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

禅宗的六祖惠能禅师,就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去亲近五祖红,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豁然开悟。

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从深处说,它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而它的根本是讲智慧,因此,不论学佛的人好,还是不学佛的人,《金刚经》都能让你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

下面与你分享由南怀瑾大师解读的《金刚经》40句,希望能让你受益。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参学六祖法宝坛经体会》·第七十讲·上

参学《六祖坛经》体会70·上

如来心法奥妙深,一句弥陀成佛因。
纯印心法摄万象,不离自性始出尘。

《楞严经》有两句话: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这两句经要对学佛的人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切不可方向错,修行是修自己的清净心。最捷径的方法,莫过念阿弥陀佛,以佛号伏住烦恼,使妄念、分别、执著的心不起,人们对方法的选择与成佛的难易,必须谨慎又谨慎,即契理又契机,又稳妥,不偏为宜,它直接关系到当生能不能成就的大事。尤其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末法时期,更要慎之又慎,真是错之千里,万劫不得人身!这里的三昧,是指定,息虑宁心,心定一处而不动,就叫三昧。修这个定法,有快慢之别,故称迟速不同伦。况且,初学佛的人,无不将意识思惟法则当究竟,这样必定有能执和所执。还没有离开意识内在所生的妄想尘障,而成凡夫心修凡夫法。所以纯印老人让我入不思惟境界讲法。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文字都是抽象的表示,它不能证入空寂本觉的自性,老人一生也是表修清净心而成就,叫和光同尘,心不著相,她不供仙神佛像等,免误导众生向外求、向像求。

