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水浒传》之十《快活林》]

1却说武松为报兄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在东平府被判脊杖四十,发配孟州。武松等在路上走了二十余日,这天,来到孟州道岭,前面大树林便是有名的十字坡。

2来到十字坡,已经快到中午,他们进了一家酒店。一个妇人坐在窗槛边,见武松和两个公差来到,便起身迎接。

3不一刻,那妇人便托来一大盘肉和一大桶酒。武松见酒的颜色浑浊,就问那妇人酒里是否有蒙药。这可把那妇人问火了。

4过了一会,那妇人又托来二、三十个馒头。武松又问,馒头馅是人肉的还是狗肉的。这一来更把那妇人激怒了,她指着武松骂起来。

5原来这妇人是店主人的妻子,十分厉害,人称母夜叉孙二娘。她被武松问得恼火,上去就要动手。但她哪里是武松的对手,被武松轻轻一推,便向后倒去。

6正在这时,门外急急地跑进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他忙请武松息怒住手,并问起武松的姓名来

7这汉子一听是武松,倒头就拜。原来他姓张名青,以前曾在光明寺种菜,也好使枪弄棒。如今在这十字坡一带开了几个小店,人们都叫他菜园子张青。

8张青起来,又把妻子孙二娘拉近前和武松相见。武松和孙二娘都有些不好意思。

9张青夫妇把武松请至后堂,拿出好酒好菜来款待。席间,武松把自己的遣遇都对张青夫妇说了。

10次日,武松要赶路,张青哪里肯放,一连留他住了三日。武松因感激张青夫妇,便和张青结拜为异姓兄弟。

11到第四天上,武松执意要走,张青夫妇苦留不住,便拿出十两银子送与武松;又拿些零碎银子送与公差,这才送武松上路。

12当天过晌,他们已来到孟州城。

13两个公人将武松带到州衙。府尹看过东平府的文案,随即吩咐把武松带到安平寨牢城营去。

14到了安平寨,武松刚被带进单身房,就围上来十数个罪犯。他们争着告诉武松,但凡新到罪犯,要先挨一百大棒。劝他多多送些人情,以免吃苦

15他们正在说话,差拨来了。众罪犯立刻走散。差拨气势汹汹地走进武松房间,劈头就问:“哪个是新到的罪犯武松?”

16武松本是硬汉,见差拨无礼,哪里还按捺得住。只见他两眼一瞪,拳头早举了起来。差拨见势不好,只好退了出来。

可知道这里的规

17不多时,三四个人来到武松房里,把他带到点视厅上。管营把初到配军必须挨打的“规矩”对武松说了。武松没有低头。管营喝声“打”,几个军汉便拥到武松跟前。

18军汉们正要动手,被管营身后一个小相公拦住。这小相公在管营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管营立刻改变主意,叫把武松先带下去。

19武松被押回牢房,众罪犯又围了上来。他们见他没有挨打,十分奇怪,还以为武松在此地有相识的人给管营说了情。武松说他没有相识的人。

20罪犯们认为,如果没有相识的人说情,能寄下这顿棒,这可不是好事,所以都劝武松要留心些。正说着,忽然听到外边有人找武松。

21说着,那人已进到屋里。只见他从食盒里捧出一大壶酒、一大盘肉,还有一碗面和汤。这更把武松弄糊涂了。他想:莫非他们要我吃了这顿饭,再来对付我?不管他,且吃了再说,落得个肚饱!

22以后一连数日,都是这样送好酒好饭与武松吃,并没有害他的意思。武松更是纳闷。一天,武松问送饭的人,这酒饭到底是谁送的。送饭人说,是他家小相公让送的。武松要他去请小相公来相见。弟久阔长

23送饭的走后不一刻,小相公果然来了。他一见武松,倒头就拜。武松一看,原来是那天站在管营身后的后生。武松料定这小相公必有事求自己,便叫他直说。

24施恩说他原在城外快活林开了座酒店,数月前被本营张团练带来一个绰号叫蒋门神的无故霸占去了,还把他痛打了一顿。施恩定要出这口怨气,无奈敌不过蒋门神,因此想请武松替他报仇。

