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所谓「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 弹偏斥小 」,

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

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 法无定法 」的妙用。

「 法无定法 」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

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 法无定法 」如果被滥用,

那么,「 法无定法 」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

因此,所谓「 善用方便 」,

必须以「 深观法性 」的智慧为基础,

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所谓
「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

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

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
叫做「 入一切诸佛法门 」。

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

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
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

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

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

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

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

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

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

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

为什么?

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

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

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

《大般若经》所谓
「 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

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

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

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

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

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 贪 」吗?

没关系,「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

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

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

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此所以经中说
「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为什么?

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

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

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

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罪恶感 」。

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

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

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

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

此所以佛教只许「 忏悔 」,

不许「 后悔 」。

「 忏悔 」与
「 后悔 」不同。

「 忏悔 」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

「 后悔 」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 重复 」而已。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

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其心然,
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我言:
不也。

维摩诘言:
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 犯律行以为耻 」,这是罪恶感。

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

经中所谓「 不敢问佛 」,正是一个讯号。

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 深观法性 」上,深观罪性不可得,

否则「 戒垢 」就可能被内化为「 心垢 」,这根本不是佛法。

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

「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 不动相 」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

世尊!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

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

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

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

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

已经安住在「 不动相 」之中。

所谓「 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这句话是总关键。

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

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

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

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

基本上是以「 阿閦佛 」为中心,

「 阿閦佛 」意为不动佛,

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

《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

维摩诘居士来自「 阿閦佛 」的佛土。

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

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

《维摩诘经》与
《诸法无行经》的心得,
稍作整理而已。

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

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

深入阐明「 即心即佛 」的念佛观,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

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

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

爰题之为「 文殊法门摄颂 」,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
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
圆成方便妙吉祥。

触摸,光阴的温情

  光阴,唯温情可居,且稳稳地生在心底。

一湖静水,于心深处流动着自然之音,舒缓有致,兀自成曲,你若聆听,那自是一曲在禅心里供养的梵音。

一壶香茗,由经年的春水慢煮,菩提入味,浓淡相宜,你若去品,那便是在半盏琉璃里沉淀的初心。

如此至美,是在山水无言的行走里,用心触摸到的温度,花木相安,一湄静好,葱茏一程山河岁月的妖娆。

那些带着香息的时光,都与阳光同在,不只是有花木在阳光下成长的纹络,还有,心脉在雨露里洗礼的纯澈,阴晴相和,皆因心上那一叶菩提根植的情结。

枯木逢春,是喜悦。

二月里初绽的花蕾,和枝头新发的嫩芽,以及万物萌发的初醒,声声,都在春风里低吟着春思的悸动。

花开半夏,是无涯。

莲开时节,静水在心上流淌着纯净,远山为人生积淀一份厚实的心性,雨落心湖,莲心如初,恰好的温度,让山水成为心上居住的一方晴朗,与之同行,是值得交付一生的好时光。

秋叶飘零,是归根。

行走的路上,一颗温暖而足够坚强的心,便是所有的行囊,而生活,也往往厚待于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生,所有的期许与完美,都将在一叶静美的归宿里落脚。

