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身边事#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

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来源:经济日报)

#聚焦保定# 【数字保定|第一届数字保定品质之城主题展会暨2022年保定第七届互联网大会即将召开】

推动数字保定建设,助力打造我市“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6月30日至7月1日,第一届数字保定品质之城主题展会暨2022年保定第七届互联网大会即将亮相于保定5G数字展厅。与打造“智慧保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来自全市范围内的通讯服务商、优秀互联网企业、科技先锋企业将在此次盛会上聚首,共同在我市数字城市建设跑道上,加“数”前行。
数字保定宏伟蓝图正在落地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市级党报之一,保定日报社目前已形成“一体研究、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并初步形成了具有新兴传播形态的“两报一刊一网三微一端一平台”的数字化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为数字保定建设筑根基、聚合力、赋动能。此次与莲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数投集团、保定移动公司共同筹办“第一届数字保定品质之城主题展会暨2022年保定第七届互联网大会”,将进一步激活数字产业化引擎动力,激发产业数字化创新活力,释放数据红利。
今年3月,我市召开数字保定推进大会以来,保定移动第一时间联合华为、腾讯、阿里等知名合作伙伴,充分发挥网络规模优势和属地化服务保障能力,对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规划、国企数字化转型、5G专网、社区治理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公安司法数字化、住建数字化、自然资源数字化、应急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智慧媒体、智慧环保的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为加快推进我市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思路、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同时,充分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自身技术优势,践行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战略定位。并依托OneCity能力底座,推进物联网、5G、大数据、AI 智能、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建设上的应用。2021年,保定移动共计参与市委、市政府3个信创项目建设,与各县区政府全部签署5G+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打造20余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支撑逾千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地区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本届展会上,中国移动智慧家庭业务展区将携智能电视、全光WIFI、智能摄像头、小度智能音箱等多款智家产品展示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的演进。
作为从事通信基站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通信服务商,保定铁塔在我市5G建设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2021年保定铁塔配合运营商开通5G站点近5000个,确保保定市区、各县城及乡镇的5G网络连续覆盖,经济、高效助力5G大规模商用,为“创新保定”“智造保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保定铁塔充分利用技术和站址优势,全力打造“保定市政府综合治理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具备森林草原防火监控、河湖监控、秸秆禁烧监控、国土资源监控等功能,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铁塔能源向社会提供多元化能源服务,其中,备电服务可为各行各业提供不间断、实时监控的电力保障服务,也可以向客户提供备电类全部或部分系统集成(含设备),包括运营平台监控服务、后期维护服务,以及能源设备设施维护、检修等服务。
数字保定新体验
用智慧赋能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管理更灵敏高效。展会现场,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将展示智慧交管的最新建设成果。其中,“智慧指挥”系统通过整合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做到交通警情自动发现、精准定位、警力自动关联,实现指挥调度“一体化”。“智能信控”系统在176个路口适用人工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有效缓解主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
本届展会上,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将推出智能化供电服务营业厅项目,该项目入选2022年第五届数字中国。与传统营业厅相比,该营业厅致力于打造智能型、市场型、体验型、线上线下一体化为特征的“三型一化”营业厅,用户在自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体验式互动感知新服务。
代表保定市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将带来“地上地下全空间城市管理解决方案”。2020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开发了保定智慧政务综合网格化平台、保定市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开展了品质生活之城建设遥感动态监测,为数字保定建设夯实底座。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将在现场展示依托物联网、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软件等相关技术打造的智慧杆产品体系和智慧管控软件平台,支持智慧照明、视频监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10余项主流数字化应用。
展会现场,保定银行将面对面为地方中小企业、重点项目、高新产业、社会民生等提供丰富金融服务。目前,已有包括金支点、共成长、乡村振兴三大系列22款普惠小微特色信贷产品,并推出乡村振兴信贷产品“金支点·惠农贷”,为农户送去资金保障。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易县城市大脑”也将亮相本届展会。该平台以城市运行指标体系牵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汇聚融通用;以城市治理痛点难点问题为抓手,打破部门间壁垒,实现业务协同;以技术和服务创新打造跨省通办,群众办事“掌上办、指尖办”;以旅游数字化实现私域客户流量共享、旅游资源整合和全渠道推介,助力县域数字化转型和品质提升。