25武松生来最恨这般横行霸道的人,他不等施恩说完,早已怒火冲天,让施恩带他找蒋门神去。施恩劝武松不要着急,先养好身体再说。

26武松见施恩怕他力气不足,就把施恩拉到牢城营外的天王堂来。他要把门前那块大青石墩举起来。

27武松把袖向上挽起,两手先把石墩摇了两下。只一举,那块五百多斤重的青石墩,已高高地举到头顶上。施恩和旁边围看的人们都惊呆了。

28武松把那石墩向上一扔,扔了一丈多高,又用手轻轻地接住,放回了原处,却面不改色。施恩更是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武松却又催施恩带他找蒋门神去。

29次日一早,施恩来对武松说,已探得蒋门神现在店里,今天即可行事。这时送饭的已把饭菜送来。施恩对武松说,因怕吃酒误事,所以今天没送酒来。武松听了哈哈大笑。

30武松对施恩说,若要打蒋门神,需依他一件事:到快活林去的路上,每过一个酒店就要吃三碗酒。施恩连连答应。

31早饭吃罢,武松和施恩离了安平寨,出了城,径向快活林大道走来。走不到三五百步,早望见一个酒店,武松便叫停下吃酒。家人把酒送上,武松一连喝了三碗。

32他们就这样走走歇歇,约莫已过了十几处酒店,武松已喝下三十来碗酒,却并不醉。走了一会,看见前面一片林子,施恩说那就是快活林了。

33武松虽不曾吃醉,却装作十分醉,东倒西歪地直向林子里走去。约莫走了三、五十步,便见一条壮实的大汉在大树荫下乘凉。武松想这人一定是蒋门神了。……https://t.cn/A6PX2OjS

【乡村振兴激活中原沃土】

初夏时节,穿行在中原大地乡间,四下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应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的时代大背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只要牢牢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沿着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探索实践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日前,在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提升粮食产能,让农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田间,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向记者介绍:“我们流转的2000多亩地,全部属于高标准粮田,由于地块好,种的又都是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收购价比起普通小麦都要高10%左右。”

近年来,河南省切实履行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提升粮食产能150斤,持续推进科技兴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率,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其中,2018年粮食产量达1330亿斤,创历史新高。

“今年小麦长势要好于往年。”在项城市丁集镇关庄村,项城农业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级农艺师王立华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农技员,我们一直在项城市推广小麦等农作物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让更多农民通过土地增收致富。”

调结构、转方式,让农民种地“种”出好日子、让各地抓农业“抓”出积极性,河南省探索推进“四优四化”,其中,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04万亩,优质花生种植2200万亩,优质草畜走出了一条秸秆换肉换奶、循环发展的路子,畜牧产值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宁陵酥梨等闻名全国。

优质农产品的充分供应,也培育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据统计,河南省2785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肉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五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众品、三全等品牌叫响全国,成为河南“农”字号的靓丽名片。

“我们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真正回应市场和百姓的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生态环境优势

一湖清水倒映着绵延的峰峦,不远处摆渡划桨的村民惊起了三两只水鸭,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岳寺村正处在湖的岸边。“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推动东岳寺村走‘文化+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信阳市首个美术写生基地。”泼陂河镇党委书记余效前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更具吸引力、农业才更具竞争力。”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介绍,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守住生态环保红线,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绘就村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近年来,信阳郝堂、孟州莫沟、陕州北营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元素,引入时尚气息,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同时,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原阳县、宁陵县等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开展“赏花游”、组织“采摘节”,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也已成为河南很多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实践。“我们落实乡镇工作‘三结合’与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衔接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新型市场主体’格局,加大农业投入,引入市场主体,乡村‘颜值’提高了,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钱包也鼓了起来。”尉氏县张市镇党委书记杨民强说。

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河南省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并紧盯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治行动”,积极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

同时,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全方位向农村渗透,农村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对农产品的供给从单一的粮食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农村电商等转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8年底,河南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万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带动从业人数34.3万。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加速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城乡正在加速融合。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农村改革新活力

行走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村中道路宽阔整洁,别墅建得错落有致,学校、医院、工厂、商业街、酒店应有尽有。“俺在村里的医院上班,俺媳妇在村里干些杂活,一个月加起来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真是好啊!”57岁的村民李玉星高兴地说,“村里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还多亏我们村有个好书记,有个好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健看头羊。李玉星口中的带头人正是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在基层,要当好农村带头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正在村里干果加工厂指导生产的李连成说,“一是有思路懂政策,会‘接天线’;二是私心少,经得起全村人看;三是能干会干,还得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仕营村,正在这里监督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的卧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新认为:“要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阵地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选优配强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在外人才,河南省积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其中,驻马店通过开展“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培育了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万余人。

