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兴华 | 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书法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

书法是视觉艺术,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说狂话有什么用?作品是硬道理。“百年之想”是虚幻的。百年后人会不会想你,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的作品能不能进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所造成的特定视阈,这种时代文化你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握,因此所谓的“百年之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它有积极作用,可以让我们对当下创作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要有一点“百年之想”。

书法的形式构成

我在《形势衍》一书中说:“书法就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分割的结果,讲空间造型与关系,要求‘致广大’,追求宏观效果,使作品具有撼人的气势;二是分割的手段,讲线条本身的质量,要求‘尽精微’,追求微观细节,使作品具有耐人琢磨的韵味。空间与线条并重,片面追求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书法艺术的魅力。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广大与精微兼顾。然而在写文章时,强调形式构成,线质方面谈的比较少。原因是我觉得关于线质古人讲得很多,“卑之无甚高论”,充其量只能作系统化的整理,如我在《书法技法新论》的笔法章和点画章中所做的那样。关于形式构成古人极少论述,而它恰恰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大谈特谈。

这种迫切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古代书法是文本式的,注重阅读,因此强调点画和结体的表现。现代书法是图式的,注重观看,因此特别强调章法,强调形式构成。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外力的推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写工具和展示空间。受书写工具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点画到结体再到章法,点画因为与书写工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受展示空间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章法到结体再到点画,章法因为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种表现都趋于极致,当代书法家要想精微很难超越神龙《兰亭》,要想浑厚很难超越邓石如,要想跌宕很难超越米芾,要想雅致很难超越董其昌……无论想要追求什么,都会有一座高峰矗立在前,这意味着借助书写工具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头了。然而从展示空间来看,由于当代建筑式样和装潢风格的改变,今天书法的展示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书法作品如果不在幅式、章法、结体、点画乃至装裱上做一番改变,就很难进入现代的展示空间,与其协调,并且相映成辉。而作品要与展示空间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章法,就是形式构成。

先讲形式。在艺术上,人们一般都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称为内容,而将表现情感的方法称为形式。具体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点画结体和章法三个层次,再具体来说,就是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正侧大小、收放开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离合断续等等,它们都是以对比关系的方式出现的,点画结体和章法所包含的各种对比关系很多,远不止这些,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概括为形和势两大类型。形即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等等;势即时间的运动和速度,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因此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他所说的自然,就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我们所说的情感,他所说的阴阳就是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所说的形势就是对比关系的高度概括,书法艺术是通过各种形和势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内容的。

再说构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局部。点画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整体,同时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既是各种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既是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

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双重的表现要求。当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完整、平衡和统一,要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不完整、不平衡和不统一,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局部相组合,在组合中1+1>2,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整体和局部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书法创作应当两者兼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不能二视而明”,人们常常会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比较来说,传统书法偏重于将每个层次都当作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形式研究越来越往精细方向发展,以楷书的点画形式来说,晋唐时代只有八种,欧阳询称为《八诀》,到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变为三十六种;就楷书的结体来说,唐代欧阳询有《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发展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到清代黄自元又进一步细化为九十二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就事论事,就点画论点画,就结体论结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书法创作在技法表现上,一方面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却因为忽视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琐碎呆板,没有整体感,缺乏生气,走到极端,便堕落到馆阁体的魔障里去了。当代书法家看到这种毛病,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因此主张要在关注局部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这种局部与局部的组合,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表示,那就是构成。构成就是组合,组合就是构成。 

总而言之,形式构成的创作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任何情感都必须通过点画结体和章法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来表现,因此特别强调对比关系,认为作品中对比关系越多,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中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二是构成,在兼顾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局部之美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章法与展示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努力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把章法放在展示环境中去表现,让它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中通过变形,表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

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

其实在创作上我是非常注重用笔和线质的,只是在表述时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而讲得少了,以后我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偏。说改就改,现在马上就纠正一下,讲讲我对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第一,线质要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粗细方圆,造型丰富,二是轻重快慢,节奏鲜明。而无论粗细方圆还是轻重快慢都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对比双方都不能单独产生意义,只有被纳入到一个系统之内,通过有机组合,建立起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各自的美感,而这种系统的组合形式就是笔法。

