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2022年6月17-19日,@七彩云南第壹城 购物中心以“云上七彩·呈芯耀世”为核心主题举办了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节年中庆典。
年中庆活动之际,七彩云南·第壹城首次结合民族非遗文化和新生代音乐人,以云南民族特色文化为主,打造云上七彩·新派民族多元盛典,目瑙纵歌·新元之夜,七彩云集·文创市集等一系列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

【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今晚在西安启幕】千年古都,喜迎八方宾朋;秦腔艺术,唱响时代赞歌。今晚,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将正式在西安拉开大幕,一场持续至6月24日的秦腔盛宴火热唱响。

未来近半个月,来自西北五省(区)的专业院团、优秀剧目、秦腔名家齐聚,将让大秦之腔响彻古城的剧院殿堂、公园街巷。作为东道主的古城西安,也已准备就绪——赤诚浓烈的秦韵秦声,将在这片土地上,让古调唱出新声,让传统绽放光华,更通过“秦腔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主题,点燃全民参与的激情与热情!

秦腔与西安情缘甚深

秦腔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梆子戏鼻祖”,是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

而对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说,秦,是地域的表达;腔,属声乐的渊源。从八百里秦川到千里陇原,从宁夏平原到青海湖畔,秦腔豪迈、粗犷的腔调回荡在大西北的天空,积淀在西北人的血脉中,它是祖先在基因中留下的印记;是从古至今相传不忘的情怀;是西北人共同的乡音;更是许多人人生相随的情感牵绊。

在秦腔流传的地域之中,西安可谓十分特别的存在——这座古城,是中国戏曲和秦腔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秦腔重镇,西安拥有易俗社、三意社等秦腔百年剧社,被誉为“秦腔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同样坐落在这片戏曲沃土之上。穿越时光,西安的秦腔艺术因名家辈出、名角云集闻名四海,这座古城,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在秦腔保护、创新性发展、人才培养、院团改制等多方面,为秦腔的赓续传承不断蓄力。

在西安,秦腔是属于殿堂的,更是属于百姓大众的。古朴厚重的西安城墙下,总能听到一声声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秦腔,百折千回的小巷中,悠远绵长的秦音总在不知不觉中就灌入耳中。“吼一声大秦腔,吼一声大秦腔声声豪放。大秦腔柔情断肠,人生的舞台粉墨登场,生旦净丑都是咱老百姓形象……”正如这句歌词所言,秦腔,是西安人的写照,想要真正了解西安这个城市,就一定要去探访一番与这个城市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大秦之腔。

西安与秦腔,情缘深长,作为我国秦腔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中国秦腔艺术节也已是第三次来到西安——中国秦腔艺术节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其中首届和第五届都是在西安举办。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西安再次承办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安各界倍感使命光荣,为我们打造秦腔艺术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盛会让艺术为大众共享

一场属于秦腔的盛会,有艺术剧院中的繁花盛开,更有沉浸于人民中的同乐共乐。

剧目展演,是历届秦腔艺术节的重头戏,本届秦腔艺术节也不例外。据悉,本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期间,将有大量剧目登陆西安易俗大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西安广电大剧院、渭南大剧院、宝鸡大剧院等剧院,让观众一饱眼福。演出剧目中,既有《三滴血》《火焰驹》《玉堂春》《穆桂英大破洪州》《狸猫换太子》《谢瑶环》《杨门女将》《赵氏孤儿》等西北各秦腔院团久演不衰的传统经典,也有《诗圣杜甫》《秦楼案》《许铁堂》《祥云楼》等新编秦腔历史剧,更有《骄杨之恋》《情怀》《肝胆祁连》《红梢林》《湟水河畔》《惠中权》《在绿色原野上》等近年来创作的紧贴时代脉搏的现代戏。

为了更加凸显“秦腔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一主题,让广大戏迷参与其中,秦腔艺术节期间,数十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基层秦腔院团的优秀演员将在易俗社文化街区中、西安城墙等地,与广大戏迷零距离互动,为戏迷奉献精彩的文化惠民演出。此外,多场“戏曲进校园”活动将让秦腔艺术在校园唱响,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大秦腔的美妙。

秦腔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高峰论坛将特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古城,畅谈秦腔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西演杯”戏迷群英会活动已先期启动,眼下赛事正酣;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将在艺术节期间首映,让广大观众一饱眼福……同时,此次中国秦腔艺术节将充分使用“线上+线下”的实施模式,让大量参演剧目通过“云剧场”“慢直播”等平台进行线上展示,让“秦声秦韵”响彻五湖四海。

心声百姓与名家共同期待

伴随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时间的临近,各地院团的参演和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日来,包括诸多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秦腔领域名家名角,纷纷在接受采访时,“表白”着自己对于本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及在西安“大舞台”演出的期待。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窦凤霞说:“我是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戏曲演员,深知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情感,在新的时代,我们更需担负起传承的责任,守正创新,出好戏,把我们的秦腔艺术发扬光大。”秦腔、陇剧“两门抱”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则表示,中国秦腔艺术节,为秦腔艺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希望更多观众和戏迷关注这届盛会。

