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动态# 小康回眸老物件 | 我家的“购煤凭证”

随着改革开放,如今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已全面进入“气”与“电”的时代。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起,南京市民曾经度过了漫长使用“柴”“煤”的阶段。今天,我们在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模式时,忘不了曾经的那一段艰苦岁月。

50 年代初,南京市民的生活燃料主要还是用柴火。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柴火灶。有条件的人家砌有灶台,可放置两、三口大铁锅,在两口锅间置上一个盛水的铁罐,可以利用柴火的余热温水。灶台上高高的烟囱伸出房顶,不仅可以将烟导出屋外,还可以加快空气流通,起着助燃作用。

南京这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周边多是丘陵和平原, 柴草的供应毕竟有限。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柴”改“煤”是必然趋势。据史料记载:早在清道光元年(1812),南京城出现了第一家煤炭店。在以后的近百年中,南京的煤炭业发展几乎处在停滞状态。

直到1940 年代后期,煤炭店开始供应一种机制的小煤球,由于当时的煤球炉过于简陋且使用不便,故并不受市民欢迎。1950 年代初中期,相适应的煤球炉问世,加上柴草供应的缺乏, 南京市民才逐步摒弃了柴火灶, 开始使用起煤球炉来。此时的煤球类似“白果”样的扁圆状、约鸡蛋大小的小煤球,是用煤粉掺入少量黄泥,用机器压制而成的。1958 年前后,蜂窝煤的问世,小煤球逐渐淘汰,南京市民的生活燃料开始进入了“ 蜂窝煤”的时代。

“蜂窝煤”,南京人称之“煤墼”。起初的煤墼为圆柱体,高120 毫米,直径140 毫米,12 个上下贯通的14毫米直径的圆孔,按2∶4∶4∶2分成4排匀称排列。煤墼是用无烟煤粉碎后,掺入少量的水、石灰与黄泥压制而成的。多年以来,制作煤墼都是手工操作。将煤料放入模型里, 用铁锤砸上十几下,成型脱模后放到边上晾晒至七、八成干,方可出售,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打煤墼”。

当年,每个区都设有燃料公司,下属若干个煤炭店。笔者上学所经过的白下路与太平南路口(即今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所位置)就有一爿较大的煤炭店。煤炭店往往都是前店后厂,一堆备制好的煤料周边围坐着十几个打煤工,乒乒乓乓声不绝于耳,隔个几十米都能听到。

计划经济的年代里,煤墼是定量供应的,起初是发购煤证,后改为发煤票。单人家庭每月 80 块、2~3 人的 100 块、4~5人的120 块、5 人以上的150 块。

到煤墼店买煤,每块煤加点钱,就可以送煤上门。为了省钱,煤墼店还可给购煤者免费提供小推车或是箩筐,让购煤者自行运回家,但必须先要将购煤证押在店里。送煤工也是蛮辛苦的,满车的煤拉到居民家门口,足足有五六十斤重的煤墼,送到用户家的炉灶旁并依次码整齐。住在二楼以上的人家,就得全家出动自行搬煤上楼了。

本不值钱的煤墼,在当年也是蛮稀罕的。每家每户都会想方设法节约一些储存起来。除了防备雨雪天刚买的湿煤无法烧以外, 还要为冬季烤火备上一些。若是家中有近郊农村亲戚的话,用自行车载上一筐煤墼送人,可是非常实在的礼物喔。在近郊插队的子女,回乡下时, 也会带上一些煤墼。单位同事或邻里间将用不完的煤墼计划相互赠送,也算不小的一份人情。

到了1970年代的中后期,由于南京石油化工的发展,一种新型民用生活燃料液化石油气出现,市场上有了 10 公斤与 15 公斤两种灌装液化气供应,南京人称其“煤气包”。

液化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生活燃料的使用模式,其高效清洁、使用方便等优越性,是 “柴”“煤”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由于液化气的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故而,液化气并没有能迅速完全替代煤墼,而是“气”与“煤”并存了20 多年。几年后,南京城区开始逐步给有条件的住户安装管道液化气,也因此在玄武湖畔竖起了两个巨大的绿色“煤气罐”。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新建的楼房大多通上了管道液化气。天然气的“西气东输”,管道液化气全被更加高效清洁的天然气所替代。

从“柴火灶”“小煤球”,到“蜂窝煤”与“煤气包”,再到如今的“管道天然气”与“家用电器” 的广泛使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文章节选自《南京史志》)

拟稿:左中仪
审核:陆惠娣
发布:梁 刚

【一颗葡萄的故事:小果子带动小村奔小康】天津城郊西北角的一个小村子里,80%以上的村民从事着棚室葡萄生产,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村的名字,但这里产出的葡萄,或许曾经上过您的餐桌。

  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胡柳子村,这个227户、人口756人的村子,现有棚室葡萄面积800余亩,陆地葡萄面积200亩,年产葡萄1200吨,蔬菜1600吨,年产值1600万元,俨然已成为天津市葡萄生产的代表之一。

  2015年,胡柳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如今已远近闻名的胡柳子葡萄,是如何一路发展壮大,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的?

