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陕西留坝县:创新务工组织模式 实现“赈”的最大效能】

陕西留坝县:创新务工组织模式 实现“赈”的最大效能

近年来,陕西省留坝县以村级合作社为依托,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等以工代赈政策要求,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促进了群众务工增收、提升了群众劳动技能,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依靠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赈”的效能最大化。2021年,全县实施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41个,总投资7081万元,其中各类财政涉农整合资金4571万元,带动就业1122人次,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787万元,占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比例达到17.2%。

科学设置组织架构,明确以工代赈工作“谁来干”

“十三五”以来,留坝县持续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建立“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全面承担产业发展、扶志扶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管护、公共服务等任务,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精心设计组织构架,突出“公”的属性。合作社按照“支村社合一”构架依法注册成立,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简称“股份社”)、公益性专业服务队和互助资金协会三部分构成。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同时兼任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村监委会主任担任监事长。全体村民为社员,人人享有股份收益。合作社干部通过对接市场、组织生产、兴办公益事业,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成长为懂经济、善经营的“能人”。

二是科学设定运营模式,突出“民”的特征。合作社理事会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整合资源、运营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负责承接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涉农整合资金等项目;公益性专业服务队负责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项目实施和群众务工组织;互助资金协会负责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和群众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合理制定管理规范,突出“严”的约束。严格执行“村财镇管”制度,合作社所有资本金及收入全部由镇(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严格规范干部行为,村干部不得领办经营性专业生产队,不允许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以参与劳动或以租用大型工程机械、农具等方式在服务队领取报酬。合作社实施的政府投资类项目必须通过公平竞争,以项目外包形式交给专业服务队组织实施。

细化完善政策制度,明确以工代赈工作“怎么干”

按照国家《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要求,在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留坝县深刻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支持合作社优先承接项目、大力发展产业,确保合作社有项目、有资金,当地群众有活干、有收入,并且让各类资金项目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一是谋项目,推行项目代建制。出台《关于在扶贫互助合作社试点村推行项目代理建设制度的实施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关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出工的,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的规定,将30万元以下、工程技术简单的建设、生产类项目,以委托代建方式交由合作社组织实施,要求本村务工群众原则上不得少于单个项目用工总量的80%,其中建档立卡脱贫群众不得少于20%。同时要求县级各项目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给合作社的代建项目额度必须达到部门本年度涉农项目资金的30%以上,农业生产类项目达到50%以上。

二是注资金,解决发展“缺钱”难题。给每个合作社注入30万元原始资本金,成立村互助资金协会,作为村合作社的集体会员。协会重点解决群众发展生产缺乏资金问题,农户通过信誉担保,单次可申请不超过1万元借款,并鼓励农户入股。县级层面每年向各合作社安排30万元贷款额度,政府贴息5%,作为合作社经济活动流动资金,用于项目承揽和产业发展。

三是重运营,建立利益长效机制。作为各类农业产业项目、产业扶持资金的承接主体,合作社可利用相关资金建设产业发展基地,并购置相关生产设施设备。目前,全县已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产业基地170余个,厂房、设施、设备等成为合作社集体资产。同时,合作社产业基地采取自主经营、招商引资、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运营,最大限度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强化利益联结共享,确保以工代赈工作“干得好”

从2016年8个村抓点示范,到2017年全县75个村推广普及,合作社成为村党支部领导下集“生产、管理、服务、公益”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新形势下,留坝县以合作社为载体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效解决了组织群众没手段、公益事业没人干、基础设施没人管等问题,取得了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加强等多重效益。

