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眾生,總攝菩薩一切法



法王念誦繼續《解脫莊嚴寶論》第九章的內容:



■捨棄菩提心的過失



捨棄菩提心的過失(壞處)略說有三:

(一)因罪業故而墮惡趣,

(二)因罪業故破壞利他之事業,

(三)因罪業故長遠的耽誤了成佛的大業。



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誓願而不能實行,就等於是欺騙眾生,其罪報就可能墮入惡趣。《入菩薩行論》云:



“若發誓願心,不能實行之,

則為欺眾生,云何度有情?”

因為造罪的緣故,就不能成就利他之事。頌曰:

“若行如是業,必難利眾生。”



因此罪業就會耽誤成佛之大業,難以趨證菩薩之道地。頌曰:

“墮入惡趣之罪力,發菩提心之善力,

二者相雜相消長,能令行者長流轉,

倍用極長之時間,始得趨正諸道地。”



喪失菩提心的原因,一般說來是這樣的:願菩提心之淪喪是說,此心捨棄了眾生,同時又以四種黑業為伴。這樣的心意,違反了發菩提心之原理,所以稱之為“菩提心之淪喪”。行菩提心喪失之原因,《菩薩地論》云:



“同時依四種毀戒之法而行,則為上品業纏全部喪失菩提心,中品業纏則為粗罪,下品業纏則為過犯而已,(故知違反菩提心戒有上中下三種之不同也。)”



《菩薩戒二十頌》中並云:行菩提心若喪失,則願菩提心亦必同時喪失也。《抉擇戒攝論》中亦說四種喪失菩提心戒之因:此即上說之二因(心捨眾生,依四黑法)再加上壞菩薩學處及滋長邪見。寂天論師云:“凡生起與菩提心相違之念,亦屬違菩薩戒也。”



■總攝菩薩一切法之「一法」,即是「不捨棄眾生」



法王開示:因此,「菩薩」要若要以一法來具足一切法,此「一法」,就是「不捨眾生」。舉例而言,若行者將目標放在要獲得聲聞獨覺果位的話,就是一種不相應菩提心的動機



以大乘菩提心而言,最需要注重的是「動機」。因此我認為「發心」和「願菩提心」,也就等同於「利他的願心」與「成菩提之心」:若捨棄眾生的話,那此利他之心就壞失了;而若不求證覺菩提,而是僅求聲聞獨覺等果位的話,也是失去此成菩提之心。而若四黑法都做的話,則可以說這兩種願菩提心都失去了。



因此,由無著菩薩所記錄下來的彌勒菩薩教示中記載:如果失去願菩提心或行菩提心的其中一種,我們就失去了菩提心;對任何發起菩提心的菩薩,如果去詆毀的話,我們也會失去菩提心。



補充一點,如果對發起菩提心者生起怨恨心,而宣揚其短處的話,也算是失去菩提心。



■「願菩提心」包含「利他」及「求菩提」二心



首先講到,若我們失去願菩提心,則完全失去菩提心戒。此處的「願菩提心」包含有兩種:「利他」及「求菩提」。若我們捨棄眾生,就失去菩提心戒; 而不僅是捨棄眾生,若不去求正覺佛果,則也是失去菩提心。



另外四黑法部分,我要再說明一下:



好像當我們講到出家、別解脫戒時,會講到「四根本大」戒,而對梵行居士,「四法」就如同別解脫戒的「四大戒」的「殺、盜、淫、妄」一般,可說是持守菩提心的根本戒律,你若犯下「菩提心四法」的其中一樣,就犯了行菩提心戒,但其中有輕重差別,等等會解釋。



菩提心戒中重要的根本戒律,主要就是「欺誑」和「毀謗」,也就是「讚揚自己功德」及「毀謗他人」。自讚毀他,尤其是針對發菩提心者的毀謗,就是破壞菩提心戒。例如對於正在受苦受難的眾生,若可給法而不給,也可說是犯菩提心戒,而當他人有過失時,如果對方已經懺悔,你不但不原諒還苛責辱罵,也是犯菩提心戒。



若捨棄大乘教導,或道貌岸然裝模作樣,明明沒有修證還裝為有等等的話,也是犯菩提心根本大戒,就如同我們犯別解脫戒的殺盜淫妄四根本戒一般。換句話說,基本上若我們犯這四種黑法,就算犯了四種菩提心的根本戒;而當生起很大煩惱心時,也可算是犯了根本戒。