  京津冀市场的“香饽饽”

  62岁的杨恩会在家乡胡柳子村栽种葡萄已经三十多年了,说起村里这个远近闻名的特产,他言语中充满自豪:“在京津冀这一片土地上,无论是北京新发地,还是天津王顶堤、廊坊等几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跟人提武清区胡柳子村,对方可能还要反应一会,可要是喊一声‘胡柳子葡萄’,保准立刻就有反应,因为在这些批发市场里,没有不知道我们这儿出的葡萄的,我们的葡萄在这些地方卖得很不错,知名度也特别高。”
杨恩会所言不虚,2015年,胡柳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2017年,“胡柳子葡萄”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近年,由胡柳子村两委牵头成立的天津市金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胡柳子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胡柳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祥文介绍,这样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整个天津市也仅有二十余家。

  目前,胡柳子村每个大棚一年能产出葡萄三四千斤。除了栽种葡萄外,这些大棚也栽种一些绿色蔬菜。杨恩会介绍,2000年前后全市葡萄种植尚少时,一个大棚每年的收入最高能达到两万多元,现如今一个大棚收入也能维持在一万元以上。
虽然胡柳子葡萄多年来已经打出了名气,也给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但无论问哪位老于农事的种植户,他都会告诉你,照料大棚葡萄可不是一件轻松事。今年70岁的田宗江是胡柳子村的村民,谈起多年来“泡”在大棚里的日子,他感慨颇多。

  “大棚的一个优势,是产出的葡萄比户外陆地的提前一个月,但夏天大棚里的高温也让人够受的,密不透风的棚里,最高时能达到快四十度,特别是中午,大棚里几乎待不住人,经常是下午四点多才能进来继续干活。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不勤来勤看,从4月底葡萄树发芽,到7月底采熟上市,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棚里照顾果树,生怕一个疏忽,就毁了一年的收成。”

  田宗江告诉记者,葡萄栽种并非越多越好,一个大棚里有多少树、每棵树上有多少枝都是有定额的,超出这个数字,虽然产量会提升,但果子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为了保证葡萄品质,种植户要付出很多汗水。
“树上的枝条一般保持在5枝,多了要随时剪掉;树的高度也要控制,才能让果树不流失养分;葡萄需水多,一年里浇水的次数不少;树旁的杂草要勤除,否则就和葡萄树争抢养分;肥料也要精挑细选,比如现在7月份正是‘上色’(指葡萄由绿变红的发育阶段)的关键期,更要施肥补钾,维持营养,简直一步也错不得……”提起养护葡萄树的种种环节,田宗江如数家珍。

  即便栽种的一切环节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实施,果农有时也会因意外而损失一年的收成,“种植业或多或少都有靠天吃饭的因素,也就是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果树偶尔染上霜霉病、白腐病,再如春天一阵旋风掀开大棚顶,还有突然一阵冰雹,把葡萄果实打碎……”田宗江说到这里,感慨似的轻轻摇了摇头。他表示,正是这种悉心照料,才造就了如今胡柳子葡萄的口碑和市场。

  从“单打独斗”到稳定批发

  胡柳子葡萄如今广受市场认可,但时间倒回二十多年前,胡柳子村的村民们对种植葡萄能否成功是心里没底的。从发端到成熟,数百亩的大棚葡萄,小小的胡柳子村奋斗了二十多年。

  最早,胡柳子村仅有三四户村民试验性地种起葡萄,但由于基础设施简陋、技术不成熟,以及市场不稳定,每年仅仅是多发展几亩地、几户人参与进来,种植规模一直上不来。
谭祥文如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最初村里葡萄是如何一步一步艰难地打开市场。“最早试验种葡萄的几户农户,基本是单打独斗,每次葡萄收成,都是用自行车或者电动三轮车驮着几箱葡萄到天津市区摆摊卖,一天能卖二十多斤,每天起早摸黑地往返,很辛苦。”

  上世纪90年代末,转机逐渐出现。1997年,谭祥文起任胡柳子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当时天津市区卖葡萄的商家并不多,但市场上需求却不小,特别是春节前后几天,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水果,于是这一年春节,他联系到天津站附近的一个批发市场,请对方来批发村里的葡萄,结果葡萄的销量特别好,批发商后来还来到村里,定下了来年还要来村收葡萄的约定。

