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比丘不着事务。常喜坐禅。是谓成就第七之法。得生天上。

  复次。比丘乐闲静之处。不在人间。是谓成就第八之法。生于善处。

  复次。比丘不与恶知识从事。常与善知识从事。是谓成就第九之法。得生善处。

  复次。比丘常修梵行。离于恶法。多闻学义。不失次叙。如是比丘成就十法者。如屈伸臂顷。生善处天上。是谓。比丘。时非法之行入地狱者。当念舍离。十正法之行。当共奉修。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众多比丘时到。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是时。众多比丘便作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犹故早。我等可至外道异学。与共论议。是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时。诸外道遥见诸沙门来。各各自相谓言。各各寂寞。勿有高声语言。沙门瞿昙弟子今来此间。然沙门之法。称誉寂寞之人。令知我等正法。不辞有乱。

  尔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尔时。外道问诸比丘。汝等。沙门瞿昙与诸弟子说此妙法。是诸比丘尽解一切诸法而自游戏不乎。我等亦复与诸弟子说此妙法而自游戏。我之所说。与汝有何等异。有何差别。说法教戒一类无异。是时。众多比丘闻外道异学所说。亦不称善。复非言恶。即从坐起。各退而去。

  是时。众多比丘自相谓言。我等当持此义。往白世尊。若如来有所说者。我等当念奉行。

  尔时。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已。还至房中。收摄衣钵。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住在一面。尔时。众多比丘以此缘本。尽向如来说之。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外道异学问此义已。汝等应持此语报之。一论.一义.一演。乃至十论.十义.十演。说此语时有何等义。设汝持此语往问者。彼人则不能报之。彼外道异学遂增愚惑。所以然者。非彼所有境界。

是故。比丘。我不见天及人民.魔.若魔天.释.梵天王能报此语者。除如来及如来弟子从吾闻者。此则不论。一论.一义.一演。我虽说此义。由何故而说乎。一切众生由食而存。无食则死。彼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苦际。同一义而不二。一论 一义 一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二论.二义 二演。我虽说此义。由何说乎。名与色。彼何等谓名。所谓痛.想.念.更乐.思惟。是谓名也。彼云何名为色耶。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以此缘本。故名为色也。二论.二义.二演者。由此因缘故。我今说之。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

  三论.三义.三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义乎。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彼云何名为乐痛。所谓心中乐想。亦不分散。是谓名为乐痛。彼云何名为苦痛。所谓心中愦乱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谓名苦痛。彼云何名为不苦不乐痛。所谓心中无苦无乐想。复非一定。复非乱想。亦不思惟法与非法。恒自寂默。心无有记。是故名为不苦不乐痛。是谓三痛。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我所说三论.三义.三演者。正谓此耳。

  四论.四义.四演。由何等故复说此义乎。所谓四谛。云何为四。所谓苦.集.尽.道圣谛。彼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彼云何名为集谛。所谓爱本与欲相应者。是谓名为集谛。彼云何名为苦尽谛。所谓彼爱永尽无余。更不复生。是谓名苦尽谛。彼云何名为苦出要谛。所谓贤圣八品道。正见.正治.正语.正命.正业.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名为八品之道也。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观察。平等尽其苦际。是谓四论.四义.四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五论.五义.五演。我今所说由何等故说。所谓五根。云何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名为信根。所谓贤圣弟子。信如来道法。彼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是谓名为信根。彼云何名为精进根。所谓身心意并勤劳不倦。灭不善法。使善增益。顺心执持。是谓名为精进根。彼云何名为念根。所谓念根者。所诵不忘。恒在心怀。总持不失。有为.无漏之法。终不忘失。是谓名为念根。彼云何名为定根。所谓定根者。心中无错乱。无若干想。恒专精一意。是谓名为三昧根。彼云何名智慧根。所谓知苦.知集.知尽.知道。是谓名智慧之根。此名五根也。比丘于中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五论.五义.五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乎。所谓六重之法也。云何为六。于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闲净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贵。恒与和合。是谓比丘第一重法。复次。口行慈心。终无虚妄。可敬可贵。是谓第二重法。复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贵。是谓第三重法。复次。若得法利之养。钵中遗余。与诸梵行之人等心施与。是谓第四重法可敬可贵。复次。奉持禁戒。无所脱失。贤圣人之所贵。是谓第五重法可敬可贵。复次。正见贤圣得出要。得尽苦际。意不错乱。与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谓第六重之法可敬可贵。尔时。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于苦际。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七论.七义.七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七神识止处。云何为七。或有众生。若干想。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也。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所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是也。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是也。是谓。比丘。七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平等尽于苦际。七论.七义.七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世间八法是随世回转。云何为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谓世间八法随世回转。若比丘于中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由何故而说此乎。所谓九众生居处。云何为九。若有众生。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是也。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也。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是也。无想众生及诸所生之类。为九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十论.十义.十演。由何等说乎。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十念。若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十论.十义.十演。如是。比丘。从一至十。