梅雪相依,是懂得。

雪舞倾城,字里无色,落在心上是莞尔,会意处,相依成曲,一季心絮对白,在陌上纷芜的风声里,绽放着葳蕤的生机。

寒暑往来,光阴的故事,似一坛老酒,醉人之韵,意犹未尽,指尖的余温,在心的蓝图上描摹成一幅幅暖意的画卷。

遇见,缘,是妙不可言,却又让人不知所措。

每一次疏离,总会隐匿着一场躲不开的际遇,如一场无力追忆的春期,恰逢微雨翻新了绿意,在枝头悄然绽放出怡人的念及。

那些走在心上的时光,在莲开的时候生成安静的模样,一颗历经半世飘摇的心,终能够在一场不曾失去的邀约里尘埃落定。

菡萏生于静水,却在心上深流,成韵,每一季花开,都孕育着一场圆满的等待。

陌上清风绕肩,一莲心事坠入深潭,秘而不宣,清韵深远,水波不澜。

近则生静,耐得住花开无声的寂寞,远亦成性,守得住望尽天涯的孤影。

情,温为上,深,终不寿。

有温度的女子,定然独具慧心,依着通透的心性,以其鲜活的生命力经营着从属于心的精致人生。

于性,静若幽兰,懂得韬光养晦,却深知进退,心眸敏锐,或行走,或静思,都投射出张弛有度的灵动之美。

于心,寂如莲花,懂得释放和珍藏,守着一份经年相安的丰满心事,独居芳华。

总能,以优雅的步调,在一季轮回的陌上风声里,安静地行走。

乐由心生,幸福源于心深处的宁静,烟火小安的静好,是生活里温暖的流连。

染了花香的时光,不温不火地走在心上,两心若相知,便如镜明朗,即便无言,亦是花叶相顾的心安。

倘若,爱足够宽,情足够长,且让脚步慢下来,倾听来自心深处的声音。

小禅说,人都有一份孤独,再繁华的热闹,有一颗冷心观红尘,但唯独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清寂的凉,他会在众人之间一眼看到你,然后读懂你,明白你,不似感情,胜似感情。

如是,过尽千帆,光阴里的温情,依然,会于红尘深处绽放成一朵莲!

人生如茶,必要经过一番恰到火候的熬制,才会真正有唇齿生津的韵味。

如林语堂所说:“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山有突兀,造就了人铮铮的风骨,水可穿石,磨砺出坚强的柔韧。

唯身居花木品禅意,心系山水悟菩提,知进退,慢煮初心,且安于执着,才可于峰回路转处,看到柳暗花明,只因心中所向,从来都没有捷径!

喜欢安生一词,是静,而韵不止,隐有现世安稳之味,纵然有风动,依然能够裁得一叶菩提,将偏安一隅的美深谙在心中的桃源里。

从烟火小安,至盛世长安,都是在一颗平常心里获得的圆满。

心有静水,安于奔波,却不随波,用心地来过,一湾碧池自净取舍,绽放浅喜,静守深爱,把每一天的状态,都过成一种明朗的情怀。

莲开,惊觉夏已深,韵入骨髓。

心,已素,不曾闲,荷风滋养着心蕊,从容地接纳着每一寸静动相生的世味。

惊心的事物,因为在记忆里散发着动人心韵的余香,故而恒久,绵长……

#方志动态#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典范——随园

随园是清代金陵名园,位于今南京市广州路中段两侧百步坡一带。东起干河沿、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以小仓山为中心。原为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称“隋园”,后衰败荒芜,沦为茶肆,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任江宁县令时花费三百金购得,易名“随园”。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性灵派”代表,其诗歌讲求性情个性,所作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曾任溧水、江浦、沭阳诸县县令,乾隆十年(1745),任江宁县令,推行法制,不避权贵,体察民情,有政声。乾隆十三年(1748)以丧父养母为由辞官,卜居南京。卸任时,江宁县百姓以“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相送。嘉庆三年(1798),袁枚逝世,葬于小仓山南岭(今五台山百步坡上)。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随园是袁枚亲自设计的建筑佳品,他在此居住生活了50年。随园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袁枚的《随园记》云:“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纵观全园,旷奥相生,山环水抱,草木芳菲,构成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园林景观。随园的空间布局根据山水结构划分,分为北山、湖区和南山3个分区,北山区位于山地阳坡背山面水,生活环境优越,景观视线通透,分布着随园的主体建筑群,也是袁枚和家人的起居生活区。主要有内室、小仓山房、夏凉冬燠所、古柏奇峰、金石藏、环香处、小眠斋、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书仓等。亭廊轩榭错落有致,花影压栏景色如画。其中,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诸景在各色琉璃花窗的晕染下,晶莹澄澈,在江南园林中独具一格。登上“南楼”,启窗可见龙舟山、鸡鸣塔、台城、孝陵。诗世界、悠然见南山、小栖霞阁和因树为屋等临湖而建,兼具游赏功能。湖区以水景为主,袁枚为浙江杭州人,为解思乡之苦,仿西湖景,设花港、六桥、南峰、北峰。此间,池水如镜,柳浪荷风,夹“双湖亭”。堤上建闸,使清波洄洑,称“回波闸”。另有鸳鸯亭、渡鹤桥点缀其中。对于南山分区,袁枚主张“弃其南,一椽不施,让云烟居,为吾养空游所”,仅仅有半山亭、柏亭及山上草堂、天风阁等,有所舍弃,懂得留白,让园林由天然去雕饰。随园西南部是袁氏祖茔,周边则是水田菜畦。

