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灭度一百年后的分蘖
文/孙玺龙
根据佛陀关于“正法余有五百年;相似像法出世,正法则灭”的预记,在古印度,佛教大体经历了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历史时期。
正法时期共计546年,分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等三个阶段。其中,佛在世说法的46年,佛弟子尊佛为法根法本,为根本佛教时期。
在佛灭后的二百多年里,僧众和睦,传承《阿含经》,奉持佛教原样不变,为原始佛教时期。佛灭后二百多年至五百年间,僧众分裂为部派佛教时期,虽然后期有了相似法、像法滋生蔓延的迹象,但是这一时期,四圣谛还是“正法要”,《阿含经》还是正法本,尚未受到恶意贬低和像法取代,仍然属于正法时期。
佛灭五百年后,佛教进入了五百年的像法主导时期。佛灭一千年以后,像法又被末法所取代。
在古印度早期佛教史上,围绕《阿含经》发生过四次重大结集。根据律典记载,佛灭后一百一十多年,发生了第二次大结集。
那时候,佛教僧众形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专弘《阿含经》的,以摩偷罗和罽宾为中心的阿难系,也叫法师系;一派是侧重戒学的,以优禅尼和毗舍离为中心的优波离系,也叫律师系。阿难系的三藏比丘耶舍陀,见优波离系比丘擅行十事,如手持大金钵,从拘萨罗到毗舍离挨户乞钱等,违背了如来禁戒,出面劝阻反遭驱逐,遂联络摩偷罗的三菩伽长老,三菩伽联络达嚫国、阿槃提国(首都优禅尼)的阿难弟子,并请出萨寒若国通达《阿含经》的大阿含师梨婆达多长老,组织阿难系上座比丘七百人共赴毗舍离,与跋耆国耶斯那律师召集的一两万比丘一起,在婆利迦园开会重温律制,依经依律议决十事非法,最终统一了认识,使“十事罪如法灭竟”。
这次结集用了八个月,最大特点是提取“诸经中与毗尼相应者”,也就是将圣典中的戒经与已有的条规戒本合起来,统编为独立的律藏,传今的各部派律典即由此辗转传抄增减而来。北传律典称这次结集是“论比尼法”“集法毗尼”“毗尼经者,诸经中与毗尼相应者”“七百结集律藏”,统称“七百结集”或“集法”。
南传称此次结集为“律结集”“七百比丘集毗尼…一切法及毗尼藏尽出…于八月日(满240日)得集竟”,统称“第二集法藏”或“七百犍度”。毗尼另译毗奈耶,也称法,即法律、戒律。因此,这次结集的重点就是编订律藏。
在提取戒经编辑律典的同时,《阿含经》母本也被一分为四。初次结集时,短篇或杂篇,中篇、长篇以及增一型篇幅的经文都有了,但是并未分作四部经。
现在“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中者集为中阿含,杂者集为杂阿含,一增乃至百增集为增一阿含”等等,一部经变成了四部经,于是便有了北传四阿含经。
其中,《杂阿含经》50卷(缺失二卷待考),带来梵本并译出者,南朝宋国求那跋陀罗,中天竺人,婆罗门出身,博通三藏。《别译杂阿含经》20卷,失译人名,疑似前经撮要故为别部,或曰与南传相应部有偈品相当。
《长阿含经》22卷,口诵者后秦佛陀耶舍,北印度罽宾人,婆罗门出身,博通三藏;汉译者竺佛念,凉州人。
《中阿含经》60卷;《增一阿含经》50卷,初译者均为苻秦昙摩难提。再译与校改者系东晋僧伽提婆,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学通三藏,所用梵本系“罽宾沙门僧伽罗叉执梵本”。
总的来看,《增含》问题相对较多,少数内容相互矛盾,《中含》《长含》次之,《杂含》问题最少,祖本色彩最浓,最受学界推崇。律典形成较晚,演变较大,不少问题与圣典有出入。《杂含》《中含》据信为说一切有部传本。《长含》系法藏部传本,《增含》系有部分支根本说一切有部传本,受大乘佛教影响较多。四阿含均属阿难系传本,虽经长期流变,分作北传南传、四部五部,存在“次序紊乱”,混进一些杂质,但是瑕不掩瑜,所谓金盆打了分量还在,经典的精髓和原始风貌基本保全下来是无疑的。
根据圣典记载,佛在生前两次嘱托阿难,要把如来法脉传承下去,不要断绝。第一次是在王舍城东弥萨罗。佛对阿难说:“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我今以是无上法殷勤嘱累汝,莫增减我法…我前后所说法尽嘱累汝。”
第二次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同时嘱托了大迦叶。佛说:“我今持此法付授迦叶及阿难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已向八十,然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今持法宝付嘱二人,善念诵持使不断绝,流布世间…经法无令脱失。是故迦叶、阿难,吾今付授汝,嘱累汝此法宝,无令缺减。”嘱托他们在佛灭后结集佛经,传布后世,保留佛法火种,不要使之熄灭!
遍观阿含圣典,受佛嘱托者只此二人。后来在首次大结集时也是这样,大迦叶主持大会,恳请阿难“于大众中集此法”。阿难一人主诵,复述出了包括“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在内的毕生所闻全部法要。
整个过程没有提到其他人,包括优波离。所谓优波离诵出律典之事,只是后来写造律典者的一家之言,根本没有圣典依据,这是必须澄清的事实。从记载的差异上就能看出,律典晚于圣典,两者不是同时结集的。
例如圣典记载,释尊成佛12年后开始制戒,如佛言:“我今如来出现于世,十二年中无有瑕秽,以生犯律之人,转有二百五十戒。”律典有说“成佛五年”制戒等等。圣典记载佛于2月8日中夜涅槃,十五日火化。南传《善见律》称佛“二月十五日平旦时入无余涅槃”,将火化日讹为涅槃日。果真出自同一场法会,不会出现两种声音。
很显然,首次结集并未形成独立的律典,原因在于佛灭前经过三十多年的每月说戒,早已形成完备的戒本,佛与弟子说过的有关戒律方面的经论,统由阿难诵出,戒本又是现成的,不需要再作结集。如各部律典的记载,僧众一致认为,佛已经制定的戒律不可更改,佛未制定的戒律不再制定,所以初次结集的唯一成果只有一部《阿含经》。这也是为什么佛灭一百多年后,僧众要发动二次结集的原因,原因就是没有独立的律典,所以二次结集才是律典或律藏的结集。

