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超级蠕虫# 有望带来塑料垃圾回收新方式】据BBC、《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专门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它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这种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研究
仅靠进食塑料就能存活下来
大麦虫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近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世界各地也都普遍把它当作饲喂爬虫类、鸟类及鱼类的食物。大麦虫幼虫富含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被人类食用。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大麦虫的幼虫吃塑料就能活,它们能靠肠道酵素分解塑料。“超级蠕虫”是大麦虫在幼虫阶段的俗称。

研究团队把实验室里的大麦虫分为三组。一组喂养麸皮,一组喂养聚苯乙烯(塑料),最后一组不给食物,以此来研究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

在为期三周的实验期间,三组大麦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差异。喂食塑料的那组大麦虫不仅活得很好,体重还增加了。吃塑料不仅没让大麦虫受到不良影响,而且它实际上从塑料中获得了营养。

研究团队成员、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克表示:“我们发现仅以塑料为食的超级蠕虫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体重略有增加。这表明它可以从塑料中获取能量,很可能是借助它们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大麦虫就像一间间迷你的资源回收厂,用嘴把塑料咬得细细碎碎吞下去,用来喂饱它们肠子里的细菌。尽管它们可以吃塑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喜欢吃塑料,而且它们在野外并不经常吃塑料。当它们不得不吃塑料时,就会大吃特吃,而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作用
通过设计酶来降解塑料垃圾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员发现超级蠕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肠道中的一组酶有助于分解塑料。大麦虫的肠道有好几种酶,这些酶能够分解聚苯乙烯(塑料)与苯乙烯,这两者都是外卖餐盒常见的材质,在隔热绝缘材料和汽车零件中也常用。

林克说,正是这些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如果他们能对这些酶进行逆向工程,他们就能开发出一种可以溶解塑料垃圾的物质。“超级蠕虫撕碎并吞下塑料,但实际上是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消化塑料,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问题。”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不可能大规模饲养大麦虫来专门解决人类制造的各种塑料,他们希望辨识出最能有效分解塑料的酶,就能大量制造以用于资源回收分解,届时塑料必须先以机器切碎,再用酶加以分解,用于塑料的加工和回收。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的长期目标是人工设计出类似超级蠕虫体内的这种细菌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24小时内将塑料垃圾降解,并在工业上推广这项技术。希望相关技术能刺激塑料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减少垃圾填埋。

林克表示,虽然他们还需要数年时间来推断他们所识别的酶,使之成为有用的东西,但他相信最终可以大规模生产,帮助处理塑料垃圾。他说:“经此分解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其他微生物利用,制造出高价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可分解塑料等。”

未来
或成为治理塑料垃圾的办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一工艺升级到垃圾回收场所需的水平。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杰克森认为,昆士兰大学上述研究成果又把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表示:“大麦虫肠道里的细菌为何能把塑料分解成分子等级,这方面的研究是一条漫漫长路,昆士兰大学这项研究就走在这条路上。如何把这类研究加以解释进而应用于资源回收利用,有其重要性,或成为未来治理塑料垃圾办法。”

不过,这类技术是否能成功发展至商业等级仍是未知数。杰克森说:“要把这类研究的规模增大和转化,一直是一个挑战。在塑料领域,由于塑料垃圾的规模惊人,以及新塑料的生产成本很低,经济上的挑战就更大。”

难度
虫子降解塑料的速度并不理想
近年来,由于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寻找能消化塑料的微生物。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人类总共制造了83亿吨塑料。

2020年的全球塑料产量为3.67亿吨,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产品,其物理和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人们至今没有找到处理这种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吃”塑料的虫子和微生物,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学界已有研究其他甲虫的幼体摄取塑料的能力,也有研究人员已成功运用细菌、霉菌分解塑料。