  胡柳子村趁热打铁,正是在这一年,村里决心开始统一规划,拿出最靠近公路、土地状况最好的地发展棚植葡萄,逐渐突破了此前三四户试验种植的局限,开始做大规模。

  “当时村里种葡萄最大的难题有两方面,一是大棚、交通等硬件条件不足,二是种植葡萄的专门技术缺乏。”谭祥文介绍道,“为了给村民种葡萄创造最好的条件,村里给进出村的主干道做了硬化,统一定制了大棚薄膜,给大棚的面积做了统一规划,还修了送水管道,方便大棚的供水。”

  眼见大规模种葡萄的硬件逐渐齐备,但栽种技术的培养非一日两日可成。当年天津市内栽种葡萄的农户尚属少数,很多栽种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培训。胡柳子村与天津市农科院展开合作,由专家来到村里,传授村民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种植知识,每次,都有百八十位村民前来听讲,情绪很高。几年间,大家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高。
引进新种、拓展渠道 小村葡萄仍在进步

  如今,胡柳子葡萄早已在京津冀等地的批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品牌,但在谭祥文眼中,村里来之不易的特产想要持续发展,还需要克服不少问题,这也将是村委会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推动品种的改良,胡柳子葡萄目前以‘乍娜’这个品种为主,这是上世纪90年代就引进的品种,优势是产量高、成熟早,但它有容易裂果的弊端。比如去年的几场大雨和冰雹,就打坏了村民不少葡萄,收成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我们最近正在尝试引进蜜光、巨胜等品种,目前已经做了小范围的试验。”谭祥文表示,新品种的考察需要时间,如果合适,将来会在村里做进一步推广。

  此外,水源缺乏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胡柳子葡萄的继续发展。胡柳子村的地上水资源相对匮乏,以前,村民浇灌大多用机井的水,随着大部分机井因防止地表沉降禁用后,浇灌大棚的水源成了个问题。谭祥文介绍,为此,村里近年来修了泵站,来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

  随着电商销售水果的趋势不断发展,村里也在考虑在未来发展批发市场以外的线上零售模式,正为此探索保证发货、提高知名度的途径,以拓展销售渠道。

  “未来,胡柳子两委将继续在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持续保证村民的劳动成果。我们有信心让胡柳子葡萄的牌子越来越响亮,将村子建设得更美好,让村民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谭祥文说道。https://t.cn/A6fQWqL3

【一颗葡萄的故事:小果子带动小村奔小康】天津城郊西北角的一个小村子里,80%以上的村民从事着棚室葡萄生产,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村的名字,但这里产出的葡萄,或许曾经上过您的餐桌。

  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胡柳子村,这个227户、人口756人的村子,现有棚室葡萄面积800余亩,陆地葡萄面积200亩,年产葡萄1200吨,蔬菜1600吨,年产值1600万元,俨然已成为天津市葡萄生产的代表之一。

  2015年,胡柳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如今已远近闻名的胡柳子葡萄,是如何一路发展壮大,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的?

  京津冀市场的“香饽饽”

  62岁的杨恩会在家乡胡柳子村栽种葡萄已经三十多年了,说起村里这个远近闻名的特产,他言语中充满自豪:“在京津冀这一片土地上,无论是北京新发地,还是天津王顶堤、廊坊等几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跟人提武清区胡柳子村,对方可能还要反应一会,可要是喊一声‘胡柳子葡萄’,保准立刻就有反应,因为在这些批发市场里,没有不知道我们这儿出的葡萄的,我们的葡萄在这些地方卖得很不错,知名度也特别高。”

  杨恩会所言不虚,2015年,胡柳子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2017年,“胡柳子葡萄”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近年,由胡柳子村两委牵头成立的天津市金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胡柳子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胡柳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祥文介绍,这样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整个天津市也仅有二十余家。

  目前,胡柳子村每个大棚一年能产出葡萄三四千斤。除了栽种葡萄外,这些大棚也栽种一些绿色蔬菜。杨恩会介绍,2000年前后全市葡萄种植尚少时,一个大棚每年的收入最高能达到两万多元,现如今一个大棚收入也能维持在一万元以上。

  虽然胡柳子葡萄多年来已经打出了名气,也给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但无论问哪位老于农事的种植户,他都会告诉你,照料大棚葡萄可不是一件轻松事。今年70岁的田宗江是胡柳子村的村民,谈起多年来“泡”在大棚里的日子,他感慨颇多。