南怀瑾老师讲述:你是“满口佛话,一脸佛相,一身佛气”吗?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

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什么“般若”、“供养”、“布施”、“因缘”都是术语,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这套,要用普通的话来讲。很多朋友对我说,来这里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学生不正常。我说,对!这些学生不正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非要作个庄严的样子出来不可,多讨厌!所以社会常看我们这一群人是疯子。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像我当老师当久了,就爱骂人了,看人都不对劲。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随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请我吃饭,还请了教育部的次长作陪。吃完了饭,这位次长对我说,“老师啊!我学了个东西,你终席没有喝过一杯酒,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说过一句话。”人家敬酒我也要举杯作个样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点就放下了,人家说什么我就说“好,好,是啊,是呀,谢谢”。我决不会像你们一样,摆个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职业病。人家恭维我世界闻名,我就说没这回事。说我学问好,我就说我是跑江湖的。说我懂禅,我就说“我只懂馋,来来来,快吃,快吃”。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

像有些年轻人一来就要行跪拜礼,你有恭敬心一进门就看出来了,打个招呼就好了嘛!不须要来这个,害我还得跪着还礼。你规规矩矩学佛,好过跟我磕头。你成了佛我还来拜你。我一辈子不受人跪拜,因为我受八关斋戒,不坐高广大床,这都是沙弥戒、比丘戒的基本,不坐上位。我讲经白衣升座已是不应该了,所以我一定摆个佛像在前面。你们是拜佛不是拜我,这样一来有人来磕头我也不在乎了。

《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有一次有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我家门口,讲了两个钟头还不停,我已经忍辱波罗蜜吃了好几个了,只好写张条子递出去,上面说:上帝曰不要骚扰别人的安宁。他看了只好把车开走了。人家问我递了什么条子,我说是道教张天师画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这么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维摩诘和花雨满天》

---------------------------------------

“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为什么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整理自《老子他说》

--------------------------------------

没有分别心,不管是上座还是下座,随时都在一念清净中。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就连定境都是空的。所谓空,没有一个空相,一切无相。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慧进步当然很快。但是,人人晓得讲,个个做不到。哎呀,老师啊,我就是空不了。这一句话,已经着空相了。

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把那些杂念分别都去掉,另外有一个空出现。那还是空吗?那是一塌糊涂的有!所以我常讲,我最讨厌一般学佛的人,一脸的“佛相”,满身的“佛气”,满嘴的“佛话”,听了就讨厌。本来给你讲空嘛,你这样摆一副修行的样子,早就空不了了。空是非常洒脱,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大家学佛要注意: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很平凡、很平常,不要做怪,不要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身都是佛油子的味道。我叫这种人是“油子”,变成老油条,何苦呢?