随园也是袁枚精神寄托的诗性世界。袁枚在随园落成之际,感叹道,“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以官易园体现出袁枚急流勇退,归隐园林的智慧和洒脱。随园“柳谷”悬袁枚撰联: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恋花”的袁枚在随园遍植花草,根据清李辑《鹤征后录》记载,随园有“梅百枝,竹万竿,桂十余丛”,当代学者于佳辰等统计随园内约有40种植物。袁枚尤爱象征品行高洁的梅花,“香雪海”绕以梅花七百余株,疏影横波,寒香成海。随园亭台楼阁名字中亦可窥见其懒作公卿,远离尘世的心态,如“因树为屋”源出东汉申屠蟠,其隐居治学,不愿出仕,躲藏于汉梁芒砀山之间,以树做房屋。“悠然见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园居。

大文豪袁枚赋予随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枪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图书则青田黄冻,名手雕镌;端砚则蕉叶青花,兼多古款,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随园主要建筑“小仓山房”悬李因培集句、沈补萝书楹帖,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书仓”藏书万卷。另有“诗世界”阁楼内藏有当时名贤投赠诗。袁枚以诗名盛于当时,在随园居住的50年间,创作诗歌达六七千首,其晚年自号随园老人。所撰《随园二十四咏》吐纳烟景,尽显妙义。《随园诗话》刻印后,广为流传。当时的名公、巨卿、骚人、墨客齐聚随园,酬诗唱和,留下的诗翰集于“诗城”长廊,长达十丈。袁枚对此也颇为得意,他在《诗城诗》中写道:“十丈长廊万首诗,谁家斗富敢如斯?请看珠玉三千首,可胜珊瑚七尺枝。”随园还以“五图六记”闻名于世,其中五图是指由沈凤(凡民、补萝),罗聘(两峰),张栋(看云),项穆之(莘甫)和王霖(春波),袁树(香亭)各绘一图,形成一卷。五图在咸丰、同治时期被毁。现南京博物院藏有袁起的《随园图》,南京市博物馆藏有袁起的《载酒访随园图》,同济大学藏有汪荣的《随园图》。袁枚为随园作专记六篇,见于《金陵园墅志》。

清代著名文学家蒋敦复盛赞随园“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占尽金陵”。清顾云《盋山志》中赞其是“天下所称名园者也”。其时,士人游金陵必访随园,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谓:“因园中四时皆花,益以虫鸟之音,雨雪之景,因之游人不断,盛时年游人量达十余万人,以致户限为穿,每年更易一二次,主人亦听其自由往来,惟绿净轩环房二十三间,非相识不能遽到”。

随园不设围墙,寻常百姓也可以入园。每逢正月十五,随园举行热闹的灯会,百姓可前往观灯。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二十三日,袁枚母亲九十寿诞,随园张灯祝寿,倾城欢歌。《小仓山房诗集》载《山中行乐词》十二首,其四:

九十高堂寿,千灯上下张。环山生火树,摇水动珠光。

隔岸笙歌助,倾城仕女狂。此时一杯酒,真个紫霞觞。

袁枚临终遗言“身后随园得保三十年,余愿已足”。可《随园诗话批本》作者伍舒坤嘉庆二十四年(1819)第四次访随园,值袁枚作古22年,随园已沦为茶肆。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奠都天京(今南京),夏官丞相曾居随园,后因清军围城,太平军将小仓山辟为梯田,山峰为之削平,随园亦无人看管,日就倾圮,此时距袁枚作古56年,建园104年。