  “大棚的一个优势,是产出的葡萄比户外陆地的提前一个月,但夏天大棚里的高温也让人够受的,密不透风的棚里,最高时能达到快四十度,特别是中午,大棚里几乎待不住人,经常是下午四点多才能进来继续干活。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不勤来勤看,从4月底葡萄树发芽,到7月底采熟上市,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棚里照顾果树,生怕一个疏忽,就毁了一年的收成。”

  田宗江告诉记者,葡萄栽种并非越多越好,一个大棚里有多少树、每棵树上有多少枝都是有定额的,超出这个数字,虽然产量会提升,但果子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为了保证葡萄品质,种植户要付出很多汗水。

  “树上的枝条一般保持在5枝,多了要随时剪掉;树的高度也要控制,才能让果树不流失养分;葡萄需水多,一年里浇水的次数不少;树旁的杂草要勤除,否则就和葡萄树争抢养分;肥料也要精挑细选,比如现在7月份正是‘上色’(指葡萄由绿变红的发育阶段)的关键期,更要施肥补钾,维持营养,简直一步也错不得……”提起养护葡萄树的种种环节,田宗江如数家珍。

  即便栽种的一切环节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实施,果农有时也会因意外而损失一年的收成,“种植业或多或少都有靠天吃饭的因素,也就是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果树偶尔染上霜霉病、白腐病,再如春天一阵旋风掀开大棚顶,还有突然一阵冰雹,把葡萄果实打碎……”田宗江说到这里,感慨似的轻轻摇了摇头。他表示,正是这种悉心照料,才造就了如今胡柳子葡萄的口碑和市场。

  从“单打独斗”到稳定批发

  胡柳子葡萄如今广受市场认可,但时间倒回二十多年前,胡柳子村的村民们对种植葡萄能否成功是心里没底的。从发端到成熟,数百亩的大棚葡萄,小小的胡柳子村奋斗了二十多年。

  最早,胡柳子村仅有三四户村民试验性地种起葡萄,但由于基础设施简陋、技术不成熟,以及市场不稳定,每年仅仅是多发展几亩地、几户人参与进来,种植规模一直上不来。

  谭祥文如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最初村里葡萄是如何一步一步艰难地打开市场。“最早试验种葡萄的几户农户,基本是单打独斗,每次葡萄收成,都是用自行车或者电动三轮车驮着几箱葡萄到天津市区摆摊卖,一天能卖二十多斤,每天起早摸黑地往返,很辛苦。”

  上世纪90年代末,转机逐渐出现。1997年,谭祥文起任胡柳子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当时天津市区卖葡萄的商家并不多,但市场上需求却不小,特别是春节前后几天,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水果,于是这一年春节,他联系到天津站附近的一个批发市场,请对方来批发村里的葡萄,结果葡萄的销量特别好,批发商后来还来到村里,定下了来年还要来村收葡萄的约定。

  胡柳子村趁热打铁,正是在这一年,村里决心开始统一规划,拿出最靠近公路、土地状况最好的地发展棚植葡萄,逐渐突破了此前三四户试验种植的局限,开始做大规模。

  “当时村里种葡萄最大的难题有两方面,一是大棚、交通等硬件条件不足,二是种植葡萄的专门技术缺乏。”谭祥文介绍道,“为了给村民种葡萄创造最好的条件,村里给进出村的主干道做了硬化,统一定制了大棚薄膜,给大棚的面积做了统一规划,还修了送水管道,方便大棚的供水。”

  眼见大规模种葡萄的硬件逐渐齐备,但栽种技术的培养非一日两日可成。当年天津市内栽种葡萄的农户尚属少数,很多栽种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培训。胡柳子村与天津市农科院展开合作,由专家来到村里,传授村民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种植知识,每次,都有百八十位村民前来听讲,情绪很高。几年间,大家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高。

  引进新种、拓展渠道 小村葡萄仍在进步

  如今,胡柳子葡萄早已在京津冀等地的批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品牌,但在谭祥文眼中,村里来之不易的特产想要持续发展,还需要克服不少问题,这也将是村委会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推动品种的改良,胡柳子葡萄目前以‘乍娜’这个品种为主,这是上世纪90年代就引进的品种,优势是产量高、成熟早,但它有容易裂果的弊端。比如去年的几场大雨和冰雹,就打坏了村民不少葡萄,收成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我们最近正在尝试引进蜜光、巨胜等品种,目前已经做了小范围的试验。”谭祥文表示,新品种的考察需要时间,如果合适,将来会在村里做进一步推广。