2015年,中国科学家发现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表示,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以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被完全降解。100只黄粉虫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7年,西班牙生物技术研究员伯特科希尼在消灭寄生于蜂巢的害虫时偶然发现,蜂巢中的蜡蠕虫不仅能够消化蜂蜡,还能够“吃”塑料。他们将100只蜡蠕虫放在一个超市塑料袋内。40分钟后,塑料袋就开始出现小洞。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蠕虫在“吃”塑料的同时,还将塑料成分转化成了便于处理的乙二醇。不过,只靠培养虫子来解决那么多的塑料垃圾是不现实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人工合成这类酶,并且成本还不能太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生物降解塑料的办法。2016年,日本科学家小田耕平发现一种能吃塑料的细菌。他从塑料垃圾中找到能以塑料为主要食物的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的β-变形菌,具有降解塑料薄膜的能力。不过,其降解速度并不理想,完全降解一块小小的塑料薄膜就需要六周的时间。

迄今为止,全球科学家们发现了不止一种吃塑料的虫子或细菌,但遗憾的是,和天量的塑料垃圾相比,这些小生物就算再厉害,可能也吃不过来。当然,科学家们不会放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终能有人工合成的塑料降解酶批量生产。 (华商报记者 郭霁 编译)

【#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超级蠕虫# 有望带来塑料垃圾回收新方式】据BBC、《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专门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它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这种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研究
仅靠进食塑料就能存活下来
大麦虫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近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世界各地也都普遍把它当作饲喂爬虫类、鸟类及鱼类的食物。大麦虫幼虫富含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被人类食用。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大麦虫的幼虫吃塑料就能活,它们能靠肠道酵素分解塑料。“超级蠕虫”是大麦虫在幼虫阶段的俗称。

研究团队把实验室里的大麦虫分为三组。一组喂养麸皮,一组喂养聚苯乙烯(塑料),最后一组不给食物,以此来研究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

在为期三周的实验期间,三组大麦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差异。喂食塑料的那组大麦虫不仅活得很好,体重还增加了。吃塑料不仅没让大麦虫受到不良影响,而且它实际上从塑料中获得了营养。

研究团队成员、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克表示:“我们发现仅以塑料为食的超级蠕虫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体重略有增加。这表明它可以从塑料中获取能量,很可能是借助它们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大麦虫就像一间间迷你的资源回收厂,用嘴把塑料咬得细细碎碎吞下去,用来喂饱它们肠子里的细菌。尽管它们可以吃塑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喜欢吃塑料,而且它们在野外并不经常吃塑料。当它们不得不吃塑料时,就会大吃特吃,而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作用
通过设计酶来降解塑料垃圾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员发现超级蠕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肠道中的一组酶有助于分解塑料。大麦虫的肠道有好几种酶,这些酶能够分解聚苯乙烯(塑料)与苯乙烯,这两者都是外卖餐盒常见的材质,在隔热绝缘材料和汽车零件中也常用。

林克说,正是这些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如果他们能对这些酶进行逆向工程,他们就能开发出一种可以溶解塑料垃圾的物质。“超级蠕虫撕碎并吞下塑料,但实际上是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消化塑料,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问题。”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不可能大规模饲养大麦虫来专门解决人类制造的各种塑料,他们希望辨识出最能有效分解塑料的酶,就能大量制造以用于资源回收分解,届时塑料必须先以机器切碎,再用酶加以分解,用于塑料的加工和回收。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的长期目标是人工设计出类似超级蠕虫体内的这种细菌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24小时内将塑料垃圾降解,并在工业上推广这项技术。希望相关技术能刺激塑料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减少垃圾填埋。

林克表示,虽然他们还需要数年时间来推断他们所识别的酶,使之成为有用的东西,但他相信最终可以大规模生产,帮助处理塑料垃圾。他说:“经此分解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其他微生物利用,制造出高价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可分解塑料等。”

未来
或成为治理塑料垃圾的办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一工艺升级到垃圾回收场所需的水平。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杰克森认为,昆士兰大学上述研究成果又把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表示:“大麦虫肠道里的细菌为何能把塑料分解成分子等级,这方面的研究是一条漫漫长路,昆士兰大学这项研究就走在这条路上。如何把这类研究加以解释进而应用于资源回收利用,有其重要性,或成为未来治理塑料垃圾办法。”

不过,这类技术是否能成功发展至商业等级仍是未知数。杰克森说:“要把这类研究的规模增大和转化,一直是一个挑战。在塑料领域,由于塑料垃圾的规模惊人,以及新塑料的生产成本很低,经济上的挑战就更大。”