一是群众增收渠道全面拓宽。各村结合实际,发挥合作社集体属性和帮扶特征,为群众开拓了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提供了发展产业、入社务工、产业托管、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多种增收渠道。在代建制项目实施工程中,尽可能组织更多当地劳动力参与务工,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劳动技能培训,劳务报酬发放占总投资的比例总体达到18%以上。项目建成后,通过合理开发管护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就业。制定《留坝县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收益分配办法》,合作社收益按政府15%、村集体15%、村民70%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提取公益金、公积金、留足再生产资金后,拿出一部分向村民分配,提取比例、分配多少、分配形式由合作社社员大会商议决定。2021年,全县75个村合作社共实现分红190余万元。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持续壮大。由于合作社具备市场主体身份,可全方位参与各类经济活动。通过实施代建制项目、引领发展特色产业、运营产业基地收取管理费,组织群众完成龙头企业订单、对接市场主体收取服务费,管理生产设施设备和厂房等资产收取服务费等方式,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空壳村”全面消除,为村党支部(合作社)组织群众、管理村务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2021年,全县7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益911万元,其中,通过项目代建获得收入330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管理不断加强。近几年,通过实施水、路、环境整治等各类代建制项目,全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围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谁来管、如何管等问题,留坝县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建立“国投、村管、民用”的管护制度。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由75个村级合作社的225个公益性卫生管护队、自来水管护队、道路管护队负责日常管护。90%以上的管护岗位面向脱贫户设置,管护经费采取“村合作社提取公益金为主,群众议事收一点”的方式解决,大宗修建资金则由县财政统筹支持,实现了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管护有人干、有钱办、长效管。

止痒的十种方法

前言:骚痒的症状大多发生于现在所说的过敏,也就是皮肤的瘙痒,关乎于过敏体质或者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文所述的止痒方法可供参考。

一、表散风寒止痒法:

肺气不足,风寒客于肌肤,卫阳被遏,与营热相搏,不得外泄,邪中于经,身痒而发风团疹。《证治准绳》曰:“汗出当风”。风结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㾦疹。寒主收引,皮毛致密,邪气外达,身痒搔之随起风团疹块,并有恶寒,无汗,发热,舌苔白,脉浮紧,而形成荨麻疹,每遇冷风而加重。

治以发散风寒,解表透疹。

方用麻黄汤加减。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宣肺开腠、发汗散寒。加荆芥、防风驱风外出,浮萍草、白藓皮、地肤子、蝉蜕散风透疹止痒,使邪随汗解。

二、疏散风热止痒法:

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客于皮毛腠理之间,郁久化热,风热相搏,身热发痒,出现红色粟粒状丘疹,多发在四肢外侧背部,春夏为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阳有余,病皮痹瘾疹”。每晚瘙痒不休,影响睡眠,搔破血迹结痂,落痂复起,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以疏风清热、透疹止痒。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防风、荆芥、薄荷发汗解表,使风热从汗而解;栀子、黄芩清三焦肺胃之火;蝉蜕、地肤子、牛蒡子疏风解肌透表疹;连翘、当归、赤芍利血活血,解血中毒;大黄、芒硝通里泄热,使风热毒邪表里分消而解。

三、搜风化湿止痒法:

风、湿、热合邪,湿热郁蒸,旁走四肢,手足关节胀痒,起红硬块疹,搔破流血水,结痂破裂,渗出液汁,浸淫成片,蔓延全身多处而成湿疹,舌红苔腻微黄,脉数。《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由凉湿折于肌中之热极,热结成赤疹也”。

治以清热祛风化湿。

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

防风、荆芥、羌活宣透关节之风湿;升麻、葛根升清气上行,散肌肉风湿;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苦参、黄芩、黄柏燥湿清热;猪苓、泽泻、白藓皮、茵陈利小便而渗湿;当归活血补血;党参、甘草补养正气,使侵淫湿疹之邪,上下分清。

四、升清降浊止痒法:

清升浊降,乃是生理常态。因体表阳盛,蒸腾汗出,复感风邪,阻遏气机,清浊失调,表里阻塞,络脉阻滞,外邪不透,清阳不升,而发瘾疹。《伤寒序例》曰:“风气相搏、必发瘾疹。”风邪内不得泄,结于肠胃,阴浊不降,大便干燥,胸中烦热,身热瘙痒,搔之起红色风团疹块,垒成条,热起冷伏,舌红苔燥,脉数。