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近年来,河南走出去的“民工潮”正在变成引回来的“创业潮”,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目前,全省返乡创业累计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有3875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干部,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近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接待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自从今年三月底,花石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办出来以后,周全喜真正甩开了膀子带着村民干了起来。“只有登记赋码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金融部门才认可,村里的集体资产才能到银行作抵押贷款,才真正能盘活农村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周全喜高兴地说。

如今的花石村依托独特的山水风景及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在周全喜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先后举办了“槐花节”“山地自行车比赛”等活动,村集体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花石村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介绍,目前,全市统筹做好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真正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前,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让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活跃也让农民从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新时代“三农”新局面正在打造,乡村振兴进行曲也将越奏越好。

【乡村振兴激活中原沃土】
初夏时节,穿行在中原大地乡间,四下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应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的时代大背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只要牢牢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沿着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探索实践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日前,在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提升粮食产能,让农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田间,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向记者介绍:“我们流转的2000多亩地,全部属于高标准粮田,由于地块好,种的又都是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收购价比起普通小麦都要高10%左右。”

近年来,河南省切实履行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提升粮食产能150斤,持续推进科技兴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率,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其中,2018年粮食产量达1330亿斤,创历史新高。

“今年小麦长势要好于往年。”在项城市丁集镇关庄村,项城农业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级农艺师王立华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农技员,我们一直在项城市推广小麦等农作物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让更多农民通过土地增收致富。”

调结构、转方式,让农民种地“种”出好日子、让各地抓农业“抓”出积极性,河南省探索推进“四优四化”,其中,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04万亩,优质花生种植2200万亩,优质草畜走出了一条秸秆换肉换奶、循环发展的路子,畜牧产值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宁陵酥梨等闻名全国。

优质农产品的充分供应,也培育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据统计,河南省2785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肉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五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众品、三全等品牌叫响全国,成为河南“农”字号的靓丽名片。

“我们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真正回应市场和百姓的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生态环境优势

一湖清水倒映着绵延的峰峦,不远处摆渡划桨的村民惊起了三两只水鸭,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岳寺村正处在湖的岸边。“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推动东岳寺村走‘文化+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信阳市首个美术写生基地。”泼陂河镇党委书记余效前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更具吸引力、农业才更具竞争力。”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介绍,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守住生态环保红线,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绘就村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近年来,信阳郝堂、孟州莫沟、陕州北营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元素,引入时尚气息,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同时,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原阳县、宁陵县等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开展“赏花游”、组织“采摘节”,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也已成为河南很多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实践。“我们落实乡镇工作‘三结合’与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衔接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新型市场主体’格局,加大农业投入,引入市场主体,乡村‘颜值’提高了,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钱包也鼓了起来。”尉氏县张市镇党委书记杨民强说。

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河南省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并紧盯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治行动”,积极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

同时,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全方位向农村渗透,农村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对农产品的供给从单一的粮食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农村电商等转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8年底,河南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万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带动从业人数34.3万。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加速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城乡正在加速融合。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农村改革新活力

行走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村中道路宽阔整洁,别墅建得错落有致,学校、医院、工厂、商业街、酒店应有尽有。“俺在村里的医院上班,俺媳妇在村里干些杂活,一个月加起来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真是好啊!”57岁的村民李玉星高兴地说,“村里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还多亏我们村有个好书记,有个好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健看头羊。李玉星口中的带头人正是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在基层,要当好农村带头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正在村里干果加工厂指导生产的李连成说,“一是有思路懂政策,会‘接天线’;二是私心少,经得起全村人看;三是能干会干,还得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仕营村,正在这里监督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的卧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新认为:“要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阵地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选优配强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在外人才,河南省积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其中,驻马店通过开展“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培育了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万余人。

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近年来,河南走出去的“民工潮”正在变成引回来的“创业潮”,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目前,全省返乡创业累计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有3875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干部,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近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接待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自从今年三月底,花石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办出来以后,周全喜真正甩开了膀子带着村民干了起来。“只有登记赋码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金融部门才认可,村里的集体资产才能到银行作抵押贷款,才真正能盘活农村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周全喜高兴地说。