顿渐品第八
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佛法可分顿法和渐法。此品记述南顿北渐的分途弘化,以及惠能、神秀两位大师门下徒众不免有违言的情形,所以“顿渐”作为品题。实则法无二致,唯一乘妙法,本无顿渐之别。因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觅外法,心外觅佛,未悟自性,小根者闻大乘很难接受,易生诽谤而造重罪,故施权以令渐修。此品用意,使之如来大教,法唯一乘,本平等施予。机缘有早晚,有正邪,有善恶,根性有利有钝,但法没有顿渐。融顿渐之机,共入如来一乘平等之教。正如古人所表示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凡闻法者,皆到如来一切智地之本旨。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译文:
六祖居住曹溪宝林寺,神秀大师居住在荆南的玉泉寺,就是现今的湖北省当阳县。那时两宗都弘化极盛,人称南能北秀,而有南顿北渐的分别。一般人都不了解两宗的宗趣。六祖对大众说:“佛法本是一宗,人有南北之别;佛法本只一种,只缘人有见性迟速不同。怎么能说有顿渐之别呢?佛法无顿渐之分,但人的根器有利有钝,所以才有顿渐之称。”然而神秀的徒众,常常讥笑南宗六祖:“一个字也不认识,还有什么可取的长处呢?”神秀听了这话后就说:“他已得无师自悟的佛智了,深深证悟到最上乘的境界,我不如他。而且我的师父五祖,亲自传授衣法给他,岂是空说?我恨不能远道前往亲近他,在这里枉受国家对我的恩宠,你们不要留住在这里,可前往曹溪参访要决!”有一天,神秀命令他的门徒志诚说:“你天资聪明而富才智,可以为我到曹溪去听法。倘若有闻所未闻,要尽心力好好记取,回来再讲给我听。”
论议:
佛门的心法,乃一心二门:一、真如门,出世法;二、生灭门,入世法)。像人天乘、二乘人、缘觉法,二乘所修的是四谛(苦集灭道),圆觉所修的十二因缘,这都是生灭门。虽然他们出了三界,但是还有变异生死。禅学也有二门:顿门、渐门。若由真如门入者,可直指真心,彻悟真性,直证真如;一真一切真,一中一切中,皆流入萨婆若海,直显妙真如心,不必假借方便,当下即是,亦无步骤渐次,无欠无增,不添不减。此即顿门禅。由生灭门入者,着眼在妄想心上。以虚幻为真实,以幻智修离幻妄。为道日损而损之又损,幻妄日离而遣之又遣,务使妄心逐渐消除,直至损无可损,遣无可遣,最终求得解脱;犹如为明镜拂拭尘埃,须要下一番功夫,心还它一分明朗,去掉一分妄心,即证一分菩提;妄心减,菩提增,阶梯渐次,按步就班,循序渐进。这就是所谓渐门禅。修只是期待顿悟,绝非盲修瞎练。渐门与顿门之悟无二无别。六祖说:“只是一宗一种。”可见顿渐二宗之分,只缘“人有南北,根有利钝、悟证有迟速”,非法有二殊。神秀大师且以居处遥远不克亲近为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遣徒去曹溪听法。其心态的光明,修养的纯粹,实为今人所难及。僧赞僧,佛法兴,四众若能如神秀大师这样,何患佛法不兴盛。秀师实亦大可钦佩!两宗纷争,皆门下徒众所为,非二位祖师之心啊!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这段经文就告诉我们,对南北顿渐的误解,六祖特别明确提出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当时六祖居岭南,曹溪宝林山南华寺,传佛心宗。神秀大师居湖北荆州当阳山玉泉寺,演畅圣教。时人称南能北秀,有南顿北渐之说。但何名顿渐,其差别在哪里?学者亦莫知宗旨之所归趣。实佛教乃三乘同轨,万法归一。一者心也。千法万法不出一心,千心万心,皆出于我之真心,真心者我之本体也。心者天地万物之本,一切惟心造。法无顿渐,人有愚聪,神秀大师,虽未传心印(纯印),亦非常之人,怎可偏抑而厚非呢?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所谓顿渐,乃是人之根性利钝,有人一闻千悟,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有人读遍了大藏经,听遍了法师语,尚如木偶探海,不知深浅,不解经意。所以法无顿渐,因人而异。皆如来宣说,趣真实利,开启实相妙慧,终入一佛乘。顿者,顿见圆理,顿起圆行,顿入圆位,顿证菩提,一切皆圆皆顿。“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所谓渐者,对教理行位,皆依次第,渐解渐悟,渐修渐进,故名为渐。因机利钝而有顿渐之教,实则法本一宗,诸法平等,本无顿渐。六祖答神会说:“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顿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又顿悟利根人闻此一心法门,不假推寻,立即悟明心地。从初发心时,便观诸法实相,如镜顿现,断惑证真,无须次第修证,一见一切见,一闻一切闻,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虽修一观,圆融三观,虽修一行,圆赅万行,圆见三谛,顿证如来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秘藏,故名为顿;所谓渐者,钝根人闻如来心法,“心印、纯印”天机口诀,务必多闻,方渐渐了解、渐渐起行,方达究竟。三观次第修,三惑(见思、尘沙、无明)次第而断,三谛次第而证,历三大阿僧祇劫,方证佛道,故名为渐。顿渐在人,而非法之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若明心地,了达心宗,无法不圆。六尘皆是真宗,万法无非妙理。若执文字相,徒生知解。若识本心、见本性,与识字不识字没有什么关系。虽识言教,而不识心,犹如认指为月,如何指归?讥人者,适自讥耳。犹向空吐口水,自身受害。
“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可见,自古以来,历代高僧贤达之士,皆以护法为心,皆互相钦重,无门庭知见。岂同沽名钓誉之流,虽名弘法,实以邪乱正。故佛法不倒于外道,唯倒于教内弟子而已!唐六祖至今千余年,时像法中,尚有门户之争,难怪今时佛门四众,自赞毁他,离间信众,心怀嫉妒,横生讥毁,不惜灭佛正法,殊为可愍可悲!秀师明哲,反嘉六祖得无师智,悟最上乘,非己所及,并荐诸门人,宜往曹溪参决,悟心印无上妙法,秀师德行实为后人之表率。

未完待续。。。

#大病 ##初癒# 的作品。遲來的#祝賀# ~#沙巴寂靜禪林廿週年慶#。以《華嚴經》段落共勉之

#菩提#~ #小篆#(初寫)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為悟入一切智智故,親近供養善知識時,應起十種心。
何等為十?所謂:
#起給侍心#、 #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3〈離世間品 38〉 ( T10, no. 279, p. 282, b15-20)