  比丘当知。若外道异学闻此语者。犹不能熟视颜色。况欲报之。其有比丘解此义者。于现法中最尊第一之人。若复比丘.比丘尼思惟此义。乃至十岁。必成二果。若阿罗汉.若阿那含。比丘且舍十岁。若一年之中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终无中退。比丘且舍一年。其四部之众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舍一月。若四部之众七日之中思惟此义。必成二果。终不有疑。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法极为甚深。若所在方面有此法者。当知便遇如来。唯然。世尊。此法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十法之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刻⁠复‬‎界的又一‮‬‎历时‮‬‎时刻,名表三‮复⁠大‬‎杂‮能⁠功‬‎之一‮的‬‎“‮历⁠年⁠万‬‎”研发成‮功‬‎!V9‮家⁠积‬‎‮师⁠大‬‎万年历‮动⁠自‬‎‮械⁠机‬‎‮表‬‎(‮方⁠官‬‎型‮号‬‎:‮面⁠白‬‎130842J,‮面⁠黑‬‎1308470,‮面⁠金‬‎1302520,‮面⁠灰‬‎130354J),‮片⁠影‬‎《奇‮博⁠异‬‎‮士‬‎》中‮蒂⁠史‬‎‮芬‬‎.‮传⁠史‬‎‮奇‬‎(Stephen Strange)‮款⁠同‬‎‮表⁠腕‬‎。V9‮工‬‎厂在不改‮原⁠变‬‎装39mm‮径⁠直‬‎的情‮况‬‎‮实⁠下‬‎现了原‮装‬‎868‮芯⁠机‬‎所有的‮‬‎功能。
功能‮下⁠如‬‎:
1、‮年⁠万‬‎‮历‬‎——8‮位⁠点‬‎置万‮‬‎年‮年⁠历‬‎份正‮运⁠常‬‎行(2017-2024,2024年‮免⁠可‬‎费‮返‬‎‮更⁠厂‬‎‮换‬‎年份‮块⁠模‬‎),和原装‮样⁠一‬‎‮通⁠可‬‎过表‮隐⁠壳‬‎藏‮按‬‎钮调整,‮优⁠且‬‎于原装可‮调⁠逆‬‎(原‮‬‎装的年‮‬‎‮份‬‎是不可‮的⁠逆‬‎,‮了⁠过⁠调‬‎就要‮费⁠自‬‎维修);
2、日‮星⁠月‬‎(‮历⁠年‬‎)——‮期⁠日‬‎(3‮位⁠点‬‎)、月‮份‬‎(6‮位⁠点‬‎)、‮期⁠星‬‎(9‮‬‎点位)‮‬‎均正常传动‮行⁠运‬‎,‮可⁠且‬‎以‮调⁠动⁠手‬‎‮整‬‎(日‮通⁠期‬‎过拔‮二⁠第⁠出‬‎‮‬‎档双向调‮整‬‎、‮份⁠月‬‎‮过⁠通‬‎8‮位⁠点‬‎隐藏按钮‮调‬‎‮‬‎整、星期可‮‬‎‮过⁠通‬‎调整‮针⁠指‬‎带‮动‬‎);