治以升清降浊,斡旋气机。

方用升降散加味。

蝉蜕、僵蚕升阳中之清气;大黄、姜黄降阴中之浊阴,加荆芥、防风、地肤子宣散疏风透疹。

内外通和,杂气风毒得泄,湿疹自消。

五、益气活血止痒法:

因脾虚肝郁,肺气不足,常自汗出,风邪乘虚结于皮毛腠理之间,外不宣透,内不得泄,身痒搔而起风块疹。多发于胸背,上午为重,舌淡苔薄白,脉虚。《诸病源候论》曰:“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㾦㿔”。

治用益气固卫。

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解肌调和营卫;黄芪、党参、益气固卫;防风、荆芥、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止痒。

六、滋阴润澡止痒法:

阴虚风燥,营血不足,外感风邪,或热燥化风,风热相搏,结于肌肤,午后发热,肢节烦痛,口燥咽干,渴不欲饮,身痒或呈现㾦蕾风,或无疹身痒,入暮为甚。舌红少苔,脉细数。巢元方说:“夫人虚,风邪客于营卫,溢于皮肤之间,与虚热并,故游奕遍体,状若虫行也。”

治以滋阴润燥,凉血和营。

方用当归饮汤加减。

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生地、何首乌滋阴润燥;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和营。有疹加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使阴血旺盛,瘙痒自除。

七、温通经脉止痒法:

肾阳虚气化无力,脾阳虚运化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客于肌肤,阻滞脉络,外不透达,内不宣畅。身微痒起白色大块风团疹,遇冷则甚,四肢不温,舌淡嫩,脉细数。形成寒湿㾦㿔风。即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水肿性荨麻疹。巢元方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痒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则痒痛”。

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细辛温经通脉,散表里之邪;当归、白芍补血养营;甘草、大枣甘温益脾气;荆芥、防风驱血中之风;白蔻温脾燥湿;苍术燥湿健脾;苡米、通草利血中之湿。

脉络通畅,气血充盛,风寒湿邪得除,痒疹消失。

八、清热解毒止痒法:

因蚊、蚤、蜘蛛、毒虫等叮咬皮肤,毒邪内侵。《外科正宗》曰:“恶虫乃禀阴阳毒种而生,见之者,勿触其恶……凡有所伤,各寻类而推治”。虫叮咬释毒,侵结于皮络,郁久发热,搔之起红润硬块疹,愈搔愈多,遍及全身,发热汗出更重,痛痒交加,舌红脉数。

此属毒热结于皮络,治以清热解毒法。

方以升麻解毒汤加减。

升麻、防风、羌活、牛蒡子宣散解毒,透痒止痒;大黄、黄芩泄热解毒,使热毒上下分消而解。

九、搜风除湿解毒止痒法:

巢元方说:“湿癣者,亦有匡廓,如出行侵淫。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其里亦有虫”。因血热湿盛,复感风邪,风与湿相合结于阳络,郁久风胜,则化为虫,发生对称性痒疹,如两肘、腋、腘窝等处。痛痒之急,搔之流水,浸淫成片,逐渐扩大面积,而成湿癣,舌红苔腻,脉数。

治以清热除湿,搜风解毒。

方用湿癣解毒饮。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蝉蜕搜风通络,以解风毒;黄柏、黄芩、银花、连翘泄热以清热毒;白藓皮、海桐皮、苦参、苍术、土茯苓、蛇床子、萆薢通络燥湿杀虫以解湿毒。

久服湿癣自愈。

十、搜风解毒活血止痒法:

风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化毒为虫,皮肤作痒,发生块疹成片,硬如牛领名曰牛皮癣。厚而干枯,色白而痒,搔起白屑,逐渐蔓延全身,舌红而干,脉洪数。乃风热血燥,不能充养肌肤所致之干癣证。《诸病源候论》曰:“干癣但有匡廓,皮肤索痒……毒气多湿气少,则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其中亦生虫”。