在《菩薩戒品釋》 中,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心儀軌〉提及「如何重受菩提心戒」。雖然有一些說法不同,但主要道理都是相同的。



犯菩提心戒有上、中、下種程度。首先,失卻菩提心的四具足條件為:



一、 做持四種黑法,

二、 對做四黑法,完全沒有任何慚愧懺悔之心、

三、 對於自己做的黑法不僅沒有慚愧心,還喜悅歡喜,

四、 不但沒有認識到不對,還認為是功德。



具備以上四條件時,就可以算是完全失卻了菩提心,必須要重受戒。



《菩薩地論》中講到,「四毀戒法」的定義與範圍:



一、 上品業纏完全喪失菩提心:犯下所有毀犯分支

二、 中品業纏喪失部分菩提心

三、 下品業纏僅為過犯



在「上品業纏導致全部喪失菩提心」部分,有人說是犯四種過患,有人說是三種,若從最多數量來講會比較好。而這「三」種和「四」種,是如何定義與區分呢?



此「四」種是:



一、「連續」。

二、「無慚愧」。

三、「慶幸」。

四、「歡喜」。



這樣分就有四種,但也有把「慶幸」與「歡喜」合二為一,變成僅有三種。



因此所謂「上品」、「中品」、「下品」的業纏分類,主要取決於所犯的「分支數量」:若犯下四或三分支,就屬於上品;若僅犯兩種,僅屬於中品粗罪;下品業纏就只是一種過犯。



將「菩薩戒四種黑法」和「別解脫戒根本戒」相比較時,換句話說,類比起「別解脫戒」的犯行時,依序是:



一、 如同「淫戒」者:自讚毀他,宣揚自己的優點功德長處,並毀謗宣揚他人過失過患,這種行為等同於別解脫戒中的淫戒重罪,這種等同重罪情況,是因為難以持守、難以做到守護。



二、 如同「殺戒」者:菩薩戒中不聽他人懺悔、不原諒他人、進行各種辱罵:就等於別解脫戒中的殺戒。



三、 如同「妄語」者:道貌岸然、裝模作樣,裝為有證量,對於大乘根器的行者,引導他修持其他小乘、別解脫戒等法門,也等同於犯下妄語大戒。



■於眾人前懺悔,來修復菩提心戒



法王唸誦課文:



違反了菩提心戒以後,如何才能復戒呢?如果是違反了願菩提心戒,就要重新再受一次戒就可以恢復了。違犯行菩提心則一定同時也違反願菩提心。因此,只要願菩提心戒能恢復,則行菩提心也會同時自然的恢復了。若因其他的原因而違反菩提心戒,也應該重新再受一次,以資恢復,至於中品及下品之犯戒,只要懺悔就可以復戒了。



《菩薩戒二十頌》云:

「若上品犯戒,應重新受之,

中品犯戒時,三人前懺悔,

(下品犯戒時),一人前懺悔,

懺者與受者,不應生煩惱,

自他心同故。」



此為《解脫莊嚴寶論》第九品〈菩提心〉。



此處說「若因其他原因而捨棄菩提心」的「其他原因」,則包括生起邪見或信他教等。以上是違犯「願菩提心」以及「行菩提心」時的復戒方式。



這裡也講到懺悔。「菩提心戒」與「別解脫戒」有所不同,因為當重大違犯別解脫戒時,不可能重新受戒,但菩提心戒若有很大毀犯,仍可復戒。



《聖菩提眷屬經》中也提及,要懺悔菩提心戒的毀犯時,若是重戒,要在十人前懺悔,輕罪五人前,也就是人數是可以遞減的,經典中有提及如何懺悔的方式。《虛空藏經》中,也有提到違犯菩薩戒根本戒時,向虛空藏菩薩頂禮或懺悔等,詳盡的懺悔方式

修行,离不开佛菩萨的陪伴

佛教慧日 2022-06-21 00:00 发表于山西

感恩佛菩萨

目前我们寺院的建设在稳步推进,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也在不断进步。这一切都要感恩佛菩萨,感恩佛菩萨陪伴我们成长,修行的路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佛菩萨陪伴的,没有这种陪伴我们是不可能成长的。

地藏菩萨曾累发重愿,就是发了重愿之后又一次次地发广大誓愿,这样子一直陪伴着我们。文殊菩萨乃至诸大菩萨都是这样的,跟我们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令我们得入佛道。诸佛菩萨不仅于此生救度我们,他们甚至还发愿说:如果你以后迷失了,无论轮回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都要再把你拉回佛法中,直至把你度脱掉。