  此外,水源缺乏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胡柳子葡萄的继续发展。胡柳子村的地上水资源相对匮乏,以前,村民浇灌大多用机井的水,随着大部分机井因防止地表沉降禁用后,浇灌大棚的水源成了个问题。谭祥文介绍,为此,村里近年来修了泵站,来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

  随着电商销售水果的趋势不断发展,村里也在考虑在未来发展批发市场以外的线上零售模式,正为此探索保证发货、提高知名度的途径,以拓展销售渠道。

  “未来,胡柳子两委将继续在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持续保证村民的劳动成果。我们有信心让胡柳子葡萄的牌子越来越响亮,将村子建设得更美好,让村民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谭祥文说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一文科戒品》对箓的作用解释说:“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达通神仙,莫先乎正一。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
  • 而参赛选手中,有车企员工、科技发烧友,还有自带流量的博主大V,这也使得ADAS挑战赛成为最具人气的赛项之一。而参赛选手中,有车企员工、科技发烧友,还有自带流量的
  • #不可辜负的美食##好好吃饭##吃货在这里##日常[超话]#我曾以为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能有很多曾经无法让群众知道的冤情都会逐渐浮出水面,也能那些无助的受害者
  • 但现在,中国的固体饮料企业和咖啡企业已经成展起来了,请原谅我们无法再配合和接受由几家外资企业来负责“统筹和发起”再来制定或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国家标准了!会
  • 又很想一个人错峰去迪士尼玩,我从来还没有去过迪士尼,很想自己去一次,但是有害怕没有办法拍照片或者一个人去会很孤独。最后我选择原地停在房间里,并点了能够吃两份的外
  • 否则,单就文句积累十万数,功德也仅仅如此,而绝对不是有效的皈依。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嘴上念诵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思维其义。
  • 可是,当我们收到事故判定书时,结果却颠倒是非,我当时的摩托车时速才5码,而且我还停了下来等半.挂车经过并没有左拐弯,为何平南县公An局交J大队还要判定我们付主要
  • 我不知该如何具体跟你描述长大的乐趣,相信你自己也会有特别的体会,努力奋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害怕和彷徨,勇敢去闯荡。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
  • 自驾路线:市区—方山路—花果路—十竹路—长河湾—西沟乡交警提醒:景区附近路段狭窄,进入长河湾景区旅游的车辆必须进入专置的停车区停放,严禁路边停车,以免造成交通拥
  • ⏰申请截止时间:2023年2月1日申请材料:✅个人陈述✅本科成绩单及学位证明文件✅托福、雅思或多邻国(如需)✅个人简历✅2封推荐信 #上海纽约大学[超话]##美
  • 耶.七夕有好好过诶打卡失败的椭圆机521卡路里和打卡成功的520个卷腹.但是小太的照片占领了封面.这场战役也算是浪漫占了上风[赢牛奶]流水账(碎碎念):做核酸.
  • [小红花]4 8 腾讯视频会员季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54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会员
  • 这一年所有关于你的事都刻骨铭心,“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好看的人”的体会,和同担一起奋斗的热血,茸鹿双向奔赴的感动…喜怒哀乐都有收获与成长,如果见你要用最好看的模样
  • 该更新还解决了在应用之间复制和粘贴时频繁请求用户批准的问题,在设备设置期间屏幕可能变黑的问题,以及部分iPhone X、iPhone XR和iPhone 11屏
  • 我今天点了玻璃瓶的可乐,并要求店员帮我把瓶子洗干净了,而店员有顺势卖了一个可乐月份瓶给我…回家一查,可口可乐现在有很多衍生产品,各种好看,我把今天带回来和上次京
  • 这次清货,是品牌方的礼品渠道库存——低于成本超多清仓,那个锅都是京东1000➕在售的,这次做到了299两个!他们三个的地位定位基本是:奢侈品——拉歌蒂尼高端家用
  • #柳柳记事簿##小宇老大的记录簿# 宇宙本就是无尽的,想象自己穿梭在银河中,孤寂却辽阔,时间的沙漏如同静止般,却生生不息。所以说这首歌出现的时候真的很好,“我问
  • 听说过争抢皇位的,但从没听说过还有争抢当人后爹的啊!听说过争抢皇位的,但从没听说过还有争抢当人后爹的啊!
  • 有时候相处过程中,精神疲乏,不被理解,难以沟通,导致话不投机,但人们不会记得自己说错的话,犯过的错,只会问对方为什么冷漠,又或者“早就过去了怎么还耿耿于怀”又或
  • 菩萨门在那里常来常往,行树罗网,发微妙音,天乐常作,黄金铺地,昼夜六时,花雨漫天。如果还没定,考虑下宁夏中卫去看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多彩的湖泊·⚠️自驾小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