治以搜风清热解毒活血。

方用宣风换肌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搜经络之风,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泄肺胃之热邪;丹皮、当归、川芍、桃仁、红花凉血活血以散风(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生地、首乌滋阴养血,润肌肤以除疡,白藓皮、蝉蜕、乌蛇善治各种癣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我很漂亮》这个专场里,漆漆更多的是想传达倾听自我,尊重自我,欣赏自我的观念。11月11日 12日晚 无名喜剧空间女性脱口秀专场演出 0男0油的脱口秀专场主咖
  • (命中土气太旺,土旺则痴,所以在外人看起来比较憨厚,不太聪明的样子)​3.开门临宫,上乘值符,在工作事业当中勤勤恳恳,是个领导。我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加油 明宝
  • Alun Surabaya,Balai Pemuda Surabaya泗水的游客中心很冷清#印尼旅行#人往低处走的扶贫式消费更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为高收
  • 當年的音樂界比較簡樸,歌手數目也較少,當紅的都是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主題目。……“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 (1978年)當年還未有紅館,頒獎禮是在酒店舉行。
  • #10月爱听曲 最爱thank you ,温暖又盛大的青春be感,不愧是日本人写的曲子,很日系,编曲吉他+鼓点很绝,有点子摇滚,已经循环到11️ No cele
  • 我安然地在她的光芒下,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或许平常,但依然,足够温暖,足够难忘。有些遗憾,实在不能称之为遗憾,因为那是温暖奇迹和故事开始的地方。
  • 稻盛和夫: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自己爱自己,强过很多人爱你,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安全感,能给你安全感的,只有自己。张德芬说:“真正的爱,是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自己先
  • 林志颖对郭德纲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郭德纲对林志颖说:“你再不老我就疯了” 【开心一笑】[偷笑][偷笑]这段话太励志啦,“这年头,苹果手机,名牌服装,全
  • 汉字来源于大自然,遵循天地规律,执掌阴阳变化,合乎人文情理,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是大自然的巧工之作。#八卦#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
  • 老姐喜欢的鱼皮花生被俺假装吃掉这个丑柑噢比我手还大丑乖丑乖怪好吃的对面的居民家有两只鸟猎手,目标是阳台上的腊肉哈哈哈哈,我们在阳台上远程观望了十多分钟,终于2号
  • >>上爱优牙小呈序 免菲预箹正畸医生>>你可以筛选比如:讲师,主任医生, 公立任职等含金量高的头衔,找到资历好的医师>>也可
  • 从直觉上讲,这是有意义的:我们有意识地经历的事情对于形成“生活”记忆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记忆在时间上将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联系起来。作者解释说,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感知
  • 而一些附近村庄的椒农,一方面他们村没人收购,或者即便有,价格却给得很低,据说最高价才给4.5元每斤。花椒行情,正在内耗着椒农的精神世界 很多年前,村里每家每户栽
  • -一个完全不懂拒绝的人也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尊重-成熟是能清醒迎接任何人的亲近也能从容面对任何人的疏远-高傲的独处冒犯了大众的喜乐但其实你只是没有人可以说-人各有千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 我们一定要成为玫瑰吗?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太开心]emmm,从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始[66
  •   2.对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以及重点疫情地区(根据研判动态调整)旅居史的入晋返晋人员赋红码,“第一落点”管控,点对点接返,实施“14+7”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根据在西藏姜塘无人区的记录,这片区域也算是我国的又一无人居住的地区,来这条湖有一条国道219到达,所以说很多经过这段公路的旅客也能领略到阿里地区的壮丽河山,特别
  • 至于替fx洗的:谁没有个前任、冰冰就是被恋情毁的(我耳朵都快听起茧了)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根本就和我们说的点有区别好吧?觉得我把他高看了那我就坐等打脸好吧,反正目前
  • 因为她自己就是,时时记得内蒙老家,甚至后来大饥荒的时候,一家人吃不饱,为了减少吃饭的人,也为了最小的我三姨能不受罪,她凭着一点点记忆给内蒙写了信,那时候负责任的
  • 影片《倒数时刻》设定在1990年,年轻、雄心勃勃的音乐剧作曲家Jon在纽约一边当服务员一边写音乐剧,他希望能借助这部作品平步青云,开启戏剧事业。1996年,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