我们佛弟子修行越久就越能体会到佛菩萨的这种愿力。刚学佛时你可能还不知道,读到这些甚至没感觉,好像不是说自己的。修着修着慢慢有一点感动了,但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修行十年和修行二十年的感受是不一样。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你会越来越坚信,无论轮回多梦幻,生命多无常,诸佛菩萨的愿力始终那么坚固,那么强大。

无明众生每天都在造业,我们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力的江流是那么湍急,业流中恶浪滔天,但是诸佛菩萨"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在滔天浊浪当中,诸佛菩萨如金刚柱一样,是众生超越苦难的桥梁。

虽然众生造作诸多恶业,但是这个世界依然天清气明,日月丽天,这靠的是诸佛菩萨的慧力、禅定力和戒律的无垢功德力。

这很奇妙呀,极乐世界微妙不可思议,娑婆世界也是很奇妙的。娑婆世界是以苦说法,极乐世界是以乐说法,在极乐世界苦的名字都听不到,在娑婆世界连乐的名字都是假设,一切轮回的本质都是苦。但是你不能说娑婆世界不是佛国,这叫佛现浊土度化众生。不同的佛发了不同的愿,有的佛发愿于清净净土广度众生,但释迦佛陀却发愿于娑婆世界广度众生。

你相不相信释迦牟尼佛现在就在?

今天与一批客人喝茶时我还跟他们说,我说你们知道吗,我们喝茶的这个缘分是什么缘?我说这是佛缘啊。我们不是生意伙伴的关系,不是师生的关系,也不是血缘的关系,我们结的是佛缘。你喝的茶不是我的茶,你喝的是文殊菩萨的茶,喝的是佛的茶。我们坐在这里是因为佛的缘故,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我们现在结的明明是佛缘,你怎么看不到释迦牟尼佛的存在呢?释迦牟尼佛在不在?在啊。既然佛在,请问他老人家的法在不在?在啊。那佛陀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圆满戒律的功德在不在?在啊。佛陀殊胜不可思议的定力、定的种种三昧在不在?在的呀。诸佛菩萨究竟遍满的智慧在不在?都是在的,戒定慧都是在的,这是很神奇的。

菩提属于众生

在座的每一位,无论各位居士还是诸位师父,我觉得你们都是菩萨,是你们成就了我。做什么都要有境,你们就是成就我的境。在修行的路上有这么多的菩萨来成就我,每天我都心怀感恩,每天我都很珍惜。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经典里佛陀说,如果法师想说法,我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所以说都是佛的愿力把你们推到这里来的,你们每个人都闪着佛的光辉啊,你们构成了我修行的境。是佛弟子的善良让法师有说法欲,说法欲的本身及那种清净的发心,就成为法师的业力,这种功德是因为你们而产生的。

当一位法师要去利益如母有情的时候,他知道众生扮演了他生生世世的父母,让其有说法欲,让他行菩萨道,然后产生菩萨的业、菩萨的因果,是芸芸众生铺就了法师的菩提路。这时候每一位佛弟子共同构成了法师行菩萨道的境。他看到每一个人都特别亲,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过去的父母、现在的亲人,他愿意把佛法分享给大家。佛法,是天地间最纯洁、最高贵的东西,它铺就了我们的生命之路。

《华严经》里讲,“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我现在越来越理解这个了,我也越来越珍爱大家。我每天求文殊菩萨,有时候想想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何尝不是文殊菩萨呢?

   依三皈依,了生脱死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岂止是天呢,人有善愿,诸佛菩萨都会从之。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带着你们的体力、福报、虔诚和过去的善根。我一直被大家温暖着、鼓励着、加持着,我越来越感恩,也越来越珍惜。我也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安住在佛法当中,远离分别,远离生灭。

我们是因为三皈依才有的戒体,然后我们去受戒、去精进地修行,把这个体再彰显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产生生命感受。这个具有金刚体性的、不生不灭的三皈体,就可以把我们从生灭的世界托到不生不灭的世界去,这就叫了生脱死。什么叫了生脱死啊?我们的脚跟从生灭的世界站到了不生不灭的、般若空性的、金刚体性的世界,那就是了生脱死,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生命的大转移,从生灭的世界移到了不生不灭的世界,然后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这是非常神奇的。