笔法的要义是将点画的书写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让运笔走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在造型上产生粗细方圆的变化,通过轻重快慢,在节奏上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最后通过造型与节奏的组合,使点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点画有没有笔法意识,造型与节奏的表现是不是丰富而且细腻,这是写好点画的根本前提。第二,线质要好还必须避免偃卧,笔锋受压后打开,一进入行笔,就会偏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边,使笔肚接触纸面。笔按得越重,笔肚接触纸面越多,笔锋的偏侧就越大,这种偏侧便是偃卧。它使书写的沉着之力因为笔锋的偏侧而转移为与纸面平行的力量,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笔肚擦过纸面,墨色扁薄飘浮,没有注入感。因此为了在中段行笔时避免偃卧,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纸上行走,以此保证中锋,这是帖学的中段行笔方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说:“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矣。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实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主张将笔管朝笔画运行的相反方向倾斜,抬起笔肚,让笔尖受压后强力反弹,紧紧咬住纸面逆行,保证写出苍茫浑厚的点画,这是碑学的中段行笔方法。

帖学和碑学的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但是殊途同归,都避免了行笔过程中笔锋偃卧的毛病。帖学提笔运行的效果是清挺遒劲,适宜于写小字;碑学逆顶运行的效果是浑厚苍茫,适宜于写大字。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创作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点画的粗与细、快与慢,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轻松与沉郁的表现,全在于这两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这两种用笔方法太重要了,现在有许多人写字只求痛快,不讲笔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没有变化,点画苍白空洞,尤其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偃卧,运笔像拖地板一样,点画扁薄轻浮,这些运笔都被董其昌斥之为“信笔”。

我的创作方法

我就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它到底是出于脑还是出于心,你去分析分析看。我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所谓前识意图,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一种意象性预构,它是不明确的,如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因此称为“前识”。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冲动,因此称为意图。前识意图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等等,是作者生命的表现。

所谓形式理念,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高度概括以后,抽绎出来的最高原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对比组合,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这些对比组合变化无穷,其最高原则就是四个字“以他平他”,不断地以不同的造型元素与前面的造型元素相联接,让它们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生生不息地展开下去,这是作品生命的表现。

前识意图是作者情绪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引起的反应,不同刺激,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的前识意图。形式理念是“以他平他”,前面的点画写得粗了、细了,后面的点画就要写得细些、粗些......前面字写正了,后面字就写得斜些;右边字写大了,左边字就写得小些;前面一行右倾了,后面一行就往左斜一些。至于怎么粗怎么细,怎么正怎么斜,怎么大怎么小,会激发出作者在平时训练中所储备的各种技法规范,王羲之的,颜真卿的,苏黄米蔡的等等,全部变成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二是轮换做主的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落笔的时候,线条是粗是细?是长是短?结体是方是圆?上下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所有表现都以前识意图为主,由前识意图定下作品的风格基调。开了头以后,形式理念逐渐显现,影响越来越大,到一件作品快要完成的时候,怎么写已经完全被形式理念所规定了,前面疏了,后面必须要密一点;前面轻了,后面必须重一点……你别无选择,只能够跟着形式理念走。尤其是落款,写在什么地方,是穷款还是长款,你不要再顾及什么前识意图,必须老老实实地根据形式理念去“以他平他”,求得通篇关系的完整与和谐。这种轮换原则古人也讲过,但不明确。王铎说,一个字中,前面的笔画好写,最后一笔难写。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几笔根据前识意图,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笔要调整关系,必须符合“以他平他”的形式理念,落在什么地方,粗一点还是细一点,干一些还是湿一些,实际上都是被规定的,你要发现这种规定,并且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难写。书法创作的过程,前面以前识意图为主,后面以形式理念为主,这个道理与写文章一样。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未破题前,文章由我,既破题后,我由文章”。八股文讲起承转合,“起”就是破题,破题的时候,文章怎么写,以我为主,好比书法中的以前识意图为主。“起”了之后,破题了,观点亮出来了,后面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就由不得你了,你必须跟着文章本身的逻辑走,好比书法中跟着形式理念走。只有这样,书法创作才能将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融为一体,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太原传统漆器制作技艺的甲骨文文字装饰

漆器是中国在各类形态和质地上的髹饰技艺,也是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聪明的中国劳动人民,善于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品,充分反映出其具有独特的物质美和不同风格的形式表现。每个门类的原材料,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创造出的漆器器皿,本身就充分反映其所具有的独特之美。制作漆器的原材料丰富。数千年来,古人就表现艺术形式多样且更加实用。漆器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向世界诠释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中国漆器品种繁多和工艺精湛使其传播海内外。
漆器是漆艺的主体,过去没有“漆艺”的概念,漆艺的概念是从漆器演变而来的,因为漆之被利用,首先是从使用开始的,漆器作为造物的目的首先是实用,不能应用,何以为器?也正是由于实用先于审美及实用和审美的统一,中国古代才有漆器的辉煌。现代漆器的创作,远远超出了古人的以实用为目的,更多的出现了独立的抽象艺术、立体造型艺术等方式来表现作为现代室内环境的陈设,从而走向漆艺。漆艺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从材料上看,它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媒材同时又包容了各种不同的材料,从形态上看,他包容了立体和平面两大类,从功能上他又包含了实用性和艺术欣赏,其中:漆器、漆画和漆塑三大类别。他早已突破了“漆器”“漆工”的含义,是一门鲜明的界定性、又与其它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艺术门类。本文以较为全面的视角,通过历史渊源,作者群体、风格特征等因素,对太原传统漆器的生活器、装饰性、漆艺的表现形式技法做一梳理,阐述太原传统漆器在当代漆艺的社会存在意义。