如今的花石村依托独特的山水风景及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在周全喜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先后举办了“槐花节”“山地自行车比赛”等活动,村集体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花石村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介绍,目前,全市统筹做好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真正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前,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让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活跃也让农民从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新时代“三农”新局面正在打造,乡村振兴进行曲也将越奏越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braham Lincoln Gen. Lees invasion of the North written by himself— In eighteen
  • 《关于吸血鬼爱上兔仙牙医这件事》 1.严西出生在一个纯正皇室血统的家族里,他有这深邃的五官,高挺的鼻梁,还有那一双勾人至极的欧式大双。可惜他并不喜欢吸血,天天
  • 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在他的笔下爱情是没有缘由的,而且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当然这是在戏曲中。这张图中的人是李现,李现其实出道很多年了,在当初他刚刚进娱乐圈
  • #任嘉伦[超话]#万物更新,你依旧保持本心 千般磨砺,造就你珍贵品质 无与伦比任嘉伦,未来可期@任嘉伦Allen [桃花]#任嘉伦周生如故# [桃花]#任嘉伦
  • 待播剧古装101真是繁荣又内卷的古装市场 仙侠:《苍兰诀》《尘缘》《护心》《皓衣行》《月歌行》《镜双城》《花戎》《沉香如屑》《与君初相识》《玉骨遥》《星落凝成
  • “希望你闪闪发光的同时也要岁岁平安” “你是我扎起马尾的梦想,也是我低头许下的愿望”我最爱的阿战,生日快乐! 这5年来,你付出的努力一定远大于我们所知道
  • 16.再忙也要捕捉快乐呀17.热爱生活:18.一筐快乐19.在吃麦当劳20.喜燥无常懒且随意21.阳光是最好的滤镜22.记录近日天空23.肚子圆了24.晚霞温柔
  • 但主要问题不在于诊所缺一间让你安坐的诊室,而在于诊所缺少一群能让你看病练手的病人。[偷笑] #李子柒说时代给了我一阵风##李子柒能赢过资本吗# 作为一名“美食博
  • 市公安交警支队在联系板芙交警及时疏导交通的同时,指令机动大队铁骑前往南区出口接送学生前往考场。机动大队铁骑闻讯赶到南区出口时,得知考生车辆已经从南区下高速驶入1
  • 然则他们也不及掌握108般终极变化之道的一位大神仙,这个就是猴王的尊师菩提祖师了。原著中孙悟空与牛魔王佛变化量是明确的,都是72变。
  • 雪鸮瓷砖全新引进意大利了顶级生产设备,积极与世界的工艺设备厂商、原材料供应厂商和知名的设计公司、陶瓷研究所等进行广泛合作,依托企业雄厚的生产实力,深度整合 建陶
  • 三月底的某一天因为无聊随便找了个综艺的最新一期来看,因为当时是个谁都不认识是个只看中结果的路人,所以对所有与舞台无关的内容都兴致缺缺直接跳过,本来到了赞多这一组
  • 。。
  • !。
  • 我喜欢这一幅Jason Min的画作。等我的小可爱们~关于秋天的文案1、喜欢温温柔柔的秋天2、风已是秋天的味道了3、初秋天气晴,宜收集快乐4、秋季的每一天都值得
  • 2021年10月8日己丑日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玉镜图每日吉时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 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著,当
  • 这让我沉思,我看到了自己,看到时间的河流上,流淌着我们共渡的良宵,多日的时光都在那儿,还有那些未曾与你相识,为了与你相识的日子,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是多么的爱你,
  • 【金牛,天蝎,处女,巨蟹】他们看似很容易就冷战,但其实都是纸老虎,只要你愿意哄,他们就会理里,他们心里并不绝情,只是爱用绝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张爱玲曾写下:已经
  • ​​​心是法界全体,是佛正觉世界,是众生意识界,一切真妄,圣凡,依正,染净,因果,无所不含攝。识是粗糙意识心,微细是心意,最细心意是俱生来的根本无明,根本无明
  • 华图 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教材+真题【38】中公 22年国考公务员专项教材行测5本【29】中公 2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教材+真题【38】含历年真题!#INF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