在?是什么样子?于我何意?

首先,人是未觉的佛,佛是悟了的人。人即是佛,佛是人不是神。

咱们所有人都因业力有各自的缘分,每个人的缘互相牵绊,就构成了这个世界。一出生对自己对他人那就是缘起了;死亡了对自己对他人就是缘灭了;然后随着不同的再缘起再缘灭——轮回,就形成了三千世界。

那于个人这样的世界有什么意义呢?人都有佛性,不见佛性不成佛,都是因为障住了心。轮回就是要在这尘世里修行,你所遇到的苦难甚至于喜悦都是这种修行的课。历经这些,心有所悟,把障去了,见了真心,你就成佛了。(有点类似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磨炼的意思。)

成佛不是让人有了上天入地的神通了。而是让人的心有了一个安处,能够通达一切。而这个与天地万物相安的心,就是作为一个人该拥有的世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好~一切祝好~@无与伦比的发布会在这个开学季,官博想来回顾一下这个因成员少数升高三,一位转学,一位腰伤 而不得不停止活动的舞团[失望] Magnet LL宅舞
  • 提到“新欧亚主义”我认为真实的欧亚大陆一体化理论,应当同时介绍给中国的精英们,而不是此前被曲解的版本。俄已对西方宣战,被迫切断与西方的合作,试图通过战胜西方霸权
  • 时光本该无惊,那些与自己无法相容的人,可以不再往来,安然到老人生如此,我们都是走一程风景看一程烟云,我们不要抱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我们只需给自己多一点的空间,螺
  • 家具家电齐全,全新装修,保养完好,可拎包入住周边配套:临近岳华路商业街,裕民小区夜市街,可通往河西王府井与湘雅附三,生活便利。家具家电齐全,居家装修,保养完好,
  • 他派人问小袁讨要这个药方,小袁刚巧出门去了,他的妻子李氏将药方送给他,告诉来人说,“神方只有这一张纸,这可是宝藏,千万不能丢了。”第二天,小袁再次动身,店主人刚
  • 1.早上起来 洗漱2.吃饭(馄饨) 出门 做核酸 上班3.工作⚠️真的太久没有休息过了 充满了疲惫4.订外卖 吃的麻辣拌 有点不太完美 到的时候
  • #VMIN#[太阳]#防弹95line# Serendipity Pt.1医生泰×病人旻#chapter.4“既然你救不了他,就乖乖的配合我”C1:C2:C3:
  • #YaoChen##HushDown##姚琛#@姚琛Tumblr 采访部分Q:在巡演期间,你们每个人表演了这很多个人歌曲和cover,哪些是你最喜欢的? A:
  • 【12星座谈恋爱易犯的错误】1.白羊容易爱上不该爱的人,2.金牛总想找个有钱人,3.双子被外表所迷惑,4.巨[笑哈哈]蟹女容易与同事发展恋情,5.狮子为了把人留
  • 黑河片区以跨境公证为突破口,在俄罗斯阿穆尔州成立了中俄法律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了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中俄首次法律跨境、跨界协作互助,有效助推对俄重大项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岛味香涵餐饮配料有限公司申请注册4枚“海克斯料”“海克斯”商标,国际分类均为食品和方便食品,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天眼查App显示,
  • 艾灸伤阴,别再傻傻分不清了艾灸因其独特的疗效和绿色安全性,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艾灸群体也越来越多,可针对上班族来说,只有晚上下班后这个时间段是空闲,所以出现了
  • 」看MV的時候大家無需多加思索,裡面沒有甚麼大道理,Gladys純粹希望帶出愛情寫實又殘酷的一面:有時愛你的人未必是你愛的人,你愛上的又偏偏不是個帥哥,十分貼地
  • 今年双11,可口可乐携手天猫为大家带来了“乐创无界”收藏款礼盒,限量1000份,三款限定产品,三种限时体验,一次集齐!#双11讨个好彩头#关注+转发本条微博,抽
  • 我最讨厌没担当的人,明明是自己做的选择,到最后后悔了又把责任和自己的不甘轻飘飘的转移到别人身上,凭什么?​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
  • 高盛是美国的证券公司,也是投资银行,2个摩根也是美国的,这些国际巨头金融投资公司,来到中国,将会给中国的证券公司展开最为激烈的竞争。【金融投资】长期关注储能领域
  • 短短3周 让您成为独一无二的定制级女神[爱心]课程专为爱美丽、乐生活的精致女性量身打造,着重于提升个人皮肤护理和自身形象设计,让每一位女性由内而外的,完成“女神
  • 唯有你确定一个方向,使劲的跑起来,这个世界会为你而让路,你需要动起来,让风都在你背后。唯有你确定一个方向,使劲的跑起来,这个世界会为你而让路,你需要动起来,让风
  • 第一场都是按照各位的优势分组的,期望之后打乱各位,还想看见哥哥们和姐姐一样内卷,一样练舞~简介:   芒果TV全景音乐竞演综艺。#影视推荐# | #披荆斩棘的
  • 在欧洲的时候大家都说“chuchu”sounds like train 在日本大家都说chuchu 是亲亲的意思[666][偷笑],学校国际部的老师甚至专门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