难度
虫子降解塑料的速度并不理想
近年来,由于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寻找能消化塑料的微生物。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人类总共制造了83亿吨塑料。

2020年的全球塑料产量为3.67亿吨,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产品,其物理和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人们至今没有找到处理这种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吃”塑料的虫子和微生物,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学界已有研究其他甲虫的幼体摄取塑料的能力,也有研究人员已成功运用细菌、霉菌分解塑料。

2015年,中国科学家发现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表示,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以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被完全降解。100只黄粉虫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7年,西班牙生物技术研究员伯特科希尼在消灭寄生于蜂巢的害虫时偶然发现,蜂巢中的蜡蠕虫不仅能够消化蜂蜡,还能够“吃”塑料。他们将100只蜡蠕虫放在一个超市塑料袋内。40分钟后,塑料袋就开始出现小洞。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蠕虫在“吃”塑料的同时,还将塑料成分转化成了便于处理的乙二醇。不过,只靠培养虫子来解决那么多的塑料垃圾是不现实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人工合成这类酶,并且成本还不能太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生物降解塑料的办法。2016年,日本科学家小田耕平发现一种能吃塑料的细菌。他从塑料垃圾中找到能以塑料为主要食物的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的β-变形菌,具有降解塑料薄膜的能力。不过,其降解速度并不理想,完全降解一块小小的塑料薄膜就需要六周的时间。

迄今为止,全球科学家们发现了不止一种吃塑料的虫子或细菌,但遗憾的是,和天量的塑料垃圾相比,这些小生物就算再厉害,可能也吃不过来。当然,科学家们不会放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终能有人工合成的塑料降解酶批量生产。 (华商报记者 郭霁 编译)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华夏文明根在中原#咆哮万里的滔滔黄河,穿越晋陕高原后,突然折而向东,冲出豫西大峡谷,流入古老的中原腹地——郑州。这里一向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两岸人民,伴随着他们从猿到人,再向着现代人迈进。经过考古发现已证实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

郑州地区嵩山东南麓,广泛分布有大量的距今5万至3万年的旧石器地点。其中有人类长期居住的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这些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系统地展示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聚落与栖息形态。

荥阳织机洞遗址位于郑州西南50公里处,地处嵩山北侧的低山丘陵区边缘,下层年代为5万年至3.5万年。这里的生态环境自然天成,极适宜古人类的生存与进化。织机洞遗址古人类文化涉及面很广,厚达24米,火堆遗存和灰烬层的发现,证明当时具有很高的用火能力。火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始向着智人演化迈进。

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经开始以食用粮食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方式,进而结束了四处迁徙的生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氏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们有着自己的部落名称和图腾标志,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等。图腾是人类的原始宗教崇拜,是姓氏之源。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该遗址为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所处年代距今8600年至10500年,其重要发现为细石器、局部磨光石器和素面夹粗砂陶片、大型石制品、人工搬运石块等。

裴李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距今7000年至9000年,以新郑西北7.5公里的裴李岗命名。当时已经出现原始锄耕农业和聚居的村落,先民们过着较为安稳的定居生活。裴李岗出土典型器物为石磨盘、石磨棒、石铲、石斧、陶壶等遗物。石磨盘的形状像一块长石板,一般长70厘米左右,像鞋底状,是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

大约从仰韶中晚期开始,中原大地上邦国林立、群雄逐鹿,已经进入到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城邑这一新的聚落形态应运而生。

西山古城遗址坐落在郑州北郊23公里处的邙岭余脉上,距今5300年至4800年,城垣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时代属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学术界认为,这一时代的文化正是黄帝及其部族创建的,西山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西山古城遗址位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的中部,东距大河村遗址约17公里,西距青台遗址约12公里,距点军台遗址约9公里,距秦王寨遗址约17公里,南距后庄王遗址约6公里,距陈庄遗址约15公里。另外,许多著名的遗址也都距西山城址不远,其时代均属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而这些遗址中,规模超过西山古城的仅大河村一处,但是那里却没有发现城垣遗址,因而西山城址应该是这一区域的中心要邑。
《淮南子·原道训》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是否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起源于黄帝时代,黄帝族团发轫于郑州地区呢?