拟稿:吕晓红
审核:陆惠娣
发布:梁 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有港风味道[抱一抱]6.粤式餐厅[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如果出去玩有长辈或者比较想吃炒菜吃饭的,粤式餐厅真的超级的合适,口味基本是偏淡为主[上课了]分量很
  • 额部铸孔青铜纵目面具“眼珠如柱状向前纵凸16厘米”即“4.8寸”、直扺眼窝当有“5寸”从而由“五珠”引出“无珠、务珠”等概念,“无珠”即“人睡眠状态下的眼珠
  • #兰州马拉松#千年松州,从历史跑进现在跑向未来瑶池黄龙,从森林跑进雪山跑向古城读取岁月,奔跑留痕“瑶池黄龙 聚美松潘”山地户外系列赛松潘古城半程马拉松,等了你
  •   当今社会,不少有钱有势的人痴迷邪淫,狂躁不安,为一点小事就要与人以死相拼;或是患有严重精神病,靠精神药物压制来减少痛苦,有的坚持不下去就自杀了。  8、常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我成长了,再也不是那个只沉迷美男外在的小女孩儿了[并不简单])道震是短期记忆丧失症啊,一周就会失忆,怪不得会有一天天的计时,怪不得朱延会那么淡漠。無論是拆遷的
  • 给自己一些成长的时间,循序渐进,事一件件做,书一本本读,本领一点点增长,技能一点一点提升…… 行走于世,只有熬得住的人,才能出众;熬不住的人,只能出局。殊不知
  • 总有鱼喜欢藏在水底,游戏在细草石墨里,与懂的人游弋着光阴的故事,因为这个水中的世界是凉薄的,而静谧的游着却是温暖的,给这个鲜明的尘世冷冰的讽刺。我很喜欢齐白石小
  • 记录这个世界温暖的一幕今天去玩回来,在租房大门口碰到一只超级凶的狗,狗绳被栓在电动车上,主人不在旁边,狗一直叫还呲牙咧嘴不让人过,此时只有一条路可以过去,要么把
  • 在这里浪费谁的时间呢我请问(p4)卖家说钱高于其他那你想卖高价赚钱直说好吗(p2)有人说要加价,卖家模棱两可说自己还在犹豫,我请问你不遵守拍卖规则你在犹豫什么,
  • 《猫的报恩》我浑身伤痛,跋涉万里,疲倦的寻找,只为来与你相见_ ____《悬崖上的金鱼姬》你说你会爱我一辈子,我真傻,居然忘记问,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 _____
  • 这个滚烫的盛夏,就继续带着野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勇敢闯关、去收割惊喜,也不忘享受这一路上的每一程风景!这个滚烫的盛夏,就继续带着野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勇敢闯关、去收
  • 门诊患者:冠心病,血压高、血脂高,莫忘调肝!这张方子,养肝阴,治心脏,直击根本 陈先生,40岁。来门诊主诉是胸闷,心电图异常。在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血压和血
  • #配音演员马正阳[超话]#南京场的无料官宣来啦~立牌,摇摇乐各30(在P1)色纸两款各30(P2,还有一个是未公开生贺图)吧唧、钥匙扣各50(生贺图)贴纸500
  • #北医三院安阳问答##北医三院安阳隆鼻案例##我的安心变美推荐##隆鼻手术##鼻综合##肋软骨隆鼻##隆下颏##自体脂肪填充##新浪整形##北京隆鼻##隆鼻##
  • #燕本色##紧致肌肤##美白淡斑##女生必备##抗衰老##好肌肤养成记#可降解宠物垃圾袋拾便袋提手款猫屎袋铲猫砂袋外出遛狗捡狗便神器 [钱] 16.62
  • X老师问我看完封神第一部喜欢上哪个质子团成员,思来想去硬说了Justin北伯侯(一众里面也就他最man了吧虽然电影角色真讨人厌)他说这男人像是女人一走,家里客厅
  • [挤眼]儿童房:上床下柜的设计,设计师运用弧线做出了一个孩子玩耍的秘密基地,背后是衣柜。在风格上结合客户喜静爱干净等个人特点采用了现代诧寂风,整体氛围在不缺自然
  • 说到“八二原则”我倒是觉得可以借鉴。就像做饭,盐多盐少,只要味道对,谁还会斤斤计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