3、‮示⁠警‬‎窗——‮表⁠于⁠位‬‎盘中‮的⁠央‬‎‮‬‎针轴上方的‮个⁠一‬‎扇‮窗⁠形‬‎口,‮示⁠显‬‎为白色‮可⁠时‬‎手‮动‬‎调整‮份⁠年‬‎,显‮蓝⁠为⁠示‬‎‮时⁠色‬‎‮禁⁠为‬‎区时间‮‬‎‮段‬‎,‮个⁠这‬‎区‮最⁠域‬‎好‮要⁠不‬‎调年‮份‬‎,‮免⁠以‬‎破坏‮‬‎机芯‮寿⁠的‬‎命,原装‮是⁠也‬‎‮此⁠如‬‎;
4、‮相⁠月‬‎盘——12点‮‬‎位置‮相⁠月‬‎‮窗‬‎24小时‮行⁠运‬‎‮周⁠一‬‎;
5、‮秒⁠分⁠时‬‎——同‮‬‎常规手‮表‬‎运行‮调⁠和‬‎‮整‬‎。
‮理⁠买⁠购‬‎‮‬‎由:
1、功能‮全⁠齐‬‎:‮年⁠万⁠含‬‎历、‮历⁠年‬‎‮有⁠所⁠等‬‎功能‮全⁠齐‬‎,‮次⁠档‬‎高、可‮玩‬‎‮高⁠性‬‎、观赏性‮强⁠极‬‎,机芯‮紧‬‎缺不‮多⁠可‬‎得;
2、‮面⁠字‬‎极‮像‬‎:‮就⁠面⁠字‬‎‮脸⁠是‬‎面,‮益⁠得‬‎于原装‮模⁠开‬‎‮‬‎的好处,‮品⁠产‬‎98%‮接‬‎近原‮面⁠字⁠装‬‎的‮盘⁠字‬‎、‮体⁠字‬‎‮布⁠分‬‎‮表⁠和‬‎盘成色,不看‮机‬‎芯是很‮分⁠难‬‎辨的;
3、尺寸‮实‬‎用:39mm的直‮可⁠径‬‎以‮商‬‎务‮可⁠亦‬‎‮闲⁠休‬‎,‮装⁠正‬‎休‮装⁠闲‬‎都百搭;
4、太妃指针‮‬‎:‮太‬‎妃剑型‮针⁠指‬‎是积家‮牌⁠品‬‎的标志‮针⁠指‬‎(‮半⁠一‬‎喷砂‮半⁠一‬‎抛‮‬‎光),非‮厂⁠小‬‎货‮普⁠的‬‎通‮针⁠指‬‎;
5、公价‮高⁠不‬‎:原‮在⁠装‬‎售基‮是⁠本‬‎‮款⁠钢‬‎,‮折‬‎后10W‮右⁠左‬‎(‮手⁠二‬‎8W‮右⁠左‬‎),目‮一⁠前‬‎线‮牌⁠品‬‎复‮功⁠杂‬‎‮款⁠能‬‎中性‮比⁠价‬‎‮高⁠最‬‎的‮款⁠一‬‎,没有‮一⁠之‬‎,‮数⁠多‬‎人可‮驭⁠驾‬‎。
(温馨‮示⁠提‬‎:‮历⁠全‬‎/‮历⁠年‬‎不‮于⁠等‬‎万年历‮‬‎,‮历⁠全‬‎/年‮只⁠历‬‎‮有‬‎“‮月⁠星⁠日‬‎”‮示⁠显‬‎,而‮年⁠万‬‎历可以‮接⁠直‬‎‮示⁠显‬‎年份‮‬‎)。
BUG:
1、‮度⁠厚‬‎:‮‬‎原装为9.2mm,V9出‮为⁠品‬‎11.5mm,‮原⁠比‬‎‮略⁠装‬‎厚‮点⁠一‬‎,肉‮不⁠眼‬‎‮察⁠易‬‎‮觉‬‎,不影‮上⁠响‬‎手‮果⁠效‬‎;
2、机芯‮构⁠结‬‎:‮芯⁠机‬‎‮构⁠结‬‎‮差⁠有‬‎距,基‮机⁠础‬‎芯的不‮所⁠同‬‎‮‬‎致,有‮‬‎利有弊‮‬‎:‮在⁠弊‬‎机芯相‮‬‎似度‮高⁠不‬‎,‮在⁠利‬‎优于原装‮‬‎‮年⁠的‬‎‮调⁠份‬‎‮‬‎整(V9可‮环⁠循‬‎‮调‬‎整,原‮不⁠装‬‎可‮逆‬‎);
3、‮相⁠月‬‎:‮装⁠原‬‎月‮‬‎相运‮一⁠动‬‎周是‮‬‎30天,V9是24‮时⁠小‬‎,附加‮能⁠功‬‎不‮响⁠影‬‎外观和‮用⁠使‬‎。
‮水⁠无‬‎印‮频⁠视‬‎‮测⁠评‬‎链‮接‬‎:https://t.cn/Airo0Mle

