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铭最新判断!沪指上半年预计可摸到3300点 全年看科技】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风格切换比较剧烈,前期主要是科技股,最近又有点走向周期股。

所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个争论,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上,市场未来的走向究竟是周期和科技的风格切换,还是科技股的强者恒强?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用一首小诗开始今天的分享。

政策有期希、股市强继续;全年看科技,周期暂接力。

白酒莫惦记,消费贴科技;股市何如意?风险偏好起!

这首诗基本上概括了我们对今年A股股市走势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一层一层地把观点进行展开。

01 政策有期希 股市强继续

最近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说一季度经济情况明明不好,为什么股市还涨?

我们看到大盘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从3000点暴跌到2714点,2714点之后并没有再跌,而是开始反转反弹。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用一个简单的DDM模型给大家推导一下,实际上疫情对A股的影响到底有多少?

一季度经济下滑但反续如果能够恢复正常,则对股市的影响,最多只有0.8个百分点。

疫情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最多不超过0.8%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假设中国GDP永续增长率是6%,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们使用大家惯用的贴现率8.74%,即以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的一个贴现率来计算,把所有的数据代进去,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情形之一,假设第1年即2020年,中国经济受疫情的影响下滑了30%,但是第2年即2021年和之后的年份,整个经济全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由此对整个A股市场的价值贴现回来,会影响多少?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计算结果,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的话,中国股票市场的价值下跌只有0.76%。

这个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吓一跳,2020年如果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率下滑30%,股市价值顶多也就下跌0.76%。

看到这个结论,我相信很多人会后悔。2月3日春节后开盘第一天在2714点位为什么要去卖股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行为。但这个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因为常人都无法摆脱这样一种错误的心理,对当前的损失给予了过高的权重,而对于长期的收益视而不见。

刚刚我们讲的假设其实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假设中国2020年全年经济下滑30%,但是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疫情最主要的影响也就在1-2季度,对下半年经济情况应该是没太大影响。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假设——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彻底崩塌,之后几个季度经济完全恢复。

我们把中国经济未来的现金流,往后挪一个季度,从2、3、4季度开始,每个季度的经济水平还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

还是用DDM模型来计算,我们看到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下滑幅度是多少?0.64%。其实这也只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实际情况我们相信还不至于这么差。

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大盘受疫情的影响,顶多也就是0.8%以内。

以上证指数3000点来计算的话,0.8个百分点的降幅,也就是24个点左右。但是春节后第一天上证指数开盘就降到了2714点,明显是超跌的。

所以我们看到春节后国内疫情给股市带来的影响,低开+反弹。

低开,疫情爆发,休市期间中概股的下跌,加剧了恐慌情绪的蔓延;反弹,政策宽松,大家对国内疫情的预期基本上是在一季度,由此价值修复。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一季度经济下滑,已经被市场投资者普遍预期。我们也看到很多经济学家说,一季度情况很不好,甚至增长率可能是负的。

没关系,只要他们把这个东西讲出来的时候,大家普遍预期到,这些预期已经在股市里面反映掉了。

关注后市,我们看到了什么?强刺激政策。在现在经济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刺激政策产生了一个普遍的期希。

最主要是货币政策,大家预期全球新一轮的货币放水即将开启,美国的降息幅度在75-100个bp左右。然后是欧日QE的加码,中国定向降准100个bp,存款准备金下调25个bp等等。

其次是财政政策,大家普遍认为中国财政赤字率或许会达到3.5%左右,专项债助力地方基建上项目等等。

最后是产业政策,“老基建复苏、新基建加力”。最近一段时间,基建很火,但基建本身里面是分了老基建和新基建。这两个方面我们其实都非常看好,老基建托底复苏,新基建推动经济转型。但是老基建占的比重会更大,因而边际增长比较小,新基建原来占比小,现在边际增量开始加快。

在时间上,我们认为股票市场首先表现的是老基建,然后表现的是新基建,两者是一个相得益彰的过程。

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加码,我们看到二季度开始,有望开启深V反转。而由于强烈的政策期希,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还是会相对走强,也就是“股市强继续”。

以上我们所讲的观点,有一个关键的假设,疫情只影响1-2季度的经济,之后的经济完全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长期现金流保持不变。

当然,这个假设能否成立,有待于在2季度和3季度的观察。最近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加上原油价格暴跌导致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荡,由此使这个问题开始变得朴朔迷离,影响预期的风险评价。

02 全年看科技 周期暂接力

那么今年整个A股市场的风格是怎样?

