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我们正在讲《佛说阿弥陀经》。在此之前,五重玄义和译者我们做了一个介绍,从这讲开始我们来正解经文。
  从汉明帝以来经途流传到东土,所有弘法的法师,在讲经的时候都是随文讲解的,并没有科判,仅是逐字逐句地随意贯文。科判就是分科别类的进行一个判释,一大块一大块地进行总结。直到东晋时期有一位道安法师,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事,把每一部经典划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是叙述经的大意,正宗分是讲经的正理,流通分是赞叹听到法义之后,希望后人推而广之,像河水一样流经法界的一切地方。
  序分就像人的头部,正宗分就好比人的身体,五脏六腑,流通分则是人的双腿、双脚在行走,恰如其分。由于道安法师的这种判释,自此以后,在所有讲经时,都用这三分对经文做判别。
  《佛说阿弥陀经》中序分是从“如是我闻”,到“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从“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一直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正宗分。流通分自“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到最后“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为什么序分有时候又称之为经前序呢?首先因为它在经的前边,这是一层意思。其次是因为在释迦牟尼佛讲法时,并没有这段文字,是后来在阿难和迦叶尊者集结经典的时候,添上去介绍经典缘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有时又叫经后序或者发起序。即经的开场白,由此正信这部经典是可信的。
序分的开场白中又由六个版块组成:
  第一,信成就,比如说开篇都是如是我闻。相信这部经典,我是从佛这儿来听来的。成就一个信的功德。
  第二,闻成就,阿难当时以自己为主人翁的口吻说‘这部经典是我听到的。’即为闻成就。
  由此“一时佛在舍卫国”是时成就,它的时间点,叫时。
  谁说的?佛在舍卫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叫主成就。
  当时有千二百五十人,从长老舍利弗开始一共有如是等无量诸天大众俱,此为众成就。
  佛说的,相信,听闻,时,处,众,一定还要一个场所:在哪儿讲的,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六个因素全部具足,才是经前序。
接下来迈入经文,依照经文来贯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为什么说如是呢?开篇总少不了“如是我闻”。什么是如?当禅定的时候,说他是如如不动,在讲体的时候也讲到真如实相。其实如字就是表达的当下的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即经书的经题。一切的经典一定是从经题流露出来的,以方便讲解。所以如是,由于被我阿难听到了,讲解出来。
  对“如”,以前有很多祖师进行过解释,比如实相之理,亘古不变叫做如,如理而说称为是。阿难没有歪曲事实,包括鸠摩罗什法师译经的时候也没有歪曲,所以现在听到的《佛说阿弥陀经》原汁原味是从佛如如不动的境界中、大定中称性流露出来的。
  有的说,如来顺机而为应为如,就是为了随顺众生的理解能力,把甚深的,不能讲的道理讲出来,这叫做如。众生无非为感叫做是。在座的听法众,听到了《阿弥陀经》,是因为过去种的种子,此时成熟了。一部经书从佛讲经时,到在印度流传,直至被翻译至东土,期间会有很多听法众和有缘人,生生世世跟这部经典结缘。
  到了我们南瞻部洲,此时此刻,也因具足了听闻的机感因缘,所以叫做是了,对了,该听了。所以时候对了,该听《佛说阿弥陀经》了,该深信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了。因此叫做如是,当时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听说的。为什么佛门里面要这个如字不可思议啊!
  拉萨有个大昭寺,里面有个太子的等身像,那是所有藏族人和佛弟子心中特别庄严的一尊佛像,他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如如不动的地方是什么呢?如果去过的人就知道,佛像外边有一层铁栅栏,因为参拜的人太多了,不可能都进入到佛龛里边。
  藏族的寺院都是从正门进去,四面会有一些佛龛,进去以后面积就比较小了,甚至有时候只能顺时针地绕一圈出来。如果刚好铁栅栏开着,让你进去绕一圈说明你的因缘比较好,一般只能在外边拜拜,瞻礼一下。如果碰到大功德主,要喇嘛师父给佛像贴金,也可以趁机进去绕一圈。到佛的旃檀座下,还能闻到香草味,非常殊胜。
  太子像天天有人要去贴金,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不断地往脸庞上、身上刷金粉,但是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子像的身形、体积从来没有变大过,始终是十二岁太子等身像。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应,如如不动。
  从事相上来讲,它体现的就是法界的从来不动,本来如此、必定如此的道理。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由此流露出来的,所以必然在经前要有一句如是我闻。
  当佛涅槃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见阿难在哭,说你别哭了去问问佛,问出四个问题,说灭后以戒为师,如果有比丘不好好修行,大家都不要理他,以四念住而住。最后一句说,为了防止大家不信我说的话,你以后一定要在每一部经典前面加一句如是我闻,让大家都知道,它的缘起是这个样子的。
  每一个经的法门都不同,怎样来理解如是我闻呢?如,是永远不变的,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就是如,因此在事相上,听明白了。依实相的道理不变,但是在法门有差别的事相上,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的决定没有错,叫做是。
  具足了信愿行就能成就往生大业,决定可信的,叫做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是是;“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是;从若一日若七日念到一心不乱就能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是是;这样来理解是。
  所有的这些是没有离开理,所以叫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说的这个《佛说阿弥陀经》。这样来理解这个是,每一部经典之前都有这个如是我闻。
  为什么说我闻呢?听声音的时候是用耳朵来听的,应该用耳闻,为什么说我闻呢?一部经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无量的意趣,这叫废别从总。就是不去顾忌眼耳鼻舌身意,而只从总的来讲。我有什么组成?《心经》里讲,“照见五蕴皆空。”我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会形成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 https://t.cn/z8U9gAg