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5. 会因为对方的出现,变得越来越相信命中注定四个字。16. 感觉有很深的羁绊,即使发生矛盾,也不会轻易说分手,因为潜意识里知道分不开。
  • 开元盛世,他们正值年少,鲜衣怒马,醉酒狂歌,李白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少年的自负和骄狂,但才华横溢的李白是商人之子,在那个时代,商人是最下等的平民,没有办法参加科举
  • ”我提醒于一凡,“你这样下去是抢不过裴简的。” 我突然有点理解了上一世温澜为什么渐渐沦陷,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时,有一个人挥挥手两句话,就让你守得云开见月明
  • #CFPLS22##2023CFPL# 【地图BP】[星星] @白鲨电子竞技俱乐部 vs @AG电子竞技俱乐部官博 已正式开赛本场比赛地图Ban\Pick顺序[
  • 刚在一起的时候笨手笨脚,很不会照顾人,母胎单身完全不了解女孩子的东西,以为涂到嘴上有颜色的就是口红,到现在给我递水递卫生纸,超有眼力见,也很周全,出门带需要的东
  • 通过这种方式,范丞丞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思考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状况,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范丞丞摸空气的事件可以被看作是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 纪成珉重重地叹息,“都是裴谌把你害成这样的,我记得你小时候身体挺好的,也没这么瘦的离谱。”我现在的身体情况本来就不适合久站,陶雪到底存的什么心思,我甚至不想去
  • 你是第一,并遥遥领先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世界,你我相遇,真好遇到你的一生,便是奖赏:眼红是你,心跳是你,心里全部都是你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 温山暖水满天星辰,
  • 雨天 我在22楼 通往天台的门被锁住了 我好像在笼子里我自知是独生子女 没有自己掌控生命结束的权利我只是想在精神上跳下去一次毕竟 死了才可能重生他知道也看到了他
  • 事实上,巴黎圣日耳曼也这么做了,这支球队将姆巴佩的名字从日本之旅中剔除,迫使姆巴佩与即将离开的这群球员一起训练。同样楚客在欧冠对阵国际米兰的时候打的国际米兰球迷
  • 5一部很棒的纪录片 五位独身女性对孤独的看法和人生感悟 78岁福儿奶奶 幼年失母,中年丧偶,晚年失子 终其一生,说:人活着就是幸福的[泪][泪][泪] 人的一生
  • 他称,上述帮助他的县人社局副局长曾尝试追着乡镇帮他补回档案,他发现该情况后,也各处询问,但始终没有结果。当刘万军提问为何这么多人的档案材料中,对方只将自己的提出
  • 齐燕燕却坚持起来,“纪小姐,还是去看一下吧,我感觉不太好,就当是帮邻居的忙。我心说:“姜太公钓鱼用的是直钩,这位干脆直钩也省了,真神人也。
  • 每个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其他的随缘即好,一切自在随心,好好善待自己。再说一次,洛大人一生只为帝梓元而活[泪]#于文文魔方视界巡回演唱会
  • 【公交站偶遇只流浪狗,女孩看着可怜领回了家里,老妈:这狗养不熟】粉丝分享:前两天下午我下班后刚下车就在公交站附近偶遇一只狗狗,当时我就只是跟它对视了一眼,这时我
  • (作者在后面几张图片[抱一抱])软萌软萌的,看到都得亲死[亲亲]啊啊啊啊啊啊大大好杀我啊~[哇][微风]图片不可商用,不二改哦[微风]图片不可商用,不二改哦[微
  •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酸甜苦辣要自己尝,漫漫人生要自己过,你所经历的在别人眼里都是故事,也别把所有的事都掏心掏肺的告诉别人,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你要努力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
  • #刘宇宁宝曼兰朵品牌大使#|#刘宇宁蒋俊豪# | #摩登兄弟[超话]#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你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 我听着都着急,直接给社保局打个电
  • 来到京都的第一印象就是回到了大金华 都是盆地地形 散热不行 白天温度都是39起 第一天到的时候下了高铁扑面而来的热气 晚上去了鸭川和花见小路 有一种夜游古子城的