我们去年10月在珠海策略会上就强调了2020年,主要看科技股。

为什么看科技股?几个原因:

1、2020年处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周期。

2018年,A股市场的整个风险偏好,从高到低,逐级下行。整个市场的表现也是下行的。2019年什么情况?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处在一个极低的位置,投资者喜欢的是有业绩、风险极低的股票,去年的几个消费龙头,美的、格力、海尔和茅台,表现抢眼。2020年,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投资者喜欢成长性好的股票,比如科技股。

2、先看一线科技股,再看二线科技股。

当然科技股里面也不是所有科技股一起涨起来的。

假设我们把科技行业的六大子行业拿出来,按照风险度从低到高的排序,结果是电子、通信、新能源、计算机、传媒和军工,由于市场的风险偏好是从低往高走的,因此股票市场上科技股板块,也是按照风险底从低到高走的,之前我们看到的科技股行情,重点是在电子和通信,其次是新能源、计算机和传媒,而军工股表现较少。

军工股里面,有一些股票已经有一些表现,但是大部分军工还没有起来。而且军工里面有表现的股票,其实主要也是跟着电子和通信走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风险偏好的逐级抬升,科技股也不是一把所有股票普涨,而是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一格一格往上走的。下个阶段,我们认为科技股的重点将从电子和通信,逐步转移到计算机和传媒互联网等。

如果我们把科技股分为一线科技股和二线科技股,那么从春节到现在,整个A股市场表现比较抢眼的是一线科技股。背后原因,一个是因为它们的风险度相对不是最高,符合当下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需求。其次是资金交易层面的推动,大量的资金通过科技ETF的发行进入一线科技股。

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要重点开始寻找二线科技股的表现机会。

3、科技股短暂让位周期股。

但是近期我们看到了一些周期股的表现,市场正在处于一个风格切换的过程——科技股让位周期股。

周期风格里面,核心的两个字是“基建”。但基建可以分为老基建和新基建,在市场当中,先表现的是老基建,后表现的是新基建。

老基建的体量比较大,对指数的推动作用更强,但上涨的幅度不会超过新基建。总体而言,老基建是体量大,再做增量,而新基建是体量小,然后做增量。国家要稳增长,首先要从老基建开始,其次是新基建,对于这两块,我们都是要重点去看的。

关于基建的问题,我们再强调一点:要扭转一季度经济颓势,基建刺激势在必行。

但基建的落脚点在哪里?是往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而不是去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因为我们本轮基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首先看到市场将呈现一段时间的周期风格,周期风格结束以后,市场的风格仍将切换成科技股的行情。

因为基建政策刺激的使命完成之后,风险偏好上升,仍将是市场风格走向的主因。

所以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题目,究竟是风格切换,还是强者恒强?目前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给出的答案是“风格切换”。

当政策预期被市场普遍消化掉之后,市场的风格,仍将慢慢切换为科技股路线。

在科技股和周期股之间的两次切换,可能是我们今年年内能够预见的一个大趋势。

03 白酒莫惦记 消费贴科技

讲完科技和周期之后,我们还是要来说一说消费。2019年是消费大年,但2020年不是。

我们对消费的看法,大概这么几条。

1、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市场风格从消费转向科技。2020年的消费股表现不会像2019年表现那么抢眼,当然在大盘指数往上走的情况下,消费类的资产也会有收益,但是相对来说,看好程度不如科技也不如周期。

2019年的核心资产是消费龙头,2020年的核心资产应该是科技龙头,这是我们对所谓的核心资产的一个基本看法。

在2019年大家都大谈核心资产的概念,我要说的是,在实体经济可以有核心资产,但是在股票市场上核心资产是没有的,股票市场是人心的反映,因此股票市场上的所谓核心资产是随着人心的漂移而不断切换的。

2、2020年,消费股的看点,一定在和科技相结合的领域。当消费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看到几个方向:

营销变革:借助电商直播,企业优化场景端和营销端。短视频、电商直播,这类是我们重点看好的商业模式。效率提升:科技通过数据化、精准化,提升企业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而风险度很低的传统消费,比如白酒,我们认为2020年相对来说表现可能不会那么出色。

04 股市何如意 风险偏好起

最后一个问题,今年整个A股市场的走势将会怎样?虽然这几日大盘指数盘整,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

去年10月份,我在珠海会议上讲过几个观点:

1、2020年我们整体上看好科技股。

2、对指数的判断,2020上半年上证指数的运行区间应该在3000-3300点之间,上半年预计可以摸到3300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科技板块的走势已经起来了。创业板、科创板的表现,会比主板的表现更好,看好创业50的优质科技股,看好科创板ETF,看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领域的股票表现。

从医药板块来看,风险偏好上升,也会带动科技医药,强过传统医药。

当然受全球疫情和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升,因此短期之内股市会有些压力。

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现在对医药股都普遍比较看好,但是我们认为即便是医药股,也要提前选择。

和科技相关的,处于产业升级阶段的高端医疗设备、CRO产业链、疫苗研发、手术耗材等等,我们仍然看好。

然后是金融板块。大金融板块和大科技板块一样也有风险排序。券商股是最高的,其次是保险股,风险底比较低的是银行股。

当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之后,整个市场对金融板块的重点应该是在券商股。市场交易量大了券商业绩肯定会好,但是今年券商股的涨幅会比它的EPS涨幅还要大,这一部分额外的涨幅来自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

同时,低利率背景加上房地产投资又受到限制,大量的资金可能会流向权益类市场。现在大家普遍处于一个重新进行资产配置的核心阶段。

国家战略也在力推中国航母级证券公司,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头部券商的集中度会逐步提高。

最后,谈一谈我们的大势研判。

我们依然维持2019年10月份以来,对2020年上半年的走势判断。

我们认为大盘指数仍然会运行在3000-3300点之间。2019年底的时候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指数不会出现3000之下的点位,但是由于受疫情的反复影响,还是出现了一段时间3000之下的点位。

而从现在开始,我们认为大盘应该是逐步站稳3000点,然后走向3300点的过程。这是一个简单干练的过程还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由于全球疫情的反展以及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可能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关于资产配置,新兴优于传统、权益优于固收,中国优于海外,现在是配置中国资产的很好的时间。

关于主题策划,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主题性投资机会将会迭出。优选医疗信息化、5级、散热主线、第三方检测、绿色能源革 命等一系列的新兴的一些主题。

最后总结一下,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市场风格切不切换?我们的答案是切换。从科技切换为周期。但是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周期仍将切换为科技,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强者恒强。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8%,随后涨幅扩大至1.2%。

  相关报道>>>

  最新解读!20多家公募公司把脉A股:“中长期绝佳买点”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重挫,沪指一天重回2700点。

  朋友圈传播很广的一条段子:大家不要太难过,如果病情控制得住,钱还能涨回来;如果病情控制不住,要钱也没用。

  在A股3000点“恐高”的投资者,目前不少股票9折开卖,现在该不该出手呢?

  虽然A股一天内重回2700点,但多家机构人士集体“看多”A股,认为当前股市调整主要是情绪面宣泄,从市场流动性、整体估值、外资流向等因素看,股市大幅调整则是中长期绝佳买点。

  从板块投资机会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餐饮、电影、旅游等行业形成利空,但对医药、科技、消费等板块形成利好,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沪指重回2700点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避险情绪集中释放,A股市场大幅低开,沪指开盘跌幅超8%,在随后银行、医药等板块带动下,盘中跌幅有所收窄。

  截至今天收盘,沪指狂泻230点,以2746.61点报收,跌幅7.72%。沪深300跌幅7.88%,创业板指跌幅6.85%。中信30个一级行业满盘尽墨,电子、综合金融、机械、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医药、银行等板块盘中跌幅收敛,相对大盘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流感、生物科技和医疗保健等概念股更是逆市大涨。

  不过,虽然A股开门遭受重挫,但市场的亮点也不少:

  一是今天A股大跌,“聪明资金”则趁机抄底,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入181.91亿元。

  二是政策呵护有加,助力A股共克时艰。继证监会暂停融券卖空之后,中国央行果断出手,向市场注入1.2万亿元流动性,并下调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以进一步降低市场资金成本。央行还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市场流动性情况,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

  第三,多家公募基金集体“看多”A股,认为当前调整是中长期绝佳买点。

  博时基金:

  短期波动之后将重拾企稳反弹趋势

  对于首日暴跌,博时基金表示,目前市场的共识已经形成,新冠疫情对交易节奏的影响是确定的,开盘后权益市场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剧烈震荡。但疫情虽然会对短期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却很难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