甲骨文概述

中国的汉字属于象形字,有图形逐渐演变,看字形就能辨别出来意思。汉字的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首先从表形到表意再到形声。后魏书法家江式在《论书表》中说:“古史仓颉览二象之,观鸟兽之际,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纪事。”仓颉是皇帝时期的史官,在皇帝之前中国还处于结绳纪事,而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创造出了文字,用以书写记事。在《说文解字.叙》当中记载和《论书表》当中差不多:“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亢之迹,知分理知可相别异,初造书旗,百工已远也,万品以察。”所以,仓颉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象形文字。

太原传统漆器的论述

太原漆器饰品类以珠宝定位,作品设计感十足,具有强烈时代感。实用器皿类作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汉代纹样的纹饰,采取局部元素的提取,添加时代元素。在色彩上大胆用色,从纹饰到工艺再到原材料和技法,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作品和其他非遗项目相融合,设计出多元化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年轻化作品,具有强烈时代气息。
目前,太原漆器又推出一款作列作品,叫老料新作。这种工艺是采用年代久远,经过长期风吹日晒,已经风化废弃、没有使用价值的老木头,经过实验,把这些废弃的木材进行二次设计和加工,风化掉的经过细致打磨,把好的木板留下进行再次创作,根据每个不同的木材用生漆再次髹漆制作,用于茶台、个性匾及墙面装饰,还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画板,制作出来的作品得到专家和游客的肯定和认可。很好地传承了山西“太原传统漆器”艺术的精华,弘扬了山西古老的民族文化,为保护三晋艺术之瑰宝漆器艺术作出不朽的成绩。

太原传统漆器与甲骨文
文字的结合点

太原传统漆器用材选于优质天然生漆,在漆艺的表现手法上立足传统技艺,运用更多的现代漆画表现手段和更多的入漆材料,能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画面层次和肌理效果。甲骨文字形特点: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谨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以上为甲骨文字体的特点,综上所诉,大漆材料包容性强,可结合多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漆的立线、起念、贴箔、打磨等技法,可以使甲骨文的字体变成优美的抽象图形,也突破传统笔墨与字的单一表现,大漆与每一个甲骨文文字的呈现都会成为一副唯美的画面。

太原传统漆器技艺
的研究意义

漆器的纹饰内容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从起初单一的动物纹与几何纹,逐渐发展为复杂的植物纹、人物纹等,其主要技法有:彩绘、描金、镶嵌、添彩、堆漆以及多种斑纹漆、变涂等。也可以结合多种装饰法来进行装饰。特别是独立绘画随着时代的更迭,一些动物、植物形象还赋予了约定俗称的吉祥含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漆器文化。
甲骨文本就是一种图文的表述,结合漆器的不同技法更能彰显文字的内涵,同时在生活中用不经意的动作更快捷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近几年漆器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社会的浮躁,使得传统工艺大不如前,古人从运用的材料到制作技艺留给后人很多深思和有研究价值的文史资料,为更好地延续古人漆器的制作技艺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太原传统漆器结合与甲骨文文字本身的优美呈现,使得我们用传统漆器多种技艺,结合现代文化的申美需求,赋予我们装饰及收藏融为一体的艺术品。(作者系太原市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梅艺漆坊工作室创始人)

#MAE 艺讯#
十一月上海展讯精选!16场展览盛大开幕

徐震:3两可爱,一斤伟大
2021.11.09-12.31
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将于2021年11月10日隆重推出徐震个展“3两可爱,一斤伟大”。这是徐震®在没顶画廊继2019年“你好”之后的第3次个展,展览将呈现一件大型当代艺术作品。展览延续了徐震对新技术、知识信息过剩和人的智性进化这一系列命题的关注,以及对创作媒介多元性的不断探索。

第九届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1.11.13-11.14(公众开放日)
上海展览中心