高阳县编制发布的“河北·高阳纺织指数”运用大数据手段,通过采集、清洗、计算数据,助力高阳纺织产业智慧化、科学化发展,树立纺织产业市场价格“风向标”, 并使用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高阳纺织指数运行情况。
科技为数字生活添彩
此次展会将展示保定本土信息化企业的实力,数字保定建设成果,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为各行各业了解信息化前沿应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可供借鉴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样板。
在深圳园项目中,贾维斯CDE让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可高效直观对所有工程内容进行查看、分享、管理、协同。鹰眼系统实现第一时间远程查看施工进度、掌握施工细节并留存影像资料。
嘉旭福美,是一家集科技研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其研发的舆情分析平台、疫情防控平台、重点工作管理平台、数字人大平台等数字政务产品已上线运行,助力政府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精准化、资源配置合理化。
河北三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在展会现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及电子商务领域的数字化技术服务。同时,作为阿里巴巴1688诚信通授权渠道推广商,将提供1688诚信通会员、技术咨询、网店数字营销推广服务;1688、淘宝等托管服务,短视频、宣传片拍摄制作服务;网站建设、搜索引擎SEO优化推广服务。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河北迈拓港湾数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将面对政府、机关单位、企业、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及运维保障服务,为市级和县级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支撑。
数字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北京盈创高科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农业环保,业务涵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塑料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目前业务覆盖全国6个省近100个县(市、区)。
河北鑫牧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可快速帮助客户实现以管理思想为核心。其提交的印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河北省工信厅《2022年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培育项目名单》。
即将亮相本届展会的北京华奥建安物业自主开发的智慧物业系统,目前在全国推广使用服务面积约140万平方米,系统集成IOT传感器,物业、业主等端口的移动小程序让智慧物业进驻老旧小区成为了可能。
爱好智能汽车的市民也可在本次展会上有所收获,保定亚太携手华为汽车展出系列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提供城市通勤场景中的新可能。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1914年绘制的本土地图,距离只有近百年,老城区的格局还是有很大的保留和修缮。这是1890年绘制的本土地图,它的风格和前面的相比有了一些变化。
  • ❤️【正规抵押车】全国抵押车届孤品,【抵押车出售】准22年别克GL8 ES 653T,【抵押车交易】2.0T➕48V轻混系统,【抵押车买卖】全LED大灯,全液晶
  • 投票才是最实在的,不如加入我们一起来为甜心爆肝吧!大家都辛苦了,只剩最后两周,花路近在眼前,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叭!
  • 我还遇到了梦中情狗阿柴 它叫蛋挞 性格真的巨好 呆呆的有点胆小 不合群不闹腾 不主动亲热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冷 实际上是任人摆布的怂包 被我强行抱了两次之后开始
  • NARS 裸光提亮控油散粉 ⚠️5⃣️折 现货 26010g# 比蜜粉饼还要多3G ‼️ 不含香精 也不会堵塞毛孔 让妆感更加自然 清透 持久定妆控油 隐形毛孔
  • 【长阳龙舟坪镇:“三张清单”推动项目快速落地】6月11日,长阳龙舟坪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自然规划所等单位负责人,到板桥铺社区就欧式农庄招商引资项目召开座谈会
  • 只是,我的少年们啊,我的精神支柱,请教教我,如果想念了,难过了,又该怎么办呢黄晓明,太难过了[泪]!6月15日,知名演员黄晓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姥姥的
  • 我们知道:单独的十二地支,本身就是一套完美的时间、方位坐标系;同理,十天干也是。(王权所在,必须是天地之中心,比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个星座的核心,是
  • 26日之前卫辉市的水位只是在每天缓慢上涨,大部分的市民都在等待政府救援和物资补给,26日早上一觉醒来,水位一夜间上涨了有近半米。几个城市在面对这次特大暴雨、特大
  • nononono…瑞士活细胞科技是目前使用下来对皮肤改善最显著的护肤品,这也是雪露紫为什么有那么多忠粉三年来会不停回购的原因!增加一个新品一方面是俩个品牌单品功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
  • 人说他是个暖男,但性格中又有倔强的一面,而且最扛事情,肖战是一个特别纯净的人,所以他的眼睛很干净,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他的成长轨迹,以及性格养成逻辑,人生的转折与
  • 一些朋友认为配置保险都要配置最高的保额其实对于医疗险选择却不一定完全正确医疗险还是主要解决医院医疗费用的报销保额是报销的最高限额但是实际报销多少还是有很多具体条
  • [泪]结局基本团灭……也许这就是悲剧的美学吧(「道●感情缘」‮家道‬‎讲‮缘究‬‎法‮能,‬‎够‮为成‬‎情侣的人自然便是有‮人缘‬‎。简‮来单‬说就‮为是‬了
  • 由于这个道理啊,应该明白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无论情识或者是器界的,皆属缘起性空,并非实有,就是说由于这个原因呢,不管是有生命的也好,或者是物体、物件也好,无生命
  • #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偶尔我们就像黄昏和黎明,在某些时刻是如此相似,但中间却隔了一整个黑夜我拿青春赌明天,输了,因为赌狗必输对挑食的人包容一些吧,除
  • #非正常人的花花世界[超话]# 小张真的太可爱了,刚才去做核酸的时候,对面走过来一个裙子稍微有点短的小姐姐,他瞬间把头转了过去,我笑死了,问:你把头转过去干嘛,
  • 我爱美图秀秀的抠图功能,能把我乱七八糟的床和写字台都抠掉而且第一张第二张看起来还挺有学问的亚子 第三张就是二十几岁在装嫩 第四张肩膀太奇怪了 实际上我只是在撑着
  • ” 海藻生气了:“我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一辈子没有房子住,只要我姐说要,我都会给的……搞清楚,你现在搂的这个女人的命都是海萍给的。” 在这里,海藻很明显的暴露出了
  • #梦华录# 今天一天梦华录播放量过亿了,而且群里有菲迷说所有剧的剧均播放量都是总播放量除以非会员集数,那梦华录非会员只更新了3集,总播放量是2.8亿,所以平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