所以,和许多同学见面,我说:“不要来这一套”,见面打一声招呼已经很好了,非要这个样子干什么呢?这个“合掌”就是手印,你真正进了道场就应该这样。进了佛堂,你说:“喂,菩萨你好呀!”那又不对了,要规规矩矩合个掌。你到了普通的场合,例如正在马路上或者高速公路上驾车,在很急的时候你还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合掌,砰!撞到了,何必合掌呢?(众笑)

所以真正学佛先要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不要谈佛了。人是很平凡的,不要奇特 。

《准提法开示》

--------------------------------------

禅宗丢开一切名词,那么要怎么办到?佛法叫“内证”,回转来反照自己。“内证之法,岂在文诠”,文字上找不到的,文字语言只是表达了“这个”给你看,你懂了文字,要丢开文字。

我经常说一般人学佛,别的没学到,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唉呀!那个味道真难受,变得每一根神经、肌肉都跳出来的佛法,你看那怎么受得了!搞久了变成什么?佛油子,把佛法当口头禅就完了!真正的佛法不在“文诠”。

《宗镜录略讲》

----------------------------------------

什么叫法性之所拘执?禅宗的书,密宗的书,这些佛学的书看多了,那些理论就把你抓住了,满脑子佛学,满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气,佛魔,就是弥勒菩萨的这句话,法性之所拘执。

结果心念专一做不到,静不下来,根本达不到心一境性,这些不属于善,不能调和心境。诸如此类等等,必须自己作研究。

《如何修证佛法》

-----------------------------------------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自己总觉得自己觉悟了,看别人总觉得不对劲。等于刚刚学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后满口佛话,见人就问你吃不吃素呀?没有吃素!唉唷!阿弥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恶极似的,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平常最怕碰到这种人,令我毛骨悚然。

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

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圆觉经略说》

诸佛之师 | 文殊菩萨传(一)

佛日清凉 2022-06-17 21:43 发表于广东

收录于合集#文殊菩萨传2个

连载

文殊菩萨传

FORIQINGLIANG 

Manjushri Bodhisattva

Biography

顶礼、供养、皈依文殊童子菩萨摩诃萨

这位依怙智慧主尊,是三世诸佛唯一无分别智慧身,他以菩萨相尽虚空遍法界安住,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功德圆满无余的佛陀,在有些众生面前示现为如来的长子,在有些众生前示现为功德尚未圆满的学道者,在有些众生前以普通人的形象,通过各种作为,行持一切佛陀及佛子尽所有的事业,入于尽所有的众生界。因此,他的传记不可思议。

FORIQINGLIANG

《首楞严三昧经》中说,他先前就已成佛;《利指鬘经》中说他是现在佛,如今正在住世;《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中说他在未来无数劫后示现成佛,佛号怙主普见。尽管他如此展示佛菩萨的种种事业相,但实际上永远无尽无增,依靠如虚空般的智慧身,行持等同众生际的各种事业。

如《文殊密续》云:“三世前我生,诸佛前我生,三世后我生,三世今我生。”又云:“我是三世身,诸法隐没时,我之教法现,寂静所化前,我现文静身,忿怒所化前,我现威猛身。”为此,将摘录于堪为正量的佛经中有关文殊童子的一些神奇幻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

《大乘圣宝源经》中记载:

普胜菩萨请问:“世尊,文殊童子是安住于法界中不贪著而讲经说法,这位文殊童子入于法界直到何时?”

世尊告普胜菩萨:“无量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涅槃,都是文殊童子令他们证得无上菩提的,所有那些佛陀于一切刹土真实成佛后趋入涅槃。过去久远不可思议、无可比拟、不可言说、无量无数劫以前,智慧吉祥佛出现于世,在此久远久远以前,智源如来出世。(以下每一位佛前都加‘在此久远久远以前’。)依次是无上智如来、智见如来、智行境如来、智宝藏如来、狮吼如来、狮子威慑如来、狮子慧如来、力摧破如来、持力如来、吉祥积藏如来、摧破如来、胜喜王如来、力威慑如来、最寂行如来、寂光顶王如来、无边慧如来、无边调伏如来、莲花顶如来、无垢面如来、月光如来、无垢光如来、善摧诸虑如来、光明如来、普胜如来、甘露持如来、甘露称如来、无垢目如来、不退转如来、无垢眼如来、妙香王如来、妙香吉祥如来、香王如来、智慧香如来、青莲目如来、无边光目如来、伏敌如来、尊胜山王庄严如来、梵顶如来、梵护如来,出现于世。在此久远久远以前的一劫中,有六万佛陀出现于世,第一位是光明如来,最后一位是称光如来。在此久远久远以前,有四俱胝佛陀出世,第一位是燃灯如来,最末一位是目明如来。在此久远久远以前的一劫,有九俱胝佛出世,最初的一位佛叫乐目如来,最后是善分别如来。”