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至7000年,是黄河流域一支古老而强大的文化脉系,绵延数千年,纵横近万里,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

大河村遗址是黄河流域又一处新石器时期的远古村落,它位于郑州市东北,柳林乡大河村西南约1公里的慢坡岗上,面积达40万平方米。大河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迹和遗物,计有房基、窖穴、陶制品等。其中有一组四间东西相连的排房,共墙而建,墙壁残存最高部分达1米以上,基本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过程。这组房基内出土器物相当丰富,其中一件双连壶和白衣彩陶钵格外引人注目,是大河村出土器物中最精美者。据最新报道,考古发现了大河村仰韶晚期城垣遗址,与双槐树遗址属于同时期,其走向、性质、作用对重新审视遗址在郑州地区仰韶遗址群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增添了新的科学资料。

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河洛地区,自古便有“天地之中”的说法,被视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调查和大规模勘探,已确定巩义双槐树遗址残存面积117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距今5300年。

在此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的三重大型环壕遗址和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版筑的大型夯土地基。这座史前遗址是华夏集团文化与文明的载体,被专家学者命名为“河洛古国”,认为它很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地,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黄帝是上古传说中一位名动四海、彪炳千秋的大英雄。他首次实现了万国氏族部落的大融合,肇造中华文明,创造了文字和姓氏,发明了宫室城堡,以及宗教、天文学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伟大进程。《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从而黄帝被后世子孙尊奉为中华文明始祖。换言之,凡我中华儿女同为炎黄子孙,我们的祖根、主根皆在中原,在河南。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根在河洛”。所谓的“河洛”,即黄河之南、伊洛水及嵩山周围一带。换言之,中原地区不仅是国家率先诞生的地方,也是中华姓氏发展的源头。

黄帝时代结束,终于迎来了万国林立、城池营垒的龙山时代。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从而构建起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体的史前文化序列。一切迹象表明它们和商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中间没有缺环。这说明伟大的华夏文明,瓜瓞绵绵从没有断线。

夏商周三代皆建都在河洛之间,至此河南就牢固确立了其“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考古学家曾经在登封王城岗发掘到一座带护城壕的大型城址,总面积达34.8万平方米,从地望看,恰好与史书记载“禹都阳城”的地望相符合。王城岗古城遗址的发现,对探索早期夏文化是一次重大突破。

新密新砦城址是河南境内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中原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可能是历史记载中的“夏启之居”。夏传子家天下,禹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从而将“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商汤灭夏后,在郑州建立起第二个王权国家,距今3600年,并且在郑州留下一座雄伟而庄严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为商初“亳都”的认定,确立了该城在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迄今所知我国商代最早,而且最大的一座王都。

从考古发掘看,郑州商城延续使用时间大概有上百年历史。经过几代考古人数十年的考古发掘,除探明商城城垣遗址、宫殿遗址外,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的杜岭一号和杜岭二号大方鼎,虽然没有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铜方鼎大,却比它早100多年,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商代前期青铜器中罕见的重器。

郑韩故城南距郑州40公里,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郑国在此建都长达390年,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哀侯所灭。韩灭郑后,将国都从阳翟(河南禹县)迁于此,而后延续130多年,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新郑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先后建都的地方,影响远非一般。

莲鹤方壶出土于新郑,出土时为一对,被誉为“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莲鹤方壶设计奇特,铸造精巧,给人一种华丽富贵之感。

列鼎制度是西周时期确立的贵族等级的体现。鼎在祭祀、宴飨、随葬时的数量,依贵族身份分为五等,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依次递减,不得逾越,这便是“藏礼于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云扰幅裂。郑国曾用“九鼎八簋”向天下宣告自己的强盛,也向后人揭开了“礼崩乐坏”的历史事实。