  在政府的调控和全国人民努力下,疫情会及时得到控制,经济在短期波动之后也会再度重拾企稳反弹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催生和推动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发展,为价值投资者带来全新的机会。

  博时基金认为,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资产配置策略是明确的:基于从衰退到弱复苏的宏观场景的判断,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中基于盈利增长而不是估值提升的成长和金融优于消费和周期。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资产配置何去何从,关键是要判断这种冲击对前述宏观场景的破坏程度如何。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冲击主要在四个方面: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与政策。

  第一,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我们判断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拖累1.5~2个点,对全面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GDP的下行对风险资产的冲击是明确的,但下行空间也是有边界的,这是资本市场的支撑线。时间放长一些,我们会看到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这一次的疫情,经济本身都处在短期上升阶段,疫情虽然会对短期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很难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

  第二,对通货膨胀的冲击。2020年初市场对通胀的担心除了猪肉外,还有对非食品价格上涨一级PPI对CPI的冲击,目前看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因此,经济断不会陷入滞胀状态。不仅如此,通胀的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放松打开了空间。

  第三,对流动性的冲击。央行明确金融市场开市后,人民银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因此货币政策会马上反应,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流动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基于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国债收益率短期下行是大概率的事情,疫情冲击结束后,收益率将会重新上行。

  第四,政策冲击。政府目前的政策是全力稳疫情,稳定社会和经济,稳预期。未来的政策将会以保增长为主要目标。在对内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会加快,非常时期,海内外都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信任和决心是开放的基石。

  总体来看,虽然短期疫情对国内经济及部分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中长期仍然看好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尤其在科技,消费,医药等领域将会有长期持续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

  长期看好A股、港股投资机会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对市场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面因素。从历史周期来看,疫情冲击不会对整体宏观增长和企业盈利方向造成根本性影响,而这才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必恐慌。

  如果把这次的新型肺炎疫情分为三个阶段,则从2019年12月武汉爆发疫情到2020年1月中旬是第一个阶段,市场对疫情认知不足、反应温和,恒生指数反弹至近期新高29056点。随着1月19日周末爆出新增感染病例,市场开始快速下跌并进入第二阶段,至1月31日恒生指数跌到26312点,从17日近期高点累计下跌9.4%。1月30日夜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措辞比市场预期温和。参考非典疫情和巴西寨卡病毒疫情的情况,在当前位置我们对股指的表现并不悲观,港股市场已完成了大部分跌幅,未来一段时间有望逐步过渡到第三阶段,期间市场将筑底反弹。

  新春伊始,与2019年相比,A股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将由估值驱动逐渐切换为盈利驱动,趋势性机会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丰富,但波动率可能会加大;同时拉长时间周期观察,目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无论是上证50还是沪深300,放在与海外市场横向和A股市场的历史纵向比较,仍然是系统性低估的,看好中长期投资机会。未来,科技、先进制造、大健康、大消费等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长期方向。

  华夏基金:

  疫情阶段性冲击市场不改变中长期运行趋势

  从A股自身估值、市场流动性、疫情对实体经济影响、历史经验、监管政策呵护等各个维度看,疫情将对A股的短期市场构成冲击,但下行空间有限,大概率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方向。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分恐慌,如果市场短期出现恐慌性下跌,反而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首先,从A股估值看,无论是纵向历史比较,还是横向和国际市场的其他主要指数比较,都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再从实体经济看,疫情对短期经济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使经济增速和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在市场流动性方面,居民资金、机构资金和境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是长期趋势,增量资金入市为A股带来活水;此外,借鉴2003年SARS疫情对A股市场影响的经验看, SARS疫情在短期(大约1~3个月)内,对实体经济和大类资产价格走势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影响中长期趋势。

  总之,疫情的出现,将对A股的短期市场构成冲击,并不改变我们对今年A股市场整体偏乐观的判断。回顾历史,A股全面熊市的出现往往由一些重要根本性因素出现,例如通胀引起的宏观紧缩、全球经济危机,全面贸易摩擦等,而疫情的爆发对市场更多的是阶段性冲击,并不改变中期或者长期的运行趋势。考虑到A股市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区间,企业盈利增速逐步触底反弹,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在增量资金流入下,等待疫情形势明朗后,A股指数整体向上空间将再次打开。

  工银瑞信基金:

  A股的投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今日市场震荡下行,主要指数均告下跌,市场调整主要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春节期间(1月24日-1月31日)A50指数期货、恒生指数和中概股普跌,跌幅分别为7.7%、5.7%和5.3%。为此,今日市场大跌并不超出投资者预期。