#佛教[超话]#

虚云老和尚: 勤学经律论,持戒莫放逸

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三日(1955年7月12日)

世上军令严肃,令行如山倒,谁也不能违他。佛所说法,亦如军令一般。为佛弟子,只有依教奉行,决不能丝毫违犯。前几天说的布萨时上座对沙弥说:“汝等各净身口意,勤学经律论,谨慎莫放逸。”既已出家,就要痛念生死,如救头燃,怎敢放逸呢?

勤学经律论、三藏圣教,寻求了生脱死的途径和方法。经律论名为三藏者,因此三者皆包藏文义也。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故三藏亦即三学。梵语“素旦缆藏”,或曰“修多罗藏”,译曰綖,谓佛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缦也。又译曰“经”,经者具常、法二义,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义。梵语“毗奈耶藏”,或曰“毗尼藏”,译曰“灭”,谓灭三业过非也。梵语“阿毗达摩藏”,旧作“阿毗昙藏”,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又译无比法,谓胜智无比也。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

既受三坛大戒者,便是大丈夫和菩萨,又发了菩提心,就要做大丈夫和菩萨的事。梵语菩提,此译为道,道者是心是理。心之妙理,体同虚空,遍三界十方,包罗万象。发如是菩提心,就是菩萨大丈夫,诸佛慈悲说三乘法,重重指明。就戒律言,佛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可见学戒守戒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梵网》律有十重四十八轻,犯十重是波罗夷罪。波罗夷此译为弃,或曰退没,或曰不共住,或曰堕不如意处,或曰断头、无余、他胜等,是戒律中最严重之罪也。律中有开有遮,小乘与大乘不同。开者许之义,遮者止之义,许作曰开,禁作曰遮。开要看时节因缘,是额外方便,没有因缘是不开的。遮则一遮永遮。小乘与大乘有很多相反的,小乘持即大乘犯,大乘持即小乘犯。其详细条章,可看《毗尼止持作持》等书。

具足戒中,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分为五篇。一曰波罗夷罪,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不能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曰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谓比丘犯此戒,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此篇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曰波逸提罪,译曰堕,谓堕地狱也。此篇比丘有一百二十四戒,比丘尼有二百零八戒;四曰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舍,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忏悔罪便得灭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曰突吉罗罪,译曰恶作,其罪轻。此篇比丘有百众学法,另有二不定法、七灭诤法,共一百九戒。比丘尼有百众学法,七灭诤法。比丘除在三际四威仪中严守二百五十戒,成三千威仪外,还要在二六时中遵照毗尼日用,持诵五十三咒,如是降伏其心,制身不行。

又有三聚圆戒之说,每一戒皆具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也。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者,谓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楞严经》云:“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是真脱,不酬还宿债,不游三界。”小乘有因缘可吃牛奶,菩萨吃不得,丝绵救毳等亦然。这是小乘大乘开遮持犯的不同,又比丘不拿银钱,不存一米,不吃隔宿饮食,当天化饭吃不完的不留,菩萨开了拿银钱不犯。酒是五根本戒之遮重戒,大乘小乘不准开,惟大病非酒不治者,白众后可用。戒律开遮因缘微细,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