在此久远久远以前,胜喜如来出世。这位佛陀的刹土中有称施、勇智、梵眼、旃檀、极妙、持狮子、普严、无边辩才、慧敏、决定、伴安十一位行持梵行的大菩萨,他们寂静调柔,相处融洽,十分安乐,拥有数十万功德。

当时,如娑罗大树般的婆罗门种姓中,有一位具足聪明才智的人,名叫日施。一次,他和约五百位大婆罗门朋友一道从具宝城外出,来到众喜苑,在那里看见了十一位菩萨。他们生起清净信心,极其欢喜。

称施大德观察日施婆罗门的举止威仪,觉得这位正士堪为无上菩提的法器,于是告诉十位大德说:“诸位尊者,这位日施以佛子相而行,堪当无上佛陀诸法之器。如果怀着慈悲心为他宣讲教言,他将利益众多有情并且给他们带来光明,请善加垂念。”

随后,日施婆罗门来到十一位大德前,怀着本师想对其顶礼膜拜,站立一旁,神情极为恭敬、异常欢喜。

接着,善男子称施对日施说:“佛陀难以出世,佛陀的甚深法难以证悟,超越世间一切。佛法如同虚空不曾被绘画过、将来也不能描画一般,一切法是无生无灭、无可言说的自性。”

日施婆罗门格外喜悦,究竟了悟佛陀的深法。

在这以后,日施随着十一位大德来到胜喜如来面前礼拜,居于一旁,听闻如来宣说诸法无相一相之法。日施婆罗门依靠所得善根力,腾越到七棵娑罗树高的地方,亲眼目睹了十方无量世界中无量菩萨真实修行善巧方便迥然不同的一切情形,同时看见不可估量的菩萨从兜率天降下、入胎,直到成佛、涅槃之间,都正住于这一虚空中。之后,日施婆罗门以最大的欢喜心,用适宜的偈颂赞叹佛陀。依靠所做的这一善根,在不可说(一大数目名)劫中,任何时候也未转成癫疯者、愚痴者,无论投生何处,都成为引导他众的大士,任何时候也没有转成恶趣众生、随他转者及受他控制者,甚至一弹指间也无不利益一切有情。

当时的善男子称施就是这位贤护善男子,智藏是现在的宝源菩萨,日施婆罗门则是文殊童子。作为菩萨,要想不随他转、不被他牵、不受他控制,完全趋入法界,应该依止诸位善知识。当观察,当恭敬承侍,为听闻深法,应当多方询问。

《大乘首楞严三昧经》中记载:

在眷属中,菩萨乘的二百名众生心生怯懦,暗自思量:“遍知的境界实在难以获得,我们还是借助缘觉乘趋入涅槃吧。”

为了调化他们,文殊菩萨呈禀世尊:“过去时出现一个普明劫,我在那一劫中,三十六百千俱胝那由他次以缘觉乘趋入涅槃。”那些眷属感到疑惑。

舍利子请问世尊:“趋入涅槃而无有结生到底是怎样的?”

佛陀告诉他:“请教文殊菩萨将得到答复。”

于是舍利子请问文殊菩萨:“该如何看待以上所说之意?”

文殊菩萨言:“遍知如来是我的证人,我若所言与事实相悖,那就是欺骗如来。在普明劫,圆满佛陀克胜出世,后入于涅槃,正法住世十万年。当正法隐没之际,众生只有依靠缘觉的威仪方能调化,假设有成百上千的佛陀讲经说法,他们也均不信受,全部只信服缘觉。在当时,堪为众生供养处的个别缘觉没有出现,于是,我为了利益那些有情,自称是缘觉,住在城区、皇宫区域等地,那里的人也都认为我是缘觉。我身著缘觉装束,示现缘觉威仪,由此受到他们的恭敬、承侍、供斋。后来我便为堪为法器的他们传讲正法,好似雁王般飞到空中,他们信心倍增并发愿获得这样的道。我就是以这种法门成熟了芸芸众生的善根。