  短期而言,疫情的不确定性很可能还将对市场带来情绪面扰动,加大市场波动。不过我们倾向于认为,今日市场大跌是资本市场对疫情这一外生冲击所带来的风险的一次集中释放,建议更应着眼未来。

  首先,从市场行为来看,今日北上资金逆势大幅流入,显示中长期资金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其次,当前各部门全力抗击疫情,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我们对本次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充满信心。再次,短期疫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中国经济的强韧性经得起检验。最后,当前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也在不断发力,也体现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呵护。

  今日人民银行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两个期限公开市场操作的中标利率都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与此同时,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发文缓解并解决目前一些企业和员工遇到的困难。

  为此,综合来看,尽管短期市场仍可能出现一些波折,但经历今日市场大幅调整之后,我们认为,A股的投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风险方面,继续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及政府相关政策。

  广发基金经理李耀柱:

  受疫情影响有限科技长牛格局不变

  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短期市场面临回调压力。但从中长期看,影响市场的变量还是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变化。考虑到疫情对资本市场本就是‘黑天鹅式’的冲击,短期回调反而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中长线布局机会。

  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我们需要用中期与长期的核心逻辑进行思考,这也是未来更多超额收益的来源。

  新冠疫情对市场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情绪面,长期影响不大,预计在看到疫情有所缓解、更多对冲性政策利好落地之后,市场情绪将迎来修复。如果疫情使得经济短期增长压力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流动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市场利率环境的下行,对于科技板块也将构成利好。

  对照2003年,春季躁动的五朵金花在疫情结束后依然主导市场,其相对优势持续到2006-2007年的大牛市期间。此次疫情发生前,科技成长是结构性行情主力,背后的原因也是科技成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具备中长期基本面优势的板块。因此,长期看,科技行业长牛格局不变。

  富国基金:

  新冠疫情将是经济短期冲击

  相比2003年SARS,当前中国有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和更丰富的政策经验;相对于墨西哥和巴西,中国有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最为广阔的内需市场。

  短期来看,尽管2020年春节长假后的旺季开工被相应推迟,工业生产等产业链将受到负面影响,与消费有关的领域冲击显而易见。但另一方面,未来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力度或进一步加码。1月31日,央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已从货币、信贷和区域等方面加强对于抗击疫情的支持。

  对于A股市场,短期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中期流动性、经济运行节奏和政策取向更是决定市场的核心逻辑;一旦疫情势头得到遏制,届时开放的格局、有吸引力的估值、海内外机构投资者的纷至沓来,A股仍将是全球投资者最为瞩目的市场。从近期海外及港股市场的反应来看,即便短期A股回调,预计幅度可控;同样,短期的、一次性冲击造成的回调,往往是理性投资者积极布局的宝贵时间窗口。

  兴全基金:

  市场短期受疫情冲击,

  长期趋势未改或成配置良机

  兴全基金密切跟踪疫情进展,认为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2019年以来逐渐企稳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短期冲击,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都不会发生改变,对于长线资金而言短期调整或成为布局优质资产的良机。

  我们预见,上市公司一季报等显示的短期盈利数据的波动会影响投资者的短期情绪和风险偏好,从而带来股价的短期波动,但我们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观点未变,仍将坚持投资布局于基本面优秀的上市公司。

  从理论上看,无论是DCF还是DDM的估值模型,影响权益资产价格的核心要素是企业长期盈利前景和贴现率。长期的盈利前景取决于长期的经济趋势,而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贴现率亦将下行,此两者均会有利于提升权益资产价值,整个市场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发生大的改变。

  不同的投资者因不同的投资风格、不同的投资时间维度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行为。短期的趋势投资者会考虑做出短期回避风险的动作,但对于理性的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事件冲击或是一个不错的资产配置时点。SARS期间,巴菲特逆势大手笔买入中国石油H股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其持有四年后在2007年市场一片乐观之际抛出,获取盈利近10倍。