中国秦腔艺术节的热度,也让“秦腔”成为眼下西安城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许多市民网友在网络平台展开热烈讨论:“期待秦腔艺术节,可以集中欣赏好多本戏,现场看到喜欢的演员!”“以前觉得秦腔一句也听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听懂了,也听进去了,渐渐地就喜欢上了秦腔。”“最近西安举办秦腔艺术节,真是一个好消息!让我们又能看到精彩的戏剧表演。希望能有这个机会,去观赏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大餐!期盼!”“秦腔是秦人的精神食粮,听了秦腔,肉酒不香。高兴了唱快板,烈性炸药一般震破天,痛苦了唱慢版,悲悲切切让人怜。以前喜欢那带有唱词的折子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喜欢秦腔的曲牌,像《柳生牙》《永寿庵》里面板胡响起的瞬间,就能感受其中的悲欢苦乐。”

在一条关于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新闻留言板上,西安市民杨晨的留言,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生活在西安,就算你不是秦腔的忠实听众,但成长之路的BGM肯定有秦腔相伴。无论是在家乡的戏台上,长辈们的收音机里,抑或是城墙脚下,环城公园里……每个西安人的秦腔情缘不尽相同,却又共通共融。这是这方土地上最容易引发的共鸣,也是这片天空下,最能代表秦人品格的主题曲。时代在变,岁月留下经典,希望这大秦正音永远余音绕梁,存在于乡野和城市里,也始终指引乡党们,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不断续写我们每个人的秦腔情缘。”(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柳州这家企业荣获“世界知名品牌”殊荣[赞]】11月1日,由联合国国际协调局新闻部、美国美中国际商会、中国中外新闻社、中外企业家联合会主办,YICASHO服饰集团
  • 硅胶和膨体如何选择? 因为两个材质不一样,硅胶表面光滑,如果表情比较夸张,很容易出现移位情况;而膨体因为具有微孔设计,能很好的和鼻组织相容,支撑力自然,不易
  • 不行了我太生气了前段时间我发了照片一个招远的我不认识的女的跟我要链接我就给了 就在昨天她突然给我发消息截了个衣服的图问我说为什么啊我靠涨价了?她回我三个省略号
  • 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再联系了,也许是我觉得身心俱疲,没有力气,再品尝期待落空的滋味,不愿再感受,付出被忽视的孤寂,我不过希望,我的真心,可以换来你的真意。[抱抱]
  • ”~跟在父亲背后“边看边学”开始修行~晓己没有去其他店,而是在“江户前”的父亲手下做学徒。“要做出好吃的菜肴来”——晓己一直追随着父亲背影前行,常用的柳刃庖丁也
  • 帅哥,我的八亿美金彩礼还是要给的,不然不和亲。[男孩儿][女孩儿][男孩儿][女孩儿][男孩儿][女孩儿]这八亿美金是我的个人私有财产,我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
  • #互动问题# 男孩投稿:我想问问,家里介绍了一个大我四岁的女生,我和她都不反感姐弟恋,每天都会闲聊几句,每周出来吃吃饭逛逛街看看电影,持续一个多月了,第一次和女
  • 当你觉得委屈伤心、无人理解的时候,当你为了恩怨情仇耿耿于怀的时候,当你为了利益得失斤斤计较的时候,当你面对权势垂眉折腰的时候,当你为了地位高低勾心斗角的时候……
  • 撒老师冲了一杯龙井,缓缓吹着气,打算把直播间的气氛热闹起来,这时候李佳琦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毕竟现在他的直播间堪比综艺访谈,什么样儿的艺人没遇到过,男女老少
  • 少年气,是历经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也是乐观淡然笑对生活的豁达。少年气,是历经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也是乐观淡然笑对生活的豁达。
  • ”也就是在主持斗争行为的“将帅”的战争谋略获得组织领导者的采纳和支持,开始战争行动之后,首先要谋势造势,也就是“因利而制权”做出必要的权变,而获取战争的有利局势
  • 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把鸡肉馅全部做成肉丸,中大火煮到鸡肉丸颜色变白,浮到汤的表面的时候,就煮好了。只要在饮料中,加一丢丢百香果汁就能瞬间香好几个度
  • 勤奋的人总是按时起床,乐观的人总是那么阳光,努力的人总能超越梦想,正能量的人总是自带光芒。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有困难
  • 大量无意义的刷子支线过多,大概是本作对我而言唯一的缺点,虽然可以增加地图探索率,但看脸刷素材实在是浪费时间。总体而言本作可以排进我玩过的所有RPG的前三,若你是
  • 我以前总感觉分手了为什么一定要删联系方式啊,毕竟都是那么了解彼此的一个人,舍得嘛,现在我懂了,爱,又怎敢不舍得删,一种撕心裂肺的感受,删了才是鼓起最大勇气说再见
  • 问:高血压又在表达什么?答:不爱自己到了什么地步。
  • ③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项目,已开工45个、累计完成投资661.3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07.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8%,较上月提高11.9
  • 『转日媒』「戦国BASARA バサラ祭2020~立春の宴~」 2020年2月11日(火・祝) 東京都 中野サンプラザ 原作:CAPCOM(「戦国BASARA
  • 如今东风天龙GX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尝试中国智造的高端魅力,进口不再是物流实力的唯一代名词。一袭华夏独有的苍龙青、朱雀红,在互联网时代掀起国潮风尚。
  • 再就是她的钻扣,全部都是去开版(开版费用大家懂的)璀璨闪耀,即使在黑暗中也是熠熠生辉。店主从意大利订购发到巴黎,亲自飞到巴黎领取,哪怕大了半码也果断拿下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