中华5000年,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即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原居民四处播迁的历史过程。华夏文明的火种也随之洒向大江以南、闽粤之地,随后走向世界。
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犹如一株巨大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而这棵大树的根就在中原,其冠犹如繁星布满天际。(网信郑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陆羽茶交所#陆羽会中国茶日丨陆羽乐数字茶业创新平台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2月21日,由陆羽标准评级中心、陆羽会、陆羽乐茶文化科技联合承办的第十五个陆羽会中国茶日活
  • 陆俊给出了答案,还是在上海申花同上海国际的比赛中,单看数据是申花犯规多,但其实申花的犯规更多的是在国际队由守转攻或者是远离球门的中场附近吹的,变相的延缓了国际队
  • )#白色荣光 速水晃一 06(一脸童贞看棒棒糖:05)#比金钱更重要的是情绪##情绪稳定带来的好处#哈哈,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感谢我的舍友帮我化妆给我拍照[亲亲]
  • 我感觉我吃过雷州木瓜以后,真的不想再去店里买了!不催红!
  • 我还得单独的拎出来说不易起球这件事,这款袜子的含棉量太高了,所以我敢说长久穿它肯定是会起球的,但是前期测试下它真的不易起球,这是「不」和「不易」的区别。视频介绍
  • #废克赛文GIRL##穿搭[超话]##OOTD[超话]#有喜欢的人就放手大胆去追 有讨厌的人就离得越远越好 有想做的事就即刻开始 有不想做的事就果断拒绝 被人欣
  • 我并不差劲,但是在这个地方,因为有人的故意宣传,每个人打心眼里觉得我很差劲,我也工作越干越差劲,总是工作中会出错,让自己的整个人生更差劲,甚至怀疑人生,怀疑为什
  • 招聘信息A销售代表(置业顾问/邀约专员/客服)岗位职责:1. 负责公司所提供资源的潜在客户,深度发掘客户需求并促进成交;2. 为客户介绍产品并负责一切置业咨询工
  • ()从以上数据来看,各个学校给出的生活费用标准相差不大,平均约为17620美元/年(根据上述地区计算)这里推荐个网站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比较下目标城市的生活费用:英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影片描述了著名哲学家尼采精神错乱后的十年生活,记录他和他妹妹的日常,每天都有七级风,穿衣服,打水,喂马,发呆,煮土豆
  • 好像没我18时想象的那么“恐怖”好像一切都没变诶:日历翻到这一天,我既没有变成超厉害的人,也没有感受到飞速流失的胶原蛋白……不过也有些历练和喜怒哀乐超乎想象。我
  • #我的读书笔记# 诗词《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唐 ] •王维萧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
  • 后来我们发现,这位好心的大妈,有时在中午还由楼里走出来,双手端着一个大盆,里面是热乎乎的鸡肝,这些熟食是为我们做的,她还不时地叫我们。有时,大妈有事没给我们做美
  • 散场没蹲到铖哥,真是……两年五场戏就没蹲到过,太难了…… DAY 473最近在朋友的安利下听了汉密尔顿之后就中毒了[允悲][允悲]但真的是很精彩的音乐剧,好喜
  • 我是一只有追求的鸟,我要跨越千山万水,重重劫难,去西牛贺洲,听佛陀说经,偷喝他的灯油,才不会停留在这蒙昧野蛮之地。年轻的故事,韩少已近不惑,虽深藏桀骜不驯,但还
  • #晶采盈緻眼彩盘# 拥有细腻粉质,讲究的色彩,其亲肤的色选能与各肤色融为一体,运用大人系的阴影感和光感,赋予当季的春漾氛围,流露优雅风自然样貌,加上透亮玩色的限
  • #新片第一看#《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执导的最新爽片《亡命救护车》在北美遭遇票房滑铁卢,该片也即将于4月22日登陆内地院线。影片讲述了一对铁哥们儿抢劫银行后,
  • ”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活动不仅局限在核事故波及地区,远在静冈县的小笠原学也是众多反对者之一,他4月10日刚在静冈车站组织了“守护大海和生命——反对核污染水排
  • #罗渽民[超话]##罗渽民C位门面# #罗渽民明眸善睐# 撩拨岁月云烟循着时光的痕迹,眼中的罗渽民仿佛洒满宇宙的星光,让我冰冷的宇宙中为他藏了无数个温柔星球。
  • 毛不易的《小王》搭配专属音效听真的绝[送花花][送花花]我的今日最爱云村网友评论:曲调悠缓像初春鸟儿的啼鸣……用心聆听,那鸣声不显得杂乱……能体味到春晖拂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