11月22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工程公司科威特公司SINOPEC-992队首口井RA-0699井顺利开钻。该队从签订合同到开钻仅用时39天,是中国石化在科威特市场此轮中标的11支修井队中首支实现开钻的队伍。该公司在科威特市场新签约的另外3支修井队SP-901队、SP-993队和SP-991队也分别于11月26日、27日开钻,包揽了此轮中标11支队伍的二、三、四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泰国丰胸针全网没货了,大家可以考虑泰国DC医院的丰胸丸,除了丰胸还可以淡化乳晕黑色素,使胸部更立挺,效果比打丰胸针还要好,一共4包,每包28粒,一天4粒,可以吃
  •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水平,消除考生录取信息在招、投、寄等环节中的安全风险,促进招生办、高校、中国邮政和考生之间的信息共享,蚂蚁链联合邮政 EMS 推出了区块链溯源
  • 清醒过来发现我想你回来是多么不现实啊……毕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 ​​​毕竟,你也没有停留在原地等我……毕竟,这么多年让你等我也不现实……我什么都不会做……只
  • 买房、报销医疗、落户、小孩读书、车上牌照等,都是需要社保的,社保断缴很严重成都社保一业务内容 一成都社保购房、落户政策咨询; 一成都社保公积金代缴、补缴,补缴今
  • 是可丽饼 !超萌水果 in 日本东京 #日本少女心探店# 店名:Creperie Tirol,这家可丽饼,除了吃可丽饼就是在吃水果了!每一口都炒鸡满足超级甜
  • #珍品香云纱小衫·梢上蝉|团购##鲸生水也##旗袍# #刘宇宁加盟江苏卫视99晚会# #刘宇宁中餐厅#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 mdxd 刘宇宁 lyn
  • !黄石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对公园如数家珍,和游客讲起“石海变绿洲”的故事,总也讲不腻。
  • 工作后不想去的应酬多的是,既然加入社团组织还是去看看吧,兴许能碰上心仪对象呢27.双肩包(一个人去周遭城市走走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容量大,而且方便,还有点小文艺
  • 近年来,我市以书香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全市上下形成了“爱读书、爱生活、爱如皋”的良好氛围,广大市民在氤氲书香中“阅”享小康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阅
  • 我因阅读过不少佛教经论,也已皈依三宝,多少懂得一些因果道理,觉得既然求《供养观音菩萨 求子得子 转女成男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观自在心经网》我与先生结婚七
  • 如果对方只是为了逃避和你那段失败的感情所造成的伤痛,那么你们之间未必就没有一点希望。很多人都认为忘记一段恋情的办法就是投入新的一段恋情,如果对方拥有新欢是这个原
  • Deng Qingzhi is one of the seventh generation of inheritors at the Jinling Scrip
  • 现在去店铺收藏➕参加活动吧~《元气满满的哥哥》:抄袭风波、蹭热度、没内涵,元气哥哥有点尬() #超级话题# #互粉[超话]# #情感[超话]# #正能量[超话
  • 不管是占星骰子、卜卦盘或者星盘解读,最简单,但是也最复杂的其实是星座,这个部分,可以给到更多事情的真相和细节,进而可以尽可能的了解问题的全貌,解读当中,如果纯粹
  • #刘宇宁入职中餐厅# ♥#刘宇宁加盟江苏卫视99晚会# ♥#摩登兄弟[超话]#行程满满的你,也要快快乐乐的。@MD_摩登兄弟 #你说爱情啊(电视剧《我的漂亮朋友
  • #易烊千玺粉雾海# #卓立百舸七载越,易烊千玺势拔节# 闪光少年★未来灿烂青春,迷茫之时,是成长不可或缺的印记,迷茫之后犀利鉴定的眼神,那是黑白世界之后的缤纷灿
  • 不含氟,全部有益口腔与牙齿健康成分,中药提取物消炎抗菌,每次刷牙像是吃了一颗金嗓子,呼吸系统的咽喉炎,气管炎坚持使用明显改善,暖欣健康牙膏,膏体淡黄色,满满的中
  • 奇诺优滋汉堡店,位于唐冶绿地城一期B区漱玉平民大药房往北50米(唐城小区东门往东绿地第一个路口漱玉平民往北)汉堡、披萨,米饭,薯条等各种小吃、饮料都有,真是不错
  • 一天的游戏记录锈湖系列的真好玩1⃣️个app只有一个大关(大多是这样有几个是有上和下 我玩的第一个是theatre有6⃣️个小关卡花了大概1⃣️个多小时感觉还挺
  • 有甲木在,绝不允许厚土埋没辛金,甲木还会引来水,也是辛金所需要的,可以说甲木对辛金的价值很大,生活中的辛金命人多数会过日子,在金钱规划上自带天赋,和甲木命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