第九届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汇聚来自 14 个国家、29个城市的134家参展商,其中近 30% 来自欧洲、北美、东亚及中东等海外市场。本届博览会将由海内外蓝筹画廊、新晋画廊与设计艺廊带来杰出的当代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及家居设计作品,形式丰富,内容多元。

巴黎建筑 城市进程的见证

1948-2020
2021.11.11-2022.02.20
上海西岸美术馆

“巴黎建筑”是国内首个将策展角度聚焦于国际城市发展进程的美术馆特展,它将一个时代的城市发展缩影于“建筑”这一艺术门类中进行专题呈现。

布尔的存在
2021.11.14-12.14
Gelley Gallery

Gelley Gallery即将推出群展《布尔的存在》,参展的艺术家有: 布尔、共代谢⼯作室(杨亚⾮和张宁)、沈之、王满、王韫琛。展览关注的是这五组艺术家现在的创作状态,以及他们各⾃最新创作的⾯貌。

陈维:Make Me Illusory
2021.11.11-2022.02.27
上海西岸美术馆

作为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中首个联合策展项目,本次展览将呈现陈维于 2021 年为展厅 0 特别创作的数件最新作品,结合影像装置、声音、场景及其之间交融模糊的边界,并围绕现代城市中个体之间的交流展开深刻讨论。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
2021.11.16-2022.01.15
里森画廊上海空间

里森画廊荣幸推出托尼·克拉格 (Tony Cragg) 的个展,本次展览亦是克拉格继2012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大型展览之后,于中国呈现的首次个展。这位誉享全球的艺术家将呈现青铜及石料系列的近作雕塑,该系列作品运用复合材料创作,整体形态多变,仿佛层层叠叠的地质岩板,映射出他卓越的艺术实践。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
2021.11.13-2022.02.13
明当代美术馆

“再回现场”是一次回溯、再访和召回。在上海明当代五周年这个阶段性的里程碑上,美术馆以重新激活的方式来回望机构实践的历史,通过出版、展演、放映和一些列工作坊的实验,与过去工作、合作中的线索产生对话与回响,并试图生产出更具当下语境和环境的阐释方法和持续探讨的可能。

莎拉·休斯:桥
2021.11.06-2022.01.09
余德耀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将推出布鲁克林艺术家莎拉·休斯在中国大陆的首个机构个展“桥”,将呈现休斯在疫情期间完成的突破性创作,展现了艺术家对生命与死亡、宇宙与人类、无常与永恒的敏锐洞察。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自由公路
2021.11.11-2022.02.15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即将于2021年11月11日至2022年2月15日呈现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伊斯雷尔中国的首个美术馆级大展。展览将涵盖影像、绘画、雕塑、访谈、装置在内的多个系列代表作品,包括2021年最新创作,首次于国内展出的著名系列作品之一“天空之幕”。

人参果
2021.11.05-2022.02.28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由周迅联合著名摄影师、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先生共同发起的摄影项目“人参果”将在11月5日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与大家见面。此次拍摄,周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衢州,用镜头记录下与童年好友重聚的故事。

施勇:向内,直至消失
2021.11.07-2022.01.09
上海香格纳画廊

香格纳上海荣幸呈献施勇个展《向内,直至消失》,本次展览为艺术家施勇在画廊举行的第三次个展。施勇一直追求艺术创作本身的实验性,突出表现在他对于文字、语词、文本和观念的思辨使用。以此为灵感,他创作了大量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靡菲斯特的舞步
2021.11.14-2022.01.16
上海沪申画廊

上海SGA沪申画廊隆重推出大型群展——靡菲斯特的舞步。展览由鲁明军策划,将于2021年11月14日下午四点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32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的最新绘画、版画、摄影、影像和装置作品。

#TGIF(Thank God It’s Fungible)
2021.11.06-2022.02.14
上海BROWNIE Project

BROWNIE Project 于11月6日带来全新群展 #TGIF-Thank God It’s Fungible,呈现9位艺术家长期实践的片段,于画廊空间中展开由装置、声音、绘画、雕塑与综合媒介影像构成的多重境遇,在布满不可替代(non-fungible)之物的元宇宙元年结尾,以交错的替代性瞬间,去试图链接稳定表象下流变的实在。

何伟
2021.11.06-12.19
上海香格纳画廊

自2012年起,实验性的抽象语言持续贯穿于何伟的实践,而展览的新作再次体现出他对色彩的高度敏感,以及面对混沌与清晰时随机且准确的判断力。基于颜料本身流淌、渗透、叠加的失控属性,艺术家借助各种工具和技法进行人为介入,在看似感性化的画面中构建了“某种令人迷惑的确定性”。