我们对五台山可以有爱吗?可以啊,但是性质变了。有了智慧之后就转有漏的爱为无漏了。有漏的爱是饿鬼的爱,是生灭的,转为智慧了以后,就是金刚体性的爱,这是不一样的。请问诸佛菩萨有没有爱呀?有的呀。所以我们要去转化,转有漏成无漏,这是非常神奇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大转移。修行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转移中,令业障的水落下去,让诸佛菩萨的金刚地基现出来。达到这种境界了,无论身在何处,处于何种状态,你都是解脱的。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津总工会代表天津几十万无产阶级,一面要竭力组织大家团结,一面也要供给工友以时事消息和政治常识,这张小报,就因为这个才出版。”这两段文字提出,工人因识字不多
  • ▶️距离玉渡山景区8公里,开车15分钟▶️距离野鸭湖景区25公里,开车30分钟▶️距离石京龙滑雪场5公里,开车15分钟 我是伊蓝,一个爱旅行的摄影师,带你一起去
  • 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不那么富裕但父母关系很好的那几年,家里的老房子前种了两棵广玉兰树,小院子有一大簇的茉莉花,后来妈妈又种了几柱带刺的红玫瑰,一到春天满屋都是香味
  • 5,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 “所长,这周边草甸面积广袤,咱们的警力有限,没办法都搜寻到,不如咱们发动一下群众力量吧?“就是翻遍整个临江,也要把牛群找到,绝不能让群众的财产受到损失!
  • 为提高奶源供给能力,近年来,我市在土左旗、和林县、托县、清水河县、赛罕区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规模化奶牛牧场建设,开工建设3000头以上规模大型奶牛牧场16个,设计规
  • 和盛夏一起来的除了热辣的阳光,还有脱妆、防晒的烦恼![赢牛奶]一支#naturaglace妆前防晒底霜#随你度过清爽夏日~✔ SPF50+ PA+++高倍防晒值
  • !!
  • 赛道 板块 :主要逻辑:各种赛道,各种茅,或许 半年了,机构 私募急着做一做业绩,好下半年发行新产品 。落实到具体企业上,在各省具备分公司的龙头企业(中国中药及
  • 伯贤儿一直对我微笑着,满眼温柔地听我说完这段狗屁不通的话,眼睛里只有我一个人[泪]这画面我要记在心里一辈子):谢谢,谢谢(中文)我用韩文跟他说谢谢再见,他都用中
  • #《凌云寂》(网剧《说英雄谁是英雄》插曲)[音乐]##摩登兄弟[超话]#遇见,是最美丽的意外懂得,是无言的灵犀素心伴你,悄悄懂你见与不见,思念一直在。#《凌云寂
  • 肉质好绝~#plog##plog博主日记##monkey diary#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这个年龄段,还会有“我喜欢你跟你没关系,你不想谈恋爱
  • -那就一辈子在一起吧#jannabi[超话]# IG story简翻part2part 1 很想开演唱会Q你知道怎么开ig聊天室吗?-那就一辈子在一起吧#jan
  • 【520鲜花预定 | 情人节鲜花速递花式恩爱秀起来[HO亲亲] 】 高端手工插花+纯色极简INS风+清新平价花束 M&S鲜花订阅服务一年四季浪漫满屋 免
  • 从使用MT-VCT成像探水仪在勘查区探测的6条线路剖面图可以看出,在北北西向大沟中段赋水性较差,而在大沟两侧的含水裂隙相对发育较好;就村南北比较而言,越向南赋水
  • 开运绳也准备上架了,上年犯太岁的,上年不顺的,魔法手机壳,新上架[心]】 ​​​#王丽坤点赞否认婚讯微博#【#水逆阴影期日# 】7月8号是正式水逆,现在已经进入
  • #历史那些事[超话]#1995年,出生仅3天的女孩被父母丢弃,在被美国夫妇领养20年后,她凭借一张纸条和亲生父母再续奇缘。 1995年8月19日上午,钱粉香和
  • 人性的表现太有意思,对他(她)好的时候,对方却不知道珍惜! 影片最开始讲述千寻的父母进入一个神隐的世界,因为贪吃而变成了猪,而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和对自己重要的人
  • 实验室引入只有两个最有可能的渠道:一个是人工合成,对此,科学家已经有明确的态度,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是泄漏,泄漏的最关键点是实验室有没有,“中外专家组专门到武汉病
  • 《金刚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十段(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