#吉隆玻##工作室##釋開健##比丘##bhikkhu##僧##馬來西亞##法師##seckkaijian##caligraphy##書法##小篆##Malaysia##華嚴經##大藏經##Buddha##佛##菩提##bodhi##沙巴寂靜禪林廿週年慶# https://t.cn/RU1yD6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吧,早就知道你就喜欢学校那种大锅饭,图5加油吧,短暂的相处知道你遇到了负责任,很细的好老师,图6妈妈最擅长的包书皮,结果买错了,买成书套了…将就了吧下学期再来
  • 你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发觉妄想减少很多,你的想法都是从内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从外境给你刺激产生的;你以前很容易受外境的影响,而今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
  • 算了我还是滚去看几个本子冷静一下吧这种极圈cp果然不该有梦想(T_T)2020国庆/中秋小结表哥婚礼,充当工具人,累死了[二哈]不过拿到了捧花,还有四百多的红包
  • 【招商轮船首发“丝路云链”(BRITC)大宗货贸运一体区块链平台】近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轮船”)首次在大宗货物领域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贸运一
  • [害羞][鲜花][可爱]爱怎么能强迫和控制呢,那应是最由心发自肺腑的事情。即使那是短暂时光,但这里有爱,有爱就是心灵的家园。
  • 伴着浓浓的咖啡香,搭配暖色光线,窝在沙发上,真的太惬意啦~[awsl]⭐️推荐:土耳其沙煮咖啡、土耳其米布丁、土耳其红茶家人们,快冲鸭!         傍晚,
  • 15现在早饭基本碳水量很少,基本都会提供在午饭,早中午唯一不停的是炫柚子,白柚子红心柚子……每日打卡的是豆浆拿铁,确实能控制食欲,苦不拉几,啥也没味。现在的晚饭
  • 要知道如瀑布般飘逸的秀发可是成为一个“背影杀手”的关键~ 8.18 #京东顺发日# 携手 宝洁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与你一起心动焕发~不仅有专家教你#护发金字塔#
  • [思考]感谢小笼包,我懂了,简而言之——咱们“上天堂”的老板Summer Mo(中文名莫三妹/演员朱#朱一龙#)即将走向国际开拓新市场[鼓掌][鼓掌][鼓掌]#
  • 在旅途中,是否有一个地方,能让天秤座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专注于当下的风景?UNIQ-王一博#亿点曝光计划##夏日视界##视频制作人出道计划#含蓄克制的#天秤座#
  • 我觉得这个世界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 接二连三的出现这样子的事情 有的是刚发生的、有的是积攒了很久的勇气奋力求救的不论是什么原因 总会有玫瑰盛开路上的绊脚石 不给
  • ”03乱拳干翻希拉里优缺点汇聚到一起,做个成功的奸商,还是绰绰有余的,特朗普若能满足于此,将是他人生之大幸,也是美国之大幸。【再过几天,当特朗普下台后,你们是否
  •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局长马越男介绍,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年底前群众和企业经常使用的前100项证照证明将基本实现电子化。省政府副秘书长、
  • Once a gunner always a gunner. (一日枪手,终身枪手)#贝莱林加盟巴萨#都走了今天是9.1 两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真的好快 那些曾经
  • ☺️那么我们昇玟,新的一岁也幸福快乐吧!认识玟的这段时间里,我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吧,一边想着“怎么会有这么自律的人存在!
  • “春捂秋冻”是一条中医养生原则,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春捂一点或秋冻一点,可以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抗寒能力,对于身
  • 我甚至觉得世界不会变,甚至觉得世界是静止的,相信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相信别人在等我慢慢变的更好,又好像身边的一切都在变,身边的人、处境和社会可能明天变换了样
  • 昆明人就点拨说,那你们的也是南车的系统啰[笑cry]理想汽车第二款车型来了,定位大型SUV,售价或在50万左右。头几年去昆明的时候,也遇到南车得增程式车,驱动电
  • 为爱捐赠,请点击 以下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陈尚博士的建议分享如下:一、对《国家公园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 以保护具有
  • 第一百条微博是写给你也是关于你2022年7月24,农历六月二十六,奶奶我跟那个你说他很棒的男孩子订婚了,热热闹闹,只是少了你的见证2022年8月1日,我和你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