Lost People 猿人
2021.11.10-2022.02.27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是 Cc基金会&艺术中心搬迁至全新项目空间的首次展览。展览以《Lost People》为主题,隐喻当今冗杂百态中迷失的个体与群体,与人类本源的初始形态——“猿人”进行呼应。本次展览的框架并非按照单个绘画独立叙事进行设置,而是将展出的作品作为做一个整体,从而呈现一种明确的指向性。

几近天堂
错识/亚太地区的闲暇和劳作
2021.10.30-12.12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在“几近天堂:错识/亚太地区的闲暇和劳作”展览中,来自太平洋和东南亚的原住民艺术家持续用影像语言向中国的观众描绘着远南岛屿的历史和现实,而中国的艺术家们则通过多元的媒介手段回应飞速发展中的亚洲进程。

#艺术分享##艺术##上海展览##上海展览[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绝对的实惠!好的,把《河西走廊》列入未来和另一半入睡前的纪录片评看环节,虽然不知道未来的他会不会喜欢,但是我看上的人,应该会很乐意陪我看的吧。
  • 平遥国际影展是一个很年轻的影展,讲希区柯克会轻松点,因为他是一个喜欢跟观众开玩笑、爱捉弄人的导演,会在惊悚片中弄一些喜剧元素。平遥国际影展是一个很年轻的影展,讲
  • 无论出自酒楼精致版的正宗豉油鸡,还是家常懒人版的各色酱油鸡,不管是一家人团团围坐,还是像“鸡哥”阿明这样的打工人,都能于在食物升腾的氤氲香气中,得到美食一视同仁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做一回唐潮人##仙游福##梦回大唐#另物赏/ 圣斗士星矢 为了拯救雅典娜将于9月30日0:00准时登录有尺物ONLINE关注+转发本条
  • 招股书揭露了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单店加盟,门店自负盈亏,公司不分成,主要以收取费用为主。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蜜雪冰城开始在全国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城区设“前置仓”
  • 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
  • 文字,是春天里的茉莉花,鲜嫩粉白,妖娆可人,它淡淡的清香,让我陶醉;文字,是夏天里的荷花,它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它红红的脸,白白的身,它散发的幽幽的气息,让我无
  • 在她朋友圈躺尸了五年后的今天,居然在这样的场合再次相见,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她居然问我以前是不是短头发,她居然还记得我[悲伤][悲伤][悲伤]
  • 再回看的时候,谭乔有些自责,那时已经是节目后期,他和被执法者的交流变得有些流程化,“为什么我当时没多问两句呢”“我当时真的在关心他吗?那是2011年,他在录制《
  • 这就是华尔街大佬吗?不救股市在这写奶茶姐能写出来的东西啊[傻眼]也得夸一句大佬,没播呢就看过了知道立意比较深,期待不是养蛊哈,我根据剧方宣发目前判断的是超级甜剧
  • #带着微博去希腊##希腊# 灯火阑珊处…… 攀登过许多山峦,峰顶处一览众山小,满眼风光无限,也漂流过许多波涛,搁浅在泥泞浊水,饱经沧桑挫败,经过许多迷
  • 也希望你能够早日找到你认为对的人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请记住你的身后永远有一群爱你的人 希望你永远热爱你所热爱的,追求你想要的#贝壳女孩追兴记##张艺兴[超话]
  • 就是估计跟现在的心脏有问题,差不多数有心疼着,那么铝饲服用理气活血之药,没有根除朋友们,我一看这病例,我都笑了,为什么呢。甚至到什么程度呢,都在拿手摁着这地方暗
  • 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
  • NO.11 ‮亥 ‬猪属‮人猪‬不被人肯定的一天,‮提所‬出的想法或建‮受议‬到大家的阻碍‮难,‬以顺利‮进推‬,说话‮要也‬多加小‮,心‬方可避免得罪‮。NO
  • ​​​​[太开心] ​​​人在他乡岁月在不停的匆匆流逝,它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时间让我们去准备,却已经消耗尽了我们的青春,想要抓住那瞬间的飞逝,可是最后留下的是那
  • (主题)   ● 手机App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出现的开屏弹窗广告、强制下载注册以及诱导分享等问题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 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互联
  •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人之雅量,要有谦虚之心态,贫穷之
  • 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滴水穿坚石,爱心美天下,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日行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月亮]
  • 我老向你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你就给我讲佛法的义理,让我相信因果,了缘了债之类的话。』我们wonyoung酱又好好长大了一年 缘于偶然间刷到一张你的照片 当时只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