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槃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佛又说四依法,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入圣道,为圣之种。粪扫衣又名衲衣,凡火烧、牛嚼、鼠咬、死人衣、月水衣,为人所弃,与拾粪之秽物同者。比丘拾之,浣洗缝治为衣曰粪扫衣。又补衲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故曰衲衣。比丘着此粪扫衣,不更用檀越布施之衣,在于离贪着也。乞食,梵语分卫。《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障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请主事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如废行道,有如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树下坐,不住房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腐烂药者,比丘有病不请医,不吃新药,人拾别人所弃之腐烂来吃,病医得好不好,听其自然。今世比丘,谁能守之?一有疾病,中医西医,特效药、滋补品都来了,四依法久无人行了。

梵语比丘,此云除饿,又云乞士、破恶、怖魔。比丘为世福田,人若供一饭、闻一法,能除一切饥饿之灾,故曰除馑。云乞士者,上从如来乞法以长慧,下就俗人乞食以滋身,故名乞士。乞法谓乞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之法也。

虚云老和尚: 勤学经律论,持戒莫放逸

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三日(1955年7月12日)

世上军令严肃,令行如山倒,谁也不能违他。佛所说法,亦如军令一般。为佛弟子,只有依教奉行,决不能丝毫违犯。前几天说的布萨时上座对沙弥说:“汝等各净身口意,勤学经律论,谨慎莫放逸。”既已出家,就要痛念生死,如救头燃,怎敢放逸呢?

勤学经律论、三藏圣教,寻求了生脱死的途径和方法。经律论名为三藏者,因此三者皆包藏文义也。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故三藏亦即三学。梵语“素旦缆藏”,或曰“修多罗藏”,译曰綖,谓佛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缦也。又译曰“经”,经者具常、法二义,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义。梵语“毗奈耶藏”,或曰“毗尼藏”,译曰“灭”,谓灭三业过非也。梵语“阿毗达摩藏”,旧作“阿毗昙藏”,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又译无比法,谓胜智无比也。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

既受三坛大戒者,便是大丈夫和菩萨,又发了菩提心,就要做大丈夫和菩萨的事。梵语菩提,此译为道,道者是心是理。心之妙理,体同虚空,遍三界十方,包罗万象。发如是菩提心,就是菩萨大丈夫,诸佛慈悲说三乘法,重重指明。就戒律言,佛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可见学戒守戒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梵网》律有十重四十八轻,犯十重是波罗夷罪。波罗夷此译为弃,或曰退没,或曰不共住,或曰堕不如意处,或曰断头、无余、他胜等,是戒律中最严重之罪也。律中有开有遮,小乘与大乘不同。开者许之义,遮者止之义,许作曰开,禁作曰遮。开要看时节因缘,是额外方便,没有因缘是不开的。遮则一遮永遮。小乘与大乘有很多相反的,小乘持即大乘犯,大乘持即小乘犯。其详细条章,可看《毗尼止持作持》等书。

具足戒中,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分为五篇。一曰波罗夷罪,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不能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曰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谓比丘犯此戒,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此篇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曰波逸提罪,译曰堕,谓堕地狱也。此篇比丘有一百二十四戒,比丘尼有二百零八戒;四曰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舍,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忏悔罪便得灭也。此篇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曰突吉罗罪,译曰恶作,其罪轻。此篇比丘有百众学法,另有二不定法、七灭诤法,共一百九戒。比丘尼有百众学法,七灭诤法。比丘除在三际四威仪中严守二百五十戒,成三千威仪外,还要在二六时中遵照毗尼日用,持诵五十三咒,如是降伏其心,制身不行。

又有三聚圆戒之说,每一戒皆具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也。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者,谓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楞严经》云:“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是真脱,不酬还宿债,不游三界。”小乘有因缘可吃牛奶,菩萨吃不得,丝绵救毳等亦然。这是小乘大乘开遮持犯的不同,又比丘不拿银钱,不存一米,不吃隔宿饮食,当天化饭吃不完的不留,菩萨开了拿银钱不犯。酒是五根本戒之遮重戒,大乘小乘不准开,惟大病非酒不治者,白众后可用。戒律开遮因缘微细,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

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槃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佛又说四依法,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入圣道,为圣之种。粪扫衣又名衲衣,凡火烧、牛嚼、鼠咬、死人衣、月水衣,为人所弃,与拾粪之秽物同者。比丘拾之,浣洗缝治为衣曰粪扫衣。又补衲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故曰衲衣。比丘着此粪扫衣,不更用檀越布施之衣,在于离贪着也。乞食,梵语分卫。《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障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请主事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如废行道,有如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树下坐,不住房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腐烂药者,比丘有病不请医,不吃新药,人拾别人所弃之腐烂来吃,病医得好不好,听其自然。今世比丘,谁能守之?一有疾病,中医西医,特效药、滋补品都来了,四依法久无人行了。