当他们对供斋感到厌烦时,我便告诉他们:‘我入灭的时间到了。’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前来,我入于灭绝想与受的灭尽定中,以愿力趋入涅槃。他们将我的遗体火化,建造佛塔,做供养事,认为我已入灭。就这样,在那个中劫,我于王宫等地,曾三十六百千俱胝那由他次以缘觉乘趋入涅槃,凭借这种方式将三十六俱胝有情教化于缘觉乘中。尽管这般以缘觉乘趋入涅槃,但实际上并不是终极涅槃。”

未完待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而王维的“我”字却避重就轻,隐晦地抒发自己的哀愁,反而没有白居易那么率真动人。正是白居易把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夜雨》这首看似语无伦次的小
  • #时代少年团[超话]#To 我最亲爱的丁丁哥哥:祝你二十二岁生日快乐展望过去的一年,每件事情你做的都很好,做自己,做艺人,做偶像,都很好!新的一岁,希望你更随性
  • 分册介绍:《亲爱的毛毛》通过描写田田陪伴毛毛(爷爷家的狗)一起经历了从生病到死亡的故事,让田田学会面对死亡,学会接受身边的生命离去,同时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要珍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 澳門喜劇節 - 《瘋狂理髮店》 購票或了解更多: ★ 該劇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超過1250萬人為之瘋狂 ★ 連續7次被波士頓環球報評選為「年終最好的喜劇
  • 栽种之后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5.后续养护:等到洋桔梗的幼苗长大一点后,就要减少浇水了,这样可以促进花茎变得更硬。对比我之前经历的那些垃圾恋爱,我现在才明白
  • 美哭了!!
  • 所谓大学院,就是要根据设计和美术,对现状怀有兴趣,自己寻找「问题」并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思考,去寻找现在必要的解决方法的地方。我们做老师的,也并不是经常发表「正确的
  • 我和小舒属于是 一拍即合大一入学 我到寝室早她爸爸超级可爱 光头叔叔 走的时候跟我说拜托我照顾下她们妹妹 大家大学好像都是 一个寝室 两两组合 我们寝室大多人的
  • 晚上回来我还想着爸妈可能不知道,但是刚到家进屋我就知道了知道了,我爸手机放着歌嘴里哼唱着,我妈做饭,卤的鸡爪鸡均,炒的小青菜,汆滑肉,已经是我家很高规格的和谐
  • 唉,竟然就这样活到了这一天:狼狈不堪,犯下的错误和做对的事情,都逼着一起消解了;说过的好话和蠢话,如今也没什么意义了;激情消失了;憧憬也无有了。具体的生活中既没
  • 就因为他赚钱,当然就是做空赚钱,我觉得是不道德的,我们现在做的都是纯多头,我们是希望市场往上的,那你如果也想了解量化市场的具体情况都可以关注我这个账号我每天都会
  • 【恭逢布袋和尚坐化日】 弥勒菩萨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今天是:农
  • : : 意向商家咨询网拍 笑死我了 这里有一个商家跟我讲价 其实我想说如果你一次放五百单那我可以考虑降一下 但是也并不是一次就会要那么多人那我为什么要为了你
  • 如果钱能兑换到良知,有人说在利益面前良知算什么,如果良知崩塌,那你的良心就只值那几个钱,丧良心就是丧失良能的开始,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存留的不良信息,就会把你推向丧
  • #刘宇宁纸上飞行# [爱你]#刘宇宁新歌熬夜# [爱你]#摩登兄弟[超话]#暖宁一枚宁哥➕ 棚妃➕ 摩饭一起录制的有意义的歌真好听着就感动超级期待发歌哟 @MD
  • 。oOo。.:♥:.。 ℒ. . 。.:♥:.。oOo。 #刘宇宁献唱热辣滚烫逐梦曲# #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燕子京。oOo。.:♥
  • 其实在复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例如自我介绍应该怎么写、英文问答怎么准备,怎么调节复试前紧张,联系导师方面注意事项,导师不回复你应该怎么办,该怎么选导师等
  • 今日我们聊的主角劳力士探险家2就是于今年年初晋级的最新产品(劳力士探险家型系列216570-77210 黑盘腕表)劳力士探险家2一直都是N厂的主打产品,尽管其销
  • 还有一次,是13岁时的自我出生,潜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反骨发育成形,仗着一时不那么容易被碾死了,总想着找机会踢这个世界一脚,告诉他,我们不是如他所想的那么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