梵语比丘,此云除饿,又云乞士、破恶、怖魔。比丘为世福田,人若供一饭、闻一法,能除一切饥饿之灾,故曰除馑。云乞士者,上从如来乞法以长慧,下就俗人乞食以滋身,故名乞士。乞法谓乞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之法也。破恶是把身口意所造十恶业破除之,转为十善业也。怖魔谓比丘出家,脱离魔眷,魔震动惊剧也。我们既成了比丘,谁能名符其实为真比丘呢?既出家为了生死,就要依法行持,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不要留恋世上的贪嗔痴爱,不要人我是非,好吃懒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就是我的烟台,我的大学呀,那年离开时,真的没有一丝留念,只是想赶快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也就让今天的我依然没有一段幻想中情比金坚的友谊,与辩论队的岗各位我知
  • 10月13日0—24时,我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福州战疫#【10月13日,福州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10月13日0—24时,
  • 让灵魂在流年的时光里静享花开,让生命在人世间颠荡起伏,一杯清茶,坐禅独守,让时间的洗礼,成就岁月的年华,走过阡陌流年,安详等待,等待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让灵魂在
  • @苏勋伦 2022全新单曲《无限可能》正式上线,夜幕降临,跟随宇宙探险舰长#苏勋伦[超话]#,去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超话]##小科充电站# 《纸上月光》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将青春梦想、警营生活、子女教育、读书感受、观影思考、人生感悟等娓娓道来,既有深刻的
  • 当然你还有机会,选择好好保护自己,正义的人活着也是正义。当你认为这件事能成就你,而伤害一个人,那就不算正义。
  • 和朋友聊天到好晚 好多想说的白月光的杀伤力真的好大。看到之前的日记,没想到来上大学的这几年才是哭得最多的,我好像精神分裂患者,好像片刻的快乐是借来的,我真的能抓
  • 此次行动共清除销毁“一枝黄花”300多株,有效控制其在辖区内扩散蔓延。此次行动共清除销毁“一枝黄花”300多株,有效控制其在辖区内扩散蔓延。
  • 14年《魔法城堡》发行认识TFBOYS,接着着迷我认识王源时他才13岁,那时我才二年级吧,纯粹因为喜欢听TFBOYS的歌,还拿个小本抄歌词[哈哈]现在我高二了,
  • 而对别人的闲话,我们也要懂得屏蔽,别陷入闲言碎语之中。生活再难,我们也可以坚持,但别人的一句闲话,却可能将自己轻易打败。
  • 下午一直沉浸在茶话会离别伤感的情绪中控制不住 就一直哭 可能也和今天大姨妈第一天有关系 情绪波动太大结束以后 去公园走了走 看看流浪猫流浪狗 和卖凉皮的老奶奶
  • 南山为了引进仰望,逃离坪山,估计没少下血本[666]#比亚迪# #仰望汽车# 自主品牌加油!值得注意的是,仰望品牌注册在了南山粤海街道,众所周知,粤海街道号称最
  • 让中国永远处于低水平的技术基础上,如果中国搞高科技,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聪明的中国人,比美国人还厉害,居然不仅搞了高科技,还搞出了美国人都搞不出来的高科技,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电影正当夏# #夏日影评大赛# 发现陈思诚导演总是走在最前面,这一次又来了一次新的尝试《外太空的莫扎特》这是填补了国
  • 相逢也有不曾诉说,离别也有苦中作乐,人这一生,数不尽的错,悠悠百年后,又有谁人评说,即便,说,又如何,又如之奈何?你爱一个人,而这个人爱着另一个人;你爱一个人,
  • (特邀编辑 曾淑芳)#银科宇宙碎片##读书##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 2019年9月23日,
  • 小周周泰国伸手喂食长颈鹿 昆凌:我的勇敢女孩,昆凌(Hannah)和周杰伦(周董)婚后,陆续迎来一对子女组成“好”字,夫妻俩相当注重孩子隐私,从没让小周周(Ha
  • | 《缘路山旮旯》成「亚洲电影巡迴放映」吉隆坡站开幕电影 |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 (AFAA) 主办,Golden Screen Cinemas (GSC) 和G
  • 2021年10月15号我和妹妹散了一次很舒服的步,时间很长,距离很远,聊天很多,从曼城市中心漫无目的散到郊区,从夕阳西下散到月照枝头,从小时候捣过的蛋聊到亲戚朋
  • 详见>>(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80年代难忘的记忆:#河南辉县一供销社持续经营50年# 】近日,随着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的话题不断升温,反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